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9文言文閱讀【統(tǒng)編九上語文期中期末專題復習好題必刷】(含答案)
專題09文言文閱讀(解析版)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主要題型:
在全國各地語文試卷中,文言文閱讀均是必考題,考查形式分為課內閱讀、課內外對比閱讀或課外閱讀。分值一般在8-16分。
命題趨勢:
整體上看,非選擇題占主導地位,但各地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占比不盡相同。非選擇題更能夠體現(xiàn)學生自主閱讀的真實感悟與能力,對學生更公平,預估選擇題比重較大的地區(qū),將來非選擇題比重會增大。
1.文言詞語釋義:直接解釋給出的詞語。內容上以課文注釋的實詞為重點:①一詞多義;②通假字;③古今異義詞;④詞類活用。初中階段近幾年基本不考虛詞,但也不可忽略對其的練習。
2.課內外詞語勾連:一般考查選擇題,選擇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
3.文言文句子翻譯:重點翻譯主旨句、特殊句、精彩句;基本都帶文言現(xiàn)象,一般有3—4個得分點;句式短小精悍,多為2—3個句讀構成一句。
4.斷句:(一般要求斷三處)。
5.文章內容理解:主要涉及人物分析、寫作手法分析、主旨內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寫作意圖和感悟啟示等。
6.寫作特點: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正面?zhèn)让?、動靜結合、以小見大、設例譬喻等。
7.思想情感:歌頌贊美、明志崇德、揭露諷刺、呼吁愿望、闡明哲理等。
一些考區(qū)把古詩和文言文放在同一板塊內。古詩和文言文有著相同的時代背景、文化基礎,語言、修辭、主題、思想情感有相通之處,二者融合有基礎,將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易混易錯:
1.文言句子六字翻譯法
(1)對,就是對譯,逐字逐句落實。
(2)換,就是用現(xiàn)代詞語替換古代詞語。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詞匯和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官職名、年號、政區(qū)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稱以及古今意義不變的詞語等。
(4)刪,就是刪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虛詞。有些文言虛詞在句中只起語法作用,在翻譯時不必也不能翻譯,只要不影響語氣,就可以刪去。一些句首的發(fā)語詞、在句中表順接的一些連詞、起補充音節(jié)或停頓的結構助詞等,均可略去不譯。
(5)補,就是補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調,就是調整語序。如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主謂倒裝等,在翻譯時就要把這些倒置的成分調整過來,使之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
2.朗讀停頓與節(jié)奏劃分的基本方法
(1)主謂之間、謂賓之間、謂語中心詞和介賓短語之間要停頓;
(2)句首發(fā)語詞后要停頓;
(3)句首關聯(lián)詞語后要停頓;
(4)句首狀語后要停頓;
(5)“古二今一"詞語之間要停頓;
(6)表轉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則前”的原則劃分朗讀節(jié)奏;
(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頓;
(8)“也"乎”等語氣助詞后要停頓;
(9)古人的姓、名、字、封號、謚號、謙稱、自稱、別稱、尊稱、官名、文體名稱等的后面要停頓。
一、(23-24九年級上·廣東河源·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甲】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范文正公貶饒州①,朝廷方治朋黨②,士大夫莫敢往別,王侍制質③獨扶病餞于國門,大臣責之曰:“君,長者,何自陷朋黨?”王曰:“范公天下賢者顧質何敢望之若得為范公黨人公之賜質厚矣!"聞者為之縮頸④。
選自王辟之《澠水燕談錄》
【注釋】①范文正公貶饒州:范仲淹謚號文正,因上書主張革新與宰相發(fā)生沖突,遭誣告,貶官饒州。②朋黨:同類的人為私利而結成的小集團。③王侍制質:即王質,侍制是官名。其為人謹厚博學,正直敢言。④縮頸:縮頭,表示吃驚害怕。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而或長煙一空②或異二者之為③不以物喜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朝廷方治朋黨(正在)B.士大夫莫敢往別(沒有誰)
C.王侍制質獨扶病餞于國門(國家)D.何自陷朋黨(淪為)
3.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4.用“/”給乙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范公天下賢者顧質何敢望之若得為范公黨人公之賜質厚矣
5.王質是一個怎樣的人?
