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標準綜合體 第4部分:泡桐栽培管理DB41-T 2295.4-2022_第1頁
泡桐標準綜合體 第4部分:泡桐栽培管理DB41-T 2295.4-2022_第2頁
泡桐標準綜合體 第4部分:泡桐栽培管理DB41-T 2295.4-2022_第3頁
泡桐標準綜合體 第4部分:泡桐栽培管理DB41-T 2295.4-2022_第4頁
泡桐標準綜合體 第4部分:泡桐栽培管理DB41-T 2295.4-202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ICS65.020.40

CCSB05

41

河南省地方標準

DB41/T2295.4—2022

泡桐標準綜合體

第4部分:泡桐栽培管理

2022-09-16發(fā)布2022-12-14實施

河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41/T2295.4—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shù)語和定義.........................................................................1

4造林地選擇.........................................................................1

5造林整地...........................................................................1

6造林類型...........................................................................2

7植苗造林...........................................................................2

8撫育管理...........................................................................3

9病蟲害防治.........................................................................4

10造林技術(shù)檔案......................................................................4

附錄A(資料性)泡桐林分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5

I

DB41/T2295.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jié)構(gòu)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gòu)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是DB41/T2295《泡桐標準綜合體》的第4部分。DB41/T2295分為以下5個部分:

——第1部分:泡桐種質(zhì)資源收集與保存;

——第2部分:泡桐良種培育;

——第3部分:泡桐種苗繁育;

——第4部分:泡桐栽培管理;

——第5部分:泡桐叢枝病防治。

本文件由河南省林業(yè)局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河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國強、趙振利、翟曉巧、常德龍、鄧敏捷、曹喜兵、陳卓。

II

DB41/T2295.4—2022

泡桐標準綜合體

第4部分:泡桐栽培管理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泡桐栽培管理相關(guān)的造林地選擇、造林整地、造林類型、植苗造林、撫育管理、病蟲

害防治、造林技術(shù)檔案等技術(shù)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泡桐的栽培管理。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gòu)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

LY/T1646森林采伐作業(yè)規(guī)程

3術(shù)語和定義

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shù)語和定義。

4造林地選擇

選擇坡度平緩、海拔800m以下的山地、丘陵、崗地、平地或四旁地等,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透

氣性好、地下水位在1.5m以下,土壤質(zhì)地為褐土、壤土、沙壤土或沙質(zhì)土為宜,土壤pH6.0~pH8.0,

土層50cm以上。

5造林整地

5.1造林地清理

整地前,清除造林地上的灌木、雜草、雜木等植被,或清除采伐跡地上的枝椏、梢頭、伐根、倒木

等。清理方法有割除(砍伐)、堆積等。有條件地方可將采伐剩余物粉碎后回撒到林地。

5.2整地時間

一般在10月至翌年3月,在造林前一周內(nèi)完成。

5.3整地方式

5.3.1穴狀整地

1

DB41/T2295.4—2022

樹穴直徑80cm~100cm,深度為60cm以上。挖穴時,把不同層次的土壤分別堆放,栽植苗木前,

回填土至離穴50cm~60cm,作到深挖淺栽。栽植穴填入底土后應灌一次水。

5.3.2魚鱗坑整地

坑穴為近半月形坑穴,坑面水平或稍向內(nèi)側(cè)傾斜,橫向80cm~100cm,縱向60cm~80cm,坑深

60cm~80cm,在坑外側(cè)圍作一高約10cm半圓形邊埂。在坑的內(nèi)側(cè)作一蓄水溝,蓄水溝大小視土壤水分

情況而異,嚴重干旱地區(qū)蓄水溝可大些。

6造林類型

6.1速生豐產(chǎn)林

株距4m~5m,行距5m~6m,生長期間根據(jù)林木生長情況及時進行間伐,調(diào)整林分密度。

6.2農(nóng)桐間作林

以農(nóng)為主間作林,株距5m~7m,行距30m~50m;以桐為主間作林,株距5m~7m,行距10m~

15m;農(nóng)桐并重間作林,株距5m~7m,行距20m~25m。

6.3防護林

株距4m~5m,行距5m~6m。一般風害區(qū),主林帶間距200m~300m,副林帶間距400m~500m,

網(wǎng)格面積約300畝;風害嚴重區(qū),主林帶間距120m~150m,副林帶間距300m~400m,網(wǎng)格面積約200

畝。

6.4其它類型

在道路兩旁栽植,株距4m~5m,行距5m~6m。在鎮(zhèn)、村、宅周圍栽植,株距3m~5m,行距4m~

6m。

7植苗造林

7.1種苗選擇

根據(jù)栽培區(qū)劃選擇適合本地栽培優(yōu)良品種,種植品種應為經(jīng)國家、地方審定或認定的良種。

7.2造林季節(jié)

