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語文:歐陽修《五代史宦者傳論》原文+譯文+注釋+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簡介+文本賞析_第1頁
2024年初中語文:歐陽修《五代史宦者傳論》原文+譯文+注釋+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簡介+文本賞析_第2頁
2024年初中語文:歐陽修《五代史宦者傳論》原文+譯文+注釋+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簡介+文本賞析_第3頁
2024年初中語文:歐陽修《五代史宦者傳論》原文+譯文+注釋+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簡介+文本賞析_第4頁
2024年初中語文:歐陽修《五代史宦者傳論》原文+譯文+注釋+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簡介+文本賞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于女禍。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自古以來,宦官擾亂國家,比女人造成的禍患還要嚴重。女人,只不過是使君主沉溺于美色罷了,而宦官的危害可不止一條。蓋其用事也近而習,其為心也專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待其已信,然后懼以禍福而把持之。雖有忠臣碩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不若起居飲食、前后左右之親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親,而忠臣碩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勢日益孤。勢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禍患伏于帷闥,則向之所謂可恃者,乃所以為患也。

宦官所擔當?shù)穆氊熅褪鞘谭钤诰魃磉?,容易與君主形成親密關系,他們的用心專一并且毒辣,他們能用微小的好處來迎合別人的心意,能用小忠小信獲得君主的信任,使人君必然信任、親近他們。等到獲得了君主的完全信任,然后就用禍福來恐嚇他、挾制他。這時候雖然有忠臣賢士在朝中,但君主認為他們和自己關系疏遠,不如侍奉他起居飲食、成天在自己左右侍奉自己的親隨那樣可靠。所以君主與成天在左右侍奉自己的人日益親密,而對忠臣賢士們則日益疏遠,君主便會日益變得勢單力孤。勢單力孤,則懼怕發(fā)生禍患的心理就更加嚴重。而挾持自己的人的地位就會更加牢固。君主的安危,決定于這些人的喜怒;而禍患就潛伏在他的內廷之中。于是過去認為可以依靠的人,正是現(xiàn)在為患的根源?;家焉疃X之,欲與疏遠之臣圖左右之親近,緩之則養(yǎng)禍而益深,急之則挾人主以為質。雖有圣智,不能與謀。謀之而不可為,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則俱傷而兩敗。故其大者亡國,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為資而起,至抉其種類,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載宦者之禍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當發(fā)覺禍患已深的時候,想要和平日里疏遠的大臣們一起除掉左右的親隨,行動慢了就會使禍患日益嚴重;操之過急,又會使那些親隨挾持自己作為人質。這時候即使是智慧再高的人,也不能與他共商對策了。就算是能夠商議對策,也很難實際著手去做。即使做了,也有可能不成功,到了最嚴重的時候,很可能產(chǎn)生兩敗俱傷的后果。禍患大的可以亡國,次一點的會讓自己喪命,并且會使世上的奸雄們以此為借口乘機而起,把宦官與其同黨盡皆除掉,大快天下人之心后才算完。過去歷史上記載的宦官之禍往往如此,而且不止一代。夫為人主者,非欲養(yǎng)禍于內,而疏忠臣碩士于外,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禍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抡咧疄榈?,雖欲悔悟,而勢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禍者”,謂此也??刹唤湓??

作為君主,并不是故意要在宮中養(yǎng)虎成患,在朝堂之上疏遠忠臣賢士,這是日積月累逐步發(fā)展而成的,是形勢發(fā)展使他自然而然地走入此途的。所以沉迷于女色,如果不幸一直執(zhí)迷不悟,那么禍患就要隨之降臨了;但是一旦醒悟,把她們攆出去就行了。而宦者造成的禍患,雖然有所悔悟,但已經(jīng)形成的形勢使得自己沒有辦法把他們除掉;唐昭宗的事就是這樣。所以說“比女人造成的禍患還要嚴重”,就是指這些,怎能不有所戒懼呢?注釋

宦者:即宦官,也叫太監(jiān),是一些被閹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人,在宮廷內侍奉皇帝及其家族。宦官本為內廷官,不能干預政事,但其上層分子是皇帝最親近的奴才,所以往往能竊取大權。

女禍:古代史書中稱寵信女子或女主執(zhí)政敗壞國事為女禍。

一端:事情的一點或一個方面。

近而習:親近熟悉。

專而忍:專一隱忍,不露真情。

小善:指一些能得到人君喜歡的小事。中:迎合。

小信:指一些貌似忠心耿耿的小動作。固:穩(wěn)住。

懼以禍福:謂宦者得到信任以后,就常拿禍福之事來恐嚇君主,以達到把持的目的。

碩士:這里指賢能之士。

伏于帷闥(tà):謂禍患潛伏在帷幕宮門之間,即在皇帝身邊。向:原先。乃所以為患;卻就是為患作亂的人。

圖左右之親近:意謂圖謀除掉皇帝左右的宦官親信。

緩之:謂圖謀除去宦者的行動遲緩了。

急之:謂計劃不周,操之過急。挾人主以為質:謂宦者就挾持君主作為人質相對抗。

與謀:參與謀劃。

“謀之”句:就是謀劃好了也無法付諸實施。

“為之”句:就是實行了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俱傷而兩?。阂庵^斗爭到最嚴重的時候,會出現(xiàn)兩敗俱傷的不可收拾的局面。

