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江蘇版生物高考第二輪復習
專題1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A組
簡單情境
1.甜糯玉米遺傳(2022廣東一模,7)甜糯玉米是近年來的熱門種植品種。已知玉米的糯質(zhì)和甜質(zhì)受兩對
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隱性基因純合時,只表達隱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狀?,F(xiàn)用糯質(zhì)玉米
()和甜質(zhì)玉米()雜交得再用自交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wwSSWWssFi,FiF2O
A.甜糯玉米育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重組
B.Fi全為普通玉米(非糯非甜)
C.F2出現(xiàn)9:6:1的性狀分離比
D.F2中甜糯玉米約占1/16
答案C根據(jù)題意“玉米的糯質(zhì)和甜質(zhì)受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隱性基因純合時,
只表達隱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狀",并且已知親本為糯質(zhì)玉米(wwSS)和甜質(zhì)玉米(WWss),所以推斷糯質(zhì)
玉米的基因型是ww_,甜質(zhì)玉米的基因型是ss一Fi的基因型為WwSs,表現(xiàn)型為非糯非甜,Fi自交得到
的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非糯非甜:糯非甜:非糯甜:甜糯=9:3:3:L甜糯玉米育種的過程利用的是
雜交育種的方式,其主要原理是基因重組,A正確;Fi的基因型為WwSs,表現(xiàn)型為非糯非甜,B正確;F2有9
種基因型,4種表現(xiàn)型?端非甜:糯非甜:非糯甜:甜糯=9:3:3:1),C錯誤;甜糯玉米的基因型是
中甜糯玉米約占正確。
WWSS,F21/16,D
2.胚胎致死(2022廣東二模,6)在一個自然種群中,小鼠的體色有黃色和灰色,尾巴有短尾和長尾,兩對相
對性狀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遺傳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實驗中發(fā)現(xiàn)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現(xiàn)象(胚胎致
死),現(xiàn)任取一對黃色短尾個體經(jīng)多次交配,Fi的表型為黃色短尾:灰色短尾:黃色長尾:灰色長尾
=4:2:2: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表型為黃色短尾的小鼠基因型僅有1種
第1頁共34頁
B.Fi中致死個體的基因型共有4種
C.若讓黃色短尾的親本與灰色長尾鼠交配,則子代表型比例為
D.若讓Fi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則子代灰色短尾鼠占|
答案B根據(jù)題意分析,任取一對黃色短尾個體,經(jīng)多次交配后Fi的表型為黃色短尾:灰色短尾:黃色
長尾:灰色長尾=4:2:2:1,即(2:1)(2:1),有一對顯性基因純合就會導致胚胎致死(假設相關基因型
為YY和DD,都導致胚胎致死,Y控制黃色體色,D控制短尾性狀),且黃色、短尾都為顯性性狀。因為YY、
DD都導致胚胎致死,所以表型為黃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YyDd一種,A正確;已知YY和DD都導
致胚胎致死,所以黃色短尾個體(YyDd)相互交配產(chǎn)生的Fi中致死個體的基因型有YYDD、YYDd、YyDD、
YYdd、yyDD洪5種,B錯誤;讓黃色短尾的親本(YyDd)與灰色長尾鼠(yydd)交配廁子代表型及比例為
黃色短尾(YyDd):灰色短尾(yyDd):黃色長尾(Yydd):灰色長尾(yydd)=l:1:1:LC正確;Fi中的雌
雄灰色短尾鼠的基因型都為yyDd(yyDD胚胎致死),它們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理論上有yyDD、yyDd、
yydd,比例為1:2:1,其中yyDD胚胎致死,所以只有yyDd、yydd兩種,yyDd(灰色短尾鼠)占2/3,D正
確。
復雜陌生情境
3.基因?qū)牖蚯贸?2022韶關一模,18)2017年,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宣布了兩項重大
研究成果:一是成功培育出了耐鹽堿的“海水稻",二是利用現(xiàn)代生物技術將普通水稻中的吸鎘基因敲
除,獲得了含鎘量低的低鎘水稻。有關遺傳分析見表:
水稻品種表現(xiàn)型導入或敲除的相關基因
普通水稻不耐鹽懸1鎘未導入和敲除
海水稻耐鹽高鎘B+
低鎘稻不耐鹽低鎘c-
第2頁共34頁
注:B+表示導入的耐鹽基因工-表示吸鎘基因被敲除,B+對B-為完全顯性,基因型C+C+、C+C-和CC分別
表現(xiàn)為高鎘、中鎘和低鎘。
請回答:
⑴根據(jù)已知條件C+對U為(填"完全顯性"或"不完全顯性"),純合普通水稻的基因型
為.
(2)在進行水稻(2n=24)基因組測序時,應對條染色體上的基因進行測序。
(3)現(xiàn)有普通水稻、海水稻和低鎘稻(均為純合子),請設計雜交實驗探究B+/B和C+/C-兩對基因是否位于
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實驗思路:.
