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_第1頁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_第2頁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_第3頁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_第4頁
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種子發(fā)芽實驗(一)【教學目標】【教學過程】1、談話導入:植物的一生是從種子發(fā)芽開始的。那么,同學們談一談種(1)你們想研究什么問題,你們計劃怎樣做?(2)你們預測結果會是怎樣的?(3)你們的研究中,改變了什么條件?(4)哪些條件是沒有改變的?(5)怎樣知道改變的條件是不是對種子發(fā)芽產(chǎn)生了影響?(6)在實驗研究過程中還應該注重什么?1閱讀教材上的舉例(提示:選大小差不多的綠豆種子,分別放在兩個盒2、種子發(fā)芽實驗(二)【教學目標】【教學過程】預設:1、(我們的種子都發(fā)芽了嗎?為什么?學生回答后,準備填實驗記2、我們的種子為什么沒發(fā)芽?(找出原因填在實驗報告里)(1)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shù)據(jù)有什么不同?(2)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嗎?(3)實驗結論和我們實驗前的預測一致嗎?1、是溫度。種子萌發(fā)的最低溫度為6-7℃,12-14℃能正常發(fā)芽,最適溫度為20-25℃,最高為35℃。呢?(填表后再討論)綠豆芽的總數(shù)量莖、葉的顏色莖的粗細實驗說明黑暗處的綠豆芽3((1)我們只能改變哪些條件?不改變哪些條件?(2)兩組的綠豆芽生長有什么不同?(3)改變了條件對綠豆芽的生長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2、討論:這5粒綠豆種子的生存的環(huán)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環(huán)境對綠豆種子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為什么我們這樣推測?仔細觀察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蚯蚓15條、干土、濕土?!窘虒W過程】1、見過蚯蚓嗎?一般在什么地方見到它們?你們覺得蚯蚓喜歡怎樣的環(huán)境?(1)把長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蓋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3)把5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4)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做好觀察和記錄。(5)再做2次。1、過渡:那么,蚯蚓喜歡干燥還是濕潤的環(huán)境呢,讓我們也來設計一個(2)把5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3)3—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觀察,并記錄觀察結果。3、學生看書11面的圖片,說說這些動物是怎樣適應環(huán)境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1、提問: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陽光、空氣等)。1、教師出示校園常見動植物樣本(也可以借鑒書本的圖片),說:這是在2、問:為什么在同一個區(qū)域會出現(xiàn)這些動物和植物呢?它們之間有什么鳥)消費者。(讓學生劃出書中12面相關句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魚類,蝦,軟條(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條件?(3)池塘里的植物為動物提供了哪些幫助?(4)動物為植物生長做了哪些貢獻?(5)我們還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們對生物有什么作用?(非(1)你們準備讓哪些生物來生活?(2)什么樣的生物可以在這個有限的空間里生活?(3)假如要有動物,那它們的食物來源是什么?(4)除了加生物外,還需要其他一些東西嗎?(5)生物放入的順序需要考慮嗎?(1)先在瓶底裝入一層淘洗干凈的沙(如要加幾塊小石子也就在這時候(2)裝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3)往瓶里種上自己準備的水草。(4)再放入小動物。四拓展天地:全班舉辦一次“生態(tài)瓶會展”介紹他們設計、制作的生態(tài)【教學目標】【教學過程】1、實驗方法:選擇2個一樣的生態(tài)瓶,一個生態(tài)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4、討論:如果小魚增加2倍或者是4倍又會怎樣呢?(小魚浮出水面次數(shù)更多,甚至會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過多,影響植物【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樣呢?的生物有鷹、兔和草,那么,這三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鏈是怎樣呢?(學生畫出)(1)如果鷹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2)如果兔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3)如果草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1)人類的哪些行為引起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失衡?(2)這些行為的后果是什么?(3)最終結果是什么?2.1光和影用處嗎?它有哪些特性?它在現(xiàn)代科技技中哪些應用?現(xiàn)在就讓我們進入奇妙的光的世界吧!1)誰玩過影子的游戲?我們怎樣才能看到物體的影子?