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木頭凳中學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爭吵兩千年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之謎今古文經學之爭是漢代始興的儒學內部的一場派系斗爭。作為學術發(fā)展不可缺少的備件之一,學術流派之爭也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耐人尋味的是,今古文經學之爭卻是曠日持久,長達兩千余年,其范圍也遠遠超出了學術論爭。本文的“經”即指儒家經典部分,古老的經書內容深奧,主要靠經師的傳授得以流傳。由于講授者對經書的理解各不相同,于是,便產生了以經書為研究對象的學問——經學。所謂今古文的“文”,是指記載經典所使用的文字。今文指的是漢代通行的隸書,古文則指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的古文字。秦初,秦始皇實行愚民政策,大搞“焚書坑儒”,只有“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得以幸免,西漢時期,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將經過董仲舒改造過的儒家思想,作為官方認可的統治思想,可是,西漢流行的儒學經典多無舊典文本,而是靠幸存的經師口授相傳,由習經生們記錄下來,他們記錄所用的文字便是西漢通行的隸書,屬當時代的“今文”,故而這類經書被稱之為今文經。從表面來看,今古文經學之爭主要表現在文字及對經義的理解、解釋的不同。一般來講,解經時,今文經學注重闡述經文中的“微言大義”,而古文經學則注重文字訓詁;今文學派竭力把經書和神學迷信相聯系,特別在西漢,今文經學家為迎合統治者的喜好,解經時喜歡摻雜當時流行的讖緯迷信。他們把經學和陰陽五行相附會,把經書說得神乎其神,古文學派雖然還未能完全擺脫神學迷信的羈絆,但卻反對講災異讖緯,注重實學。漢代的今古文學派之間的斗爭非常尖銳。西漢時期,今文經學盛行,王莽改制失敗后,東漢光武帝又廢古文經倡今文經,但古文經仍在民間有相當的影響,隨著今文經學研究的日漸走向繁瑣,其影響也日益衰退。到東漢中葉以后,古文經學崛起發(fā)展,并壓倒今文經學。這一時期,出現了一批堪稱大師級的古文經學家,值得一提的著名經學大師鄭玄,他本是馬融的高足,屬古文經學派,但他不拘泥于師說,也兼通今文經,并善于吸收今文經學中的一些學說,從而使古文經學更加完善,也使得古文經學最終壓倒了今文經學。今文經學在西漢時期,受政府支持,屬于官學。古文經則是“在野巨儒”的私學。古文經學也要想爭為官學,以期取得與今文經學相對等的地位,從而打破今文經學家壟斷學術乃至政治舞臺的局面,這自然為今文經學家所不容。在這里,今古文經學之爭實際上已遠遠超過了正常的學術之爭的范圍,而成為政治統治的需要在經學領域的延伸。東漢以后,今古文經學之爭隨著學術風氣和政治形勢的變化時起時伏。東漢至唐,基本上是古文經占據優(yōu)勢。宋代,以懷疑而著稱的“宋學”興起,宋學一反古文經學的訓詁、傳注傳統,主張直接從經文中尋求義理,這一時期,正統的古文經學告衰。明代,經學進一步衰落。清代前期,古文經學復興,至乾隆、嘉慶年間,隨著乾嘉學派的出現而達到全盛時期。嘉慶、他們吸取了漢代今文經學派主張改制的思想,極力提倡今文經學。隨著清王朝的覆滅,長達道光年間,古文經學進入尾聲,今文經學卻又興起。魏源、龔自珍及康有為等人主張變法,兩千多年的今古文學派之爭也隨之消亡。1、下列對今古文經學之爭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分)A、今古文經學之爭是始興于漢代的一場派系斗爭,它在儒學內部進行,長達兩千多年,終止于清王朝的覆滅。B、今古文經學之爭表面上看,主要表現為文字及對經義的理解、解釋的不同。今文經學注重闡述經文中的“微言大義”,而古文經學則注重文字訓詁。C、今文經學把經書說的神乎其神,解經時專門喜歡講讖緯災異,生硬地把經學和陰陽五行相附會,用神學迷信羈絆人們,這種做法完全是為了迎合統治者的喜好。D、今古文經學之爭發(fā)展到漢代,成為政治統治的需要在經學領域里的延伸,這已遠遠超過了正常的學術之爭的范圍。2、下列理解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A、所謂“經學”,就是以經書為研究對象的學問,其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儒家經典深奧,經師們在講授時常常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傳授,使得人們對經書的理解各有不同。