抉其種類:意謂將為害的宦官及其黨羽全部挖取出來。以快天下之心:使天下人心大快。

斯及矣:就會到來了。

捽(zuó)而去之:揪住并把她除掉。

唐昭宗:即李曄。晚唐時期宦官專政,對皇帝有廢立大權。昭宗是僖宗之弟,即由宦官擁立為帝的。后來昭宗與宰相崔胤謀誅宦官,反被宦官劉季述等幽禁,后雖得神策軍解救,重新復帝位,但卻招致梁王朱全忠乘機領兵入京,唐朝因之覆滅。是已:就是這樣了。已,語氣詞,用于句末,表示確定。創(chuàng)作背景東漢末年與晚唐時期,宦官弄權,愈演愈烈,以致先后釀成亡國之禍。歐陽修有鑒于此,特在其《五代史》中為宦者立傳,闡明其害之深,以作后世當國者之戒。此文即為傳前的總評。文本賞析這篇文章詳細描述了宦官一步步把持朝政、危害政權的具體過程,從而警告后世君王不要漸積養(yǎng)禍。當然,作者把“亂國”的根源歸咎于宦官、女禍,這種觀點也不是全面的。全文首尾照應,結構清晰,分析細密,說理層層遞進,體現(xiàn)出作者寫作的深厚功力。文章詳細描述了宦官一步步把持朝政、危害政權的具體過程,從而警告后世君王不要漸積養(yǎng)禍。當然,作者把“亂國”的根源歸咎于宦官、女禍,這種觀點也不是全面的。全文首尾照應,結構清晰,分析細密,說理層層遞進,體現(xiàn)了作者寫作的深厚功力。宦禍的形成,從宦者的工作性質說,他接近皇帝,熟悉皇帝的生活習慣與思想志趣;從宦者本人說,不過是皇帝的家奴,又因為是閹者,無親屬羽翼,無道德、學術素養(yǎng)與從政經(jīng)驗,本來勢孤力單,難得眾心。但一旦弄權,為確立威望,就特別專橫殘忍,排除異己,不遺余力。文章在總括宦者的特質之后,即隨之層層鋪衍。這類人也極其機靈,見風使舵。他們先以“小善”、“小信”來固人主之心,求得君主的信賴;一遇君主信任之后,即時進讒言,用禍福之事嚇唬君主,離間重臣,以達到把持君主之目的。這樣一來,就必然形成君主對終日侍奉左右的宦者“日益親”,對朝中的忠臣碩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勢也就“日益孤”了。出現(xiàn)了這種不正常的政治局面,君主對朝中重臣就難以信任,他自己的懼禍之心就“日益切”,宦者對君主的把持也就“日益牢”了。于是,國家的安危就取決于宦者的喜怒,亡國的禍患就潛伏在廷帷之間。往日君主所依靠的重臣,現(xiàn)在反而變成將要為患的對象。正所謂是非顛倒,黑白莫辨。等到皇帝清醒過來,發(fā)覺養(yǎng)禍已深,想與已被疏遠的朝臣一道清除為非亂政的宦者,但如果進行緩慢,則養(yǎng)禍日深,難以鏟除;若操之過急,謀劃不周,那宦者就要先行一步,挾持君主作為人質,使得君主與朝臣無法共圖義舉。即使付諸實施,也必然是兩敗俱傷,甚至弄得“亡國”、“亡身”,使奸豪得以借口乘機而起,盡誅宦者而取代國政。這就是漢唐宦者亂人之國的慘痛歷史教訓。篇末,作者再從人主角度宕開一筆,引入深層思考。作為君王,主觀上總想使國家長治久安,至于親左右,疏賢臣,也原非其本意。但為什么終于出現(xiàn)宦禍這一現(xiàn)象呢?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宦者處于近侍的有利條件,若人主稍不警覺,那漸集之勢就會釀成大禍。這樣一提,就更加引起后世君主的警惕了。文章的結尾,又重提女禍之害,再一次與宦者之害作對照,以強調宦者之禍“深于女禍”的論點,并與開篇相呼應。全文就前代宦者亂國的史實,條分縷析,層層演進,從中得出宦官得以亂國的根本原因。文中又采用一賓一主的襯照手法,事顯而意明,情深而理切,足為后世當國者戒。連同傳文在內,堪稱卓犖千古之文。關于作者歐陽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后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