(可認讓同學和演示)2)師生共同研究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有哪些?,3)在實際操作、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學生知道影子的產(chǎn)生不僅需要陽光、擋光物體,還需要屏(墻面、地面等)1)影子的產(chǎn)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體能發(fā)光呢?學生列舉2)引導學生進行分類,自己發(fā)光和反射其他物體的光嗎?3)教師著重提示、演示第一個實驗5)分組匯報,交流實驗過程,得到下面3點: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不僅需要陽光、擋光物體,還需要屏(墻面、地面等)我的影子長()厘米我的影子長()厘米我的影子長()厘米2、通過用多面鏡子和一面鏡子照射探究光與熱的關系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認識到自然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自然事物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2、人們掌握了自然規(guī)律就能更好地生產(chǎn)和生活二、教學準備教師演示:凹鏡、凸鏡,相關課件及圖片分組實驗:小鏡子、溫度計、不銹鋼勺、放大鏡認識陽光的強弱和溫度的關系,以及怎樣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熱1)許多光源在發(fā)光的時候也在發(fā)熱。太陽帶給我們光明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光的多少與強弱和溫度的高低有什么關系呢?2)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看法3)師補充:光源的兩大類1、熱光源如發(fā)光的電燈、太陽。2、冷光源如螢火蟲發(fā)出光。2、光的強弱與溫度1)讓我們通過實際的觀測來驗證我們的想法師啟發(fā):怎么樣才能得到強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強與光弱時溫度有什么不同呢?2)師生共同歸納出實驗的兩大步驟觀察一面鏡子和多面鏡子反射的光強弱有什么不同用溫度計分別測出它們的溫度將小組數(shù)據(jù)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3)各個小組匯報數(shù)據(jù),繪制柱狀圖4)結合圖表,分析一開始的假設3、凹面鏡和凸面鏡的介紹1)學生閱讀書上的資料,并相互說說2)條件許可教師最好演示2.5光與熱6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二、教學準備三、教學重、難點對比實驗: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關系;物體吸熱與受陽光直射、斜射的關系還有什么辦法能得到太陽更多的光和熱?1、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關系:物體的顏色深吸熱就多,物體的顏色淺吸收的熱少師生同做對比實驗(除了紙的顏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條件如擺放的地點、方式、時間等盡量保持一致,實驗并記錄結果)2、物體吸熱與受陽光直射、斜射的關系1、實驗目的:在陽光下水平放置、直立以及和太陽光垂直的物體哪斤升溫快?3、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見下表)紙袋擺放的情況剛開始的溫度2分鐘4分鐘6分鐘8分鐘10分鐘我們1、將觀察到的數(shù)據(jù)繪制成圖表(課本38頁圖)(1)教師講解繪制的方法:1橫、縱坐標各表示什么:2刻度值是多少第一課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從照片上,你可以感受到那里的地形嗎?你能說說它的地形特點嗎?學生回2、你去過什么地方呢?能不能拿出照片來介紹一下呢?你可以說說那里我們的家鄉(xiāng)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點呢?教師出示家鄉(xiāng)地形的照片或課件,學生回答后補充介紹,并填表板書。整理并做好地形統(tǒng)計記錄,完成上面表格。剛才我們交流了各自的照片,幾張照片可以反映出我們整個家鄉(xiāng)的以及整個國家的地形嗎?我想光憑我們的照片是很難了解清楚的。整個地球表面的地形又是怎樣的呢?所以,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准Y物。請看!(教師出示世界地形圖、中國地形圖、家鄉(xiāng)地形圖)希望在它們的幫助下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師板書課題:地球表面的地形)。這三張地形圖雖然范圍不一樣,可是它們卻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你知道上面不同的顏色所代表的意思嗎?學生觀察并回答。地形圖,是普通地圖的一種,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種正射投影圖。它用符號和顏色來圖上都有比例尺和圖例。如深淺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別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終年積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淺不同的藍色表示各種深度的海洋……從地形圖上我們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請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世界地形圖和中國地形圖,交流并注意記錄從地形圖中獲得的信息。1、關于地球的表面,我們還知道些什么呢?交流、討論。2、小結并提出:地球表面的地形會不會發(fā)生變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發(fā)生變化呢?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研究。第二課地球內(nèi)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地球表面的地形會不會發(fā)生變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發(fā)生變化呢?一樣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馬拉雅山年復一年的隆起般緩慢而令人難以察讓同學們說一說我國發(fā)生時“5、12汶川大地震的形成和發(fā)生?