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案_第1頁
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案_第2頁
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案_第3頁
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案_第4頁
青島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溫度計的秘密

教學要求:

1、通過引導學生研究溫度計的構造和原理,使學生理解液體都具有受熱體積膨脹、受冷體

積縮小的性質(zhì)。

2、指導學生初步學會做液體熱脹冷縮的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

課前準備:

1、裝有醬油、酒精的模擬溫度計各一支,水槽2個。

2、演示用溫度計1支,每實驗小組攝氏溫度計1支。

3、學生課前搜集各種各樣的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溫度計放到熱水中,紅色液柱上升,放到冷水中,紅色液柱下降了。溫度計的液柱

為什么會上升或下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溫度計的科學。

2、提問:進行科學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二、學習新課

1、認識水和其它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1)提問:出示模擬溫度計與演示溫度計,比較它們在構造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它們分

別放入熱水、冷水中,液柱有什么變化?

(2)學生分組實驗:把模擬溫度計分別放入裝有熱水和冷水的兩個水槽中,觀察液柱的變

化。

(3)討論:瓶中的水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液柱卻上升或下降,這是怎么回事呢?

(4)學生討論、匯報。

(5)小結:水受熱體積會膨脹,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體積縮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這

種性質(zhì),我們把它叫“水的熱脹冷縮性質(zhì)”

(6)提問:其它的液體有沒有這種性質(zhì)呢?同學們能不能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

(7)學生實驗并討論、匯報。

(8)師生小結:液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溫度計就是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制成的。

2、指導學生了解攝氏溫度計的發(fā)明。

(1)學生看課本閱讀部分。

(2)提問:攝氏溫度測量標準是誰制定的?刻度標準是怎樣規(guī)定的?

(3)學生討論、匯報。

(4)小結:同學們要注意,在不同的地區(qū)水燒開的溫度并非都是一樣的,有興趣的同學可

以課后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三、鞏固總結

討論:1、溫度計的設計原理是什么?

2、你還見過哪些溫度計?

3、它們都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嗎?

板書設計:

教后記:

2、自行車胎為什么爆裂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讓學生知道通過加熱或冷卻可使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fā)生變化,能列舉生活中

常見的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樂于用熱脹冷縮的科學道理改善生活。

2、科學探究:使學生能借助老師提供的材料,設計多種多樣的實驗來證明氣體、固體有熱

脹冷縮的現(xiàn)象。通過觀察現(xiàn)象,進行交流描述。并認識到科學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愿意和同伴交流

并分享對氣體、固體熱脹冷縮現(xiàn)象的的感知和認識。

教學重、難點:

其中“觀察現(xiàn)象、交流描述現(xiàn)象和學會傾聽交流”作為本課的重點,而“組內(nèi)合作設計實驗,

證明氣體、固體有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作為教學的難點。

活動準備:

教師應為學生準備典型的分組實驗材料,如燒瓶、燒杯、冷水、熱水、氣球等。

同時準備生活中人們根據(jù)物體熱脹冷縮現(xiàn)象進行制作或建筑的圖片資料,以拓寬學生的視

野,向生活開放。

教師準備燒杯、燒瓶、還要準備固體膨脹演示器、酒精燈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變魔術,調(diào)動學生的趣味導入

1、教師操作“紅墨水上下升降”試驗。

2、提問:你看到了什么?這是怎么回事?

3、學生猜一猜,說一說。

二、試驗操作,驗證猜想

(一)明確操作安全,制定實驗方案

1、提問:怎么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正確呢?(學生回答)

2、學生看材料,小組內(nèi)交流實驗方案。(強調(diào):充分利用材料)

3、明確實驗時應注意什么?(強調(diào)安全、分工合作意識)

(二)分組實驗操作,教師是服務者,提供材料;或參與各組活動,啟發(fā)引導。

三、演示試驗,匯報交流

1、學生派小組代表上臺邊講邊演示。

提出要求:(1)、你們想讓大家看到什么?想證明什么呢?(2)、同學們的更要注意了:咱

們能看到什么現(xiàn)象?他們能證明出什么呢?

2、學生講解演示。教師隨時與學生交流重點內(nèi)容或啟發(fā)思考實驗注意事項,完善實驗操作。

3、師生總結:空氣有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

請學生板書知識點:空氣熱脹冷縮

教師介紹科學家的種種實驗證明,歸納板書:氣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請學生板書知識點:氣體

四、回顧前文,引出對固體的探究

1、回顧舊知:《溫度計的秘密》一課中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請學生同時板書:液體

2、啟發(fā):我們都知道,物體一般有幾種狀態(tài)?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氣體、液體有熱脹冷縮的現(xiàn)

象,此時,你還想知道什么嗎?

3、學生猜想。板書:固體(?)

4、演示“固體膨脹演示器”。邀請學生合作完成實驗。

5、先觀察材料,接著設計試驗方案,最后合作實驗。

6、學生觀察,并思考現(xiàn)象。實驗操作者簡介不同材料的物體在相同情況下熱脹冷縮程度的不

同。

7、師生總結板書:固體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擦去“?

五、簡化總結,對比描述,嚴密知識

1、啟發(fā):誰能把這個結論再簡化一下?

(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2、啟發(fā)思考:所有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嗎?

3、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簡介“反常膨脹”現(xiàn)象??偨Y出:一般情況下物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

六、聯(lián)系生活,學以致用

1、分析判斷圖片,練習鞏固知識點,向生活開放。

2、交流生活中,人們科學利用物體熱脹冷縮的地方。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展示相應的圖片。

教師抓住契機或啟發(fā)學生思考“自行車胎為什么爆裂”知識點。請學生解釋道理,揭示課題,

講解預防措施。

4、教師簡介物體熱脹冷縮性質(zhì)的兩面性。

(1986年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爆炸事件,就是因為一個密封圈的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造

成的。先用溫水洗臉再用冷水洗臉,能讓你的皮膚更清潔更富有彈性。讓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為我

們服務。別忘了告訴你周邊的人嘗試一下。)

只要我們善于觀察,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更多的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

七、明確閃光點,樹立自信,促成良好習慣養(yǎng)成,整合收獲。

這節(jié)課高興嗎?(指著板書)咱們了解到這么多知識,我覺著其中離不開大家的愉快合作、

細心觀察。你說對嗎?

好,讓我們再次團結合作,把咱的收獲記錄下來吧。(小組長領取自測題。)

板書設計:空氣

氣體

液體熱脹冷縮

固體(?)

教后記:

3、認識巖石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掌握鑒別巖石的方法,了解幾種常見巖石的特征。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對巖石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掌握鑒別巖石的方法,了解幾種常見巖石的特征。

教學難點鑒別巖石硬度的方法。

課前準備

1.典型的花崗巖、砂巖、頁巖、石灰?guī)r、大理巖標本,每組兩盒:A盒、B盒。

每盒內(nèi)裝入上述五種巖石標本,分別貼上標號,兩盒內(nèi)的巖石號序不同。

2.放大鏡、小刀、銅鑰匙、稀釋的鹽酸及滴管,每組一套。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提問

(1)我們在一年級觀察過石頭,你們知道石頭有什么不同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呢?

(2)請同學們打開A盒,看一看里面是什么?(講解:這些石頭叫做“巖石”。)

(3)這些巖石都是一樣的嗎?

(4)認識、研究巖石很有用,地質(zhì)學家通過大地上巖石的分布情況可以找到礦

藏。你知道地質(zhì)學家是怎樣研究巖石的嗎?

