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中國古代文化50道常識題(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C/23/wKhkGWcygCeABv_KAAIRbzPP4ZU418.jpg)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中國古代文化50道常識題(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C/23/wKhkGWcygCeABv_KAAIRbzPP4ZU4182.jpg)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中國古代文化50道常識題(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C/23/wKhkGWcygCeABv_KAAIRbzPP4ZU4183.jpg)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中國古代文化50道常識題(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C/23/wKhkGWcygCeABv_KAAIRbzPP4ZU4184.jpg)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中國古代文化50道常識題(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C/23/wKhkGWcygCeABv_KAAIRbzPP4ZU41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題
(每小題3分,共計150分,時間共60分鐘)
1、我國古人對嬰、幼、少、青、壯、中、老各個年齡的稱謂,真可說是名目繁多,
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指稱的年齡分別是:
()
A、15歲、20歲、30歲、40歲
B、女子15歲、男子20歲、50歲、60歲
C、女子15歲、男子20歲、30歲、40歲
D、13歲、20歲、30歲、50歲
2、壽聯(lián)多是祝愿壽者長壽,稱頌壽者的品德與功績。壽聯(lián)多為五字或七字,也有
達數(shù)十字或數(shù)百字的。壽聯(lián)切事、脫俗、工整而有韻味,選用恰切的詞句,注以流暢的
氣勢,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義,引起共鳴。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
慶,還多一度春秋?!边@幅壽聯(lián)寫的老人歲數(shù)是:()
A、60歲B、70歲C、100歲D、141歲
3、“陰陽”學說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具有基礎性性質的學說??梢岳斫鉃椋禾柟?/p>
能照到的地方為陽,照不到的地方為陰。山北當然照不到,為陰;水的北岸正對著太陽,
為陽。反之亦然。所以,水南為陰,水北為陽。例如:“江陰”、“漢陽”、“衡陽”、“華陰”
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長江南岸、漢水的南邊、衡山的南邊、華山的北邊
B、長江北岸、漢水的北邊、衡山的北邊、華山的南邊
C、長江南岸、漢水的北邊、衡山的南邊、華山的北邊
D、長江北岸、漢水的北邊、衡山的南邊、華山的南邊
4、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chǎn)浩如煙海,二十四史乃是中華文化遺產(chǎn)的精華,而“前四史”,
是二十四史中的精華。“前四史’是指:()
A、《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B、《國語》、《左傳》、《戰(zhàn)國策》、《史記》
C、《左傳》、《戰(zhàn)國策》、《史記》、《資治通鑒》
D、《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后漢書》
5、《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一部規(guī)模最大的叢書,為后代
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較完善的文獻資料。“四庫”是指:()
A、仁、義、禮、智B、經(jīng)、史、子、集
C、詩、書、禮、易D、禮、樂、書、數(shù)
6、四書五經(jīng)是四書和五經(jīng)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的經(jīng)典書籍,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
熹所提出,是儒家的經(jīng)典著作。其中,,四書,,是指:()
A、《詩經(jīng)》、《尚書》、《周易》和《春秋》
B、《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
C、《國語》、《左傳》、《禮記》和《春秋》
D、《詩經(jīng)》、《尚書》、《禮記》和《周易》
7、五岳,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國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國君
對山神的祭祀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其中“東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分別指的是:
()
A、恒山、嵩山、泰山、華山、衡山
B、華山、衡山、恒山、嵩山、泰山
C、衡山、恒山、嵩山、泰山、華山
D、泰山、華山、衡山、恒山、嵩山
8、我國古代史書是記載歷史事實的歷史散文,要求如實地記載真實的歷史事件,
不允許采取文學創(chuàng)作的方法進行虛構。史書編排體例分為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歷
史)、紀傳體(以人物活動為中心反映歷史)、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記敘歷史)、記
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記載歷史;根據(jù)編排的年代跨度情況,史書又分為通史和斷代
史。下面對《史記》、《左傳》、《戰(zhàn)國策》、《漢書》編排體例判斷正確的是:()
A、紀傳體、國別體、編年體、通史
B、通史、國別體、編年體、通史
C、紀傳體、編年體、國別體、斷代史
D、通史、編年體、國別體、通史
9、古代有“月相紀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日。每月
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下面關于“月
相紀日法”用法分析正確的是:()
①《五人墓碑記》:“在丁卯三月之望”,“望”陰歷三月十五日。