7.2.1春季造林

宜在3月,苗木萌動前進行。

7.2.2秋冬季造林

在土壤上凍前進行。

7.3造林方法

2

DB41/T2295.4—2022

栽植前先將表土回填10cm,每穴施復合肥0.4kg~0.6kg或餅肥1.0kg作為基肥,將表土與基肥混

勻后,再回填表土10cm。栽植時采用“三埋兩踩一提苗”方法進行,根際線比地面低5cm,栽后灌1次

透水,灌水后隨即培土10cm高。

8撫育管理

8.1培土

造林后對新栽苗木及時進行培土、扶正。

8.2水肥管理

8.2.1灌溉及排水

生長期內(nèi)干旱時,應適時適量澆水。雨季時,及時排水。

8.2.2施肥

造林后3年內(nèi),每年晚春至夏初離根系50cm外每株施復合肥0.3kg~0.5kg或20kg~30kg腐熟的農(nóng)

家肥,施肥后及時澆水。

8.3抹芽

造林后第二年,及時抹除苗干2/3以下的萌芽,重復抹芽2~3次。

8.4松土除草

造林后3年內(nèi),每年5月下旬~6月中旬進行一次翻耕松土、割灌、鋤草。

8.5接干

8.5.1剪梢接干

在春季萌發(fā)前進行。選取苗干上部迎風生長健壯、飽滿、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的腋芽作為接干芽,

剪除接干芽以上的弱梢,剪口要平滑,既不破裂,也不剪破節(jié)間處的橫隔??刂平痈裳恳韵聜?cè)芽萌發(fā)的

枝條數(shù)在3~4個,其余萌發(fā)的枝條全部去除。

8.5.2平茬接干

苗木遭受人畜、病蟲危害和造林苗木低矮等情況時采用平茬接干。即在春季樹液流動前,在靠近地

面處截去地上樹干,保證截面平滑,然后覆蓋3cm~4cm細土,拍實。待萌芽后保留一健壯萌芽,去除

多余萌芽,并在苗木生長期間及時抹除腋芽萌發(fā)的側(cè)枝。

8.6修枝間伐

8.6.1修枝

造林后3~5年后進行,在樹木停止生長后、發(fā)芽前1個月進行修枝,適量修除下層枝,保留一個主

干頂端萌發(fā)的生長旺盛的直立枝條,培養(yǎng)主干,修除對其影響的其余直立枝條。傷口平滑,防止撕裂樹

皮。修枝強度應保持樹冠長度大于樹高1/3。病蟲害枝條隨時修除。

3

DB41/T2295.4—2022

8.6.2間伐

當林分郁閉度達到0.8時,根據(jù)林型、林分培育目的、造林密度大小、間伐材的利用等因素采取隔

行或隔株間伐。林木采伐按LY/T1646執(zhí)行。

9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的具體措施參見附錄A。農(nóng)藥使用按GB/T8321(所有部分)執(zhí)行。

10造林技術(shù)檔案

應包括造林設(shè)計文件、圖表,造林地點、林地狀況、立地條件、整地方式,造林時間、造林模式,

苗木品系、苗木規(guī)格,撫育管理措施,病蟲害種類及防治措施,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等。檔案需同時建

立紙質(zhì)檔案盒電子文檔,由專人保管。

4

DB41/T2295.4—2022

A

A

附錄A

(資料性)

泡桐林分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泡桐林分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見表A.1。

表A.1泡桐林分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序號防治對象危害癥狀及害蟲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

發(fā)病初期出現(xiàn)針頭大小紅褐色至黑褐色

斑點,周圍有黃色暈圈,后病斑擴大呈圓發(fā)病期每隔15d噴施100~150倍液波爾多液或

1黑痘病

形或不規(guī)則形,中央灰白色,邊緣暗褐色500~1000倍液代森鋅60%可濕粉劑,連續(xù)2~3次

或紫色,嚴重感病部位以上枝梢枯死

發(fā)病初期樹皮上有小型褐色水漬狀斑,

并流出褐色膠液,病斑失水后稍凹陷,后發(fā)病期每隔15d噴施100~150倍液波爾多液或

2潰瘍病

期病斑呈水漬狀,皮層組織腐爛,流出黃800~1000倍液退菌特50%可濕粉劑,連續(xù)2~3次

褐色液體,病皮干縮下陷,最后整株病死

1年發(fā)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護囊內(nèi)越冬,(1)人工摘除蟲袋。(2)幼蟲發(fā)生期,可用3000~

次年4月下旬開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羽4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或1800倍液5%吡蟲啉乳

3大袋蛾

化成蟲,幼蟲有明顯的向光性,多在樹冠油或1500倍液2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2000倍液10氯

