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市第二中學 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1頁
甘肅省武威市第二中學 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2頁
甘肅省武威市第二中學 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3頁
甘肅省武威市第二中學 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4頁
甘肅省武威市第二中學 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甘肅省武威市第二中學2025屆高二上生物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海蝸牛在接觸幾次電擊后,能學會利用長時間蜷縮的方式保護自己;沒有經過電擊刺激的海蝸牛則沒有類似的防御行為。研究者提取前者腹部神經元的RNA注射到后者頸部,發(fā)現(xiàn)原本沒有受過電擊的海蝸牛也“學會”了防御,而對照組則沒有此現(xiàn)象。以下敘述不符合該實驗的是()A.有助于我們對動物記憶形成機制的研究 B.本實驗對照組的海蝸牛不需要注射RNAC.不能說明RNA直接決定了動物記憶的形成 D.說明特定的RNA可以使海蝸?!矮@得記憶”2.如圖是對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染色體數、染色單體數和核DNA分子數的統(tǒng)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有絲分裂間期用乙表示最恰當B.有絲分裂前期、中期都可以用甲表示C.有絲分裂形成的子細胞可以用丙表示D.乙、丙中染色體數與核DNA分子數的比值相等3.給予突觸a和突觸b的突觸前神經元相同的電刺激,通過微電極分別測量突觸前、后兩神經元的膜電位,結果如下圖。據此判斷不合理的是()A.靜息狀態(tài)下膜內電位比膜外電位高出約70mVB.突觸a的突觸后神經元可能出現(xiàn)了Na+內流C.突觸b的突觸后神經元可能出現(xiàn)了Cl-內流D.突觸a、b的突觸后神經元均未產生動作電位4.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同時種群數量變化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林下光照較弱會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種群數量下降B.在環(huán)境條件變化的情況下,種群數量都會在K值附近波動C.一塊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數量就是這個蒲公英種群的種群密度D.在環(huán)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種群的增長都有在K值上下維持穩(wěn)定的趨勢5.冬天從空調教室走到外面,同學們的身體會通過調節(jié),保持體溫穩(wěn)定。下列有關此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室外皮膚冷覺感受器的興奮會抑制熱覺感受器并形成冷覺B.骨骼肌戰(zhàn)栗的同時,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等釋放,激素產生的熱量運輸到全身C.增加產熱的同時,還減少散熱,散失的熱量室外少于室內D.安靜時主要通過肝、腦等器官的活動提供熱量,而皮膚是主要的散熱器官6.以下有關高等動物內分泌系統(tǒng)的敘述,正確的是()A.有些激素可通過自由擴散的方式運出內分泌腺細胞,如胰島素B.有些激素可通過胞吐的方式運出內分泌腺細胞,如糖皮質激素C.有些內分泌細胞分散在一些器官、組織內,如小腸黏膜細胞D.有些固醇類激素的合成與高爾基體有關,如皮質醇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當人體內血糖濃度升高時,葡萄糖進入胰島B細胞,并引起胰島B細胞和組織細胞的一系列反應,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葡萄糖進入胰島B細胞的方式是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2)據圖分析,人在進食后,隨著血糖濃度的升高,葡萄糖的進入使胰島B細胞內的_____過程加強,同時導致ATP/ADP的比值_____,進而使胰島B細胞膜上的K+通道關閉,使Ca2+通道處于______狀態(tài),從而促進胰島素的分泌。(3)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經體液運輸后被組織細胞膜上______識別,通過促進血糖進入細內的氧化分解、______或轉變?yōu)榉翘俏镔|來降低血糖。胰島素的增加對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起到______(填寫“促進”或“抑制”)作用,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調節(jié)血糖平衡上存在______關系。(4)圖中組織細胞中合成的脂肪絕大部分可運送至脂肪組織細胞中,若運輸過程中有多余的脂質在血管內壁上大量沉積,便會導致高脂血癥,易引發(fā)高血壓。請解釋此過程引發(fā)高血壓的可能原因是______8.(10分)請回答:(1)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循環(huán)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進行。驅動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運轉的能量主要來源于________________的太陽能。(2)分解者通過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式將有機物分解成CO2等釋放到無機環(huán)境中。(3)如圖所示的食物網中共有________條食物鏈,其中初級消費者是________。(4)如果環(huán)境中的某種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體外,則該物質經________的傳遞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體內積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________越高,該有毒物質在其體內的積累量越大。(5)某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如圖所示。圖中A是一種氣體,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頭表示碳流動的方向。圖中A表示________,生物成分E表示________。