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橋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guī)程DB41-T 2314-2022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1C/24/wKhkGWcS9T6AdmKVAACjTG_TL3g342.jpg)
![公路橋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guī)程DB41-T 2314-2022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1C/24/wKhkGWcS9T6AdmKVAACjTG_TL3g3422.jpg)
![公路橋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guī)程DB41-T 2314-2022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1C/24/wKhkGWcS9T6AdmKVAACjTG_TL3g3423.jpg)
![公路橋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guī)程DB41-T 2314-2022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1C/24/wKhkGWcS9T6AdmKVAACjTG_TL3g3424.jpg)
![公路橋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guī)程DB41-T 2314-2022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1C/24/wKhkGWcS9T6AdmKVAACjTG_TL3g34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080
CCSP66
41
河南省地方標準
DB41/T2314—2022
公路橋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guī)程
2022-09-16發(fā)布2022-12-14實施
河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41/T2314—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地質勘察...........................................................................2
5管樁規(guī)格...........................................................................3
6管樁基礎設計.......................................................................3
7管樁基礎施工.......................................................................7
8質量檢測與驗收....................................................................10
附錄A(資料性)錘擊法液壓打樁錘錘重參數(shù)............................................14
I
DB41/T231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交通運輸廳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河南安羅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南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
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黑龍江農墾建工路橋有限公司、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呂維前、趙永偉、李明、李玉耀、郭付印、于彪彬、楊光亞、汪潤新、趙志有、
華升、王燕、陸新焱、李東峰、王洪明、郭敬業(yè)、于洋、楊青、桑建設、孟永旺、丁心香、葉洪波、劉
文龍、苗有才、徐澤、劉柳、趙晨、高樹勛、趙戰(zhàn)濤、周聰、王延平、張杰、趙瀟劼、陳家鋒、劉帥偉、
張文濤、李巖、鄭磊、溫馨、范曉東、溫曜羽。
II
DB41/T2314—2022
公路橋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公路橋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的地質勘察、管樁規(guī)格、設計、施工、質量檢測與驗
收等。
本文件適用于各等級公路橋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13476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GB50021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
GB5020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GB50205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GB50661鋼結構焊接規(guī)范
JGJ94—2008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
JGJ106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
JGJ/T327勁性復合樁技術規(guī)程
JGJ/T330水泥土復合管樁基礎技術規(guī)程
JGJ/T406—2017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技術標準
JTG3362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
JTG3363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
JTGC20—2011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
JTGD60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采用離心和預應力工藝成型的圓環(huán)形截面的預應力混凝土樁(簡稱“管樁”)。樁身混凝土強度等
級為C80及以上的管樁為高強混凝土(PHC)管樁,主筋配筋形式為預應力鋼棒和普通鋼筋組合布置的高
強混凝土管樁為混合配筋混凝土(PRC)管樁。
3.2
貫入度
用落錘錘擊管樁一定擊數(shù)后,管樁進入土(巖)層中的深度。
1
DB41/T2314—2022
3.3
收錘標準
將樁端沉至設計要求時終止錘擊的控制條件。
