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語文暑假—《論語十二章》講義(有答案)《論語十二章》
(趣味引入)
兩小兒辨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翻譯:
有一天,孔子向東游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為什么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么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么回事。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的知識淵博呢"
第1頁
(知識梳理)
一、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氏,名丘,字仲尼,祖
籍宋國栗邑(今屬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出生地魯國陬邑(今屬山東省曲阜市)。著名的大
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學說成為中國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他興辦私學,突破官府壟斷,擴大教育對象的范圍,曾受業(yè)于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鬃尤ナ篮?,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二、《論語》簡介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
《論語》的篇名通常取開篇前兩個字作為篇名;若開篇前兩個字是“子曰”,則跳過取句中的前兩個字;若開篇三個字是一個詞,則取前三個字。篇名與其中的各章沒有意義上的邏輯關系,僅可當作頁碼看待。
第2頁
學而第一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主要講“務本"的道理,引導初學者進入“道德之門”)(主要講治理國家的道理和方法)
(主要記錄孔子談論禮樂)
里仁第四(主要講仁德的道理)
公冶長第五(主要講評價古今人物及其得失)雍也第六(記錄孔子和弟子們的言行)
述而第七(主要記錄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主要記孔子和曾子的言論及其對古人的評論)
子罕第九(主要記孔子言論,重點為孔子的行事風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鄉(xiāng)黨第十(主要記錄孔子言談舉止,衣食住行和生活習慣)
先進第十一(主要記錄孔子教育言論和對其弟子的評論)
顏淵第十二(主要講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實行仁德,如何為政和處世)子路第十三(主要記錄孔子論述為人和為政的道理)
憲問第十四(主要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論修身為人之道,以及對古人的評價)
衛(wèi)靈公第十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國時的關于仁德治國方面的言論)
季氏第十六(主要記孔子論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禮法治國)
陽貨第十七(主要記錄孔子論述仁德,闡發(fā)禮樂治國之道)
微子第十八世的看法)(主要記錄古代圣賢事跡、孔子眾人周游列國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對于亂
子張第十九(主要記錄孔子和弟子們探討求學為道的言論,弟子們對于孔子的敬仰贊頌)
堯曰第二十(主要記錄古代圣賢的言論和孔子對于為政的論述)
三、《論語》體式歸納
(1)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僅指明是孔子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huán)境(包括說話的對象),內容大多是關于學習、道德修養(yǎng)、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
(2)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作的回答,它寫出了提問者的原話,但沒有寫談話的背景;
(3)敘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jié),但也往往是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
四、《論語》的主要內容
《論語》的主要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yǎng)、治學態(tài)度和處世方法。東漢時,《論語》被列為“七經"之一,(七經:《詩》《書》《禮》《易》《春秋》《論語》《孝經》)。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
五、《論語》所體現(xiàn)的思想
(1)《論語》書中的“鬼神"思想
孔子已具有無神論的思想萌芽,體現(xiàn)了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這作為孔子的世界觀,對其思想具有重要影響。
(2)關于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價值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對于個人修養(yǎng)來說,全面發(fā)展顯得極為重要。
(3)關于君子人格的塑造
《論語》許多篇幅談及君子,但這里的君子是一個廣義概念,重在強調一種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個不同于平凡的人。為實現(xiàn)這一目的,《論語》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標準及道德修養(yǎng)要求。
(4)關于學習的態(tài)度、方法和目的
第3頁
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關于學習的態(tài)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其二,關于學習的方法,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鉆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其三,關于學習的內容。孔子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其四,關于學習的目的??鬃诱J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
(5)《論語》書中的教育思想
其一,關于教育指導思想。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其二,關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其三,關于教育的基本內容??鬃娱L期從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其四,關于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在孔子看來,進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義禮凈化人們的靈魂,協(xié)調人們的社會行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具有仁義之心的“仕"君子”。
六、《論語十二章》
(樂學
