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1引言比喻也被通俗的稱為打比方,是憑借人們非常了解的各種事物的相似性來進行使用的,也就是用與甲事物有類似點的乙事物來進行描述的修辭法,用于表現事物和感情。抓住兩件事物的共同點,以此來相比。通過比喻,可以使表達的內容以及所要表達的意思更加清楚,比喻還便于記憶,使人產生奇妙的聯(lián)想。一般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種類型,《詩經》里的語言藝術運用將比喻成功的進行了體現。其體現在比喻的形成多種多樣而且在日常中有著各種形式的廣泛運用。如此多的比喻為什么能成為突出的表達方式以及一種修辭手法來使用,人們不能只理解比喻的審美成效這一單方面,而應該從比喻的生成機制這一更深的層次去解釋??梢詳嘌?《詩經》中的比喻不但和當時的社會生活、生產勞動密切相關,而且與宗教有著緊密的淵源關系。從不同的視角研究比喻,分別可以將其視為--種修辭方式、表現方法或思維方式,本文研究《詩經》中的比喻,主要是從語言表達這一角度,即將其作為一種修辭方式來研究。而《詩經》中的比喻在許多情況下,既是一種修辭方式,又是一種表現方法,所以兩者相融的情況也在我們的研究之列。以往研究《詩經》中的比喻,多從審美角度、從比喻的表現功能方面、從闡釋分析的層面去探究,本文著重從《詩經》比喻的形成原因方面,即從比喻的文化指令角度做一番粗淺的探求。2《詩經》比喻物像的基本情況比喻是《詩經》中最基本的、也是應用最廣泛的表現手法,或曰修辭手法。在305篇詩歌集的《詩經》里,其中有100多篇詩歌使用了200多個比喻手法,其中“風”的部分用得最多,幾乎俯拾即是。2.1用植物作比在《詩經》中,花草等植物經常被詩人們用作比喻的喻體,這種往往是通過一定意象來呈現的,意象:“意”是心意,是指作者的主觀思想、觀點、思想和邏輯,象就是“物象”,是指世界上的自然和客觀項,包括自然世界、人類社會和任何其他范圍的條目;“意象”就是賦予了情感色彩的事物形象。具體來說,作家為了表達某種思想感情,用自然界的一種物象來間接表現出來,意象是我國古典詩歌中的一種基本藝術和詩歌概念,意象對《詩經》具有重要意義,一個生動的意象可以增強作品的深度。我國詩歌中最早記載的花意象歷史可以追溯到我國著名經典《詩經》中的花意象,如:《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華”,“有女同車,顏如舜英”。在《詩經》中,花的意象與愛情婚姻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詩經》的意象也影響到宋詞,花意象的構建是為了表現女性的美麗,也可以表達作者離開戀人或朋友的悲傷和戀人之間的相思,如“常疑即見桃花面,甚近來,翻笑無書”(出自宋代張炎的《渡江云·山陰久客一再逢春回憶西杭渺然愁思》),“細看玉人嬌面,春光不在花枝”(《清平樂》;宋朝詩人張先的作品),“恨玉容不見,瓊英謾好,與何人比?”(周邦彥《水龍吟·梨花》)在宋詞中,愛情是以花意象呈現的。很早的時候,就有一種傳統(tǒng),好看的女孩總是被比作美麗的花,特別是盛開的花。當一個漂亮的女孩映入眼簾時,除了直接用美的形容詞來恭維外,還使用隱喻的表達方式,如“人面桃花”、“花容月貌”來表示。縱觀我國的詩歌史,關于女孩美麗外貌的描述基本通過比如花等意象隱喻表現出來。首次把女孩子的樣貌和綻放的桃花來進行對比的是《詩經》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一文?!对娊洝分杏貌葑鞅鹊囊膊簧?。比如《簡兮》一文中所描寫的“山有榛,隰(xi)有薈,云誰之思?”又如余冠英余先生所說過的,在《詩經》一書中,要是描述了“山有口,隰有口”然后從樹、草等對舉的一般都是隱喻。用樹木來比喻男孩,用花草等來隱喻女孩,似乎也是這樣的隱喻?!