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質量守恒定律 同步練習_第1頁
7.1 質量守恒定律 同步練習_第2頁
7.1 質量守恒定律 同步練習_第3頁
7.1 質量守恒定律 同步練習_第4頁
7.1 質量守恒定律 同步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章化學反應的定量研究第一節(jié)質量守恒定律基礎過關全練知識點1質量守恒定律的概念1.(2023河南鄭州外國語學校期末改編)下列裝置(托盤天平未畫出)及實驗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2.(2021廣西河池中考)以下現象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A.石蠟熔化前后,其質量不變B.鐵釘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C.木材在空氣中燃燒后化為灰燼,灰燼的質量比木材的質量減小D.銅絲在空氣中加熱,生成物的質量比原來銅絲的質量增大3.下圖是探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實驗裝置(填“能”或“不能”)用來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原因是。(2)要用如圖裝置繼續(xù)探究質量守恒定律,若藥品不變,改變裝置的方法是。若裝置不變,改變藥品,可選用的一組藥品是(舉一例)。知識點2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本質4.(2023安徽宿州期中)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該物質組成中()A.只含碳元素和氫元素 B.一定含碳、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C.只含碳、氧兩種元素 D.一定含碳、氫、氧三種元素5.(2023吉林北師大長春附屬學校期末改編)CO2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轉化,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 B.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不變C.該反應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D.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能力提升全練6.(2022北京中考改編)載人航天器中處理CO2的另一種方法是將CO2與氫氣反應,反應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和丙的元素組成相同 B.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C.反應前后氧原子個數不相等 D.該反應既不是化合反應,也不是分解反應7.(2023北京懷柔期末)如圖是反映某個化學反應里各物質質量與時間的變化關系,下列對此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A.充分反應后,乙的質量+丙的質量=甲的質量B.物質甲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乙C.此化學反應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D.此化學反應是分解反應8.(2022廣東廣州中考改編)CuCl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種生成CuCl2的反應原理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生成物只有CuCl2 B.該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發(fā)生變化C.該反應前后含鐵催化劑的質量發(fā)生變化 D.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9.(2022云南昆明中考)將下列四種物質放入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302050反應后質量/g1416a20A.a=5 B.甲和乙為反應物C.丙可能是催化劑 D.甲、乙、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2∶1∶210.(2023北京五十七中月考)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前,測得蠟燭質量為31.56g;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測得其質量變?yōu)?0.16g。假設蠟燭燃燒只生成CO2和H2O,選項中涉及的符號含義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符號m(蠟)m(O2)m(CO2)m(H2O)含義參加反應的蠟燭質量參加反應的O2質量生成CO2的質量生成H2O的質量A.m(蠟)=31.56g B.m(O2)=1.40gC.m(CO2)+m(H2O)=30.16g D.m(CO2)+m(H2O)=m(O2)+1.40g11.(2023北京海淀期末)用如圖實驗裝置探究汽油的元素組成(夾持儀器已省略)。(1)實驗中,要使汽油燃燒生成的氣體能通過漏斗被吸入試管中,需要進行的操作是。(2)觀察到漏斗內壁出現無色水滴,試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可推測汽油的元素組成:。素養(yǎng)探究全練12.(2022湖南衡陽中考)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混合,此時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1所示。一段時間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丁是反應物 B.x的值為20C.乙是此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D.生成38g甲,需消耗60g丁13.密閉容器中發(fā)生某化學反應,各物質的分子數目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物質Y和Z的質量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1 圖2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X與Z的質量變化比為9∶34C.該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保持不變 D.Z一定是化合物14.小明同學用稀鹽酸與碳酸鈣反應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請從微觀的角度解釋化學反應前后質量相等的原因:。(2)將氣球中的碳酸鈣粉末全部倒入錐形瓶中,觀察到的現象是。(3)當反應結束時,小明發(fā)現天平的指針向右偏轉。小明又重新做了該實驗,但得到的結果仍然是向右偏轉。他感到困惑:操作均正確,實驗現象與數據為何與預測結果不符?你認為出現該實驗現象的合理解釋是(填字母)。