預期實驗結(jié)果:
①若F2中不耐鹽低鎘的比例為則B+/B和C+/U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②若F2中不耐鹽低鎘的比例為,則B+/B和C+/C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答案⑴不完全顯性BBC+C+(2)12⑶用純合海水稻和低鎘稻雜交得Fi,再用Fi自交得F2,觀察
并統(tǒng)計F2中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或用純合海水稻和低鎘稻雜交得Fi,再用Fi與低鎘稻測交得F2,觀察并統(tǒng)計
F2中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①(1/4(或1/2)②1/16(或1/4)
解析(1)基因型C+C+、C+C和CC分別表現(xiàn)為高鎘、中鎘和低鎘,因此C+對C為不完全顯性。B+表
示導入的耐鹽基因,B+對B-為完全顯性,普通水稻不耐鹽高鎘,基因型為BBC+C+。(2)水稻是雌雄同株,
沒有性染色體,需要對12條染色體上的基因進行測序。(3)探究兩對基因是否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常
用的方法是利用雙雜合個體自交或者測交,現(xiàn)有的材料是普通水稻(BB-C+C+)、海水稻(B+B+C+C+)和低
鎘稻(BBCC),因此首先要得到雙雜合個體,可用海水稻(B+B+C+C+)和低鎘稻(BBCC)雜交得到
B+BC+U,然后再進行自交或者測交。據(jù)此實驗思路為用純合海水稻和低鎘稻雜交得Fi,再用Fi自交或
者測交得Fz觀察并統(tǒng)計F2中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果B+/B-和C+/C?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
第3頁共34頁
上,Fi(B+BCU)能產(chǎn)生B+C+和BC兩種配子,自交后代為B+B+C+C+(耐鹽高鎘):B+BCU耐鹽中
鎘):BBCC(不耐鹽低鎘)=1:2:1,不耐鹽低鎘的比例為1/4;測交后代:B+BCU(耐鹽中
鎘):BBCC(不耐鹽低鎘)=1:1,不耐鹽低鎘的比例為1/2。如果B+/B和C+/C-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
源染色體上,Fi(B+B-C+U)能產(chǎn)生B+C+、B+U、BC\BC四種配子,自交后代中不耐鹽低鎘BBCC
的比例為1/4x1/4=1/16;測交后代中不耐鹽低鎘BBCC的比例為1/4.
名師點睛探究兩對基因是否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雙雜合個體自交或者雜合個體
與隱性純合個體測交,所以用實驗驗證是否符合自由組合定律時,需要首先獲得雜合個體。
4.復等位基因遺傳(2022廣州一模,20)貓有純色(如黑色、白色等)和色斑的毛色性狀.該毛色性狀由一
組復等位基因所控制且這組復等位基因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基因與性狀的關系是A(白色)、Ai(大色斑)、
A2(小色斑)、A3(純有色)。貓的毛長性狀分為長毛和短毛,由氏b控制。研究人員進行了相關雜交實驗,
結(jié)果如表所示(不考慮正反交)?;卮鹣铝袉栴}。
Fi表現(xiàn)型及比例
組雜交親小色小色純有純有大色
白色白色
別本組合斑短斑長色短色長斑短
短毛長毛
毛毛毛毛毛
①白色短毛X白色短毛25%75%
②白色長毛X純有色長毛50%50%
③小色斑短毛X大色斑長毛25%25%50%
④小色斑短毛X大色斑短毛???6.25%
Q)分析第組的雜交結(jié)果,可知毛長中是顯性性狀。
(2)分析第③組的實驗結(jié)果可知,Fi中小色斑個體的基因型有種。第②組Fi中,A3的基因頻率
是O
第4頁共34頁
(3)若決定毛色與毛長的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第④組Fi中小色斑短毛的比例應該是.
(4)上述雜交組合及結(jié)果可證明A2對Ai是(填"顯性"或"隱性"),A對是顯性。
若要驗證A對其他的復等位基因也是顯性,利用上述實驗中的個體進行雜交,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測結(jié)
果:?