4地質勘察
4.1一般要求
4.1.1地質勘察應詳細調查工程場地周圍環(huán)境,查明地層分布、巖土分類、工程特征、水文地質條件、
水和土對管樁及連接件的腐蝕性,以評價橋位處管樁的適用性。
4.1.2管樁基礎地質勘察宜采用鉆探與靜力觸探相結合的勘探方式。
4.1.3靜力觸探試驗適用于軟土、一般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含少量碎石的土,試驗應符合GB50021、
JTGC20—2011的規(guī)定。
4.1.4勘探孔的布置和數(shù)量應符合JTGC20—2011中5.11.4和6.11.3的規(guī)定,其中靜力觸探孔比例
宜為1/3~1/2,特大、大橋取大值。
4.1.5采用標準貫入試驗需符合下列規(guī)定:
——勘探孔深度范圍內的每一土層均應進行標準貫入試驗,其中遇中密-密實砂層、硬塑-堅硬粘
性土層、殘積土層及全風化巖層時,宜沿深度方向每2m測試一次,擬作為樁端持力層的土
(巖)層宜每1m測試一次;
——在擬作為樁端持力層的土(巖)層中進行標準貫入試驗時,當錘擊數(shù)已達到50擊而貫入深度
不足30cm時,可終止試驗。
4.1.6勘探孔深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達到設計樁端平面以下3~5倍樁徑,且不小于3m;
——外徑不小于800mm時,達到設計樁端平面5m以下深度;
——持力層中存在軟弱夾層時,穿透夾層;
——當遇斷層破碎帶時,鉆穿斷層破碎帶進入相對穩(wěn)定土層不小于4m;
——對膨脹土、遇水易軟化巖石以及沉樁破壞巖土結構性且不易恢復的巖土層,達到樁端平面以
下不小于10m。
4.1.7重要工程(設計安全等級為一級)場地應進行靜力觸探和鉆探對比試驗。
4.2勘察報告
4.2.1管樁基礎地質勘察報告應符合GB50021、JTGC20—2011的規(guī)定,并根據(jù)任務要求、勘察階段、
工程特點和地質條件等情況編寫。
4.2.2地質勘察報告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勘察目的、任務要求、依據(jù)的技術標準、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對工程概況、場地、地形及地貌、高壓架空線、地下管線和構筑物分布的描述;
——場地存在的不良地質現(xiàn)象對管樁穩(wěn)定性影響的判斷結論;
——場地的工程地質條件評價和地基土凍脹性、融沉性、濕陷性、膨脹性評價;
——巖土物理力學性能指標特征值,當樁端為黏性土、粉土時,提供高壓固結曲線;
——靜力觸探、重型動力觸探、標準貫入試驗成果,靜力觸探成果包括實測貫入曲線;
——抗震設防區(qū)按地震烈度提供的液化土層分布和判定資料;
——場地地下水類型、穩(wěn)定水位埋深、標高及其變化幅度;
——場地地下水、土對管樁腐蝕性評價的結論;
——樁端持力層選擇和沉樁可行性評價;
2
DB41/T2314—2022
——沉樁施工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的評價;
——沉樁擠土效應評價;
——場地交通運輸條件。
5管樁規(guī)格
5.1管樁外徑
橋梁用管樁基礎宜選用的管樁外徑為600mm、700mm、800mm、1000mm、1200mm、1400mm,具
體外徑和壁厚尺寸應根據(jù)樁基受力、施工工藝、地質條件等情況確定。
5.2主筋配筋形式
管樁按主筋配筋形式可以分為預應力高強混凝土(PHC)管樁和混合配筋預應力混凝土(PRC)管樁,
其中PRC管樁用于對延性要求較高的結構。
5.3有效預壓應力值
PHC管樁按樁身有效預壓應力值分為A型、AB型、B型和C型,其對應樁身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值分別
為4MPa、6MPa、8MPa和10MPa,分類標準應符合JGJ/T406—2017的規(guī)定。
6管樁基礎設計
6.1一般規(guī)定
6.1.1管樁基礎的設計應符合JTG3363、JGJ/T406—2017的規(guī)定。
6.1.2橋梁用管樁基礎管樁沉樁工藝分為錘擊法、靜壓法、植入法。
6.1.3管樁的布置應符合JGJ/T406—2017中5.1.3和表1的規(guī)定。
表1管樁的最小中心距
排數(shù)不大于2排且樁排數(shù)不少于3排且樁
土類與樁基情況土層情況其他情況
數(shù)不大于4根的管樁數(shù)不少于9根的管樁
飽和粘性土3.04.54.0
擠土樁
非飽和土、飽和非粘性土3.04.03.5
飽和粘性土3.04.03.5
部分擠土樁
非飽和土、飽和非粘性土3.03.53.0
非擠土植入樁3.03.03.0
注1:當縱橫向樁距不相等時,其最小中心距可按照“其他情況”一欄選取。
注2:“部分擠土樁”指沉樁時采取引孔或應力釋放孔等措施的管樁基礎。
注3:液化土、濕陷性土等特殊土,可適當減小樁距。
注4:為管樁外徑。
6.1.4同一群樁基礎中,管樁直徑、壁厚和樁端深度宜保持一致。
6.1.5管樁構造應符合JGJ/T406—2017中5.3的規(guī)定。
6.1.6管樁基礎設計時,應根據(jù)承載力和變形控制的要求進行下列計算或驗算:
3
DB41/T2314—2022
——管樁基礎的豎向抗壓承載力和水平承載力計算;
——樁身強度驗算;
——樁身抗裂驗算;
——樁基沉降計算。
6.1.7管樁基礎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驗算時,其作用效應組合應符合JTGD60和
下列規(guī)定:
——樁身強度驗算采用作用基本組合和偶然組合;
——樁身抗裂驗算采用作用頻遇組合和準永久組合;
——樁基沉降計算時,基礎底面的作用效應采用準永久組合效應,考慮的永久作用不包括混凝土
收縮及徐變作用、基礎變位作用,可變作用僅指汽車荷載和人群荷載。
6.2管樁受力計算
6.2.1管樁與承臺連接時,承臺作用于樁頂?shù)呢Q向力、水平力計算應符合JGJ/T406—2017中5.2.1
的規(guī)定。
6.2.2管樁單樁承載力驗算應符合JGJ/T406—2017中5.2.2的規(guī)定。
6.2.3管樁基礎應通過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確定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試驗應符合JGJ106的規(guī)定,
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應符合JGJ/T406—2017中5.2.4的規(guī)定。
6.2.4當根據(jù)土的物理指標與承載力參數(shù)之間的經(jīng)驗關系確定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時,按照
7.2.5~7.2.7計算。
6.2.5錘擊法或靜壓法管樁基礎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按公式(1)~(5)計算。
??=?∑?????+????+???????1·······················································(1)
當??/<5時,??=0.16??/··························································(2)
當??/≥5時,??=0.8································································(3)
?
