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2024-2025學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易錯重難提升【新高考】(含解析)_第1頁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2024-2025學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易錯重難提升【新高考】(含解析)_第2頁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2024-2025學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易錯重難提升【新高考】(含解析)_第3頁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2024-2025學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易錯重難提升【新高考】(含解析)_第4頁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2024-2025學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易錯重難提升【新高考】(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

2025屆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易錯重難提升【新高考】

一、易錯點分析

考點一溶液中的“三大平衡”

1.立足“動態(tài)平衡”,認識電解質溶液中的“三大平衡”

(1)外界條件對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的影響

+

[以CH3coOH(aq)CH3COO(aq)+H(aq)A//>0為例]。

溶液中電離產

條件平衡移電離

生離子的濃度

變化動方向程度

升溫,電,正向移動增大增大

溫度?新

降溫或迫逆向移動減小減小

外加加酸逆向移動減小增大

酸堿加堿正向移動增大減小

同離子效應

逆向移動減小減小

(加CH3coONa)

(2)外界條件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凡。H++OH-A^>0)o

條件平衡移水的電

變化Kwc(OH-)c(H)

動方向離程度

抑制器加少量酸逆向移動不變減小減小增大

4---___

加少基堿逆向移動不變減小增大減小

可水解Na2c。3正向移動不變增大增大減小

\四鹽

NH4C1正向移動不變增大減小增大

在4*弘也主

升溫正向移動增大增大增大增大

溫度

降溫逆向移動減小減小減小減小

PS:①外界條件改變,水的電離平衡發(fā)生移動,但任何時候水電離出的

c(H+)和c(OH-)總是相等的。

②只要溫度不變,隔不變。25°C時Kw=10」4適用于任何稀酸、稀堿或鹽

溶液。

⑶外界條件對鹽類水解平衡的影響。

水解產生離

影響因素水解平衡水解程度

子的濃度

溫度升高正向移動y動共增大增大

增大正向移動/果系同減小增大

濃度

減小(稀釋)正向移動增大減小

外加酸弱堿陽離子的水解程度減小

酸堿堿弱酸根離子的水解程度減小

PS:若酸式鹽的電離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溶液顯酸性,如NaHS03溶液;若酸式鹽的水解程度

大于其電離程度,則溶液顯堿性,如NaHCO3溶液。

(4)外界條件對沉淀溶解平衡的影響[以AgCl(s)Ag+(aq)+Cl-(aq)

平衡移

條件平衡后c(Ag+)平衡后c(Cl)金

動方向

升高溫度正向移動增大增大增大

.一哈住?

也a'、

加水稀釋正向移動不變不變不變

加入少量

逆向移動增大減小不變

AgNO3

通入HC1逆向移動減小增大不變

通入H2s正向移動減小增大不變

PS:溶度積(&p)的大小只與難溶電解質本身和溶液的溫度有關,相同類型的難溶電解質的&p

越小,溶解度越小,越難溶。

2.基于“守恒思想”,比較電解質溶液中的粒子濃度

⑴利用“守恒思想”,建立粒子濃度的定量關系。

①電荷守恒:電解質溶液中所有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與所有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相等。例

如,NaHCCh溶液中電荷守恒:

c(Na+)+c(H+)=c(HC()3)+c(OH-)+2c(CO,)。

②元素質量守恒:電解質溶液中由于電離或水解因素,離子會發(fā)生變化變成其他離子或分子,但

離子或分子中某種特定元素原子的總數不變。

例如,在NaHCCh溶液中,“(Na):〃(C)=1:1,推出

c(Na+尸c(HC()3)+c(C0;)+c(H2co3)。

③質子守恒:質子守恒是指電解質溶液中的分子或離子得到或失去的質子

的物質的量相等。

例如,在NH4HCO3溶液中,H+、H2c。3為得到質子后的產物,NH3HO、OH-、

C。專一為失去質子后的產物,故有

c(H+)+c(H2CO3)=c(NH3H2O)+C(OH-)+C(C0:)。

PS:電荷守恒式中不能只是各離子濃度的簡單相加,要考慮離子所帶的電

荷,例如2c(C。/)的化學計量數2代表一個CO專帶有2個負電荷,不可漏掉。

(2)熟知溶液中粒子濃度的“不等式關系”。

類型典型實例

多元弱酸溶液0.1mol-L-1的H2s溶液中:c(H+)>c(HS-)>c(S2-)>c(OH-)

