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茂名市電白區(qū)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

(滿分:150分時間:150分鐘)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邏輯,是有效思維的判斷標準。要進行有效的思維訓練,必須講邏輯。語文教學該如

何講邏輯?重要的是要讓邏輯思維訓練和學習任務緊密結合,向教學過程自然滲透。

文本解讀常常要在語境中推斷詞義,這種方法運用得好,既是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

又是邏輯推理的示范或訓練。如《史記?刺客列傳》中寫荊軻竭力勸說燕太子丹允許他取樊

於期的人頭獻給秦王時,有這樣一句話:”誠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奉獻秦王,奏王

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p>

句中的"乃''翻譯為''就"還是"才"?翻譯為"才''在語意上是說得通的,但是,仔細推敲,

就會發(fā)現(xiàn)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條件,即沒有樊於期的人頭就肯定殺不了秦王,但有了

樊於期的人頭也未必殺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條件(有了前面的條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結

果),即有了樊於期的人頭就一定殺得了秦王(當然,這也意味著要殺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

於期的人頭)。荊軻面對“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畫出殺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從這

一點來看,翻譯成"就"要比"才"合理。在文本解讀中抓住幾例像這樣的邏輯推理和學生探討,

不僅能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還會有助于他們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和心態(tài)。

一段話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還隱藏著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這些信息,往往需要細

致的邏輯推理。例如:

“(四叔)說我‘胖了’之后即大罵其新黨。但我知道,這并非借題在罵我:因為他所

罵的還是康有為?!保ā蹲8!罚?/p>

根據(jù)這段話,可以推理出關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是新黨或支持新黨的

人;其次,四叔不僅守舊而且消息閉塞。根據(jù)“所罵的還是康有為”的“還”字,可推知康

有為等人在當時已算不得新黨了。這點在《祝?!烽_頭的第一句話“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

底”便可得到印證,有新歷才談得上“舊歷”,而啟用新歷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也就是

說,辛亥革命之后,四叔罵新黨罵的卻還是康有為,足見其消息閉塞。

另外,邏輯對于寫作也是有意義的。中學生寫作時大多選擇寫議論文。在證明某個觀點

時,可指導學生想象一個"虛擬論致"。這位"論敵”可能會針對論點舉出反例或從論點推出錯

誤,也可能會質疑論據(jù)及隱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論證中存在的邏輯問題。面對這些,

我們需要再進一步考慮怎樣使自己的論證免于受到攻擊或能抵御攻擊。

例如,讓學生構思''兼聽則明”的論文提綱,可以先讓他們找出反例,再讓他們限定前

提、構建框架。反例可以有“三人市虎”“父子騎驢”,表明聽得越多越糊涂;《鄒忌諷齊

王納諫》中齊王僅僅聽“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的評價還不能形成正確認

知,可李世民有時只聽魏征一個人的建議就夠了。學生可在充分思考以上反例的基礎上指出

論證關鍵--------“兼聽”在“多”,更在“異”(聽到不同觀點),并由此限定前提一一

1

聽者要有胸懷,善辨別,從而總結出“兼聽則明”的原則獨立思考,為我所用。

邏輯,說到底是對有效思維規(guī)則的概括,學生努力遵守邏輯來思考,就仿佛在聆聽高于

自己的聲音,心靈會逐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未曾有過的境界,生成未曾有過的觀

點。(摘編自徐飛《講邏輯,把語文思維教育落到實處》)

材料二:

無數(shù)生動的例證足以說明,如果不具備起碼的邏輯知識,人就容易被謬誤和詭辨所糊弄,

就不能清晰、有條理地思考和說理,就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先看幾個簡單的例子:

例1:如果我想出國工作,我就必須學好外語;我不想出國工作,所以,我不必學好外

語。這個推理是不正確的,因為"想出國工作"只是"必須學好外語”的充分條件,卻不是必要

條件。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也隨著中國搞市場經濟,有許多外國游客來中國旅游,有

許多外國人來中國工作或經商,即使有些人不出國,也有很多機會與外國人打交道或做生意,

因此,若可能的話,仍有必要學好某門外語。

例2:你不能證明你沒有患癌癥,因此,你患了癌癥。我這里有治療癌癥的特效藥,你

趕快掏錢買吧。你的命都快要沒了,捂著那些錢有什么用?

