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山西省朔州市第二中學高三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山西省朔州市第二中學高三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山西省朔州市第二中學高三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山西省朔州市第二中學高三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山西省朔州市第二中學高三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山西省朔州市第二中學高三生物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大豆種子萌發(fā)過程中鮮重的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階段I中種子細胞的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下降B.階段II中胚細胞合成有解除休眠作用的赤霉素逐漸增多C.階段I中種子細胞有機物總質量變多而鮮重增加D.階段I后根向地生長的原因是生長素分布不均2.利用競爭酶聯(lián)免疫檢測技術,檢測抗蟲棉中Bt抗蟲蛋白表達量,原理如下圖所示。檢測之前,將“目的蛋白”的特異性抗體固定在支持物上,待測樣本中的抗原和酶標記抗原競爭結合固相抗體,標記抗原的酶可催化顏色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檢測過程中待測抗原和酶標記抗原均為Bt抗蟲蛋白B.需設置僅有酶標記抗原或者僅有待測抗原的兩組對照C.實驗組和對照組加入底物的量及顯色時間必須一致D.反應體系中藍色越深說明待測樣品Bt蛋白含量越高3.下列關于高中生物實驗方法和選材的表述,正確的是()A.可用本尼迪特試劑、比色法鑒定橙汁中還原糖的含量B.稀釋涂布法可用于測定土壤中細菌、霉菌的種類和數(shù)量C.哺乳動物血液和菜花都不宜作為材料用于DNA粗提取實驗D.洋蔥鱗片葉內表皮沒有顏色干擾適宜用于觀察染色體數(shù)目4.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探索的敘述,正確的是()A.將加熱殺死的S型菌與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體內的S型菌都由R型菌轉化而來B.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中,離心后細菌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噬菌體都帶有35SC.將S型菌的DNA、蛋白質、多糖等物質分別與R型活菌混合培養(yǎng),培養(yǎng)基中均有R型菌D.用B型TMV(煙草花葉病毒)的RNA和A型TMV的蛋白質重組而成的病毒感染煙草,會得到2種子代病毒5.假如下圖是某生物體(2n=4)正常的細胞分裂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B.若染色體①有基因A,則④一定有基因aC.若圖中的②表示X染色體,則③表示Y染色體D.該細胞產(chǎn)生的子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6.某家系中有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ㄈ缦聢D),其中一種是伴性遺傳病。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B.Ⅱ-3的甲、乙致病基因分別來自于Ⅰ-2和Ⅰ-1C.Ⅱ-2有1種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4種可能D.若Ⅲ-4與Ⅲ-5結婚,生一個患兩病的男孩概率是5/12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玉米和小麥是我國兩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圖甲和圖乙分別是不同條件下兩種農(nóng)作物的凈光合作用速率測定結果。請回答:(1)結合圖甲分析,如果將小麥和玉米幼苗種植在同一密閉溫室(光照、溫度等條件適宜)內一段時間,可能最先死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細胞間隙CO2濃度在C時,小麥和玉米實際光合作用速率是否相等?為什么?_______________。(2)圖乙中,小麥在10~12時、16~18時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分別是____和____。(3)為探究高溫(35°C)對小麥、玉米凈光合速率的影響,請設計簡要的實驗思路(常溫為25°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調定點理論認為人的體溫調節(jié)類似于恒溫器的調節(jié)機制,正常人的體溫調定點為37℃。病理情況下(某些因素如細菌、病毒感染等),致熱源能使調定點上調(如達到39℃),體溫升高達到新的超正常水平(39℃)。若致熱因素不能消除,產(chǎn)熱和散熱就在新的體溫水平上保持平衡,導致長時間高燒不退。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人體體溫調節(jié)的中樞位于________________,在體溫調節(jié)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調節(jié)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2)當病毒侵入人體后,機體內需要借助________________產(chǎn)生的抗體將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若機體不能及時清除病毒,則體溫調定點會上調,大腦皮層產(chǎn)生________________(填冷覺或熱覺),人體皮膚內可能發(fā)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導致長時間高燒不退。(3)有人認為導致機體中暑時體溫升高的原因類似于病理情況下高燒不退的原因。你是否贊同這種說法?________________,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圖1是某生態(tài)系統(tǒng)部分生物關系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大型真菌和跳蟲以碎屑中的________________(有機物或無機物)為食,_______生態(tài)系統(tǒng)通常以該種食物鏈為主。(2)由于喬木的遮擋程度不同,導致了不同區(qū)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種類和數(shù)量有一定差異,地表生物的這種區(qū)域差異分布是________________的一種表現(xiàn)。(3)為了有助于了解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蝗蟲種群的特性及其與環(huán)境的適應關系,需要收集數(shù)據(jù)以繪制該種群的________________。而調查該種群的________________,是預測預報蝗蟲是否成災的基礎。(4)圖2是圖1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某兩個營養(yǎng)級(甲、乙)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其中a~f表示能量值,a為甲的同化量。若甲為第一營養(yǎng)級,則甲的凈初級生產(chǎn)量為________________(用圖2中字母和計算符號表示);乙糞便中食物殘渣的能量包含在b至f中________________字母代表的能量值中。10.(10分)下圖為生物圈的碳循環(huán),A、B、C、D表示生物,X代表一種氣體,①~⑨表示循環(huán)過程。請據(jù)圖回答:(1)在生物圈中,A、B、C、D共同形成了________,B是_________。(2)過程⑧是指_______作用,碳在無機環(huán)境與生物之間的循環(huán)是以_________形式進行的。(3)上圖作為碳循環(huán)圖解的不完整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圖中B代表一個種群,用標記重捕法調查其數(shù)量,第一次捕獲80個,做上標記放回一段時間后,第二次捕獲12個,其中有標記的2個,如果該種群每個個體平均體重4kg,則最少有A為___________kg方能維持生態(tài)平衡。(5)如果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發(fā)展過程中能量輸入長期大于輸出,你認為②、③所示的過程將發(fā)生的變化是_________。如果將圖中C所代表的生物全部遷出,則B所代表的生物種類數(shù)將___________。11.(15分)菠菜(2n)有雌雄之分,染色體有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之分。菠菜有很多易于區(qū)分的性狀,如葉片的全緣和牙齒狀裂片由等位基因A、a控制?,F(xiàn)有各種性狀的雌雄株若干。回答下列問題:(1)利用純合的全緣和牙齒狀裂片植株進行正反交實驗,后代均為全緣葉。據(jù)此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斷A、a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性染色體上,請簡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伴性遺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踐發(fā)現(xiàn)若去掉菠菜部分根系時,菠菜會分化為雄株;去掉部分葉片時,菠菜則分化為雌株。若要確定去掉部分根系的雄株的性染色體組成情況,可讓其與____________雜交,若子代____________,則該雄株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若子代____________,則該雄株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C【解析】