第三課堅硬的巖石會改變模樣嗎【教學目標】風化作用會改變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這種變化是在緩慢的過程中進行【教學準備】對巖石影響的實驗裝置和結果(提前準備)。【教學過程】1、巖石都很堅硬,除非我們用錘子敲,否則它們不會輕易破碎、斷裂。道和海灘上的巖石都是圓圓的很光滑。我們看到過這樣的情景嗎?能解釋這是二、探索巖石變化的原因(1)猜測用酒精燈加熱巖石,然后放入冷水中(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溫度(2)出示豌豆發(fā)芽后的石膏(提早準備的)。我們的家鄉(xiāng)有沒有特殊的地質(zhì)景觀呢?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請課后好好去搜索調(diào)查一下吧!第四課土壤中有什么【教學目標】土壤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顆粒(小石子、沙、黏土)、動物、植【教學難點】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意【教學準備】【教學過程】一、引入1、整塊的巖石風化成碎石,碎石繼續(xù)變化就會變成越來越小的顆粒,這些顆粒又是怎樣變成土壤的呢?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尋找一下吧!的顆粒大小一樣嗎?我們能描述它們的大小嗎? 這些統(tǒng)稱為巖石的微粒。沙礫(小石子)直徑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土壤的沉積物分成了哪幾層?試著解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順序?再做一土壤里還有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的物質(zhì)嗎?(腐殖質(zhì)、鹽分)五課雨水對土地的侵蝕【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會不會對土地產(chǎn)生影響?土地會發(fā)生什么變化?雨水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如果降雨量很大,結果又會怎樣呢?為什么?行研究嗎?5、學生小組嘗試撰寫實驗方案,教師提示這是對比實驗,方案中要注意還有什么影響侵蝕的因素呢?希望你們課后能繼續(xù)觀察與研究。第六課什么樣的土地容易被侵蝕【教學目標】【教學重點】交流實驗設計方案和按計劃進行實驗操作?!窘虒W準備】【教學過程】事物都有雙面性,侵蝕在給我們帶來災害的同時,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第七課河流對土地的作用【教學目標】【教學準備】分組器材:濕潤、混有少量沙的土、長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開對接成河道裝置)、報紙、塑料薄膜、小鏟子、大飲料瓶、塑料杯(杯底側(cè)邊扎孔)、水、尺子、接水桶。教師演示:河流形成、河流侵蝕兩岸和河床、江河下游泥沙沉積成平原的【教學過程】1、我們國家有哪些大的河流?家鄉(xiāng)有哪些河流?這些河流和我們的生活生產(chǎn)有什么關系?你知道長江和黃河的形成原因嗎?2、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后講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澗溪流匯集而成的。當流水漫過地表時,會形成細小的水流和溝壑,這些細小的水流會逐漸形成溪流并匯成河流,而溝壑在流水不斷侵蝕的過程中會逐漸發(fā)展成大的切溝和沖溝并形成河床。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對土地的侵蝕結果。那么河流對土地又會有什么影響呢?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河流對土地的作用。1、河流會侵蝕兩岸的土地嗎?2、如果河流從崎嶇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勢平緩的地方,河水攜帶的泥沙會怎樣呢?回憶沉積實驗,觀看關于“大石頭—鵝卵石—細沙”的圖片。3、學生實驗。準備實驗裝置:注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裝土。觀察無河水流過的“河道”,在記錄紙上畫出河道的形狀,并把它的寬度、深度標記在圖上。推測:當河流形成時,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會發(fā)生侵蝕,什么地方會發(fā)生沉積?第八課減少對土壤的侵蝕【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1、我們建造什么樣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選擇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組2、全班交流展示設計圖,并描述為什么這樣建造地形,解釋為什么這樣4、預測暴雨過后,我們的家園會怎樣?1、思考:在比賽實驗中,每組的什么條件應該保持相同,為什么?2、學生進行比賽實驗:用噴水器裝水模擬暴雨降臨,觀察自己的家園能4、反思:如果重新設計建造自己的家園,我們會對地形做哪些改進?我們?nèi)詫⒎孔咏ㄔ煸谧畛踹x擇的地方嗎?為什么?我們將房子建造在哪里?2、地球的各種力量包括人類自身在改變地表的地形地貌時,會對我們造成哪些災害?3、調(diào)查一下,人們采取了哪些措施來防止這些災害的發(fā)生,以及盡量減第一課我們的小纜車【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推、用繩子拉)人4、提問:請你仔細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嗎?說說為什動小車?6、指導學生看71頁記錄表六、教學后記第二課用橡皮筋作動力【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指導學生看書本73頁的記錄表,并開始實驗(1)學生解釋第三課像火箭那樣驅(qū)動小車【教學目標】【教學過程】3、揭題:能不能把這種力來驅(qū)動小車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像火箭那(1)討論測量方法(2)測量(1)學生匯報第四課測量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