一元弱酸的正鹽0.1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

溶液c(Na+)>c(CH3coO-)>c(OH-)>c(H+)

二元弱酸的正鹽0.1molL”的Na2cCh溶液中:

溶液c(Na+)>c(C01-)>c(OH-)>c(HC03)>c(H+)

二元弱酸的酸式

0.1mol,L”的NaHCO3溶液中:

鹽溶液c(Na+)>c(HC03)>c(OH-)>c(H+)>c(C0/

考點二溶液中的“四大常數”

1.水的離子積常數(Kw)及應用

(1)水溶液中水的離子積常數為Kw=c(H+"(OH-),Kw只與溫度有關,與水溶液的酸堿性無關。

(2)25℃時,水的離子積常數為KW=1X10"4。

微點撥Kw是聯系c(H+)、c(OH-)的“紐帶”,加入酸時,c(H+)增大,但c(OH-)減小;加入堿時,c(OH)

增大,但c(H+)減小。

2.電離平衡常數(Ka或Kb)的計算及應用

(1)已知c(HX)和c(H+),求HX的電離平衡常數Ka(HX):

HX-H++X-

起始

c(HX)00

(molL-1)

平衡

c(HX)-c(H+)c(H+)c(H+)

(molL-1)

同C(H+)C(X-)=。2>+)

人”c(HX)-c(HX)-c(H+)°

由于弱酸少量電離4(H+)的數值很小,可做近似處理:c(HX)-c(H+戶c(HX),則

代入數值求解即可。

c(HX)

(2)電離平衡常數的應用。

①判斷弱酸(或弱堿)的相對強弱,電離常數越大,酸性(或堿性)越強。

②判斷鹽溶液的酸性(或堿性)強弱,鹽中離子對應酸或堿的電離常數越大,鹽的水解程度越小,鹽

溶液的堿性(或酸性)越弱。

3.利用電離常數(4或Kb)計算水解常數(&)

(1)對于一元弱酸HA,&與a的關系:

HAiH++A-*a(HA戶”號晨A);A-+H2(31HA+OH,

Kh(A-)」(OH)c(HA)。則KaKh=c(H+)c(OH)=Kw,故有廝專紇常溫

c(A')'a

inxzi

時KaKh=Kw=L0xl0-i4Kh=*。

Ka

(2)對于二元弱酸H2B,£a(H2B)、&2(H2B)與Kh(HB-)、&葉-)的關系:

C(0H)c(H2g)

HB'+HoQ-H2B+OH-Xh(HB-)-="H、)《£/?)=瞥。

c(HB')c(H+)c(HB')Kai

B2-+H2O—HB-+OH-,KI(B2-尸式。14)c(HB)=c(H+)c(0H)C(HB)=評。

c(B2')c(H+)c(B2')Xa2

PS:25℃時,若一元弱酸(HA)的Ka>L0xl0-7,則A-的水解常數KM.OxlOZ此時等物質的量濃

度的HA和NaA溶液等體積混合,HA的電離程度大于大的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反之,混合液

呈堿性。

4.溶度積常數(4p)及相關計算

⑴M(OH)“懸濁液中Kp、Kw、pH間的關系:M(OH),,(s)-M計(aq)+A/OH-(aq)。

則有:

Kp=c(M"+>c”(CH-尸叢魯?c”(OH-)c")。

(2)建立&p與沉淀轉化平衡常數(K)的關系:建立&p與K的關系,一般是在K

的表達式分子分母中同乘以某個離子的濃度,將分子分母轉化為不同物質

的Ksp。

考點三酸堿中和滴定及遷移應用

L酸堿中和滴定實驗操作要點

酸、堿平行滴定3次,

取平均值水洗,潤洗加八卷

式滴*■|你剖

定管數

據A滴定檢漏一洗滌一排氣!

