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2023年中考課標文言文20篇專項訓練_第1頁
《出師表》-2023年中考課標文言文20篇專項訓練_第2頁
《出師表》-2023年中考課標文言文20篇專項訓練_第3頁
《出師表》-2023年中考課標文言文20篇專項訓練_第4頁
《出師表》-2023年中考課標文言文20篇專項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中考文言文專項訓練

20《出師表》

1.(原創(chuàng))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yīng)的漢字。

(1)崩殂()(2)疲弊()(3)陛下()(4)恢弘()

(5)妄自fei______薄(6)zhi____—罰臧百()(7)裨補闞漏()(8)傾頸()

(9)行陣和睦()(10)su一夜憂嘆(11)箏鈍()(12)以彰其泗______

(13)以遇陛下()(14)瞿自枉屈()(15)咨zou_______善道

【答案】(1)cil(2)bi(3)bi(4)hong(5)菲(6)陟pi(7)que(8)tui(9)hang(10)夙

(11)nii(12)咎(13)wei(14)wei(15)取

【解析】本題考查字音、字形。解答本題,給加點字注音要牢記漢語拼音的書寫法則;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要結(jié)合詞語的意思來判斷所要寫的漢字。

2.(原創(chuàng))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1)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期殂崩殂:——

(2)危急存亡之秋秋:____

(3)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內(nèi):____

(4)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外:____

(5)蓋追先帝之殊遇追:____

(6)以為先帝遺德光:____

(7)佟見志士之氣恢弘:_—

(8)陟罰臧否,不宜異同陟:________陟:___—異同:_________

(9)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刑:____

(10)此皆縣第良實:——

(11)是以先帝簡坂以遺陛下簡拔:——

(12)性行淑物淑均:——

(13)行摩和睦行陣:_—

C14)未嘗不嘆息覆恨于桓、靈也痛恨:——

(15)身.弓耕于南陽躬耕:_—

(16)不求聞達于諸侯聞達:

(17)猥自枉屈猥:________枉屈:_

(18)由是唇激感激:_________

(19)遂許先帝以驅(qū)外驅(qū)馳:_________

(20)受命以來,風夜憂嘆夙夜:_________

(21)深入不韋不毛:_________

(22)當美率三軍獎:_________

(23)庶竭弩鈍庶:弩鈍:

(24)攘除奸兇攘除:_________

(25)斟酌損益斟酌:損:益:

(26)不旗,則治臣之罪效:_________

(27)以管先帝之靈告:_________

(28)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慢:_________

(29)察納雅言雅言:_________

【答案】(1)指帝王之死.(2)時候。(3)朝廷。(4)這里指疆場。(5)追念。(6)發(fā)揚光大。

(7)發(fā)揚,擴展。(8)陟,提拔、晉升%臧否,贊揚和批評。異同,這里指不同。(9)罰。(10)忠良

誠實的人。(11)選拔。(12)淑,善。均,公正、公平。(13)行伍,部隊。(14)痛心、遺憾。

(15)親身耕種。躬,親自。(16)有名望,顯貴。(17)猥,辱。謙辭;枉屈,屈尊就卑。(18)感奮

激發(fā)。(19)奔走效率。(20)早晚,日日夜夜。(21)不生長草木。這里指貧瘠、未開墾的地方。

(22)鼓勵。(23)庶,表示期望。弩鈍,比喻才能平庸,這是諸葛亮自謙的話。弩,劣馬,跑不快的馬。

鈍,刀刃不鋒利。(24)排除,鏟除。(25)斟酌,考慮可否。損,損害。益,益處。(26)見效、奏效。

(27)祭告。(28)怠慢,疏忽。(29)指正確合理的言論。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釋義。解釋文言詞語的意思時,要注意結(jié)合語境,特別要注意通假字、一詞

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另外,考生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過程中,要關(guān)注文言篇目

下的課下注釋,注重積累。

3.(原創(chuàng))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不宜妄自菲博厚暮冥冥(《岳陽樓記》)

B.然后施行性行淑均

C.以光先帝軍德深追先帝遐詔

D.不尊,則治臣之罪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A.動詞,輕視,看不起/動詞,迫近;B.動詞,執(zhí)行/名詞,德

行,品行;C.動詞,前人遺留下來的/動詞,前人遺留下來的;D.動詞,見效、奏效/名詞,功效。故選C。

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義和今義。

(1)誠宜開張圣聽……開張:古義:今義:

(2)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回。異同:古義:今義:

(3)未嘗不嘆息覆恨于桓、靈也。痛恨:古義:今義:

(4)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義:今義:

(5)由是唇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感激:古義:今義:

【答案】(1)擴大店鋪等設(shè)立后開始營業(yè)(2)不同不同和相同(3)痛心、遺憾極端憎

恨或悔恨(4)社會地位低微、見識短淺(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5)感奮激發(fā)因?qū)Ψ降?/p>

好意或幫助而感動并產(chǎn)生謝意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匯中的古今異義字。古代漢語中有些詞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經(jīng)