例2犯有"訴諸無知”的錯誤。這是騙子的邏輯,是不正確的推理,就像下面這個不正

確的推理一樣:“你不能證明你沒有犯案,因此,這件罪案就是你干的?!彼痉ㄉ嫌小盁o罪

推定”原則:除非有確鑿的證據(jù)證明一個人犯罪,否則那個人就是無罪的。

下面看著名的“美諾悖論”:

(1)或者你知道你要研究的東西,或者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東西。

(2)如果你知道你要研究的東西,研究是不必要的。

(3)如果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東西,研究是不可能的。

(4)所以,研究或者是不必要的,或者是不可能的。

僅從字面看,(1)(2)(3)三個前提似乎都是正確的,但問題在于(1)中“你知道你

要研究的東西〃這個推定是有歧義的:

(A)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個問題。

(B)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個問題的答案。

在(A)的意義上,(3)是真的,但(2)卻是假的;在(B)的意義上,(2)是真的,但(3)

卻是假的。故(2)(3)兩個前提不在同一■種意義上為真。從一對真的前提,即(2B)和(3

八),卻推不出任何結論,因為它們說的不是一回事。(摘編自陳波《中學生應該學點邏輯》)

【注】美諾悖論:古希臘一位富家子弟美諾在與蘇格拉底對話中提出的一個論證,記載于《柏

拉圖對話集?美諾篇》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語文教學講邏輯,重要的是讓邏輯思維訓練和學習任務緊密結合,要多安排邏輯思維學習

任務。

B.材料一中使用《史記?刺客列傳》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在語境中推斷詞義是解讀文本的好

辦法。

C.如果一個人擅長詭辯,說明他不具備起碼的邏輯知識,因此不能清晰、右條理地思考和說

理。

D.材料二例1錯在把充分條件誤認為必要條件;例2“訴諸無知”錯在推斷時故意將未知當

2

依據(jù)。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3分)

A.材料一、二都是以邏輯為論證話題,但前者重在從老師角度談教法,后者重在從生活角度

談辨識。

B.通過對《祝?!分小斑€”字進行語義挖掘,既可窺當時的政治形勢,又可知魯四老爺?shù)?/p>

守舊閉塞。

C.在寫作議論文時,想象一個攻擊性的"虛擬論敵",可以幫助我們完善自己的論點、論據(jù)和

論證。

D.根據(jù)材料二對“美諾悖論”的闡釋,可以判斷中國古代“白相矛盾”的推理過程符合這一

特征。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xiàn)“虛擬論敵”對“玩物喪志”觀點提出攻擊的一項是

(3分)

A.玩物一定喪志嗎?不玩物就不喪志嗎?

B.玩物會喪志,所以人不應該有喜好。

C.宋代著名理學家程潁認為博聞強識是"玩物喪志”。

D.文學編輯馬未都沉迷丁收藏,后米成為著名的收藏家。

4.請簡要分析材料?的論證思路。(4分)

5.陸游《臨安春雨初霽》的首聯(lián)“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和領聯(lián)“矮紙斜行閑

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之間有因果聯(lián)系。請結合材料一中的觀點,談談你對此的理解。(6

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11(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雞肋

徐懋庸

曹操的大軍屯扎在斜谷界口,已經一個多月了。

在中軍帳里,曹操心亂得很。這一天的下午,又開了軍事會議。部下的文武們,仍然有

意見分歧,卻沒有提出一點新的理由。曹操左手托著前額,很少說話,最后右手一擺,叫大

家散會。

軍事會議散了之后,啻操的心更煩亂了。環(huán)境很靜.外面除了時而傳入一陣陣的習斗之

聲,萬籟俱寂。頭還是痛,腦筋卻非常興奮。他煩躁地在帳中踱來踱去,不斷地用右手叩著

頭皮。偶然間,他看到一個燭臺上的轉燭快要燒盡了,正在上下地掙扎跳動。他忽然于此得

到啟示,明白了那煩擾他的問題,正是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已經同這殘燭一樣了。

“唉!”他長嘆了一聲,“能夠作出‘東臨碣石’的那個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能夠作出

'月明星稀'的那個時代也一去不復返了……”于是,他頹然地躺到榻上去。

他回憶了一生的經歷,他認為自己在五十六歲以前所做的事情,是沒有一件可以后悔的。

他從小是有志氣的人,想做一個英雄,但并不是那種一味追求權勢的英雄,他有治國安民的

理想。雖然在戰(zhàn)爭中多次遭遇生命的危險,但有“投死為國”的決心,整個的生活充滿了生

氣……然而,隨著事業(yè)的成功,權勢日益擴大,事情就起了變化。

他又想起當年跟他起兵的那一批干部,是多么可愛??!他們不論文武,也大抵不是單純

追求權勢的人,都有治國安民的大志,想得出于國計民生有效有利的主意,他們能夠開誠布

3

公,對自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建議,有批評。但是,現(xiàn)在圍繞在自己左右的是些什么