?=(2?2)·······································································(4)
41
?
?=2···········································································(5)
?141
式中:
??——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單位為千牛(kN);
?——樁身外徑周長,單位為米(m);
???——與??對應的各土層與樁側摩阻力特征值,宜按照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取值,當無當?shù)亟?jīng)驗值
時,可按表2選用,單位為千帕(kPa);
??——管樁穿越第i層土(巖)的厚度,單位為米(m);
???——樁端處土的承載力特征值,宜按照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取值,當無當?shù)亟?jīng)驗值時,可按表3
選用,單位為千帕(kPa);
?——管樁樁身橫截面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
??——樁端土塞效應修正系數(shù),對于閉口樁λp=1;對于敞口管樁,按公式(2)、公式(3)計算;
2
??1——管樁空心部分敞口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
??——管樁樁端進入持力層的深度(不包括樁尖),單位為米(m);
——管樁外徑,單位為米(m);
1——管樁內徑,單位為米(m)。
4
DB41/T2314—2022
表2管樁側摩阻力特征值的經(jīng)驗值qik
單位為千帕
土的名稱土的狀態(tài)樁側摩阻力特征值的經(jīng)驗值
填土—11~17
淤泥—7~11
淤泥質土—11~17
流塑IL>112~23
軟塑0.75<IL≤123~32
可塑0.5<IL≤0.7532~40
黏性土
硬可塑0.25<IL≤0.540~49
硬塑0<IL≤0.2549~56
堅硬IL≤056~60
稍密e>0.913~26
粉土中密0.75≤e≤0.926~38
密實e<0.7538~51
稍密10<N≤1512~28
粉細砂中密15<N≤3028~38
密實N>3038~51
中密15<N≤3027~42
中砂
密實N>3042~55
中密15<N≤3042~55
粗砂
密實N>3055~67
稍密5<N63.5≤1535~63
礫砂
中密(密實)N63.5>1567~79
圓礫、角礫中密、密實N63.5>1080~120
碎石、卵石中密、密實N63.5>10100~172
全風化巖—30<N≤5050~92
強風化巖—N63.5>1080~172
注1:qik取值宜綜合考慮樁長、土(巖)的標貫值、持力層巖土的性質、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終壓或收錘標準等
因素。
注2:對于尚未完成自重固結的土類,不計算其側摩阻力。
注3:N為修正后的標準貫入擊數(shù),N63.5為重型圓錐動力觸探錘擊數(shù)。
注4:軟質巖可取中值~低值,硬質巖可取中值~高值。
注5:IL為液性指數(shù),e為土的天然孔隙比。
5
DB41/T2314—2022
表3管樁端阻力特征值的經(jīng)驗值qrk
單位為千帕
管樁入土深度
土(巖)名稱土(巖)的狀態(tài)
L≤9m9m<L≤16m16m<L≤30mL>30m
軟塑0.75<IL≤1120~500400~800700~1100800~1100
可塑0.5<IL≤0.75500~1000800~13001100~17001400~2200
粘性土
硬可塑0.25<IL≤0.5900~14001400~20001600~22002200~2600
硬塑0<IL≤0.251500~23002300~33003300~36003600~4100
中密0.75≤e≤0.9600~1000800~13001100~16001500~2000
粉土
密實e<0.75900~16001300~18001600~22002200~2600
稍密10<N≤15600~1000900~14001100~16001300~1800
粉砂
中密、密實N>15800~13001300~18001800~27002300~3300
細砂1400~22002000~28002400~33002900~3900
中砂中密、密實N>152200~33003000~39003600~44004100~5000