滴定

-儀.處f準備泡一調零一注、力口/

管夾一理

4

器I

鐵架臺一左手號"就中注

錐形瓶」祠操作滴定

定過程一過程右手八標洌網

標準液1滴眼睛

終點

待測液一_藥一原最后半滴

判斷

指示劑.品?理顏色變化奏近停點時,

(半分鐘內友務海加不

蒸儲水7,,不變色)海備氮如

xc(標準液)?叭標準液)=

"(待測液)??待測液)

PS:酸堿恰好中和(即滴定終點)時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最終溶液的酸堿性取決于生成鹽的性

質。

2.氧化還原滴定的原理及應用

⑴滴定原理:依據氧化還原反應中定量關系,以氧化劑(或還原劑)為滴定劑,滴定一些具有還原

性(或氧化性)的物質。

(2)常用試劑。

①常見的用于滴定的氧化劑有KMnCU、矽5。7、b等;

②常見的用于滴定的還原劑有亞鐵鹽、草酸、Na2s2O3等。

(3)應用實例。

①酸性KMnCU溶液滴定H2c2。4溶液。

+2+

原理2Mn04+6H+5H2C2O4—10CO2f+2Mn+8H2O

指示劑酸性KM11O4溶液本身呈紫紅色,不用另外選擇指示劑

紈占當滴入最后半滴酸性KM11O4溶液后,溶液由無色變淺紅色,且半分

判斷鐘內不褪色,說明到達滴定終點

②Na2s2O3溶液滴定碘液(碘量法)。

::

原理2Na2S2O3+l2=Na2S4O6+2NaI

指示劑用淀粉作指示劑

餞占

一、f\\\當滴入最后半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藍色褪去,且半分鐘內不

判斷恢復原色,說明到達滴定終點

3.沉淀滴定法及應用

(1)沉淀滴定法是利用沉淀反應進行滴定、測量分析的方法。生成沉淀的

反應很多,但符合條件的卻很少,實際上應用最多的是銀量法,即利用Ag+與

鹵素離子的反應來測定ChBr>I-的濃度。

(2)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劑本身就是一種沉淀劑,滴定劑與被滴定物反應的

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劑與指示劑反應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則不能

用這種指示劑。如用AgNC>3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1-的含量時常以CrO孑為

指示劑,這是因為AgCl比Ag2CrC)4更難溶。

二、易錯訓練

1.根據下列實驗不能證明一元酸HR為弱酸的是()

A.室溫下,NaR溶液的pH大于7

B.加熱HR溶液時,溶液的pH變大

C.HR溶液中加入少量NaR固體,溶解后溶液的pH變大

D.20℃時,O.OlmolK'HR溶液的pH=2.8

2.室溫下,向10mL0.06moI-LT的NaHCC>3溶液中滴加0.065mol-LT的鹽酸(或

0.05mol.I?iNaOH溶液),溶液的pH隨加入酸(或堿)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根據題中信息不能判斷NaHCO3溶液中HCO;的水解程度與電離程度的大小

B.a—n—m過程中:c(HCO;)+2c(CO:)+C(OIT)逐漸減小

C.a—b—c過程中:c(Na+)<c(HCOJ+c(CO;~)+c(H3CO2)

D.m點的[c(Na+)+c(H+)]小于c點的[c(Na+)+c(H+)]

3.25℃時,向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有機酸(H2R)中加入KOH溶液改變溶液的pH(忽略過

程中溶液的溫度變化),溶液中含R微粒的分布分數冏R?-)=C(HR)+/HR)+{R2.)]與

溶液pH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曲線③表示R2-的分布分數與溶液pH的變化關系

+2

B.KHR溶液中存在:c(K)>c(HR-)>c(H2R)>c(R~)

++

C.Y點溶液中存在:c(K)+c(H)=c(HR-)+2c(H2R)+c(QH-)

D.當溶液的pH=7時,存在:c(K+)=c(HR-)+2c(R2-)

4.下列問題與鹽類的水解有關的是()

①熱的純堿溶液去油污效果好

②制備TiO2納米粉Tic、+(X+2)H2OTiO2-xH2O+4HC1

③為保存FeCy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鹽酸

④實驗室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

5.某些難溶性鉛鹽可用作涂料,如秦俑彩繪中使用的鉛白(PbCC)3)和黃金雨中黃色的

Pbl2o室溫下PbCC)3和PbL在不同的溶液中分別達到溶解平衡時,-lgc(Pb2+)與

-lgc(COj)或-lgc(r)的關系如圖所示:

-lg£<COJ-)sJc-lgc(I-)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4對應的是-igc(Pb2+)與-igc(r)的關系變化

B.p點PbCO3的結晶速率小于其溶解速率

C.將PbCC)3浸泡到飽和KI溶液中幾乎不能轉化為PbL

D.q點是乙對應溶液的懸濁液,通過加水可以使?jié)嵋河蓂點向機點方向移動

6.已知MS。4和MCC)3是兩種難溶性鹽。常溫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

誤的是()

m

o

b手

u

r

n

)

。

10

A.KSP(MCO3)=9.0X10-

B.c點的縱坐標為0.33

C.將1L含ImolMSO’的懸濁液中分散質完全轉化為MCO3,需要加ImolNa2cO3固體

D.反應MCO3+SOj-^MSC>4+CO;的化學平衡常數K=9

7.常溫下,用O.lOOOmolL1的NaOH溶液滴定10.00mL等濃度的HC1溶液和用O.lOOOmol.U1

的CH3coOH溶液滴定10.00mL等濃度的NaOH溶液,滴定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如圖所

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a點的Kw等于b點的Kw

B.等濃度等體積的HC1溶液與NaOH溶液的導電能力不相同

C.c點溶液中陰離子總濃度大于d點溶液中陰離子總濃度

+

D.e點溶液中:c(H)+C(CH3COOH)=2c(OIT)+c(CH3COO)

8.下列實驗操作與對應的現象以及得出的結論均正確的是()

實驗操作現象結論

A向NazSiOs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淀非金屬性:Cl>Si

向Na[Al(OH)j溶液中滴加結合H+的能力:

B產生白色沉淀

NaHCC>3溶液[A1(OH)4]->CO!

常溫下用pH計測定NaHCC)3(aq)為

水解平衡常數:

O.lmol-l/NaHCOs溶液和8.3,

C

1K(HCO;)<K(CHCOO_)

O.lmol-LCH3COONa溶液的CH3coONa(aq)為hh3

pH8.9

取一支試管加入

先生成白色沉淀,

D1mL2mol?「NaOH溶液,先滴^sp[Cu(OH)2]<^sp[Mg(OH)2]

后沉淀變?yōu)樗{色

加IniLO.5moi-l7'MgCl2溶液,

再滴幾滴ImoLLTCuCU溶液

A.AB.BC.CD.D

9.常溫下,在含HCOOH、CHsCOOH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pX[pX,X

代表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常溫下,Ka(HCOOH)>Ka(CH3COOH),

5

7<rb(NH3-H2O)=lxl0^o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c(HC00V

A4代表品品]與PH的關系

B.CH3coOH的電離常數Ka=1X10-3.75

-

C.CH3COO-+HCOOH;——^CH3COOH+HCOO的平衡常數K=10

1+

D.O.lmol-L-CH3COONH4溶液中《CH3coeT)>c(NH:)>c(H)>c(OH-)

10.某廢水處理過程中始終保持H2s飽和,即c(H2s)=0.1mol-I7l通過調節(jié)pH使Np+和

Cd?+形成硫化物而分離,體系中pH與-Ige關系如下圖所示,c為HS、S2\Ni?+和Cd?+的

濃度,單位為moLlJ。已知4p(NiS)>Ksp(Cd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S-)的關系曲線

c.^al(H2S)=10-81D.&2婚)=10"

IL向AgCl飽和溶液(有足量AgCl固體)中滴加氨水,發(fā)生反應

+++

Ag++NH3^^[Ag(NH3)]和[Ag(NH3)]+NH3^^[Ag(NH3)2],lg[c(M)/(mol.)]