生物成分F表示________,________表示初級消費者。9.(10分)請據圖回答下列與植物激素有關的問題。(1)在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的種子中,___________經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成生長素。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葉和幼根中,生長素的運輸方向只能從形態(tài)學上端運輸到形態(tài)學下端,而不能反過來運輸,其對應的運輸方式是____________。(2)從圖甲中可以看出,對芽促進作用最合適的生長素濃度,對根表現(xiàn)為________,說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敏感程度不同。(3)乙圖中a側生長素濃度最終大于________mol·L-1,對根生長的效應是________;b側生長素對根生長的效應是________。(4)根據丙圖信息,若植物幼苗出現(xiàn)向光性,且測得其向光一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其背光一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應為________。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現(xiàn)出莖的背地性,且測得其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應________。10.(10分)下圖是研究者調查長江口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t.km-2.a-1)流動過程。(1)長江口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寫出第四營養(yǎng)級到第五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的數學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營養(yǎng)級同化量的來源途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據調查,輸入長江口水域的總能量/總呼吸量的值為2.8,表明長江口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__________________(達到/未達到)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4)近些年來,長江口水域因為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導致浮游植物數量激增。牡蠣是一種濾食性動物,大量牡蠣聚集形成的牡蠣礁為許多底棲動物和魚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與攝食場所。下表為放養(yǎng)牡蠣長江口水域底棲動物及水體變化情況。組別底棲動物水體物種數密度(ind/m2)生物量(g/m2)葉綠素a(μg/L)無機氮(mg/L)總磷(mg/L)放養(yǎng)牡蠣組617.011.469.110.6350.042未處理組34.30.1616.770.7230.089通過表中數據可知放養(yǎng)牡蠣后_____________(加劇/減弱)了水體富營養(yǎng)化程度。請根據以上信息,推測長江口水域放養(yǎng)牡蠣后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11.(15分)激動素是一種細胞分裂素類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為了探究激動素對側芽生長的影響,某同學將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豌豆苗隨機分為A、B、C三組,實驗處理如表。處理后,定期測量側芽的長度,結果如圖所示。組別頂芽處理側芽處理A去除2mg/L激動素溶液涂抹B保留2mg/L激動素溶液涂抹C保留蒸餾水涂抹回答下列問題:(1)從實驗結果可知,頂芽能抑制側芽生長,這種現(xiàn)象稱為______。(2)A組側芽附近的生長素濃度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B組相應側芽附近的生長素濃度,原因是______(3)為了驗證激動素對A組側芽生長有促進作用,還應該增加一個處理組D,D組的處理是______,預測該處理的實驗結果是:D組側芽生長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組的生長量。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B【解析】短期記憶主要與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lián)系有關,尤其是與大腦皮層下一個形狀像海馬的腦區(qū)有關,長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驹斀狻緼、由題干信息分析,該實驗為我們研究記憶形成的機制提供了方向,故本實驗有助于幫助我們對動物記憶形成機制的研究,A正確;B、根據實驗單一變量原則分析可知,實驗的對照組需要注射來自沒有受過電擊刺激海蝸牛的RNA,B錯誤;C、RNA能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故本實驗不能說明RNA直接決定了動物記憶的形成,C正確;D、由題干信息“研究者提取前者腹部神經元的RNA注射到后者頸部,發(fā)現(xiàn)原本沒有受過電擊的海蝸牛也學會了防御”推測可知,本實驗說明特定的RNA可以使海蝸牛獲得記憶,D正確。故選B。2、A【解析】有絲分裂1、有絲分裂:真核生物進行細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具有周期性,分為間期(G1、S、G2)、前期、中期、后期、末期。2、有絲分裂特點:間期:G1期進行有關RNA和蛋白質的合成;S期進行DNA的復制;G2期進行有關RNA和蛋白質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體、紡錘體出現(xiàn),染色體散亂分布。中期:染色體的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分別移向細胞兩極。末期:核膜、核仁重現(xiàn),染色體、紡錘體消失,細胞一分二?!驹斀狻緼、有絲分裂間期進行物質準備,完成DNA的復雜和蛋白質的合成,間期結束后染色體數目不變,出現(xiàn)染色單體,DNA數目加倍,間期是物質連續(xù)變化的過程,用乙表示不恰當,A錯誤;B、有絲分裂前期、中期染色體數目都為2n,染色三體和DNA數目為4n,都可以用甲表示,B正確;C、有絲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中DNA和染色體恢復體細胞水平,可以用丙表示,C正確;D、乙、丙中染色體數與核DNA分子數的比值相等,均為1:1,D正確。