粗砂3100~41004100~47004700~55005200~6000
礫砂N>153300~52005000~5800
圓礫、角礫中密、密實N63.5>103800~55005200~6300
碎石、卵石N63.5>104400~60005800~7100
全風化巖—30<N≤503300~4400
強風化巖—N63.5>104400~6000
注1:N為修正后的標準貫入擊數(shù),N越大,qrk取值越大。
注2:粘性土、砂土及碎石類土中樁的端阻力特征值取值,可綜合考慮土的密實度、樁端進入持力層的深徑比,
土越密實,深徑比越大,qrk取值越大。
注3:當樁長≤20d且樁端進入N>50的非遇水易軟化的強風化巖層,qrk可取高值。
6.2.6植入法管樁基礎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按公式(6)計算。
??=?∑?????+?????·································································(6)
式中:
??——樁端截面面積,不擴底時取鉆孔底部截面積,擴底時取擴底部位截面積。
6.2.7樁端置于完整、較完整的巖層且樁端不擴底的植入法管樁基礎,可根據(jù)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
按照公式(7)計算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
??=?∑?????+???????·······························································(7)
式中:
??——嵌巖段側阻和端阻綜合系數(shù),與嵌巖深徑比、巖石軟硬程度有關,可按JGJ94—2008中表
5.3.9取值;
???——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特征值,黏土巖取天然濕度單軸抗壓強度特征值。
6.2.8管樁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應通過現(xiàn)場水平載荷試驗確定,試驗應符合JGJ106的規(guī)定。
6.2.9當管樁的水平承載力由水平位移控制,且缺少單樁水平載荷試驗資料時,除A型管樁外,可按
6
DB41/T2314—2022
JGJ/T406—2017中5.2.11的規(guī)定計算單樁水平承載力特征值。
6.2.10對于軸心受壓的管樁基礎,樁身混凝土強度驗算應符合JGJ/T406—2017中5.2.6的規(guī)定。
6.2.11對于偏心受壓管樁,正截面受壓承載力驗算應滿足JGJ/T406—2017中5.2.7的規(guī)定,計算偏
心受壓管樁正截面受壓承載力時,可不考慮偏心距的增大影響,管樁偏心受壓時的承載力取值應滿足
JGJ/T406—2017中附錄B的規(guī)定。
6.2.12管樁樁身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受剪截面應符合JGJ/T406—2017
的規(guī)定。
6.2.13管樁基礎樁身抗裂驗算時,荷載效應標準組合下混凝土不應產生裂縫。
6.2.14管樁基礎的沉降計算應符合JGJ94—2008、JTG3363的規(guī)定,相鄰墩臺間不均勻沉降差值(不
包括施工中的沉降)不應大于5mm。
6.2.15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管樁基礎,當樁周土層產生的沉降超過基樁的沉降時,樁頂力計算時應計
入樁側負摩阻力:
——樁穿越較厚松散填土、自重濕陷性黃土、欠固結土、液化土層進入相對較硬土層時;
——樁周存在軟弱土層,鄰近樁側地面承受局部較大的長期荷載,或地面大面積堆載(包括填土)
時;
——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樁周土有效應力增大,并產生顯著壓縮沉降時。
6.3管樁連接構造
6.3.1管樁上下節(jié)拼接應符合JGJ/T406—2017中5.3.8的規(guī)定。
6.3.2管樁樁尖應符合JGJ/T406—2017中5.3.9的規(guī)定。
6.3.3管樁頂部與承臺連接處的填芯混凝土應符合JGJ/T406—2017中5.3.10的規(guī)定。
6.3.4管樁與承臺連接需符合下列規(guī)定:
——管樁樁頂嵌入承臺內的深度宜為50mm~100mm;
——采用樁頂填芯混凝土內插鋼筋與承臺連接,對于沒有截樁的樁頂,可采用樁頂填芯混凝土內
插鋼筋和在樁頂端板上焊接鋼板與鋼筋相結合的方式;