【答案】1.全或許,也許因為2.C3.①浮動的光像跳躍的金子,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②在朝廷做官就擔憂百姓,被貶到邊遠地方做官就擔憂君王。4.范公天下賢者/顧質何敢望之/若得為范公黨人/公之賜質厚矣5.正直磊落,敢作敢當。
【導語】甲文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通過描繪陰雨與晴天兩種自然環(huán)境,反襯出古仁人的心境,以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為例,強調不因外物和個人處境的變化而改變志向。乙文則展現(xiàn)王質對范仲淹的敬重和勇敢,為孤立無援的范仲淹送行,表現(xiàn)出堅定和正直的品格,體現(xiàn)了忠誠和正義的價值觀,增添了歷史人物的真實感和立體感。
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釋。
①句意: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一:全;
②句意:或者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颍夯蛟S,也許;
③句意:不因外物的好而高興。以:因為。
2.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辨析。
C.句意:只有侍制王質獨自抱病在都門(為范仲淹)餞行。國,國都。
故選C。
3.本題考查文言翻譯。
①重點詞:浮光躍金:浮動的光像跳動的金子;靜影沉璧: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璧,圓形的玉。
②重點詞:廟,宗廟;堂,殿堂;廟堂,指朝廷;之,定語后置的標志。
4.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讀加以驗證。
句意:范先生是天下的賢人,我哪敢和他比。如果讓我做了范先生的朋黨,那我感到太榮幸了?!胺豆煜沦t者”是一個判斷句,“王質何敢望之"是獨立完整的主謂句,“若得為范公黨人”表假設內容,“公之賜質厚矣"表假設內容的結果。
故可斷為:范公天下賢者/王質何敢望之/若得為范公黨人/公之賜質厚矣。
5.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根據(jù)乙文“范文正公貶饒州,朝廷方治朋黨,士大夫莫敢往別,王侍制質獨扶病餞于國門”可知,王質不顧自身安危和可能被牽連的后果,獨自抱病在國門為范仲淹餞行,可見他不畏懼權勢和朝廷的壓力,行事光明磊落。
根據(jù)乙文“大臣責之曰:‘君,長者,何自陷朋黨?’王曰:‘范公天下賢者,顧質何敢望之,若得為范公黨人,公之賜質厚矣’"可知,面對大臣的指責,王質敢于直言表明自己對范仲淹的敬重,承認自己愿意成為范仲淹這樣賢者的朋黨,不怕被誤解和指責,表現(xiàn)出他正直敢當?shù)钠焚|。
【點睛】參考譯文:
【甲】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一譯: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長勢茂盛,顏色青綠。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ㄟ@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當心系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注國家安危。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乙】范仲淹被貶官到饒州,朝廷正好在懲治朋黨,士大夫們沒有一個敢去與他送別。只有侍制王質獨自抱病在都門(為范仲淹)餞行。有大臣責備他說:“你,是長者,為什么要把自己攪進朋黨里面去?"王質說:“范公是天下有才有德的人,只是我怎么敢奢望(成為他的朋黨),如果能夠成為范公的朋黨,那是范公對我莫大的恩賜了!”聽到這話的人都(為他的大膽)而吃驚害怕。
二、(23-24九年級上·重慶銅梁·期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6.下列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上下一白長堤一痕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是焉得為大丈夫乎
C.湖中人鳥聲俱絕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D.是日更定矣更有癡似相公者
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2)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8.下列對文章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獨往湖心亭看雪"強飲三大白”,表現(xiàn)了作者特立獨行、率性任真的一面。
B.“天與云與山與水”,連用三個“與”字,寫出了天空、云層、山巒、湖水渾然一體舉目皆白的景象。
C.本文在描寫景物時,視野由遠及近,由大變小,讓人頓生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
D.文章語言自然質樸,不事雕琢,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場景,表現(xiàn)了作者的孤高自詡,無限哀愁。
9.文人筆下的雪,各有情態(tài)。閱讀選文和“鏈接材料”,分析二者所繪雪景的不同之處。
【鏈接材料】
樓臨水,下皆虛澄,又四囿于雪,若涂銀,若潑汞,騰光照人,骨肉相瑩。
(節(jié)選自沈周《記雪月之觀》)
【答案】1.B2.(1)(我)穿著毛皮衣服,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2)我盡力飲了三大杯,然后(和他們)道別。3.D4.課文使用白描手法,用“一痕、一點、一介、兩三?!钡仍~表現(xiàn)出雪景的闊大、悠遠;鏈接材料使用比喻的修辭,將被雪覆蓋的地方比作“涂銀”,“潑汞”,生動地表現(xiàn)出月光和雪光相互映射,潔白無瑕,光亮照人的特點。(分析出雪的特點即可)
【導語】張岱的《湖心亭看雪》以雪后西湖為背景,描述了一個寧靜而孤寂的場景。其通過樸素卻極富畫面感的語言,將天地間銀裝素裹的景象娓娓道來。文章通過“獨往"更有癡似相公者”的描寫,反映了作者對生活情趣的特立獨行與對自在精神的追求。相比之下,沈周的《記雪月之觀》強調雪景的明亮、純凈,通過“涂銀"潑汞”的比喻表現(xiàn)雪的輝光與晶瑩,呈現(xiàn)出另一種美感。兩者描繪的雪景雖同是白雪卻各具神韻。
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全/一道;B.哪里;C.消失/與世隔絕;D.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還;
故選B。
2.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重點詞有:
(1)擁:裹、圍;獨:獨自。(2)余:我;強飲:盡力喝;白:古代人罰酒時用的酒杯。
3.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
D.“孤高自詡,無限哀愁"不正確。文章寫景語言自然質樸,不事雕琢,寥寥數(shù)筆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場景,表現(xiàn)了作者超凡脫俗的閑情雅致。
故選D。
4.本題考查比較閱讀。
張岱的《湖心亭看雪》,結合“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可知,使用白描手法,用“一痕、一點、一介、兩三粒"等詞表強調雪景的靜謐和純凈,展現(xiàn)大自然的宏偉與幽靜。通過天地間渾然一體的銀白世界,突顯出人的渺小。
沈周的《記雪月之觀》,結合“若涂銀,若潑汞”可知,使用比喻的修辭,將被雪覆蓋的地方比作“涂銀"潑汞”,所描寫的雪景則充滿了動態(tài)的光輝和耀眼的美麗,“涂銀"潑汞”呈現(xiàn)出雪在陽光照耀下的光彩奪目,強調雪的視覺沖擊力,更具生動和明亮的感覺。