種子萌發(fā)的過程中,需要經(jīng)歷吸水,增強代謝,從而促進種子的萌發(fā),根據(jù)圖像中I階段中種子吸脹吸水,進入胚細胞中的水含量上升,因此自由水的含量升高;階段II中種子細胞不斷合成赤霉素,赤霉素可以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fā);階段III中,種子代謝增強,細胞呼吸增強,有機物含量減少,但由于細胞中的水和小分子有機物種類增多,因此細胞的鮮重增加;根的向地性的原因是因為水平放置的植物,其近地一側的生長素濃度高于背地一側,而過高濃度的生長素抑制根近地一側的生長,因此背地一側增長較快,因此根向地生長。【詳解】A、階段I中種子吸水,水進入干種子胚細胞,使種子細胞的自由水含量上升,因此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下降,A正確;B、階段II中胚細胞合成赤霉素逐漸增多,B正確;C、階段III中解除休眠,種子萌發(fā)生長需要消耗細胞內有機物,細胞有機物總質量變少而鮮重逐漸堿少,C錯誤;D、階段III后根向地生長及莖背地生長的原因都是生長素分布不均所致,D正確。故選C?!军c睛】本題中通過種子萌發(fā)質量的變化來考察種子細胞代謝過程的理化指標的改變,種子萌發(fā)過程通過吸水、準備萌發(fā)、增強呼吸過程等為萌發(fā)提供能量,于此同時植物激素的變化也在調控種子萌發(fā)過程中的生命活動。2、D【解析】