頂部及外圍危害氰菊酯乳油或1000倍液25%滅幼脲Ⅲ號進行噴霧防治

(1)葉面噴藥防治。若蟲盛發(fā)期,葉面噴灑1500~

1年發(fā)生2~3代,以成蟲在枯枝落葉下

2000倍液20%殺滅菊酯或2500倍液5%吡蟲啉乳油或

和樹皮縫等位置越冬,翌年4月條件合適

2000倍液3%啶蟲咪乳油或3000倍液10%氯氰菊酯進

4細毛蝽時若蟲群集嫩枝和幼葉刺吸其汁液,被害

行防治。(2)根際注藥防治。成、若蟲發(fā)生期,根部

部呈褐色小點,導致嫩葉干縮、畸形,嫩

注射5%吡蟲啉乳油原液或3%啶蟲咪乳油原液或20%乙

梢萎縮干枯

酰甲胺磷原液等防治

1年發(fā)生3代,以成蟲在向陽面的皮縫內(nèi)

(1)根際注藥。幼、成蟲發(fā)生期,在苗木根部注射

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蟲、若

50%甲胺磷原液或40%久效磷1:1稀釋液防治。(2)

5泡桐網(wǎng)蝽蟲群集在葉背吸食汁液,被害葉片正面形

葉面噴藥。在葉面噴施3000~5000倍液2.5%溴氰菊

成蒼白點,背面有褐色斑點狀蟲糞及分泌

酯乳油

物,發(fā)生嚴重葉片變褐脫落,嫩枝枯死

1年發(fā)生2代,以成蟲在石塊、枯枝落葉

(1)根際注藥。幼、成蟲發(fā)生期,在苗木根部注射

層、灌木叢下越冬,每年5月下旬至6月

37%巨無敵乳油原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原液或50%甲

6泡桐葉甲中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中旬有2次危害高

胺磷原液或40%久效磷1:1稀釋液防治。(2)葉面噴

峰期,將葉片咬食成網(wǎng)狀,嚴重時整個樹

藥。在葉面噴施15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

冠呈灰黃色,導致泡桐提早落葉

一年發(fā)生3代,幼蟲6-7齡,4月中旬至(1)低齡幼蟲期,用500倍液25%滅幼脲Ⅲ號或1000

5月上旬大量出現(xiàn)越冬成蟲,主要以幼蟲取倍液20%除蟲脲或1000倍液20%殺鈴脲或800倍液蘇

7美國白蛾食植物葉片危害,受害樹木部分樹冠被網(wǎng)云金桿菌(BT)乳劑噴霧防治。(2)高齡幼蟲期,用

幕復蓋,嚴重時能將寄主植物葉片全部吃1000倍液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或1000倍液20%菊殺

光,并啃食樹皮,嚴重影響林木生長乳油或3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噴霧防治

5

DB41/T2295.4—2022

表A.1泡桐林分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續(xù))

序號防治對象危害癥狀及害蟲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

1年發(fā)生3代,以成蟲在地被物、枯枝落

葉內(nèi)等背風向陽處潛伏越冬,翌年4月初

在5月中旬第一代若蟲發(fā)生盛期前對葉面噴灑2500

開始活動,以若蟲群集嫩梢、嫩葉吸食汁

8嬌駝蹺蝽倍液5%吡蟲啉乳油或2000倍液3%啶蟲咪乳油或3000

液為害,嫩葉受害后,出現(xiàn)褐色小點,導

倍液10%氯氰菊酯等進行防治

致葉片萎縮不能正常展開,受害嫩枝流出

褐色粘液,逐漸萎縮,停止生長

(1)葉面噴藥。幼蟲危害高峰期,在葉面用2500

1年發(fā)生3代,越冬代成蟲產(chǎn)卵于樹皮上,

倍液5%吡蟲啉乳油或2000倍液3%啶蟲咪乳油或3000

其它代成蟲產(chǎn)卵于葉片上并成塊狀排列,

倍液10%氯氰菊酯或3000~4000倍液2.5%溴氰菊酯等

9茸毒蛾翌年4月中下旬成蟲羽化,幼蟲進入5齡

進行噴灑防治。(2)根際注藥。幼蟲發(fā)生期,對根部

期食量大增,咬食寄主植物的葉片,可將

注射5%吡蟲啉乳油原液或3%啶蟲咪乳油原液或20%乙

葉片食光

酰甲胺磷原液等進行防治

6

DB41/T2295.4—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shù)語和定義.........................................................................1

4造林地選擇.........................................................................1

5造林整地...........................................................................1

6造林類型...........................................................................2

7植苗造林...........................................................................2

8撫育管理...........................................................................3

9病蟲害防治.........................................................................4

10造林技術(shù)檔案......................................................................4

附錄A(資料性)泡桐林分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