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聲聲慢》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F/33/wKhkGWcwL8CAHVbkAAKVIjAh7I4043.jpg)
![3《聲聲慢》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F/33/wKhkGWcwL8CAHVbkAAKVIjAh7I40432.jpg)
![3《聲聲慢》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F/33/wKhkGWcwL8CAHVbkAAKVIjAh7I40433.jpg)
![3《聲聲慢》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F/33/wKhkGWcwL8CAHVbkAAKVIjAh7I40434.jpg)
![3《聲聲慢》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F/33/wKhkGWcwL8CAHVbkAAKVIjAh7I404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聲聲慢》學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李清照《聲聲慢》
第一課時
【目標引領】
1、了解作者
2、鞏固欣賞古代詩詞的方法,提高欣賞力。
3、反復誦讀,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4、領悟作者的情感,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問題激疑】
1、古詩詞十分重視字句的錘煉,有“詩眼"詞眼”之說。請找出《聲聲慢》中的“詞眼"
預習學案
【自主探究】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人。父格非,官至禮部員外郎、京東路提點刑獄。出自韓琦門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蘇軾,學識淵博,尤用意于經(jīng)學,在齊、魯一帶頗負盛名。后因列于元祐黨籍而被罷官。平生著述較多,現(xiàn)僅存《洛陽名園記》一卷。母王氏,是狀元王拱辰孫女(《宋史·李格非傳》),一說為漢國公王準孫女(莊綽《雞肋編》),也知書善文。
李清照的文集在當時就曾刻印行世?!吨饼S書錄解題》載《漱玉集》1卷,“別本”分5卷。黃異《花庵詞選》稱有《漱玉詞》3卷。《宋史·藝文志》載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詞》6卷。都久已不傳?,F(xiàn)存的詩文及詞集是后人所輯。四印齋本有《漱玉詞》1卷,李文椅編的《漱玉集》5卷,輯錄的作品最多。但其中所收詞多有贗品。近人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中的《漱玉詞》收有60首。今人孔凡禮《全宋詞補遺》中有新發(fā)現(xiàn)的李清照詞。王仲聞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排印本。
寫作背景
李清照的創(chuàng)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終于南宋初。她既享受過安逸、寧靜的生活,也遭遇了國破、家亡、夫死、形單影孤的災難與不幸。這里所選的兩首詞分別為李清照前后兩個時期的作品,它們反映著李清照不同時期的生活與心態(tài),呈現(xiàn)出不同的韻味、格調(diào)。
《永遇樂》
詞的具體寫作時間、地點,難以準確考定。但從作品所寫的內(nèi)容以及所表達的情感,卻可以斷定是靖康之變以后,詞人流落江南所寫。教科書的“資料信息"所錄宋人張端義《貴耳集》說李清照“南渡以來,常懷京洛舊事。晚年賦元宵《永遇樂》詞”是可信的。
李清照這個時期的境遇和心態(tài)與靖康之變之前相比,是截然不同的。
知識回顧
給下列加點詞注音:
彈道叨光殷紅腦髓拈輕怕重鍥而不舍
檢查預習情況(為加點字注音):
盞憔悴凄慘堪摘
賞讀:
欣賞詞朗誦MTV(錄音范讀,配以《金粉世家》的主題曲《暗香》的音樂曲調(diào);黃花滿地,雁排長空,李清照沉思凝望,自飲自酌的FLASH投影),營造氛圍,進入意境,品味音韻美;
學生集體隨讀;
女生誦讀,男生和讀。
在讀中找出,問題,提出困惑。
第二課時
探究學案
【合作解疑】
1、綜觀全詞,一字一淚,滿是悲愁,但全詞寫來沒有一個“淚"字,也只在結(jié)尾點出一個“愁”字。作者是如何傳達這滲透血淚的深愁巨痛的呢(學生自由選取詩句賞析,自由討論,自由回答。名句做重點鑒賞,其余簡略分析)
李清照一生的創(chuàng)作受到了哪些社會變遷、個人遭際的影響?
《聲聲慢》中“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一句,表現(xiàn)的是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4、“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向我們描繪出一幅怎樣的畫面?
5、“人在何處"作者為什么會這樣的感嘆?