B、“文”就是記載經典的文字,秦始皇“焚書坑儒”后,儒學經典多無舊典文本,靠經師口授相傳,他們記載經書所用的文字,就是今文,之前的都是古文。C、今文經學在漢代屬于官學,古文經學是私學,到了宋代,一反古文經學訓詁、傳注傳統,主張直接從經文中尋求義理的“宋學”取代了正統的古文經學。D、到了清代,魏源、龔自珍及康有為等人極力主張今文經學,他們吸取了其改制的思想,隨著清王朝的覆滅,今古文學派之爭也隨之消亡。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最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今古文經學之爭曠日持久,如果只是學術流派之爭,完全屬于正常現象,但作為政治斗爭,就值得我們對這段兩千多年的歷史進行反思,可見歷史上的其他學術流派的爭論現象的背后都有其政治因素。B、雖然著名經學大師鄭玄不斷完善古文經學,使古文經學壓倒了今文經學,但在今古文經學之爭中,兩種學派也是不斷相互借鑒吸收的。C、秦始皇當年大搞焚書坑儒,實行愚民政策,才促成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誕生,所以說,是秦始皇造就了今文經學。D、今古文經學之爭的進程中,隨著學術風氣和政治形成的變化時起時伏,特別是嘉慶年間,隨著乾嘉學派的出現,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對中國的哲學思想產生了影響。參考答案:略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生命的留痕陸文夫①一座半圮的石橋,一幢臨河的危樓,一所破敗的古宅,一條鋪著石板的小街,一架伸入河中的石級……這些歷史無記載的陳跡,這些古老歲月漫不經心的灑落,如今都成了攝影家們的獵物,成了旅游者的追逐之地。人們在走向現代化的時候,為什么又回過頭來重溫那逝去的歲月?②我們向往過西方的大橋,汽車的洪流,摩天的高樓,鄉(xiāng)間的別墅和那如茵的草地;我們把石橋、危樓、古宅、石級視為貧窮與落后。如今,國內的大城市和開發(fā)區(qū),與西方的距離正在縮短,一樣的高樓林立,汽車奔流,一望無際;那些新建的公寓樓、小別墅,明亮寬敞,設備齊全,冷熱任意調節(jié),真有點兒不知今夕是何夕。③提前進入小康的人呀,可不知道為什么,在得到的同時卻又感覺到失去了什么,而且越來越懷念那已經失去的、難以捉摸的一切。他們不把高樓大廈放在眼里了,甚至把大街上汽車的洪流視為洪水。旅游業(yè)興起來了,人們花了錢去重溫舊夢,去尋找石橋、危樓、古宅與石級,尋找那些“貧窮與落后”。人啊人,你到底想要什么呢?④人們什么都想要,最想要而又最不可得的是韶華永駐,生命長存?,F代化的高效、高速、高產,使人們感到生命也在高速地旋轉,像輕煙,似云團,被社會流行的風尚弄得動蕩不定,四處漂浮,好像什么地方都去過了,卻也好像什么地方都不曾停留。⑤你走過的橋太多了,汽車駛上了水網地區(qū)的高速公路,風馳電掣,無數的橋在車輪下滾過,你感覺到了嗎,記住了嗎?有哪一座橋能在你的記憶中停留?是的,你知道那些現代化的橋,鐵路橋、公路橋、斜拉橋、立交橋,所有的橋都似乎離你很近,也離你很遠。⑥可你還記得村頭上的那座石橋嗎?那橋欄的條石已經沉入河底,那橋頭的石板已經陷落,漲水時要先涉水,后上橋,才能到達彼岸。每天上學的時候你都癡等在橋頭,等著她像蝴蝶撲在你的肩上,然后輕輕地把她背上橋去……那是屬于你的橋,你那萌動的青春永遠停留在那里。詩人陸游在將就稽山土的時候,還忘不了沈園的那座石橋,“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⑦你看見那危樓的長窗了嗎?那窗戶是歲月的屏幕,你也許曾經看見過一部人生的悲喜劇在那里上演過,至今回想起來還是不勝唏噓。你也許什么也沒有看見過,可你讀過那首詩:“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痹谀愕南胂罄镂羧盏拇錁蔷褪茄巯碌奈橇?。你也許會在窗下徘徊,想領略一下那游子歸來的情趣。⑧一座破敗的古宅,那里面陰暗潮濕,和別墅不能比,連富起來的農民也不愿居住。那些參觀的人也不想住在這里,他們只是想了解前人留下的故事,想象前人生活的畫圖。也許那大門前的鐵環(huán)上曾經系過高頭大馬,那門廳里曾經停過八抬花轎……⑨那鋪著碎石的小街,也許有許多歷史上的名人走過;那深入河中的石級,曾是婦女們的搗衣之處?!