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危險化學品應急責任追究預案TOC\o"1-2"\h\u17372第1章總則 557021.1編制目的 577651.2編制依據 550441.3適用范圍 5104031.4責任主體 529089第2章預防 526842.1風險評估與管控 57312.1.1定期開展危險化學品風險評估,識別潛在的安全隱患,對各類風險進行分類、分級管理。 5137212.1.2建立健全風險管控機制,針對識別出的安全隱患,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保證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5234852.1.3完善應急預案,明確應急響應程序和措施,保證在突發(fā)情況下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6144422.1.4強化風險監(jiān)測與預警,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重點區(qū)域、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實時監(jiān)控,提高預警能力。 6221512.2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 6152212.2.1制定完善的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包括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廢棄等環(huán)節(jié)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 6316902.2.2嚴格執(zhí)行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行業(yè)標準,保證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與法律法規(guī)相銜接。 698932.2.3定期對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進行修訂和完善,保證其適應企業(yè)發(fā)展和安全生產需要。 6304522.2.4加強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的宣傳和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遵守規(guī)章制度的自覺性。 656502.3安全生產培訓與教育 6165132.3.1制定安全生產培訓計劃,針對不同崗位、不同級別的員工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 6169082.3.2保證全體員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技能和應急處置能力。 6128862.3.3對新員工、轉崗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6236572.3.4定期組織安全生產知識競賽、應急演練等活動,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實戰(zhàn)能力。 682722.4安全生產投入 6136752.4.1加大安全生產投入,保證安全生產所需資金、設備、技術等得到充分保障。 677052.4.2優(yōu)先保障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企業(yè)安全生產水平。 6196452.4.3保障安全生產科研投入,推動安全生產技術創(chuàng)新,提升企業(yè)本質安全水平。 693992.4.4合理安排安全生產投入預算,保證資金使用效益,實現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發(fā)展。 622349第3章應急響應 775333.1應急預案制定與修訂 7187093.1.1預案制定 7176503.1.2預案修訂 7107693.2應急組織架構 7125463.2.1應急指揮體系 7307033.2.2應急管理機構 7214643.2.3應急小組 787683.3應急資源保障 8297123.3.1人力資源 8238593.3.2物資裝備 812833.3.3資金保障 8100143.3.4技術支持 8272913.4應急響應流程 8326143.4.1報告 8197613.4.2評估 83833.4.3啟動應急預案 812693.4.4現場處置 8279363.4.5信息發(fā)布 886823.4.6應急結束 911484第4章報告與信息發(fā)布 9318764.1報告程序 9140164.1.1發(fā)生后,現場負責人應立即向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報告,同時按照企業(yè)內部應急預案要求,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 9236514.1.2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向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和相關部門報告,并按照規(guī)定向當地及有關部門報告。 9160384.1.3報告內容應包括: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類型、涉及的危險化學品、現狀、已采取的措施、可能的影響范圍等。 9281014.1.4報告方式可采用電話、傳真、郵件等形式,必要時可采用書面報告。 9123824.2信息收集與處理 9173154.2.1企業(yè)應設立專門的信息收集和處理小組,負責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報送。 9224904.2.2信息收集范圍包括:現場勘查情況、受害者情況、影響范圍、救援進展、部門指示等。 9213934.2.3收集到的信息應進行分類、整理,及時更新,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940974.2.4信息處理應遵循以下原則:客觀公正、全面準確、及時高效、保守秘密。 94844.3信息發(fā)布與輿情應對 9217184.3.1企業(yè)應制定信息發(fā)布計劃,明確信息發(fā)布的時間、內容、方式和責任人。 