2.談話:

今天讓我們像地質(zhì)學家那樣來認識巖石。(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教給學生觀察、辨認巖石的方法

(1)談話

你打算從哪些方面觀察這些巖石?(讓學生充分發(fā)言,引導他們從顏色、結構、

軟硬以及遇酸后的反應等方面觀察巖石的特征。同時板書,板書內(nèi)容同課文中的

表格。)

以上特征分別用什么方法觀察?(隨著學生的發(fā)言,在表格各項的上方分別寫出

相應的觀察、實驗方法:看——顏色、結構;刻——軟、硬;滴——遇酸后的反應

情況。)

(2)學習觀察巖石的顏色和結構的方法

①講解:巖石外表的顏色不同,有單色的,也有幾種顏色混合在一起的,還有帶

花紋的,我們要仔細看看每塊巖石是什么顏色。我們還要看看巖石的結構,巖石

的結構是指巖石是一層層的還是一粒粒的,是粗粒的還是細粒的,是由同種顆粒

構成的還是由幾種不同的顆粒構成的。

②提問:用什么儀器觀察巖石的結構,才能看得更清楚些?(用放大鏡)

(3)學習用實驗的方法觀察巖石的硬度及遇酸后的反應

①提問:用什么方法比較巖石的軟硬呢?(必要時可問:在《玩石頭》和《銅鐵

鋁》兩課中我們是怎樣比較物體的軟硬的?)

②講解演示:今天我們要學習給巖石的軟硬劃分等級,一般可分為三級。

(出示操作的提示。)

用小刀刻不動——很硬;

用小刀刻得動,用銅鑰匙刻不動——較硬;

用銅鑰匙刻得動——較軟。

③講解演示:我們還可以用另一種實驗方法認識巖石。這個實驗要用到一種化學

藥品,叫“鹽酸”。(出示操作提示)把鹽酸滴在巖石的斷面上,觀察有什么反

應。鹽酸有腐蝕性,不要弄在手上或衣服上。滴鹽酸時一定要用滴管,每塊巖石上

只滴2至3滴。實驗完畢后要把巖石沖洗干凈。

(4)啟發(fā)學生思考觀察巖石特征的其他方法

提問:除了以上的方法,還能夠從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觀察、辨認巖石的特

征?(若學生一時想不起,可提示:在玩石頭時,我們用手摸石頭表面是否光滑;

在認識金屬時,我們發(fā)現(xiàn)金屬有光澤。這些對你認識巖石有無啟發(fā)?)

2.學生觀察活動

(1)學生分組觀察、實驗,在課文的表格中記錄觀察實驗結果。

(2)匯報觀察結果

提問:1號巖石有什么特征?2號呢?……

(鼓勵學生互相交流,以便更準確、更全面地發(fā)現(xiàn)巖石的特征。通過討論,把一

致的意見填寫在“巖石特征表”中,填寫的內(nèi)容不局限于表格所列的方面。)

3.明確五種巖石的特征

(1)學生閱讀課文中各種巖石的特征。

(2)談話:我們通過觀察、實驗研究了五種巖石的主要特征,現(xiàn)在請你把記錄

表中的巖石特征與標準巖石特征進行比較,說說A盒巖石1至5號分別是什么巖

石?

(3)學生比較并分組討論。

(4)匯報討論結果。

(5)教師小結五種巖石的名稱及特征。另外,應評價學生觀察活動的情況。

(6)指導學生填寫課文空格中五種巖石的名稱。

(三)鞏固

1.談話:

剛才,我們用觀察、實驗、查資料的方法認識了五種典型的巖石?,F(xiàn)在,請你用

剛才學習的鑒別巖石的方法,鑒別B盒中的幾種巖石。

2.學生分組探究、討論,教師巡視并進行指導。

(要求學生用觀察、實驗、查資料的方法進行研究,相互討論,給巖石定名。)

3.匯報定名結果,教師評價學生活動情況。

(四)布置作業(yè)

1.觀察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了巖石?用的是哪一種巖石?

2.到山上、河灘或建筑工地采集一些巖石標本。(講解采集巖石的方法及安全事

項。)

板書設計:

教后記:

4、做個巖石百寶箱

教學目標:

1、在觀察制作中進一步了解巖石的特征和種類;能用相關的分類標準給巖石分類。

2、培養(yǎng)探究巖石的興趣,并能初步利用巖石標本進行巖石探究;欣賞自然界巖石的美麗,產(chǎn)

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學習制作巖石標本,在交流與制作中獲取和了解巖石信息。

活動準備:

采集的各種巖石,巖石百寶箱制作工具一厚紙片,小刀,錘子,膠水,硬紙盒,棉花,布

片,巖石標本,巖石資料。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

1、播放錄像資料,展示大自然的奇石和一些金屬礦石以及一些巖石制作的標本。

2、提問:看了錄象,你有什么想法人們?yōu)槭裁匆褞r石作成標本

二、交流信息,欣賞體驗。

談話:巖石制作成標本,既有利于人們辨認,又有收藏的意義,從巖石標本中人們能學到好

多的知識。

提問:今天同學們帶來了很多的巖石,能向別人介紹一下你所帶的巖石嗎

學生交流:

生:我的這塊巖石很好看,我知道它是石英巖。

生:這塊石頭是我從河邊撿的,是圓形的,它可能是砂巖吧。

生:我的這塊石頭不知道是什么,爸爸告訴我是沉積巖。

談話:現(xiàn)在知道了你們小組都帶的什么巖石,觀察一下自己小組的巖石,把他們分分類,每

一類放到一塊。等一會每個小組派一名同學總結一下你們都有那些種類的巖石,有幾塊。

學生分組觀察桌上的各種巖石,進行分類。

談話:哪個小組總結一下你們都有那些種類的巖石,有幾塊

學生交流

談話:看來有些小組采集的巖石種類和數(shù)量都很多,而有些小組采集的種類較少,你們覺得

我們怎么樣解決這個問題

生:把我們組多的一些巖石送給別的組沒有的同學。

生:我準備把這塊巖石送給第二小組。

生:我想用這塊巖石同第四小組交換一塊我們沒有的巖石。

各組交換巖石。

三,制作巖石百寶箱

談話:現(xiàn)在每個小組都有了很多種類的巖石,咱們做個巖石的百寶箱,怎么樣你們小組研

究一下要做巖石百寶箱應該注意那些問題

學生討論,交流

談話:大家的想法很好,我這有一些巖石百寶箱的資料,請同學們參考一下。(出示巖石百

寶箱的課件,學生欣賞巖石百寶箱的圖片,觀看制作方法)

談話:現(xiàn)在你們小組再討論一下,你們小組的巖石百寶箱準備怎么做研究一下你們小組的

分工。

學生討論交流

談話:下面你們每個小組開始制作一個巖石百寶箱吧。小組成員團結協(xié)作,制作完后,參加

我們班的巖石博覽會,你們向其他小組展示介紹你們的作品。

學生小組合作,制作巖石百寶箱。(教師進行巡視,提醒學生要注意貼上標簽)

四,開巖石博覽會,展示巖石百寶箱。

師:同學們做出了這么漂亮的,內(nèi)容這么豐富的巖石百寶箱,趕快把你的百寶箱展示出來,

我們來開巖石博覽會。

學生進行展示。(如我們的百寶箱里有什么,巖石的特征是什么,我是怎么做的。)

3,師生小組互評:大家感覺我們的巖石百寶箱做得怎樣,在剛才的制作過程中你還發(fā)現(xiàn)了

什么

4,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問題及一些研究想法。

(匯報過程中,教師注意進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及評價)

五,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師: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你的制作如何你在搜集巖石信息方面的表現(xiàn)如何

(學生回顧所學,并對自己在資料的準備,動手操作和表達與交流等方面的表現(xiàn)做出客觀評

價)

師:巖石中有很多學問和信息,利用巖石標本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巖石研究,希望同學們繼續(xù)

搜集各種巖石,不斷豐富巖石百寶箱,成為一名出色的小地質(zhì)學家。

板書設計:

教后記:

5、巖石的用途

教學目標:

1、學會搜集和整理信息,能夠查閱巖石方面的有關資料。

2、知道人類對巖石的開采活動給資源和環(huán)境帶來的正面與負面影響,理解保護巖石資源的

重要性。

3、了解巖石的用途,認識到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與巖石資源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一些有關巖石用途以及巖石資源保護方面的課件或視頻資料,為學生提供幫助。

如巖石礦產(chǎn)資源的開采圖片,巖石應用的視頻資料;巖石用途、巖石文化、礦產(chǎn)資源的各種

資料;有關巖石、礦物和人類關系的圖片。

學生準備:做剪貼報的材料工具——圖片、剪刀、膠水、水彩筆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發(fā)情趣、探究引入:

1、談話:在我們美麗的校園。我隨即拍攝了一幅圖片,大家想不想看看(出示圖一:大理石

雕塑)

平時我們出入校園隨時都能看到它,但有誰知道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嗎?