吨泄取酚靡婺覆荼扔髟怆H不幸的棄婦?!掇まぁ分杏小稗け耸捤?零露濃濃”句,“蓼蕭”為長大的香草,這里用香草比喻來朝的遠國之君。《蓼莪》有“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句,用苦澀無用而長在墳地的青蒿、牡蔚在西風中搖曳,比喻自己無力終養(yǎng)雙親享盡天年。2.2用動物作比《詩經》中有50多個用動物充當喻體的比喻句子,這些動物有虎、狐、兔、羊、豹、狼、馬、鹿、猴子、蝎、兕、貓頭鷹、草蟲、梟、鴟、蟬、鳳凰、鵲、魚、鼠、青蠅、雞、鴛鴦、土蜂、黃鳥、大雁、蜉蝣、癩蛤蟆、麻雀、斑鳩、麟、蝗蟲等等。動物比喻有著鮮明的愛憎情感。如往往用麻雀、老鼠、狐貍、烏鴉、鶚鳥、蜉蝣、青蠅、梟、貓頭鷹比喻惡人或統(tǒng)治者?!缎新丁分杏小罢l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句,用麻雀和老鼠比喻強暴、邪惡、專好破壞別人安寧的男子?!肚嘞墶泛汀洞T鼠》通篇用青蠅和老鼠作比?!肚嘞墶芬晕宋俗黜憽⒌教巵y飛的蒼蠅來比喻那些到處造謠生事的小人?!洞T鼠》把貪婪、殘忍、寄生的統(tǒng)治者比作碩鼠。《詩序》指出:“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于民,不修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鶴鳴》是一首隱居才人的佳作,此文不僅描繪出了園林內外美麗的景色,還體現了其似主人一般淡然典雅的性格特色:具備鶴鳴于皋、聲聞于天的遠大志向,但是又如漁潛躍,棲息林下,靜靜守候著伯樂的到來得到引薦,這就好比治下要借用它山之石。鶴體瘦脛長,脖頸和腿也很細長,翅膀大適合飛翔,形態(tài)飄逸俊秀,所發(fā)出的叫聲也清脆響亮。“體尚潔,故其色白;聲聞天,故頭赤;食于水,故其喙長;軒于前,故后指短;棲于陸,故足高而尾凋;翔于云,故毛豐而肉辣;大喉以吐故,修頸以納新?!保ā陡∏鸸帔Q經》)宋陸細《埤雅》寫鶴“行必依洲渚,止必集林木”,喜歡生活于水邊和樹林,飲食淡泊,體潔性清。傳說中,鶴“雌雄相隨,履其跡則孕”,或“雄鳴上風,雌鳴下風,以聲交而孕”,不涉淫欲。人心物性同屬自然,鶴的性格與習慣都和超凡脫俗、修養(yǎng)自身潔白品行的君子交感相應,內心性情相連。“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一句是表達出鶴就算在蜿蜒的水澤地區(qū)發(fā)出鳴叫,其聲音也非常響亮,貫穿云端。它和潛于深水的魚、園子里的檀樹一同成為賢士的象征,表明招致賢才、為國所用的主張。即使是“他山之石”,也能為我所用。鶉、鵲、鼠、馬(騋)四種動物,每種動物所要表述的意思都不相同。2.3用水作比水是一種非常有暗示意義的文化形象,在《詩經》里體現的也非常之多,使其對后世的文學也起到影響,使我國產生了水文化這種非常具有特色的文化體現?!对娊洝匪庀蟮膬群嵌鄻拥模簮矍椤⑧l(xiāng)愁、品德等,水意象的形成也受到了上古神話傳說、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自身特性的影響。水一直是我國久遠的文化中一種重要的意象形式,對其內涵和意義已有不少學者做過研究探討。不管是在《詩經》《楚辭》,還是在后來的古詩詞中,水簡直是無處不在。我國的文化人對水的偏愛在《詩經》中可見一斑。據前人統(tǒng)計,《詩經》里面和水這個意象相關的篇目就占據了總詩歌的三分之一,共有一百零六篇,里面所提到或者有關聯(lián)的就有二十余條河流,例如汾水、淇水、洧水等等,不僅如此,詩歌里還會寫到關于水的各類不同的地形,淵、池、沼、渚、隰、雨、雪、露等?!对娊洝犯亲钤鐚⑺`寫到了極致。水是一種非常有暗示意義的文化形象,在《詩經》里體現的也非常之多,使其對后世的文學也起到影響,使我國產生了水文化這種非常具有特色的文化體現。