伴L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蹦憧梢栽谠鹿庀马樦壨献撸A聽那歷史的回聲,去看那逝去的碧波……⑩石橋、危樓、古宅、小街、石級,那些歷史隨意的灑落,卻是生命的永駐,歷史的殘留;是往事的圖畫,似乎把自己也畫了進去。?你在現代化的城市中驅車而過,看見那摩天高樓上有無數的窗戶,誰知道那里面是些什么;那一幢幢編著號碼的住宅區(qū),今天搬進一個住戶,明天搬走一個住戶,進進出出的都差不多;那四車道、六車道的柏油路,誰能講得出有什么名人走過,好像誰都走過,留下了一溜煙,早就被風吹走?,F代化意味著高速、方便、舒適,到處留下的是時代的標志與科技的力量。人在巨大的物質力量的面前顯得那么渺小,生命變成了群體。幾千人造出一個軟件,幾億人在一個軟件中疾走,人的壽命在延長,可在感覺上卻是那么匆忙,好像未曾在某個地方停留過。于是,有那么多的人,突然想起了過去,過去雖然艱苦,卻在那悠悠的苦難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留下了他和我,在歷史的殘留中去尋找生命的遺痕,在洶涌的潮流中去尋找那失去的自我。(選自陸文夫《老蘇州·水巷尋夢》,有刪節(jié))4.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兩項是(
)A.文章直面現實,寫出了現代化高速運轉的快節(jié)奏生活給人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讓人失去了生命中很重要的東西,引人深思。B.文章諷刺了終于享受到高度發(fā)達的物質文明的現代人貪得無厭的心理,表達了“越是失去的越令人懷念”這一主題。C.文章敘述視角不斷變換,第②段是第一人稱“我們”,第③段又變成了“他們”,第五段以后又變成了“你”,體現了作者構思行文的跌宕變化。D.陸文夫的創(chuàng)作特色首先在于針砭時弊的準確與深刻,其散文以清雋秀逸、淳樸深刻著稱。E.作者在第⑥段中寫到自己心中的那座石橋,回憶曾經在石橋處留下的青春故事,這樣讓文章極富美感。5.比較“危樓”“古宅”等的文字,為什么“那座石橋”講述最詳細?6.根據文意,談談人是如何“失去自我”的,以及你對人“找回自我”的思考。參考答案:4.BC
5.(1)“那座石橋”是那些歷史遺落代表,其他還有:危樓、古宅、小街、石級等。這些都是寄托作者過去的生活,引起作者對過去生活的眷念。(2)“那座石橋”又是凝聚著作者萌動青春的美好回憶,更增強了對過去生活的眷念,突出主題。
6.(1)隨著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fā)展,一些凝聚著記憶的村莊、危樓、古宅、石橋等再也難以找到,面對著千篇一律的鋼筋水泥叢林,人們會有一種“失去自我”的感覺。(2)人都是從過去走到現在,從現在走向未來。為了改善生活條件而讓人們失去過去,隔斷歷史,是得不償失的。在舊城改造或美麗鄉(xiāng)村的建設中,需要保留一些年代悠久的標志性建筑,如石橋、古井、古樹等,讓人們在享受到現代化物質生活的同時,精神上也能有所寄托,從而找回自我?!?題詳解】此題綜合考查學生鑒賞散文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題,應從語句理解、手法分析、內容結構分析、主題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斷。根據對文本內容的感知與理解,仔細辨識選項與原文的細微差別,做出判斷。B項,“文章諷刺了……現代人貪得無厭的心理”分析錯誤,文章重點寫出了隨著現代化的發(fā)展,人們住進了高樓大廈,摩天大樓、高速公路、立交橋等現代化的設施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的同時,也讓人們對過去生活的無限眷念,思念曾經的石橋、危樓、古宅、小街、石級。這些并無諷刺的意味。C項,“體現了作者構思行文的跌宕變化”分析錯誤,人稱的改變,表明了人們對歸去歲月的無限眷戀之情。故選BC?!?題詳解】本題考查把握文章物象作用的能力。如果文章中引入特別重要的物象,其作用不外乎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揭示主題等。有時物象反復出現,串起了相關情節(jié),從而成為了文章的線索,兼有使結構更加嚴謹的作用。結合“你走過的橋太多了”“可你還記得村頭上的那座石橋嗎?”,可見“那座石橋”是眾多歷史遺落之一,它具有代表性,相當于舉例說明。結合“每天上學的時候你都癡等在橋頭,等著她像蝴蝶撲在你的肩上,然后輕輕地把她背上橋去”,可見它凝聚著人們對過去生活的懷念,詳寫這座石橋,表達作者對過去生活的眷戀。