——對于受壓樁,連接鋼筋配筋率按樁外徑實心截面計算不小于0.6%,數(shù)量不少于6根,連接鋼
筋插入管樁內的長度與樁頂填芯混凝土深度相同,錨入承臺內的長度不小于35倍鋼筋直徑,
入承臺內的連接主筋可做成喇叭形(與豎直線夾角大約為15°)。
6.4耐久性設計
6.4.1管樁結構的耐久性應根據(jù)設計使用年限、JTG3362中的環(huán)境類別規(guī)定以及水、地基土對鋼、混
凝土腐蝕性的評價進行設計。
6.4.2管樁基礎應減少接樁數(shù)量,接頭宜位于非污染土層中;位于污染土層中的樁接頭,接樁鋼零件
應涂刷防腐蝕耐磨涂層或增加鋼零件厚度,也可采用熱收縮聚乙烯套膜保護。
6.4.3樁身涂刷防腐蝕涂層的長度,應大于污染土層的厚度;當管樁的表面涂有防腐蝕涂料時,在估
算單樁承載力時,可不計入土層范圍內的樁側阻力。
7管樁基礎施工
7.1一般規(guī)定
7.1.1管樁基礎施工應符合JGJ/T406—2017的規(guī)定。
7.1.2管樁基礎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應符合JGJ/T406—2017中8.1.1和下列規(guī)定:
7
DB41/T2314—2022
——向現(xiàn)場施工作業(yè)人員做安全技術交底;
——場地完成三通一平、排水暢通,并滿足施工所需的地面承載力;
——選定性能滿足設計技術要求的沉樁設備;
——管樁及所需材料按計劃分批進場且驗收合格。
7.1.3管樁基礎施工前,應提供JGJ/T406—2017中8.1.2規(guī)定和下列資料:
——擬建場地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
——經(jīng)審查批復的施工圖設計文件;
——現(xiàn)場的試樁資料或附近類似樁基工程的經(jīng)驗資料。
7.1.4沉樁施工應實行首件工程制,以校核收錘標準或終壓值以及沉樁設備、工藝參數(shù)等。
7.1.5采用錘擊法或靜壓法沉樁時,適用土層條件及環(huán)境條件需符合下列規(guī)定:
——錘擊法適用于各種粘性土、粉土,含較厚砂性土中間夾層或含礫卵石較多的硬夾層,中風化
極軟巖和中風化軟巖地層,靜壓法適用于軟土、填土、一般粘性土等較易穿越的土層。
——持力層宜選取硬塑~堅硬黏性土、中密~密實粉土和砂土、碎石土、全風化巖和強風化巖,
錘擊法沉樁同時可選取中風化極軟巖、中風化軟巖作為持力層;
——錘擊法不適用于對震動敏感的居民住宅、公用建筑、工業(yè)廠房等場地的施工,靜壓法適用于
因周圍環(huán)境不適于錘擊法沉樁施工的場地;
——采用靜壓法沉樁時,場地地基承載力不小于壓樁機接地壓強的1.2倍,且場地平整,當不能
滿足時,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壓樁機的穩(wěn)定。
7.1.6沉樁施工中如發(fā)現(xiàn)實際地質情況與勘測報告有較大偏差,應補充鉆探。
7.1.7沉樁施工過程中,當樁身垂直度偏差超過0.5%時,應找出原因并作糾正處理;沉樁后,不應用
移動樁架的方法進行糾偏。
7.1.8沉樁施工時,管樁連接和沉樁過程應有完整的施工記錄。
7.1.9當場地中存在難以穿透的硬夾層,錘擊法或靜壓法沉樁困難,或不宜出現(xiàn)擠土效應時,可采用
植入法沉樁。
7.1.10管樁基礎在正式施工前應進行試樁,試樁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試樁數(shù)量結合地質情況確定,同一條件下的試樁數(shù)量不小于樁總數(shù)的1%,且不少于3根;
——試樁的規(guī)格、長度及地質條件具有代表性;
——試樁選在地質勘探孔附近;
——施工工藝、施工設備、施工條件與工程樁施工相一致;
——試樁測試單樁極限承載力。
7.1.11沉樁的控制深度應根據(jù)地質條件、貫入度、壓樁力、設計樁長、標高等因素綜合確定。當樁端
持力層為黏性土時,應以標高控制為主,貫入度、壓樁力控制為輔;當樁端持力層為密實砂性土時,應
以貫入度、壓樁力控制為主,標高控制為輔。
7.1.12遇下列特殊情況之一時應暫停沉樁:
——壓樁力或沉樁貫入度突變;
——沉樁入土深度與設計要求差異大;
——實際沉樁情況與地質報告中的土層性質明顯不符;
——樁頭混凝土剝落、破碎,或樁身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或破碎;
——樁身突然傾斜、移位或有嚴重回彈;
——地面明顯隆起、鄰樁上浮或位移過大;
——沉樁過程出現(xiàn)異常聲響;
——壓樁不到位,或總錘擊數(shù)超過2500擊、最后1m沉樁錘擊數(shù)超過300擊。
7.1.13沉樁完成后應采取有效措施封住管口,送樁遺留的空洞應立即回填或覆蓋。
8
