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河北省張家口市高三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
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chuàng)新的寶藏。馬克思說,“凡是民族作為民族
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yōu)槿祟惿鐣龅氖虑椤?。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以自強不
息的決心和意志,隼路藍縷,跋山涉水,走過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體的發(fā)展歷程。
早在1938年,毛澤東同志就說過:“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
有它的許多珍貴品。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
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于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是有重
要的幫助的?!?/p>
我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
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推動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要
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
識,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fā)新的生命
力。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fā)展史充分說明,無論是物種、技術,還是資源、人群,甚至于思想、
文化,都是在不斷傳播、交流、互動中得以發(fā)展、得以進步的。我們要堅持弘揚平等、互鑒
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自
身發(fā)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
文明優(yōu)越,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
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文物和文化遺產
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yōu)秀文明資源。我們要積極推
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
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
(摘編自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材料二:
近年來,國風音樂聚集了人數眾多的愛好者,也吸引了研究者的關注。2022年某音樂
研究機構《國風音樂內容生態(tài)報告》顯示,2020年至2021年,播放量過億的爆款國風音樂
有51首,播放量破百萬、千萬的作品數量呈上升趨勢。國風音樂正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
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發(fā)展景象。
源遠流長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國風音樂最重要的文化資源,是孕育國風音樂的肥
沃土壤。古典詩詞中的意境與言辭章句中的古代人物,熟悉的傳統(tǒng)曲調與音樂配器,都能在
國風音樂中找到蹤影。國風音樂的歌詞與古典文學關系密切,古典詩詞和傳奇故事往往從人
物形象、敘事背景和審美意境上塑造著國風音樂的風貌。如《驚鴻舞》的歌詞化用曹植的名
篇《洛神賦》,《鳳凰于飛》的靈感則來自《詩經?大雅》,《悟空》《嫦娥愿》等作品都脫胎
于人們耳熟能詳的古典小說和民間傳說。歷史長河中多彩絢麗的宮廷音樂、意境深遠的文人
音樂、博大精深的民間音樂,以及經典民歌、曲藝、器樂等,也都賦予新生代國風音樂創(chuàng)作
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如《新貴妃醉酒》化用京劇音樂,給人以熟悉的陌生感;《湖
光水色調》采用民族五聲調式和線性旋律的創(chuàng)作手法,還融入江南小調的旋律語匯,使整首
作品具有濃郁的江南風韻。在編曲配器等創(chuàng)作手法上,國風音樂廣泛運用民族樂器的多彩音
色形態(tài)。如《秋風詞》融合古琴、簞篥、碰鈴、木魚、堂鼓等樂器,營造秋風之境;《君是
山》使用二胡、古箏等樂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國風音樂帶著當代人的審美旨趣深入傳統(tǒng)文化寶庫,同時在旋律、編曲、配器等層面,
積極借鑒、融入中外的現代音樂作曲技法。比如在和聲結構、旋律律動與音色組合上,國風