2、學生交流自己的認識。

3、談話:我們學校里的其他物體還有哪些是由巖石做成的呢?

4、小組代表交流。

K說明》盡量讓學生將他們所知道的由巖石做成的物品都說出來。

5、小結:在以上的學習中,我們知道巖石的種類很多,大自然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各種各樣的巖

石,關于巖石還有許多的問題等著我們來探究呢!到底他們都有那些用途,你們知道嗎?這

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來探究一下。

二、探究過程:

活動一:關于巖石的用途,我們知道多少?

1、談話:課前讓同學們利用各種途徑搜集有關巖石用途的相關資料,搜集到了嗎?先在小

組內(nèi)交流一下。

2、小組同學充分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

[說明X建議老師參與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交流搜集的資料。引導學生在交流中觀察、

思考,比一比誰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3、提示、指導小組同學填寫“巖石用途”記錄表。

“巖石用途”記錄表

物品名稱制作材料發(fā)現(xiàn)途徑

4、談話:現(xiàn)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比一比看哪組搜集的最多、最好,并說出搜集的途徑,然

后就能得到一面小紅旗?。ê诎鍢顺?—6組比賽的分數(shù))

5、小組代表以“頭腦風暴”的形式交流自己所整理的巖石用途,同時,說出自己的感受和

發(fā)現(xiàn)的問題。

6、師:匯報了這么多,老師課前也搜集了一些圖片。(出示課件)

7、學生圍繞課件所展示的資料討論,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不需要學生用規(guī)范的語言來描述

8、師生總結:巖石的用途

第一,巖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第二,巖石是重要的生活和生產(chǎn)用品;

第三,巖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種工藝品;

第四,巖石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和礦產(chǎn)資源。談話:同學們的想法與見解很有道理,下面,我

們分組有選擇地探究、驗證一下這些問題。

活動二:巖石與人類有什么關系?

1、談話:剛才,同學們通過交流知道了巖石的用途,但是你知道巖石與人類文明,與地球

文明的關系嗎?巖石中含有哪些礦物嗎?下面先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探究。

2、小組同學利用自己準備或老師提供的各種圖書資料及相關的信息資料卡,查閱有關巖石

與人類生活關系的資料,并做好記錄。

3、組織小組同學輪流觀看為本環(huán)節(jié)專門制作的“巖石與人類生活關系”的網(wǎng)頁。

4、引導小組同學整理相關資料,形成交流報告,準備在全班交流、展示。

5、剛才各組同學通過不同的渠道,查閱、整理了許多巖石與人類關系的資料,下面,請代

表在全班交流,比一比,哪個小組同學整理的資料全面,有代表性。

6、小組代表以“頭腦風暴”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允許小組同學隨時補充交流結果。)

7、播放關于巖石在生活中廣泛應用、與人類關系等相關的視頻資料。以此總結本探究環(huán)節(jié)。

活動三:保護巖石資源

1、談話:巖石與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人類在開采、利用巖石的同時,由于亂開采、,無計

劃的開采既浪費了大量資源,也破壞了環(huán)境。誰能說出身邊的例子?

2、學生交流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例及看到的有關現(xiàn)象。

3、課件展示:人類亂開采礦產(chǎn)資源造成浪費,對自然環(huán)境造成破壞的圖片和視頻資料。

4、談話:我們在開采利用巖石的同時,也應保護巖石資源,那么我們到底應該怎么做呢?

5、讓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及保護巖石資源的建議。

6、講解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chǎn)資源法》的問題,讓學生了解并體會到保護巖石資源的

緊迫感和重要性。

三、自由活動:

1、組織小組同學做剪貼報。

(1)談話: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知道了巖石的用途、巖石與人類的關系以及如何保護巖

石資源。接下來,我們利用自己收集和資料和本單元所學的知識辦剪貼報。比一比,哪個小組

同學的創(chuàng)意新穎?設計、制作的有觀賞性?

(2)小組同學合作設計、制作剪貼報。

(3)小組代表介紹本組的剪貼報。教師及時鼓勵表揚同學們的設計與創(chuàng)意。

2、組織小組同學對自己探究進行評價。

(1)談話: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在小組內(nèi)從“準

備的材料怎樣、與同學討論合作的怎樣、自己的發(fā)現(xiàn)怎樣及剪貼報”等方面進行評價。

(2)組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評價,并填寫在表格中。

(3)學生展示評價結果。

四、拓展活動:

1、談話:小結本課內(nèi)容,并對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

2、與學生交流,談談對巖石研究方面的探究活動方案和設想,指導學生選擇自己對巖石最

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專題研究。

板書設計:

教后記:

6、巖石的風化

教學目標:

1、巖石在大氣、水、生物等長期聯(lián)合作用下會發(fā)生風化現(xiàn)象。

2、風化作用會改變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這種變化是在緩慢的過程中進行的。

教學重點:通過模擬實驗,求證冷熱變化、流水等對巖石的影響。

教學難點:根據(jù)模擬實驗中的現(xiàn)象,想象并初步解釋自然界中巖石變化的原因。

教學準備:酒精燈、水、鑲子、巖石、塑料瓶、燒杯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喜歡旅游嗎?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nèi)ヂ糜?。(課件出示象鼻山、石蘑菇、鵝卵石等圖片)

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剛才我們看的景點都和什么有關?

學生回答巖石(教師板書:巖石)

這些巖石之間有什么共同的特點?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奇特、奇形怪狀等)

那么,在很久很久以前,這些奇特的巖石就已經(jīng)是這個樣子了嗎?(學生猜測)

那么如果在過一萬年,甚至更久,它們還會是這個模樣嗎?(教師板書:會改變模樣嗎)

是什么原因是這些巖石發(fā)生變化呢?

學生猜測各種原因(教師一一板書)

剛才都是我們的猜測,我們用什么辦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呢?

學生提出實驗

我們能不能把大自然中的巖石和影響巖石的因素搬到教室里來?怎么辦?(讓學生提出試驗

用具代替)

酒精燈模擬太陽,小石頭模擬巖石,自來水模擬雨水,瓶子中的水晃動模擬流水沖刷。

那這個實驗應該怎么來做?小組討論

請一組會幾組學生講述,教師補充實驗步驟。

二、實驗求證

(-)冷熱實驗

1、我們就用這塊小石頭模擬校園里的巖石(出示小石頭),那陽光和雨水用什么代替?

2、你打算怎么做這個實驗?

3、講解實驗單的填寫。

4、課件出示溫馨提示。

5、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6、匯報實驗收獲。教師相機追問: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什么樣的?如果繼續(xù)實驗下去,這塊小

石頭又會變成什么樣?你為什么會這么認為呢?(水槽底部有些小碎石)

7、小結:這些現(xiàn)象告訴你一些什么信息呢?

學生得出結果:熱脹冷縮

播放視頻

二、流水實驗

當山上的巖石碎裂后,滾到山腳下的溪流中,還會受到水流的沖刷和搬運,接下來同學們用

桌上的實驗材料,自己設計流水沖刷的實驗。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匯報實驗收獲。(請兩組上臺匯報)教師相機追問:你又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如果繼續(xù)實驗

下去,這塊小石頭又會變成什么樣?你為什么會這么認為呢?