【點睛】參考譯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幾日,湖中游人全無,連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天初更時分,我撐著一葉小舟,裹著裘皮衣服,圍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云、山、水混為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的一道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微小如草的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見有兩人鋪好毛毯,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有閑情逸致的人!"于是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然后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
【鏈接材料】樓宇臨近水邊,水面仿佛虛無縹緲而清澈透明,周圍被皚皚白雪包圍,好像被涂抹上了銀粉或潑灑上了水銀,反射出的光輝照耀著人們,像是肌膚和骨骼一樣晶瑩剔透。
三、(23-24九年級上·新疆喀什·期中)閱讀《醉翁亭記(節(jié)選)》一文,回答問題。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②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解釋下列加點詞。
①云歸而巖穴暝___②野芳發(fā)而幽香
③泉香而酒洌_________④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2.翻譯下列句子。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②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3.下列對選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潔"水”四個典型情景來寫四季變幻之美,情狀俱到,精確而熨帖。
B.第②段寫宴飲之樂,卻別有情致地從捕魚釀酒寫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簡樸。
C.選文圍繞“樂”,寫了山水之樂、宴酣之樂、樂人之樂,表達了作者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曠達情懷。
D.選文巧用詩的語言表達形式,全用對句,句式整齊,音節(jié)鏗鏘,讀來聲聲清朗,極具音樂的節(jié)奏美。
【答案】1.昏暗花清跟隨2.①至于太陽升起,樹林里的霧氣散開,云霧聚攏,山谷就顯得昏暗了。②一位容顏蒼老,頭發(fā)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喝醉了的太守。3.D
【導語】《醉翁亭記》以“樂”字貫穿全文,通過對滁州優(yōu)美風景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寄情山水和與民同樂的思想。文章具體描摹了醉翁亭朝暮和四季景物的變化,描寫了游人的活動和宴游的樂趣,寫了游人游山之樂和太守的宴游之樂,從而表達了自己寄情山水和與民同樂的思想。
【詳解】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
①句意: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暝,昏暗。
②句意: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花。
③句意:泉水香并且酒也清。洌,清。
④句意: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從,跟隨。
2.本題考查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①重點詞有:林霏,樹林中的霧氣;霏,原指雨、霧紛飛,此處指霧氣;開,消散,散開;歸,聚攏;暝,昏暗。
②重點詞有:蒼顏,容顏蒼老;頹然,醉倒的樣子。
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D.《醉翁亭記》雖是散文,但借用了詩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散中有整,參差多變。他安排了不少對句,使句式整飭工穩(wěn)。由此可知“全用對句,句式整齊"的說法有誤;
故選D。
【點睛】參考譯文:
①至于太陽升起,樹林里的霧氣散開,云霧聚攏,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天高氣爽,霜色潔白;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黃昏歸來,四季的風光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②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應;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釀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橫七豎八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位容顏蒼老,頭發(fā)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喝醉了的太守。
③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蔭,禽鳥在高處低處鳴叫,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
四、(23-24九年級上·山東泰安·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也。少博學,唯辭章、數(shù)術、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初,邕在陳留也,其鄰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①往而酒以酣焉??陀袕椙儆谄?,邕至門試潛②聽之,曰:“憘!以樂召我而有殺心,何也?”遂反。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來,至門而去。"邕素為邦鄉(xiāng)所宗③,主人遽自追,而問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憮然④。彈琴者曰:“我向鼓弦,見螳螂方向鳴蟬,蟬將去而未飛,螳螂為之一前一卻。吾心聳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豈為殺心而形于聲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當之矣。"
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嘆,有動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陳辭謝,乞黥首刖足⑤,繼成漢史。士大夫多矜⑥救之,不能得。太尉馳往謂允曰:“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xù)成后史,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無實,誅之無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于后世。方今國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執(zhí)筆在幼主左右。既無益圣德,復使吾黨蒙其訕⑦議。"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長世乎?善人,國之紀也,制作,國之典也。滅紀廢典,其能久乎?”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獄中,年六十一。
【注釋】①比:等到。②潛:偷偷地。③宗:敬重,尊重。④憮然:形容茫然的樣子。⑤黥首刖足:刺面砍腳。⑥矜:同情。⑦訕:毀謗。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
(1)比往而酒以酣焉(2)邕具以告(3)欲止而不及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客有彈琴于屏,邕至門試潛聽之,曰:“憘!以樂召我而有殺心,何也?"
