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三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第3節(jié)全球的氣壓帶與風帶學案魯教版_第1頁
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三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第3節(jié)全球的氣壓帶與風帶學案魯教版_第2頁
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三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第3節(jié)全球的氣壓帶與風帶學案魯教版_第3頁
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三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第3節(jié)全球的氣壓帶與風帶學案魯教版_第4頁
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三單元從地球圈層看地理環(huán)境第3節(jié)全球的氣壓帶與風帶學案魯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5-第3節(jié)全球的氣壓帶與風帶考點呈現(xiàn)體系構建全球氣壓帶與風帶的分布、移動規(guī)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考向解讀以詳細區(qū)域為載體,結合實例考查大氣環(huán)流原理的表現(xiàn)及應用,側重考查大氣環(huán)流原理的闡釋必備學問自主診斷1.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1)氣壓帶與風帶的分布(以北半球為例)(2)氣壓帶與風帶的移動規(guī)律①緣由:隨的移動而移動。

②規(guī)律:就北半球來說,大致是夏季移,冬季南移。

2.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1)1月氣壓中心分布與冬季風氣壓中心M是高壓(又稱蒙古高壓),其切斷了低氣壓帶。

(2)7月氣壓中心分布與夏季風氣壓中心N是,其切斷了高氣壓帶。

(3)季風月份1月7月東亞季風A風

C風

南亞季風B風

D風

成因差異

海陸熱力差異、

特殊提示①南亞的西南季風是由于夏季東南信風帶北移,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②依據(jù)陸地上的氣壓類型(高、低氣壓)和季風風向可推斷季節(jié)。3.氣壓帶與風帶對氣候類型形成的影響(1)氣壓帶與風帶限制下的氣候類型。類型氣壓帶與風帶氣候類型單一限制

熱帶雨林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交替限制赤道低氣壓帶與信風帶氣候

副熱帶高氣壓帶與西風帶氣候

(2)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太陽輻射、、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

特殊提示赤道低氣壓帶限制區(qū)域——降水較多;信風帶限制區(qū)域——降水較少;副熱帶高氣壓帶限制區(qū)域——降水少;西風帶限制區(qū)域——降水多;副極地低壓限制區(qū)域——降水多;極地東風帶和極地高壓限制區(qū)域降水少。關鍵實力學案突破考向一全球氣壓帶與風帶的分布及移動規(guī)律

思路·典題透析【典例】(2024江蘇卷)公元399—412年,僧人法顯西行求法,游歷三十余國,其旅行見聞《佛國記》是現(xiàn)存最早關于中國與南亞陸海交通的地理文獻。下圖為法顯求法路途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佛國記》中有“無冬夏之異,草木常茂,田種隨人,無有季節(jié)”的記載,其描述的區(qū)域是()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爾高原C.斯里蘭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2)法顯從耶婆提國乘船返回中國最適合的時間是()A.1—5月 B.5—9月C.9—12月 D.11月至次年3月【思路分析】(1)“無冬夏之異,草木常茂,田種隨人,無有季節(jié)”→該地為地區(qū)。印度河上游河谷、帕米爾高原屬于氣候。斯里蘭卡位于地區(qū)。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國西北內(nèi)陸,屬于地區(qū)。

(2)[嘗試解答](1)(2)

規(guī)律·深化整合1.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移動規(guī)律(1)抓“動力”——突破氣壓帶的形成①熱力型成因:與氣溫有關。氣溫高,氣壓低,如赤道低氣壓帶;氣溫低,氣壓高,如極地高氣壓帶。②動力型成因:與氣溫無關,與氣流垂直運動有關。氣流下沉,則氣壓高,如副熱帶高氣壓帶;氣流上升,則氣壓低,如副極地低氣壓帶。(2)抓“偏轉”——突破風帶風向在氣壓帶、風帶分布圖中,先依據(jù)高、低氣壓帶的分布確定風帶的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再依據(jù)所在半球確定偏轉方向從而判定風帶的詳細風向。如下圖所示。(3)抓“分布”——突破位置推斷①記憶——看緯度位置:緯線0°、30°、60°、90°旁邊分別是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高氣壓帶。②辨別——看相間特點:氣壓帶是凹凸壓相間分布,且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氣壓帶和風帶是相間分布。③推斷——看圖形特點:氣壓帶和風帶從不同角度視察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近年來,高考常涉及局部圖和對點圖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4)抓“移動”——突破季節(jié)影響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與太陽直射點的季節(jié)移動方向一樣,其位置大致是7月偏北,1月偏南。2.氣壓帶、風帶的性質及其對降水的影響氣壓帶、風帶氣流運動性質赤道低氣壓帶上升潮濕信風帶高緯→低緯干燥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干燥西風帶低緯→高緯潮濕副極地低氣壓帶上升潮濕極地東風帶高緯→低緯干燥極地高氣壓帶下沉干燥(1)低氣壓帶限制→氣流上升→水汽易凝聚→潮濕。(2)高氣壓帶限制→氣流下沉→水汽不易凝聚→干燥。(3)西風帶限制→低緯吹向高緯→降溫→水汽易凝聚→潮濕。(4)信風、東風限制→高緯吹響低緯→增溫→水汽不易凝聚→比較干燥。(一般而言,信風帶限制比較干燥,但來自海洋的信風,遇到地形阻擋,易形成豐富的降水;受信風帶影響的大陸西部和中部地區(qū)一般為晴朗干燥天氣,受信風帶影響的大陸東岸,降水則較多)題組·訓練突破(2024江西景德鎮(zhèn)一中高三月考)選擇大洋航線時,應在確保航行平安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氣象、海況條件和島礁等因素,盡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圓(以地心為圓心、過地表兩點的圓)航行。下圖為巽他海峽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線示意圖。據(jù)此完成1~2題。1.60°E以東航線的選擇,主要考慮的是()A.航程最短 B.風阻最小C.逆水最短 D.島礁最少2.7月航線西段明顯北移,主要是為了()A.避開南極冰山 B.削減西風帶的影響C.遠離熱帶風暴 D.便于沿途補給考向二海陸分布對氣壓帶的影響和季風環(huán)流