9183364.3.2信息發(fā)布應遵循以下原則:公開透明、真實可靠、權威發(fā)布、及時回應。 9153784.3.3信息發(fā)布途徑包括:企業(yè)官方網站、公眾號、新聞媒體等。 923644.3.4針對不實信息和謠言,企業(yè)應及時予以澄清,加強與輿論引導,維護社會穩(wěn)定。 9121394.4調查與原因分析 10113394.4.1調查組應由企業(yè)、有關部門和專業(yè)技術人員組成,負責對進行調查分析。 10240814.4.2調查應遵循以下原則:客觀公正、深入細致、全面系統(tǒng)、注重實效。 10111324.4.3調查內容包括:經過、原因、損失、責任認定、教訓汲取等。 10182274.4.4調查報告應包括:基本情況、發(fā)生經過、原因分析、性質和責任認定、教訓及整改措施等。 1091104.4.5企業(yè)應按照調查報告的要求,認真落實整改措施,防范類似的再次發(fā)生。 103463第5章責任追究 10269695.1追究原則與依據 1010615.1.1追究原則 10305735.1.2追究依據 10100445.2責任認定與追究流程 10155615.2.1責任認定 1018945.2.2追究流程 11223185.3追究措施與實施 1193855.3.1追究措施 11252645.3.2實施方式 11241625.4法律責任與行政處罰 1136885.4.1法律責任 1119685.4.2行政處罰 1126556第6章應急恢復 11276766.1現場清理與修復 1163716.1.1在保證現場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專業(yè)力量對現場進行清理,徹底清除危險化學品的泄漏和殘留物,避免對環(huán)境和人體造成持續(xù)危害。 11119156.1.2對受損設施設備進行修復或更換,保證企業(yè)生產安全。對現場周邊建筑物、道路等公共設施進行檢查和修復,保障公共安全。 12318856.1.3按照相關規(guī)定,對現場清理和修復過程中產生的廢物進行分類、包裝、運輸和處置,保證符合環(huán)保要求。 12319386.2環(huán)境污染治理 12143046.2.1對現場及周邊環(huán)境進行監(jiān)測,評估污染程度,制定環(huán)境污染治理方案。 1292196.2.2組織專業(yè)團隊開展污染治理工作,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手段,消除環(huán)境污染。 12217866.2.3加強對治理過程的監(jiān)管,保證治理效果達到國家和地方環(huán)保標準。 12142136.3受影響群眾安置與補償 12278096.3.1對受影響的群眾進行妥善安置,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 12163546.3.2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guī)對受影響群眾進行補償,保證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1259686.3.3加強對受影響群眾的關愛和心理疏導,協助恢復正常生活。 12252566.4生產生活秩序恢復 12317886.4.1指導企業(yè)盡快恢復生產,保證生產安全。 12111786.4.2對受影響區(qū)域的交通、供電、供水、供氣等基礎設施進行搶修,盡快恢復正常運行。 1274206.4.3加強對受災地區(qū)的社會治安維護,保證社會穩(wěn)定。 12117346.4.4針對暴露出的問題,及時完善相關政策和制度,提高防范能力。 1224653第7章應急預案評估與改進 1280717.1評估方法與周期 1233067.1.1評估方法 12303927.1.2評估周期 13189067.2評估結果運用 13275237.2.1對評估過程中發(fā)覺的問題和不足,應認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1339187.2.2將評估結果納入應急預案修訂工作,不斷完善應急預案。 13153037.2.3將評估結果作為應急預案培訓和演練的依據,提高應急預案的執(zhí)行力和效果。 1362027.3改進措施與實施 1384417.3.1針對評估結果,制定具體的改進措施。 1385487.3.2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保證改進措施得到有效實施。 13126397.3.3對改進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檢查,保證整改到位。 13271767.4持續(xù)改進與優(yōu)化 13287487.4.1建立應急預案持續(xù)改進機制,定期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 13195407.4.2結合國內外危險化學品案例,吸取經驗教訓,優(yōu)化應急預案。 13115417.4.3跟蹤法律法規(guī)、政策和技術的發(fā)展變化,及時調整應急預案。 13111897.4.4強化應急預案的宣傳和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的應急意識和能力。 1338007.4.5加強應急預案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應急預案的智能化水平。 1317240第8章宣傳與培訓 13233718.1宣傳教育 13178048.1.1制定宣傳計劃 13146338.1.2宣傳內容 13115528.1.3宣傳方式 14294428.1.4宣傳對象 14208588.2應急培訓與演練 1495798.2.1制定培訓計劃 1472868.2.2培訓內容 14235358.2.3培訓方式 14307668.2.4演練組織 14312668.2.5演練評估 14317748.3培訓效果評估 14314408.3.1建立評估機制 14236138.3.2評估內容 1474528.3.3評估結果運用 14291848.4培訓檔案管理 1461448.4.1建立培訓檔案 14139298.4.2檔案保管 15283238.4.3檔案更新 1532137第9章跨區(qū)域協作 1551939.1跨區(qū)域應急聯動 1518269.2協作機制建立與完善 15176559.3信息共享與資源互助 15218389.4跨區(qū)域應急響應 1524570第10章附則 1533310.1名詞解釋 151535510.2文檔管理與更新 151841810.3實施日期與有效期 152668210.4法律效力與爭議解決 15第1章總則1.1編制目的為有效應對危險化學品,明確應急責任追究機制,規(guī)范應急響應程序,減輕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制定本預案。