與lg[c(NH3)/(mol.L)]的關系如圖所示(其中M代表Ag+、C「、[Ag(NH3)『或

(「

T,

O

S

/

(

W

S

V

A.曲線W可視AgCl溶解度隨NH3濃度變化曲線

B.AgCl的溶度積常數的數量級為10-9

C.反應Ag++NH3^^[Ag(NH3)1的平衡常數K的值為IO",

D.向AgCl飽和溶液(有足量AgCl固體)中滴加氨水后,溶液中存在

c(0H)=c(NH4)+c(H+)

12.氧化鋅是一種功能材料。利用鋅焙砂(主要成分為ZnO,含AS2O3及鉛、銅、鎘的氧化

物)生產高純氧化鋅的工業(yè)流程如圖所示。

ZnO

烘干煨燒

(NH4)2SO4浸渣濾渣1(NHJS濾渣2濾渣3溶液2氣體

已知:①AS2O3微溶,可與水反應生成亞碑酸(H3ASO3);FeAsC^和ZnCC)3難溶于水。

②SzOj中存在一個過氧鍵(一0—0一)

③常溫下,相關硫化物的Ksp如下表所示。

物質ZnSCdSPbSCuS

8.0x10-27

K”1.6x10-248.0x10-286.3x1036

回答下列問題:

(1)“浸出”時生成[Zn(NH3)J+的離子方程式為,o

(2)“除碑”過程中,需加入過量的(NHjSzOg,其中S的化合價為o濾渣1的主要

成分是(填化學式)。

(3)“除重金屬”過程中,涉及的部分反應為:

2+2+

[Cu(NH3)4]+4H2O;——^4NH3-H2O+CuKx=a

2+2-

[Cu(NH3)4]+S+4H2O——^CuS+4NH3-H2OK2=b

/、"z(實際用量)cCu2+

NH4,S的加入量「工田八中-xlOO%]對鋅的回收率及溶液中銅鋅比丁八——q7T

(理論用堇)c[Zn(NH3)]

的影響如圖所示。

100.00

99.959

8

99.90a

%7

容99.851

6

899.80

5激

99.75

總4

松99.70

3

99.65

99.60

99.55

,5%01001101201301400

(NHJS加入量/%

①設人6為平衡常數&、(對應的數值,則人人之間存在的等式關系是O

②(NHjS較為合理的加入量約為120%。當(NHjS加入量超過100%時,鋅的回收率下降

的原因可能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③“除重金屬”后,測得溶液中《CL)為LOxlO^moLL,此時Pb?+是否完全沉淀

(填“是”或“否”)。

(4)“蒸氨”后,鋅元素以[Zn(NH3)2]SC)4存在,寫出CO?“沉鋅”的化學方程式。

(5)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有,(填化學式)。

13.已知:連二次硝酸(HzN?。?)是二元酸,可用于制取N?O氣體。在常溫下,用

O.Olmol.K'NaOH溶液滴定lOmLO.Olmol溶液,測得溶液的pH與NaOH溶液體積

的關系如圖所示。

(1)滴定過程中盛裝標準NaOH溶液應選用右側(填字母)儀器。

(2)常溫下,凡凡。2的KaL

(3)已知常溫下Ka(HF)=6.3xlOT,凡此。?與NaF溶液(填“能”或“不能”)反

應。

(4)滴定過程中,由水電離出的c(H+)大小關系:b(填“或“=")co

(5)b點溶液中c(Na+)(填“或“=")c(HN2O;)+2c(N2O^)o

(6)c點溶液中含氮粒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o

(7)d點溶液和AgNC(3溶液混合,可得黃色的沉淀,再向該體系中滴加Na2sO4溶

c(SOj-)

液,此時白色和黃色沉淀共存,該體系中________o[已知

似0))

9

^sp(Ag2N2O2)=4.2xl0-,%(Ag2soJ=1.4*10-5]

14.實驗室(室溫下)存放著如下幾種試劑:

@0.1mol/LCH3COOH溶液

(2)0.1mol/LCH3coONa溶液

③O.lmol/LNaOH溶液

④O.lmol/L鹽酸

⑤O.lmol/L氨水

⑥0.Imol/LAgNO3溶液

⑦O.lmol/LNH4cl溶液

⑧(Mmol/LNH4Al(SO4)2溶液

回答下列問題:

(1)溶液的pH>7,且促進水的電離的試劑是(填序號,下同)。

(2)試劑①、④、⑥中由水電離的氫離子濃度c水(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3)試劑⑤、⑦、⑧溶液中c(N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4)將試劑⑤和試劑⑦等體積混合后測得混合溶液顯堿性,則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

