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目標任務目標任務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對近現(xiàn)代中國公務員制度的影響。制度的影響,培育時空觀念和唯物史觀的核心素養(yǎng)。(時空觀念、唯物史觀)史解釋的核心素養(yǎng)。(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002預習導學晚清選官制度的變革1.廢除科舉制度(1)背景:晚清時期,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科舉制度受到很大沖擊;西學的傳播和洋務運動的開展。(2)過程①戊戌變法時期:1898年,清政府加設經濟特科,選拔經時濟變之才;在康有為等人的建議下,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戊戌變法失敗后,所有考試悉照舊制。②新政時期:1901年,清政府實行新政,通令各省書院一律改為大學堂,各府、州、縣學改為中小學堂,并多設蒙養(yǎng)學堂;1905年,光緒帝詔準袁世凱、張之洞等人的立停科舉之奏,決定自1906年起,所有鄉(xiāng)試、會試一律停止。2.選官制度改革(1)新政開始后,進行官制改革,瓦解了傳統(tǒng)的六部建制;對選官制度進行部分更新,規(guī)定凡學堂考試合格畢業(yè)者,均給予貢生、舉人、進士等出身,對成績優(yōu)秀者進行殿試后,“酌加擢用,優(yōu)予官階”。(2)1904年初,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統(tǒng)一全國學制,學堂選官制度正式設立。(3)1904年后,清政府又確立了留學畢業(yè)生選官制度,規(guī)定每年舉行一次歸國留學生考試,考試結果分最優(yōu)、優(yōu)、中三等。(4)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后,學堂選官、留學畢業(yè)生選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員選拔的主要方式?!靖拍铌U釋】清末新政: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場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運動,也是中國現(xiàn)代化過程中的重大事件之一。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許下,清政府進行改革,改革內容多與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的戊戌變法近似,但比戊戌變法更廣更深,還涉及廢除千年仕宦之道的科舉制度?!疚Ⅻc撥】清末官制改革是清政府政治改革的重要嘗試,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近代政治民主化的發(fā)展進程;但清末官制改革進一步激化了清王朝內部的矛盾,間接推動了辛亥革命的發(fā)生,是導致清王朝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南京臨時政府時期(1)依據:孫中山的文官考試思想。(2)意義:奠定了近代中國文官制度的基礎,對日后民國文官制度的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2.北洋政府時期(1)考試制度:1913年初,北洋政府頒布了《文官考試法草案》等法案,這是文官考試制度建立的標志。(2)甄別制度:是舊人事制度向現(xiàn)代文官制度轉變的一個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連續(xù)性與穩(wěn)定性。3.國民政府時期依據以北洋政府時期的文官制度為基礎,繼承、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考試監(jiān)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華特點①公務員的選任由最高考試機關——考試院負責,所有公務員均須依法律,經考試院考選、銓敘,方得任用。②以法律條文的形式確立了文官考試的思想主張。③允許女子參加考試,具有更強的開放性和平等性【概念闡釋】五權憲法:五權憲法是孫中山提倡的實行“五權制度”的憲法原則。五權制度即“五權分立”的國家機構的組織原則,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jiān)察這五種治權分別由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jiān)察五個機關獨立行使,以防止政府之專權;而同時選舉、罷免、創(chuàng)制、復決四種“政權”由人民掌握,實行所謂“權能劃分”?!就卣寡由臁勘毖笳墓倏荚囍贫鹊囊饬x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試制度是中國近代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發(fā)展歷程中重要的一頁,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基本廢除了中國封建職官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了中國近代文官制度的雛形,推動了中國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進程,對當代公務員考試制度也有借鑒意義。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干部制度和公務員制度1.干部制度(1)含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國家干部人事管理體制、原則、機構,以及干部選拔、任用、考核、監(jiān)督、交流、培訓等內容。