音樂往往融合了節(jié)奏布魯斯搖滾、說唱等流行曲風,體現出當代時尚審美趣味,節(jié)奏明快,
旋律清新。一些專業(yè)的音樂機構也正積極探索國風音樂的表現空間,比如有的將戲曲原聲和
電子作曲相融合;有的在頊、簫等民族器樂基礎上,加入更多后期制作,所塑造的音樂形象
更加富有律動感,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旨趣。
如今,國風音樂通過加強和影視動漫等藝術的聯動,積極運用數字科技創(chuàng)新表達方式
和傳播手段,不斷增強自身傳播力。近年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影視劇、動漫
與國風歌曲、配樂聯動,孕育出《知否知否》《前世今生》等爆款國風歌曲。國風音樂的蓬
勃發(fā)展與科技進步息息相關,通過數字音樂、短視頻、長視頻、直播等多種數字時代獨有的
制作與傳播方式,國風音樂在不斷走向更多觀眾的同時,也不斷提升創(chuàng)造力和影響力。
文藝的民族特性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辨識度。國風音樂現象的可喜之處,在于既為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發(fā)展另辟蹊徑,又從中汲取創(chuàng)新靈感,豐富了當代文藝舞臺。與此
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國風音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品深層次文化內涵的表達和審美意
試卷第2頁,共12頁
境的塑造尚有提升的空間。
(摘編自趙志安《國風音樂:探傳統(tǒng)寶庫,創(chuàng)時代新聲》)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風音樂的歌詞很多來源于古典文學,旋律很多來源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編曲配器廣
泛運用民族樂器,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
B.國風音樂帶著當代人的審美旨趣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因此所塑造的音樂形象更
加富有律動感,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旨趣。
C.科技的進步促進了國風音樂的蓬勃發(fā)展,通過多種數字時代獨有的制作與傳播方式,
國風音樂被更多的觀眾所了解。
D.國風音樂豐富了當代的文藝舞臺,但作品深層次文化內涵的表達和審美意境的塑造
還有待提升。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是文化創(chuàng)新的寶藏,我們不能割斷歷史,應加以總結和繼承,
以指導我們當前的工作。
B.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fā)展史說明,思想、文化要發(fā)展進步,應不斷傳播、交流、互動,
而不應存在隔閡、沖突、文明優(yōu)越。
C.近年來,國風音樂備受喜愛和關注,國風樂曲的超高播放量可為明證,可見國風音
樂已完成了大眾化的成功轉型。
D.材料二在論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國風音樂提供創(chuàng)作資源時,列舉了《驚鴻舞》等
大量當代流行的國風作品實例,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配樂將民族元素與管弦樂隊相結合,融入了好萊塢的音樂風格,
賦予了該影片動畫“大片”的色彩。
B.民族管弦樂合奏曲《闖將令》作為《大圣歸來》中悟空第一次亮相時的配樂,一下
子就將觀眾拉回到1978年經典動畫《大鬧天宮》的情境中,懷舊感十足。
C.《白蛇:緣起》中外合作。整體制作偏外國風情,情節(jié)緊湊轉合,畫面幀幀質感,風
景栩栩如生,打斗的場面細膩,水平頗高。
D.“巾幗英雄”組歌以傳統(tǒng)文化元素為基礎,以流行音樂為載體,講述了民間傳誦不衰的
巾幗故事,再現巾幗英雄的颯爽英姿,成為新國風音樂的代表。
4.請結合文本與下面的圖表進行分析,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2019—2021年度國風歌曲播放數量2019—2021年度國風音樂播放量中T0P1001注】歌曲
播放量占比
單位:首
2019-
2020年度68.09%
233251
1351
播放破億播放破千萬播放破百萬*2020-3
*2021年度I-81.68%
■2019-2020年度■2020—2021年度
注:T0P100,指排名前名0。
圖一圖二
A.2019-2021年度國風歌曲播放量有所增長,表明“國風歌曲”成為音樂新寵,幾乎是全
民愛“國風”。
B.兩年間排名前100的國風歌曲播放量增長了13.59%,可見絕大多數聽眾的欣賞水平
和審美趨向是基本一致的。
C.兩年間播放量破億的歌曲數量成倍增長,播放破百萬、千萬的作品數量呈上升趨勢,
可見國風音樂的創(chuàng)作力和影響力都在提升。
D.2019-2021年國風歌曲播放量數據的落差表明,國風歌曲的質量參差不齊,優(yōu)秀作品
不多,尚有可提升空間。
5.國風音樂是怎樣實現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請結合兩則材料談