答案(1)③短毛(2)175%⑶18.75%
(4)隱性A3用①組白色個體與③組小色斑個體、大色斑個體分別雜交。若白色個體x大色斑個體后
代表現(xiàn)為白色:大色斑:純有色=2:1:1則A對Ai為顯性;若白色個體x小色斑個體后代性狀分離比
為白色:小色斑:純有色=2:1:1則A對A2為顯性
解析Q)第③組中短毛和長毛雜交,后代出現(xiàn)的全是短毛,可知短毛為顯性。(2)分析第③組的實驗結(jié)果
可知,親本小色斑和大色斑雜交后得到小色斑、大色斑和純有色三種性狀且分離比為1:2:1,可推測純
有色為隱性性狀,親本的基因型為小色斑(A2A3)、大色斑(AiAOFi中個體的基因型有A3A3(純有色)、
AIA3(大色斑)、A2A3(小色斑)、AIA2(大色斑),所以Fi中小色斑個體的基因型有1種。由第①組實驗可
知白色對純有色為顯性,第②組Fi基因型為A3A3(純有色)、AA3(白色),所以A3的基因頻率是
(2+1)/4x100%=75%o(3)第④組Fi中純有色長毛的比例是1/16,可以推知第④組親本的基因型為
BbAiA3和BbA2A3,決定毛色與毛長的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第④組Fi中小色斑短毛(B_A2A3)的比
例應該是3/4xl/4xl00%=18.75%o⑷題述雜交組合及結(jié)果可證明A2對Ai是隱性,A對A3是顯性。
若要驗證A對其他的復等位基因也是顯性,利用題述實驗中①組白色個體與③組小色斑個體、大色斑個
體分別雜交。若白色個體x大色斑個體后代表現(xiàn)為白色:大色斑:純有色=2:1:1則A對Ai為顯性;
若白色個體x小色斑個體后代表現(xiàn)為白色:小色斑:純有色=2:1:1則A對A2為顯性。
專題1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組
情境應用
簡單情境
第5頁共34頁
L基因互作(2022湖南百校聯(lián)考,5)野生百合雌雄同株,其鱗莖顏色受獨立遺傳的兩對基因A、a和B、b
控制,顯性基因B使鱗莖表現(xiàn)為紫色,隱性基因b使鱗莖表現(xiàn)為黃色,只要A基因存在野生百合就不能合
成色素,鱗莖表現(xiàn)為白色。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白色、紫色、黃色鱗莖植株的基因型分別有5種、2種、1種
B.欲判斷一株白色鱗莖植株的基因型,可讓其與黃色鱗莖植株雜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表型及比例
C.現(xiàn)讓一株黃色鱗莖植株與一株紫色鱗莖植株雜交得到Fi,Fi個體全部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是紫色:
黃色=3:5
D.現(xiàn)讓一株純合的白色鱗莖植株與一株純合的紫色鱗莖植株雜交得到FLFI自交得到的F2中有三種表
型,則親本基因型是AAbb、aaBB
答案D分析題意可知,A___的個體鱗莖表現(xiàn)為白色,aaB一的個體鱗莖表現(xiàn)為紫色,aabb的個體鱗莖
表現(xiàn)為黃色。根據(jù)分析可知,白色鱗莖植株的基因型有6種(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紫色鱗莖植株的基因型有2種(aaBB、aaBb),黃色鱗莖植株的基因型有1種(aabb),A錯誤。讓一株白色
鱗莖植株和黃色鱗莖植株雜交,若白色鱗莖植株的基因型是AA__,則子代均為白色,無法區(qū)分該白色鱗
莖植株的基因型,B錯誤。紫色鱗莖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或aaBB,與黃色鱗莖植株(aabb)雜交得到F,,F,
個體全部自交E的表型及比例是紫色:黃色=3:5或紫色:黃色=3:1,C錯誤。純合紫色親本基因型
是aaBB,純合白色親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由于F2中出現(xiàn)了黃色鱗莖植株(aabb),則R含有b
基因,因此純合白色親本基因型不可能是AABB,故可推知親本基因型為AAbb、aaBB,D正確。
復雜情境
2.利用遺傳規(guī)律判斷突變類型(2022衡陽聯(lián)考一,16)(不定項)科研人員在兩個不同地區(qū)野生型果蠅(正常
眼色)種群中,分別發(fā)現(xiàn)兩只突變型棕眼雌果蠅甲和棕眼雌果蠅乙,研究表明均只有一個基因突變且突變
基因能獨立控制棕色素的合成而表現(xiàn)棕眼,不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為進一步確認果蠅甲和果
蠅乙的突變是否為同一突變類型,進行了如下實驗,據(jù)此分析正確的是()
第6頁共34頁
組別親本子代表型及比例
—甲X純合正常眼雄果蠅正常眼口):棕眼(?):正常眼(6):棕眼眼)“1:I:I:I
實驗一的子代任意棕眼雌、雄果蠅互
正常眼俘):棕眼眼):正常眼(6):棕眼(3)切:2:1:2
相交配
—乙X純合正常眼雄果蠅正常眼0):棕眼G):正常眼(6)切:1:1
實驗三的子代任意棕眼雌X子代雄果
四正常眼俘):棕眼俘):正常眼:1:1
蠅
A.果蠅甲發(fā)生了顯性突變,突變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B.果蠅乙發(fā)生了隱性突變,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C.實驗二與實驗三中致死的基因型相同
D.讓實驗一中Fi棕眼雄果蠅與實驗三中F.棕眼雌果蠅雜交,其后代出現(xiàn)棕眼果蠅的概率是2/3
答案AD實驗一與實驗二中子代眼色性狀與性別無關,說明果蠅甲的突變發(fā)生在常染色體上。實驗一
的子代棕眼雌、雄果蠅互相交配,后代正常眼:棕眼=1:2,說明顯性純合致死,即果蠅甲發(fā)生的突變是顯
性突變,A正確。分析實驗三可知,乙與純合正常眼雄果蠅雜交,后代中雌性個體中正常眼:棕眼=1:1,
雄性個體中無棕眼,說明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該突變屬于顯性突變,B錯誤。實驗二中致死基因
型為AA,實驗三中致死基因型為XAY,C錯誤。設與突變體甲表型相關的基因用B/b表示,與突變體乙表
型相關的基因用A/a表示,綜合上述分析可知,實驗一中B棕眼雄果蠅基因型為BbX『,與實驗三中B棕
眼雌果蠅bbXAxa雜交,由于XAY個體死亡,則后代正常眼果蠅(bbX;,Xa、bbXaY)概率為l/2x2/3=l/3,故棕
眼果蠅的概率為l-l/3=2/3,D正確。
3.突變類型分析(2022雅禮十六校二模,16)(不定項)在某嚴格自花傳粉的二倍體植物中,發(fā)現(xiàn)甲、乙兩類
矮生突變體(如圖所示),矮化植株無A基因.且矮化程度與a基因的數(shù)量呈正相關。丙為花粉不育突變體,
含b基因的花粉敗育,株高正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第7頁共34頁