人呢?曹操忽然忿怒起來,他想殺盡這些人。

“阿瞞,”曹操對著燭光下的影子自呼小名道,“你本是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他悲哀忿怒得想不下去了,倏地從榻上跳了起來。他覺得在帳中待不下去了,想出去走走,

吸些清涼的夜氣,以清醒自己的頭腦。于是拿起一把鋼斧,披上一件罩袍,連侍衛(wèi)也不帶,

走出帳去。

全軍己經休息了,大營昏暗靜肅,但夏侯惇的帳中,卻亮著燈光,許多人影在晃動,似

乎很忙亂。他就走了進去。

“啊,大王……”夏侯惇驚異地叫道。

“元讓,你們在干什么?”

“在收拾行裝哪!""為什么收拾行裝?”曹操詫異地問。

“大王不是傳令準備退兵了嗎?”夏侯惇也詫異地問。

“誰說的?”曹操帶著怒意了。

“稟大王,”夏侯惇惶恐地說,“傍晚我請示口令的時候,大王不是說了‘雞肋'兩個

字么?我回來傳達下去,楊主簿聽了,來對我說,‘雞肋’是吃起來沒有肉,丟了又可惜的東

西。他說大王傳下此令,早晚必要退兵,所以叫我預做準備。我就把要緊的東西先收拾一

下……”

“胡說!”曹操勃然變色道,“又是楊修那小子造謠生事嗎?可惡!通知他明天來見

我?!彼o握著鋼斧,大踏步走回自己帳中去了。

楊修進了大帳,意外地看到高級文武官員都已齊集在那里,他原來以為是魏王要同他單

獨談話的。魏王尚未升帳,楊修向大家施了禮,大家只冷冷地答了禮,他便坐下。他感到情

況有點嚴重。但是他自恃家世的高貴,才華的優(yōu)越并且一向蒙魏王的賞識,而這次的過失也

不算太大,只要隨機應變,總可以滑得過去的。因此,他故作鎮(zhèn)靜,而且還做出微露驕傲的

樣子,他知道魏王是更不喜歡那種沒有骨氣的怯懦者的。

魏王升帳了。大家參拜已畢,肅然歸座。楊修抬眼去望曹操,恰好曹操炯炯的目光直逼

著他。

“楊修,你為什么說要退兵了?”

“根據(jù)大王的口令?!?/p>

“我的什么口令?”

“夏侯將軍昨晚傳達大王的口令是‘雞肋‘。臣以為,雞肋是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東

西,用兵的人發(fā)生了這樣的心理,可知是要退卻了。”

“呵呵。”曹操冷笑了一聲,“你倒是一個猜謎的老手,又在猜謎了?!?/p>

“臣知罪了。在大王還沒有下退兵的明令的時候,我就勸夏侯將軍做退兵的準備,這是

我的錯誤。可是,大王的意思,臣想是猜得不錯的?!?/p>

“嘿!眾位,你們看他多么自以為是!”曹操對著大家說,“以人心之復雜,誰敢說能

夠窺盡別人的底蘊呢?〃他又對著楊修,“這回你卻猜錯了!”

“啊大王……”

“這‘雞肋‘,我是指你和你一類的人的?!?/p>

“大王……”楊修委屈地叫了一聲。

4

“你自以為了不起,很聰明,又仗著是楊家的兒子,袁氏的外甥,目空一切。可是你,

究竟有什么真才實學?你唯一的本領,不是只會猜謎么?除此以外,你還有什么本領?你想

出過一條治國安民的良策沒有?”

“唉……”楊修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現(xiàn)在的人們,大抵自恃聰明,但目的只在升官發(fā)財。方法呢,只憑心意,去猜測別人

的心意,不顧世間的實情。只在你我的心意中間用功夫,怎么辦得了事?哪里會有出路!”

在座的文武,似乎都受了這一番話的打擊,臉色一紅,啞口無言。

楊修見曹操運論到大家,便知機似的連忙說:“大王明諭,實開茅塞。臣徹底認識錯誤

了。臣承認對于大王,實在不過是雞肋,今后要努力學習,提高認識,不再弄那猜謎式的玩

意兒了?!?/p>

“不!”曹操厲聲說,“你還不是雞肋,比雞肋都不如。你是一條毒蟲!”

“大王……”楊修失色了。

“這樣的人,是容不得的。我容忍他已經太久了,希望他改悔,總是不改,這回竟對軍

國大事都搗起亂來了?!彼媚抗鈷呱淞巳珗鲆槐?,問道,“對于他,眾官有什么意見?”