那么,在《詩經》中,身為一種意象形態(tài)物的水,主要包含了什么內涵,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愛情和女性的象征?!吨苣稀りP雎》以河州上的關雎起興,說盡男子對女子的愛慕與追求。男子在河州上,看到了佳人聽見了鳥叫,無法壓抑住自己美麗的心情,于是吟誦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幾乎到學齡前兒童張口就來的地步。從《周南·關雎》一詩體現出,男子在河州見到那位采摘荇菜的女子以后,便夜不成寐、食之無味,自此之后他心里記下了女子的所有動作,一次又一次的回想著女子采摘時“采”、“芼”、“流”等行為舉止,心儀的女子一舉一動都是動人、值得回味的。他已經深深地喜歡上那個女子了,想鼓瑟彈琴來讓女子欣喜。好不容易進入夢鄉(xiāng),耳邊想起了鐘鼓聲。與黃鐘大呂比起來,民間音樂聽起來更輕巧更柔軟,更適合用來譜曲自由戀愛。河州水畔,兩人像蝴蝶一樣伴隨著鐘鼓聲在空中翩翩飛舞。君子和淑女象征著人們的愛情腔調;河州代表著我國人們時常陶醉的隱晦模糊的感情意象。不僅僅是感情,我國人民的各種行為都偏向含蓄的狀態(tài)?!拜筝缟n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痹诤w了三百篇詩歌的《詩經》一書中,單從境界上來對比,沒有其他詩歌能夠與之相比擬?!肚仫L·蒹葭》一詩中,向我們描述出了一場白霧遍布,眼前滿是秋葦的美景。水在此,便暗示了阻隔兩人的層層障礙。雖不得而知,卻又如水浸潤著人心,涼而有點愁。秋天的景色在他眼前本該是很平靜的,前面除了秋水漫漫其他什么都沒有。但因為對心中女子的掛念,他好像看到了水對面的戀人,所以他想前去追尋。從“水一發(fā)”、“水之湄”到“水之涘”,卻到不了她的身邊,她仿佛就永遠在水中央,目光能所及,身體卻到不了她身邊。而他兀自在水邊徘徊往復,神魂不安。該詩三章的開頭都是先對凄美的秋景進行描寫,詩中所寫的“蒹葭蒼蒼、蒹葭凄凄、蒹葭采采”等,渲染的是清冷凄涼的景色,不僅描寫了當時主人公看到的景色,還描寫了當時主人公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這和詩人當時憂傷凄涼的心情相同。這種能看見但不能接近的惆悵和秋天的凄涼一樣蒼白無力,兩者融為一體。這種我國最早有象征意義的將景色與心情互相結合在一起的抒情詩,因水的存在,更顯情韻婉轉不盡,以致對后世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詩經》中,在男子和女子進行約會時,都是選擇在水畔邊相會,如《鄭風·溱洧》、《鄘風·桑中》;男子在進行提婚的時候,要先過河,如《衛(wèi)風·碩人》如甚至女子被棄時也要提到水,如《衛(wèi)風·氓》;這些好似就在告訴我們,水是情感遞進的地方,水是情感的證明。我們能說在后世的詩詞歌賦中,《詩經》會是用水來表達愛情的藝術起源。2.4用天氣物候和自然物象作比《詩經》常用風、雨、雪、霜、雷、山、河、火、云、星星、月亮、太陽銀河、玉石等充當喻體,多喻人,呈現出比喻意蘊的多向性。一是用以比喻人之舉止、性情、容貌,如《終風》通篇運用比喻,詩人用狂風、天陰、響雷比喻男主人公粗野、輕狂的性格以及暴虐舉止?!栋刂邸分械摹叭站釉轮T,胡迭而微”,用日食月食這一自然現象來比喻出當代君王的昏庸無能,一些詩篇中用月亮喻女人之美,用花和玉比喻美男子。3《詩經》比喻的類型和方式3.1《詩經》比喻的類型通過比喻,可以使所要表達的意思更加清楚,比喻還便于記憶,使人產生奇妙的聯(lián)想。一般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種類型,一般使用明喻可以達到通俗易懂之效。3.1.1明喻《詩經》中用來將本體和喻體進行聯(lián)系的詞大多數是用“如”。