(2)且忠孝素著,所坐無實,誅之無乃失人望乎?
3.文章采用正側面相結合的手法來塑造蔡邕的人物形象,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
【答案】1.盡興地喝酒詳細地來得及2.(1)有一個客人在屏風后彈琴,蔡邕到門口偷偷地聽,大驚道:“?。∮靡魳穪碚埼覅s有殺心,是什么原因呢?”(2)況且他一向以忠孝著名,所犯罪行又無確切事實,殺了他恐怕會失去人心吧?"3.在蔡邕聽客撫琴讀懂其心事一事中,主要采用了語言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正面刻畫出其才華橫溢的特點;在太尉勸阻王允不殺蔡邕一事中,主要通過太尉對蔡邕的評價側面襯托出其人物品質。
【導語】這篇文章通過描繪蔡邕的博學多才及其文雅的生活細節(jié),彰顯了他在當時士人中的高尚地位和深受尊重的形象。通過鄰人以琴聲試探蔡邕、蔡邕因琴聲辨認“殺心”的細膩感知力,以及他在政治動蕩中的毅然殉職,展現(xiàn)了蔡邕的聰慧、敏銳以及堅貞不屈的品格。文中對話和行為的細節(jié)刻畫生動,使讀者對蔡邕這一人物產生深刻的印象,并在情感上引起共鳴。文章通過側面描寫,如其他士大夫和太尉對蔡邕的敬重又進一步深化了這一人物形象,使得蔡邕的形象更加立體豐滿。
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1)句意為:等到蔡邕去時鄰家酒喝得正高興。酣:盡興地喝酒;
(2)句意為:蔡邕詳細把情況告知了他。具:詳細地;
(3)句意為:想要阻止卻來不及了。及:來得及。
2.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
(1)重點字詞:“客有彈琴于屏"是倒裝句,應按“客有于屏彈琴”的語序翻譯;潛:偷偷地;何:什么;
(2)重點字詞:且:況且;素:向來;坐:犯罪;無乃……乎:恐怕……吧。
3.本題考查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
根據(jù)文章第二段“客有彈琴于屏,邕至門試潛聽之,曰:‘憘!以樂召我而有殺心,何也?’遂反"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當之矣’”可知,在蔡邕聽客撫琴讀懂其心事的故事中,蔡邕通過言語直接表達了他對琴聲中所蘊含情感的獨特理解和感知。同時他“試潛聽之"后,對琴聲中的情感有了準確的判斷,并表現(xiàn)出驚訝(“憘!”)和果斷離開的神態(tài)。他能夠從琴聲中聽出“有殺心”,這顯示出他非凡的音樂鑒賞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這種直接的語言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正面展現(xiàn)了蔡邕的才華橫溢和智慧。
根據(jù)第三段“太尉馳往謂允曰:‘伯喈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xù)成后史,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無實,誅之無乃失人望乎?’”“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長世乎?善人,國之紀也,制作,國之典也。滅紀廢典,其能久乎?’"可知,太尉認為蔡邕是“曠世逸才”,多識漢事,應當續(xù)成后史,為一代大典。這些評價不僅體現(xiàn)了蔡邕的才華和學識,也反映了他對國家和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太尉還提到蔡邕“忠孝素著”,這進一步證明了蔡邕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通過太尉對蔡邕的評價這些側面描寫,蔡邕的人物形象變得更加鮮明。
【點睛】參考譯文:
蔡邕,字伯喈,是陳留郡圉縣人。他自幼博學多才,尤其喜愛辭章、數(shù)術和天文,同時精通音律。
起初,蔡邕在陳留時,他的鄰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時鄰家酒喝得正高興,有一個客人在屏風后彈琴,蔡邕到門口偷偷地聽,大驚道:“??!用音樂來請我卻有殺心,是什么原因呢?”就溜回去了。仆人告訴主人說:“蔡君剛才來了,到門口卻離開了。"因為蔡邕向來是被同鄉(xiāng)所效法的人,主人急忙親自追上去并且追問他逃離的原因,蔡邕詳細把情況告知了他,大家沒有不吃驚的。彈琴的人說:“我剛才彈琴時,看見螳螂正爬向一只鳴蟬,蟬兒將要離開卻沒有飛起,螳螂隨著他一進一退。我內心很緊張,只擔心螳螂抓不到它啊。這難道就是產生殺心并且在琴聲中流露出來的原因嗎?”蔡邕笑著說:“這足以稱為殺心了!"