發(fā)生了變化。解答此類練習,要注意平時的識記和積累。

5.(原創(chuàng))下列句子的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A.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B.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C.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D.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朗讀節(jié)奏。C項正確的朗讀節(jié)奏應(yīng)為“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

/于草廬之中”。

6.(原創(chuàng))下列關(guān)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表”是中國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特殊文體,是封建社會臣下對皇帝有所陳述、請求、建議

時用的一種文體,“動之以情”是這種文體的基本特征。

B.《出師表》是諸葛亮率師北上伐魏時寫給后主劉備的一篇表文,全文既不借助華麗的辭藻,又不引用過

去的典故,每句話既不失臣子身份,也切合長輩口吻。

C.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其代表作有《出師表》《后出師表》《誡

子書》等。

D.《出師表》以懇切的言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復勸勉劉禪要繼承先主劉備的遺志,開張圣聽,賞罰嚴

明,親賢遠佞,以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表現(xiàn)了諸葛亮“北定中原”的堅強意志和對蜀漢忠貞不二的

品格。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作家、作品等文學常識。B項中“《出師表》是諸葛亮率師北上伐魏時寫給后主劉備的一

篇表文”表述有誤,《出師表》是諸葛亮率師北上伐魏時寫給后主劉禪的一篇表文。

7.默寫。

(1)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o

(2),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3)宮中府中,;,不宜異同。

(4),,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5)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0

(6)臣本布衣,,,o

(7)先帝不以臣卑鄙,,o

(8)后值傾覆,,,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9),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10)陛下亦宜自謀,,

(11)《出師表》中表明作者無意于功名的句子是:“,?!?/p>

(12)諸葛亮在文中勸諫后主廣開納諫之門、鼓舞士氣的句子是:“,,?!?/p>

(13)《諸葛亮集》中“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與《出師表》中的“,”

意思一致。

(14)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向后主提出的最核心的建議是:“,

(15)在全市中學生足球比賽中,你校足球隊連連敗北,此時你被任命為隊長,用《出師表》中的語句來

說,這真是“,”。

【答案】(1)今天下三分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2)誠宜開張圣聽不宜妄自菲薄

(3)俱為一體陟罰臧否(4)親賢臣遠小人(5)可計日而待也(6)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

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7)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8)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

之間(9)先帝知臣謹慎(10)以咨以善道察納雅言(1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

諸侯(12)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13)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14)親賢臣遠小人(15)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解析】本題考查古詩文默寫。(1)—(10)題為直接型默寫題,學生根據(jù)上下句提示默寫即可。

(11)—(15)題為理解型默寫題,作答時要抓住關(guān)鍵信息來確定答案。

8.翻譯下列句子。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鴛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陛下亦宜自謀,以咨t取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今天下分成三國,我益州地區(qū)人力疲憊,民生凋敝,這真是處在萬分危急、存亡難料的時

刻。

(2)絕不應(yīng)隨便看輕自己,說出無道理的話,從而堵了忠誠進諫的道路。

(3)這都是些品德良善誠實、情志意念忠貞純正的人,因而先帝才選留下來輔佐陛下。

(4)親近賢臣,遠避小人,這是漢朝前期所以能夠興盛的原因。

(5)親近小人,遠避賢臣,這是漢朝后期所以衰敗的原因。

(6)在亂世間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諸侯知道我而獲得顯貴。

(7)先帝不介意我的社會地位低微,見識短淺,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連三次到草廬來拜訪我。

(8)在戰(zhàn)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受到委任。

(9)先帝深知我做事謹慎,所以臨去世時把國家大事囑托給我了。

(10)接受遺命以來,我早晚憂愁嘆息,唯恐先帝托付給我的事不能完成,以致?lián)p傷先帝的知人之明。

(11)應(yīng)當激勵、率領(lǐng)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希望用盡我平庸的才能,鏟除奸邪兇惡的敵人,

恢復漢朝的基業(yè),回到舊日的國都。

(12)陛下也應(yīng)自行謀劃,征求、詢問治國的好方法,采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臨終留下的教誨。

(13)如今正當離朝遠征,流著淚寫了這篇表文,激動得不知該說些什么話。。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的翻譯。翻譯文言句子,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語境原則,將所譯句子放到原文中,

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斷章取義;二是直譯原則,即盡量做到字字落實,要牢記

統(tǒng)編教材推薦的“留、替、調(diào)、補、冊曠'五字翻譯法,對句中的實詞,尤其是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存在

活用現(xiàn)象的詞等要準確翻譯,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譯到位。

9.(2021?河南)閱讀《出師表》(節(jié)選),完成練習。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尊臣于

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呼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巳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多鸞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

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垂,進盡忠言,則攸之、神、允之任也。

(1)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三顧臣于草廬之中日侍坐備顧問奮不顧身

B.遂件先帝以驅(qū)馳潭中魚可百件頭以身件國

C.庶蟠鴛鈍再而衰,三而事姆盡全力

D.至于斟酌損益香遠益清精益求精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與成語中重點字意思的辨析。C項,三個"竭"都是"窮盡”的意思。A項,拜