DB41/T2314—2022
7.2起吊、運輸和堆放
7.2.1管樁起吊、運輸應符合GB/T13476中第9章和JGJ/T406—2017中8.2的規(guī)定。
7.2.2場地條件許可時,宜單層堆放,需疊層堆放時,外徑700mm及以上的管樁不宜超過2層,外徑
700mm以下的管樁不宜超過3層,墊木支承點應在同一水平面上,底層最外緣管樁的墊木處應用木楔
塞緊。
7.2.3管樁應按不同規(guī)格、長度及施工分類堆放,嚴禁混堆。
7.3接樁
7.3.1管樁接樁應符合JGJ/T406—2017中8.3的規(guī)定。
7.3.2沉樁施工應避免在樁尖接近密實砂石、碎石、卵石等硬土層時進行接樁。
7.3.3管樁采用焊接接樁時,應符合JGJ/T406—2017中8.3.2的規(guī)定
7.3.4管樁采用機械螺紋和機械嚙合接頭接樁時,應符合JGJ/T406—2017中8.3.3的規(guī)定。
7.3.5采用抱箍式接頭接樁時,需符合下列規(guī)定:
——接樁前檢查樁兩端制作的尺寸偏差及連接件,無損傷后方可起吊施工,下節(jié)樁段的樁頭宜高
出地面0.8m~1.0m;
——接樁時應清理上、下兩節(jié)樁的端板和螺栓孔內殘留物,并在下節(jié)樁的定位螺栓孔內注入不少
于0.5倍孔深的瀝青涂料,用扳手將定位銷逐個旋入預制樁端板的螺栓孔內,定位銷數(shù)量不
得小于2個;
——將上節(jié)預制樁吊起,使連接孔與定位銷對準,隨即將定位銷插入連接孔內;
——逐一將機械連接卡卡入上、下節(jié)預制樁突出樁身的端板上,并適度調整連接卡使連接卡和端
板的螺栓孔對準,用手持電動鉆將固定螺栓旋入端板上的螺孔內固定連接卡,接樁完成。
7.4錘擊法
7.4.1錘擊法施工應符合JGJ/T406—2017中8.5的規(guī)定。
7.4.2打錘樁宜選用液壓錘,液壓錘的沖擊體質量不宜小于附錄A規(guī)定的低限值。
7.4.3樁帽、樁墊及錘墊的設置需符合下列規(guī)定:
——樁帽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和耐打性;
——樁帽為圓筒型,尺寸與管樁直徑相匹配,筒體深度宜取350mm~400mm,內徑比管樁外徑大
20mm~30mm,不應使用過渡性鋼套,不應用大樁帽打小直徑管樁;
——樁帽與樁頭之間設置樁墊,樁墊可采用硬紙板、棕繩、膠合板等材料制作,厚度均勻一致,
壓實厚度為120mm~150mm,打樁期間經(jīng)常檢查,及時更換;
——樁帽上部與打樁錘之間設置錘墊,錘墊可選用膠皮墊、布輪、棕繩等彈性較好的材料,其厚
度為150mm~200mm,均勻平整,錘墊上、下鋼壓板的厚度不小于40mm,錘墊失去彈性、
鋼壓板發(fā)生傾斜或呈鍋底形時,錘墊及時更換。
7.4.4對于PHC管樁,沉樁總錘擊數(shù)不宜超過2500擊,最后1m沉樁錘擊數(shù)不宜超過300擊。
7.4.5收錘標準應根據(jù)工程地質條件、單樁承載力特征值、樁規(guī)格及入土深度、打樁錘規(guī)格及沖擊能
量、樁端持力層性狀及樁尖進入持力層深度、最后1m~3m的每米沉樁錘擊數(shù)等因素綜合確定。
7.4.6當以貫入度控制時,最后貫入度不宜小于30mm/10擊。最后貫入度宜連續(xù)測量3次,每一陣貫
入度逐次遞減即可收錘。當持力層為較薄的強風化巖層且下臥層為中、微風化巖層時,最后貫入度不應
小于25mm/10擊,此時宜量測一陣錘的貫入度,若達到收錘標準即可收錘。
7.5靜壓法
9
DB41/T2314—2022
7.5.1靜壓法施工應符合JGJ/T406—2017中8.4的規(guī)定。
7.5.2試壓樁完成后應提供壓樁全過程記錄、樁身混凝土經(jīng)抱壓后完整性的檢查檢測資料、壓樁機整
體運行情況、樁接頭形式及接頭施工記錄、復壓資料、出現(xiàn)異常情況的詳細記錄等信息資料。
7.5.3靜壓法沉樁速度不宜大于2m/min。
7.5.4終壓控制標準應符合JGJ/T406—2017中8.4.11的規(guī)定。
7.5.5當無類似工程施工經(jīng)驗時,對選擇持力層的管樁基礎,除持力層作為定性控制外,終壓標準可
按照下列要求選取,實際終壓標準根據(jù)試樁結果確定:
a)當6m≤L≤9m時,終壓力值可取樁的豎向抗壓承載力設計值的2.8倍~3.2倍,終壓次數(shù)為
3次~5次;
b)當9m<L≤16m時,終壓力值可取樁的豎向抗壓承載力設計值的2.2倍~3.0倍,終壓次數(shù)
為3次;
c)當16m<L≤25m時,終壓力值可取樁的豎向抗壓承載力設計值的2.0倍~2.4倍,終壓次數(shù)
為2次~3次;
d)當L>25m時,終壓力值可取樁的豎向抗壓承載力設計值的2.0倍,終壓次數(shù)為1次~2次;
當樁周土為黏性土時,終壓力值則可取樁的豎向抗壓承載力設計值的1.7倍~1.9倍,終壓次