(2)過程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沿用民主革命時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級黨委組織部門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管理的干部制度。②后來,我國又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級黨委組織部門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管理下的分類管理的干部制度。③改革開放后進入改革和進一步完善階段,在干部選拔、任用、考核、獎懲、離休、退休、培訓、工資、回避制度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3)意義①在堅持貫徹中國共產黨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則下,我國逐步實現(xiàn)了干部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現(xiàn)代化,初步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干部管理制度。②中共十八大以來,干部隊伍建設更加規(guī)范化、制度化。2.公務員制度(1)過程:1993年,公務員制度開始推行;隨后,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建立。(2)形成:200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標志著公務員制度正式形成,公務員考錄工作正式進入法制化軌道。(3)意義:2006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正式實施以來,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進和改善,考試錄用的規(guī)模和范圍在不斷擴大;公務員政治、文化素質的不斷提升,為國家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增添了活力?!緦W思之窗】:閱讀材料,對照課文相關內容,分析其中的變化。主要變化在于改非領導職務為職級,實行職務、職級并行制度,重新設置了職級序列。其原因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國社會發(fā)生了歷史性巨變,對公務員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一些規(guī)定不適應、不符合新形勢的要求,需要與時俱進地加以修訂完善。加強對公務員隊伍的統(tǒng)一領導、黨管干部等要求要進一步體現(xiàn)到具體規(guī)定中?!締栴}探究】結合課本內容,談談近代以來中國公務員制度的發(fā)展過程。孫中山的文官考試思想奠定了近代中國文官制度的基礎。1913年,北洋政府頒布《文官考試法草案》等法案,標志著文官考試制度的建立。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文官考試制度有了新的發(fā)展。一是正式設置考試院作為國民政府最高考試機關,考試院負責考選、銓敘事宜,是公務員制度的主要執(zhí)行者和監(jiān)督者;二是1929年頒布了《考試法》等一系列法規(guī),初步形成了公務員法律法規(guī)基礎。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公務員錄用制度經歷了一個發(fā)展過程。20世紀90年代,國務院發(fā)布《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國家公務員選用制度初步建立。200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國第一部公務員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標志著我國公務員管理步入法制化軌道。2018年,我國進一步修訂和完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003探究提升深度學習一、清末選官制度改革材料一1898年6月,康有為在《請廢八股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中尖銳地指出:用八股取士,致使出現(xiàn)“巍科進士,翰苑清才,而竟有不知司馬遷、范仲淹為何代人,漢祖、唐宗為何朝帝者。若問以亞非之輿地,歐美之政學,張口瞪目,不知何語矣”的現(xiàn)象。他認為:“變法之道萬千,而莫急于得人才;得人才之道多端,而莫先于改科舉。”在維新派看來,廢八股是改革科舉制度的首要任務?!幾詣⒑7?、李兵《中國科舉史》【問題】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維新派將廢八股視為科舉制度改革首要任務的原因。(培育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yǎng))試答原因:八股取士不利于選拔實用人才;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民族危機空前加深;西方文官制度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1901年,慈禧太后為大勢所迫,不得不頒布上諭:從第二年起,鄉(xiāng)試、會試頭場,考中國政治、歷史論五篇;第二場,考各國政治、藝學(科技、藝術)策五道;第三場,考四書義二篇、五經義一篇??荚嚥辉儆冒斯晌某淌?,與康有為的方案如出一轍。1905年,清廷又宣布,從次年起,所有歲科考試、鄉(xiāng)試、會試一律停止?!幾猿伤肌肚昕婆e的崩塌》【問題】有學者認為“沒有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1911年很可能就不會發(fā)生辛亥革命”,這一觀點是否正確?