②《莊子?逍遙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陰歷每月初的一天;朔:陰歷
月末的一天。
③《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就是陰歷七月十六日。
④“今當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誕辰?!薄八啡铡敝噶鲁跻恢脸蹙?。
⑤“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朔五日”指這個月初五。
⑥“正月晦日巷死?!薄盎奕铡保履┑囊惶?。
⑦“宋嘉定寧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朔四日”指這個月初四。
A、①③④B、②⑤⑥C、③④⑦D、③⑤⑦
10、《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間的詩歌三百零五
篇?!对娊?jīng)》有的“六義”,即是指“風、雅、頌”三種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xiàn)手
法。下面對《詩經(jīng)》“六義”的理解正確的是:()
A、“頌”是正聲雅樂,即貴族享宴或諸侯朝會時的樂歌,共105篇。
B、“風”是國風,即西周時期各國的民間歌謠,《詩經(jīng)》中的精華,共305篇。
C、“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奔聪扔闷渌挛镆鲆f的內容。
D、“賦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屬此類。
11、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是指在中國民間以口頭、文稿等形式流傳最為寬廣、
影響最大的四個神話傳說。它們是:()
A、“大禹傳說”、“愚公移山傳說”、“魯班傳說”、“孟姜女”
B、“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大禹傳說”
C、“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
D、“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大禹傳說”、“魯班傳說”
12、下面關于“桃李”、“巾幗”、“須眉”、“伉儷”、“布衣”含義理解正確的是:()
A、男子、夫妻、百姓、學生、婦女
B、婦女、男子、夫妻、百姓、學生
C、夫妻、百姓、學生、婦女、男子
D、學生、婦女、男子、夫妻、百姓
13、古代散文中很多地理名稱與現(xiàn)代地理名稱含義不同,對下面句子的古代地理名
稱理解正確的是:()
A、“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薄吧綎|”是指“泰山以東”。
B、“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河南、河北”是指“黃河以南、黃河以北”。
C、“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薄瓣P中”是指“潼關以西”地區(qū)。
D、“以攻山西之秦,而不免于滅亡。”——“山西”是指“泰山以西”。
1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為易于區(qū)分,人們常在“遷”
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降級叫遷削、遷謫、右遷;平級轉
調叫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后調復原職叫遷復。
B、檄,古代最初寫在木簡上的官方文書,用于曉諭、征召、聲討,也可特指聲討
的文
告,著名的如駱賓王的《討武瞿檄》。在本文中是指用檄文曉諭的意思。
C、踐昨,特指皇帝登臨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踐祚”、‘登極"、“登庸”、“御極”。
D、卒,“死”的一種說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稱崩、百歲、千秋、山陵崩等;對
公、
侯、伯的世爵之死,稱為“薨”;有官職,有名望的人死日“卒”;只有平民之死,才
直言不諱地通稱“死”。
15、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職變動正確的一項是:()
A、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屈原列傳》)——放:
暫代,代理。
B、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陳情表》)——擢:放逐,貶謫。
C、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陳情表》)一一就:就職,上任。
D、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項羽本紀》)——假:晉升,升任。
16、下列文化知識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五音,指宮、商、角、徵(zhi)、羽,是中國古樂基本音階,加上變徵、
變宮為“七聲”。
B、西周春秋時期有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君,如“晉侯、秦伯”。
C、戰(zhàn)國“四公子”,指“齊有孟嘗君,趙有武安君,楚有春申君,魏有信陵君”,
即田文、趙勝、黃歇、魏無忌。
D、中國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
州、徽州。后‘九州”成為中國的代稱。
17、如果要從《史記》中查閱有關秦末農(nóng)民大起義中陳勝的相關歷史資料,應查閱
該書中的()
A、本紀B、列傳C、世家D、書
18、《范進中舉》一文中,范進“中舉”是參加了()
A、院試B、會試C、鄉(xiāng)試D、殿試
19、中國古代神話“開天辟地、煉石補天、鉆木取火、銜石填?!敝猩婕暗娜宋镄蜗?/p>
分別是:()
A、女蝸、燧人氏、精衛(wèi)、盤古
B、燧人氏、精衛(wèi)、盤古、女蝸
C、盤古、女婿、燧人氏、精衛(wèi)
D、精衛(wèi)、盤古、女蝸、燧人氏
20、我國古代人們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
夜,從晚上七時開始起更,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兩個
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里的每點只占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
相當于現(xiàn)在的“后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那古時候“五更三點”、“三更
四點'相當于現(xiàn)在的時間是:()
A、早晨6時12分、凌晨2時36分
B、早晨5時又12分鐘、1時又36分鐘