小結:這個實驗,又告訴你什么信息?

流水的沖刷和搬運過程中,是巖石之間互相碰撞,造成巖石的模樣發(fā)生改變。

播放視頻

視頻中的巖石經(jīng)過流水的沖刷后,變成了鵝卵石,我們剛才的小石頭有沒有變成鵝卵石?

為什么?

學生提出時間的問題

三、推測與解釋

(一)課件展示另外一些巖石的圖片。它們以前長這個樣子嗎?

(-)科學推理:聯(lián)系剛才的實驗,說一說這塊巖石是怎么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課件出

示視頻:巖石的風化)

(H)除了這些,還有什么因素也能使巖石的模樣發(fā)生改變?學生講述,教師板書。(教師

相機出示“石生樹”圖片:這棵樹長在什么地方?一直長,巖石會怎樣變化?植物的根也能

改變巖石的模樣。另外,動物、大氣污染等對巖石的破壞也很厲害,大家可以利用課余時間

設計模擬實驗驗證其它因素對巖石的作用。

(四)明確風化概念:由于受水、大氣、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巖石破碎,這種現(xiàn)象叫風化

四、鞏固應用

生活中有許多石制的文物古跡,比如龍門石窟(出示圖片),仔細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引

導學生發(fā)現(xiàn)被風化損壞的地方)

結合你學過的知識,設計一個保護文物古跡的方案。(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板書設計:

教后記:

7、土壤里有什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親歷活動,能夠用多種方法、多種感官,從多種角度對土壤進行

觀察,從而認識土壤的一些特性。

2、通過學生的參與活動讓學生形成會進行一般科學探究的技能。

3、增強學生記錄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通過本次活動,適時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與環(huán)保教育。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挖土壤;

分組材料:一袋土壤、一根玻璃棒、一只昆蟲盒、一只方形盤、一張報紙、一張

記錄表、一個放大鏡

教師準備: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講述:課前,我們分小組到幾個地方去挖了土壤(板書:土壤),下面就請小

朋友來說一說你挖到的土壤是什么樣子的。

2、學生匯報。

3、講述:看來,大家對土壤了解得還真不少啊!老師這兒也有一位小朋友,她去

研究了土壤以后,還寫了一首小詩呢!小朋友,你們想聽嗎?好,那就送給大家

吧!

4、學生欣賞小詩:

土壤是位偉大的母親,

她是孩子有的很小,很小,

有的卻很大,很大;

從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樹……

從黑色螞蟻到白象、紅馬……

世界上億萬個生命,

在他溫暖的懷抱里長大!

5、師解“土”字。“土”字這里有兩橫,這表示土壤是一層一層的,植物把根這

樣深深地扎進肥沃的表層土里,吸收著營養(yǎng),顯示著勃勃生機?。ń處煏巴痢保?/p>

二、新授

1、預測:

學生預測我們挖來的土壤里有什么。

2、觀察:

①、講述:我們可以親自動手來觀察觀察土壤,觀察是我們常用的一種觀察事物

的好方法呀!

②、提問:小朋友,你們準備用哪些方法來觀察呢?小組商量一下。

③、請一小組來說說。

如說得不完整可以請其它小組來補充。

④、講述:剛才大家想到了用多種感官、用多種方法來觀察土壤,為了使大家的

研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師這兒還有兩條建議:

A、觀察的時候要仔細,如發(fā)現(xiàn)有活的東西,請小心地放入昆蟲盒內(nèi),因為它們

都是有生命的,其它東西可以放在方形盤里。

B、大家一定要分工合作,并作好記錄!每一小組要把你們從土壤發(fā)現(xiàn)的屬于同一

類的物體名字寫在同一個方框里。

⑤、學生觀察土壤。

3、交流

①、請一組派一個代表來交流。(在學生開始交流前,提醒學生要認真聽別人的

發(fā)言,要學會尊重別人。對于第一個上來交流的同學要及時表揚。)把學生帶上來

的記錄表進行實物投影。

學生匯報結束后問:你們?yōu)槭裁匆堰@些物體放在同一個方框里呢?(板書:植

物)

這些物體為什么又要放在同一個方框里呢?(板書:動物)

這些物體又是屬于哪一類的?(板書:動、植物遺留物)

還有這些呢?(板書:雜物)

②、還有哪一組也要來向大家介紹你們的發(fā)現(xiàn)呢?你們?yōu)槭裁匆堰@些物體分成

這樣四塊呢?

③、請沒有匯報的小組再進行集體交流。

④、講述:大家觀察得非常投入,從土壤里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東西,有植物、有動

物、有動、植物的遺留物、還有雜物,在這些東西中,哪些是土壤里本來就有的

呢?是呀,土壤本來就是小動物們和植物們的家嘛。

⑤、講述:在土壤里,有本來就居住在里面的小動物和植物,還有一些外來的東

西,是哪些東西呢?它們是怎么來的?所以,我們也把雜物叫做垃圾。我們拋給

土壤媽媽的雜物可以多一些,也可以少一些呀,如果我們給土壤媽媽的雜物太多

了,會怎樣呢?

⑥、講述:是呀,如果我們亂拋棄廢物的話,土壤媽媽還會生病的呢?為了使土

壤媽媽的身體能夠健康,我們應該為她做些什么呢?

⑦、總結:大家說得多好啊,土壤媽媽有了我們這些環(huán)保小衛(wèi)士,一定會很高興

的,而且會越來越美麗的,這樣,我們就能和小動物們、植物們一起在土壤媽媽

溫暖的懷抱里健康快樂地生活了。

三、鞏固

①、講述: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土壤里有什么》,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了土

壤里有植物、有動物、有動、植物的遺留物、還有雜物,里面有許多秘密呢!這

堂課,我們研究得開心嗎?老師看到大家研究得……津津有味更加開心。今天,

我們研究了土壤以后,如果你也有什么感想,也可以寫成小詩或?qū)懸欢蚊牢?,?/p>

學之間在課后可以互相交流體會。

②、提問:關于土壤,你們是否還想知道一些其它問題呢?

③學生提問。

④、總結:現(xiàn)在大家的頭腦里又產(chǎn)生了許多小問號,說明大家都是愛動腦筋的孩

子,而且對我們周圍的土壤世界非常關心。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就應該帶著問題

去研究事物,這樣才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課外,你們可以去自由研究下其中的一兩

個小問題,行嗎?

板書設計:植物動物

土壤

植物遺留物雜物

教后記:

8、土壤的種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土壤有砂質(zhì)土、粘質(zhì)土、壤土三類,以及這三類土壤的性質(zhì)。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會做說明三類土壤滲水性不同的對比實驗)和分析綜合能力。

教學準備

1、演示實驗材料:三類土壤,3個同樣大的去底塑料瓶、特制的支架(或3個鐵架臺)、粗

紗布、3個同樣大的燒杯、水。

2、分組觀察材料:三類土壤標本。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提問:

(1)什么是土壤?

(2)土壤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談話:課前,你們觀察我們附近的土壤有什么不同?

