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_第1頁
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_第2頁
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_第3頁
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_第4頁
幼兒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TOC\o"1-2"\h\u17754第一章應急預案總則 4225771.1編制目的與依據 4248851.1.1編制目的 4239991.1.2編制依據 4196681.1.3適用對象 438831.1.4適用類型 482781.1.5修訂原則 539541.1.6修訂周期 563271.1.7修訂程序 5322041.1.8更新要求 532211第二章組織架構與職責 566871.1.9應急指揮部 5126771.1.10應急小組 587371.1.11應急指揮部職責 6309291.1.12應急小組職責 6216051.1.13培訓內容 6223221.1.14培訓方式 712513第三章食品安全等級劃分與報告 7218911.1.15等級劃分原則 727471.1.16等級劃分標準 764401.1.17發(fā)覺食品安全 7238961.1.18報告食品安全 854551.1.19啟動應急預案 899871.1.20報告單位基本情況 8121741.1.21基本情況 8239731.1.22已采取的措施 8148921.1.23其他需要報告的情況 830307第四章現場處置與控制 9311781.1.24現場保護 9325491.1確定現場范圍,設立警示標志,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9228631.2保證現場通風良好,防止有害氣體積聚。 93361.3現場如有易燃、易爆物品,應立即隔離并報相關部門處理。 9179881.4對現場進行封鎖,防止擴大。 9243671.4.1現場隔離 9166462.1對現場周邊區(qū)域進行隔離,保證周邊環(huán)境安全。 9107312.2對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進行隔離,防止污染擴散。 9182852.3對可能受到影響的幼兒進行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971702.4對現場周邊人員進行疏散,保證人員安全。 9137962.4.1受害者救助 911691.1對受害者進行初步檢查,判斷病情嚴重程度。 9230411.2根據受害者病情,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心肺復蘇等。 946031.3對受害者進行心理安撫,減輕其恐懼和緊張情緒。 928461.3.1受害者轉移 978532.1選擇合適的轉移方式,如擔架、輪椅等。 91372.2保證轉移過程中受害者安全,避免二次傷害。 9309882.3聯系醫(yī)療機構,做好接收準備工作。 967092.4在轉移過程中,保持與醫(yī)療機構的溝通,保證受害者得到及時救治。 9101932.4.1現場證據收集 9143711.1拍攝現場照片、視頻,記錄現場情況。 9303131.2收集可能涉及原因的物品、資料等。 9240211.3對現場人員進行詢問,了解發(fā)生經過。 9125501.3.1現場證據保存 926932.1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分類、編號,保證證據完整、清晰。 9303402.2將證據妥善保存,防止丟失、損壞。 10133102.3對證據進行封存,保證證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10303042.4在證據保存期間,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隨意查閱、提取或銷毀證據。 10320第五章調查與分析 10254042.4.1組織架構 1029132.4.2啟動程序 10263252.4.3調查內容 10241302.4.4調查方法 1026412.4.5原因分析 11132.4.6影響分析 11241422.4.7處理措施分析 11157752.4.8責任分析 1118460第六章應急響應與措施 11110822.4.9根據幼兒園食品安全的嚴重程度、影響范圍和緊急程度,將應急響應分為以下三個級別: 11179192.4.10應急響應級別的確定由應急指揮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并報請幼兒園領導批準。 11190692.4.11一級響應措施: 11109492.4.12二級響應措施: 1238282.4.13三級響應措施: 12168292.4.14以下條件滿足時,可終止應急響應: 12202.4.15應急指揮部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提出應急響應終止建議,報請幼兒園領導批準后執(zhí)行。 