故選A。3、A【解析】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在未受到刺激時,神經纖維處于靜息狀態(tài),此時神經細胞外的Na+濃度比膜內要高,K+濃度比膜內低,而神經細胞膜對不同離子的通透性不相同:靜息時,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由于細胞膜內外這種特異的離子分布特點,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為內負外正,這稱為靜息電位。當神經纖維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增加,Na+內流,這個部位的膜兩側出現(xiàn)暫時性的電位變化,表現(xiàn)為內正外負的興奮狀態(tài),此時的膜電位稱為動作電位,而鄰近的未興奮部位仍然是內負外正。因此興奮部位和未興奮部位之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而發(fā)生電荷移動,這樣就形成了局部電流,這種局部電流又刺激相近的未興奮部位發(fā)生同樣的電位變化,如此進行下去,將興奮向前傳導,后方又恢復為靜息電位?!驹斀狻緼、靜息狀態(tài)下,膜外為正電位,膜內為負電位,兩個突觸靜息電位都是70mv,因此靜息狀態(tài)下膜內電位比膜外低約70mv,A符合題意;B、分析突觸a的膜電位變化圖,其突觸后電位由-70mv變?yōu)?60mv,在此過程中,膜電位的絕對值變小,說明發(fā)生了陽(Na+)離子內流,B不符合題意;C、分析突觸b的膜電位變化圖,其突觸后電位由-70mv變?yōu)?80mv,在此過程中,膜電位的絕對值變大,說明發(fā)生了陰(Cl-)離子內流,C不符合題意;D、由圖可知,雖然突觸a的突觸后神經元電位上升,突觸b的突觸后神經元電位下降,但膜上電位都仍然是外正內負,沒有形成局部電流,因此突觸后神經元均未興奮,未產生動作電位,D不符合題意。故選A。4、D【解析】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可能來自外部,也可能來自種群內部。外部因素如溫度、水分等,內部因素如疾病、繁殖能力等,都對種群數量變化有影響。尤其是人類活動對自然界中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大多數種群的數量總是處于波動中。【詳解】A、林下光照較弱,生存著許多適應弱光環(huán)境是陰生植物,不會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種群數量下降,A錯誤;BD、在環(huán)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種群的增長都有在K值上下維持穩(wěn)定的趨勢,但環(huán)境條件改變會使K值上升或下降,B錯誤,D正確;C、種群密度是指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某種群個體數,一塊草地上所有蒲公英的數量不是這個蒲公英種群的種群密度,C錯誤。故選D。5、D【解析】寒冷環(huán)境下,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能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而甲狀腺激素對下丘腦和垂體有負反饋作用,當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時,會抑制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進而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詳解】A、冷覺感受器位于皮膚,冷覺的產生部位是大腦皮層,A錯誤;B、寒冷時骨骼肌戰(zhàn)栗,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釋放增多,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可作用于組織細胞,加速代謝,代謝產生熱量(并非激素直接產熱),B錯誤;C、人體要維持體溫恒定,則產熱量=散熱量,在室外散熱量和產熱量均多于室內,C錯誤;D、安靜時主要通過肝、腦等器官的活動提供熱量,而皮膚是主要的散熱器官,D正確。故選D。6、C【解析】小分子物質物質跨膜運輸方式分: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被動運輸分自由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被動運輸的影響因素有被運輸的物質濃度差。協(xié)助擴散的影響因素有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主動運輸的影響因素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和能量。大分子物質跨膜運輸方式有胞吐和胞吞?!驹斀狻緼、包括性激素在內的類固醇激素都是通過自由擴散方式由內分泌腺細胞分泌出去的,如腎上腺皮質激素,而胰島素是通過胞吐方式被分泌出去的,A錯誤;B、有些激素,如蛋白質類激素是通過胞吐的方式運出內分泌腺細胞,如生長激素,而糖皮質激素是通過自由擴散方式分泌的,B錯誤;C、有些內分泌細胞分散在一些器官、組織內,如小腸黏膜細胞,小腸黏膜能合成并分泌促胰液素,C正確;D、蛋白質類激素的合成場所是核糖體,部分固醇類激素的合成與內質網有關,D錯誤。故選C。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①.協(xié)助擴散②.順濃度梯度運輸、需要載體蛋白(或需要載體蛋白、不消耗能量)③.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④.上升⑤.開放⑥.特異性受體⑦.合成糖原⑧.抑制⑨.拮抗⑩.血管管徑減小,血管彈性下降,血液粘滯度增加【解析】1、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都可以促進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升高血糖濃度,二者具有協(xié)同作用。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在生理作用上具有拮抗作用。2、據圖分析:當血糖濃度增加時,葡萄糖進入胰島B細胞,引起細胞內ATP濃度增加,進而導致ATP敏感的鉀離子通道關閉,K+外流受阻,進而觸發(fā)Ca2+大量內流,由此引起胰島素分泌,胰島素通過促進靶細胞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使血糖減低?!驹斀狻浚?)