3、講述:土壤不完全相同,有不同的種類。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土壤的種類”。(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土壤的分類

(1)講解:

土壤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其中常用的有按土壤的顏色或按土壤中含砂、黏土多少來分類。在

這節(jié)課里,我們學習按含砂、黏土多少分類。

根據(jù)土壤中砂和黏土的含量不同,可以把土壤分為三類:含砂多、黏土少的,叫砂質(zhì)土;含

砂少、黏土多的,叫黏質(zhì)土;含砂和黏土差不多的,叫壤土。(在講解的同時,板書三類土壤

的名稱及其砂和粘土的含量。)

(2)提問:

a、剛才我們講的,是根據(jù)什么給土壤分類?

b、根據(jù)砂和黏土的含量,可以把土壤分為幾類?(三類)哪三類?

c、這三類土壤的砂和黏土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2、指導學生認識三類土壤的性質(zhì)

(1)比較三類土壤的外觀(形態(tài))

a、將三類土壤標本發(fā)給各組學生。

b、分組觀察:看一看,摸一摸這三類土壤有什么不同?

c、匯報觀察結果。(砂質(zhì)土顆粒比較大,黏質(zhì)土顆粒比較小,壤土顆粒大小居中。邊聽學生

講邊板書。)

d、討論:為什么砂質(zhì)土顆粒比較大,黏質(zhì)土顆粒比較小,壤土顆粒大小居中?

e、教師小結,通過觀察比較可以知道,砂質(zhì)土的顆粒比較大,黏質(zhì)土顆粒比較小,壤土的

顆粒大小居中。這三類土壤外觀所以有這樣的不同,是與它們的砂和黏土的含量有關系。土壤

中含砂越多,看起來顆粒越大;含砂量越少,顆粒越小。

(2)比較三類土壤的滲水性和保水性

a、討論:根據(jù)你的經(jīng)驗說一說,這三類土壤的性質(zhì)有什么不同?例如下雨以后,滲水快慢

有什么不同?

b、講述:為了知道這三類土壤的滲水性有什么不同,我們來做個實驗。

c、演示實驗:取3個去底的塑料瓶,將細紗布包在瓶口上,用線扎牢,在3個瓶內(nèi)分別裝

進同樣多的砂質(zhì)土、黏質(zhì)土、壤土;把3個瓶子放在支架上,取3個同樣大的玻璃杯,分別

放在3個瓶子的口的下面;在3個瓶內(nèi)同時倒進同樣多的水。

d、觀察:

哪種土滲水快?

3個瓶內(nèi)的土停止?jié)B水后,比一比,哪種土下面的杯內(nèi)水多?

看一看,哪種土中剩下的(保存的)水多?

e、討論:

以上實驗說明三類土壤的性質(zhì)有什么不同?

土壤的滲水性與保水性有什么關系?

f、教師小結:

通過以上對比實驗可以知道,砂質(zhì)土滲水快,保水性差;黏質(zhì)土滲水慢,保水性好;壤土的滲

水性與保水性居中。

土壤的滲水性與保水性是相聯(lián)系的,滲水快的保水性差;滲水慢的保水性好。

土壤的滲水性與保水性也是由土壤的顆粒大小決定的。土壤顆粒大的,滲水快,保水性差;

土壤顆粒小的,相反。

(3)比較三類土壤的透氣性

a、討論:三類土壤中的空氣多少是否相同?哪一類土壤中空氣比較多,哪一類土壤中空氣

比較少?為什么?

b、出示掛圖或投影片,說明三類土壤透氣性好壞的示意圖。

c、講解:土壤的透氣性是與土壤的滲水性、保水性密切相關的,土壤中的空氣存在土壤的

孔隙中,如果土壤的孔隙被水占據(jù)著,空氣就不能占據(jù)。

d、討論:根據(jù)以上道理,你再說說哪種土壤透氣性好,哪種土壤透氣性差,哪種土壤透氣

性居中?為什么?

e、教師小結:砂質(zhì)土顆粒大,土壤孔隙大,滲水性好,保水性差,透氣性好;黏質(zhì)土顆粒小,

土壤孔隙小,滲水性差,保水性好,透氣性差;壤土顆粒大小居中,土壤孔隙大小居中,滲

水性、保水性居中,透氣性也居中。

(4)綜合比較三類土壤的性質(zhì)。

a、講述:現(xiàn)在,我們系統(tǒng)地看一看三類土壤的性質(zhì)。

b、提問:

三類土壤的顆粒大小有什么不同?三類土壤的滲水性有什么不同?三類土壤的保水性有什

么不同?三類土壤的透氣性有什么不同?

砂質(zhì)土有什么性質(zhì)?(把顆粒大小、滲水快慢、保水性好壞、透氣性好壞連起來說。)黏質(zhì)

土有什么性質(zhì)?壤土有什么性質(zhì)?

C、指導學生填寫課文中關于三類土壤性質(zhì)的空白。

(三)鞏固練習

1、教師簡單概述本課教學內(nèi)容。

2、提問:

(1)土壤分為幾類?這是根據(jù)什么分類的?

(2)三類土壤的含砂量有什么不同?

(3)三類土壤的性質(zhì)有什么不同?

(4)土壤的滲水快慢、保水性好壞、透氣性好壞是由什么決定的?(或問這些性質(zhì)與土壤

的什么成分有關系?)

(四)布置作業(yè)

觀察、實驗:當?shù)氐氖咳朗悄念愅寥溃?/p>

板書設計

教后記

9、植物與土壤

教學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各種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進行探究活

動的大致思路。并作書面計劃,會查閱書刊及其他信息源。

2、大膽想象,愿意合作與交流,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

3、能設計研究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實驗。

拓展性目標:

繼續(xù)完成“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實驗,認真觀察,做好記錄。

教學準備:植物與土壤的圖片和資料。

三株生長情況大致相同的同一中植物。

三種不同類型的土壤。

搜集贊美土壤的詩歌。

教學過程:

活動一:

1、學生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對植物生長作用的有關圖文資料。

2、教師出示自己搜集的資料卡。

大量的有關土壤的信息即被充分地展示在學生面前。

4、提出問題:

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作用?

分組討論:

提出猜想與假設,并做好記錄。應用各種方法來證明自己的猜想與假設。

匯報討論結果。

小結學生探究過程與結果。

活動二:

土壤對植物的生長有什么影響?

1、生交流搜集的有關不同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的資料。

2、組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設計實驗方案,將預測結果記錄下來,并討論方案的可行性。

無論學生提出的實驗方案是否可行,教師都應給予肯定,鼓勵學生動腦思考,讓學生選擇自

己可以驗證的方案,預測實驗結果,以備與實際實驗結果相對照,長時間觀察。

3、學生試著匯報科學推斷。

小結:這個實驗需要較長時間來觀察,要堅持不懈。

4、展示教材上的資料卡。

讓學生開闊視野、增加信息量。

自由活動: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贊美土壤。

如,詩歌、手抄報、唱歌、演講、繪畫等等。也可以合作進行。

2、評價活動

自評與互評來進行評價,主要從搜集資料,方案設計、猜想與預測、表達與交流等方面進行

拓展活動:繼續(xù)觀察、記錄實驗情況。

板書設計:

教后記:

10、保護土壤

教學目標:

1、知道土壤為人類所作的貢獻;了解我國的土壤資源;知道人類的許多行為是破壞土壤的;知

道垃圾等對土壤的危害。

2、意識到土壤的重要,能夠感激土壤;能夠在自己的行動上為保護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環(huán)境意識。

教學準備:

有關土壤的資料,記錄表格。

收集自己進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資料和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土壤和我們的關系。(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

1、了解土壤為人們做了什么

(1)小組交流:你認為土壤能為人們提供什么?

(2)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資料,分小組交流、討論

(3)把你知道的填寫在書上。

(4)小結:土壤是植物的母親,植物又為食草動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動物又為食肉動物提

了食物。動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將它們的尸體還原成土壤中的養(yǎng)料,土壤就這樣周

復始地為生命提供著無盡的營養(yǎng),正是有了土壤,才有這美麗可愛的世界。

2、討論人類的哪些活動破壞了土壤

(1)小組交流:你認為人類的哪些活動破壞了土壤?

(2)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3、討論假如地球上沒有土壤會怎么樣

(1)小組交流:你認為假如地球上沒有土壤會怎么樣?

(2)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4、討論我們能為保護土壤做什么

(1)小組交流:你認為我們能為保護土壤做什么?