1.2編制依據本預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件應對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以及國家和地方相關應急預案和標準規(guī)范編制。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我國境內發(fā)生的下列危險化學品應急責任追究工作:(1)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廢棄危險化學品過程中發(fā)生的;(2)涉及危險化學品的污染;(3)其他涉及危險化學品的應急事件。1.4責任主體(1)企業(yè):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廢棄企業(yè)是應急責任的第一責任人,應建立健全企業(yè)內部應急管理制度,制定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演練,落實安全生產措施,保證安全生產。(2)部門:各級人民及其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危險化學品應急管理工作,制定相關應急預案,組織協調應急救援力量,開展調查和處理工作。(3)應急管理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應急管理的綜合協調工作,指導、監(jiān)督企業(yè)及部門開展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編制、應急演練等工作。(4)其他相關單位:根據各自職責,協助企業(yè)及部門做好危險化學品應急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環(huán)境保護、衛(wèi)生健康、交通運輸等部門。第2章預防2.1風險評估與管控2.1.1定期開展危險化學品風險評估,識別潛在的安全隱患,對各類風險進行分類、分級管理。2.1.2建立健全風險管控機制,針對識別出的安全隱患,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保證各項措施落實到位。2.1.3完善應急預案,明確應急響應程序和措施,保證在突發(fā)情況下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2.1.4強化風險監(jiān)測與預警,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重點區(qū)域、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實時監(jiān)控,提高預警能力。2.2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2.2.1制定完善的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包括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廢棄等環(huán)節(jié)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2.2.2嚴格執(zhí)行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行業(yè)標準,保證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與法律法規(guī)相銜接。2.2.3定期對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進行修訂和完善,保證其適應企業(yè)發(fā)展和安全生產需要。2.2.4加強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的宣傳和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遵守規(guī)章制度的自覺性。2.3安全生產培訓與教育2.3.1制定安全生產培訓計劃,針對不同崗位、不同級別的員工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2.3.2保證全體員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技能和應急處置能力。2.3.3對新員工、轉崗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2.3.4定期組織安全生產知識競賽、應急演練等活動,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實戰(zhàn)能力。2.4安全生產投入2.4.1加大安全生產投入,保證安全生產所需資金、設備、技術等得到充分保障。2.4.2優(yōu)先保障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企業(yè)安全生產水平。2.4.3保障安全生產科研投入,推動安全生產技術創(chuàng)新,提升企業(yè)本質安全水平。2.4.4合理安排安全生產投入預算,保證資金使用效益,實現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發(fā)展。第3章應急響應3.1應急預案制定與修訂3.1.1預案制定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要求,結合企業(yè)實際,組織制定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預案應明確應急響應的目標、原則、范圍、組織架構、資源保障、響應流程等內容。3.1.2預案修訂定期對應急預案進行審查、評估和修訂,保證預案的適用性和有效性。在以下情況下,應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1)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要求發(fā)生變化;(2)企業(yè)組織架構、生產工藝、設備設施等發(fā)生重大調整;(3)預案實施過程中發(fā)覺重大缺陷或不足;(4)上級部門提出修訂要求。3.2應急組織架構3.2.1應急指揮體系建立健全應急指揮體系,明確各級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權限和人員配置。應急指揮體系包括:(1)應急指揮部;(2)現場指揮部;(3)各應急小組。