“楊修罪重如山,大王明斷。”全場異口同聲地說了一句。

曹操對癱瘓著的楊修注視了一下,沉吟了一會,然后把右手一揮,喝令刀斧手把楊修推

出斬首,將首級掛于轅門之外。

(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柑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楊修的“自作聰明”來自對曹操心理性格的熟悉,也因為他有一貫以來的優(yōu)越感。

B.曹操年紀已大,精力不足,在個事會議上遲遲不能做出決斷,這讓他產生挫敗感。

C.曹操本來就希望殺掉身邊不成器的下屬,因而楊修的死在很大程度上是機緣巧合。

D.由于楊修向來恃才傲物,與群臣關系冷淡,所以在關鍵時刻也無人愿意替他說情。

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善于使用對比乎法刻畫人物,如曹操的今昔對比、夏侯惇和楊修的對比等,夏侯惇的

直率襯托出了楊修的精明。

B.小說節(jié)奏有張有弛,前半段較為舒緩,后半段則通過曹操和楊修的對話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明

顯加快了節(jié)奏,扣人心弦。

C.小說整體語言明快曉達,又在幾處借用、化用曹操相關的占詩文,這種文白夾雜符合人物

身份經歷,并不顯突兀。

D.小說以曹操斜谷屯兵的史實為依托展開想象,既與時代背景相連,又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

邏輯,因而具有藝術真實。

8.小說以“雞肋”為題,具有豐富的含義,請結合文木加以分析。(4分)

9.《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對“楊修之死”的敘述主要側重于回顧楊修以往引發(fā)曹操疑忌的

兒件事,而本文則把大量的筆墨放在了曹操巡營前的心理描寫,這一改寫帶來了怎樣的文學

效果談談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秦王謂公子他曰:“昔者秦、楚戰(zhàn)于藍田,韓出銳師以佐秦,秦戰(zhàn)不利,因轉與楚,不

5

固信盟,唯便是從。韓之在我,心腹之疾。吾將伐之,何如?”公子他曰:"王出兵韓,韓必

懼,懼則可以不戰(zhàn)而深取割?!蓖踉唬骸吧啤!蹦似鸨?,一軍臨滎陽,一軍臨太行。韓恐,

使陽成君入謝于秦,請雙上黨之地以為和。

上黨之守馮亭曰:“臣請悉發(fā)守以應秦,若不能卒,則死之?!笔囟?,陰使人請趙

王曰:“韓不能守上黨,且以與秦,其民皆不欲為秦,而愿為趙。今有城市之邑十七,愿拜

內之與王,唯王才之?!壁w王喜,召平陽君而告之曰:“韓不能守上黨,且以與秦,其吏民

不欲為秦,而皆愿為趙。今馮亭令使者以與寡人,何如?”趙豹對曰:”臣聞圣人甚禍無故之

利。"王曰:"人懷吾義,何謂無故乎?"對曰:“秦蠶食韓氏之地,中絕不令相通,故自

以為坐受上黨也。秦被其勞,而趙受其利,雖強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顧能得之強大乎?

今王取之,可謂有故乎?縣秦以宏國水通糧其死士皆列之壬上地金嚴政行丕亙與戢。王自圖

之?!蓖醮笈唬骸胺蛴冒偃f之眾,攻戰(zhàn)逾年歷歲,未得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十七,何

故不為?”趙豹出。乃使趙勝往受地。

趙勝至曰:“敝邑之王,使使者臣勝謂曰:'請以三萬廣之都封太守,千戶封縣令,諸

吏皆益爵三級,民能相集者,賜家六金?!瘪T亭垂涕而勉曰:“是吾處三不義也:為主守地

而不能死,而以與人,不義一也;主內之秦,不順主命,不義二也;賣主之地而食之,不義

三也。”辭封而入韓,謂韓王曰:“趙聞韓不能守上黨,今發(fā)兵已取之矣?!?/p>

韓告秦曰:〃趙起兵取上黨。"秦王怒,令公孫起、王蔚以兵遇趙于長平。

(摘編自《戰(zhàn)國策?趙策一》)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且秦以牛田水通/糧其死士/皆列之十上地/令嚴政行/不可與戰(zhàn)

B.且秦以牛田/水通糧/其死上皆列之丁上地/令嚴政行/不可與戰(zhàn)

C.且秦以牛田水通/糧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嚴政/行不可/與戰(zhàn)