(2)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3)小結:我們小學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傳工作。

(4)指導學生自辦土壤小報,搞好宣傳工作。

(三)鞏固應用

總結課文,引導學生寫出或畫出他們的建議,指導學生辦好土壤小報。

拓展活動:

1、利用學到的知識,試制一些綠肥,撒在學校的植物園里。

2、以小組為單位,辦一份《土壤小報》。

板書設計:

教后記:

11、認識光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利用Internet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

3、了解光的直線傳播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準備:

蠟燭、激光器、帶有小孔的硬紙片、吸管、裝有紅顏色的飲料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的城市在悄悄的變化著,特別是我們城市的夜景。下面,我們一起欣賞

一段我們城市的夜景。

(播放城市夜景錄像)

師:看了夜景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美、美極了。

師:什么美?

生:城市的夜景美、燈光美、建筑美。

師:最美的是什么?

生:燈光美。

師:是啊,我也覺得我們城市的燈光很美,正因為有了這么多五彩斑斕的燈光,才把我們城

市的夜景打扮得如此絢麗多彩,如果沒有燈光會怎樣?

生:世界將一片黑,什么也看不到。

師:是的,光與我們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光》。

(板書課題)

(二)研究光沿直線傳播:

師:有了光人們才能看見世間的物體;有了光人們才能感到溫暖;有了光植物才能生長等等,

關于光你們想研究哪些問題呢?小組討論后把自己的問題寫在問題卡上。(學生交流想研究

的問題)

生:光是怎樣傳播的?

哪些物體會發(fā)光?

哪些地方需要光?

光有幾種?

光的應用?

光的傳播速度?

(教師匯總學生提出的問題)

師:首先,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光是怎樣傳播的,根據(jù)你已有的經(jīng)驗猜想一下,光有可

能是怎樣傳播的?

生:...

(教師播放太陽圖啟發(fā))

生:(交流)光沿直線傳播。

師:無論你同意或不同意這個答案,都沒關系,這只是我們的猜想,我們還要進行實驗,因

為實驗是解決我們科學問題的常用方法。

師:老師已經(jīng)為大家準備好了實驗材料,請各小組設計實驗,驗證光是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并填好記錄表。

(小組進行實驗)

師:看來同學們的實驗結果已經(jīng)出來了,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在實驗的時候,都很注意相互合作,

設計出了很多的實驗方法,哪個小組先來展示一下?

(小組匯報、交流)老師播放圖片

師: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并介紹實驗步驟,提出問題)看到什么現(xiàn)象,怎樣解釋這個現(xiàn)

象。

生:看到蠟燭的像

師:師:像有什么特點?

生:生:倒著的。

師:師:為什么是倒著的?

生:因為蠟燭的光穿過小孔后光就反過來了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

生:因為蠟燭很大,小孔很小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

生:因為蠟燭火焰上部的光穿過小孔后到了屏幕的下部,火焰下部的光穿過小孔后到了屏幕

的上部,所以就成了倒立的像。

師:我們來看看是不是這樣(播放課件)

(三)學生上網(wǎng)查詢資料,了解有關哪些地方需要光、光的應用、光的傳播速度等知識:

師:剩下的問題我們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好呢?

生:(答方法)

師:這些問題用上網(wǎng)查詢的方法比較好,老師已經(jīng)把有關的資料放到我們學校的網(wǎng)站上了,

下面就請同學們上網(wǎng)去查詢資料尋找答案吧。

(板書:上網(wǎng)查詢資料)

生:學生上網(wǎng)查詢資料。

師:同學們找到要查詢的答案了嗎?

生:找到了。

(學生交流)

師: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關于光的知識,希望你們繼續(xù)到網(wǎng)上遨游,并把你們的研究成果通

過電子郵箱告訴老師(教師演示:點擊“與老師聯(lián)系”)

(四)課后拓展

師:我們再來做一下剛才激光燈在水中傳播的實驗,讓激光燈離開水杯一段距離,從對面看,

激光燈發(fā)光點與水中傳播的路線是不是在一條直線上?怎樣解釋這種現(xiàn)象?如果你感興趣

可以通過實驗、上網(wǎng)等方法來找答案。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2、玩鏡子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凸透鏡有聚光、放大和成像的作用,了解凸透鏡的應用。

2、學生通過對凸透鏡的研究,進行定理觀測,初步認識凸透鏡的焦點、焦距,學習測量它

的焦距和放大倍數(shù)。

3、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實驗,研究凸透鏡是怎樣成像的。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動手制作能力。

教學準備:

1、焦距不同的各種凸透鏡,紙屏、蠟燭。

2、投影儀、幻片、凸透鏡成像原理圖投影片、老花眼鏡、鐵架臺。

3、塑料尺、火柴、印有彩色圖文的透明紙、照相底片、手電筒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一只放大鏡和一副老花眼鏡)

談話:同學們都見過爺爺?shù)睦匣ㄑ坨R或者放大鏡吧?說說你有哪些玩法呢?(學生一般都玩

過,有一定的感性認識,至少也能回答出“能放大”“能曬著火柴頭”等玩法)今天,我們

就來研究一下放大鏡和老花眼鏡還有哪些玩法和其中的奧秘。

二、學習新課

1.認識平面鏡成的像左右相反

這項活動包括三點內(nèi)容:

(1)把“平面鏡”一詞教給學生。

(2)從平時生活中使用平面鏡引入平面鏡成像。面對平面鏡觀察自己的像,用課本對著平面

鏡,看鏡中課本的像。描述成像的特點。

這一部分不難,低年級學生也能發(fā)現(xiàn)成像特點。

(3)“你怎樣運用平面鏡成像?”這樣設問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把這一項活動和前一項活動區(qū)

別開來,并由此引入下一項活動。

如果學生對這個問題不能很快做出反應,可請一個學生上臺演示,由別的學生說他怎樣用平

面鏡成像。

.認識平面鏡成的像左右相反

這項活動包括三點內(nèi)容:

(1)把“平面鏡”一詞教給學生。

(2)從平時生活中使用平面鏡引入平面鏡成像。面對平面鏡觀察自己的像,用課本對著平面

鏡,看鏡中課本的像。描述成像的特點。

這一部分不難,低年級學生也能發(fā)現(xiàn)成像特點。

(3)“你怎樣運用平面鏡成像?”這樣設問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把這一項活動和前一項活動區(qū)

別開來,并由此引入下一項活動。

如果學生對這個問題不能很快做出反應,可請一個學生上臺演示,由別的學生說他怎樣用平

面鏡成像。

2、認識凸透鏡。

(1)學生用手摸凸透鏡。

(投影——豎放的放大鏡鏡片)

(2)講述: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鏡片,叫做凸透鏡,放大鏡和老花眼鏡都是凸透鏡。(板書

課題)

3、認識凸透鏡有會聚光線的作用,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和放大倍數(shù)。

(1)組織學生拿著凸透鏡、火柴和直尺到室外陽光強的地方玩凸透鏡。(一部分學生用凸透

鏡自由玩,一部分學生不用凸透鏡,直接將火柴放到陽光下曬,然后再交換做實驗)教師要

巡回指導,如凸透鏡面要和陽光垂直,調(diào)節(jié)鏡面到火柴頭的距離使光斑最小最亮,手拿放大

鏡不要晃動等。也可讓學生邊玩邊研究怎樣玩才能達到以上幾個要求。

(2)各組匯報實驗現(xiàn)象,學生一般會回答:

①火柴頭被點燃了。

②螞蟻、小蟲被曬死了。

③紙被燒冒煙了,紙被燒出一個小洞。

(3)師生小結:凸透鏡能使光線會聚成一個亮點,我們把這個點叫做焦點。焦點集中了太陽

的光和熱,溫度很高,所以能使火柴燃燒。因為老花眼鏡也是凸透鏡,因此不能用它去看太

陽或其他強光源,以防燒傷眼睛。

(4)教師示范用直尺測量凸透鏡焦距,并告訴學生什么叫焦距及其測量的方法。

(5)學生分組測量凸透鏡焦距,并記錄數(shù)據(jù)。

(6)師生回到室內(nèi)并進行實驗小結:凸透鏡有聚光和放大作用。

(7)指導學生用兩把相同的尺子測量凸透鏡放大倍數(shù)。為了避免凸透鏡的晃動,可以用鐵架

臺固定放大鏡。

4、認識凸透鏡成像作用。

(1)講述:通過以上研究,我們知道了凸透鏡有聚光和放大作用,除此之外,還有什么作

用呢?請同學們右手持凸透鏡,左手拿一張白紙進行實驗。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現(xiàn)象?