3.2.2應急管理機構設立專門的應急管理機構,負責組織、協調、監(jiān)督應急預案的實施,定期組織應急演練和培訓。3.2.3應急小組根據類型和應急響應需求,設立相應的應急小組,包括但不限于:(1)搶救組;(2)醫(yī)療救護組;(3)環(huán)境監(jiān)測組;(4)信息發(fā)布組;(5)后勤保障組。3.3應急資源保障3.3.1人力資源保障應急組織架構中所需人員的數量和質量,定期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隊伍的應急處置能力。3.3.2物資裝備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裝備,包括個人防護裝備、消防器材、通信設備、救援工具等,并定期檢查、維護、更新。3.3.3資金保障設立應急資金,保證應急預案實施過程中所需的經費支出。3.3.4技術支持建立與相關科研院所、專業(yè)技術機構的合作關系,為應急提供技術支持。3.4應急響應流程3.4.1報告發(fā)生危險化學品時,現場人員應立即報告應急指揮部,同時按照預案要求報告上級部門。3.4.2評估應急指揮部接到報告后,迅速組織專家對進行評估,確定類型、規(guī)模、影響范圍等。3.4.3啟動應急預案根據評估結果,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組織應急隊伍、調配應急資源。3.4.4現場處置現場指揮部負責組織、指揮現場應急工作,包括:(1)開展搶救和傷員救護;(2)控制擴散,消除危險源;(3)保護周邊環(huán)境和公眾安全;(4)配合部門進行調查取證。3.4.5信息發(fā)布信息發(fā)布組負責及時、準確、全面地向內部和外部發(fā)布信息,回應社會關切。3.4.6應急結束當得到有效控制,危險源消除,環(huán)境恢復安全狀態(tài)時,經應急指揮部批準,宣布應急結束。隨后轉入調查和總結階段。第4章報告與信息發(fā)布4.1報告程序4.1.1發(fā)生后,現場負責人應立即向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報告,同時按照企業(yè)內部應急預案要求,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4.1.2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向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和相關部門報告,并按照規(guī)定向當地及有關部門報告。4.1.3報告內容應包括: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類型、涉及的危險化學品、現狀、已采取的措施、可能的影響范圍等。4.1.4報告方式可采用電話、傳真、郵件等形式,必要時可采用書面報告。4.2信息收集與處理4.2.1企業(yè)應設立專門的信息收集和處理小組,負責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報送。4.2.2信息收集范圍包括:現場勘查情況、受害者情況、影響范圍、救援進展、部門指示等。4.2.3收集到的信息應進行分類、整理,及時更新,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4.2.4信息處理應遵循以下原則:客觀公正、全面準確、及時高效、保守秘密。4.3信息發(fā)布與輿情應對4.3.1企業(yè)應制定信息發(fā)布計劃,明確信息發(fā)布的時間、內容、方式和責任人。4.3.2信息發(fā)布應遵循以下原則:公開透明、真實可靠、權威發(fā)布、及時回應。4.3.3信息發(fā)布途徑包括:企業(yè)官方網站、公眾號、新聞媒體等。4.3.4針對不實信息和謠言,企業(yè)應及時予以澄清,加強與輿論引導,維護社會穩(wěn)定。4.4調查與原因分析4.4.1調查組應由企業(yè)、有關部門和專業(yè)技術人員組成,負責對進行調查分析。4.4.2調查應遵循以下原則:客觀公正、深入細致、全面系統(tǒng)、注重實效。4.4.3調查內容包括:經過、原因、損失、責任認定、教訓汲取等。4.4.4調查報告應包括:基本情況、發(fā)生經過、原因分析、性質和責任認定、教訓及整改措施等。4.4.5企業(yè)應按照調查報告的要求,認真落實整改措施,防范類似的再次發(fā)生。第5章責任追究5.1追究原則與依據5.1.1追究原則公平公正原則:對責任人進行追究時,應保證公平、公正、無私,避免任何形式的偏袒和歧視。事實清楚原則:追究責任必須依據調查結果,保證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依法依規(guī)原則:追究責任應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政策,保證追究過程的合法性。教育與懲處相結合原則:在追究責任的同時應注重對責任人的教育,使其認識到錯誤,防止類似再次發(fā)生。5.1.2追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危險化學品調查報告;企業(yè)內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及操作規(guī)程;相關部門職責規(guī)定和行業(yè)標準。5.2責任認定與追究流程5.2.1責任認定依據調查結果,明確發(fā)生的原因、過程和責任主體;判斷責任性質,如直接責任、管理責任、領導責任等;確定責任人,包括直接責任人、間接責任人、相關責任人等。5.2.2追究流程調查組提交責任認定報告;相關部門依據責任認定報告,啟動責任追究程序;對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誡勉談話等初步處理;按照法律規(guī)定,對責任人進行相應的法律責任追究。5.3追究措施與實施5.3.1追究措施對直接責任人,采取通報批評、記過、降職、撤職、解聘等行政處理;對管理責任人,采取誡勉談話、通報批評、降級、撤職等行政處理;對領導責任人,采取通報批評、誡勉談話、降職、撤職、追究刑事責任等行政和法律責任;對涉及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5.3.2實施方式由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追究,并將結果通報全體員工。5.4法律責任與行政處罰5.4.1法律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對責任人進行法律責任追究;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5.4.2行政處罰由相關部門依法對責任人進行行政處罰,如罰款、吊銷許可證等;對企業(yè)進行行政處罰,如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等;對涉及國家工作人員的,依法給予政務處分。