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這一觀點。(培育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yǎng))試答:這一觀點具有片面性。分析:廢除科舉制度引發(fā)了知識分子的前途危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到來,但該觀點未能從本質上認識到辛亥革命爆發(fā)是中國社會矛盾激化的必然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深化】科舉制度被廢除的原因與影響(1)原因。①“西學東漸”的影響。②科舉制度自身日趨保守。③科舉制度的公平性、平等性受到沖擊。(2)影響。①積極影響。a.促進了新式教育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廢除科舉制度的直接目的就是發(fā)展近代教育,使新式學堂盡快興辦起來,以培養(yǎng)實用的新式人才。b.有利于推動社會風氣的轉變。科舉制度的廢除、新學的興起,改變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民眾的整體素質。c.動搖了清朝的統(tǒng)治基礎,間接地導致了清朝的滅亡,推進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②消極影響。a.科舉制度的廢除,造成了中國選官制度的混亂??婆e制度被廢除后,未代之以新的選官機制,造成了中國在一段時間內官員選拔機制的混亂。b.科舉制度的廢除,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政局動蕩、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隨著科舉制度的廢除,士紳階層日益衰敗,武官軍人階層的地位逐漸上升。深度學習二中國近代以來的官員選拔與管理材料一南京國民政府采用公務員制度。國民政府公布的《考試法》規(guī)定了考試的具體辦法和操作規(guī)程。考試分為普通考試、高等考試、特種考試。高等考試,甄拔各項薦任職公務員,分為三試,第一試科目為國文、本國史地、國民黨黨義;第二試為專業(yè)科目;第三試為面試和成績審查。國民政府先后頒布了《公務員任用條例》《公務員任用法》。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不得不指出,“多年來官僚主義早已構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責、假公濟私為尤甚”?!幾园卒撝骶帯吨袊沃贫仁贰凡牧隙?006年1月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標志著公務員考錄制度邁入法制化軌道。2007年11月,中組部、原人事部下發(fā)了《公務員錄用規(guī)定(試行)》,公務員考錄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截至2012年,全國共考錄公務員160萬人?!幾皂n磊《公務員考錄制度的評價標準》【問題】(1)根據材料一指出南京國民政府選官制度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其作用。試答:特點:以法律手段確立及完善;政治色彩濃厚;考試內容專業(yè)化;選拔方式多樣化。作用:初步建立了公務員體系,推動了法制化進程;有利于人才選拔;有利于維護國民黨的統(tǒng)治;但社會動蕩使法令無法嚴格執(zhí)行,腐敗現(xiàn)象嚴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推行公務員考錄制度的意義。試答:推動干部隊伍的年輕化和專業(yè)化;推動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與公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深化】民國時期文官制度的演變及意義孫中山在考察西方國家文官任用制度和借鑒中國傳統(tǒng)的科舉制基礎上,指出它們各自的優(yōu)缺點,取其所長,摒其所短,提出了“非經考試不能任官”的思想北洋政府時期頒布了一系列文官任用的法規(guī)和實施細則,首次舉辦了文官高等考試和文官普通考試,通過考試來選拔任用人才南京國民政府以孫中山思想繼承人自命,按“五權憲法”構建國民政府,成立考試院,主持全國各級官吏的考銓工作歷史意義(1)標志著從以“皇權”為中心的封建文官任用制度逐步過渡到以“考試”為中心的近代文官任用制度。(2)初步建立起文官任用制度的法律規(guī)范,對于規(guī)范用人秩序、提高文官素質、增強政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0404體系構建005記憶清單一、晚清選官制度的變革1.戊戌變法(1)1898年,清政府加設經濟特科,選拔經時濟變之才。(2)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2.清末新政(1)改學堂:通令各省書院一律改為大學堂,各府、州、縣學改為中小學堂,并多設蒙養(yǎng)學堂。(2)廢科舉:自1906年起,所有鄉(xiāng)試、會試一律停止。(3)選官制度改革: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陸續(xù)設農工商部、巡警部、學部等部門;凡學堂考試合格畢業(yè)者,均給予貢生、舉人、進士等出身。3.學堂選官制度:1904年初,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統(tǒng)一全國學制。4.留學畢業(yè)生選官制度:規(guī)定每年舉行一次歸國留學生考試。二、民國時期的官員選拔制度1.南京臨時政府(1)概況:南京臨時政府十分重視官員選拔制度,特別是文官選拔制度的建設,出臺了官員選拔方面的一系列法規(guī)草案。(2)依據:孫中山的文官考試思想。