【精講點撥】
《聲聲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這時她不但連續(xù)經(jīng)歷了國家敗亡,遠離故鄉(xiāng),喪失丈夫的災禍,并且,在南方到處輾轉(zhuǎn)逃亡避難中,她丟失了珍愛的文物、古籍,還遭到了政治上的誣陷。她晚年的處境極其凄慘,心境極其惡劣。她用這一曲抒情長調(diào),藝術地表現(xiàn)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狀況和內(nèi)心情感。詞的開頭用七組疊字構(gòu)成了三句話?!皩ひ捯挕北磉_的是作者經(jīng)歷過許多突發(fā)事件的刺激之后,所產(chǎn)生的一種精神恍惚、因若有所失而到處尋覓的狀態(tài)?!袄淅淝迩?四字描寫了她寄身異地、無人為伴、很少交往的孤獨寂寞的處境?!捌嗥鄳K慘戚戚”則總括地說明了自己命運的凄慘和心情的悲痛。這十四個字使李清照在詞史上贏得了極高的聲譽,人們稱贊她連用十四個疊字是“造句新警”,是“創(chuàng)意出奇”,是“超然筆墨蹊徑之外"。這十四個字為全詞奠定了基調(diào),以下作者便一層層地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慘和心情的哀痛。天氣忽暖忽寒,幾杯淡酒哪里能抵擋住冷風的襲擊,更不能消除心中的憂愁。正在她凄苦無奈時,又看到了空中飛過的大雁,它們是來自北方的舊時相識。作者想到大雁能夠按時南來北往,而自己卻飄流困頓,寄寓異鄉(xiāng),這正是引起她傷心的原因。詞的上片從秋天里氣候多變,酒難御寒和北雁南飛等幾個角度,寫自己滯留南方的孤獨生活和悲苦心情。這也可以說是對開頭幾句的闡釋和補充。在詞的下片又進一步推進,更具體地寫自己的處境和心情。黃花滿地,當初盛開時可以插在頭上,而如今花已枯萎,再也無人摘取。這是明寫花,而暗喻歲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最后,又從時間和天氣上來寫:白日漫長,她獨自一人要苦熬苦等才能到天黑,但是到了黃昏時候,又有秋雨點滴作響,這種景象,這時的情緒,哪里是一個簡單的“愁”字所能概括得盡的!全詞展現(xiàn)出的是作者那種失落、孤單、凄涼、悲哀的心靈世界。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礎上來讀這首詞時,使人不能不對她產(chǎn)生深深的理解與同情。這也正是李清照這首抒情詞動人的力量之所在。
《永遇樂》
整個上片,所有樂景的描寫,都是為表現(xiàn)哀情而存在的。
下片著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過元宵佳節(jié)的歡樂心情,來同當前的凄涼景象作對比。
主旨:這是一首描寫元宵燈節(jié)的詞。但此詞不是著意描寫元宵節(jié)的繁華熱鬧歡樂,而是通過眼下的元宵和過去的元宵的不同情景的對比,來抒發(fā)深沉的盛衰之慨和身世之悲。
對比反襯手法的成功運用。
①今昔對比。即現(xiàn)在的元宵和“中州盛日"的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對比。這貫穿全篇的。
②又用他人與“我”作對比,樂與悲作對比?!爸兄菔⑷?的元宵樂,今年的元宵悲。在今年元宵中,別人歡樂,“我”傷悲。
③在對比中含有反襯,這就把身世之悲和盛衰之慨的主題思想更鮮明地突現(xiàn)了出來。
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
詞的上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煙濃,吹梅笛怨”,“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寫的都是樂景,但作者所要表達的卻都是哀傷的情感。
王夫之《姜齋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边@里就是用“以樂景寫哀"的手法,來強化所要表達的哀情。
層次安排上極有次第,手法穩(wěn)健沉著。上片開始連下三個反問。第一個設問是問自己身在何處?是明知故問,寫出作者化解不開的漂泊異鄉(xiāng)的凄涼。第二問是在“染柳煙濃,吹梅笛亂”的初春之時,“春意知幾許”,反映了傷春惜春、晚景凄涼的心情。
第三問反映出生活動蕩、時世禍福莫測的憂危心態(tài)。且大家注意三個問句的句式特點,第一問四字,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六字,可謂語氣加強,層層推進,說明悲涼心情之來,越加強烈。
_____第三課時
【知識建構(gòu)】
根據(jù)上兩節(jié)課的學習,梳理一下這首詞的思路,在空白處形成一定的文字。(如:圖例,表格,樹枝樹干,大括號等)
訓練案
【鞏固訓練】______
(一)基礎知識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全正確的一項是()
A.雕闌玉砌(qì)驟雨(jù)暮靄(ǎi)檣櫓(qiáng)
B.乍暖還寒(hái)檻菊(jiàn)凝噎(yī)都門(dū)
C.良辰美景(chén)舞榭(xiè)彩箋(jiān)不諳(ān)
D.寒蟬凄切(qī)將息(jiàng)豆蔻(kòu)蒼陌(mò)
2.下列各組詞語中,字形無誤的一項是()
A.婉約淪陷憤激凄切帳蓬
B.頹廢良晨檣櫓迢迢韻腳
C.暮藹鵲橋蒼陌倉皇豆蔻
D.飄零烽火不虞芍藥貶謫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指南唐都城金陵——南京)
