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地形與地形圖(講義)2_第1頁
3.7地形與地形圖(講義)2_第2頁
3.7地形與地形圖(講義)2_第3頁
3.7地形與地形圖(講義)2_第4頁
3.7地形與地形圖(講義)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七節(jié)地形與地形圖【知識點分析】一.地形的類型觀察以下地形九寨溝山地松嫩平原青藏高原1.海拔:指一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又稱為絕對高度。2.地形類型:陸地表面主要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五種二.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1.等高線和等高距等高線:在地圖上,把陸地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的線,就是等高線。等高距:地形圖上相鄰兩條等高線的高差。2.等高線地形圖(1)含義:用等高線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2)實質(zhì):將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用來表示起伏的地形。等高線的投影原理三.地形的變化1.內(nèi)力作用:(1)地殼運動:褶皺→隆起→高山或高原;斷層→凹陷→盆地或低地(2)火山、地震:是地球內(nèi)部能量的強烈釋放,能在短時間內(nèi)使局部地形發(fā)生急劇變化。2.外力作用:流水、波浪、風力、冰川、生物等的作用【例題分析】一、選擇題1.(2021·浙江溫州一模)銅鈴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溫州文成縣,該景區(qū)以壺穴奇觀最為著名,如下圖“壺穴”形成的主要的外力原因是()A.流水作用 B.風力作用 C.生物作用 D.冰川作用【答案】A【解析】壺穴是指基巖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壺形的凹坑,是急流漩渦夾帶礫石磨蝕河床而成,壺穴的形成原因是流水侵蝕,故A正確。故選A。2.下列關(guān)于①、②、③三幅等高線地形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B.②圖的比例尺比①圖小C.③圖中a處海拔高于b處 D.③圖中a、b兩地相對高度400米【答案】A【解析】A、根據(jù)圖中比例尺可知,甲乙的實際距離大于丙丁的實際距離,則甲乙處等高線比丙丁處等高線稀疏,所以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故A正確。B、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①圖比例尺的分母大,①圖比例尺比②圖比例尺小,故B錯誤。C、讀圖可知,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山谷處容易形成河流,圖中b處海拔高于a處,故C錯誤。D、圖中沒法確定等高距,不能斷定a、b兩地的相對高度,故D錯誤。故選A。3.溫州楠溪江的巖石常有凹穴,穴壁光滑如鏡,成圓筒狀或壺狀(如圖),多個壺穴貫通后形成狹谷狀的“雕巖谷”地貌。形成這種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A.風力 B.流水 C.海浪 D.冰川【答案】B【解析】由于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江水流動時江中間流水的速度大于江邊流水的速度,岸邊松散的巖石就會被沖到江水中,江岸被流水長年累月的沖刷侵蝕,最終就形成了多個壺穴貫通后形成狹谷狀的“雕巖谷”地貌,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4.下列關(guān)于等高線地形圖的說法,正確的是()A.虛線AC代表的地形是山谷B.山頂D位于山頂C的東面C.量得山頂C到山頂D之間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則實地距離應(yīng)為15米D.分別從A點和B點出發(fā),沿虛線登上山頂,坡度較緩的路線是BC【答案】B【解析】A、選項AC處等高線“凸低為高”,表示山脊,故A錯誤。B、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因此山頂D位于山頂C的東面,故B正確。C、根據(jù)比例尺可知,圖上一厘米代表500m,所以圖上距離3厘米,表示實地以距離1500m,故C錯誤。D、等高線越密集地方越陡,所以BC路線較陡,故D錯誤。故選B。5.大陳島是一座美麗而富有傳奇色彩的島嶼。島上有雄偉的甲午巖,有些巖石上明顯有遠古火山遺留的熔巖流和火山彈痕跡。下列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A.大陳島的形成可能與遠古火山爆發(fā)有關(guān)B.這種地質(zhì)特征也是地殼變動的表現(xiàn)C.海風對大陳島的地貌變化沒有影響D.甲午巖的形成與海水的沖刷作用有關(guān)【答案】C【解析】大陳島,行政上隸屬于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大陳鎮(zhèn),位于椒江區(qū)東南52公里的東海海上。島上有雄偉的甲午巖,有些巖石上明顯有遠古火山遺留的熔巖流和火山彈痕跡。由此可判定,大陳島的形成可能與遠古火山爆發(fā)有關(guān),這種地質(zhì)特征也是地殼變動的表現(xiàn),甲午巖的形成與海水的沖刷作用有關(guān);海風對大陳島的地貌變化有影響。依據(jù)題意,故選C。6.