(3)意義:盡管由于南京臨時政府僅存在數月,文官選拔制度基本停留在紙面上,但對日后民國文官制度的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2.北洋政府(1)文官考試制度:1913年初,北洋政府頒布了《文官考試法草案》等法案。(2)甄別①含義:指對已經在文官職位上工作的人,通過檢驗畢業(yè)文憑、調查經歷、檢查工作成績、考查學識與工作經驗等決定其能否留任。②目的:保持行政的連續(xù)性與穩(wěn)定性。3.南京國民政府(1)人事制度:重新設計頒布,“官吏”稱謂逐漸被“公務員”代替。(2)公務員制度:1929年,國民政府制定《公務員任用條例》,1933年頒布《公務員任用法》。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干部制度和公務員制度1.干部制度(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沿用民主革命時期的干部制度。(2)改革開放后,初步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干部管理制度。(3)中共十八大以來,干部隊伍建設更加規(guī)范化、制度化。2.公務員制度確立(1)開始:1993年,公務員制度開始推行。隨后,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建立。(2)正式形成:200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3)意義:公務員政治、文化素質的不斷提升,為國家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增添了活力。00601強化訓練單選題1.(2023春·寧夏銀川·高二??计谀﹥?yōu)貢考試是清廷廢除科舉后保留的善后舉措。據1907年《時報》載:在浙江優(yōu)貢考試期間,一位趨新的外地書商發(fā)現(xiàn)當地士子對新學的了解相當“卑下”,“思想之鄙陋有不能言語形容者”,他“不禁為吾浙前途悲”。據此可知,當時(
)A.風俗習慣新舊雜糅 B.教育近代化艱難起步C.社會呈現(xiàn)轉型特征 D.士子對新政缺乏信心【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清朝(中國)。根據材料“思想之鄙陋有不能言語形容者,......不禁為吾浙前途悲”可知,科舉制度廢除后,仍有大量的學子對新學不了解,不禁讓人為國家前途擔憂,說明此時新舊思想在碰撞,社會呈現(xiàn)轉型特征,C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新學,沒有體現(xiàn)風俗習慣,排除A項;教育近代化起步于洋務運動,排除B項;材料中描述的“新”是新文化、新思想,而不是所謂的新政,排除D項。故選C項。2.(2023·廣東東莞·校考三模)1905年,張謇向清政府上奏:“竊維東西各邦,其開化后于我國。而近今以來,政舉事理,且駁駁(迅速)為文明之先導矣。揮(探摸)考其故,實本于教育之普及,學校之勃興。然以少數之學校,授學有秩序,畢業(yè)有程限,其所養(yǎng)成之人才,豈能蔚為通儒,尊其絕學,蓋有圖書館、博物院,以為學校之后盾。使承學之彥,有所參考,有所實驗,得以綜合古今,搜討而研論之耳?!睆堝乐荚趶娬{(
)A.公共教育資源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 B.學校教育對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性C.近代中國的教育遠遠落后于西方 D.圖書館、博物院比學校更重要【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時期。根據“實本于教育之普及,學校之勃興……尊其絕學,蓋有圖書館、博物院”可得出張謇強調西方的進步根本在于其教育的發(fā)展,以及有圖書館、實驗室等教育資源,說明他認為公共教育資源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A項正確;學校教育只是材料中所強調的一個方面,還有其他的公共教育資源也是重要方面,排除B項;材料不是強調中國教育的落后,而是西方教育的優(yōu)勢,排除C項;材料沒有把圖書館等與學校進行比較,二者是同等重要的,排除D項。故選A項。3.(2023·全國·模擬預測)1922年,孫中山發(fā)表《中華民國建設之基礎》一文,指出國家的政治權力由民權和治權兩部分組成,民權由“選舉官吏之權”“罷免官吏之權”“創(chuàng)制法案之權”“復決法案之權”構成,治權可分為立法、行政、司法、監(jiān)察和考試五部分。這說明,孫中山的治國思想(
)A.推動了國共的合作進程 B.發(fā)展了西方的政治學說C.拋棄了中國的傳統(tǒng)政治 D.維護了資產階級的利益【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2年(中國)。根據材料“國家的政治權力由民權和治權兩部分組成”可知,在1922年孫中山對政治權力的闡述中,民權的組成部分以及治權中的立法、司法、行政的劃分明顯受到西方近代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影響,同時,孫中山又在闡述中融入了部分中國古代政治元素,如治權中的考試與監(jiān)察權,這說明孫中山在西方資產階級政體的基礎上進行了本土化的改造,B項正確;《中華民國建設之基礎》的核心是國家建設,而非兩黨合作,排除A項;根據材料可知,孫中山的治國思想明顯受到中國古代傳統(tǒng)政治的影響,排除C項;材料并未涉及資產階級的政治特權問題,排除D項。故選B項。4.(2023春·河南鶴壁·高二鶴壁高中??茧A段練習)下表為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5次文官考試情況,據此可知(