訪/詢問/顧念;B項,答應(yīng)/表示約數(shù)/答應(yīng);D項,益處/更加/更加。故選C。

(2)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答案】恐怕托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完成,從而損害先帝的英明。(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翻譯文言句子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語境原則,即將所譯句子放到原文

中,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斷章取義。二是直譯原則,即盡量做到字字落實,牢記統(tǒng)編

教材推薦的“留、替、調(diào)、補、刪”五字翻譯法,對句中的實詞尤其是古今異義字、通假字、存在活用現(xiàn)

象的詞等要準確翻譯,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譯到位。

(3)選文第一段諸葛亮追述自己二十一年來的經(jīng)歷有什么用意?請簡要概括兩點。

【答案】①抒發(fā)對先帝的感激之情。②表明自己對蜀漢的忠心,希望后主信任自己。③寫出先帝的任人唯

賢,為后主樹立榜樣。④說明創(chuàng)業(yè)艱難,激勵后主努力進取。(答出任意兩點,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

案,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寫作用意。解答時,可根據(jù)作者寫作的背景、目的,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綜合分析。仔細閱

讀選文內(nèi)容可知,選文中“報先帝”“忠陛下”明確地表明了諸葛亮的用意,即抒發(fā)對先帝的感激之情,表明

自己對蜀漢的忠心。結(jié)合選文的寫作背景和寫作目的可知,《出師表》是諸葛亮北上伐魏前對劉禪的勸勉之

作。由此可分析出,諸葛亮追述自己二十年來的經(jīng)歷,除了表達對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對蜀漢的忠心外,還意在

勸勉劉禪學習先帝的任人唯賢,銘記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努力進取??忌鷵?jù)此分條概括即可。

(4)諸葛亮作為蜀漢丞相可謂盡職盡責,下面鏈接材料中的蘇軾作為杭州知州,是否做到了盡職盡責?請

結(jié)合他的所作所為簡要分析。

【鏈接材料】

(蘇軾)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饑疫并作。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得

賜度僧牒②,易米以救饑者。明年春,又減價累常平米,多作簿⑨粥藥劑,遣使挾醫(y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

(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

【注釋】①路:行政區(qū)劃名。②度僧牒:批準出家為僧的文書。③It(zhan):稠粥。

【答案】示例一:蘇軾做到了。面對饑疫他一方面請求減輕百姓負擔,想方設(shè)法救濟饑民;另一方面熬制

藥劑,派醫(yī)生救治病人。

示例二:蘇軾做到了。作為杭州知州,他在杭州遭遇饑荒和瘟疫時,想方設(shè)法救助饑民、救治病人,救活

了很多人。(針對救饑民、治病人具體分析,若針對上述兩方面綜合分析,能說明“盡職盡責”亦可)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課外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探究蘇軾是否做到了盡職盡責,要結(jié)合鏈接材料中的事

件具體分析??忌柚约旱奈难苑e累和注釋不難疏通鏈接材料的大意。鏈接材料主要介紹了“饑疫并作”

時蘇軾的所作所為,根據(jù)“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易米以救饑者”“減價累常平米”“多作但粥藥劑,遣

使挾醫(yī)分坊治病”等不難看出其做到了盡職盡責??忌米约旱脑捑唧w概括即可。

【參考譯文】

【鏈接材料】蘇軾任龍圖閣學士、杭州知州。(蘇軾)已經(jīng)到了杭州,(杭州)大旱,饑荒和瘟疫并發(fā)。

蘇軾向朝廷請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賜予批準出家為僧的文書,(用來)換取米來救濟饑

餓的人。第二年春天,又減價出售常平倉的米,做了很多稠粥和藥劑,派人帶著醫(yī)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

的人非常多。

10.(2019?河南)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練習題。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

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鴦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

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

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詆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

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節(jié)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二)諸葛孔明千載人,其用兵行師,皆本于仁義節(jié)制,自三代以降匕末之有也。蓋其操心制行②,

一出于誠,生于亂世,躬耕隴畝,使無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顧,則茍全性命,不求聞達必矣。其始見玄

德,論曹操不可與爭鋒,孫氏?可與為援而不可圖,唯荊、益可取。言如蓍龜④,終身不易。

(節(jié)選自洪邁《容齋隨筆》)

【注】①三代以降:夏、商、周三代以來。②操心制行:思慮行動。③孫氏:孫權(quán)。④言如蓍(shT)龜:(這

些)論斷像蓍占、龜卜(一樣準確)。

(1)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聞:不求其達于諸侯隔篁竹,用水聲

B.明:以傷先帝之明明滅可見

C.足:兵甲已是不是為外人道也

D.謀:陛下亦宜自課肉食者謙之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意思的辨析。A項“聞”分別意為“聞名”“聽到,聽見”;B項“明”分別意

為“賢明,英明”“明亮”;C項“足”分別意為“充足”“值得”;D項“謀”均意為“謀劃”。

(2)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由是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