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實務】安慧 教案08-案例專項班(八)_第1頁
【公路實務】安慧 教案08-案例專項班(八)_第2頁
【公路實務】安慧 教案08-案例專項班(八)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橋梁部分案例背景資料:二級公路某大橋全長857m,橋寬12.5m,橋梁上部結構布置為4×25m梁+6×40mT梁+(45m+80m+45m)懸澆連續(xù)箱梁+6×40mT梁+4×25mT梁。其中40m梁橋跨橫斷面如圖3所示。T梁預制場位于南岸0#橋臺一側的路基上,現(xiàn)有3個25mT梁預制臺座與4個40mT梁預制臺座。結合本橋結構及地形條件,使用一臺運梁平車將T梁從預制場的存梁區(qū)移運至架梁現(xiàn)場。采用40m雙導梁架橋機首先對南岸T梁逐孔架設,待(45m+30m+45m)懸澆連續(xù)箱梁施工完畢后逐孔架設北岸各跨T梁。施工中發(fā)生如下事件:事件一:T梁預制完成后,采用兩臺設計起吊能力為125t的龍門吊將T梁調運至存梁區(qū)存放,移梁前對T梁噴涂統(tǒng)一標識,標識內容包括預制時間、施工單位、部位名稱。施工單位T梁存放做法如下:①T梁移運至存放區(qū)時,其混凝土強度不低于設計強度的80%。②T梁疊層存放時不得超過三層。③疊層存放時,下層T梁端部頂面上用加厚鋼板支墊。④T梁按吊裝次序、方向水平分層疊放,標志向外,并支撐牢固。事件二:T梁吊裝前,在每片梁兩端標出豎向中心線,并在蓋梁(橋臺)頂面上測量放樣,放出梁的縱向中心線與每片梁的具體位置。T梁預制并運輸?shù)郊茉O施工現(xiàn)場,采用雙導梁架橋機架設的主要施工工序包括:①架橋機及導梁拼裝、試吊;②架橋機前移至安裝跨,支頂前支架;③安放支座、落梁;④降梁、橫移到位;⑤運梁喂梁,吊梁、縱移到位;⑥鉸縫施工,完成整跨安裝;⑦重復各步驟架設下一片梁直至完成整孔梁;⑧架橋機前移至下一跨,直至完成整橋施工。事件三:施工前,根據(j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范》和《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辦法》,施工單位針對本橋梁上部結構施工危險性較大工程編制了25mT梁預制、25mT梁運輸與安裝、40mT梁預制、40mT梁運輸與安裝共四個專項施工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進行施工?!締栴}】1.分別計算本大橋需預制40mT梁的邊梁、中梁的數(shù)量。2.寫出圖3中結構層A、B和構造物C的名稱。3.事件一中,補充T梁還應噴涂的標識內容。施工單位存梁做法中哪兩條是錯誤的?并改正錯誤之處。4.事件二中,補充在墩臺面上測量放樣的缺項;寫出T梁雙導梁架橋機架設施工工序①~⑧的正確排序。(用序號表示,如:③②④①……)5.事件三中,40mT梁的運輸與安裝需要召開專家論證會進行論證、審查,專家論證會由哪個單位組織召開?答案:1.40mT梁預制邊梁數(shù)量為:(6+6)×2=24(片);中梁數(shù)量為:(6+6)×4=48(片)。2.A:瀝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橋面鋪裝B: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調平層C:橫隔板濕接縫3.應噴涂的標識內容:張拉時間、梁體編號。錯誤一:T梁疊層存放時不得超過三層。正確做法:T梁疊層存放時不得超過二層。錯誤二:疊層存放時,下層T梁端部頂面上用加厚鋼板支墊。正確做法:當構件多層存放時,層與層之間應經墊木隔開。4.需補充的墩臺面上測量放樣項:支座縱橫中心線、梁板端位置橫線。T梁雙導梁架橋機架設施工正確排序:①→②→⑤→④→③→⑦→⑥→⑧。5.專家論證會由施工單位組織召開。