好思,)(學習
態(tài)度)知之者……樂之者三人行……而改之
(學習是為了更
好
地
做
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取長補短,
(勤于
復習,
學思
結合,
仁義
厚道,
安貧
守志)(學習
方法
修身
做人)(《論語》
十二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則殆博學而篤志……其中矣
人不知而不慍……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
吾十有五而……不逾矩
賢哉,回也……賢哉,回也飯疏食,飲水……如浮云
三軍可奪帥……奪志也
(典題探究)
第4頁
典題探究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稙檎纷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薄妒龆纷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薄蹲雍薄纷釉唬骸叭娍蓨Z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文學常識填空?!墩撜Z》是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墩撜Z》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稱“四書"。2.詞語積累。(1)人不知而不慍慍:(2)不亦說乎說:___(3)吾日三省吾身?。篲__(4)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筆記(解題要點、技巧、重難點)
第5頁
(5)學而不思則罔罔:___(6)思而不學則殆殆:___(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___(8)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___(9)逝者如斯夫逝:___(10)博學而篤志篤:___3.翻譯句子。(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3)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5)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4.課文主要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各體現(xiàn)在文中哪幾章中?試舉出例子加以說明。
5.課文主要涉及了哪幾方面的人生道理?請分別加以概括。______________6.總結歸納《論語》中出現(xiàn)的成語。______________
(當堂練習)
題目總結(錯因)
一、閱讀《論語》1—5章,回答下列問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稙檎纷釉唬骸皽毓识?,可以為師矣。"——《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稙檎?.解釋下列加點的字。①為人謀而不忠乎(___).②與朋友交而不信乎().③思而不學則殆(___).2.下面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類的一項是()A.學而時習之B.溫故而知新C.學而不思則罔D.五十而知天命3.曾子認為每天應從哪三個方面進行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從第三章中,我們知道“而立之年”指的是30歲,“不惑之年"指的是40歲;我們常說50歲已過半百,而60歲則稱為_____________,70歲稱為之年,八、九十歲高齡則稱為之年。5.本文告訴我們,學習必須要有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典題探究
1.儒家語錄體《大學》《中庸》《孟子》
2.(1)慍:生氣,發(fā)怒。(2)說:同“悅”,愉快。(3)省:自我檢查,反省。(4)信:真誠,誠實,誠信。(5)罔:迷惑,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6)殆:有害。(7)好:喜歡,愛好。(8)樂:以……為樂趣。(9)逝:流逝。(10)篤:忠實,堅守。
3.(1)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2)三十歲能獨立做事;四十歲能通達事理。
(3)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
(4)(對待任何事業(yè)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5)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懇切地向別人發(fā)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仁德就在這里面了。
4.課文主要寫了四方面的內容,即個人修養(yǎng)、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人生追求。例: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態(tài)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個人修養(yǎng):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生追求: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1)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對富與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個人心理咨詢傭金代理協(xié)議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嬰幼兒配方奶粉采購合同規(guī)范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物流配送及清關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美容院美容院員工社會保險繳納合同4篇
- 2025年度商鋪物業(yè)管理與應急響應預案合同4篇
- 2024-2025年中國互聯(lián)網汽車金融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度模特形象代言效果跟蹤分析合同4篇
- 2025年度內部退養(yǎng)員工離職后生活補貼與困難幫扶協(xié)議4篇
- 2025年實木辦公桌椅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4年烹飪培訓行業(yè)市場全景評估及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垃圾車駕駛員聘用合同
- 2024年大宗貿易合作共贏協(xié)議書模板
- 新聞記者證600道考試題-附標準答案
- 變壓器搬遷施工方案
- 單位轉賬個人合同模板
- 八年級語文下冊 成語故事 第十五課 諱疾忌醫(yī) 第六課時 口語交際教案 新教版(漢語)
-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記敘文閱讀物象的作用(含練習題及答案)
- 2024年1月高考適應性測試“九省聯(lián)考”數學 試題(學生版+解析版)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體倉庫組合式鋼結構貨架技術規(guī)范
- EPC項目采購階段質量保證措施
- T-NAHIEM 101-2023 急診科建設與設備配置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