A.甲類變異屬于基因突變,乙類變異為染色體的結(jié)構發(fā)生了易位
B.乙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2種花粉,一個四分體中最多帶有4個a基因
C.乙的自交后代中E植株矮化程度數(shù)量比為3:2:3
D.將丙與甲雜交得自交得F2,若R中正常:矮化=1:1,則基因a、b位于同源染色體上
答案BCDA基因與a基因為等位基因,甲類變異屬于基因突變,乙類變異發(fā)生在同源染色體之間,易
位發(fā)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故其不屬于染色體結(jié)構易位,A錯誤。乙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不含a基因和含有2
個a基因的2種花粉,且二者比例為1:1;在減數(shù)分裂I前期,聯(lián)會的每對同源染色體構成一個四分體,一
個四分體最多含有4個a基因,B正確。乙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不含a和含有2個a的2種配子,且二者比例為
1:1雌雄配子隨機結(jié)合產(chǎn)生的R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不含a=l:2:1;B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
有aaaa、aa和不含a.其矮化程度數(shù)量比為(1/4+1/2x1/4):l/2xl/2:(l/4+l/2xl/4)=3:2:3,C正確。根據(jù)
題意.甲的基因型為aaBB,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配子為aB,丙的基因型為AAbb,產(chǎn)生的配子為Ab,二者雜交,B
基因型為AaBb。若基因a、b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廁R產(chǎn)生的配子及比例為AB:Ab:ab:aB=l:
1:1:1,因含b基因的磷敗育,故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aaBB:
aaBb=l:1:2:2:1:1,表型比例為正常:矮化=3:1;若基因a、b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廁R產(chǎn)生的
配子及比例為Ab:aB=l:1,因含b基因的花粉敗育,故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l:1,表型比
例為正常:矮化=1:1,D正確。
復雜陌生情境
4.熒光原位雜交與基因定位(2022百校大聯(lián)考新高考標準卷.18)某雌雄異株植物(性別決定為XY型)的花
色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兩對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體上。A基因控制合成藍色色素,B基因控制合成紅
第8頁共34頁
色色素,不含色素表現(xiàn)為白花,含有兩種色素表現(xiàn)為紫花。為研究其遺傳機制,選取純合藍花雌株和純合紅
花雄株作為親本進行雜交,B表型及比例為紫花雌株:藍花雄株=1:1(不考慮互換)?;卮鹣铝袉栴}:
(DA基因和B基因控制合成的色素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2)為解釋上述雜交結(jié)果,該同學提出了兩種假設。
假設一:A、a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B、b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親本的基因型是.
假設二:。則親本的基因型是0
(3)熒光原位雜交的方法可以快速準確判定基因的位置,已知等位基因A和a被標記為黃色,B和b被標記
為綠色,對E雄株四分體時期的細胞進行熒光標記后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記錄四分體中熒光點的顏色
和數(shù)量,若一個四分體中出現(xiàn)個黃色熒光點,另一個四分體出現(xiàn)個綠色熒光
點,則說明假設一成立;若,則說明假設二成立。
答案(1)基因中的堿基(對)排列順序不同
(2)AAXbX\aaXBYA、a和B、b基因者B位于X染色體上XAbXA\XaBY(3)42—四分體中
同時出現(xiàn)2個黃色熒光點和2個綠色熒光點
解析由題意知,一純合藍花雌株和一純合紅花雄株作為親本進行雜交E表現(xiàn)為紫花雌株:藍花雄株
=1:1,說明控制花色基因的遺傳是伴性遺傳,且A、B基因都存在時開紫花,A存在、B不存在時開藍花,A
不存在、B存在時開紅花,A、B都不存在時開白花。⑴A基因和B基因控制合成的色素不同,根本原因
是基因中的堿基(對)排列順序不同。⑵純合藍花雌株和純合紅花雄株作為親本進行雜交,B表型及比例
為紫花雌株:藍花雄株=1:1(一種性別對應一種表型)。若A、a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B、b基因位于X
染色體上,AAXbX11與aaX1^雜交,Fi為紫花雌株(AaXBX9:藍花雄株(AaXbY)=l:1。若A、a和B、b
基因都位于X染色體上,XAbXAb與X^Y雜交,Fl為紫花雌株(XAb*B):藍花雄株。八卜丫)=1:1。(3)假設一
的B雄株相關基因出現(xiàn)在兩個四分體上,假設二的R雄株相關基因出現(xiàn)在一個四分體上。若A/a基因位
于常染色體上,則四分體中的四條染色單體都被標記為黃色,出現(xiàn)四個黃色熒光點,B/b基因位于X染色體
第9頁共34頁
上,由于B/b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因此另一個四分體只有X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有綠
色熒光點,即出現(xiàn)兩個綠色熒光點。若兩對等位基因均位于X染色體上,則一個四分體中同時出現(xiàn)2個黃
色熒光點和2個綠色熒光點。
專題十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c組
情境應用
簡單情境
1.金魚尾型遺傳(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5)金魚的臀鰭和尾鰭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B/b控
制。以雙臀鰭雙尾魚和單臀鰭單尾魚為親本進行實驗,結(jié)果見下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P雙臀鰭雙尾X單署鰭單尾
I
F單臀鰭雙尾
'J?