談你的看法。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沉香
祁云枝
在海南??冢豢冒啄鞠銟?,用身上的傷痕,講述了它的故事,沉香的故事,還有大
詩人蘇東坡的故事。
站在人的角度看,粗皮大葉的白木香樹其貌不揚,樹體無形,葉子、花朵和果實,無
姿,亦無彩,疏松脆弱的材質,甚至難以制作家具。
白木香樹掀動喇喇作響的樹葉,說:樹亦不可貌相。
試卷第4頁,共12頁
是的,它以沉香揚名四海。壬亙年卷"一旦本查樹二直身便力什——世界以痛吻我,而
我報之以香。
海南是海洋性氣候,像娃娃臉,說變就變。一場風暴后,島嶼上的一些樹木,像戰(zhàn)場
上受傷的士兵,缺胳膊少腿。受傷后的白木香樹,第一時間做的,是積極療傷。它會在傷口
周圍分泌出一種油脂,將創(chuàng)傷封閉,阻止傷口進一步惡化。
這和我們人類遭受創(chuàng)傷后,會在傷口附近分泌大量血小板用來止血是一樣的道理。白
木香樹沒想到的是,此時,一種名為黃綠墨耳真菌的微生物,會趁機侵入傷口,落井下石,
讓傷口雪上加霜。
接下來,就是白木香樹在痛苦、掙扎和反抗中,艱難而漫長的療傷過程。它要凝聚全
部的心思和能量,去阻擊傷口里黃綠墨耳真菌的左沖右突。裸露的傷口,還要承受烈日曝曬
和暴風雨的洗禮。運氣差的,舊傷未去,又添新傷。
自此,白木香樹的肌體里,會上演長達終生的侵略與反侵略戰(zhàn)爭。樹的血淚混合入侵
者的遺體,連同入侵者在此生活的遺跡,一點點沉積在體內長長的導管里。
日歷,就這樣在大樹與微生物、與壞天氣的搏斗中,一頁頁翻過。自木查樹,冬著傷痛
又頑強地生存了多年,或許十年,也可能百年、千年。
大約從第十年開始,樹體的創(chuàng)傷部位——融入油脂、黃綠墨耳真菌及其新陳代謝物的
木質——漸漸趨于堅硬,團聚成密實、不規(guī)則的固態(tài),顏色也逐漸變深。風過時,暗香浮動。
年代越久遠,樹沉淀的血淚就越多,密度越大,香味亦越濃。
當白木香樹終于老去,轟然倒在泥土的懷抱里,整個軀干開始腐朽。神奇的是,當初
的傷痕,那個令樹長年累月疼痛的部位,永遠都不會腐爛,更不會變質,猶如樹結出了玉石。
勝玉一籌的,是它擁有奇香。
那是怎樣的一種香啊!湊鼻一嗅,有田野泥土的氣息、山川河流的芬芳、風雨雷電的
足跡,有花香,還有刻骨銘心的記憶,千轉百回,直抵靈魂。
物以稀為貴,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說它“一片萬錢”。如今,即便是用最先進的高
科技手段,也無法合成這種香氣。
它叫沉香,“沉”得驚世,“香”得駭俗。
從它傷痕累累的樹體上,很容易讀出它艱辛與頑強拼搏的一生。歷練了,承受住了,
也就有了曠世的香。長達一生的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沒幾個人有毅力做到,讓人不禁要對著頑強的
白木香樹,深深地彎下腰去……
蘇公祠內,呼吸著這片山水釋放的植物香氣,看到蘇軾那雙堅毅的眼睛,那一刻,你
會感覺,蘇軾與沉香隱秘地纏繞在一起,難分彼此。
蘇軾,就是歷經歲月磨礪的沉香。
塵世的霜雪,接連向他兜頭澆來: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為官四十年,三十年都在被
貶之地。命運讓蘇軾一生顛沛流離,遍體鱗傷,他卻用豁達、樂天、慷慨與勤勞,讓傷痛愈
合結痂,把悲苦艱辛的日子,過得妙趣橫生。
四十五歲,一場“烏臺詩案”,讓蘇軾被貶黃州。短暫的凄苦茫然后,他開始在一片
荊棘瓦礫中筑水壩,建魚池,移菜苗;在田間地頭和一幫泥腿子把酒言歡,興起,頭上頂個
西瓜,邊走邊唱;農閑,潛心廚藝,細火慢燉煨出了“東坡肉”,香飄四鄰……這些細小而
具體的快樂,撫平了傷痛,他起自三適成工一束光。
一日去沙湖,途中遇驟雨,沒有雨具,同行之人皆怨戾,唯他淡然。雨過天晴,他的
身影沐浴在斜射而來的夕陽里,風聲穿林打葉而來,他隨口吟出:“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焙笃咦郑撌翘K公的人生哲學,也是沉香的哲學,是生命承受苦難后曠
達超脫的回應。
浮世若水,俗木隨波逐流,蘇軾是沉香木,飽受滄桑后沉靜入水,獨自療傷,最終,
把水變成了芬芳的江湖。
黃州五年,他被自己治愈,從蘇軾變成了蘇東坡。起初的憤懣,慢慢轉化為人性里的
寬容、溫暖,還有愛與慈悲。
五十七歲,蘇東坡再次被貶出了京城,這次,是更偏遠的惠州。他在這煙瘴之地合藥
救人,筑造叢冢,修建橋梁,改進廣州城的修水計劃……生活的真味,被他沉香般淬取出來,
釋放出無與倫比的生命之香。他還發(fā)現了烤羊脊骨的吃法,說吃起來有股蟹味。
六十二歲高齡,蘇東坡被貶到海南信州。其時,海南島地廣人稀,荒蠻瘴病,他“食
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
是芬芳草木和田間勞作療愈了蘇東坡,讓他成為一棵大樹,為周圍人遮風擋雨。他用
檳榔建屋,用椰子殼做帽,用黃花梨做杖,用木棉樹皮做衣,用山芋和碎米做玉棒羹,還自
釀了天門冬酒……他的筆下,滿是帶著體溫的草木:玉蕊花、荔枝、黃樹、瑞香、菊、蘭、
桃榔、粟米、蔓菁、蘆赧、苦養(yǎng)、芙實、黎檬子、刺桐……他學當地方言,也教黎人中原文
化,帶領他們棄舊習,務農桑,教他們如何挖井,如何治療瘧疾,甚至,還教出了海南歷史
上第一個舉人……大樹蘇東坡,日日聚集并釋放出大地之香,香得氣韻悠長。
輾轉半個中國的蓑笠翁,把世人眼里的苦難,活成了詩與遠方,結香般完成了從失意
至詩意的躍升。
試卷第6頁,共12頁
海明威說,生活總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后來,那些受傷的地方,都變成我們最強壯
的地方。白木香樹和蘇東坡,早就明了這個道理。
