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8《中庸》節(jié)選第一課時學案教學目標1、掌握“鮮”“與”“和”“同”“賊”在文中的含義。2、理解孔子社會理想的哲學基礎——中庸之道的精神實質(zhì)。第一課時一、相關鏈接:1、《中庸》原是中的一篇,一般認為它出于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早在西漢時代就有專門解釋《中庸》的著作,《漢書·藝文志》載錄有《中庸說》二篇,以后各代都有關于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絕。但影響最大的還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與《大學》、《論語》、《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為“”之一,《中庸》被推崇為“實學”,被視為可供人們終身受用的經(jīng)典,成為后世讀書人求取功名的階梯。朱熹認為《中庸》“憂深言切,慮遠說詳”,“歷選前圣之書,所以提挈綱維,開示蘊奧,未有若是之明且盡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開頭引用程頤的話,強調(diào)《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其味無窮,都是實用的學問。善于閱讀的人只要仔細玩味,便可以終身受用不盡。2、子思在儒家學派的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開孟子心性之論,并由此對宋代理學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三字經(jīng)》中有“”的描述。北宋徽宗年間,子思被追封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順元年(1330),又被追封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為“述圣”。二、自主學習1、中庸之道的含義是什么?中和的含義是什么?原則有哪些?2、解釋畫橫線的字詞:(1)天命之謂性:(2)率性之謂道:(3)力行近乎仁:(4)莫見乎隱(xian):(5)柔遠人也:(6)行之弗篤,弗措也:(7)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8)致中和:三、合作探究:1.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義嗎?2.中庸之道在現(xiàn)在往往被人理解為平庸和圓滑,或者說是一種好好先生的處事原則,生活中的“好好先生”多得可以扎成堆,你能說說它的具體表現(xiàn)嗎?你認為這是不是孔子所說的中庸之道?附:好好先生東漢時期,有個名叫司馬徽的人,無論別人和他講什么事,不管是好是壞,他都回答“好”。有人問他身體怎樣,他說“好”。有人說自己的兒子死了,他也說“好”。他的妻子便責怪他:“人家以為你有德行,才把自己的噩耗告訴你,你怎么反倒說‘好’呢?”司馬徽不緊不慢地說:“好,你的話太好了?!迸盟钠拮涌扌Σ坏?。四、我的疑惑五、歸納總結六、評估訓練(一).對下列句子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天命之謂性性:本性B.中也者,天下知大本也中:適合,符合C.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措:放下D.子庶民。則百姓勸勸:受到勉勵而勤奮努力(二).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A.不勉而中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B.喜怒哀樂之未發(fā)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C.尊賢,則不惑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D.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三).翻譯下列句子1、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1)!”(第3章)【注釋】①鮮:少,不多。2、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第4章)【注釋】(1)道:即中庸之道。(2)知者:即智者,與愚者相對,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3)不肖者:與賢者相對,指不賢的人。3、子日:“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1),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2)!”(第6章)【注釋】(1)邇言,淺近的話。邇,近。(2)其斯以為舜乎,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地方吧!其,語氣詞,表示推測。斯,這?!八础弊值谋玖x是仁義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嘆。學后反思
《中庸》節(jié)選學案參考答案二、自主學習1、中庸之道的含義是什么?中和的含義是什么?原則有哪些?中庸之道的含義是適當、平衡、和諧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的主要原則(1)慎獨自修(2)忠恕寬容(3)至誠盡性2、解釋畫橫線的字詞:略三、合作探究:1.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義嗎?[折中主義]把根本對立的立場、觀點、理論等無原則地調(diào)和在一起?;咎攸c是或把矛盾的雙方等同起來,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雙方調(diào)和起來不分是非,不要斗爭。(《新華詞典》)把它看成“折中主義”是不妥當?shù)摹V杏共⒎鞘菬o原則的調(diào)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則下尋求矛盾各方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2.中庸之道在現(xiàn)在往往被人理解為平庸和圓滑,或者說是一種好好先生的處事原則,生活中的“好好先生”多得可以扎成堆,你能說說它的具體表現(xiàn)嗎?你認為這是不是孔子所說的中庸之道?“好好先生”明哲保身,但求無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原則、正義、良心統(tǒng)統(tǒng)拋在了腦后,其本質(zhì)是壞的。時下,像司馬徽這樣的“好好先生”多得可以扎成堆,他們的“光輝形象”大致是這么個模樣:愛栽花,不栽刺,時刻注意為自己開退路、留后路,說違心話,辦違心事,該批評的不批評,該提醒的不提醒,該揭露的不揭露;前怕狼后怕虎,遇到矛盾繞道走,好好先生”多了,將會造成嚴重后果:正氣得不到發(fā)揚和扶持,歪風邪氣得不到有效遏制,腐敗分子為非作歹有機可乘,是非分明、主持正義者受孤立、冷落。這樣發(fā)展下去,社會是很危險的。因此,我們堅決反對做“好好先生”!六、評估訓練(一)答案:B(二).答案:A(三).翻譯下列句子1、【譯文】孔子說:“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經(jīng)很久了!”【讀解】正因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標準,所以,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實行它。這正如我們要求“大公無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國家、集體、個人利益三兼顧”,就比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進入共產(chǎn)主義”難以做到,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xiàn)“小康”,這就比較容易做到了。這樣說來,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為一種理想的道德規(guī)范而加以提倡呢?2、【譯文】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實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聰明的人自以為是,認識過了頭;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揚的原因,我知道了:賢能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們每天都要吃喝,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嘗滋味?!薄咀x解】還是過與不及的問題。正因為要么太過,要么不及,所以,總是不能做得恰到好處。而無論是過還是不及,無論是智還是愚,或者說,無論是賢還是不肖,都是因為缺乏對“道”的自覺性,正如人們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卻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樣,人們雖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行事,但由于自覺性不高,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是做得過了頭就是做得不夠,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nóng)民土地承包權轉(zhuǎn)讓合同
- 12《富起來到強起來》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與教學反思、課前任務單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3我認識您了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20《肥皂泡》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個人借款中介合同范本
- 2024-2025學年初中生物課后服務活動教學設計: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與保護
- 礦石洗選加工合同合同范本
- 8的乘法(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滬教版
- 5《雷雨》節(jié)選(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下學期同步教學教學設計專輯(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
- 瓷磚合同范本
- 語言學綱要(新)課件
- 心理評估與診斷簡介課件
- 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復審換證考試重點題庫(180題)
- 小班安全《湯姆走丟了》PPT課件教案反思微視頻
- 作物栽培學課件棉花
- 最新小學二年級口算及豎式計算練習題
- 生產(chǎn)與運作管理-陳榮秋
- 金雞冠的公雞繪本課件
- 日影朝向及長短
- 沙盤游戲治療(課堂PPT)
- (完整版)學生的自我評價的表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