的順序是。

(5)已知醋酸的電離常數Ka=1.0x10-5,將試劑①和試劑②等體積混合后,CH3coONa的

水解常數&,=。已知亞硫酸的電離常數KLLOXIO'/=1.0義10一8。

15.草酸(HOOCCOOH,90g-mor1)即乙二酸,最簡單的有機二元酸。在工業(yè)中有重要

作用,遍布于自然界,常以草酸鹽形式存在于植物體內。某興趣小組設計實驗探究草酸的性

質。己知:常溫下,K/CH3coOH)=1.82x107、7Tfll(H2C2O4)=5.91xl0-\

9

7Cfl2(H2C2O4)=6.40xl0\^(CaC2O4)=2.56xl0-o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草酸和足量的醋酸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下列能夠證明草酸是弱酸的有

(填選項字母)。

A.向草酸鈉中滴加鹽酸可得草酸

B.常溫下,O.lmol/L的H2c2O4溶液的PH=2

C.H2c2O4溶液的導電能力比硫酸弱

D.將pH=3的H2c2O4溶液稀釋100倍,pH約為4

(2)25℃時,將草酸和氫氧化鈉按照"(H2c2(D4):〃(NaOH)=l:2混合后呈堿性,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25℃時,某同學將相同濃度KHC2O4和CaQ溶液混合產生了白色沉淀,靜置后測得上

層清液中PH=4、cfCa^J=lO^mol-L-',則清液中為mollL

(4)某同學用(M000mol.LT酸性KMnC>4溶液精確測定25.00mLH2C2O4溶液的濃度,盛放

KMnO,溶液的儀器名稱是;滴定終點的現象是加到最后半滴時,;若三次測

1

量平均值為20.00mL,該H2C2O4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U。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室溫下,NaR溶液的pH大于7,說明NaR為強堿弱酸鹽,所以能證明HR為弱酸,

故A不選;

B.加熱HR溶液時,水的電離程度也會變大,溶液中OH-離子濃度增大,溶液的pH變大,

不能說明HR為弱酸,故B選;

C.HR溶液中加入少量NaR固體,溶解后溶液的pH變大,說明HR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則

HR為弱酸,故C不選;

D.20C時,O.OlmoLITi的HR溶液pH=2.8,說明HR沒有完全電離,可證明HR為弱酸,故

D不選。

故選Bo

2.答案:B

解析:A項,a點NaHCC)3溶液pH=8.3,說明HCO;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的電離程度;B

項,a-n-m過程中,根據電荷守恒,c(HCO;)+2c(COt-)+C(OH-)=c(Na+)+c(H+),

c(Na+)近似不變,而pH增大,即dOH。增大,則c(fT)減小,所以

C(HCO3-)+2C(CCV-)+C(OH-)減小;C項,a—b—c過程中,根據物料守恒,

+

c(Na)=c(HCO;)+c(CO|-)+c(H2CO3);D項,根據電荷守恒,m點,

c(Na+)+c(H+)=c(HCO;)+2c(CO『)+C(OH-)>0.05molI7',c點,c(Na+)變?yōu)樵瓉淼囊?/p>

半,加入的HCO"合好反應而消耗,則c(Na+)+c(H+)<0.05mol[T。

3.答案:B

解析:B.由圖可知,曲線②最高點處為KHR溶液,溶液顯酸性,所以HR-的電離程度

2

(HR―^H++R)大于其水解程度(HR+H2O+H2R),所以

+2

c(K)>c(HR-)>c(R-)>C(H2R),故B錯誤。

4.答案:A

解析:①熱的純堿溶液水解生成OIF,油污在堿性條件下徹底水解,與鹽的水解有關;

②TiCL水解生成TiC^xH?。從而得到Tie)?納米粉,與鹽的水解有關;

③FeCL溶液水解顯酸性,為了抑制Fe3+水解,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鹽酸,與鹽的水解有關;

@NaOH溶液與二氧化硅反應生成黏性物質硅酸鈉,與鹽的水解無關;