據圖可知,進食后胰島B細胞的葡萄糖供應增加,葡萄糖順濃度梯度進入胰島B細胞,此過程需要載體蛋白,不消耗能量,故葡萄糖進入胰島B細胞的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2)葡萄糖的進入使胰島B細胞內,使細胞內的有氧呼吸過程加強,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合成ATP,導致ATP/ADP的比值上升,進而影響圖示ATP敏感的K+通道和Ca2+通道的開閉狀態(tài),Ca2+通道處于開放狀態(tài),促進胰島素的分泌;(3)結合圖示信息可知,胰島素與組織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后降低血糖濃度,通過促進血糖進入細內的氧化分解,促進組織細胞內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轉變?yōu)榉翘俏镔|來降低血糖,胰島素降低血糖濃度,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濃度,胰島素的增加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二者在調節(jié)血糖平衡上存在拮抗關系;(4)多余的脂質在血管內壁上大量沉積,會導致血管管徑減小,血管彈性下降,血液粘滯度增加,從而引起高脂血癥,易引發(fā)高血壓?!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胰島素的分泌及糖尿病的形成,意在強化學生對糖尿病的成因的理解與運用。8、(1).CO2(2).綠色植物固定(或光合作用固定)(3).有氧呼吸(4).無氧呼吸(或發(fā)酵)(5).3(6).兔和鼠(7).食物鏈(8).營養(yǎng)級(9).大氣中CO2庫(10).生產者(11).分解者(12).C【解析】1、物質循環(huán)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進行,能量流動是物質循環(huán)的動力。2、在物質循環(huán)中,生產者和分解者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若生物體內的物質無法通過分解作用作用回到無機環(huán)境中,則會積累在生物體內?!驹斀狻浚?)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中以CO2的形式循環(huán),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的主要來源是綠色植物固定的太陽能。(2)分解者通過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產生CO2,釋放到無機環(huán)境。(3)該圖中有植物→兔→鷹、植物→鼠→鷹、植物→鼠→蛇→鷹3條食物鏈,初級消費者為兔和鼠。(4)有毒物質如果在生物體內既不分解,也不能排出體外,則產生生物富集作用,有毒物質沿食物鏈傳遞,營養(yǎng)級越高的生物體內有毒物質濃度越大。(5)分析圖形可知,圖中A是大氣中CO2庫,E與A之間為雙向箭頭,說明E是生產者;C以E為食是初級消費者,B是次級消費者,D是三級消費者;各種生物的能量均流向F,且F能將生物群落的有機碳分解為CO2釋放到大氣中,所以F是分解者。【點睛】掌握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兩大基本功能,并學會從碳循環(huán)的圖示中去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各種成分是解答此題的關鍵。9、(1).色氨酸(2).主動運輸(3).既不促進,也不抑制(4).10-8(5).抑制(6).促進(7).大于m小于M(8).小于m【解析】分析圖甲可知:促進根生長的最適濃度為10-10mol/L,促進芽生長的最適濃度為10-8mol/L;圖乙表現(xiàn)為根向地生長,莖背地生長;圖丙表示在i濃度之前,生長素均是促進作用,在H點時對應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驹斀狻浚?)合成生長素的前體物質是色氨酸;極性運輸是指生長素的運輸方向只能從形態(tài)學上端運輸到形態(tài)學下端,而不能反過來運輸,其對應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2)從圖甲中可以看出,對芽促進作用最合適的生長素濃度為10-8mol/L,該濃度對根表現(xiàn)為既不促進也不抑制。(3)乙圖中a側(根向地側)與b側相比生長慢,故b側表現(xiàn)為促進,a側表現(xiàn)為抑制,a側生長素濃度大于10-8mol/L。(4)背光側生長素濃度高于向光側,且生長效應強于向光面,故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為m時,背光面生長素濃度范圍應大于m,小于M,以保證背光面的生長效應強于向光面;由于受重力影響,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側,且生長效應強于遠地側,故近地側的生長素濃度為2m時,遠地側面生長素濃度范圍應小于m,以保證遠地側的生長效應弱于近地側?!军c睛】解答本題需要明確各曲線橫坐標和橫坐標所代表的含義,理解促進、抑制的含義與生長速度快慢之間的關系是正確解答該題的關鍵所在。10、(1)①.單向流動,逐級遞減②.2.02/20.74×100%(2)來自生產者和有機碎屑(3)①.未達到②.總生產量/總呼吸量的比值大于1,說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的輸入大于散失,長江口水域生態(tài)系統(tǒng)向資源積累的方向發(fā)展,生態(tài)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未達到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4)①.減弱②.浮游藻類可以吸收水體中大量氮和磷等元素,改善水體環(huán)境,牡蠣捕食藻類,同時牡蠣礁為底棲動物和魚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與攝食場所,增加物種多樣性【解析】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和信息傳遞,三者缺一不可;物質循環(huán)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礎,能量流動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動力,信息傳遞則決定著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的方向和狀態(tài);信息傳遞往往是雙向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物質循環(huán)具有全球性。每一營養(yǎng)級能量的去路:①流向下一營養(yǎng)級(最高營養(yǎng)級除外),②自身呼吸消耗,③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小問1詳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