在沉香資源稀缺的今天,重溫蘇東坡,更顯其人格魅力——身如浮木,心有沉香。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白木香樹其貌不揚,甚至材質也不堪用,但它卻告誡人們“樹亦不可貌相”,可見其傲
骨和倔強。
B.白木香樹既反抗世界給予的痛苦,又用沉香回報世界,這反映出它接受命運忍辱負
重的無奈。
C.作者盛贊沉香的奇香,并借《本草綱目》中的話和現今高科技無法合成來強調沉香
的珍貴難得。
D.蘇軾一生顛沛流離,這讓他受盡了悲苦艱辛,但他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濃厚興味與
熱愛,曠達超脫。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白木香樹講故事開頭,賦予了樹木人格化的色彩,使樹和人在一開始就呈現
出交疊狀態(tài)。
B.作者善用比擬的修辭,如文中畫波浪線的三個句子,既展現了形象,也飽含作者的
抒情意味。
C.文章寫蘇東坡在海南時用了堆疊同類句式或詞語的手法,細致地描寫了蘇東坡把苦
難結成“香”的生活。
D.文章最后一段以“身如浮木,心有沉香”作結,意在強調蘇東坡的人格魅力在今天仍有
現實意義。
8.請從謀篇布局的角度分析文本是怎樣用“沉香”來統(tǒng)攝全文的。
9.這篇散文中沒有“我”,但又處處有“我”,請結合文本對這一點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貞觀初,太宋謂侍臣日:“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
啖腹,腹飽而身斃。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朕每思傷
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若耽嗜滋味,玩悅聲色,所欲既多,所損亦大,既妨
政事,又擾生民。旦復出一韭理之言互姓為之解使怨建腕作壹叛亦興。朕每思此,不敢縱逸。”
諫議大夫魏征對日:“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諸身、故能遠體諸物。昔楚聘詹何,同其治
國之要,詹何對以修身之術。楚王又問治國何如?詹何日:'未聞身治而國亂者。'陛下所
明,實同古義?!?/p>
貞觀二年,太宗問魏征日:“何謂為明君暗君?”征日:“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
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詩》云:'先民有言,詢于芻花。'昔唐、虞之理、岸四門,明四
目,達四聰。是以圣無不照,故共、穌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秦二世則隱
藏其身,捐隔疏賤而偏信趙高,及天下潰叛,不得聞也。梁武帝偏信朱異,而侯景舉兵向闞,
竟不得知也。隋煬帝偏信虞世基,而諸賊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敵人君兼聽納下,則貴
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疤谏跎破溲?。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
材料二:
故古之人主為之不然:其取人有道,其用人有法。取人之道,參之以禮;用人之法,
禁之以等。行義動靜,度之以禮;知慮取舍、稽之以成;日月積久,校之以功,故卑不得以
臨尊,較不得以縣重,是以萬舉而不生也。故校之以禮,而觀其能安敬也;與之舉措遷移,
而觀其能應變也;與之安燕,而觀其能無流情也;接之以聲色、權利、忿怒、患險,而觀其
能無離守也。彼誠有之者,與誠無之者,若白黑然,可訕邪哉?故伯樂不可欺以馬,而君子
不可欺以人,此明王之道也。
(節(jié)選自《荀子?君道》)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且復出A一非理之言B萬姓為之C解體D怨毒E既作F離叛G亦興。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辟,文中指開,與《項脊軒志》中“前辟四窗,垣墻周庭”的“辟”意思相同。
B.闕,文中指帝王所居之處,與成語“拾遺補闕”中“闕”的意思不同。
C.善,文中指贊許,與《蘇武傳》中“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的“善”意思不同。
D.過,文中指犯錯誤,與《種樹郭橐駝傳》中“若不過焉則不及”的“過”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太宗善于通過反思來警誡自己,他認為能夠傷到自身的不是身外的東西,都是因
試卷第8頁,共12頁
為“嗜欲”而造成了災禍。
B.詹何在回答楚王關于治國之要的提問時,指出古代圣明的君主治國從對自我的嚴格
要求開始,進而拓展至外物,自身治理好了,國家就不會發(fā)生動亂。
C.魏征列舉秦二世偏信趙高、梁武帝偏信朱異、隋煬帝偏信虞世基的例子,意在闡述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道理。
D.荀子認為,古代君王選才用人是有法則的,且需要經過多方面長期的檢驗,才能選
出真正有才德的人。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是故人君兼聽納下,則貴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2)彼誠有之者,與誠無之者,若白黑然,可訕邪哉?
