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期末試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7/37/wKhkGWcRr86AG-d8AAFWXNH7NfI029.jpg)
![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期末試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7/37/wKhkGWcRr86AG-d8AAFWXNH7NfI0292.jpg)
![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期末試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7/37/wKhkGWcRr86AG-d8AAFWXNH7NfI0293.jpg)
![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期末試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7/37/wKhkGWcRr86AG-d8AAFWXNH7NfI0294.jpg)
![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期末試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7/37/wKhkGWcRr86AG-d8AAFWXNH7NfI029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部編人教版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期末試卷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期末試卷姓名______
班級______一、填一填(每空5分,共25分)
1、我們國家的全稱()。首都在()。國旗是()。
2、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全世界人民宣告()成立。
(),是國家憲法日。()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二、判斷。(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每題5分,共25分)
1、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jié),又稱敬老節(jié)。(
)
2、居民身份證上有國徽的圖案。(
)3、我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4、小東打掃完衛(wèi)生,把掃除工具扔到衛(wèi)生角。(
)5、做完值日,看到窗子沒關(guān),我馬上關(guān)好。(
)
三、選擇。(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每題5分,共30分)
1、寒假里,我會(
)。
A、合理安排玩耍和學習的時間
B、每天看動畫片
C、玩?zhèn)€夠
2、與同學相處,你會(
)。
A、團結(jié)互助
B、膽小怕事
C、不理不睬
3、升國旗時,少先隊員應該(
)。
A、行注目禮
B、敬隊禮
C、鞠躬
4、周末了,小莉(
),真是個好孩子。
A、很晚才起來
B、按計劃表完成當天的安排
C、吃很多零食
5、同桌在課桌上畫小人,你會(
)。
A、告訴他要愛護課桌
B、裝作不知道
C、和他一起畫
6、學習遇到問題,你不應該(
)。
A、和同學一起討論
B、向老師請教
C、不跟任何人說
四、寫一寫。(每題10分,共20分)
1、旅游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2、鼻子流血怎么辦?
部編人教版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上冊期末模擬試題舊城小學2017年秋季學期期末模擬練習一二年級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閱卷人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20分)1、中秋節(jié)是每年農(nóng)歷的()月()日,重陽節(jié)是每年農(nóng)歷的()月()日。2、班級整潔靠(),用完東西要()。3、我知道少數(shù)民族有自己的節(jié)日,如()節(jié)、()節(jié)。4、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是(),為國歌作曲的是云南的名人()。二、判斷。(對的打√,錯的打×,每題2分,共20分)1、每年農(nóng)歷九月九日是重陽節(jié),又稱敬老節(jié)。()2、周末,老師不在身邊,我想干什么。()3、每一天我們都應該認真做好值日工作。()4、零食、玩具不應該帶到教室里來。()5、居民身份證上有國徽的圖案。()6、我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7、我的家鄉(xiāng)很窮,所以我不愛我的家鄉(xiāng)。()8、送快遞的叔叔收了我的郵費,我不用感謝他。()9、沒有農(nóng)田的地方就沒有物產(chǎn)。()10、假期我們要玩好、休息好,不用學習了。()三、選擇。(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每小題3分,共30分。)1、暑假里,我會()A、合理安排玩耍和學習的時間B、每天看動畫片C、玩?zhèn)€夠2、下面()不是詠月思親的詩句。A、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B、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3、與同學相處,你會()A、團結(jié)互助B、膽小怕事C、不理不睬4、學習遇到問題,你不應該()A、和同學一起討論B、向老師請教C、不跟任何人說5、升國旗時,少先隊員應該()A、行注目禮B、敬隊禮C、鞠躬6、周末了,小莉(),真是個好孩子。A、很晚才起床B、按計劃表完成當天的安排C、吃很多零食7、同桌在課桌上畫小人,你會()A、告訴他要愛護課桌B、裝作不知道C、和他一起畫8、中午吃飯時,你會()A、把掉在桌上的飯菜扒到地上B、準備一塊小抹布,掃到垃圾桶C、把掉在桌上的飯菜吃掉9、()屬于云南特產(chǎn)A、鮮花餅B、饅頭C、面條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jié)是每年的()。A、9月10日B、4月15日C、10月1日四、查一查(12分)家鄉(xiāng)的名人家鄉(xiāng)的物產(chǎn)家鄉(xiāng)的歌曲五、寫一寫。(18分)1、班級中我們要制定一些規(guī)則,你認為我們應該制定一些什么規(guī)則呢?請至少寫出3條。2、小明說:“下課了,不讓在教室跑,也不讓在教室里叫,太不自由了。”你覺得他說的對嗎?你想對他說什么?部編人教版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期末檢測題二年級期末檢測題一、填空1、我們不但要()學習用品,還要善于使用和()學習用品。2、報警電話()急救電話()火警電話()。3、每年的()月()日為我國國慶日。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和()。4、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節(jié),農(nóng)歷九月九日是()節(jié)。5、新中國第一任國家主席是()。6、把重陽節(jié)定為老人節(jié)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7、每個組織和公民都應該()和()國旗。8、我國的首都是()。9、交通標志分為()標志、警告標志、()標志。10、垃圾()利用就可以變廢為寶。二選擇題1、全日制中小學,除假期外,每周舉行()次升旗儀式(1)1(2)2(3)32、重陽節(jié)又被稱為中國的()節(jié)(1)青年節(jié)(2)端午節(jié)(3)老年節(jié)3、表示禁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六年級語文橋聽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4《平行線的性質(zhì)》聽評課記錄1
-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模式3:整式的加減》聽評課記錄
- 北師大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1課第3站《關(guān)愛他人生命》聽課評課記錄
- 八年級上冊歷史人教版同步聽課評課記錄第18課《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口算競賽題
- 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1課《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聽課評課記錄1
- (新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期末復習-第七八單元解放戰(zhàn)爭近代經(jīng)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復習聽課評課記錄
- 人民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2.2《扛起你的責任》聽課評課記錄
- 水泥攪拌樁施工分包合同范本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語文試卷(含答案)
-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副本
- 電力通信光纜檢修標準化作業(yè)指導書
- 種植二期手種植義齒II期手術(shù)護理配合流程
- 安全隱患舉報獎勵制度
- 2024-2025學年深圳市南山區(qū)六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工貿(mào)行業(yè)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標準化建設實施指南
- T-CACM 1560.6-2023 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服務(非醫(yī)療)技術(shù)操作規(guī)范穴位貼敷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考試高考新課標Ⅱ卷數(shù)學試題(真題+答案)
-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1-4單元教材分析
- JTS-215-2018碼頭結(jié)構(gòu)施工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