如:“泣涕如雨”、“有力如虎”、“如山如河”、“美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麻衣如雪”“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等。當然,并不是帶有“如”字的句子都是比喻句,如“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和“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兩句中的“如”,并不是喻詞,只是表示比較關系。3.1.2借喻借喻的意思是本體和喻詞都不在文中體現,而是將本體用喻體來進行替代,直接用喻體來說話。因為此手法只存在喻體,因此體現出來的效果能更加的含蓄和深遠,語言也顯得更加的精煉簡潔?!对娊洝分械挠裎幕钱敃r社會人們用玉方式、用玉觀念以及用玉心理的一種真實表現。以上的典型形式反映了周代的禮樂文明,后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文化背景和歷史中都有著很重大的意義。作為詩經中經常使用的借喻思維,這也是孔子等儒家所提出的“玉德”理論的機會。像《禮記·聘義》中的玉德十一德行,大體上將儒家的理論主旨概念都包含在了其中。《詩經》中的借喻多是通篇用比,即全詩只出現喻體,不見本體。如《螽斯》“螽(zhong)斯羽,先先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蠡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痹撈姼栌没认x多子來作比喻,用來祝賀人們子孫多多,這可以看作是后世詠物類比體詩的發(fā)端。3.1.3暗喻暗喻又叫隱喻,《詩經》中的暗喻比前兩種比喻運用的要更少。它沒有現代比喻“A是B”的形式,要么就是幾句“A匪B”,這種是屬于否定式的暗喻,有人也稱之為否喻。如《柏舟》中的“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和“我心匪鑒,不可以茹”等句,都是暗喻。在《詩經》中,美好的人物經常和植物聯(lián)系在一起?!拜笔且环N可食用的野菜,被稱為莪蒿?!睹娦颉氛J為,青蔥茂盛的莪蒿,正是在形容少年的樣貌。從“莪蒿”位置的變換上,“在彼中阿”,“在彼中沚”,“在彼中陵”,位置從“山坳”到“小洲”再到“丘陵”的變化,我們隱約能感知到一種在地理位置上的上升感。而隨著位置的遷移,少女的情感也逐步加深。正如在概念隱喻中所說,這樣“上”的趨勢,符合我們對感情的認知,“快樂”是上升,“悲傷”是低落。同時,“莪蒿少年”的形象也和《秦風·蒹葭》中的“蒹葭美人”形象遙相輝映?!拜筝纭笔侵柑J葦,沿水而生。而“露”凝結成"霜”的季節(jié)正是秋季。在這蕭索清秋里,男子在水邊遇到了一位美人。伴隨著“白露為霜”“白露未晞”和“白露未已”,伊人位置也在不斷的變化。在時間的線性增長中,展現了空間的多維性。這種多維性映射到心理上,形成了心理距離,營造了”愛情“遙遠不可觸的感覺。語言既是文化傳承的重要介質,它又對文化有著很大的反作用力。語言蘊含了文化的全部基因密碼,當借助于文字時,這種傳承甚至可以跨越時空。在語言學家看來,文字是語言的可視符號,擔負著記錄語言的功能。而語言又由語言、詞匯和語法構成,因此,我們說承載文化的是語言,而非文字。同時,在語言傳播文化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語言與所指混淆的情況,于是語言又反作用于文化。例如在原始社會的巫術時期,巫師口中的咒語聲音與隨機產生的后果相結合,產生了語言崇拜。而對于先秦時期,我國處于奴隸社會末期,還留有原始社會巫術崇拜的影子,人們對于聲音與結果的因果關系,仍有語言崇拜的蹤跡。