)考試名稱考試日期應考人數錄取人數留學生甄選考試1915年239151第一屆文官高等考試1916年不詳194第一屆文官普通考試1917年2482405第二屆文官高等考試1919年5600480A.文官選拔制逐漸被接受 B.選拔官員方式漸趨完善C.人事任用程序逐步建立 D.留學生的行政素質較強【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中國)。根據題意可知,從1915到1919年,參與北洋政府文官考試的人數總體呈上升趨勢,由此說明文官選拔體制逐漸被認可,A項正確;表格信息沒有體現(xiàn)官員選拔方式的變化,排除B項;表格信息反映的是文官考試情況,不是人事任用程序,排除C項;表格信息不能體現(xiàn)留學生的行政素質,排除D項。故選A項。5.(2023·江西南昌·統(tǒng)考三模)1978年以后,我國干部制度進入改革和進一步完善階段,建立和推行公務員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務員制度開始推行。200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標志著公務員制度正式形成。這表明公務員制度的推行(
)A.推動了工作重心的轉移 B.推動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完善C.適應了改革開放的需要 D.反映了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xiàn)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改革開放后,干部制度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有利于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設,進而推動改革開放,C項正確;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不符合材料,排除A項;公務員制度的推行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完善無關,排除B項;材料表明公務員制度的推行適應了改革開放的需要,未體現(xiàn)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排除D項。故選C項。6.(2023秋·福建莆田·高二莆田華僑中學??计谀┙▏跗?,采用的是各級黨委分級管理干部的體制,即在黨中央的統(tǒng)一領導下,各級黨委負責管理本地區(qū)的干部;1955年末,黨中央決定,建立中央及各級黨委組織部統(tǒng)一管理下的分部分級管理干部體制。這一變化(
)A.是為適應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需要 B.反映了我國干部管理體制的成熟C.有利于培養(yǎng)綜合型全面型干部 D.推動了建國初期國民經濟的恢復【答案】A【詳解】隨著大規(guī)模的社會主義改造和經濟建設的到來,干部數量迅速增加,大部分干部正向著專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黨委集中統(tǒng)一管理干部的體制在運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帶來的弊端開始突顯出來。因此,黨對現(xiàn)行管理干部的體制必須加以改變。A項正確;“干部管理體制的成熟”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培養(yǎng)綜合型全面型干部”是新時代對干部提出的要求,排除C項;建國初期,國民經濟的恢復是在1949-1952年,這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菏澤家政職業(yè)學院《國際貿易綜合模擬》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攝影與生活》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信號與系統(tǒng)仿真基礎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yè)學院《電子電路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朗讀技能指導與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隴南師范高等??茖W?!敦敹惙ā?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陽信息科技學院《建設法規(guī)與工程監(jiān)理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商務職業(yè)學院《控制儀表及裝置》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行政職業(yè)學院《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方工業(yè)大學《衛(wèi)生財務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基于單片機紅外遙控電子密碼鎖的設計(附源程序)》12000字(論文)
- 2025年離婚協(xié)議書范本(無爭議)
- 第12講 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性質及應用 課件中考數學復習
- 手動葫蘆吊裝施工方案1
- 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jiān)督人員考試題庫含答案
- 北森行測測評題庫2022
- 【MOOC期末】《大學體育射箭》(東南大學)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衛(wèi)星互聯(lián)網應用與挑戰(zhàn)
- 醫(yī)院保密知識培訓
- 浙江寧波鄞州區(qū)市級名校2025屆中考生物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
- 第2課 抗美援朝 課件(共13張)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