C、早晨6時12分、1時又36分鐘
D、早晨5時又12分鐘、凌晨2時36分
21、中國隋唐以后的官職實行“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
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效率高,三省長官之間互相牽制,把相權一分為三,
削弱了相權,間接加強了皇權。三省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是:吏部、戶
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三省”中負責執(zhí)行國家的重要政令的機構和“六部”
中負責軍事、軍政事務的機構分別是:()
A、尚書省、兵部B、門下省、吏部
C、中書省、刑部D、尚書省、工部
22、我國古代禮儀,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坐西朝東”為最尊,其次是“坐北朝南”,
再次是“坐南朝北”,最下位是“坐東朝西”。傳統(tǒng)課文《鴻門宴》涉及宴席座次的描述:“項
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蔽闹凶?/p>
次描述反映地位尊卑高低的順序正確的是:()
A、項羽、項伯、文U邦、范增、張良
B、項伯、范增、項羽、劉邦、張良
C、項羽、項伯、范增、劉邦、張良
D、項伯、項羽、范增、文U邦、張良
23、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河東,古地區(qū)名。黃河流經(jīng)山西、陜西兩省,白北而南的一段之東部,指
今之山西省。
B、卜筮,古時預測吉兇,用龜甲稱卜,用蓍草稱筮,合稱卜筮。古代也稱以
占卦為業(yè)的人。
C、五行,即儒家所說的“五?!保喝?、義、禮、智、信。又可指孝的五行,即
莊、忠、敬、篤、勇。
D、黔黎,即黔首和黎民的合稱,指百姓。黔,黑色;黎,古通“薰”,亦指黑
色。也有“眾多”的意思。
24、成語典故指關于成語產(chǎn)生、形成、流傳的故事傳說。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
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既代表了一個故事典故,又是一種現(xiàn)成的話,很多又有比喻引申
意義而被廣泛引用。下面成語與人物搭配理解正確的是:()
A、投筆從戎(祖逖〕韋編三絕(蘇秦〕
B、鞠躬盡瘁(諸葛亮〕聞雞起舞(班超)
C、高山流水(俞伯牙)胯下之辱(韓信〕
D、懸梁刺股(孔子〕洛陽紙貴(左思〕
25、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間的排行順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父之
兄稱“伯父”,父之次弟稱“仲父”,仲父之弟稱“叔父”,最小的叔父稱“季父”,后來伯仲之
弟統(tǒng)稱“叔父”。古代稱為“伯夷”、“仲尼”、“叔向”、“季路”的四人,正確的排行順序是:
()
A、老大、老二、老三、老四
B、老大、老二、老三、最小
C、老二、老三、老四、老大
D、老三、老四、老大、老二
26、下面關于“桑梓”、“社稷”、“烽煙”、“桑麻”、“汗青”含義理解正確的是:()
A、戰(zhàn)爭、農(nóng)事、史冊、家鄉(xiāng)、國家
B、國家、戰(zhàn)爭、農(nóng)事、史冊、家鄉(xiāng)
C、家鄉(xiāng)、國家、戰(zhàn)爭、農(nóng)事、史冊
D、史冊、家鄉(xiāng)、國家、戰(zhàn)爭、農(nóng)事
27、中國古代“二十四節(jié)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jié)、物候現(xiàn)象、氣候變化三種,是中國
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nóng)事的補充歷法,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jīng)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
晶。其中表示四季開始的四個節(jié)氣是:()
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B、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C、小暑、大暑、小寒、大寒
D、白露、寒露、小雪、大雪
28、下列詩句描寫的古代名人理解正確的是:()
(1)深思高舉潔白清忠,汩羅江上萬古悲風。
(2)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3)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外掛弓扶桑。
(4)已知天下三分鼎,猶竭人謀就出師。
A、諸葛亮、屈原、文天祥、李白
B、李白、諸葛亮、屈原、文天祥
C、文天祥、李白、諸葛亮、屈原
D、屈原、文天祥、李白、諸葛亮
29、對下列加點詞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蚓無爪牙之利一一爪牙:幫兇、走狗。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西河:河的西面。
C、流血漂櫓——櫓:盾牌。
D、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小學:初等教育學校
30、中國封建社會有三大選官制度,分為漢代察舉制、魏晉九品中正制、隋唐科舉
制。下列材料中體現(xiàn)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理解正確的是:()
①《后漢書?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
②《晉宣帝集》有司馬懿除九品、州置大中正議:“案九品之狀,諸中正即未能
料究人才,以為可除九制,州置大中正”。
③《舊唐書?房玄齡》載:“幼聰敏,博覽經(jīng)史,工草隸,善屬文……本州舉進士,
授羽騎尉?!?/p>
A、①察舉制②科舉制③九品中正制
B、①九品中正制②察舉制③科舉制
C、①察舉制②九品中正制③科舉制
D、①科舉制②九品中正制③察舉制
31、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樂府”在文學史上有三個概念:原指朝廷所設的音樂機構,后來把這個機構所
采集、創(chuàng)作的歌辭統(tǒng)稱為“樂府詩”,后世則又把唐代可以入樂的詩歌稱為“樂府”,把魏
晉至唐代可以入樂的詩歌和后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稱為“樂府”。宋、元、明時期的詞、
散曲和戲劇,因合音樂,有時也被稱為“樂府”。
B、古體詩有兩種含義:一指詩體名,也稱古詩。古風與唐以后興起的近體詩相對
應;二是對于古代詩歌的泛稱,以區(qū)別于現(xiàn)代詩歌。
C、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出現(xiàn)的新詩體,唐人為了與以前的古體詩相區(qū)別,