128942第七章信息發(fā)布與輿論引導 12150852.4.16及時性原則 12252712.4.17準確性原則 1219722.4.18權威性原則 13165432.4.19客觀性原則 13264762.4.20保密性原則 13252892.4.21信息收集 13133322.4.22信息審核 13322542.4.23信息發(fā)布 1338522.4.24信息更新 13222562.4.25主動發(fā)聲 13306642.4.26正確引導 14119402.4.27輿論監(jiān)督 14299722.4.28情緒安撫 1431528第八章后期處理與賠償 14198242.4.29受害者救治與關懷 1458871.1在食品安全發(fā)生后,幼兒園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將受害兒童迅速送往醫(yī)療機構進行救治,保證受害者的生命安全。 14284921.2配合醫(yī)療機構做好救治工作,密切關注受害者的病情,提供必要的醫(yī)療和生活保障。 1494491.3對受害者及其家長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其心理壓力,協助解決實際困難。 14287201.3.1受害者家屬安撫 1448522.1及時與受害者家屬溝通,通報處理情況,做好解釋和安撫工作。 145282.2建立受害者家屬溝通渠道,保持信息暢通,保證家屬了解處理的進展。 14161142.3針對家屬提出的合理訴求,積極予以回應和解決,維護家屬合法權益。 14308162.3.1賠償范圍 1440411.1根據食品安全的性質和受害者受損程度,合理確定賠償范圍,包括但不限于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等。 146741.2對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和精神損害,應當給予適當的精神損害賠償。 14128691.2.1賠償標準 14124202.1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結合受害者實際損失,合理確定賠償標準。 15238752.2賠償標準應當公平、合理,保證受害者得到妥善補償。 15132532.2.1賠償程序 15246913.1受害者或家屬向幼兒園提出賠償要求,幼兒園應當在法定期限內予以答復。 15139503.2雙方就賠償事項達成一致,簽訂賠償協議。如無法達成一致,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566673.2.1幼兒園責任 1542311.1幼兒園在食品安全中存在過錯,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548891.2對幼兒園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追究刑事責任。 15156181.2.1供應商責任 15162142.1供應商提供的食品存在質量問題,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15146862.2對供應商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追究刑事責任。 1511952.2.1其他相關責任 153313.1對在食品安全中負有監(jiān)管職責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如存在失職、瀆職等行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追究刑事責任。 1540373.2對為食品安全提供虛假證明、故意隱瞞事實等行為的個人或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或追究刑事責任。 1514198第九章應急預案演練與培訓 15262243.2.1演練目的 15187003.2.2演練計劃 15280423.2.3演練組織 1626343.2.4演練實施 1619983.2.5演練評估 16319143.2.6培訓內容 16235013.2.7培訓方法 1613170第十章預案管理與持續(xù)改進 177123.2.8修訂原則 17127123.2.9修訂流程 17121103.2.10宣傳方式 17134993.2.11普及范圍 1745493.2.12建立反饋機制 18146913.2.13加強演練與評估 18128753.2.14提高預案實施效果 18第一章應急預案總則1.1編制目的與依據1.1.1編制目的本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的編制,旨在建立健全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處理機制,提高食品安全的應對能力,保證幼兒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幼兒園正常教學秩序,保障社會和諧穩(wěn)定。1.1.2編制依據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結合我國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的實際情況,以及我園的具體實際情況進行編制。第二節(jié)應急預案適用范圍1.1.3適用對象本預案適用于我園范圍內發(fā)生的食品安全的預防、預警、應急響應和善后處理等工作。1.1.4適用類型本預案適用于以下類型的食品安全:(1)食品中毒;(2)食品污染;(3)食品安全隱患;(4)其他可能引發(fā)食品安全的突發(fā)事件。