(2)學生分組實驗。

(3)學生匯報實驗現(xiàn)象。

(4)師生小結。

(5)學生填寫課本第14頁實驗結果。

(6)用投影儀出示凸透鏡成像原理圖。提問:通過剛才實驗,你知道凸透鏡的位置與成像大

小有什么關系?

(7)討論:為什么通過凸透鏡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

5、進一步研究凸透鏡成像作用。

(1)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實驗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最后提供給學生下面表格,讓學生邊

實驗邊填寫。

(2)學生分組實驗并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提問:

①凸透鏡成像是什么樣的?(倒立的、縮小或放大的)

②怎樣做能使圖像清晰?(移動蠟燭、凸透鏡或紙屏)

③成像的大小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比凸透鏡到紙屏的距離大,圖像就小;

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比凸透鏡到紙屏的距離小,圖像就大。)

(4)小結成像的大小變化規(guī)律。

①演示“投影機”成像。

②學生參照課本第15頁圖制作模擬投影機。為了取得較好的實驗效果,要把窗簾拉上遮光,

使室內(nèi)光線較暗。

③各組交流“投影機”制作方法、效果及經(jīng)驗。如:“怎樣做成像上的圖案和文字才不會顛倒?

有哪些做法可以使圖像更清晰?”等等。

6、教師總結本課。

課后感受:由于凸透鏡在生活中比較多見,在學生中有大部分學生都曾玩過,因此教學本課

較輕松,學生實驗也較成功。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3、筷子“折”了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學會做不同顏色物體反光不同的實驗和光的折射實驗)和演

繹惟理能力(根據(jù)光反射的一般規(guī)律,解釋一些光反射現(xiàn)象)。

教學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白色紙屏,紅、黃、藍、綠、黑、白色的紙,玻璃杯(周圍貼一半自一

半黑的紙,在涂黑部分豎著開一條直縫),電筒,燒杯,水。

2、掛圖或投影片:光的反射、折射

3、學生準備鉛筆。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談話:我們在一年級曾經(jīng)研究過鏡子,鏡子有什么作用?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認識光的反射

(1)談話:還有哪些物體能像鏡子一樣反光?

(2)實驗:試一試,各種學習用品,哪個能像鏡子一樣反光?

(3)出示掛圖或投影片:光的反射。

(4)講述:光照到物體表面,被物體擋住,改變了原來傳播的方向,反回去了。這種現(xiàn)象叫

做光的反射。各種物體都能反光,反光情況不同。像鏡子這樣表面非常平的物體,能把照射的

光集中反射到一個方向,因此看起來表面是亮晃晃的。表面不平的物體也能反光,但反射光

是分散的,向著各個方向,看起來表面不是亮晃晃的。

不同物體的反光還有其他的不同。

2、指導學生認識不同顏色的物體反光不同

(1)講述: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不同顏色的物體反光是否相同。方法是:將白色的紙屏立

在向陽的桌上,分別用紅、黃、藍、綠等不同顏色的電光紙對著陽光,使光反射到紙屏上。

觀察它們反射的光有什么不同?

(2)學生分組實驗。

(3)匯報實驗結果。

(4)討論:實驗結果說明什么?

(5)教師小結: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知道,不同顏色的物體反射的光顏色不同,紅顏色的物

體反射紅光,綠顏色的物體反射綠光……

(6)指導學生填寫課文中這個問題的空白。

3、指導學生認識白色的物體比黑色的物體反光能力強

(1)講述:我們再來研究白色的物體和黑色的物體反光有什么不同。方法是:把書打開,立

在桌上,使有字的書頁背光。試一試,能否借助白紙反射的光把書照亮?再換用黑紙做實驗,

能不能把書照亮?

(2)學生分組實驗。

(3)匯報實驗結果。

(4)討論:實驗結果說明什么?

(5)教師小結: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白色的物體比黑色的物體反光能力強。

(6)指導學生填寫課文中這個問題的空白。

(7)提問:

①為什么教室的墻壁多粉刷成白色?

②有的臥室墻壁粉刷成淡藍色,你們知道這有什么作用嗎?(墻壁會反射淡藍色的光,使臥

室內(nèi)光線柔和)

4、指導學生認識光的折射

(1)談話:誰注意過放在水中的鉛筆或筷子是什么樣的?

(2)觀察:將鉛筆放在盛水的杯子里,看到什么現(xiàn)象?

(3)討論:這是怎么回事?對此你有什么問題?

(4)講述:為了弄清這個間題,我們來做個實驗。方法是:

①每個組都有一個杯子,在杯子外壁貼著一半是白色一半是黑色的紙,在紙的黑色部分有一

條豎著的窄縫。讓電筒光通過紙縫斜著射入杯內(nèi),從縫的對面觀察光照在杯壁的什么位置,

在這個地方作個記號。

②不改變光射入的方向,在杯內(nèi)倒入水,觀察光射在杯壁的位置是否有變化。

(5)分組實驗。

(6)匯報實驗結果。

(7)討論:電筒光還是朝原來的萬向射入,倒入水后,光卻沒照在對面杯壁原來的位置上,

而是向旁邊移動了,這說明什么?(光入水后改變了原來傳播的方向。)

(8)出示掛圖或投影片:光的折射。

(9)講解: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但是當光從空氣進入水后(杯壁較薄,可以忽略),

傳播的方向會發(fā)生偏折。所以杯中加水后,光照在對面杯壁的位置就移動了。

光從空氣進入水后,傳播的方向發(fā)生偏折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從水進入空氣,光從空氣進入玻璃,或光從玻璃進入空氣,同樣會發(fā)生折射。

(10)討論:現(xiàn)在,誰能解釋一下水中的鉛筆為什么會發(fā)生彎折現(xiàn)象?

(11)講解:水中鉛筆彎折的原因。

鞏固應用:

1、講述: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

2、提問:

(1)什么叫光的反射?光在什么情況下會發(fā)生反射?

(2)什么物體能反光?如果說只有表面光滑的物體才能反光,對不對?

(3)有三塊表面光滑的木板,分別為白色、藍色、黑色,在陽光下,它們的反光會有什么

不同?

(4)什么叫光的折射?光在什么情況下會發(fā)生折射?

布置作業(yè)

用手電筒、小鏡子做光的反射實驗。研究:當鏡面的角度不變時,反射光的方同與照射光的

方向有什么關系?

板書設計:

教后記:

14、彩虹的秘密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實驗了解太陽光是由七種不同的色光組合而成的,我們看到的物體的不同

顏色是色光反射形成的。

2、認識光的三原色,了解用光的三原色可以混合成各種不同的色光。

3、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在實踐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學準備:

1、形成彩虹的實驗材料——水盤、平面鏡、紙屏、噴霧器、光碟、肥皂。

2、看到物體顏色的材料——幾張不同顏色的紙片。

3、認識光的三原色的實驗材料——每人一支手電筒,紅、綠、藍三種顏色的透明黏膠片。

4、制作彩色陀螺所需材料——火柴梗,紅、綠、藍圓形卡紙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談話:

(1)(出示彩虹掛圖)你們認識它嗎?說一說彩虹是什么樣的?

(2)彩虹一般在什么時候出現(xiàn)?出現(xiàn)在天空的哪個方向?

(3)關于彩虹你還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

2、講述: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彩虹的形成及關于光的有趣問題。

二、學習新課

1、認識太陽光是由七種色光構成的。

(1)談話:彩虹的形成可能和什么因素有關系?

