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第5課《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第5課《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第5課《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第5課《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課件-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二單元第5課

課程標準:

通過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更迭的歷史脈絡,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高度繁榮,認識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制度變化與創(chuàng)新、民族交融、區(qū)域開發(fā)和思想文化領域的新成就。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關鍵問題1.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呈現(xiàn)怎樣的歷史脈絡?2.江南為何能在這一時期得到初步開發(fā)?3.這一時期民族交融的表現(xiàn)有哪些?4.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

壹時空框架東漢魏吳蜀西晉東晉(317-420)十六國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宋齊梁陳南朝(420-589)北朝(439-581)北方南方公元220年公元266年公元316年公元420年公元581年(一)三國與西晉1.三國鼎力吳建立者:孫權都城:建業(yè)起止時間:222-280蜀漢建立者:劉備都城:成都起止時間:221-263魏建立者:曹丕都城:洛陽起止時間:220-265◎三國鼎立形勢圖(262年)東漢魏吳蜀1.三國鼎力一、三國與兩晉魏吳魏263年266年司馬炎西晉280年西晉→八王之亂匈奴卷入316年,西晉滅國

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即肉湯)?”——《晉書.惠帝紀》2.西晉東漢魏吳蜀西晉

西晉的統(tǒng)治本就危機四伏,皇帝又無心理政事,引發(fā)了一批野心家對最高權力的爭奪,動亂就此爆發(fā)?!獜埛吨袊糯喪贰窌x武帝分封諸侯王?少數(shù)民族內遷鮮卑長城一帶匈奴羯羌隴西、關中氐隴西、關中今山西省今山西省西晉時,山西、陜西內遷的各族人口,已經占當?shù)乜側丝诘囊话搿冗w的少數(shù)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歷史上稱為“五胡”。自東漢以來,西、北邊陲的一些少數(shù)民族不斷向內地遷徙。1.統(tǒng)治階級為補充兵源及勞動力,強迫西、北邊陲的少數(shù)民族內遷中原。2.周邊各少數(shù)民族勢力的消長變化也引起一些民族遷徙。3.中原內亂,軍事力量薄弱。?少數(shù)民族內遷原因4.少數(shù)民族本身為推動自身經濟發(fā)展而內遷。(二)東晉與十六國?衣冠南渡

永嘉之亂,是西晉后期匈奴劉漢軍攻破晉都、俘虜晉帝、最終使西晉滅亡的歷史事件。永嘉之亂后,晉朝統(tǒng)治集團南遷,史稱衣冠南渡。公元317年,西晉宗室司馬睿重建晉朝,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稱東晉。3.東晉東漢魏吳蜀西晉東晉(317-420)十六國3.東晉

(元)帝初鎮(zhèn)江東,威名未著,(王)敦與從弟導等同心翼戴,以隆中興。時人為之語曰:“王與馬,共天下?!薄稌x書·王敦傳》東晉王朝在立國的過程中,瑯琊王氏貢獻最大。司馬睿在政治上依靠王導,軍事上依靠王敦,時人稱之為“王與馬,共天下”。士族專權東晉政治基本特點:

自三國、西晉以來,一些聲明顯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特權,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稱為士族?,樼鹜跏锨搴哟奘咸m陵蕭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江南開發(fā)【學思之窗】至于元嘉末……兵車勿用,民不外勞,役寬務簡,氓庶繁息,至余糧棲畝,戶不夜扃(關門),蓋東西之極盛也……地廣野豐,民勤本業(yè),一歲或稔,則數(shù)郡忘饑。會土(即會稽)帶海傍湖,良疇亦數(shù)十萬頃,膏腴上地,畝直一金,鄠、杜之間,不能比也。荊城(即荊州)跨南楚之富,揚部(即揚州)有全吳之沃,魚鹽杞梓(樹林)之利,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宋書》思考:東晉南朝時江南得到開發(fā)的原因?北農南遷,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人口社會江南戰(zhàn)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安定。地理南方統(tǒng)治者重視發(fā)展經濟,鼓勵墾荒政府江南雨量豐沛,氣候較熱,土地肥沃,自然條件優(yōu)越。?江南開發(fā)?表現(xiàn)推廣和改進犁耕,實行精耕細作種植雙季稻,推廣小麥