B.便總有千種風情(情意)
C.檻菊愁煙蘭泣露(欄桿邊的秋菊)
D.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不好的房子)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歌、行、引、吟為古代詩歌體裁,其間無嚴格區(qū)別,音節(jié)、格律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雜言。
B.詩的風格有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兩大派別,前者的代表人物如杜甫、白居易、陸游等,后者代表人物如屈原、李白等。
C.中國古典詩歌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主要指唐代以前的詩歌,近體詩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數(shù)、對仗、聲韻等方面有嚴格規(guī)定的一種格律詩體。
D.詞,原名曲子詞,來自民間,源于樂府,興與中唐,盛在兩宋,題材較自由,依字數(shù)多少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赌咎m辭》即屬此類。
(二)閱讀實踐
武陵春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對這首詞文句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風住塵香花已盡”說盛開的花朵因受狂風的摧殘已委身于泥土;“塵香"即后來陸游《卜算子》詞“零落成泥碾作塵”的意思。
B.“日晚倦梳頭"說的是日色已高,倦意難消,強打精神梳妝打扮,
C.“物是人非事事休”說的是事物依舊而人事已非?!笆率?如國破、家亡、夫死等。
D.“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寫出了詞人心中無比深重的愁苦?!棒肤恢邸?,狹長小船,形如“舴艋”。
2.對這首詞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ǎ?/p>
A.上片直接寫愁情的深重,下片婉轉(zhuǎn)地從欲遣泄憂而不能的角度,進一步表現(xiàn)愁情深重。
B.這首詞集中抒寫離情別緒,主題鮮明,凄婉動人。
C.全詞想象驚人,化無影無形的愁緒為有重量的實體,造意新奇,極富創(chuàng)意。
D.全詞格調(diào)十分凄苦憂傷,體現(xiàn)了淺顯而又凝練、含蓄而不深澀的藝術風格。
課時四
【拓寬延伸】
試分析《聲聲慢》與《一剪梅》的不同愁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秋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二章 有理數(shù)2.2數(shù)軸 2在數(shù)軸上比較數(shù)的大小說課稿(新版)華東師大版
- 2023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二十八章 銳角三角函數(shù)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應用28.2.2 應用舉例第2課時 方向角和坡角問題說課稿 (新版)新人教版
- Module 7 Unit 2 There are twelve boys on the bike(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 四年級上冊
- 16赤壁賦說課稿
- 4《說說我們的學?!罚ㄕf課稿)- 200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001
- 2025銷售居間合同勞動合同
- Unit4《Bobbys House》lesson6(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上冊
-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16新年的禮物 (說課稿)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
- 2024年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第9課《劉姥姥進賈府》說課稿 北師大版
- 2025理論學習計劃2025年理論中心組學習計劃
- 2025年醫(yī)美醫(yī)院公司組織架構(gòu)和業(yè)務流程
- 防滑防摔倒安全教育
- 乳腺癌課件教學課件
- 連續(xù)性腎替代治療抗菌藥物劑量調(diào)整專家共識(2024年版)解讀
- 春節(jié)節(jié)后收心安全培訓
- 2024年廣西區(qū)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高中物理斜面模型大全(80個)
- 2025年高考物理復習壓軸題:電磁感應綜合問題(解析版)
- 2024-2030年芯片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前景預測報告
- 2024年個人車位租賃合同經(jīng)典版(二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