F2單臀鰭雙尾雙臀鰭雙尾單臀鰭單尾
9:3:4
A.F2中單臀鰭單尾魚的基因型有3種
B.Fi測交后代中單臀鰭雙尾魚的比例為1/4
C.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AABB與aabb或AAbb與aaBB
D.F2中雙臀鰭雙尾魚與Fi雜交,后代中單尾魚的概率為1/6
答案C依據(jù)Fi為單臀鰭雙尾,F2中性狀分離比為9:3:4可知,單臀鰭雙尾、雙臀鰭雙尾、單臀鰭單
尾基因型分別對應A_B_、aaB_、A_bb和aabb,故F2中單臀鰭單尾魚的基因型有3種(AAbb、Aabb、
aabb),親本基因型為aaBB(雙臀鰭雙尾)、AAbb(單臀鰭單尾),A正確,C錯誤;Fi的基因型為AaBb,則Fi
測交后代表型及比例為單臀鰭雙尾:雙臀鰭雙尾:單臀鰭單尾=1:1:2,B正確;F2中雙臀鰭雙尾魚的基因
型及比例為aaBB:aaBb=l:2,與Fi(AaBb)雜交,子代單尾魚(bb)的概率為2/3xl/4=l/6,D正確。
第10頁共34頁
2.拉布拉多獵犬的毛色遺傳實驗(2022北京海淀一模,4)拉布拉多獵犬毛色分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白
色,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將純合黑色犬與米白色犬雜交,Fi均為黑色犬。將Fi黑色犬相互交配,F2犬毛
色及比例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米白色相對于黑色為顯性
B.F2米白色犬有3種基因型
CE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后代米白色犬比例為1/16
D.F2米白色犬相互交配,后代可能發(fā)生性狀分離
答案B純合黑色犬與米白色犬雜交,Fi均為黑色犬,說明黑色對米白色為顯性,A錯誤;Fi黑色犬相互
交配,F2表型及比例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說明犬的毛色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
制,其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設控制犬毛色的基因為A/a、B/b,基因型和表型的對應關系為黑色
(A_B_)、巧克力色(可能為A_bb或aaB=此處設為A_bb)、米白色(aaB_、aabb),據(jù)此可知F2中米白色
犬有三種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aabb,這些個體隨機交配,子代基因型均為aa__,不發(fā)生性狀分
離,B正確,D錯誤;F2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即l/3AAbb.2/3Aabb相互交配,子代米白色犬(aa)的概率
為2/3x2/3xl/4=l/9,C錯誤。
解題關鍵依據(jù)性狀分離比確定基因與性狀的對應關系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
3.通過性狀比確定相關基因的對數(shù)和位置關系(2022北京順義一模,6)兩純合玉米雜交得到Fi,Fi自交得
到F2,F2籽粒表型及比例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白色對紫色是顯性性狀
B.F2非甜籽粒中雜合子占2/3
C.籽粒口味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D.籽粒顏色性狀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
第11頁共34頁
答案A依據(jù)F2籽粒表型及比例為紫色:白色=(27+9):(21+7)=9:7徘甜:甜=(27+21):(9+7)=3:
1可知,籽粒顏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紫色對白色為顯性,籽粒甜與非甜受一對
等位基因(設為A/a)控制,非甜對甜為顯性,A錯誤,C、D正確;只考慮籽粒口味性狀時,Fi基因型為Aa,Fi
自交得到的F2非甜籽粒中雜合子比例為2/3,B正確。
4.香豌豆的遺傳雜交實驗(2022北京西城二模,4)遺傳學家用香豌豆所做的部分雜交實驗及結(jié)果如下表,
判斷正確的是()
組別雜交親本組合Fi表型F2表型及數(shù)量
白花品種甲x全為紅花182、
1X
紅花紅花白花59
白花品種甲X全為紅花1832、
2
白花品種乙紅花白花1413
紫花、長花粉粒X均為紫長4831、紫圓390、
3
紅花、圓花粉粒紫長紅長393、紅圓1338
紫花、圓花粉粒X均為紫長226、紫圓95、
4
紅花、長花粉粒紫長紅長97、紅圓1
A.紅花、白花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B.第2組F2白花的基因型只有1種
C.第3組和第4組Fi的基因型相同
D.第3、4組兩對性狀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答案C依據(jù)組別2可知,兩白花個體(甲和乙)雜交,Fi均為紅花,F2表現(xiàn)為紅花:白花=9:7,說明紅花、