第三節(jié)應急預案的修訂與更新1.1.5修訂原則本預案應遵循以下原則進行修訂:(1)保持預案的時效性;(2)結合我園實際情況,保證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3)不斷總結經驗,完善預案內容。1.1.6修訂周期本預案原則上每兩年進行一次全面修訂,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定期更新。1.1.7修訂程序(1)組織開展預案修訂工作,明確修訂內容;(2)召開專題會議,討論修訂方案;(3)形成預案修訂稿,報請園領導審批;(4)審批通過后,發(fā)布實施修訂后的預案。1.1.8更新要求(1)遵循國家及地方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調整,及時更新預案內容;(2)結合我園食品安全處理實際,不斷完善預案;(3)強化預案的宣傳和培訓,保證全體教職工熟悉預案內容,提高應急處理能力。第二章組織架構與職責第一節(jié)應急組織架構1.1.9應急指揮部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指揮部,由園長擔任總指揮,負責全面協調、指揮食品安全應急工作。指揮部下設立應急辦公室,具體負責日常協調、信息收集、應急響應等工作。1.1.10應急小組(1)食品安全管理小組:由后勤主任、保健醫(yī)生、食堂管理員組成,負責食品安全的預防、監(jiān)控和應急處理。(2)信息與通訊小組:由園長助理、保衛(wèi)科人員組成,負責信息的收集、傳遞和對外聯絡。(3)應急處置小組:由保健醫(yī)生、后勤人員、教師組成,負責現場的處理、救治和安撫工作。(4)物資保障小組:由后勤主任、財務人員組成,負責應急物資的采購、儲備和調配。第二節(jié)職責分配1.1.11應急指揮部職責(1)制定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明確應急組織架構和職責。(2)組織開展食品安全應急演練,提高應對能力。(3)保證應急物資的儲備和調配。(4)及時了解進展,向上級領導匯報。(5)指導、協調各應急小組開展工作。1.1.12應急小組職責(1)食品安全管理小組:(1)開展食品安全日常監(jiān)管工作。(2)定期對食堂、食品供應商進行審查。(3)發(fā)覺食品安全隱患,及時報告并采取措施。(2)信息與通訊小組:(1)收集、整理食品安全相關信息。(2)及時向上級領導、相關部門報告情況。(3)協調信息的對外發(fā)布。(3)應急處置小組:(1)負責現場的處理,保證食品安全。(2)協助醫(yī)療機構救治中毒人員。(3)安撫家長、學生情緒,維護幼兒園正常秩序。(4)物資保障小組:(1)保證應急物資的采購、儲備和調配。(2)為應急小組提供必要的物資支持。第三節(jié)應急小組人員培訓1.1.13培訓內容(1)食品安全法律法規(guī)、政策標準。(2)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及操作流程。(3)食品安全常識和急救知識。(4)應急處置技巧和團隊協作能力。1.1.14培訓方式(1)邀請專家進行授課、培訓。(2)組織應急演練,提高實際操作能力。(3)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線上培訓。(4)定期開展培訓考核,保證人員素質。通過以上培訓,使應急小組人員熟練掌握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及操作流程,提高應對食品安全的能力。第三章食品安全等級劃分與報告第一節(jié)食品安全等級劃分1.1.15等級劃分原則幼兒園食品安全等級劃分遵循以下原則:根據的性質、危害程度、涉及人數、影響范圍等因素,將食品安全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四個等級。1.1.16等級劃分標準(1)特別重大食品安全:造成1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000人以上輕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的食品安全。(2)重大食品安全:造成5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輕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下5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的食品安全。(3)較大食品安全:造成3人以上5人以下死亡,或者2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人以上500人以下輕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100萬元以上(含100萬元)的食品安全。(4)一般食品安全: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20人以下重傷,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輕傷,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下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的食品安全。第二節(jié)食品安全報告程序1.1.17發(fā)覺食品安全幼兒園教職工在發(fā)覺食品安全時,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保護現場,防止擴大。