思路·典題透析【典例】讀世界季風明顯地區(qū)地理分布圖,圖中箭頭示意一些地區(qū)地面季風風向。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1)1月,圖中A地盛行()A.東南季風 B.西南季風C.東北季風 D.西北季風(2)B地()A.夏季風性質暖熱、干燥B.冬季風的形成主要與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有關C.夏季風來得遲、退得早易帶來洪澇災難D.冬季風勢力弱于夏季風(3)當C地盛行西北季風時()A.A地高溫多雨 B.正值1月左右C.C地形成高壓中心 D.B地寒冷干燥【思路分析】[嘗試解答](1)(2)(3)

規(guī)律·深化整合1.北半球氣壓中心的季節(jié)改變和季風環(huán)流的形成(1)1月北半球的氣壓中心和季風1月東亞、南亞季風均是因海陸熱力差異而形成;澳大利亞西北季風則是北半球東北季風南移越過赤道左偏而形成。(2)7月份北半球的氣壓中心和季風7月南亞的西南季風主要是因南半球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右偏而形成;東亞的東南季風是因海陸熱力差異而形成;澳大利亞西北部受東南信風影響。2.東亞季風與南亞季風的比較項目東亞季風南亞季風類型溫帶季風、亞熱帶季風熱帶季風季節(jié)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風向西北風東南風東北風西南風源地亞洲內(nèi)陸太平洋亞洲內(nèi)陸印度洋成因海陸熱力差異海陸熱力差異,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性質寒冷干燥燥熱潮濕暖和、干燥燥熱、潮濕比較冬季風強于夏季風夏季風強于冬季風題組·訓練突破下表中各地點位于同一緯線上。讀其經(jīng)度和某月的平均氣壓,完成1~2題。地點①②③④⑤⑥經(jīng)度0°30°E60°E90°E120°E150°E氣壓/hPa1010100810001000100610131.該月份和該緯線最可能為()A.1月、30°N B.1月、60°NC.7月、30°N D.7月、60°N2.④地氣壓低的主要緣由是()A.④地受副極地低氣壓帶的限制B.④地海拔高,氣壓低C.④地受海陸熱力差異的影響小D.④地氣溫高,氣壓低3.6月,與⑤地相比,②地()A.風力強 B.晝夜溫差小C.云量大 D.太陽輻射強考向三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思路·典題透析【典例】(2024全國Ⅱ卷)恩克斯堡島(下圖)是考察南極冰蓋雪被、陸緣冰及海冰的志向之地。2024年2月7日,五星紅旗在恩克斯堡島上緩緩升起,我國第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選址奠基儀式正式實行。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1)五星紅旗在恩克斯堡島上迎風飄揚。推想紅旗常年飄揚的主要方向是()A.東北方向 B.西南方向C.東南方向 D.西北方向(2)對于極地科學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島所在區(qū)域的優(yōu)勢在于()A.生物類型多樣 B.對全球氣候變暖敏感C.大氣質量優(yōu)良 D.人類活動影響少【思路分析】(1)恩克斯堡島位于南極地區(qū),受限制→盛行東南風。

(2)該地區(qū)氣候酷寒→生物種類較;南極地區(qū),冰川廣布→冰川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不斷消融→對全球氣候變暖敏感;整個南極人類活動影響少→大氣質量優(yōu)良不僅僅是恩克斯堡的優(yōu)勢。

[嘗試解答](1)(2)