等到董卓被殺后,蔡邕在司徒王允家做客,蔡邕無意中談起此事,深為嘆息,并在表情上流露出來。王允怒斥他。立即逮捕蔡邕并把他交給廷尉去治罪。蔡邕上書謝罪,請求只刺面砍腳,以便繼續(xù)修成漢史。在朝官員們很多人同情營救他,但都未奏效。太尉騎著快馬去見王允,對他說:“蔡邕是當代少有的奇才,對漢朝的史事很熟悉,應該讓他續(xù)成后漢史,修成一代典籍。況且他一向以忠孝著名,所犯罪行又無確切事實,殺了他恐怕會失去人心吧?”王允說:“從前(漢)武帝不殺司馬遷,結果使得他所作的誹謗漢朝的《史記》流傳后世。如今國運衰弱,邊境的戰(zhàn)火不斷,不能讓奸佞之臣在年幼的君主身邊撰寫史書,這既無益于皇帝的圣德,還會使我們這些人受到(蔡邕)的誹謗和譏諷。"太尉退出來對人說:“王允大概要不久于人世了吧!善人是國家的楷模,史著是國家的經典。毀滅楷模,廢除經典,國家難道能夠長久?”
王允后悔,想要阻止卻來不及了,蔡邕于是死在獄中。終年六十一歲。官員學者沒有不為此而流淚的。
五、(23-24九年級上·山東泰安·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上下一白余強飲三大白而別B.是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余拏一小舟上下一白D.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2.下列對選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首先交代看雪的時間、目的地、天氣狀況,接著記賞雪的過程。然后筆鋒—轉,敘寫了在湖心亭的奇遇。
B.選文文筆簡練,全文不足二百字,卻融敘事、抒情、議論于一體。
C.選文運用白描手法,勾勒寫意,使西湖奇景與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D.“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
3.下面對本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的寫作視野由遠及近,由大變小,讓人產生了一種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
B.“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等詞,形象細膩地描繪出夜中雪景的鮮明特點。
C.亭上二人見到作者“大喜”,從側面寫出了作者偶遇知音的驚喜。
D.作者“癡"的是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的是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答案】1.D2.B3.B
【導語】《湖心亭看雪》是張岱的散文代表作之一,通過簡練的筆墨勾勒出一幅雪中西湖的絕美景象。作者細致描繪了湖上寂靜的雪景,表現(xiàn)出他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獨特的審美情趣。文中對景物的描述層次分明,從片段獨立到整體交融,展現(xiàn)了天地、人物、湖水渾然一體的和諧美感。同時,作者在靜物描寫中融入了個人情感,突顯出他雖時逢亂世卻依然對人生和自然持有雅致情懷的心境。
1.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形容詞,白色的/名詞,酒杯;
B.名詞,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副詞,還;
C.數(shù)詞,一個/副詞,全、都;
D.都是動詞,譯為“癡迷";
故選D。
2.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B.“卻融敘事、抒情、議論于一體”表述有誤,文章通過敘述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的經過,描繪了西湖雪后的美景,并表達了作者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主要是敘事和寫景,并在寫景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沒有議論;
故選B。
3.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B.“形象細膩地描繪出夜中雪景的鮮明特點"表述有誤,“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等詞是運用白描手法,以簡練樸素的語言勾勒出西湖雪后的美景,展現(xiàn)出一種空寂、蒼茫、渺小的意境,讓人感受到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
故選B。
【點睛】參考譯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初更時,我劃著一葉扁舟,穿著毛皮衣服,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彌漫著水汽凝成的冰花,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亭子上,看見有兩個人已鋪好了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在湖中怎么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閑情雅致)的人呢!"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飲了三大杯,然后(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來時)下了船,船夫嘟噥道:“不要說相公您癡,還有像您—樣癡的人呢!”
六、(23-24九年級上·安徽安慶·期中)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問題。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
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守節(jié)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有聲。
修幼失父,母嘗謂曰:“汝父為吏常夜燭治官書屢廢而嘆。"吾問之,則曰:‘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爾?!嵩唬骸汕蠛??’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夫常求其生,猶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淦骄咏趟拥?,常用此語,吾耳熟焉?!毙蘼劧K身。
(節(jié)選自《宋史·歐陽修傳》)
注釋①嶷然有聲:人品超群,享有聲譽。
1.解釋下列加點字
①云歸而巖穴暝___②泉香而酒洌___
③宴酣之樂_________④則死者與我皆無恨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②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有聲。
3.請給原文句子劃分節(jié)奏(停兩處)
汝父為吏常夜燭治官書屢廢而嘆。
4.結合甲、乙文段,說說歐陽修的父母對歐陽修有哪些影響?