(2)立即報告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指揮部。1.1.18報告食品安全(1)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指揮部接到報告后,應在2小時內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食品安全監(jiān)管部門報告。(2)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食品安全監(jiān)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在2小時內向本級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食品安全監(jiān)管部門報告。(3)上級和教育行政部門、食品安全監(jiān)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按照規(guī)定及時向上級報告。1.1.19啟動應急預案根據食品安全等級,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指揮部應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應急處置。第三節(jié)食品安全報告內容1.1.20報告單位基本情況(1)報告單位名稱、地址、聯系方式。(2)報告人姓名、職務、聯系方式。1.1.21基本情況(1)發(fā)生時間、地點。(2)涉及人數、傷亡情況。(3)原因初步分析。1.1.22已采取的措施(1)現場保護措施。(2)調查處理措施。(3)受害者救治措施。1.1.23其他需要報告的情況(1)可能引發(fā)的其他問題。(2)發(fā)展趨勢及可能產生的后果。(3)其他需要報告的相關信息。第四章現場處置與控制第一節(jié)現場保護與隔離1.1.24現場保護1.1確定現場范圍,設立警示標志,禁止無關人員進入。1.2保證現場通風良好,防止有害氣體積聚。1.3現場如有易燃、易爆物品,應立即隔離并報相關部門處理。1.4對現場進行封鎖,防止擴大。1.4.1現場隔離2.1對現場周邊區(qū)域進行隔離,保證周邊環(huán)境安全。2.2對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進行隔離,防止污染擴散。2.3對可能受到影響的幼兒進行隔離,避免交叉感染。2.4對現場周邊人員進行疏散,保證人員安全。第二節(jié)受害者救助與轉移2.4.1受害者救助1.1對受害者進行初步檢查,判斷病情嚴重程度。1.2根據受害者病情,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心肺復蘇等。1.3對受害者進行心理安撫,減輕其恐懼和緊張情緒。1.3.1受害者轉移2.1選擇合適的轉移方式,如擔架、輪椅等。2.2保證轉移過程中受害者安全,避免二次傷害。2.3聯系醫(yī)療機構,做好接收準備工作。2.4在轉移過程中,保持與醫(yī)療機構的溝通,保證受害者得到及時救治。第三節(jié)現場證據收集與保存2.4.1現場證據收集1.1拍攝現場照片、視頻,記錄現場情況。1.2收集可能涉及原因的物品、資料等。1.3對現場人員進行詢問,了解發(fā)生經過。1.3.1現場證據保存2.1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分類、編號,保證證據完整、清晰。2.2將證據妥善保存,防止丟失、損壞。2.3對證據進行封存,保證證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2.4在證據保存期間,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隨意查閱、提取或銷毀證據。第五章調查與分析第一節(jié)調查組織與啟動2.4.1組織架構在食品安全發(fā)生后,應立即成立食品安全調查組,負責組織和協調調查工作。調查組應由幼兒園負責人、食品安全管理員、衛(wèi)生保健人員、后勤保障人員等組成,形成高效、協調的工作團隊。2.4.2啟動程序(1)接到食品安全報告后,調查組應在第一時間啟動調查程序。(2)調查組負責人應及時向幼兒園負責人報告情況,并報請相關部門協助調查。(3)調查組應迅速組織人員對現場進行保護,防止擴大。(4)調查組應通知相關班級教師、家長,了解涉及的人員、時間、地點等信息。第二節(jié)調查內容與方法2.4.3調查內容(1)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涉及人數。(2)原因,包括食物來源、加工過程、儲存條件等。(3)涉及的食品品種、數量、生產日期、保質期等。(4)涉及的人員,包括教師、保育員、食堂工作人員等。(5)發(fā)生后,幼兒園采取的措施及效果。(6)對幼兒園師生健康、教學秩序的影響。2.4.4調查方法(1)現場調查:調查組應對現場進行實地查看,了解發(fā)生的具體情況。(2)詢問調查:調查組應與涉及的人員進行交談,了解發(fā)生的過程及原因。(3)文件資料審查:調查組應查閱幼兒園食品安全管理相關文件、資料,了解發(fā)生前的食品安全狀況。(4)實驗室檢測:調查組應提取涉及的食品樣本,送檢實驗室進行檢測,分析原因。第三節(jié)調查結果分析2.4.5原因分析通過對發(fā)生的經過、涉及的食品來源、加工過程、儲存條件等方面的調查,分析發(fā)生的具體原因。2.4.6影響分析調查組應分析對幼兒園師生健康、教學秩序的影響,評估的嚴重程度。