同時,“那是屬于你的橋,你那萌動的青春永遠停留在那里”“那座石橋”又承載著作者萌動青春的故事,詳細寫這座石橋,更增強了作者對過去生活的留戀,突出了主題。【6題詳解】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解答此題,要首先明確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據自己的觀點,結合著文本的具體內容,聯系現實生活,闡述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解答本題需要做好兩步:首先談談人是如何“失去自我”的;第二步,談談對人“找回自我”的思考。先分析第一個問題:隨著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人們住進了高樓,出行依靠高速公路,購物可以足不出戶,享受到了現代化生活帶來的便利。但是這些樓房千篇一律,難以找到他們過去生活的影子,他們對過去生活的思念將無處存放,從而有失去自我的感覺。再分析第二個問題:在舊城改造或合村并鎮(zhèn)建設中,需要保留一些歷史悠久的建筑或其他凝聚著人們共同生活記憶的古樹、古井或其他紀念物。讓人們對照這些舊物,可以回憶過去的生活,找回獨特的記憶。這樣,人們在享受現代生活的同時,精神上也有所寄托,便于“找回自我”,便于“在歷史的殘留中去尋找生命的遺痕,在洶涌的潮流中去尋找那失去的自我”?!军c睛】如何探究散文的意蘊和藝術構思?作品的意蘊是指文學作品所蘊涵的思想意蘊、道德意蘊、政治意蘊、歷史意蘊、情感意蘊、生命意蘊、審美意蘊等多種內容。江蘇卷重點探究的是作品的思想、情感、審美意蘊。作品的意蘊要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敖嵌取笔菍ψ髌返囊环N橫向的審視,比如作品的形象、主旨、語言、技巧、價值(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作者的思想經歷、作品的時代背景等方面;“層面”是對作品的一種縱向的審視,比如作品的意義層面、思想層面、價值層面、審美層面等。對散文來說,最重要的探究方法就是“因形悟神”法。就是看散文寫了哪些不同材料或材料的不同方面,據此來探究其思想意蘊、情感意蘊等。文學作品中的意蘊是指文本所蘊涵的思想、感情等多種內容。探究時要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這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可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作者;②讀者;③作品中的人,有內涵的景、物;④作品表面;⑤作品內涵;⑥作品背景。這類探究題答案基本都是文章多層內容的高度概括,需要準確切分文章相關區(qū)域的表述層次,并能高度精練地進行語言概括。這類題答題時要分點作答,答題組織由“依據+結論”構成,且答案要全面,不能遺漏。3.閱讀下面文章回答文后各題秋天,我和別人一樣收獲。望著我那干癟的谷粒,心里有一種又酸又苦的歡樂。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別人干癟便灰心或喪氣。我把它們捧在手里,緊緊地貼近心窩,仿佛那是新誕生的一個自我。富有而善良的鄰人,感嘆我收獲的微少,我卻瘋人一樣地大笑。在這笑聲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種特別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鄰人不知和谷物同時收獲的還有人生。我已經愛過,恨過,歡笑過,哭泣過,體味過,徹悟過……細細想來,便知晴日多于陰雨,收獲多于勞作。只要我認真地活過,無愧地付出過。人們將無權恥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來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黃昏,難道就沒有什么事情好做?只是隔著窗子,看飄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蚴菙迭c那光禿的樹枝上的寒鴉?不,我還可以在爐子里加上幾塊木柴,使屋子更加溫暖;我將冷靜地檢點自己:我為什么失敗,我做錯過什么,我欠過別人什么……但愿只是別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會心安得多!