例如在《詩經》中,發(fā)出“喋喋”的叫聲的貓頭鷹經常出現在墓地里,這種“喋喋”就與“死亡”產生了映射,在文化上的反映,就是今天我們仍將貓頭鷹看做不詳之鳥?!囤L·柏舟》一詩中就有六句運用了隱喻的修辭手法,除了文章開始的那句是傳統(tǒng)上“興”的形式,用漂泊在流水中的舟將詩人煩悶的心情引導出來之外,其他的五個地方都是用的“比”。前三處分別是“我心匪鑒,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后兩處則是在“心之憂矣,如匪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這五處詩句的設喻取譬,實在是妙不可言?!囤L·柏舟》的幽怨不平之情在在皆是,不難體會。從“汎彼柏舟,亦汎其流”的首章起興句,直到“靜言思之,不能奮飛”的末章結句,全詩五章,自始至終,一脈怨憤之氣貫穿其間,無時或息;不僅毫無止息,而且隨著詩章的推進,這股怨憤之氣反而變得愈來愈強烈,愈來愈郁勃了。這不僅體現在散見于各章的“隱憂”“憂心”“慍”“受侮”“心之憂”等俯拾即是的顯性字眼上,尤其是第四章的“靜言思之,寤辟有摽”和第五章的“靜言思之,不能奮飛”,更讓人對這一腔幽憤感同身受?!办o”,靜心也;“寤”,夢醒也;“辟”,拍擊也;“摽,讀為嘌;有摽,即嘌嘌,拊胸之聲也?!保勔欢唷对娊浲x乙》)第四章中的這一句“靜言思之,寤辟有摽”,與首章中的“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前后遙相呼應,這表明詩中的這位抒情主人公郁悶到什么程度呢?憂悶之情充盈于她的心中,讓她耿耿不安,獨守孤燈而長夜難眠;即便朦朧而睡,午夜夢回之際,煩憂便重又襲上心頭,她唯有捶胸而恨,卻再難安枕。這種隱喻性的表達機制就是,它突破了思想感情表達的常規(guī)形式,而在詩人的內心情意與隱喻載體之間,依據相似性原則建立起聯(lián)系,從而將原本線性的、平滑的表達,轉化為一個能夠充分激發(fā)人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意義創(chuàng)生的空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無論就文本整體性而言,還是就具體語言形式而言,是否具有隱喻性,是判斷一篇作品“詩”與“非詩”、“文學”與“非文學”的重要尺度。如果沒有了隱喻性特征,那么作品就只有表層意義而沒有了深層內涵,就沒有了所謂言外之意與韻外之致,“詩性”與“文學性”便無從誕生。孔子說,語言要超越“質勝于文”的階段而達到“文質彬彬”的境界,其實都包含著對優(yōu)雅的語言必須具備隱喻性的內在要求。3.1.4博喻對一個事物的比喻使用了很多種的喻體,這種手法叫做博喻,在《詩經》中的這種比喻手法,錢鐘書稱其為“博譬”錢鐘書《宋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7月版,第20頁。。里面大多數的詩篇都運用科這一手法:比如《柏舟》用了席、鏡、石這三中物品用來比喻當時作者的心情;《天寶》一文中運用“如月之恒,...如松柏之茂"錢鐘書《宋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7月版,第20頁。3.2《詩經》比喻的方式3.2.1前為本指,后為比喻如《召旻》的第二部分,前兩章先指斥小人當道,綱紀敗壞所造成的惡果,后一章用比喻,形象地說明整個國家已像大旱之年的枯草,很快就要完了。3.2.2前為比喻,后為本指如《椒聊》里所寫的,每章的一二句是比喻,三四句是本旨,五六句又是比喻。即先以花椒結子繁盛為喻,再贊美多子的女性,最后又以花椒為喻,極盡贊美女性之意。4《詩經》比喻的成因4.1《詩經》比喻形成的社會原因在這個時期下,社會生活逐漸富足,從審美的主體來分析,人們自身的勞動使得人對于自然有了更多的興趣,人對自然地感覺也會從慢慢豐富多姿的生活中慢慢的重視起來。