2.4.7處理措施分析調查組應評價幼兒園在發(fā)生后采取的措施是否得當、及時,對處理效果進行分析。2.4.8責任分析調查組應根據原因、影響及處理措施,分析中幼兒園及相關人員的責任。第六章應急響應與措施第一節(jié)應急響應級別2.4.9根據幼兒園食品安全的嚴重程度、影響范圍和緊急程度,將應急響應分為以下三個級別:(1)一級響應:發(fā)生重大食品安全,影響范圍廣泛,危害程度嚴重,需立即啟動最高級別應急響應。(2)二級響應:發(fā)生較大食品安全,影響范圍較大,危害程度較重,需啟動較高級別應急響應。(3)三級響應:發(fā)生一般食品安全,影響范圍有限,危害程度較小,需啟動一般級別應急響應。2.4.10應急響應級別的確定由應急指揮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并報請幼兒園領導批準。第二節(jié)應急響應措施2.4.11一級響應措施:(1)立即啟動食品安全應急預案,成立應急指揮部,全面負責應急工作。(2)迅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現場救援,保證傷員得到及時救治。(3)封鎖現場,防止擴大,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風險。(4)及時向部門、衛(wèi)生防疫部門報告情況,并按照要求提供相關信息。(5)加強食品安全監(jiān)管,對幼兒園食堂進行全面檢查,保證食品安全。2.4.12二級響應措施:(1)啟動二級應急響應程序,成立應急指揮部,負責應急工作。(2)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現場救援,保證傷員得到及時救治。(3)對現場進行局部封鎖,防止擴大,并采取相應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風險。(4)向部門、衛(wèi)生防疫部門報告情況,并按照要求提供相關信息。(5)對幼兒園食堂進行重點檢查,保證食品安全。2.4.13三級響應措施:(1)啟動三級應急響應程序,成立應急指揮部,負責應急工作。(2)對現場進行必要的處理,保證傷員得到及時救治。(3)采取相應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風險,防止擴大。(4)向部門、衛(wèi)生防疫部門報告情況,并按照要求提供相關信息。(5)對幼兒園食堂進行定期檢查,保證食品安全。第三節(jié)應急響應終止條件2.4.14以下條件滿足時,可終止應急響應:(1)危害已得到有效控制,無新增病例。(2)現場已清理完畢,恢復正常秩序。(3)食品安全風險已消除,幼兒園食堂恢復正常運營。(4)部門、衛(wèi)生防疫部門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2.4.15應急指揮部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提出應急響應終止建議,報請幼兒園領導批準后執(zhí)行。第七章信息發(fā)布與輿論引導第一節(jié)信息發(fā)布原則2.4.16及時性原則在發(fā)生幼兒園食品安全時,應及時發(fā)布相關信息,保證信息的時效性,避免因信息發(fā)布延遲而引發(fā)的誤解和恐慌。2.4.17準確性原則信息發(fā)布必須保證內容的準確性,避免發(fā)布虛假、誤導性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社會影響。2.4.18權威性原則信息發(fā)布應由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指揮部或相關部門指定的權威人員負責,保證信息來源的權威性和可信度。2.4.19客觀性原則在信息發(fā)布過程中,應保持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不偏袒任何一方,保證信息的客觀性。2.4.20保密性原則在信息發(fā)布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國家有關保密法律法規(guī),保證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的信息不外泄。第二節(jié)信息發(fā)布流程2.4.21信息收集(1)發(fā)生后,立即啟動信息收集機制,指定專人負責收集相關信息。(2)收集信息應包括原因、影響范圍、傷亡情況、救治措施等。2.4.22信息審核(1)信息發(fā)布前,應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嚴格審核,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權威性和客觀性。(2)審核過程中,如有疑問,應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保證信息的準確性。2.4.23信息發(fā)布(1)確定信息發(fā)布渠道,如新聞發(fā)布會、官方網站、社交媒體等。(2)制定信息發(fā)布方案,明確發(fā)布時間、發(fā)布內容、發(fā)布對象等。(3)按照方案執(zhí)行信息發(fā)布,保證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和準確性。2.4.24信息更新(1)處理過程中,應及時更新信息,向公眾通報進展和救治情況。(2)更新信息應遵循上述原則,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權威性和客觀性。