下列選項中,地形部位名稱與圖中順序相符的是()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③鞍部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頂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頂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頂④鞍部【答案】B【解析】①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②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③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高四周低,為山頂;④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故選B。7.溫州三垟濕地被稱為溫州城市“綠肺”,其地貌如圖,形成該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A.流水 B.冰川 C.風力 D.生物【答案】A【解析】溫州三垟濕地內(nèi)河流縱橫交織,密如織網(wǎng),形成了160余個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小島嶼”。形成該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流水。故選A。8.對下列比例尺相同的等高線地形圖,判斷正確的是()A.坡度由大到小為BEDCAB.坡度由大到小為BDECAC.坡度由大到小為ACDBED.坡度由大到小為EBDCA【答案】D【解析】比例尺相同的等高線地形圖,主要通過等高距的大小來判斷坡度的陡緩,等高距相同的情況下,根據(jù)等高線的疏密來判斷坡度的陡緩。坡度陡的地方等高距較大,A圖的等高距最?。?米),坡度最小,E圖的等高距最大(50米),坡度最陡;BCD中的等高距均為10米,其中B的等高線最密,C的等高線最稀疏,故BCD三圖中B的坡度較大,C的坡度較小,綜合起來五幅圖的坡度由大到小為EBDCA,故選D。9.(2023·浙江一模)地殼和地表形態(tài)都在不斷的變化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地球巖石圈由大小不同的七大板塊組成 B.火山和地震多發(fā)生在板塊內(nèi)部C.外力作用主要是使地球表面變得高低不平 D.板塊的碰撞和張裂是海陸變化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地球一共只有六大板塊,A錯誤;火山和地震多發(fā)生在板塊交界處,B錯誤;內(nèi)力作用主要是使地球表面變得高低不平,C錯誤;板塊之間的碰撞和張裂是海陸變化的主要原因,D正確。故選D。10.下列地貌形態(tài)的形成,不是由地球外力作用引起的是(

)A.三角洲 B.海岸邊的怪石 C.喜馬拉雅山 D.沙漠中的石蘑菇【答案】C【解析】A、三角洲是流水的沉積作用形成的,屬于地球外力作用引起,故A不符合題意。B、海岸邊的怪石是由流水侵蝕作用形成,屬于地球外力作用引起,故B不符合題意。C、喜馬拉雅山是地殼運動形成的,屬于地球內(nèi)力作用引起,故C符合題意。D、蘑菇石是風力作用形成的,屬于地球外力作用引起,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黃土高原的地表形態(tài)千溝萬壑的特征,主要成因是()A.風力侵蝕作用 B.風力搬運堆積作用C.流水侵蝕搬運作用 D.流水搬運堆積作用【答案】C【解析】A.風力侵蝕作用形成風蝕蘑菇和風蝕洼地,黃土高原的地表千溝萬壑的形態(tài)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B.風力堆積形成沙丘和沙垅(風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表現(xiàn)顯著)。黃土高原的地表千溝萬壑的形態(tài)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C.流水侵蝕作用常常形成溝谷(v型)、瀑布和峽谷;黃土高原的地表千溝萬壑的形態(tài)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故正確。D.流水堆積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沖積扇或洪積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現(xiàn)為侵蝕和搬運,在下游表現(xiàn)為堆積)。黃土高原的地表千溝萬壑的形態(tài)是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故不符合題意。故選C。12.下列地形變化是由于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A.大堡礁(珊瑚礁)的形成 B.臺灣海峽曾經(jīng)是陸地C.風蝕蘑菇的形成 D.長江三角洲的形成【答案】A【解析】A、珊瑚是腔腸動物,捕食環(huán)節(jié)動物,因此珊瑚蟲可以分泌石灰質(zhì)堆積成珊瑚礁,形成島嶼,與生物作用有關(guān),故A正確。B、臺灣海峽曾經(jīng)是陸地與地殼運動有關(guān),故B錯誤。C、風蝕蘑菇是外力作用形成的,與生物作用無關(guān),故C錯誤。D、長江三角洲是流水侵蝕而成,與生物作用無關(guān),故D錯誤。故選A。13.崇明島位于長江入???,它從一千多年前的小沙洲演變成現(xiàn)在中國第三大島嶼,且仍在增長。則崇明島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A.流水 B.冰川 C.風力 D.生物【答案】A【解析】崇明島位于入??冢湫纬傻闹饕蚴橇魉畮淼纳匙拥某练e作用,故A正確。故選A。14.下列關(guān)于圖中地貌景觀成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風力侵蝕形成B.火山噴發(fā)形成C.地殼運動形成D.流水慢蝕形成【答案】A【解析】從圖中地貌景觀看出為雅丹地貌,專指干燥地區(qū)古河湖相土狀堆積物被風吹蝕而成的形態(tài)多姿的土丘。故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15.如圖是某地等高線地形圖,由圖判斷錯誤的是(