因此人們自己的勞動生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師生、夫妻、君臣、母子等)和人們之間的愛情與自然之美,例如蟲魚、鳥獸、樹木、花草、天象、山河湖海等等,這一切都能被人們所注視到,也能作為詩人們用于表達的體現。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書上的很多比喻手法等,都是運用的這些自然景象或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所例舉的比喻就是其證明,就像《小弁》這一篇詩,詩中表達的是家里的后母對前母所生的孩子進行肆虐,子女的父親聽聞流言蜚語,將自己的親生小孩所舍棄,詩中以莞柳藏蟬、崔淵長葦、舟流無止、難鳴求偶等很多種比喻的方式,表達自己被父母拋棄,喪失了親人的疼愛無依無靠的痛苦。用“不屬于毛,不離于里”強調詩人在缺失父母之愛的失落挫敗之情,借“莫高匪山,莫浚匪泉"來比喻人情險惡,甚于山川。我們可以注意到的是,作者對使用反比的抒情手法非常的擅長,首章“言烏亦有反哺之樂,反興己獨失父母之歡”;用柳樹茂密,蟬在上面棲息鳴叫,蘆葦密集,在深水邊長得茂密來進行比喻,用反比的手法體現出自己沒有地方可以停留;又以“相彼投兔,尚或先之”為喻,運用反比的手法來體現出了父親對自己的冷酷無情。文章中的喻體也都是詩人在日常所能看到的景物,生活中能經歷到的場景和自我體驗,都在此詩中進行了藝術的表達。西周及春秋時期的三秦大地物資匱乏,士兵們一般都在田里進行勞務工作,有戰(zhàn)事需要便會隨時準備參戰(zhàn),預備役和常備役是沒有報酬的封建義務,國家不會給入伍的人酬勞。甚至士兵們必須自己提供大量的服裝和其他后勤的需要的東西。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出來的《秦風·無衣》,不會讓人們產生士兵們條件這樣的困難而沮喪的感覺,所有的話語都讓我們感受到了戰(zhàn)士們的血氣方剛,抗戰(zhàn)中,秦國人民表現出勇氣和熱情,這首詩滿是戰(zhàn)友和愛國之熱血,對后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次,衣裳所蘊含的意義。服裝是能夠代表人身份和地位的,也能夠從不同的層面展現出人們的心理以及性格。作為“禮樂”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身俱存,一直都很直接的特點,這是人們身上最顯眼的標志,維護著等級制度,承載著階級、地位、身份等特殊內涵。唱的人用豁達奔放的歌聲,對戰(zhàn)友們進行著心靈上的慰藉,因為他們戰(zhàn)備物資欠缺,導致情緒不佳,國家將會迎來戰(zhàn)爭,一起要面對共同的敵人西戎族,我愿意跟你穿著同一件衣服,我們一起來迎接困難,保衛(wèi)我們的祖國,并努力將困難戰(zhàn)勝,為我們的國家而戰(zhàn)斗?!对娊洝分凶叱龅淖玉?、羔裘、綠衣、淄衣、等服飾,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幾千年的歷史背景下不停地經歷著洗滌和進步,已經成為了很多文人詩歌文章里非常有靈性的物品,具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命力。在疫情期間,抗疫物資是醫(yī)務人員川的防護服,因此我們看到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所具有的現實意義會使我們更加團結,令我們更加連接在一起。4.2《詩經》比喻形成的宗教原因祭祀的對象有天神、地神和人神,天神被稱為祀,地神被稱為祭,祠堂被稱為享。祭祀也存在著等級階層。