結合題意和題圖可知:(1)待測抗原,能與固相支持物上的特異性抗體結合,但不能發(fā)生顏色反應;(2)酶標記抗原也能與固相支持物上的特異性抗體結合,但因有酶的存在,故能發(fā)生顏色反應(白色變?yōu)樗{色);(3)由于待測抗原與酶標記抗原同時與固相支持物上的特異性抗體競爭結合,若藍色產(chǎn)物越多,說明酶標記抗原越多,則待測抗原少;反之亦然?!驹斀狻緼、基因工程中常常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檢測轉入基因的的表達的蛋白質量,而題中待測抗原和酶標記抗原都能與特定抗體結合,故檢測過程中待測抗原和酶標記抗原均為Bt抗蟲蛋白,A正確;B、為了通過顏色反應區(qū)分待測抗原和酶標記抗原的多少,需設置僅有酶標記抗原或者僅有待測抗原的兩組對照,B正確;C、實驗中需要控制無關變量,所以實驗組和對照組加入底物的量及顯色時間必須一致,C正確;D、分析示意圖,反應體系中藍色越深說明待測樣品酶標記抗原含量越高,D錯誤。故選D?!军c睛】注意:待測抗原和酶標記抗原都屬于Bt抗蟲蛋白,都能與固相支持物上的特異性抗體結合,二者的區(qū)別就是能否催化顏色反應。3、B【解析】

1、本尼迪特試劑是檢測還原糖的試劑,它與還原糖反應顏色由藍色變?yōu)榧t黃色。2、稀釋涂布平板法可用來測定土壤微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平板劃線法可以用于菌種的純化和分離。3、DNA粗提取實驗材料,選用DNA含量相對較高的生物組織,成功的可能性更大?!驹斀狻緼、橙汁的顏色會干擾沉淀量的判斷,A錯誤;B、稀釋涂布法通過菌落的數(shù)量來代表活菌數(shù),通過菌落的形態(tài)特征來鑒別其種類,B正確;C、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和線粒體,而白細胞數(shù)量少,均不適宜做提取DNA的材料;菜花是植物細胞含有大量的DNA,可以作提取DNA的植物材料,但在提取前需先去除細胞壁,C錯誤;D、洋蔥內表皮細胞不分裂,不會形成染色體,D錯誤。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課本基礎實驗的原理和選材,意在考查學生能獨立完成教材所列的生物實驗,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并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處理。4、C【解析】