)A.乙,丙兩處的海拔都是280米B.從丙處攀登山峰比乙處省力C.甲處為峭壁可以發(fā)展攀巖項目D.丁處為山谷可以發(fā)展漂流項目【答案】D【解析】A、讀圖可知,乙、丙兩處在同一條等高線上,海拔都是280米,故A正確。B、讀圖可知,乙處等高線密集,丙處等高線較為稀疏,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緩,從緩坡攀登省力,所以從丙處攀登山峰比乙處省力,故B正確。C、讀圖可知,甲處為峭壁,可以發(fā)展攀巖項目,故C正確。D、讀等高線地形圖可以看出,圖中丁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彎曲,是山脊部位,不會有河流發(fā)育,不可能發(fā)展漂流項目,故D錯誤。故選:D。16.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態(tài)變得千奇百怪,小科在元旦假期游覽了金華雙龍洞,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這種溶洞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的侵蝕作用 B.風的侵蝕作用C.冰川的移動作用 D.流水的沉積作用【答案】A【解析】外力作用主要有:流水的溶蝕作用,它形成鐘乳石,石筍等地形;風的侵蝕作用,它形成風蝕蘑菇等地形;冰川的移動作用,它形成冰磧湖等地形;流水的沉積作用,它形成沖積平原等地形。金華雙龍洞是流水的侵蝕作用形成的,選項中的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7.下列有關(guān)內(nèi)、外力作用敘述正確的是()A.珠江三角洲的形成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結(jié)果B.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tài)是內(nèi)力作用形成的,因為內(nèi)力作用使地表變得高低起伏C.內(nèi)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D.干旱地區(qū)的外力因素是冰川,濕潤地區(qū)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答案】A【解析】珠江三角洲的形成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結(jié)果,故A正確。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tài)是外力作用形成,是夏季多暴雨,導(dǎo)致水土流失產(chǎn)生的,故B錯誤。內(nèi)力作用使地表變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故C錯誤。干旱地區(qū)的外力因素是風力、太陽輻射等物理作用,濕潤地區(qū)的外力因素主要是流水,故D錯誤,根據(jù)題意,選A。18.地球是人類的家園,我們應(yīng)保護它。下列有關(guān)地球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全球由七大板塊組成B.外力作用是引起地殼變動的主要動力C.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D.地球的圈層結(jié)構(gòu)由地心到地表依次是地核,地殼,地?!敬鸢浮緾【解析】A.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故A錯誤;B.內(nèi)力是引起地殼變動的主要形式,故B錯誤;C.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故C正確;D.地球的圈層結(jié)構(gòu)由地心到地表依次是地核,地幔,地殼,故D錯誤。19.關(guān)于圖中①、②兩幅等高線地形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①圖表示的實地面積比②大 B.①圖中虛線位置表示的地形是山谷C.①圖中甲地在乙地的正東方 D.②圖中丙處坡度比丁處坡度陡【答案】D【解析】根據(jù)比例尺的含義,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所以①圖的比例尺比②圖大,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因此A選項錯誤。由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彎曲的地方,故①圖中虛線位置表示的地形是山脊,因此B選項錯誤。根據(jù)圖中的指向標定向法,可知①圖中甲地在乙地的東北方,因此C選項錯誤。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處為陡坡;等高線稀疏處為緩坡。由圖可以推斷丙處坡度比丁處坡度陡,故選項D正確。故選D。20.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根據(jù)該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F點的地形為峭壁B.