白花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紅花相對于白花為顯性,設控制該性狀的基因為A/a、B/b,則F2表型與
第12頁共34頁
基因型的比值為紅花:白花=A_B_:(A_bb+aaB_+aabb)=9:7,則白花基因型有5種,A、B錯誤;依據(jù)組
別3中F2表型及數(shù)量可知,紫花:紅花=3:1,長花粉粒:圓花粉粒=3:1,說明兩對相對性狀分別由一
對等位基因控制,設控制兩性狀的基因分別為C/c(顏色)、D/d(花粉粒形狀),結(jié)合Fi自交所得的F2表現(xiàn)
出四種表型可知,3、4組Fi基因型均為CcDd,但F2表型比例并非9:3:3:1或其變式,說明兩對等位
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正確,D錯誤。
解題思路若Fi無性狀分離,則親本一般為純合子,若該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則F2會出現(xiàn)9:3:3
1或其變式的性狀分離比,若不是該比例,則兩對基因連鎖,即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兩對
連鎖的基因在遺傳時,若雜合子的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互換,則會產(chǎn)生重組型配子,重組型配子
的比例顯著低于親本型配子,故雜合子自交子代中比例最少的純合子為兩基因型相同的重組型配子隨機
結(jié)合形成的,據(jù)此可知組合第4組中紅圓個體基因型為ccdd,則組合4的親本是CCdd和ccDD,據(jù)此也
就可以得出組合3的親本基因型是CCDD、ccddo
復雜情境
5.番茄抗病與感病相關基因的位置關系(2022北京東城一模,21)番茄細菌性斑點病會降低番茄產(chǎn)量、破
壞番茄口味。研究番茄的抗病機理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具有重要意義。
Q)番茄的抗病和易感病為一對.利用番茄抗病品系甲培育出兩種純合突變體,突變體1表現(xiàn)為
中度易感病(患病程度介于抗病和易感病之間),突變體2表現(xiàn)為易感病。研究人員進行了如下雜交實驗,
結(jié)果見下表。
Fi自交得到的
Fi植株數(shù)量(株)
F2植株數(shù)量(株)
雜交組合
抗中度易感抗中度易感
病易感病病病易感病病
品系甲X突變體171036110
第13頁共34頁
品系甲X突變體27002507
①上述雜交實驗結(jié)果表明,顯性性狀為;推測突變體1和突變體2均為單基因突變體,判斷依據(jù)
是0
②品系甲與突變體1雜交,F1中出現(xiàn)1株中度易感病的原因可能有。
A.品系甲自交的結(jié)果
B.突變體1自交的結(jié)果
C.品系甲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中抗病基因發(fā)生了突變
D.突變體1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重組
(2)已知品系甲中存在抗病基因D,為確定突變體1、2的突變基因與基因D的位置關系,利用D基因缺
失的易感病番茄品系乙(其他遺傳信息均與品系甲相同)進行了如下雜交實驗,結(jié)果見下表。
Fi自交得到的
Fi植株數(shù)量(株)
F2植株數(shù)量(株)
雜交組合
抗中度易感抗中度易感
病易感病病病易感病病
品系乙X突變體109007125
品系乙X突變體2010003230
①突變體1中突變基因與基因D在染色體上的關系為o
②請用遺傳圖解解釋品系乙與突變體2的雜交結(jié)果(要求寫出Fi的配子)。
答案Q)相對性狀①抗病F2的性狀分離比均為3:1②B、C(2)①互為等位基因②設控制突
變體2的基因為A/a,遺傳圖解如下:
第14頁共34頁
p
配子
中度易感病
中度易感病.易感病=1.1
解析(1)番茄的抗病和易感病為一對相對性狀,依據(jù)表格中的雌,品系甲(抗?。o論是與突變體1雜交,
還是與突變體2雜交,Fi均為抗病(品系甲與突變體1雜交后代中出現(xiàn)1株中度易感病例外),Fi自交所得
F2的性狀分離比均接近3:1,說明抗病相對于中度易感病和易感病為顯性,均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即突
變體1和突變體2均為單基因突變體。突變體1的表型為中度易感病,故品系甲與突變體1雜交,子代
出現(xiàn)1株中度易感病可能是由于突變體1進行了自交,也可能是品系甲的抗病基因發(fā)生了隱性突變。(2)
品系乙中D基因缺失,表現(xiàn)為易感病,相對于品系甲為隱性突變,品系乙與突變體1進行雜交后均表現(xiàn)為
中度易感病,即突變型性狀,Fi自交所得F2均為不抗病,且中度易感?。阂赘胁?3:1,說明突變體1中突
變基因與品系乙的突變基因互為等位基因。依據(jù)品系乙與突變體2的雜交結(jié)果可知,突變體2中突變基
第15頁共34頁
因與品系乙的突變基因不是等位基因,且F2的性狀分離比沒有出現(xiàn)9:3:3:1或其變式,說明二者也不
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可確定控制突變體2性狀的基因和品系乙的突變基因為同源染色