故名之為“近體”。這種詩的主要特點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韻有定位,字有定聲,聯(lián)
有定對。
D、歌行是古體詩的一種,漢樂府詩題多用歌、行、曲、引、吟、嘆、怨等,其中
以“歌”“行”最多,逐漸合稱為一種詩體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長恨歌》等。
32、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九品中正制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的一種官吏選拔制度。
B、請老,指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國古代官僚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
分。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舉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環(huán)相配得60組,古代既可用來紀年,也可用來紀日。
33、中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即干支紀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帝王年號
紀年法和年號干支兼用法。下列以“年號干支兼用法”為紀年方法的是:()
①“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②“慶歷四年春”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④“天啟
壬戌秋日”⑤“淳熙丙申至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34、下列作品中不是以謚號來命名的是()
A、《聊齋志異》B、《王文公文集》
C、《歐陽文忠公文集》D、《范文正公文集》
3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東:因長江在自金陵以上至九江一段為南北走向,江東就是指這段長江以東
地區(qū)。
B、京畿指國都。闕是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的高臺,通常左右各一,臺上起樓
觀。闕又常借指宮殿、京城、朝廷等。
C、中原: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或整個黃河
流域。
D、中國:從春秋戰(zhàn)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qū)。
36、下面四首古詩都含有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令,詩中所表示的節(jié)令以及它們的排列
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①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②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
③細雨成陰近夕陽,湖邊飛閣照寒塘。黃花應笑關山客,每歲登高在異鄉(xiāng)。
④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A、元宵、七夕、重陽、春節(jié)
B、春節(jié)、中秋、端陽、除夕
C、元宵、中秋、清明、元旦
D、元旦、七夕、重陽、元宵
37、下列文化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理寺,中央司法機構。北齊定制,歷代沿置,掌司獄定刑,長官為大理寺卿,
文中的周三畏和薛仁輔都曾擔任大理寺卿一職。岳飛和岳云被捕后都關押在大理寺的監(jiān)
獄中。
B、黃河在古代被稱為“河”或“河漢”,習慣上人們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稱為“河”,把注
入內湖或內海的稱為“江,文中所提到的“河北”,指的是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域。
C、宋代實行重文抑武的國策,文官地位比武將要高,宰相的權力比較大。文中的
秦檜,為了控制諸將,特意把岳飛、韓世忠、劉金奇等人的軍職罷免,轉為文官。
D、雅歌投壺,是古代秦漢以后貴族內部的吟詩與游戲活動,雅歌謂歌《雅詩》,
投壺就是將箭矢投入到裝有小豆的小口壺中,能夠投中者即獲勝。后常用以指武將之儒
雅行為。
3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孝悌: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儒家提倡孝
悌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宗法等級秩序。
B、犧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純?yōu)椤盃蕖?,體全為“牲”。
C、古代祭祀所用的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yǎng)于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又根據(jù)犧牲
搭配
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沒有牛。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
諸侯祭祀用少牢。
D、封禪:是古代祭天地的典禮。一般由帝王親自到附近山上舉行,在山上筑土為
壇祭
天,報天子之功,稱封;在山腳下辟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
39、下列關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經(jīng)考試錄取而進入中央、府、州、縣各級學校,包括太學學習的生員,統(tǒng)
稱“諸
生”。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個月,即農(nóng)歷九月,古代一個季度的三個月分別用“孟、
仲、季”來表示。
C、因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個具體的部門,而
是代指官吏。
D、“再拜”是指再次拜謝,這是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jié),用于表達敬意。
40、下列關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左氏春秋》,簡稱《左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
的敘事
詳細的編年體史書。