規(guī)律·深化整合大氣環(huán)流對氣候的影響(1)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①單一氣壓帶、風帶影響下形成的氣候類型及其特點氣壓帶、風帶形成的氣候類型氣候特點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限制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續(xù)表氣壓帶、風帶形成的氣候類型氣候特點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限制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燥熱,干旱少雨常年受極地高氣壓帶限制極地氣候全年寒冷,降水稀有常年受西風帶限制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柔多雨②氣壓帶和風帶交替限制形成的氣候類型及其特點氣候類型成因氣候特征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限制,冬季受西風帶限制夏季燥熱干燥,冬季溫柔多雨熱帶草原氣候干季時受信風帶限制,濕季時受赤道低氣壓帶限制全年高溫,一年分為干、濕兩季熱帶季風氣候旱季時受因海陸熱力差異而形成的東北季風限制,雨季時受氣壓帶、風帶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風的限制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旱、雨兩季(2)季風環(huán)流對氣候的影響題組·訓練突破(2024河北深州中學高三月考)讀某季節(jié)澳大利亞北部盛行風向和氣壓分布圖,完成1~2題。1.圖中甲地盛行風的主要成因是()A.海陸輪廓及其洋流性質B.地勢凹凸起伏狀況C.海陸熱力差異D.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2.該季節(jié)()A.甲地盛行西北季風,高溫多雨B.乙地盛行東北信風,燥熱干燥C.丙地盛行偏西風,暖和多雨D.丁地盛行偏西風,燥熱干燥第3節(jié)全球的氣壓帶與風帶必備學問·自主診斷1.(1)副極地低氣壓帶動力副熱帶高氣壓帶熱力(2)太陽直射點北2.(1)亞洲副極地(2)亞洲低壓副熱帶(3)西北東南東北西南海陸熱力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3.(1)赤道低氣壓帶西風帶熱帶草原地中海(2)大氣環(huán)流關鍵實力·學案突破考向一全球氣壓帶與風帶的分布及移動規(guī)律思路·典題透析思路分析(1)熱帶高山高原熱帶暖溫帶(2)東北風偏南風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東南季風答案(1)C(2)B題組·訓練突破1~2.1.A2.B第1題,讀圖可知,60°E以東航線無論1月還是7月航線都基本不變,因此風阻和逆水不是主要考慮因素,B、C兩項錯誤。從圖文信息不能看出該航線島礁的多少,D項錯誤。從題干信息可知,海上航行在確保平安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氣象、海況條件和島礁等因素,盡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圓航行,因為大圓劣弧球面距離最短,A項正確。第2題,讀圖可知,該航線西段緯度較低,南極冰山難以到達,A項錯誤。7月太陽直射點北移,西風帶北移,此時該段航線受西風帶影響大,航線北移可以減小西風帶的影響,降低風阻,B項正確。航線北移,緯度更低,受熱帶風暴影響更大,C項錯誤。航線北移,并沒有明顯靠近陸地,D項錯誤??枷蚨j懛植紝鈮簬У挠绊懞图撅L環(huán)流思路·典題透析解析第(1)題,依據(jù)海陸輪廓推斷,A地位于我國東部,1月盛行西北季風。第(2)題,B地位于南亞,夏季西南風來自熱帶印度洋地區(qū),高溫潮濕;夏季風是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形成的,勢力強盛;夏季風來得早、退得遲,影響時間長,易帶來洪澇災難。第(3)題,C地位于澳大利亞西北部,當?shù)厥⑿形鞅奔撅L時正值1月左右。答案(1)D(2)D(3)B題組·訓練突破1~3.1.C2.B3.D第1題,由于海陸熱力差異,北半球陸地夏季形成低壓中心,切斷了副熱帶高氣壓帶,冬季形成高壓中心,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帶。由圖表可知,該區(qū)域存在一個低壓中心(在60°E和90°E旁邊),該氣壓中心為低壓中心,故此季節(jié)應為夏季,所以A、B兩項錯;結合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分布規(guī)律,該氣壓中心應為亞洲低壓,位于北緯30°旁邊,C項對、D項錯。第2題,由上題分析可知,圖中各點均位于北緯30°緯線上,所以A項錯誤。結合經(jīng)緯度定位,④地為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壓低,B項對、D項錯;④地遠離海洋,海陸熱力差異較大,C項錯誤。第3題,依據(jù)表中信息可知,②地位于(30°N,30°E)旁邊,為埃及北部地中海地區(qū),屬于地中海氣候;⑤地位于中國東南部沿海地區(qū),為季風氣候。夏季,②地氣候燥熱干燥,太陽輻射強,⑤地高溫多雨,太陽輻射較弱,D項對。②地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限制,以下沉氣流為主,風力小,晴天多,云量小,晝夜溫差大,A、B、C三項錯??枷蛉龤鈮簬Ш惋L帶對氣候的影響思路·典題透析思路分析(1)極地東風帶(2)少解析第(1)題,考查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由圖可知,恩克斯堡島地處75°S旁邊,該緯度常年受極地東風限制,盛行東南風,故紅旗常年向西北方向飄揚,所以D項正確。第(2)題,考查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該島處于南極大陸,由于氣候惡劣,該地生物種類較少,故A項錯誤;由材料可知,該島常年被冰雪覆蓋,且處于陸緣冰與海洋冰的結合位置,氣溫上升會導致該地積雪、冰蓋改變明顯,對全球氣候變暖敏感,故B項正確;南極大陸緯度較高,環(huán)境惡劣,人類活動受到較大限制,至今沒有人居住,整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