東晉青瓷羊尊東晉南朝時青瓷發(fā)展到成熟階段灌鋼法土地大量開墾,農作物產品增加,產量提高手工業(yè)各行業(yè)均有明顯進步東漢魏吳蜀西晉東晉(317-420)十六國十六國的國號有什么特點?匈奴羯鮮卑前趙北涼夏后趙前燕后燕南燕南涼西秦氐羌賨(cóng)漢前秦后涼后秦成漢前涼北燕西涼4.十六國采用中原的國號、年號(三)南朝與北朝宋齊梁陳南朝(420-589)5.南朝朝代建立者時間都城宋劉裕420年—479年齊蕭道成479年—502年梁蕭衍502年—557年陳陳霸先557年—589年南朝建康六朝:吳國、東晉、宋、齊、梁、陳南京4世紀末,鮮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于439年統(tǒng)一北方,結束了十六國以來分裂割據(jù)的局面。4世紀后期,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權基本統(tǒng)一了北方。淝水之戰(zhàn),前秦敗于東晉,迅速衰落,北方再度陷入分裂狀態(tài)。北方的分裂局面是怎樣結束的?宋齊梁陳南朝(420-589)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北朝(439-581)6.北朝隋朝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中蘊含著什么時代趨勢?分裂中孕育著統(tǒng)一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貳課堂任務:閱讀教材,按照時間順序梳理民族交融大事記。1.三國時期:蜀、吳加強了對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治理。2.東漢—西晉:少數(shù)民族內遷。在江南開發(fā)的過程中,江南山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逐步與漢族交融。4.十六國時期:①十六國學習漢族的典章制度;②各民族之間頻繁接觸,差異慢慢縮小,但民族隔閡仍廣泛存在。5.北魏:3.東晉以來:孝文帝改革進一步促進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大趨勢。?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

孝文帝自幼在其祖母馮太后的教養(yǎng)下,接受漢學教育,是北魏第一個系統(tǒng)接受漢文化儒學教育的皇帝。

帝……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五經之意,覽之便講……詩歌銘頌,任興而作……——《魏書·高祖紀下》

穿漢服遷都洛陽說漢語定門第改漢姓改革措施結漢親遷都洛陽

……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治,信為甚難。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段簳と纬峭鮽鳌?/p>

思考:孝文帝為什么要將都城由平城遷至洛陽?穿漢服遷都洛陽說漢語定門第改漢姓改革措施結漢親穿漢服胡服俑漢服俑穿漢服遷都洛陽說漢語定門第改漢姓改革措施結漢親說漢語30歲以上的鮮卑官員要逐步改說漢語,30歲以下的要立即改說漢語。穿漢服遷都洛陽說漢語定門第改漢姓改革措施結漢親改漢姓穿漢服遷都洛陽說漢語定門第改漢姓改革措施結漢親定門第仿照魏晉以來漢族社會的士族階層,將新改姓的部分鮮卑貴族定為一等高門。穿漢服遷都洛陽說漢語定門第改漢姓改革措施結漢親結漢親

孝文帝率先娶漢族大姓盧、崔、鄭、王4家的女兒為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族大姓,還為自己的6個弟弟都娶了漢族地主的女兒為妻。把漢族地主和鮮卑貴族的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壯大了北魏的統(tǒng)治力量。血統(tǒng)的交融,加速了鮮卑的漢化。?改革影響

自晉宋以來,號洛陽為荒土,此中謂長江以北,盡是夷狄。昨至洛陽,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富。……所謂帝京翼翼,四方之極。

——(東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

民族大融合的實現(xiàn),使?jié)h族接受了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新鮮成分,所以在經濟、文化上不僅沒有衰落,而且變的更加興盛,充滿活力。隋文帝能夠順利完成統(tǒng)一事業(yè),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應該是南北統(tǒng)一的重要條件。因此,歷史上強盛的隋唐大帝國的出現(xiàn),正是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實現(xiàn)為堅實基礎的。

——張鶴泉:《魏晉南北朝史:分裂與融合的時代》

順應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趨勢,大大緩解了民族矛盾促進了北魏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繁榮為以后北方統(tǒng)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xiàn)打下了基礎本課小結第5課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政治:從分裂走向統(tǒng)一民族:從胡漢夷狄到中華民族長期分裂門閥士族全國統(tǒng)一皇權抬升族群沖突胡漢互化中華民族交流互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國家魏蜀吳三國時期(220-280)西晉(266-316)十六國(前秦統(tǒng)一北方)東晉(317-420)淝水之戰(zhàn)(383)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滅隋朝北朝(439-581)宋齊梁陳南朝(420-589)滅隋朝統(tǒng)一八王之亂(291)本課小結1.八王之亂

290年司馬炎病逝,惠帝即位。賈皇后欲獨攬大權與輔政大臣楊駿發(fā)生矛盾。291年賈皇后殺楊駿,統(tǒng)治階級內部遂爆發(fā)政治殘殺和戰(zhàn)爭,先后有8個分封為王的皇族參與其中,歷時16年之久,史稱“八王之亂”。釋義八王之亂示意圖?門閥士族

因古代社會,讀書機會就不易得。第一是書本不易得……因此讀書求學,便有著絕大限制。但若你生來便在一個讀書家庭中,那一切困難,便都易解決了。因此當時雖非封建社會,爵位不世襲,而書本卻可世襲。……世代經學,便可世代跑進政治圈子,便無異封建傳襲的貴族了。……所以說:“黃金滿籯,不如遺子一經?!薄虼水敃r一個讀書家庭,很容易變成一個做官家庭,而同時便是有權有勢的家庭?!瓭h代選舉,是分郡限額的,每郡只有幾個額;于是卻永遠落在幾個家庭里。如是則每一郡必有幾個像樣的家庭,這便造成了將來之所謂“世族門第”。……中國魏晉以下門第社會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漢代之察舉制度?!X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知識拓展:世族門第之由來漢末,察舉制逐漸演變,到魏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