D.且秦以牛田/水通糧/其死上皆列之丁上/地令嚴政/行不可/與戰(zhàn)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入謝于秦〃的‘'謝"字是道歉、謝罪的意思。

B.“請效上黨之地以為和”中“效”是獻出的意思。

C.“秦被其勞”中的“被”是表被動,跟現(xiàn)代漢語意思一樣。

D.“戶”,即住戶,一家謂一戶。文中的“萬戶”“千戶”是指賞賜的食邑數(shù)量。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項是(3分)

A.奏昭干旭攻打韓國,除了抓住韓國不了盟約、追求私利的把柄,還想坐收韓國上黨之地。

B.馮亭未能為國戰(zhàn)死,尋找借口獻地于趙,后又流淚拒絕趙國封賞,引發(fā)秦趙之戰(zhàn)。

C.趙王急功近利,目光短淺,不顧趙豹理性分析和勸說,執(zhí)意接受韓國上黨之地。

D.半陽君認為上黨從中間割裂了秦國,仗秦國兩邊不能相互連通,秦國不會坐視不問。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今有城市之邑七,愿拜內之與工,唯工才之。

(2)千戶封縣令,諸吏皆益爵三級,民能相集者,賜家六金。

14.為什么趙豹認為趙王得上黨之地是“甚禍無故之利”?請簡要概括。(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共9分)

6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鵑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云白山青萬余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注】①鸛冠:傳說為楚隱者鶴冠子所戴之冠。

15.下列對詩歌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在異鄉(xiāng)水上行船,他強打精神飲酒,吃著冷食,靠著兒案休息?!Z冠”點出他失去官

職不為朝廷所用的身份。

B.春來水漲,江流浩瀚,在舟中飄蕩起伏仿佛天上云間;詩人身休衰邁,老眼昏花,看岸

邊的花草如同隔著一層薄霧。

C.頸聯(lián)兩句承接上文,從舟中向外望空中水面之景,近看艙前蝴蝶起舞,遠看鷗鳥時而飛翔,

時面落在湍急的江流上。

D.“云白山青萬余里”一句意境小巧別致,將舟中舟外近處遠處的觀感,以及漂泊中的詩人

對時局多難的優(yōu)傷感懷全部凝縮在內。

16.本詩頸聯(lián)描寫舟中江上之景,詩人選取的"蝶""鷗"兩個意象有什么特點?在詩中有何作

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木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論語十二章〉》中,孔子闡釋君子應勤勉做事而謹慎言談,并向有道德的人學習以匡

正自己的句子是:。

(2)《大學之道》中,提出普大之下,不論身份高低,都應將加強個人品性修養(yǎng)作為根本的

句子是::。

(3)《老子》中,與“人貴有自知之明”表達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o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2小題,11分)

工裝制造車間機器轟鳴,火花飛濺?!暗毒咭ハ鞯脴O其鋒利,車工具時要(1)—,

微量地觀察和進刀。“洪家光(2)正在加工用于航空發(fā)動機零件的工裝工具。

1979年出生的洪家光,是中國航發(fā)沈陽黎明航空發(fā)動機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技師。在洪

家光看來,車工的一項關鍵技能便是磨車刀,許多高精度的零部件沒有現(xiàn)成的刀具,他就從

最基礎的技術做起。白天工作之余,他上手練磨刀;晚上回家,他看書琢磨。為了研究不同

刀具的特性,他曾花3個月時間跟不同師傅學習,練習磨出上百把質量好、精度高、不同功

能和材質的刀具,邊實踐邊總結,積累的心得筆記已有幾萬字。

“真正的工匠不僅要坐得住‘冷板凳',還要能(3),巧思創(chuàng)新。”洪

家光說。航空發(fā)動機是航空器的心臟,其高速運轉時,不能有任何偏差,近千片不同的葉片

必須做到與葉盤完全精準對接。

經過5年1500多次探索嘗試,洪家光和同事一次次觀察、記錄、比對、調整,經歷了

常人難以想象的煎熬,終于成功突破了技術瓶頸,研發(fā)出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滾輪精密磨削技術,

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人恰當?shù)某烧Z。(6分)

⑴,⑵,(3)

7

19.請將劃橫線的句子改寫成一個句式相對整齊的排比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

但不得改變原意,字數(shù)控制在100字以內。(5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9分)

露并不是從天空中降下來的,它的形成原因和過程與霜一樣,但它①0在

0℃以上,空氣因冷卻而達到水汽飽和時的溫度叫作"露點溫度”。在溫暖季節(jié)里,夜間地面

物體在強烈輻射冷卻的時候,與物體表面相接觸的空氣溫度下降,在它降到"露點”以后就有

多余的水汽析出。因為這時溫度在0℃以上,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結成水滴并附著在地面物