A.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變少B.該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量小于反應物的總質量C.空氣的浮力作用,導致實驗結果有偏差D.生成氣體的反應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第7章化學反應的定量研究第一節(jié)質量守恒定律答案全解全析基礎過關全練1.B紅墨水和水混合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白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在密閉裝置中進行,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會逸出裝置,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鎂條燃燒生成氧化鎂,反應未在密閉裝置中進行,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2.A石蠟熔化屬于物理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3.(1)不能不是密閉裝置,反應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會逸散到空氣中(2)把燒杯換成錐形瓶,并在瓶口套一個氣球(合理即可)鐵和硫酸銅溶液(合理即可)解析(1)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會逸散到空氣中,導致天平不平衡,因此題圖裝置不能用來探究質量守恒定律。(2)繼續(xù)探究質量守恒定律,若藥品不變,則要使反應在密閉容器內進行,改變裝置的方法可以是把燒杯換成錐形瓶,并在瓶口套一個氣球;若裝置不變,則裝置內發(fā)生反應的藥品可以是反應后沒有氣體生成的一組非氣態(tài)藥品,如鐵和硫酸銅溶液。4.B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共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反應物中也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該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則反應物中的氧元素可能全部來自氧氣,也可能有一部分來自該物質,故推斷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5.A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物分子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原子,反應后原子種類未發(fā)生改變,A正確;反應前后分子種類發(fā)生改變,B錯誤;該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C錯誤;該反應不符合化合反應“多變一”的特征,D錯誤。能力提升全練6.D根據題圖分析可知,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水,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A錯誤;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16=18,B錯誤;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數目不變,故反應前后氧原子個數相等,C錯誤;該反應既不符合化合反應“多變一”的特征,也不符合分解反應“一變多”的特征,D正確。7.D由題圖分析可知,充分反應后甲、乙的質量增加,丙的質量減少,故甲、乙是生成物,丙是反應物。充分反應后,參加反應的丙的質量等于生成甲、乙的質量之和,A錯誤;根據各物質質量與時間的關系圖,無法確定三種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B錯誤;化學反應均遵循質量守恒定律,C錯誤;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D正確。8.B由題圖可知,該反應的生成物還有水,A錯誤;該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發(fā)生變化,B正確;該反應前后含鐵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C錯誤;該反應的反應物有三種,生成物有兩種,不是化合反應,D錯誤。9.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30+20+5=14+16+a+20,a=5,A正確;甲、乙在反應后質量減少,屬于反應物,B正確;反應前后丙的質量不變,則丙物質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不參加反應的雜質,C正確;根據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無法確定甲、乙、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D錯誤。10.Dm(蠟)=31.56g-30.16g=1.40g,A錯誤;m(O2)=m(CO2)+m(H2O)-1.40g,B錯誤;反應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之和等于參加反應的蠟燭和氧氣的質量之和,即m(CO2)+m(H2O)=m(O2)+1.40g,C錯誤、D正確。11.(1)向外拉注射器活塞(2)汽油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解析(1)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試管中的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作用下,汽油燃燒生成的氣體能通過漏斗被吸入試管中。(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觀察到漏斗內壁出現無色水滴,說明反應有水生成,水中的氫元素來自汽油,試管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來自汽油,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可能全部來自氧氣,也可能有一部分來自汽油,因此汽油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素養(yǎng)探究全練12.A由題圖可知,反應后丁的質量分數減小了48%-30%=18%,故丁是反應物,A正確;由題圖2可計算出x%=1-19%-30%-41%=10%,x的值為10,B錯誤;化學反應前后,乙的質量分數不變,則乙物質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沒有參加反應的雜質,C錯誤;甲與丁參加反應的質量比為2%∶18%=1∶9,故生成38g甲,需消耗丁的質量為342g,D錯誤。13.D由題圖1可知,化學反應前后X、Y分子數目減少,說明X、Y是反應物;Z分子數目增加,說明Z是生成物,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A錯誤。由題圖2可知,0~t2時間段,參加反應的Y的質量為14g,反應生成的Z的質量為17g,則參加反應的X的質量為17g-14g=3g,則X與Z的質量變化比為3g∶17g=3∶17,B錯誤。由題圖1可知,3分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