(2)講述:為了研究彩虹的形成,我們來做個實驗。每一組水盤里有5厘米深的清水,把水

盤端到陽光下,把平面鏡正對陽光,斜放在水盤中,對面放置紙屏,調(diào)整平面鏡和紙屏傾斜

度。你會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

(3)學生分組實驗。

(4)匯報實驗結果。

你看到什么現(xiàn)象?

數(shù)一數(shù),有幾種顏色的光?它們像什么?你能按順序說出各種光的名稱嗎?

(5)出示七色光圖,講解七色光的名稱。

(6)小結:陽光照射在水中的平面鏡上,平面鏡對面的紙屏上就出現(xiàn)了一道彩虹。白色的陽

光變成了七種顏色的光。

2、認識彩虹的形成。

(1)提問:陽光為什么會分散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呢?

(2)講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再來做個實驗。

每個組都有一個噴霧器,噴霧器的瓶子里裝有水。我們到室外向陽處用噴霧器背著太陽向天

空噴水,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

(3)學生分組實驗。

(4)匯報實驗結果。

①噴水時,看到什么現(xiàn)象?

②停止噴水后,還能看到同樣的現(xiàn)象嗎?

(5)討論:

①以上實驗對你有什么啟示?彩虹形成可能與什么有關系?

②根據(jù)以上兩個實驗,推想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6)師生小結:陽光是由七種色光混合成的。夏天,雨后轉晴的天空仍然懸浮著很多小水珠,

它們像水中的鏡子一樣,將白色的陽光分成七種顏色的光,形成彩虹。彩虹總是出現(xiàn)在太陽

的哪一邊呢?

(7)提問:你還在哪里看到像彩虹一樣的的七色光?你還有哪些方法做成彩虹?

3、認識人眼為什么能看到物體的多種顏色。

(1)討論:陽光照射在不同顏色的物體上,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2)提問:幾種不同顏色的紙片,在陽光的照射下,分別反射什么顏色的光?

(3)學生分組實驗。

(4)匯報實驗結果。

紅色物體反射什么色光?白光照在其他顏色的紙上呢?

(5)討論:通過以上實驗,你認為物體的不同顏色是由什么決定的?人眼為什么能看到物

體的多種不同顏色?

(6)小結:物體反射照上身上的光,物體是什么顏色它就反射什么顏色的光,其他顏色的

光就被它吸收了。人眼看到物體什么顏色是由它所反射的光的顏色決定的。

4、認識光的三原色。

(1)談話: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用紅、綠、藍三種顏色的膠片,貼在手電筒的玻璃片

上,使三只手電筒分別射出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如果我們把其中兩種或三種顏色的光

疊加,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能夠產(chǎn)生多少種顏色的光?如果調(diào)整光照的距離,使色光有強有弱,

還能夠產(chǎn)生多少種顏色的光?

(2)學生分組實驗。

(3)匯報實驗結果。

(4)小結:通過以上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可以混合成多種不同顏色的

光,紅、綠、藍是光的三原色。彩色電視機的熒光屏上五彩繽紛的色彩就是由紅、綠、藍三

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5、教師總結,結束本課。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5、飛旋的陀螺

教學目標

1、能運用所學光的色散知識、制作各種陀螺;在玩的過程中有所發(fā)現(xiàn)、并能及時記錄表述自

己的研究結果.

2、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3、通過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實驗、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關系.

課前準備

課前要讓學生準備制作簡易陀螺的材料:卡紙、火柴棒、膠水、剪刀、透明膠帶、雙面膠以

及涂色的工具——水彩顏料.教師除了準備上述材料外、還應準備幾個做好的陀螺.為了方便

學生研究色光的合成、課前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涂好七種顏色的紙片、上課時發(fā)給學生、以

備探究時使用.

教學過程

教師點撥

學生活動

活動一:

教師首先出示幾個已經(jīng)制作好的陀螺、演示、講解制作陀螺的方法、步驟、然后讓學生交流

自己知道的制作陀螺的方法、也可以讓幾個不同方法的同學做一下演示、做到小組之間相互

借鑒、以豐富制作的方法、避免制作上的千篇一律.這一過程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放開讓

學生動手做、盡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做成功、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另外、每

個實驗小組最好能多做幾個、這樣、在給陀螺涂色時、選擇的余地就大了.在制作過程中、

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使用剪刀時的安全問題.

活動二:

這部分的教學可分成兩個步驟:一是給陀螺涂色.涂色時、可以先要求學生每個小組先按教科

書提供的顏色比例涂一個陀螺、然后再讓學生在做好的陀螺上任意涂色、可以涂兩種顏色、

也可以涂三種甚至更多的顏色;二是玩陀螺.這個活動的關鍵是讓陀螺穩(wěn)定地轉起來、這是完

成下面探究活動的關鍵、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思考:怎樣使自制的陀螺轉得更穩(wěn)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和實驗、找到使陀螺轉得更穩(wěn)定的方法、然后再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觀

察和探究.另外、應對每個涂不同顏色的陀螺都要反復實驗、仔細觀察旋轉的陀螺呈現(xiàn)出什

么顏色、并指導學生及時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下來、以便匯報和交流.

教學時、教師只可對看到的現(xiàn)象及“視覺暫留"的生理特征作簡單的介紹、但對愿意做進一步

探索的同學、教師要鼓勵他們利用課余時間、或查閱資料或走訪專家、作更深入的探究.

活動三:

進行這部分教學前、教師要準備足夠多的各種顏色的玻璃紙;教學時、還要給學生留有充足

的時間、以保證學生在材料和時間上的要求.

實驗應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因此、在做這個實驗時、應拉上教室的窗簾、制造一個相對較

暗的環(huán)境.實驗時、除了按照課本上提供的三種情況外、還應注意發(fā)揮學生自己的能動性和

創(chuàng)造性、去嘗試多種不同的混光情況.同樣、在這個實驗中、也應提醒學生及時把實驗的情

況記錄下來、教師可設計幾種表格、方便學生的記錄.如下表.

我的觀察記錄表

組合方式

組合效果(可以繪圖)

紅光+綠光

黃光

教學時還應注意:光的三原色和顏料的三原色是不一樣的.光的三原色是指紅光、綠光和藍光.

而顏料的三原色是指紅色、藍色和黃色.本課主要研究的是光的三原色相疊加的情況、教學

中要注意區(qū)分.

對”資料卡”的教學、可采用讀一讀、說一說的形式進行、不僅要對故事中的知識加深認識、

更要對其所折射出的科學精神深入體會.光學方面的科學探究故事還很多、教師可啟發(fā)學生

課下去搜集、研讀.

自由活動:

本課的自由活動制作三色陀螺、難度較大、但是活動特別有趣、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加

強指導、使活動落到實處.對于制作材料、最好選取硬一點的卡紙做圓盤、或選用三種顏色

的塑料片制作(如果有現(xiàn)成的學具就更好了).學生有了這個制作好的三色陀螺后、一定會產(chǎn)生

濃厚的研究興趣、課堂上如果有時間、可以讓學生盡情的玩制作好的三色陀螺、暢談自己的

發(fā)現(xiàn)、同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相互間嘗試著做出解釋、

教師不要給以明確的答案、要讓學生帶著問題離開課堂、使課堂探究活動延伸到課外.

活動結束后、學生和教師一起、對本課的探究活動進行評價、尤其是對小組的合作水平、制

作的完成情況等進行重點反思、總結得失、以利于下一步的科學學習.

先由小組交流資料、再在全班發(fā)布新聞.

小組合作、探索研究、對于合作中表現(xiàn)出色的小組獎勵"合作小伙伴”

學生按照不同的問題進行回答、同時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進行及時的表揚與肯定.

學生提出自己有疑問的問題、通過交流進行解答.對于課堂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放到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