數(shù)為1次~2次。
7.6植入法
7.6.1當采用攪拌或旋噴法植入管樁時,施工應符合JGJ/T327、JGJ/T330的規(guī)定。
7.6.2當采用鉆孔等成孔工藝植入管樁時,成孔工藝應符合JGJ94—2008的規(guī)定。
7.6.3灌入的填充料可選用細石混凝土、水泥砂漿、水泥土。水泥砂漿強度宜大于M15,細石混凝土
強度宜大于C20,水下灌注混凝土等級須提高一個等級。
7.6.4填充料灌注終止位置應保證植樁后含水泥的漿液溢至設計樁頂標高。
7.6.5管樁的植入應和填充料灌注保持連續(xù),植樁應在樁端水泥漿初凝前完成。
7.6.6管樁的植入施工宜采用靜壓或打入法,植入時應以控制樁長與設計標高為主,終壓值或貫入度
控制為輔。
7.6.7當選擇打入方法進行預制樁植入時,收錘標準宜比錘擊法沉樁適當放寬,實際收錘標準應根據(jù)
試樁確定。
8質量檢測與驗收
8.1一般規(guī)定
8.1.1管樁基礎質量檢測應按施工前、施工過程和施工后三個階段進行。
8.1.2質量檢測與驗收應符合JGJ/T406—2017、GB/T13476的規(guī)定。
8.1.3管樁基礎的單樁承載力應在沉樁完畢滿足休止時間后進行檢測,休止時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對砂土、卵石土場地,不少于7天;
——對粉土場地,不少于10天;
——對黏性土場地,非飽和時不少于15天,飽和時不少于25天;
——對遇水軟化的巖石場地,不少于28天。
8.1.4管樁基礎檢測點位宜遵循下列原則選取:
——施工范圍內隨機、均勻選點;
——地質條件相對較差區(qū)域范圍內的樁;
——荷載較大、對變形敏感、設計指定部位的樁;
10
DB41/T2314—2022
——施工質量有異議或出現(xiàn)過異常情況的樁;
——部分完整性檢測有缺陷的樁。
8.2施工前檢測
8.2.1沉樁施工前,應對成品樁的規(guī)格與型號、尺寸偏差、外觀質量、配筋、混凝土強度、抗彎性能、
堆放及樁身破損情況等進行檢測,破損或開裂的管樁不應使用。
8.2.2應按照設計圖紙要求,根據(jù)產品合格證、運貨單及管樁外壁標志,對管樁的規(guī)格和型號進行逐
項、逐根檢查。施工工藝對齡期有要求時,應核查齡期。
8.2.3管樁的尺寸偏差和外觀質量抽檢數(shù)量不應少于管樁總節(jié)數(shù)的2%,且不得少于2節(jié),尺寸允許偏
差、外觀質量檢測方法和檢測結果應符合GB/T13476、JGJ/T406—2017的規(guī)定。
8.2.4管樁鋼筋配置抽檢應對鋼棒數(shù)量和直徑、螺旋筋直徑和間距、螺旋筋加密區(qū)的長度以及鋼筋混
凝土保護層厚度進行檢測,每個檢驗批次抽檢樁節(jié)數(shù)不小于2節(jié),檢測結果應符合GB/T13476的規(guī)定,
同一檢驗批中,仍有不合格的管樁時,該檢驗批的管樁不準使用。
8.2.5管樁混凝土強度、抗彎性能的抽檢應符合GB/T13476的規(guī)定。
8.3施工過程檢測
8.3.1沉樁施工過程中應進行下列項目的檢查和檢測:
——樁的定位;
——樁身垂直度;
——樁接頭施工質量;
——沉樁記錄;
——沉樁擠土效應;
——沉樁對周邊環(huán)境影響;
——基坑開挖和截樁頭保護情況。
8.3.2樁位經(jīng)施工單位放線定位后,監(jiān)理人員應進行樁位復核。在沉樁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樁位標記
的保護,防止樁位標記發(fā)生錯亂和移位。對于大承臺群樁基礎四周邊緣的基樁,宜待承臺內其他樁全部
打完后重新定位,再沉樁。
8.3.3樁身垂直度檢查需符合下列規(guī)定:
a)首先應檢查第一節(jié)樁定位時的垂直度,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時,方可進行沉樁施工;
b)在沉樁過程中,及時抽檢樁身垂直度,并隨時注意保證送樁器和樁身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
c)測量樁身垂直度可用吊線錘法,需送樁的管樁樁身垂直度可利用送樁前樁頭露出自然地面
1.0m~1.5m時測得的樁身垂直度作為該成樁的垂直度;
d)管樁基礎承臺施工前,在土方開挖后復測樁身垂直度,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
e)斜樁傾斜度的偏差不應大于傾斜角正切值的15%。
8.3.4樁連接質量控制應符合GB50205、GB50661的規(guī)定和下列要求:
——焊接工藝檢查焊條質量和直徑、焊接所用的時間、焊完后的停歇時間;
——焊縫滿足二級焊縫要求,并對電焊接頭總量10%的焊縫進行探傷檢測;