天神地神是天子來祭,山川等是由諸侯大夫祭,庶民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以及灶神。聞一多指出了《詩經》里有些比喻的代表和圖騰尊崇的聯(lián)系,還說圖騰意識慢慢變弱消亡和修辭的意義被強化、濃縮兩者之間的復雜過程,意思是說某些表示一定意類的比喻起源于圖騰崇拜,其是原始宗教的一種非常重要模式。如《詩經》中以魚充當喻體的比喻多與匹偶,愛情和婚媾有關:《敝笱》、《何彼秩矣》、《竹竿》、《匪風》《候人》等等,里面都是運用了魚或是和魚有關聯(lián)的食物來做比喻,所用的詩詞要么是與情侶的合歡有關,要么是對愛情的思念向往,這些都和愛情有關。在《頌》《小雅》《大雅》中有部分祭祀詩,多是祭祀祖先神靈的,這些祭祀詩可說是將當時周人的宗教觀、天命觀、價值觀作了第一次梳理,也是對周朝禮制如何落實與推廣的記錄,這也是人類文化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缎⊙拧こ摹访枋隽思漓氲恼麄€過程,是周王祭祀先祖的樂歌,從準備到之后的宴樂,都體現出了周代秋祭和冬祭的儀制風貌?!对娊洝分?很多與祭祀有關的作品都體現了人們的宗教思想。例如《周頌清廟》里就寫了很多人因為對文王的崇敬之情,都聚集在寺廟里供奉文王?!对娊洝分械募漓朐姶蟛糠峙c祖先的祭祀相關。此外還有對山、川、天、地等與自然對象相關的祭祀,這些詩體現出了周人的祭祀活動,還表達了周人思想意識的模糊性,濃厚的宗教氛圍摻雜其中。5《詩經》用喻確立的審美觀5.1《詩經》“桃花”之喻對審美觀的建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出自”是《詩經·周南·桃夭》里的一句描寫對新娘進行祝賀的詞,當時作者是注意到了在春天的景色里鮮嫩的柳樹枝芽和綻放的桃花,因此想到了美麗的新娘,借由美好的事物借喻結婚這喜慶的事情。整首詩也是借助桃花這一美好象征,比喻新娘是賢良淑德的。這是將出嫁的女子的詩句。桃紅色在色彩感里面代表著一種非常含蓄動人的意象,就像少女一般的,略帶嬌羞。從古至今大多數的文人墨客都喜歡用桃花來對女子美麗的容貌進行比喻。在我國一般也是用桃花的顏色來形容愛情的,當桃花開始盛開時,也意味著戀愛的發(fā)酵,我國詩歌史上首次把女子比為花是在《詩經》中的《桃夭》一文,灼灼一詞是用來對待嫁姑娘如桃花般滋潤的形容。人與植物同為生命體,有著相似的內在聯(lián)系。根據萊考夫和約翰遜本體隱喻中物理物體的進一步細化延伸,植物的樣貌、結果、衰老等特征均可用以隱喻人的現象,并體現人的特點,給人形同身受之感。比如用花容形容人貌。花朵經常給人以炫麗奪目感,這與在熱戀中的青年,對深愛女子的感覺相似。同時,花有色彩、形態(tài)、狀態(tài)等,與人的外在體貌特征有著近似。在《桃夭》中,“桃之夭夭,爍爍其華”正是用這種明亮開放的狀態(tài),與新娘結婚當天的狀態(tài)有著內在相似。在“新娘是桃花”中,始源域是桃花,目標域是新娘。從始源域到目標域的映射的是桃花的部分特征即“爍爍”明艷的樣貌,這種映射具有單向性。用花來形容女子,里面也有深層的含義?;ǘ涫桥陨称鞴俚臉酥?,并且花朵要經過傳粉才能結果。從植物一年一度的開花結果,這樣的循環(huán)往復表現著無限繁殖能力。由于遠古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制約,自然生育對于婦女來說并不容易,子嗣存活也很艱難。所以先民多實行生殖崇拜,當他們注意到植物開花結果的周而復始,將女子比作花朵就有著深層的含義。在《桃夭》中,先用“桃之夭夭,爍爍其華”映射喜娘狀態(tài),然后才提出“桃之夭夭,有蕡其實”,正是隱喻了女子嫁人后,要生兒育女要開枝散葉。同時,植物和人一樣,也會衰老。對于人來說是頭發(fā)花白,對于植物來說是變得枯黃?!缎⊙拧ず尾莶稽S》中,正是注意到了這一點。