故本題選A。

5.答案:B

解析:結合化學式和題圖中曲線數量關系可知,4對應的是-lgdPb2+)與-lgc(「)的關系變

化,A項正確;

2點對于PbCC)3來說是過飽和溶液,析出晶體,結晶速率大于其溶解速率,B項錯誤;

8131

從題圖中可以算出^sp(PbI2)=10-,^sp(PbCO3)=10-,將PbCC)3浸泡到飽和KI溶液中,

發(fā)生反應:PbCO3+2I-PbI2+CO^,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10-5],所以幾乎不能轉化為

Pbl2,C項正確;

q點是PbCC)3的懸濁液,q點溶液中,c(Pb2+)>c(CO^),加水稀釋c(Pb?+)減小,《8;)

增大,所以通過加水可使?jié)嵋河蓂點向機點方向移動,D項正確。

6.答案:C

2+51

解析:A.根據圖中信息得到c(COj)=3.0x10-5mol.「,c(M)=3.0xl0molL,因此

5510

K&p(MCO3)=3.0xIO-x3.0xIO-=9.0x1O~,A正確;B.根據圖中信息得到

5510

^sp(MSO4)=1.0xl0-xl.OxlO-=l.OxlO-,c點c(SO上)=3.0xl(r5moi.L\則,點

-10

invin

=-..........—=0.33xlO-5mol-L_1,因此c點的縱坐標為0.33,B正確;

C.MSO4(S)+Na2CO3(aq)^^MCO3(s)+Na2sO,(aq),將1molMSO4懸濁液沉淀需要

ImolNa2c。3固體,若要將IL含1molMSO’的懸濁液分散質完全轉化為MCO3,貝I)

c(SOt)=1.0mol-L1,因此溶液中c(M2+)=?臂?=1.0xl0-i0mol/L,所以需要溶液中的

9.0xlC)T°

c(COt-)==9.0molL-1,即還需要加入9.0mol-LTxlL=9.0mol碳酸鈉,因此需要加

l.OxlO^10

Na2cO3固體應該大于1mol,C錯誤;D.由圖中數字可得到Ksp(MSO4)<&p(MCC)3),因此

反應MCO3+SO:^^MSO4+CO;可進行,反應的平衡常數

c\(COr)C(CQ^)-C(M2+)K£MCC>3)9x1。-"

K=-D正確;故選C。

c(SO^-)-c(SO;-)-c(M2+)%(MS。,IxW10

7.答案:D

解析:A.a、b兩點的溫度相同,兩點的Kw相等;B.由圖可知,等濃度等體積的HC1溶液與

NaOH溶液的導電能力不相同;C.c、d兩點的溶質分別為NaCl、CH3coONa,c點有:

++++

c(Na)+c(H)=c(Cr)+c(0H-),d點有:c(Na)+c(H)=c(CH3C0Q-)+c(0H-),由于

CH3coONa溶液呈堿性,c(0H)>c(H+),故NaCl溶液中的《?。┐笥贑H3coONa溶液中

的c(H+),兩種溶液中c(Na+)一樣大,c點溶液中陰離子總濃度大于d點溶液中陰離子總濃

度;D.e點是等物質的量的CH3coONa和CHsCOOH的混合溶液,由電荷守恒得

c(Na+)+c(H+)=C(CH3COO-)+C(OIT),由物料守恒得,

2c(Na+)=c(CH3coeT)+c(CH3coOH),聯合得:

+

2c(H)+c(CH3coOH)=2c(0H)+c(CH3COO)o

8.答案:B

解析:A.鹽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價含氧酸,所以A結論不能由此判斷;

C.NaHCOs溶液中同時存在HCO]的電離和水解,不能通過pH直接比較HCO]和CH3coeF的

水解平衡常數;

D.NaOH溶液與MgCU反應后,NaOH過量,再滴加CuC"溶液生成藍色沉淀,不能說明是

Mg(OH)2轉化成CU(0H)2。

9.答案:C

解析:根據電離方程式和電離常數表達式,pX=-lg^a-pH,pH增大時,酸對應的pX減

C(CH3COO")