【答案】1.昏暗;清;盡興地喝酒;遺憾。2.①野花開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密的綠蔭。②幼年時,(歐陽修)就聰敏過人,讀過一遍書就能背誦下來。等到成年后,更是人品超群,享有聲譽。3.汝父為吏/常夜燭治官書/屢廢而嘆。4.①歐陽修的母親親自教他讀書,使他成為大文豪;②歐陽修的母親用丈夫的優(yōu)良品德教育孩子,為他樹立終生的榜樣;③歐陽修的父親辦案以民為本,影響歐陽修的為官原則,使他能做到與民同樂。(答到兩點即可)
【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①句意為:煙云聚攏而山谷洞穴昏暗了。暝:昏暗;
②句意為:泉水甜酒水清。洌:清;
③句意為:酒宴上的樂趣。酣:盡興地喝酒;
④句意為:被判死刑的人和我就都沒有遺憾了。恨:遺憾。
2.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
①重點字詞:芳:香花。發(fā):開放。秀:茂盛,繁茂。繁陰:一片濃密的樹蔭。
②重點字詞:過:超出。輒:就。及:等到。嶷然有聲:人品超群,享有聲譽。
3.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句意為:你父親做官的時候,常常在夜間點著蠟燭辦理官府公文,多次停下來嘆息。
“汝父為吏"主謂結構,應在“吏”后停頓;“常夜燭治官書"動賓結構,應在“書”后停頓。故斷為:汝父為吏/常夜燭治官書/屢廢而嘆。
4.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結合【乙】“母鄭,守節(jié)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可知,在家境貧寒的情況下母親堅守節(jié)操,誓不改嫁,也沒有放棄對兒子的教育,甚至用蘆葦桿在地上寫字教歐陽修識字。這種逆境中不屈不撓、勤奮好學的態(tài)度,深刻影響了歐陽修,為后來的發(fā)展打下了基礎;
結合“母嘗謂……常夜燭治官書,屢廢而嘆……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爾”等內容可知,母親用父親辦案的事例教導歐陽修,歐陽修的父親為官時,常常夜以繼日地處理公務,力求公正無私,尤其是對待死刑案件更是慎重,為歐陽修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爾"等內容可知,歐陽修父親辦案以民為本、心懷百姓,這種清廉正直、仁政愛民的為官之道,以及他對于生命的尊重和珍視,都深深影響了歐陽修,為歐陽修的成長和做到“與民同樂”的政治思想起到積極作用。
【點睛】參考譯文:
【甲】要說那太陽出來而林間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而山谷洞穴昏暗了,這明暗交替變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開放而散發(fā)出幽微的香氣,美麗的樹木枝繁葉茂而一片濃蔭,秋風浩浩,天氣晴好,霜露潔白,水流減少,石頭裸露,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應答,老人彎著腰,小孩由大人抱著領著,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們的出游啊。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魚兒肥;用泉水來釀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雜七雜八擺放在面前的,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樂趣,沒有管弦樂器(助興),投壺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雜亂交錯,起來坐下大聲喧嘩,是眾位賓客快樂的樣子。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亂一地,是太守回去,賓客跟從啊。樹林茂密蔭蔽,上下一片叫聲,是游人走后鳥兒在歡唱啊。然而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游人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和他們一起快樂,酒醒后能寫文章記述這事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就是廬陵人歐陽修啊。
【乙】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時即死了父親,母親鄭氏一直守節(jié)未嫁,在家親自教歐陽修讀書學習,因家里貧窮,以至于只能以蘆荻作筆,在地上學習寫字。幼年時,歐陽修就聰敏過人,讀過一遍書就能背誦下來。等到成年時,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譽。
歐陽修幼年時失去父親,母親曾經對他說:“你父親做官的時候,常常在夜間點著蠟燭辦理官府公文,多次停下來嘆息。我問他什么事情,他便說:‘是死刑案子,我想尋求保全犯人生命的可能,卻沒有找到?!艺f:‘生路可以尋求嗎?’他說:‘去尋求生路而得不到,被判死刑的人和我就都沒有遺憾了。經常為死囚尋求生路,仍然還有失誤造成不該死的人被處死的,然而世間的官吏卻常為犯人尋找處死的理由呀。’他平日教導別人的子弟,經常用這些話,我都聽熟了呀。"歐陽修聽了這段話,終生照做不忘。
七、(23-24九年級上·廣西桂林·期中)閱讀【甲】【乙】兩篇選文,完成小題。
【甲】
醉翁亭記
歐陽修
①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乙】
六一居士傳(節(jié)選)
六一居士,初謫①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穎水②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
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客笑日:“子欲逃名③者乎?而屢易其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
(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六一居士傳》)
【注釋】①謫:因罪而被降職或流放。②穎水:地名。③逃名:逃避名聲而不居。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若夫日出而林霏開(彌漫的云氣)B.名之者誰(姓名)
C.太守歸而賓客從也。(表承接關系)D.是為五一爾(這)
2.下列說法表述有誤的一項()
A.【甲】文中畫線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應該這樣劃分:行者/休于樹。
B.【甲】文中“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的“也”,表示判斷語氣。
C.【甲】文第②段依次寫了山中四時之景及朝暮之景的不同,體現(xiàn)了“樂亦無窮”。
D.【乙】文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解釋了“六一居士"這個別號的含義。
3.翻譯。
(1)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
4.同學小海對[甲]文能入選“品·君子之風”主題推文提出質疑:[甲]文僅寫歐陽修游山玩水,未能體現(xiàn)君子之風。對于小海的質疑,請結合相關內容,談談你的看法。
5.讀了【甲】【乙】兩文,你覺得歐陽修有何人格魅力?