——機械連接接頭檢查接頭零部件的數(shù)量、尺寸、連接銷的方位、接頭嚙合后的狀況。
8.3.5施工過程中對周邊環(huán)境影響的監(jiān)測應符合JGJ/T406—2017中9.1.4的規(guī)定。
8.3.6沉樁記錄應齊全、真實、清楚,并符合JGJ/T406—2017中9.1.5的規(guī)定。
8.3.7管樁擠土穿過或進入密實的砂土、密實的粉土或超固結粘性土可能產生擠土效應造成樁身上浮
時,應監(jiān)測單樁沉樁完成時的樁頂標高和全部工程樁沉樁完成后的樁頂標高,若樁頂上浮超過20mm
11
DB41/T2314—2022
時,應對全部工程樁進行復打(壓),直至樁頂上浮量小于10mm。
8.3.8沉樁完成后,應檢查管樁管口及送樁遺留孔洞的封蓋情況。
8.4施工后檢測
8.4.1管樁施工完成后,應對管樁基礎的樁頂標高、樁位偏差、樁身完整性、單樁承載力等進行檢測。
8.4.2樁頂標高檢測結果應符合GB50202的規(guī)定,樁位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的規(guī)定。
表4管樁樁位的允許偏差
單位為毫米
項目允許偏差
承臺樁數(shù)為2~4根的樁100
周邊樁100
承臺樁數(shù)為5~16根的樁
中間樁150
周邊樁150
承臺樁數(shù)多于16根的樁
中間樁250
8.4.3管樁施工完畢后,應對單樁承載力和樁身完整性進行檢測,承載力檢測按不少于總樁數(shù)的2%且
不少于2根進行抽樣檢測,完整性按100%進行檢測,檢測方法和結果評價應符合JGJ106的規(guī)定。
8.4.4對新近回填、產生負摩阻力或樁頂高于設計樁頂工程進行承載力檢測時,宜消除回填土層、產
生負摩阻力土層和設計樁頂以上土層側阻力對承載力的影響,或在確定承載力時扣除其正側阻力對承載
力的影響。
8.5工程驗收
8.5.1管樁的樁頂標高、樁位偏差和樁身垂直度的驗收應符合JGJ/T406—2017中9.2.1的規(guī)定。
8.5.2工程驗收時應提供下列資料:
——地質勘察報告;
——批復的管樁基礎設計文件;
——管樁的出廠合格證、產品檢驗報告;
——管樁進場驗收記錄;
——預應力鋼棒、螺旋筋、樁端板材質檢驗報告,管樁混凝土強度檢測報告;
——一個檢驗批次中單節(jié)管樁送檢的破壞性試驗報告;
——樁位測量放線圖,包括樁位復核簽證單;
——圖紙會審記錄及設計變更單;
——施工組織設計或管樁施工專項方案、技術交底資料;
——施工記錄匯總,包括樁位編號圖;
——樁頂標高、樁頂平面位置、垂直度偏差檢測結果;
——管樁接樁驗收記錄;
——樁基工程竣工圖;
——沉樁施工記錄;
——質量事故處理記錄;
——監(jiān)測資料;
12
DB41/T2314—2022
——樁身完整性及單樁承載力檢測報告;
——施工技術措施記錄,包括孔內混凝土灌實深度、配筋數(shù)量、混凝土試塊強度記錄等。
8.5.3工程驗收應符合GB50202的規(guī)定。
13
DB41/T2314—2022
A
A
B
B
C
附錄A
(資料性)
錘擊法液壓打樁錘錘重參數(shù)
采用液壓錘擊法沉樁時,若無試驗資料,可參考表A.1和表A.2選擇適用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圖像檢索與索引-深度研究
- 無人機空域管理研究-深度研究
- 自我約束學生發(fā)展的驅動力
- 科技賦能兒童文明習慣養(yǎng)成的創(chuàng)新路徑
- 發(fā)酵制品市場細分研究-深度研究
- 大規(guī)模物聯(lián)網(wǎng)數(shù)據(jù)挖掘-第1篇-深度研究
- 內分泌疾病與生育能力-深度研究
- 柑橘果實貯藏保鮮-深度研究
- 家具清洗用品:洗衣皂項目籌資方案
- 合成材料中間體項目融資計劃書
- (2024版)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考試命題趨勢分析
- 變電站現(xiàn)場運行通用規(guī)程考試試題及答案
-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中醫(yī)護理查房制度
- 家庭園藝資材蘊藏商機
- 母嬰護理員題庫
- 老年人預防及控制養(yǎng)老機構院內感染院內感染基本知識
- SWITCH暗黑破壞神3超級金手指修改 版本號:2.7.6.90885
- 2023高考語文全國甲卷詩歌閱讀題晁補之《臨江仙 身外閑愁空滿眼》講評課件
- 數(shù)字營銷廣告技術行業(yè)rta巨量引擎實時接口
- 寧騷公共政策學完整版筆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