體上,這就是露。

露和霜一樣,大都出現(xiàn)于天氣晴朗、無風或微風的夜晚。同時,容易有露形成的物體,

也往往是表面積相對大的、表面粗糙的、導熱性不良的物體。有時,在上半夜形成了露,下

半夜溫度繼續(xù)降低,②,這叫作凍露。有人把它歸入霜的一類,但是它的形成過

程是與霜不同的。露一般在夜間形成,日出以后,溫度升高,露就蒸發(fā)消失了。在農作物

生長的季節(jié)里,常有露出現(xiàn),③o在我國北方的夏季,蒸發(fā)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時,

農作物的葉子有時白天被曬得卷縮發(fā)干,但是夜間有露,葉子就又恢復了原狀。微風吹拂下,

那些葉子重現(xiàn)生機,手舞足蹈,感恩露水的滋潤。人們常把“雨露”并稱,就是這個道理。

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

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21.文中加點處"雨露"與"學生不可忘記老師的雨露之恩"中"雨露"的含義相同嗎?請簡要說

明。(3分)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一家網絡平臺的〃量化生活〃小組有超過22000名活躍用戶,分享著自己的故事他們量化

身體,監(jiān)測健康狀況,記錄運動表現(xiàn);他們量化時間,培養(yǎng)學習習慣,提高工作效率;他們

量化情感,直面內心需求,擺脫親密關系中的精神內耗。但是當手環(huán)里的體脂數(shù)據(jù)出現(xiàn)波動,

他們會緊張;當時間管理應用中設定的目標沒達成,他們會挫敗;當朋友展示的健身強度遠

超自己,他們會氣餒。跟自己比,跟他人比,量化生活也可能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

上述材料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

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泗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8

茂名市電白區(qū)2022-202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參考答案

l.DA.“要多安排邏輯思維學習任務”錯誤。原文是“讓邏輯思維訓練和學習任務緊密

結合,向教學過程自然滲透”。B.“是為了說明在語境中推斷詞義是解讀文本的好辦法”

錯誤。原文是“文本解讀常常需要在語境中推斷詞義,這種方法運用得好,既是語言文字

的積累和運用,又是邏輯推理的示范或訓練”。C.“說明他不具備起碼的邏輯知識,因此

不能清晰、有條理地思考和說理”錯誤。原文是“如果不具備起碼的邏輯知識,人就容易

被謬誤和詭辯所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條理地思考和說理,就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選

項強加因果。

2.DD.“可以判斷中國古代'自相矛盾’的推理過程符合這一特征”錯誤。材料二提到

的“美諾悖論”是從兩個皆真的前提,卻推不出任何結論,因為兩個看似一個東西的前提

說的不是一個概念。“自相矛盾”是指二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只能一真一假。可見

“美諾悖論”和“自相矛盾”不是一個推理過程。

3.CA.“玩物一定喪志嗎?不玩物就不喪志嗎”是從論點推出錯誤,屬于虛擬論敵。

B.“玩物會喪志,所以人不應該有喜好”是從論點推出錯誤,屬于虛擬論敵。C.“宋代著

名理學家程潁認為博聞強識是‘玩物喪志’”,這是程潁對“博聞強識”的一種看法。這

沒有反駁“玩物喪志”的觀點,不屬于虛擬論敵。D.“文學編輯馬未都沉迷于收藏,后來

成為著名的收藏家”是針對論點舉出反例,屬于虛擬論敵。

4.材料一開篇提出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邏輯思維訓練的觀點。接著從詞義推斷、信息捕捉和

寫作三個方面舉例論證,最后闡明滲透邏輯思維訓練的效果。全文按照總一分一總的結構

展開論證。

5.材料一提到,通過邏輯推理可以捕捉一段話在字面意思之外隱藏的重要信息。陸游本詩

頸聯(lián)字面意思是詩人作草、分茶,悠閑快樂。但結合首聯(lián),詩人先感嘆世態(tài)人情淡薄,再

表達身不由己客居京城的無奈。由此可以推斷,頸聯(lián)隱藏的信息是,因為世人麻木,朝廷

昏耳貴,所以詩人閑極無聊,只能作草分茶消磨時光。首聯(lián)抒情議論為因,頸聯(lián)行為為果,

一因一果,邏輯自然。

6.AB.“精力不足,在軍事會議上遲遲不能做出決斷,這讓他產生挫敗感”錯誤。從“他

忽然于此得到啟示,明白了那煩擾他的問題,正是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已經同這殘燭一樣