第三節(jié)輿論引導策略2.4.25主動發(fā)聲(1)在發(fā)生后,主動發(fā)布權威信息,引導輿論走向。(2)通過官方網站、社交媒體等渠道,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解答公眾疑問。2.4.26正確引導(1)針對原因、處理措施等關鍵問題,進行正確引導,避免誤解和恐慌。(2)邀請專家、學者等權威人士發(fā)表觀點,提高輿論引導的權威性。2.4.27輿論監(jiān)督(1)鼓勵公眾對幼兒園食品安全進行監(jiān)督,提供線索和意見。(2)對惡意傳播虛假信息、煽動情緒的行為,及時進行澄清和辟謠。2.4.28情緒安撫(1)針對受害者及其家屬,進行情緒安撫,提供心理援助。(2)通過權威渠道發(fā)布善后處理情況,緩解公眾情緒。第八章后期處理與賠償第一節(jié)受害者善后處理2.4.29受害者救治與關懷1.1在食品安全發(fā)生后,幼兒園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將受害兒童迅速送往醫(yī)療機構進行救治,保證受害者的生命安全。1.2配合醫(yī)療機構做好救治工作,密切關注受害者的病情,提供必要的醫(yī)療和生活保障。1.3對受害者及其家長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其心理壓力,協助解決實際困難。1.3.1受害者家屬安撫2.1及時與受害者家屬溝通,通報處理情況,做好解釋和安撫工作。2.2建立受害者家屬溝通渠道,保持信息暢通,保證家屬了解處理的進展。2.3針對家屬提出的合理訴求,積極予以回應和解決,維護家屬合法權益。第二節(jié)賠償與補償2.3.1賠償范圍1.1根據食品安全的性質和受害者受損程度,合理確定賠償范圍,包括但不限于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等。1.2對受害者造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和精神損害,應當給予適當的精神損害賠償。1.2.1賠償標準2.1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結合受害者實際損失,合理確定賠償標準。2.2賠償標準應當公平、合理,保證受害者得到妥善補償。2.2.1賠償程序3.1受害者或家屬向幼兒園提出賠償要求,幼兒園應當在法定期限內予以答復。3.2雙方就賠償事項達成一致,簽訂賠償協議。如無法達成一致,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三節(jié)法律責任追究3.2.1幼兒園責任1.1幼兒園在食品安全中存在過錯,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1.2對幼兒園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追究刑事責任。1.2.1供應商責任2.1供應商提供的食品存在質量問題,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2對供應商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追究刑事責任。2.2.1其他相關責任3.1對在食品安全中負有監(jiān)管職責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如存在失職、瀆職等行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追究刑事責任。3.2對為食品安全提供虛假證明、故意隱瞞事實等行為的個人或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或追究刑事責任。第九章應急預案演練與培訓第一節(jié)演練計劃與組織3.2.1演練目的為保證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的有效性,提高應對食品安全的能力,保證食品安全發(fā)生時能夠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食品安全造成的損失和影響。3.2.2演練計劃(1)演練時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食品安全應急預案演練,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2)演練范圍:涉及食品安全應急處理的全體人員,包括食堂工作人員、保健醫(yī)生、班主任、保育員等。(3)演練內容:根據食品安全應急預案,模擬食品安全的發(fā)生、報告、應急處理等環(huán)節(jié)。3.2.3演練組織(1)成立演練指揮部,負責演練的總體協調、指揮和監(jiān)督。(2)設立演練現場,模擬食品安全發(fā)生場景。(3)設立演練評估組,負責對演練過程進行評估。第二節(jié)演練實施與評估3.2.4演練實施(1)演練前,對參演人員進行動員,明確演練目的、任務和注意事項。(2)演練過程中,參演人員應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執(zhí)行,保證演練的順利進行。(3)演練結束后,參演人員進行總結,對演練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整改。3.2.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