【答案】1.B2.C3.①泉水沿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的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②我取這個名號,姑且用來記下我的樂趣罷了。4.歐陽修謫守滁州,攜民“游山玩水”,不僅與民同樂,更是以百姓之樂為樂,絲毫不因遭貶而放任自流,而是樂觀豁達、勤政愛民,是為君子5.甲文中歐陽修勵精圖治、寄情山水、與民同樂,乙文中歐陽修,晚年生活平淡,以閑情逸趣為樂,歐陽修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志趣追求,自得其樂。
【導語】【甲】《醉翁亭記》中,歐陽修通過對滁州瑯琊山醉翁亭周邊自然風景和人們活動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寄情山水、超脫世俗的隱逸情懷。文章語言優(yōu)美,意境深遠,描寫了自然界四時朝暮的變化以及太守與民同樂的場景,體現(xiàn)了作者的樂觀曠達和高潔人格。
【乙】《六一居士傳(節(jié)選)》中,歐陽修自述六一居士的由來,通過對自己在五物之中生活的描述,折射出其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寧靜的生活態(tài)度。對話中,他解釋了“六一”的含義,并表明了自己對待名利榮辱的超然立場,展現(xiàn)了高尚的品格和淡雅的情趣。
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B.有誤,“名之者誰"意為:“給他命名的人是誰呢”;名:命名;并非是“姓名"的含義;
故選B。
2.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C.有誤,由【甲】文第②段“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可知依次寫的是朝暮之景和四時之景的不同,選項表述順序有誤;
故選C。
3.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
(1)重點字詞:回:回環(huán),曲折環(huán)繞;翼然:像鳥張開翅膀一樣;“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是判斷句,要翻譯出判斷語氣;臨:靠近;于:在。
(2)重點字詞:為:?。涣模簳呵?;以:用來;志:記下。
4.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依據(jù)甲文寫作背景可知,作者寫作此篇處于被貶境地。依據(jù)“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這一主旨句可知,這體現(xiàn)了歐陽修與民同樂的思想。
依據(jù)①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段“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③段“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可知,這是體現(xiàn)了作者樂觀豁達的情懷。
依據(jù)③段“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可知,作者能和百姓同樂。由此可知,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不僅僅是在寫自己游山玩水的樂趣,更重要的是通過描寫滁州百姓在太守的治理下安居樂業(yè)、怡然自樂的生活,體現(xiàn)了歐陽修作為太守的勤政愛民和與民同樂的高尚情懷。這種情懷正是君子之風的重要體現(xiàn)。
5.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由【甲】文④段“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可知“歐陽修與民同樂”;由【甲】文①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可知“歐陽修寄情山水”;由此可知,歐陽修描繪了山水之樂和與民同樂的場景,他作為太守,不僅關心百姓的生活,還與他們共同慶祝節(jié)日,享受歡樂,體現(xiàn)了他勤政愛民、與民同樂、勵精圖治的精神。
由【乙】文“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穎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可知“歐陽修,晚年生活平淡”;由“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和“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可知歐陽修取名六一居士,是用來記錄自己以讀書、彈琴、下棋和喝酒作為他的快樂,由此可知他“以閑情逸趣為樂”,對名利并不在意;綜上所述,這兩篇文章是作者在不同的時期所寫,表現(xiàn)出的是不同的追求,但是都能夠看出來作者的嫻靜淡雅之心,所以自得其樂。
【點睛】參考譯文:
【甲】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巒,樹林和山谷尤其優(yōu)美,遠遠看去樹木茂盛、幽深秀麗的,是瑯琊山啊。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地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個山間飛淌下來的,是釀泉啊。山勢回環(huán),道路彎轉,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誰?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給它起名的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稱它的。太守和賓客來這里飲酒,喝得少也總是醉,而年齡又最大,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賞山水的樂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罷了。