若在圖上測得CD的長度為3厘米,則實地距離是150米C.D點在C點的正東方向D.分別從A點和B點出發(fā),沿虛線登上山頂C,坡度較緩的路線是BC【答案】A【解析】A.F點等高線重合,地形為峭壁,故A正確。B.圖中的比例尺為1:50000,表示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500米,若在圖上測得CD的長度為3厘米,則實地距離是1500米,故B錯誤。C.根據(jù)圖中的“指向標定向法”可知,D點在C點的東北方向,故C錯誤。D.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所以坡度較緩的路線是AC,故D錯誤。故選A。21.下列地貌形態(tài)的形成,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A.沙漠中的石蘑菇B.火山湖C.海岸的“怪石” D.喜馬拉雅山【答案】C【解析】A.沙漠中的石蘑菇是風力作用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D.火山湖和喜馬拉雅山是由地球的內(nèi)力作用形成的,故BD不符合題意。C.岸邊的怪石是由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故C符合題意。故選C。22.如圖,雅丹地貌景觀的形成原因是()A.風力侵蝕作用 B.流水侵蝕作用 C.地殼運動 D.海浪拍擊海岸【答案】A【解析】在干旱地區(qū),風力作用對地表形態(tài)的影響非常明顯。風力揚起沙石,吹蝕地表,形成風蝕蘑菇、風蝕洼地等風蝕地貌。由于風力侵蝕作用形成雅丹地貌景觀,故選A。23.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觀”的波浪巖聳立在西澳大利亞中部沙漠光禿、干燥的土地上,該巖石的成因是(

)A.風力侵蝕 B.流水沉積 C.冰川侵蝕 D.海浪侵蝕【答案】A【解析】A、風力侵蝕作用形成風蝕蘑菇和風蝕洼地;風力堆積形成沙丘和沙垅(風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表現(xiàn)顯著)。波浪巖聳立在西澳大利亞中部沙漠光禿、干燥的土地上,根據(jù)題意分析此景觀在沙漠中,氣候干燥,所以是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地貌,故正確。B、流水堆積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沖積扇或洪積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現(xiàn)為侵蝕和搬運,在下游表現(xiàn)為堆積)。波浪巖聳立在西澳大利亞中部沙漠光禿、干燥的土地上,根據(jù)題意分析此景觀在沙漠中,氣候干燥,所以是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地貌,故不符合題意。C、冰川侵蝕地貌常有冰川U谷、刃脊、冰斗和角峰。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qū)。波浪巖聳立在西澳大利亞中部沙漠光禿、干燥的土地上,根據(jù)題意分析此景觀在沙漠中,氣候干燥,所以是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地貌,故不符合題意。D、海蝕地貌常有海蝕崖、海蝕穴、海蝕柱、海蝕平臺和海蝕拱橋(海浪作用一般在石質(zhì)海岸分布明顯)。波浪巖聳立在西澳大利亞中部沙漠光禿、干燥的土地上,根據(jù)題意分析此景觀在沙漠中,氣候干燥,沒有海浪作用,故不符合題意。故選A。二、填空題24.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A、B兩點的相對高度為米。(2)圖中字母F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是。(3)從A點和B點出發(fā),分別沿虛線登上山頂C,坡度較緩的路線是。(選填“AC“或“BC”)(4)山頂D位于山頂C的方向?!敬鸢浮?0陡崖AC東北【解析】(1)圖中的等高距為50米,A點的海拔為100米,B點的海拔為150米,A與B兩點的相對高度為150米100米=50米。(2)F處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3)等高線越密集,說明坡度越陡,AC等高線較為稀疏,所以從AC坡度較緩。(4)根據(jù)圖中的指向標,可知山頂D位于山頂C的東北方向。25.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稱依次是()A.山頂、山脊、峭壁、山谷B.山頂、山脊、山谷、峭壁C.山谷、峭壁、山頂、山脊D.山頂、山谷、山脊、峭壁(2)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A.從西向東流B.從東南向西北流C.從北向西南流D.從西南向東北流【答案】BC【解析】(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峭壁。結(jié)合圖示得知:①為山頂,②為山脊,③為山谷,④為峭壁。故選B。(2)根據(jù)圖中的指向標,可知河流干流的方向是從北向西南流,故選C。26.如圖是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中有甲、乙、丙三座山峰,其中海拔最高的是山峰;若沿著C、D兩條登山線路到達乙峰,選擇路線更容易攀登?!敬鸢浮考譊【解析】據(jù)圖示等高線數(shù)值信息可知甲山峰的海拔范圍在700米800米之間,乙山峰的海拔范圍在600米700米之間,丙山峰的海拔范圍在300米400米之間,所以海拔最高的山峰是甲;同一幅等高線地圖中等高線越密集說明地勢起伏越大,地勢越陡,CD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