了”可知,曹操并不是因為精力不足不能做出決定而心煩,他心亂的原因在于年紀老邁、

激情不再。C.“楊修的死在很大程度上是機緣巧合”錯誤。楊修的死有其必然性,不能認

為是機緣巧合。D.“所以在關鍵時刻也無人愿意替他說情”錯誤,從文本中并不能看出這

層因果關系。

7.AA.“夏侯惇和楊修的對比”錯誤。夏侯惇聽信了楊修的說法,準備退兵,引發(fā)了曹操

的不滿,推動了后續(xù)情節(jié)的發(fā)展,這個人物形象的設計并不在于和楊修構成對比。

8.①指曹操頒發(fā)的口令;

②體現(xiàn)了曹操既不滿意自己喪失了往日的激情,又無法改變現(xiàn)狀的無奈;

③曹操不滿身邊如楊修等阿諛奉承的部下,懷念以前的下屬,但又無可奈何。

9.①展現(xiàn)曹操的內心世界,使曹操的形象從單純的“多疑”變得更為豐滿立體。

②情節(jié)的發(fā)展更充分,曹操最后決定殺死楊修不僅僅因為楊修本人,更是因為曹操在當時

9

的困惑和焦慮。

③現(xiàn)實寓意增強,諷喻了社會中存在的不求務實,但求迎合上級甚至陽奉陰違的現(xiàn)象,也

展現(xiàn)了人在權勢下的異化。

10.B句意:況且秦國用牛耕種,從水道運送軍糧,那些勇敢不怕死的將士,(國家)分給

他們上好的田地,法令嚴格,政務推行順利,不可以和他們交戰(zhàn)?!八弊鳌巴Z”的狀

語,指從水道運送軍糧,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C。"上”修飾“地”,指上好的田地,

中間不能斷開;且“令嚴政行”結構相同,都是主謂式,中間不能斷開,排除D。

11.CC.“秦被其勞”的“被”意思是遭受。

12.D.“上黨從中間割裂了秦國,使秦國兩邊不能相互連通”錯,根據(jù)原文“秦蠶食韓氏之

地,中絕不令相通,故自以為坐受上黨也”可知,是秦國隔絕了韓國與上黨的聯(lián)系。

13.(1)現(xiàn)在上黨擁有十七個縣,愿意拜獻給大王,希望君王裁決這件事?!俺鞘兄厥摺?,

定語后置句,“十七”作“城市之邑”的定語,后置了,正確語序是“十七城市之

邑”,十七個縣;“拜內”,奉獻、敬繳;“唯”,希望;“才”,裁決。

(2)千戶的封賞給縣令,各官吏的爵位都連升三級,能聚集到一起的民眾,每家賞賜金

子六斤。“封”,封賞;“益”,增加;“民能相集者”,定語后置句,“能相集

者”作“民”的定語,后置了,正確語序是“能相集者民”,能聚集到一起的民眾。

14.(1)秦國對上黨勢在必得,一定不會坐視趙國平白地從中獲利。(2)秦國國力強大,秦

趙之戰(zhàn),趙國不可能取勝。

參考譯文:

秦昭王對公子他說:“從前秦國、楚國在藍田交戰(zhàn),韓國派出精銳部隊幫助秦軍,可是

秦軍戰(zhàn)斗不利,韓國因此反與楚國聯(lián)合,不堅守盟約,只追求利益。韓國對于我國來說,是

心腹之患。我準備進攻他們,怎么樣?”公子他說:“君王出兵韓國,韓國一定恐懼,恐懼

就可以不用戰(zhàn)爭而多割取土地?!闭淹跽f:“好?!庇谑蔷统鰟榆婈?,一支軍隊逼近滎陽,

一支軍隊逼近太行。韓國十分恐懼,派陽城君到秦國謝罪,請求獻出上黨的土地作為講和的

條件。

上黨的太守馮亭說:“臣下請求發(fā)動全部守軍對付秦兵,如果最后不能守住,那么我就

為國戰(zhàn)死?!瘪T亭堅守三十天,暗中派人請求趙孝成王說:“韓國不能守住上黨,將要把它

獻給秦國,可是上黨的民眾都不想做秦國的臣民而愿意做趙國的臣民?,F(xiàn)在上黨擁有十七個

縣,愿意拜獻給大王,希望君王裁決這件事?!壁w王大喜過望,召來平陽君并告訴他說:“韓

國不能堅守上黨,將要把它獻給秦國,上黨的吏民不想做秦國的臣民而都愿意做趙國的臣民。

如今馮亭派使者把上黨獻給寡人,你看怎么樣?”趙豹回答說:“臣下聽說圣人認為無故獲

利是最大的禍患?!壁w王說:“人們懷戀我的恩義,怎么說是無故獲利呢?”趙豹說:“秦

國逐漸侵占韓國的土地,中間斷絕了上黨通韓國的道路,使他們不能互相援救,所以自認為

可以坐得上黨。秦國承受了攻打上黨的辛勞,而趙國卻享受了它的利益,即使是強大的國家

也不能從弱小的國家得到這種好處,而弱小的國家卻能從強大的國家手中得到嗎?如今君王

得到上黨,可以說是有緣故嗎?況且秦國用牛耕種,從水道運送軍糧,那些勇敢不怕死的將

士,(國家)分給他們上好的田地,法令嚴格,政務推行順利,不可以和他們交戰(zhàn)。君王還是

自己認真考慮一下?!壁w王大怒說:”使用上百萬軍隊,經年累歲地攻戰(zhàn),沒有得到一座城

池。如今不用兵反而會得到十七座城,為什么不干?”趙豹退出去。于是就派遣趙勝前去接

10

受土地。

趙勝到上黨說:“敝國的君王,委派使者臣下趙勝對您說:'請把三萬戶的城邑封賞給太守,

千戶的封賞給縣令,各官吏的爵位都連升三級,能聚集到一起的民眾,每家賞賜金子六

斤。'”馮亭流淚拒絕說:“這是我使自己處在三不義的境地了:為君主守衛(wèi)土地卻不能戰(zhàn)

死,并且把它送給別人,這是第一不義;君王把土地獻給秦國,我沒有聽從君主的命令,這

是第二不義;出賣君主的地反而食封戶,這是第三不義?!瘪T亭辭謝了趙國的封賞而回到韓

國,對韓王說:“趙國聽說韓國不能堅守上黨,現(xiàn)在已發(fā)兵占領上黨了?!?/p>

韓國報告秦國說:“趙國發(fā)兵占領上黨?!鼻赝醮笈?,命令公孫起、王蔚率領軍隊與趙

國的軍隊在長平交戰(zhàn)。

15.D“'云白山青萬余里'一句意境小巧別致”錯誤?!霸瓢咨角嗳f余里”描寫了天上的白

云,有一萬多里,所展示的境界闊大。

16.(1)特點:往來自由或自在輕快。

(2)作用:以樂景襯哀情。布幔閑卷,蝴蝶摘趾,穿空飛過;白鷗輕快地逐流飛翔,

遠遠離去。詩人描繪了一幅蝶、鷗自由往來的美好畫面,反襯出詩人年老

體衰、漂泊異地的困苦之情;在如此情境下仍思慮朝廷,進一步表現(xiàn)了詩

人在困苦中仍心系國運安危、擔憂時局多難的悲憫情懷。

17.(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8.眼疾手快(眼明手快)屏氣凝神(聚精會神)精益求精(另辟蹊徑)

第一空,此處語境是指車工具時要眼光銳利,動作快捷,所以應該用成語“眼疾手快”,

或者“眼明手快”。“眼疾手快”的意思是:形容做事機警敏捷?!把勖魇挚臁钡囊馑?/p>

眼光銳利,動作快捷。

第二空,此處語境是形容洪家光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應該用成語“屏氣凝神”,或者

“聚精會神”?!捌翚饽瘛钡囊馑际牵阂种坪粑?,聚精會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聚

精會神”的意思是:集中精神;注意力高度集中。

第三空,此處語境是指真正的工匠還要追求好上加好,另外開辟一條路,所以應該用成

語“精益求精”,或者“另辟蹊徑”?!熬媲缶钡囊馑际牵盒稳葑非蠛蒙霞雍?,永

止境。“另辟蹊徑”的意思是:另外開辟一條路。比喻另創(chuàng)一種新風格或新方法。

19.為了研究刀具特性,他轉益多師,曾花3個月時間跟不同師傅學習;為了練習磨刀技術,

他爭分奪秒,磨出上百把質量好、精度高的刀具;為了加強理論修養(yǎng),他晚上看書琢磨,

積累了幾萬字的心得筆記。

題干要求改寫成一個句式相對整齊的排比句,劃橫線的句子內容說的是洪家光從最基

礎的技術做起??梢愿某扇齻€句式是“為了……,他+方法,這樣做的結果”的句子,

在內容方面有邏輯關系,應該是先“研究刀具特性”,再“練習磨刀技術”,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