B、“甫冠”指剛剛20歲。古代男子20歲行成年禮,束發(fā)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
表
示年齡的詞語還有“總角”"豆蔻”“耄耋”等。
C、“昆弟”指兄弟,常比喻親密友愛。古代表達此類意義的詞語有很多,如“琴瑟和
鳴”就特指兄弟情深。
D、“廟食”指的是古代有功之人死后,政府為他立廟,讓他接受奉祀,享受祭饗。
4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征辟:征是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
后向
上薦舉,任以官職。
B、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因榜上題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
進士,
明清殿試之一甲三名稱賜進士及第,亦省稱及第,另外也分別有狀元及第、榜眼及
第、探花及第的稱謂。
C、國子監(jiān):漢魏設太學,西晉改稱國子學,隋又稱國子監(jiān),從此國子監(jiān)與太學互
稱,
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的職能。
D、祭酒:古代掌管祭祀的官員。
42、下列關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受禪是古代王朝更迭時,無血緣關系的新皇帝承受舊帝讓給的帝位。
B、“致仕”指官員交還官職,類似于今天的退休制度。源于周代,漢以后形成制度。
C、古代官員為去世的父母在官府內閉門守孝叫“丁憂”,遭逢母親喪事叫“丁母憂”。
D、“侍讀”是官職名,其主要職責是陪帝王或皇子讀書,為其講學,供其顧問。
43、下列關于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嗣位指繼承君位,我國封建王朝奉行長子繼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長的兒子繼承。
B、“奪情”指喪期未滿,官員應詔除去喪服,出任官職。
C、“乞留”指百姓請求挽留官員。明朝重視當?shù)匕傩諏Φ胤焦偃纹趯脻M后去留的意
見,
很多官員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級留任原職。
D、“大計”是明、清兩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據(jù)官員德業(yè)表現(xiàn)的等第來定賞罰。
44、中國古人用“天色紀時法”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
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yd)中、日中、日聯(lián)(di6)、晡(bii)時、日入、黃昏、人定。
從夜晚23時至凌晨01時開始第一個時辰,依次循環(huán)。下面根據(jù)天色的變化理解的時辰
正確的是:
()
①《孔雀東南飛》:“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本渲小半u鳴”是凌晨01時至03
時;
②《孔雀東南飛》:“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本渲小包S昏”是晚上19時至21
時,“人定”是夜晚23時至凌晨01時;
③《李想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句中“夜半”是夜晚23時至凌晨01時;
④《李想雪夜入蔡州》:“晡時,門壞”,句中“晡時”是下午17是至19時。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5、中國古代,交朋友總是有很多說法。下面敘述朋友交往說法正確的是:()
A、竹馬之交——童年時代就要好的男女異性朋友。竹馬:小孩當馬騎的竹竿。
B、患難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C、布衣之交——指年齡、輩分不相當而結交為友。
D、貧賤之交一一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4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戰(zhàn)國策》:又稱《國策》,戰(zhàn)國時期國別史和漢民族歷史散文集。主要記述
了戰(zhàn)
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
B、《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既是古代漢族史學名著,也是文學名著。它
是我
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jù)魯國國史
《春秋》編成。
C、春秋筆法:《春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CH-5兒童各年齡期保健課件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高壓有載分接開關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墻磨機開關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工業(yè)PTFE密封件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超高頻RFID一次性腕帶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PCA輸液泵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有機廢物轉化機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房屋抵押借款合同協(xié)議范本
- 公路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土地拍賣合同范本
- 2025民政局離婚協(xié)議書范本(民政局官方)4篇
- 2024年03月四川農(nóng)村商業(yè)聯(lián)合銀行信息科技部2024年校園招考300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口算練習題總匯
- 潤滑油知識-液壓油
- 2024年江蘇省中醫(yī)院高層次衛(wèi)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臨床思維能力培養(yǎng)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冊第十章靜電場中的能量10-1電勢能和電勢練習含答案
- 《中國香文化》課件
- 蓋房四鄰簽字協(xié)議書范文
- 2024簡易租房合同下載打印
- TBSES 001-2024 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后評價技術指南 污染影響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