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思路是:將S型細菌中的物質一一提純,并分別于R型菌混合,單獨觀察它們的作用,因此得出DNA是遺傳物質,而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的結論。【詳解】A、將加熱殺死的S型菌與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體內最初的S型菌是由R型菌轉化而來,而后S型菌可通過繁殖產(chǎn)生大量后代,A錯誤;B、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中,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由于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沒有進入大腸桿菌,而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是利用大腸桿菌不含放射性的氨基酸合成的,所以新形成的噬菌體都沒有35S,B錯誤;C、S型細菌的DNA能讓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因此將S菌的DNA、蛋白質、多糖等物質分別與R型活菌混合培養(yǎng)后,只有S菌的DNA這組實驗中同時出現(xiàn)R型細菌和S型細菌,而其它組只出現(xiàn)R型細菌,C正確;D、用B型TMV(煙草花葉病毒)的RNA和A型TMV的蛋白質重組而成的病毒感染煙草,只會得到B型TMV一種子代病毒,D錯誤。故選C。5、C【解析】圖示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呈現(xiàn)的特點是:著絲點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體分別移向細胞兩極,據(jù)此可判斷,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A錯誤;染色體①和④是一對同源染色體,它們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若染色體①有基因A,則④不一定有基因a,B錯誤;X和Y染色體的大小形態(tài)存在差異,若圖中的②表示X染色體,則③表示Y染色體,C正確;該細胞產(chǎn)生的子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D錯誤?!军c睛】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熟記并理解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明確等位基因的內涵。在此基礎上,以題意“二倍體動物(2n=4)”和題圖中隱含的信息“有同源染色體、有8條染色體及染色體的行為特點”為切入點,將這一信息與所學知識有效地聯(lián)系起來,進行圖文轉換、實現(xiàn)對知識的整合和遷移。6、D【解析】

分析系譜圖,依據(jù)“有中生無為顯性,生女無病為常顯”,可得出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結合題干中“其中一種是伴性遺傳病”和“無中生有為隱性”,以及乙病有女患者,可知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驹斀狻緼.根據(jù)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乙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A正確;

B.Ⅱ-3的致病基因中,甲病的致病基因來自于Ⅰ-2,而乙病的致病基因則來自Ⅰ-1,B正確;

C.假設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2只有一種基因型,為aaXBXb;Ⅲ8基因型有四種可能,分別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C正確;

D.Ⅲ-4基因型為AaXBXb,Ⅲ-5基因型有AAXbY和AaXbY,比例1:2,他們結婚,生育一患兩種病男孩的概率是(1-2/3×1/4)×1/2×1/2=5/24,D錯誤。故選D。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小麥小麥固定低濃度CO2的能力較差,需要較高濃度的CO2不一定相等,凈光合速率相等,呼吸速率不一定相等(或不相等,凈光合速率相等,呼吸速率不相等)CO2攝入不足光照強度減弱將小麥、玉米都分別置于25℃,35℃,而其他條件一致的條件中;并分別比較它們在不同溫度下CO2吸收速率(或O2的釋放速率)【解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甲中,A、B都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相等。C點表示玉米和小麥的凈光合速率相等。圖乙中玉米的凈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小麥的凈光合作用速率,且在中午沒有出現(xiàn)“午休現(xiàn)象。【詳解】(1)結合圖甲分析,圖甲中玉米的二氧化碳補償點低于小麥,說明則玉米固定CO2的能力高于小麥,如果將小麥和玉米幼苗種植在同一密閉溫室(光照、溫度等條件適宜)內一段時間,可能最先死亡的是小麥,原因是小麥固定低濃度CO2的能力較差,需要較高濃度的CO2;細胞間隙CO2濃度在C時,小麥和玉米實際光合作用速率不一定相等,因為實際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二者的凈光合速率相等,但呼吸速率不一定相等。(2)乙圖中小麥在10~12時的光合作用出現(xiàn)“午休現(xiàn)象”,是因為溫度過高,氣孔關閉,CO2攝入不足,暗反應速率下降;16~18時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強度減弱。(3)為探究高溫(35°C)對小麥、玉米凈光合速率的影響,可將小麥、玉米都分別置于常溫25℃、35℃下,而其他條件一致的條件中;并分別比較它們在不同溫度下CO2吸收速率(或O2的釋放速率)即可?!军c睛】本題以圖形為載體,考查了C3植物和C4植物的特點、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等相關知識,考查了學生識圖、析圖能力,實驗設計和操作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8、下丘腦神經(jīng)調節(jié)漿細胞(效應B細胞)冷覺皮膚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立毛肌收縮;汗腺分泌活動減弱不贊同中暑時體溫升高是由體溫調節(jié)功能失調引起的,而高燒不退是由機體的調定點上調導致的,其本身體溫調節(jié)功能正?!窘馕觥?/p>