再沒有可能糾正已經成為往事的過錯。一個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來的四季將屬于另一個新的生命。但我還是有事情好做,我將把這一切記錄下來。人們無聊的時候,不妨讀來解悶,懷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災樂禍地罵聲:活該!聰明的人也許會說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許會敷衍出一把利劍,將我一條條地切割。但我相信,多數人將會理解。他們將會公正地判斷我曾做過的一切。在生命的黃昏里,哀嘆和寂寞的,將不會是我!【小題1】作者在第1自然段里說“秋天,我和別人一樣收獲”。這句里的“生命的收獲”指什么?(6分)
【小題2】“晴日多于陰雨,收獲多于勞作”的含意是什么?(4分)
【小題3】文中劃線句子包含了怎樣的哲理?(5分)
【小題4】作者認為應該堅守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6分)
參考答案: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課外文言文,完成12-15題。(9分)墨妙亭記
蘇軾熙寧四年十一月,高郵孫莘老自廣德移守吳興。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遙堂之東,取凡境內自漢以來古文遺刻以實之。吳興自東晉為善地,號為山水清遠。其民足于魚稻蒲蓮之利,寡求而不爭。賓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風流嘯詠、投壺飲酒為事。自莘老之至,而歲適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饑,將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廩勸分,躬自撫循勞來,出于至誠。富有余者,皆爭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勝計。當是時,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①,以為莘老當日夜治文書,赴期會,不能復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賓客,賦詩飲酒為樂,又以其余暇,網羅遺逸,得前人賦詠數百篇,以為《吳興新集》,其刻畫尚存而僵仆斷缺于荒陂野草之間者,又皆集于此亭。是歲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覽嘆息,而莘老求文為記。或以謂余,凡有物必歸于盡,而恃形以為固者,尤不可長,雖金石之堅,俄而變壞,至于功名文章,其傳世垂后,乃為差久,今乃于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壞。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將深檐大屋以錮留之,推是意也,其無乃幾于不知命也夫。余以為知命者,必盡人事,然后理足而無憾。物之有成必有壞,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國之有興必有亡也。雖知其然而君子之養(yǎng)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緩死者無不用其治國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無不為至于無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謂知命。是亭之作否,無足爭者,而其理則不可以不辨。故具載其說,而列其名物于左云?!咀ⅰ竣倥晕纾航诲e。1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賓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
特:只是B.上田皆不登
登:(谷物)成熟C.躬自撫循勞來
來:回來的災民
D.乃為差久
差:略微,頗13.對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2分)①率以風流嘯詠、投壺飲酒為事
②故為之文以志③所活至不可勝計