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結(jié)合品系乙是D基因缺失的易感番茄,設控制突變體2性狀的基因為A/a,可畫出遺
傳圖解,詳見答案。
解題思路品系乙的基因型為AA,同品系甲,理論上應為抗病植株,但品系乙缺失D基因,表現(xiàn)為易感病,
可推知基因型為A_D_的為抗病,無D基因或無A基因的均為中度易感病或易感病。
專題1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D組
情境應用
簡單情境
1.稻米顏色(2022濰坊核心素養(yǎng)測評,4)不同水稻品種由于花青苔類色素含量的差異,使稻米表現(xiàn)出深淺
不同的多種顏色,研究表明稻米顏色受多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員將某種水稻的一個黑色
品系與一個白色品系雜交得到R,再將R自交得到F2,統(tǒng)計Fz的表型及比例是黑色:紫黑:深褐:褐色:
淺褐:微褐:白色=1:6:15:20:15:6: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稻米的顏色性狀受3對等位基因控制
B.B的稻米顏色應該為褐色
C.R深褐色稻米品種的基因型有3種
DE紫黑稻米自交,F3黑色稻米:紫黑稻米:深褐稻米=1:2:1
答案C由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可知,子二代的組合共有1+6+15+20+15+6+1=64(種),說明稻米的顏色
性狀受3對等位基因控制,A正確;如果用A/a、B/b、C/c表示,親代基因型可表示為AABBCC(黑色)和白
色(aabbcc)E基因型是AaBbCc,含3個顯性基因為褐色,B正確E中含4個顯性基因的為深褐色R深褐
色稻米品種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6種,C錯誤;F2
中含5個顯性基因為紫黑色,F?紫黑稻米基因型為AABBCc、AABbCC.AaBBCC以AABBCc為例,自
第16頁共34頁
交產(chǎn)生的R的基因型為1AABBCC.2AABBCc、lAABBcc,黑色稻米:紫黑稻米:深褐稻米=1:2:1,D
正確。
復雜情境
2.水稻"野敗”品系(2022德州二模,6)水稻是一種雌雄同株、自花傳粉的植物。"野敗"是野生型水稻
的隱性突變品系,是由1號染色體上的正?;騇s突變?yōu)閙s而來的.且Ms對ms為完全顯性,該品系不
能產(chǎn)生可育花粉,但能產(chǎn)生正常雌配子?,F(xiàn)將一個抗蟲基因R轉(zhuǎn)入"野敗"品系中獲得了一株轉(zhuǎn)基因的
"野敗"品系植株(Rmsms)。為研究R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產(chǎn)生的影響,用此轉(zhuǎn)基因"野敗"品系與野
生型水稻雜交E中抗蟲:非抗蟲約為1:1,選取R抗蟲植株自交R中抗蟲雌雄同株:抗蟲"野敗":
非抗蟲雌雄同株:非抗蟲"野敗"約為6:2:3: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轉(zhuǎn)基因"野敗"植株的R基因不位于1號染色體上
B.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均含R基因的水稻植株不能存活
C.讓F?中抗蟲雌雄同株的水稻自交,后代中抗蟲"野敗"占1/8
D.為研究R基因的插入位置,還可以選取F,抗蟲植株與母本回交
答案CR抗蟲植株ROMsms自交(O表示不含相關基因)艮中抗蟲雌雄同株:抗蟲"野敗":非抗
蟲雌雄同株:非抗蟲"野敗"約為6:2:3:1,其中抗蟲:不抗蟲=2:1,雌雄同株:"野敗”=3:1,兩
對基因的分離和組合互不干擾,說明R基因不位于1號染色體上,A正確:根據(jù)基因型為RO的R自交產(chǎn)
生的F2中抗蟲:不抗蟲=2:1的性狀分離比可知,基因型為RR個體不能存活,B正確;讓B中抗蟲雌雄
同株的水稻(基因型為l/3R0MsMs、2/3ROMsms)自交后代中抗蟲"野敗"ROmsms占
2/3x273x1/4=1/9,C錯誤;為研究R基因的插入位置,還可以選取F,抗蟲植株ROMsms與母本ROmsms回
交,若后代出現(xiàn)抗蟲雌雄同株:抗蟲"野敗":非抗蟲雌雄同株:非抗蟲"野敗"約為2:2:1:1,即
可證明R基因不位于1號染色體上,D正確。
復雜陌生情境
第17頁共34頁
3.果蠅眼色遺傳規(guī)律(2022濟寧二模,22)果蠅是實驗室中常用的遺傳學實驗材料,野生型果蠅的眼色是紅
色,為了研究其眼色遺傳規(guī)律,科研工作者進行了一系列實驗。
(1)對純合野生型果蠅品系A利用y射線照射,從大量的子代群體中獲得了朱砂眼和猩紅眼兩個突變體,
選取不同類型的果蠅進行雜交實驗,結(jié)果見表。
組別親本組合Fi
甲朱砂眼X紅眼紅眼
乙猩紅眼X紅眼紅眼
丙朱砂眼X猩紅眼紅眼
①根據(jù)組合可判斷朱砂眼和猩紅眼兩個突變體均發(fā)生了隱性突變。
②初步判斷朱砂眼和猩紅眼所攜帶的突變基因為(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理由0
③將表中的互相交配,子代中紅眼、朱砂眼、猩紅眼的比例為9:4:3,說明兩突變基因的
遺傳遵循定律.