案例背景材料某施工單位承包了跨湖區(qū)某大橋的灘地引橋施工,該引橋全長2420m,共44孔,每孔跨徑55m。上部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橋跨布置為四跨一聯(lián),采用MSS55下行式移動模架施工,每聯(lián)首跨施工長度為55m+8m,第2、3跨施工長度為55m,末跨施工長度為47m。事件一:移動模架兩主梁通過牛腿支承托架支撐在橋墩墩柱或承臺上,模板系統(tǒng)由兩主梁支承(如圖4-1、圖4-2所示)。首跨施工主要工序為:(1)移動模架安裝就位、調試及預壓;(2)工序D;(3)底模及支座安裝;(4)預拱度設置與模板調整;(5)綁扎底板及腹板鋼筋;(6)預應力系統(tǒng)安裝;(7)內模就位;(8)頂板鋼筋綁扎;(9)工序E;(10)混凝土養(yǎng)護、內模脫模;(11)施加預應力;(12)工序F;(13)落模拆底模;(14)模架縱移。首跨施工完成后,開始移動模架,移動程序包括:(1)主梁(橫梁)橫向內移;(2)主梁(橫梁)橫向外移;(3)主梁(導梁)縱移過孔;(4)主梁(橫梁)及模板系統(tǒng)就位;(5)解拆模板、降下主梁。事件二:模板安裝完畢后,施工單位在澆筑混凝土前,對其平面位置及尺寸、節(jié)點聯(lián)系及縱橫向穩(wěn)定性進行了檢查。事件三:箱梁混凝土設計抗壓強度為50MPa,施工過程中按規(guī)范與試驗規(guī)程要求對混凝土取樣制作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標準試件進行強度評定,試件以同齡期者三塊為一組,并以同等條件制作和養(yǎng)護,經試驗測定,第一組三塊試件強度分別為50.5MPa、51.5MPa、61.2MPa,第二組三塊試件強度分別為50.5MPa、54.7MPa、57.1MPa,第三組三塊試件強度分別為50.1MPa、59.3MPa、68.7MPa。事件四:上部結構箱梁移動模架法施工中,施工單位采取了如下做法:(1)移動模架作業(yè)平臺臨邊護欄用鋼管制作,并能承受1000N的可變荷載,上橫桿高度為1.2m;(2)模架在移動過孔時的抗傾覆系數(shù)不得小于1.5;(3)箱梁混凝土抗壓強度評定試件采取現(xiàn)場同條件養(yǎng)護;(4)控制箱梁預應力張拉的混凝土試件采取標準養(yǎng)護。事件五:根據(jù)交通運輸部《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試行)》要求,施工單位對該橋梁施工進行了總體風險評估,總體風險評估為Ⅲ級,施工過程中對大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實行動態(tài)管理?!締栴}】1.寫出圖4-1、圖4-2中構件A、B、C的名稱。2.事件一中,寫出箱梁施工的主要工序D、E、F的名稱。寫出首跨施工完成后模架移動的正確順序(用編號表示)。3.事件二中,對安裝完畢的模板還應進行哪些檢查?4.分別計算或評定事件三中三組試件的混凝土強度測定值。5.逐條判斷事件四中施工單位做法是否正確,并改正錯誤的做法。6.事件五中,是否需要對移動模架箱梁施工進行專項風險評估?為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動態(tài)管理,當哪些因素發(fā)生重大變化時,需要重新進行風險評估?答案:1.A是主梁(或主桁梁)、B是導梁(或鼻梁)、C是牛腿支承托架(或牛腿橫梁)。2.工序D是側模安裝就位,E是箱梁混凝土澆筑,F(xiàn)是預應力管道壓漿及封錨。模架移動的正確順序為:(5)、(2)、(3)、(1)、(4)。3.還應檢查頂部標高(或:頂部高程)、預拱度。4.第一組試件強度測定值為:51.5MPa,第二組試件強度測定值為:(50.5+54.7+57.1)/3=54.1MPa,第三組試件數(shù)據(jù)無效,不能用于強度測定。5.(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