④縱一葦之所如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14.下列各句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2分)例句: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A.蚓無爪牙之利
B.句讀之不知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相與枕藉乎舟中
15.用“/”給文中劃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雖知其然而君子之養(yǎng)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緩死者無不用其治國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無不為至于無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謂知命。參考答案:12.A(特:特別)13.C(①把,②用來,③和④都是所字結構)14.D(例句與D項都是狀語后置句,A定語后置,B賓語前置,C被動句)15.雖知其然/而君子之養(yǎng)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緩死者無不用/其治國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無不為/至于無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謂知命。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趙孟頫(頫fǔ),字子昂,幼聰敏,讀書過目輒成誦,為文操筆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詔,搜訪遺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見。孟頫才氣英邁,世祖顧之喜,使坐于右丞葉李上。御史中丞奏:“孟顏亡宋宗室,不宜侍左右?!扁牱蛉?“任人唯賢,乃陛下之盛德,此言將陷臣于不忠?!钡廴?“然,彼何知!”命左右宣救逐之出。二十七年,拜集賢直學士。是歲地震,北京尤甚。帝幸龍虎臺,深憂之。召問集賢、翰林兩院官致災之由。兩院官畏桑哥,莫敢言。孟頫與平章阿刺渾撒里甚善,日:
“今理算錢糧,民不聊生。地震之變,殆由于此。宜大赦天下,盡與蠲(juān)
除,庶幾天變可弭?!卑⒋虦喨隼锶胱?,帝從之,草詔已俱。桑哥怒謂必非上意。孟頫曰:“凡錢根木征者,其人死亡已盡,何所從取?不及是時免之,他日言事者倘以失陷錢糧數千萬歸咎尚書省,丞相何以自解?”桑哥悟,乃日:“吾料不及此?!痹t下,民大悅,成額手相慶。中書參知政事賀勝以不通文字,請帝早簡輔相。帝周視左右乃屬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書參決庶務孟頫固辭帝問閻復宋渤何如孟頫對曰皆非相才。詔孟頫出入宮門無禁,且謂孟頫曰:“朕年老,聰明有所不逮。大臣奏事,卿必與俱入?;蚱圬?,卿即為朕言之?!泵项\謝不對,后乃力請補外。初,孟頫用程鉅夫薦起家,后鉅夫以翰林學士承皆致仕。孟頫代之,先往拜鉅夫,而后入院,時人稱為衣冠盛事。六年,謁告歸。帝遺使賜衣幣,趣之還朝,以疾,不果行。至治元年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國公,謚文敏。(節(jié)選自《元史·趙孟頫傳》)10.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帝周視左右/乃屬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書參決庶務/孟頫固辭/帝問閻復/宋渤何如/孟頫對曰/皆非相才。B.帝周視/左右乃屬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書參決庶務/孟頫固辭帝/問閻復/宋渤何如/孟頫對曰/皆非相才。C.帝周視/左右乃屬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書參/決庶務/孟頫固辭/帝問閻復/宋渤何如孟頫/對曰/皆非相才。D.帝周視左右/乃屬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書參/決庶務/孟頫固辭帝/問閻復/宋渤何如孟頫/對曰/皆非相才。11.