(2)已知另一果蠅B的一條2號染色體上存在另一眼色隱性突變基因r,科研人員欲通過其與品系A的雜
交,對口、n基因進一步定位。
①將果蠅B和果蠅品系A雜交,通過子代雌雄之間互相交配、篩選獲得r基因純合的雜種果蠅C。為排
除果蠅C中果蠅B的染色體,還需將其與多代雜交,由此獲得r基因純合的果蠅Do
②果蠅D與猩紅眼雜交得到的子代表現(xiàn)為紅眼,與朱砂眼雜交得到的子代表現(xiàn)為朱砂眼。請在圖中標注
出小門基因,以說明r與小門的位置關系。
第18頁共34頁
2號染色體
a答案(1)①甲、乙②非等位基因朱砂眼和猩紅眼雜交,后代表現(xiàn)為紅眼③丙組合的子代自由
2號染色體
組合(2)果蠅品系A------/
解析⑴①根據(jù)組合甲和組合乙可知E均為紅眼,則朱砂眼和猩紅眼兩個突變體均發(fā)生了隱性突變。②
根據(jù)組合丙的R可知,朱砂眼和猩紅眼雜交,后代表現(xiàn)為紅眼,朱砂眼和猩紅眼為隱性突變體,若受一對等
位基因控制,不可能出現(xiàn)紅眼,因此n、門為非等位基因。③朱砂眼和猩紅眼為隱性突變體,基因型可表示
為nriR2R2xRiRir2r2,朱砂眼x猩紅眼,Fi為RmR2r2,FI相互交配,子代出現(xiàn)紅眼(RI_R2_)、朱砂眼Sn—)、
猩紅眼(R-32)的比例為9:4:3,屬于9:3:3:1的變式,說明兩突變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①果蠅B含有r.與品系A雜交,得到雜合子,通過子代雌雄之間互相交配、篩選獲得r基因純合的雜種
果蠅C,果蠅C中還含有果蠅B的其他染色體,故還需與品系A多代雜交,以得到品系A的多數(shù)染色體及
日②果蠅D與猩紅眼(RiRir2r2)雜交得到的子代表現(xiàn)為紅眼(RI_R2_),與朱砂眼SnRzR”雜交得到的子代
表現(xiàn)為朱砂眼,說明r與r,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而與r2可以自由組合.位置見答案。
方法技巧看出的表型比例,若表型比例之和是16,通常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將異常分離比與
正常分離比9:3:3:1進行對比,分析合并性狀的類型。如比例為9:3:4,則為9:3:(3:1)即4為兩
種性狀的合并結(jié)果。
第19頁共34頁
4.番茄三對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2022濟南一模,22)番茄的雜種優(yōu)勢十分顯著,在育種過程中可用番茄葉的形
狀、莖的顏色(D/d)以及植株茸毛等作為性狀選擇的標記。為研究這三對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選用以下A.~A4
四種純合體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實驗結(jié)果(不考慮互換,無致死現(xiàn)象,且F2由F.自交得到)如表所示:
親本組合R表型F2表型及數(shù)量(株)
A,XA2缺刻葉缺刻葉(60),薯葉(21)
濃茸毛、
A,XA4濃茸毛、綠莖(19),濃茸毛、紫莖(41),多茸毛、紫莖(15),少茸毛、紫莖⑸
紫莖
A2XA3濃茸毛濃茸毛(60),多茸毛(17),少茸毛(5)
回答下列問題:
⑴番茄葉的形狀和莖的顏色兩對性狀的顯性性狀分別是,判斷依據(jù)
是O
(2)根據(jù)親本組合雜交結(jié)果可判斷,植株茸毛受對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定律,判
斷理由是O
(3)親本組合ABA&雜交R中缺少少茸毛綠莖和多茸毛綠莖個體,推測原因可能是以下兩種情況之一:番
茄植株莖的顏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①控制番茄莖顏色的基因與控制植株茸毛的其中一對基因位于
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②.
為進一步確認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的具體原因,可通過增加樣本數(shù)量繼續(xù)研究。若為情況①,請畫出F.體細胞中
控制莖的顏色和植株茸毛基因與染色體之間的關系。(用T表示染色體."A/a、B/b..."為控制植株茸
毛的基因,用表示基因在染色體的位置)
第20頁共34頁
(4)低溫處理會導致某種基因型的花粉存活率降低,用低溫處理AixA?組合的B后R的表型為缺刻葉:
薯葉=5:1,可推知攜帶基因的花粉存活率降低了.請設計實驗驗證該結(jié)論。(寫出實
驗思路、實驗結(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商貿(mào)學院《天然藥物化學研究前沿》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玉溪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巖土工程測試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徐州工程學院《攝影與影像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治幼兒師范高等??茖W?!吨悄軙r代下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对O計素描》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江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犊萍颊撐膶懽髋c學術規(guī)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工商大學《跨國企業(yè)經(jīng)營與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第15課《白楊禮贊》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 隆化租房合同范本
- 全國江西科學技術版小學信息技術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1課《控制的概念》教學設計
- 面向智能制造的數(shù)字孿生技術在工業(yè)優(yōu)化中的應用研究
- (完整版)山東春季高考信息技術類技能考試題目
- (完整版)土的參數(shù)換算(計算飽和重度)
- PALL過濾器專題培訓課件
- 林業(yè)基礎知識考試復習題庫(濃縮500題)
- 鐵路土工試驗培訓課件
- 雙膜法1500ta硫氰酸紅霉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信息化項目前期準備
- 220kV升壓站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科技成果-企業(yè)污染物排放大數(shù)據(jù)監(jiān)控及知識圖譜構建
- 花籃拉桿懸挑架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