14.荀子認為人主可以用哪些方式考核人才的德智和能力?
三、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夜別韋司士①
高適
高館張燈酒復清,夜鐘殘月雁歸聲。
只言啼鳥堪求侶,無那春風欲送行。
黃河曲里沙為岸,白馬津②邊柳向城。
莫怨他鄉(xiāng)暫離別,知君到處有逢迎。
【注】①此首送友詩作于淇上,韋司士要從甘肅武威前往河南洛陽赴任。司土,地方
官的屬員。②白馬津:在今河南滑縣北,舊為河水分流處。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寫送別場景,夜鐘聲、雁鳴訴說著別離的哀怨,殘月渲染凄清之境,這一聯表
明了全詩凄涼的情感。
B.頷聯詩人感慨鳥兒尚且可憑借啼鳴求侶,而自己卻要在這美好的春天與朋友分別,
表達了作者的哀傷。
C.頸聯寫作者和韋司士別后的情景,想象了韋司士赴任途中所見到的場景,表達對友
人的牽掛。
D.這首詩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將敘事、抒情、描寫相融合,景象開闊,情感真摯,
一氣貫注。
16.請賞析這首詩尾聯的妙處。
四、名篇名句默寫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黃庭堅《登快閣》中的“,”兩句,道出了詩
人希望棄官歸隱,追求自在生活的心聲。
(2)李白《蜀道難》中描寫行人在山高路險的蜀道上行走艱難、內心惶恐的句子是
(3)“流水”是中國古典詩文中最常見的意象之一,或比喻時光的流逝,或表達不盡的
愁情,如“,
五、語言文字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普陀山在歷史上A。春秋時,島上已有人繁衍生息。唐朝廷在舟山群島設立翁山縣。
明朝廷曾頒布“海禁”,以致人去島空,普陀山一度成為棄地。之后,普陀山剛復興,再度
被覬覦已久的外敵侵占,眾多器物遭洗劫。1939年,普陀山又遭日軍入侵...這一切,普
陀山收于心底。
普陀山不僅是自然奇山,更是文化名山,全山堪稱一座文化藝術博物館。當地居民對
島上的人文遺存B;有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神貌動人的石刻觀音畫像;有元朝五層十八米
高、精雕細刻的多寶塔;有明朝九龍殿內的九龍藻井,九條盤龍C,堪稱雕家一絕……
氣喘吁吁地登上峰頂,極目遠眺。云從海上升起,力口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個人醫(yī)療設施建設與改造承包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提升機耕作業(yè)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有擔保消費貸款合同實施細則3篇
- 2025年度民間借貸金融科技創(chuàng)新與風險管理合同3篇
- 專利技術許可合同:2024專業(yè)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寧夏事業(yè)單位體育教練員聘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離婚協議起草及執(zhí)行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家樂環(huán)保節(jié)能改造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合同4篇
- 2025年度高空作業(yè)外架施工安全責任包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個人家庭健康檢查與醫(yī)療服務合同范本
- 物業(yè)民法典知識培訓課件
- 2023年初中畢業(yè)生信息技術中考知識點詳解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數學人教版上冊寒假作業(yè)(綜合復習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萬方數據資源介紹》課件
- 醫(yī)生定期考核簡易程序述職報告范文(10篇)
- 第一章-地震工程學概論
-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點解讀
- 初級創(chuàng)傷救治課件
- 交通運輸類專業(yè)生涯發(fā)展展示
- 2024年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神經重癥氣管切開患者氣道功能康復與管理專家共識(2024)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