對下列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文中,侍御史、右承、御史中丞、平章、中書參知玫事,官職名:“魏園公”,封號:“集賢院”,官署名。B.官員辭職歸家,古代稱“致仕”。源于周代,漢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齡為七十歲,有疾患則可提前。C.謚或謚號,古代帝王、諸候、卿大夫、高官大臣、地方紳士死后,朝廷根據其生平行為給予稱號以褒獎他。D.補外,京官外調。即趙孟頫請求外調地方做官。與“陳觀,國子助教,力請補外,改除武昌府”,意思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趙孟頫聰明敏捷,才華橫溢。讀過的書馬上就能背誦出來,他寫文章倚馬可待。元世祖一見到他就非常喜歡。B.趙孟頫心系百姓,敢于大膽進言,講話藝術性強。他說服了桑哥,使免除災后百姓錢糧負擔的語書得以下達。C.趙孟頫出身心宋宗室,行事謹慎。元朝皇帝非常信任他,甚至要他和上奏的大臣一起進來,他恭謹地答應了。D.趙孟頫尊師有禮,不敢忘本。他被任為翰林學士后,井未得意忘形,而是先去自己的恩師程鉅夫家拜訪請教。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不及是時免之,他日言事者倘以失陷錢糧數千萬歸咎尚書省,丞相何以自解?(2)帝遣使賜衣幣,趣之還朝,以疾,不果行。參考答案:10.A
11.C
12.C
13.(1)不趁這個時候免除掉征收的錢糧,以后執(zhí)政的官員如果拿缺交千萬錢糧的事情歸罪尚書省,丞相憑什么解脫自己(的責任)呢?(2)皇帝派使者賜給趙孟頫衣帛錢幣,催他返回朝廷,趙孟頫因為患病沒有真的出行(回老家)。10.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首先要細讀所給文段,明確了解文意,然后根據文意進行判斷,本段話的大意為:皇帝環(huán)視身邊的大臣,于是注視著趙孟頫,說:“你可以到中書省參與決定政事(指做輔相)。”趙孟頫堅決推辭。皇帝問閻復、宋渤兩個人怎么樣(是否適合做輔相)?趙孟頫說:“這兩人都不是做輔相的人才。”其中注意結合文言文行文的習慣,也可借助標志詞,如“乃”“何如”“曰”“對曰”“皆非”。另外還要注意一些名詞,如“左右”“孟頫”“中書”“庶務”“閻復”“宋渤”等。11.試題分析:回答此類題目,必須熟記文學常識的主要內容,區(qū)分文學常識的概念,仔細察看題干中的修飾限制成分。解答此類題目,還可以結合該詞語所在的語段及具體語境分析。C項,不包括“地方紳士”,“褒揚”錯,應是“褒貶善惡”。1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C項,趙孟頫并未恭謹地答應了,“孟頫謝不對”稱謝不回答。而且,他馬上請求補外,外調地方做官。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后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病句。第一句得分點:“是時”,這個時候;“歸咎”,歸罪;“何以”,以何,憑什么;“解”,解脫、解除。第二句得分點:“遣”,派;“趣”,同“促”,催促;“以”,因為。點睛: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參考譯文: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湖州歸安(今屬浙江)人。自幼聰明敏捷,讀過的書就能背誦出來,寫文章拿起筆很快就寫好。侍御史程鉅夫奉皇帝的旨意,搜尋拜訪宋朝在江南的遺賢隱士。他找到了趙孟頫,把他帶入朝拜見皇帝。元世祖見了很高興,讓他坐在右丞相葉李的上首。御史中丞上奏道:“趙孟頫是亡宋的宗室成員,不適合侍奉在皇帝身邊。”程鉅夫說:“任人唯賢,才是陛下寬宏大度的德行。這個說法將要陷害我于對皇上不忠的罪名中?!被实壅f:“對,他知道什么呢!”下令身邊的人宣旨將御史中丞驅逐出京城。至元二十七年,朝廷授予趙孟頫集賢直學士的官職。這年地震,北京的震感特別厲害?;实垴{臨龍虎臺,很為此事憂慮?;实壅偌t院和翰林院的官員詢問導致地震災害的原因。兩院的官員畏懼桑哥,都不敢說話。趙孟頫與平章(副相)阿剌渾撒里私交很好,他說:“如今理算錢糧,老百姓沒有辦法生存下去。地震的變異,大概因為這個原因。(朝廷)應該大赦天下,盡力幫助百姓除去這些上交錢糧的負擔,希望上天的災難可以消除。”阿剌渾撒里進入朝廷上奏皇帝,皇帝聽從了這個建議,已經起草詔書。桑哥(得知后)發(fā)怒,認為這一定不是皇帝的意旨。