第6章應急恢復6.1現場清理與修復6.1.1在保證現場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專業(yè)力量對現場進行清理,徹底清除危險化學品的泄漏和殘留物,避免對環(huán)境和人體造成持續(xù)危害。6.1.2對受損設施設備進行修復或更換,保證企業(yè)生產安全。對現場周邊建筑物、道路等公共設施進行檢查和修復,保障公共安全。6.1.3按照相關規(guī)定,對現場清理和修復過程中產生的廢物進行分類、包裝、運輸和處置,保證符合環(huán)保要求。6.2環(huán)境污染治理6.2.1對現場及周邊環(huán)境進行監(jiān)測,評估污染程度,制定環(huán)境污染治理方案。6.2.2組織專業(yè)團隊開展污染治理工作,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手段,消除環(huán)境污染。6.2.3加強對治理過程的監(jiān)管,保證治理效果達到國家和地方環(huán)保標準。6.3受影響群眾安置與補償6.3.1對受影響的群眾進行妥善安置,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6.3.2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guī)對受影響群眾進行補償,保證合法權益得到保障。6.3.3加強對受影響群眾的關愛和心理疏導,協助恢復正常生活。6.4生產生活秩序恢復6.4.1指導企業(yè)盡快恢復生產,保證生產安全。6.4.2對受影響區(qū)域的交通、供電、供水、供氣等基礎設施進行搶修,盡快恢復正常運行。6.4.3加強對受災地區(qū)的社會治安維護,保證社會穩(wěn)定。6.4.4針對暴露出的問題,及時完善相關政策和制度,提高防范能力。第7章應急預案評估與改進7.1評估方法與周期7.1.1評估方法為保障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有效性,采用以下評估方法:(1)桌面推演:通過模擬情景,檢驗應急預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實戰(zhàn)演練: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檢驗應急預案的實際操作效果。(3)專家評審: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4)問卷調查:向應急預案涉及的相關部門和人員發(fā)放問卷,了解應急預案的知曉度和滿意度。7.1.2評估周期應急預案評估周期如下:(1)定期評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評估。(2)不定期評估:遇有重大變更、重要信息更新等情況,應及時組織評估。7.2評估結果運用7.2.1對評估過程中發(fā)覺的問題和不足,應認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7.2.2將評估結果納入應急預案修訂工作,不斷完善應急預案。7.2.3將評估結果作為應急預案培訓和演練的依據,提高應急預案的執(zhí)行力和效果。7.3改進措施與實施7.3.1針對評估結果,制定具體的改進措施。7.3.2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保證改進措施得到有效實施。7.3.3對改進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檢查,保證整改到位。7.4持續(xù)改進與優(yōu)化7.4.1建立應急預案持續(xù)改進機制,定期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7.4.2結合國內外危險化學品案例,吸取經驗教訓,優(yōu)化應急預案。7.4.3跟蹤法律法規(guī)、政策和技術的發(fā)展變化,及時調整應急預案。7.4.4強化應急預案的宣傳和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的應急意識和能力。7.4.5加強應急預案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應急預案的智能化水平。第8章宣傳與培訓8.1宣傳教育8.1.1制定宣傳計劃根據危險化學品應急責任追究預案,制定詳細的宣傳教育計劃,明確宣傳教育的目標、內容、對象、時間及方式。8.1.2宣傳內容宣傳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危險化學品的基本知識、危害性、預防措施、應急處理方法、法律法規(guī)及企業(yè)內部相關規(guī)定等。8.1.3宣傳方式采用多種宣傳方式,如張貼宣傳畫、發(fā)放宣傳資料、舉辦講座、組織觀看安全教育影片等,提高員工對危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建筑工程合同書 范本
- 2025農產品加工類合同參考格式
- 2025股票交易合同范本
- 2025年中文版國際貿易合同模板
- 2025商務英語合同的語法與用詞特點
- 2025標準租賃合同協議書范本
- 2025租賃合同法要點解析
- 2025的建筑材料購銷合同
- 2025瓷磚批發(fā)銷售合同范本
- 《應力分析及其計算方法》課件
- 2024年全國青少年信息素養(yǎng)大賽初賽試題
- 建設項目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投標方案
- 綠化帶改停車位施工方案
- 2023-2024學年浙江省環(huán)大羅山聯盟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解析版)
- 護理人員崗位績效考核評價標準
- 2024年04月陜西西安職業(yè)技術學院招考聘用25人筆試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研判與答案解析
- 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語文真題
- DL/T 5352-2018 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guī)范
- 合作取得更大成功的辯論材料三篇
- 廣東省深圳市2023年五年級下學期期中模擬試卷(一)(含答案)
- AQ∕T 7009-2013 機械制造企業(yè)安全生產標準化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