小,結合Ka(HCOOH)>&(CH3coOH)可知,4代表p[口二二一二與pH的關系,A項

錯誤;由a點數據可知,2.75=—lg&(CH3coOH)—2,&(CH3coOH)=1x10*5,B項錯

375

誤;由b點數據可知,^a(HCOOH)=lxlO-,

K(HCOOH)10ms

CH3COO-+HCOOH―^CH3coOH+HCOCF的平衡常數K=)二==10,

475

C項正確;由已知可知,Ka(CH3COOH)=(NH3.H2O)=1XlO^,故CHgCOONH,溶液中

陰、陽離子水解程度相等,c(CH3coeF)=c(NH:)>c(H+)=c(OH)D項錯誤。

10.答案:D

解析:④表示pH與-lgc(HS-)的關系曲線,符合工+廣-坨口式1^)]的函數關系,代入

(42,3.9),則42+3.9=—坨(4]義0.1),/*0.1=10-8」,(1=10-7」,c項錯誤;③表示pH與

-lgc(S2-)的關系曲線,符合2x+y=-Ig"K2c(I^S)]的函數關系,代入(4.9,13.0),則

71228

4.9x2+13.0=—lg[IO?」居2x0.1].10^a2x0.1=10,仁=10*7,D項正確;③表示pH與

-lgc(S21的關系曲線,B項錯誤;①表示pH與-lgc(Cd2+)的關系曲線,符合

7Cn(CdS)

y—2x=-Ig=/口°、的函數關系,代入(4.9,13.0),則

降&2c(H?S)

丘Ksp(CdS)

13.0-4.9x2g2c(H?S)'

Ksp(CdS)=2c(H2S)X10-3.2=10-7.1x10-14.7x01x10-3.2=?26,'項錯誤。

IL答案:B

+740

解析:B.iic(NH3)=0.1moVL,c(Ag)=10mol/L,C(C1)=1(T235moi/L,

+740235975

7Csp(AgCl)=c(Ag)-c(Cl)=IOxlO=IO,AgCl的溶度積常數的數量級為底。,故

B錯誤。

2+

12.答案:(1)ZnO+2NH:+2NH3H2O—[Zn(NH3)4]+3H2O

(2)+6;FeAsO4

2+2

(3)①a=6.3x10";@[Zn(NH3)4]+S-=ZnS;+4NH3T;③否

(4)Zn(NH3)9SO4+CO2+H2OZnCO3J+(NH4)9SO4

(5)NH3H2O>(NH4)2SO4>CO2

解析:鋅焙砂利用硫酸鏤和氨水浸出,氧化鋅溶解生成[Zn(NH3)4『,AS2O3轉化為AsO;,

過濾,向濾液中加入過硫酸鏤和硫酸亞鐵除碑,繼續(xù)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硫化鈉除去溶液中

的銅離子等金屬離子,過濾,向濾液中加入單質鋅繼續(xù)除去重金屬離子,過濾,然后蒸氨,

產生的氨氣用水吸收轉化為氨水,通入二氧化碳沉鋅,轉化為碳酸鋅,過濾后,烘干,煨燒

得到氧化鋅和二氧化碳氣體,據此解答。

(2)S2。:中存在一個過氧鍵(一0—0一),則有6個。為-2價,有2個。為-1價,即S

為+6價;“除碑”過程中(NHJ2S2O8過量的原因是加入(NHJ2S2O8氧化AsO工充分轉化為

AsO:,過量的(NHJS2O8再將Fe?+氧化為Fe3+,最后生成難溶的FeAsO’,達到除碑目的。

(3)①由反應[CU(NH3)4『+4H2O^^CU2++4NH3?H2。Kx=a,

2+2

[Cu(NH3)4]+S-+4H2O;——^CuS+4NH3-H20(=b可得

CuS(s)^^Cu2+(aq)+S2-(aq)(=£=6.3x10-3,故0=6.3x10-366;

b

③當Cl+在溶液中的殘留濃度為10-9mol/L時,根據Ksp(CuS)=6.3x10-36,此時

2282+

c(S)=6.3xl(T27moi/L,根據PbS的^sp(PbS)=8.0xlQ-,Pb在溶液中的濃度為

1.25xIO-1mol/L>IO-5mol/L,所以未沉淀完全。

13.答案:⑴B

(2)107

(3)不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