1、寒冷環(huán)境→皮膚冷覺感受器→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增加產(chǎn)熱(骨骼肌戰(zhàn)栗、立毛肌收縮、甲狀腺激素等分泌增加),減少散熱(毛細血管收縮、汗腺分泌減少)→體溫維持相對恒定。2、炎熱環(huán)境→皮膚溫覺感受器→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增加散熱(毛細血管舒張、汗腺分泌增加)→體溫維持相對恒定?!驹斀狻浚?)人體體溫調節(jié)的中樞在下丘腦;調節(jié)機制是神經(jīng)一體液調節(jié),其中最主要的是神經(jīng)調節(jié);(2)當病毒作為抗原侵入機體時,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為記憶細胞和漿細胞(效應B細胞),漿細胞(效應B細胞)分泌抗體;體溫調節(jié)的調定點上調過程中即形成高燒過程,產(chǎn)熱大于散熱,體溫低于調定點,冷覺感受器興奮,大腦皮層產(chǎn)生冷覺;引起汗腺分泌活動減弱,皮膚毛細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立毛肌收縮;(3)不贊同;中暑時體溫升高是由體溫調節(jié)功能失調引起的,而病理性發(fā)燒是由機體的調定點上調導致的,其本身體溫調節(jié)正常?!军c睛】本題以體溫調節(jié)“調定點”為情境,考查神經(jīng)調節(jié)、體溫調節(jié)和免疫調節(jié)等知識。需要學生不拘泥于原有的調節(jié)機制,思考在調定點的環(huán)境下,高燒過程中人體的狀態(tài)變化,在做題的過程中可以類比物理中參照物的變化來思考。9、有機物陸地空間異質性存活曲線種群密度a-bc【解析】

圖1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部分生物關系圖,其中草本植物、喬木為生產(chǎn)者,蝗蟲、蜘蛛、雜食性鳥為消費者,大型真菌、跳蟲為分解者。圖2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某兩個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流動示意圖,a表示甲的同化量,d表示乙的同化量,b、e分別表示甲、乙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f分別表示甲、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一般來說,流入某一營養(yǎng)級的能量在足夠長的時間內的去路可以有三條: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入下一營養(yǎng)級;③被分解者分解?!驹斀狻浚?)分解者作用:分解者將死亡的有機體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并釋放出能量。大型真菌和跳蟲作為分解者,是以碎屑中的有機物為食。該食物鏈是腐食食物鏈,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以腐食食物鏈為主,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以捕食食物鏈為主。(2)地表生物的這種區(qū)域差異分布是群落的水平結構,體現(xiàn)了空間異質性。(3)種群存活曲線反映了各物種的死亡年齡分布狀況,有助于了解種群的特性及其與環(huán)境的適應關系。種群密度大小是進行害蟲預測預報及研究種群動態(tài)的基礎。(4)甲的凈初級生產(chǎn)量=總初級生產(chǎn)量(同化量a)-呼吸消耗量(b);乙糞便中的能量歸屬于上一營養(yǎng)級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c)?!军c睛】本題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以及能量的流動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識圖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0、群落消費者分解CO2(或二氧化碳)缺少表示呼吸作用的箭頭9600越來越復雜減少【解析】

題圖分析:A是生產(chǎn)者,B是初級消費者,C是次級消費者,D是分解者;①主要表示光合作用;②、③、④表示被捕食;⑤、⑥、⑦表示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流向分解者的物質或能量;⑧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⑨表示化石燃料燃燒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驹斀狻浚?)由分析可知,在生物圈中,A、B、C、D共同形成了生物群落,B是初級消費者。(2)過程⑧是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通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把生物群落中含碳有機物轉變?yōu)闊o機物進入無機環(huán)境中,生物群落中的碳在無機環(huá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