趙孟頫說:“凡是錢糧沒有被征收上的,那些人死的逃的都已光了,從哪里能夠得到呢?不趁這個時候免除掉征收的錢糧,以后執(zhí)政的官員如果拿缺交千萬錢糧的事情歸罪尚書省,丞相憑什么解脫自己(的責任)呢?”桑哥醒悟過來,于是說:“我沒有預料到這點?!痹t書下達,老百姓非常高興,都用手摸額頭互相慶祝。中書參知政事(官名)賀勝(人名)以皇帝不能通曉漢文的理由,請求皇帝早點選拔輔相。皇帝環(huán)視身邊的大臣,于是注視著趙孟頫,說:“你可以到中書省參與決定政事(指做輔相)?!壁w孟頫堅決推辭?;实蹎栭悘汀⑺尾硟蓚€人怎么樣(是否適合做輔相)?趙孟頫說:“這兩人都不是做輔相的人才?!被实巯略t趙孟頫出入宮殿大門不要阻攔?;实鄱疫€對趙孟頫說:“我年紀大了,眼睛耳朵都有所不及了。大臣上奏事情,你一定要跟他們一起進來(商量)。假如有人欺騙我,你要為我說出來?!壁w孟頫稱謝不回答,之后極力請求補地方官的缺(即調任地方官)。當初,趙孟頫因為程鉅夫推薦而(從家里出來)走入仕途,后來,程鉅夫以翰林學士(官名)的官職秉承圣旨而退休。趙孟頫取代了他的職位,他先去到那里拜訪程鉅夫,而后進入翰林院,當時的人都稱這是仕宦之家為人稱羨的大美事。大德六年,趙孟頫拜見皇帝要告老返鄉(xiāng)?;实叟墒拐哔n給趙孟頫衣帛錢幣,催他返回朝廷,趙孟頫因為患病沒有真的出行(回老家)。至治元年,趙孟頫去世,終年六十九歲。朝廷追封他為魏國公,謚號文敏。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11.下列加點字注音和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
)A.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騎qí,一人一馬)B.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戮lù,用盡)C.范增數目項王 (數shuò,計數)D.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翅膀一樣)12.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因擊沛公于坐B.不然,籍何以至此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C.得復見將軍于此
因擊沛公于坐D.今者有小人之言
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13.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B.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C.因擊沛公于坐D.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14.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段意思的是(
)。A.劉邦親自帶著一百多人馬來到鴻門向項王陪罪,使矛盾得到緩解。B.項伯掩護劉邦,使項莊不能擊殺劉邦。C.范增屢次暗示項羽殺掉劉邦,項羽堅決反對。D.項羽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申論高原面試題及答案
- 2025勞動合同司法解釋概述
- 《線性系統分析》課件
- 談美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機載設備綜合測試臺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全球軟件許可與技術合同
- 2025四川省農產品購銷合同范本
- 《肺栓塞診治》課件
- 《教學大綱解析》課件
- 2025企業(yè)勞動合同范本樣式
- 氨基酸多肽蛋白質課件
- 被執(zhí)行人財產線索提供書(模板)
- 新技術、新工藝、對提高工程質量、縮短工期、降低造價的可行性
- 金屬礦床地下開采復習題及答案
- Cpk 計算標準模板
- 【小升初】2023小學六年級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升學畢業(yè)試卷及答案(時政+上下冊考點)04
- 乳化液廢水處理方案
- 軍事航天技術
- 新媒體實驗影像課件
- 游戲王統一規(guī)則
- 畢業(yè)論文-原油電脫水方法與機理的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