這里衰草類比的是征夫,同樣的“人如草木”的隱喻,我們在“命如草芥”“一介草民”中也可以看到。成對出現的植物中,經常用樹木和草的關系,映射男與女的關系。這是因為草的纖弱、柔順與女子有著內在聯(lián)系?!稑湍尽?,雖然沒有《桃夭》有名,但是意思一點兒都不差。樛(jiū)木:彎曲的樹。葛藟(léi),當成一種藤蔓,葛藟的生長將樛木纏繞了起來,將這兩樣來體現出君子的心情之快樂。該詩描寫出了這樣一幅畫面:一位青年男子將要娶親,在那么多人的吟詩中與新娘手牽著手。新郎滿臉幸福的微笑,新娘十分害羞,雙方一起快樂的生活?!多嶏L·子衿》詩開篇起興發(fā)端,女子站在高高的城樓上面,往遠處張望陷入沉思。另外一處是穿著青色衣服戴著青色玉佩的君子坐在樹下。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青”字,水墨畫般的素凈色彩煙霧縈繞、虛無縹緲,將女子對遠處心上人的想念用含蓄的手法表達出來了,情感與色彩相互呼應,和諧美好。總覽《詩經》,詩歌里除去草木鳥獸等,還有著能給人隱約感受到顏色和形象的語言表達,在不同時期具備了自己獨有的現實意義之美?!耙律选弊鳛橐环N意象“碎片”,對當時背景下的文化底蘊進行著一代又一代的傳遞,從原始社會走進文明社會的歷史進程中,衣裳已經是人類的物質和精神文明的歷史象征。5.2《詩經》頌贊之喻所確立的審美觀《詩經·衛(wèi)風·碩人》一文是用來稱贊衛(wèi)莊公夫人莊姜的美貌的。其中,詩的第二章連用了6個比喻的修辭手法來進行對其長相的描寫,分別是:“手如柔荑”,把莊姜的手比作春天萌發(fā)出來的芽特別柔嫩;“膚如凝脂”,把莊姜的皮膚比作油脂凝固了似的非常白潤光滑;“領如蝤蠐”,將莊姜的脖頸比喻成天牛的幼蟲一樣優(yōu)美;“齒如瓠犀”,稱贊她的牙齒如瓠子般整齊好看;“螓首蛾眉”一句,將兩種比喻結合在了一起,“螓首”是用來描述莊姜的額頭豐滿;“蛾眉”是贊美莊姜的眉毛細長且彎。通過此六種對莊姜贊美的比喻體現出了詩人對喻體選擇的意象審美,清晰地體現出作者對女子樣貌美好的認知標準。5結語語言中存在大量的用喻,而用喻是一種認知方式,作為思維的載體語言,通過概念用喻可以將認知生活轉化為語言。用喻是語言轉化的觸媒,失去用喻思維的語言就等于喪失了其本質,因為用喻是普遍存在于語言現象中的。通過用喻,人類將已有的經驗映射到未知的經驗上,通過熟悉的具體的始源域映射到陌生的模糊的目標域上,以此達到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对娊洝房梢苑Q之為是先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生聘用期間個人工作總結(13篇)
- 藥物濫用社會工作干預-洞察分析
- 網絡輿論心理分析-第1篇-洞察分析
- 戲劇劇本創(chuàng)作-洞察分析
- 信托法司法解釋解讀-洞察分析
- 醫(yī)院個人一崗雙責廉潔工作總結(6篇)
- 《涂裝工程》課件
- 《家庭系統(tǒng)排列講座》課件
- 辦公室文化與家庭教育的融合實踐
- 醫(yī)學背景下的數學基礎教育研究
- 食材配送服務方案
- 2021-2022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七年級上冊期中數學試卷+答案
- 2023-計算機考研408真題及答案
- 垃圾焚燒鍋爐系統(tǒng)安裝方案
- 足球裁判規(guī)則PPT
- 中藥的用法課件
- 《教育心理學》教材
- 2022年專業(yè)技術職稱等級分類
- DB37 5155-2019 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
- 鍋爐水處理技術和鍋爐加藥技術15
- 《安全管理學》word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