要說那太陽出來而林間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而山谷洞穴昏暗了,這明暗交替變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開放而散發(fā)出幽微的香氣,美麗的樹木枝繁葉茂而一片濃蔭,秋風浩浩,天氣晴好,霜露潔白,水流減少,石頭裸露,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應答,老人彎著腰,小孩由大人抱著領著,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們的出游啊。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魚兒肥;用泉水來釀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雜七雜八擺放在面前的,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樂趣,沒有管弦樂器(助興),投壺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雜亂交錯,起來坐下大聲喧嘩,是眾位賓客快樂的樣子。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亂一地,是太守回去,賓客跟從啊。樹林茂密蔭蔽,上下一片叫聲,是游人走后鳥兒在歡唱啊。然而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游人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和他們一起快樂,酒醒后能寫文章記述這事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就是廬陵人歐陽修啊。
【乙】六一居士最初被貶謫到滁州山鄉(xiāng)時,自號醉翁。年老體弱,又多病,將要辭別官場,到穎水之濱頤養(yǎng)天年,便又改變名號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問道:“六一,講的是什么?"居士說:“我家里藏了書一萬卷,集錄夏、商、周三代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盤,又經常備好酒一壺。”客人說:“這只是五個一,怎么說‘六一’呢?"居士說:“加上我這一個老頭,在這五種物品中間,這難道不是‘六一’了嗎?”客人笑著說:“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聲的人吧,因而屢次改換名號……"居士說:“我本就知道名聲不可以逃脫,但也知道沒有必要逃避;我取這個名號,姑且用來表明我的樂趣罷了。”
八、(23-24九年級上·安徽蕪湖·期中)文言文閱讀。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正統(tǒng)十四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挾帝①親征。謙與尚書鄺埜②極諫,不聽。楚從治兵,留謙理部事。及駕陷土木,京師大震,眾莫知所為。郕王③監(jiān)國,命群臣議戰(zhàn)守。侍講徐珵言當南遷。謙厲聲曰:“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議乃定。
(節(jié)選自《明史·于謙傳》)
【注釋】①帝:指明英宗。②鄺埜(kuàngyě)人名,③郕(chéng)王:即明代宗。
1.請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至若春和景明景:(2)微斯人,吾誰與歸微:
(3)也先大入寇寇:___(4)及駕陷土木及:
2.請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3.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2)王是其言,守議乃定。
4.【乙】文中的于謙是否具有【甲】文中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品質?請簡述理由。
【答案】1.日光如果沒有入侵等到2.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3.(1)我曾經探求古代仁人的思想,或許它不同于這兩種表現(xiàn),為什么呢?(2)明代宗認可了他的意見,堅守的主張才確定下來。4.于謙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品質。于謙面對敵寇入侵和國家存亡的危急時刻,毅然堅持守護京師,認為京師是國家的根本,不可輕言放棄。他的堅定和忠誠表現(xiàn)出他對國家和人民的深切關懷,體現(xiàn)了“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精神。因此,他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品質。
【導語】這兩段選文展示了在不同歷史背景下,兩位杰出人物的風骨與胸懷。《岳陽樓記》中的范仲淹表達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展現(xiàn)了他的憂國憂民之心,而《明史·于謙傳》中的于謙則在明英宗被俘、京師震動之際,力主堅守京城,不輕言南遷,表現(xiàn)出他的臨危不懼和堅定的愛國精神。兩者均體現(xiàn)出忠心報國,舍己為民的高尚品質,契合了“先憂后樂"的思想。此類文章激勵人們在困境中堅守信念,勇于擔當。
1.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
(1)句意為: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景:日光。
(2)句意為: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微:如果沒有。
(3)句意為:也先大舉進犯??埽喝肭?。
(4)句意為: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及:等到。
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
這個句子的意思是: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旦搖動則國家大計完了,難道沒有看見宋朝南渡的情況嗎!
“京師天下根本”和“一動則大事去矣"是條件關系,中間應斷開;“獨不見宋南渡事乎”用南宋的例子來強調不能南遷。
故斷句為: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3.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翻譯文言文句子要盡量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直譯和意譯相結合。
①重點詞語有:予,我;嘗,曾經;求,探求;心,思想;或,或許;異,不同于;為,表現(xiàn)。
②重點詞語有:是,肯定;言,說法;守議,堅守的主張;乃,就。
4.本題考查綜合應用能力。
結合“也先大入寇,王振挾帝親征。謙與尚書鄺埜極諫,不聽。埜從治兵,留謙理部事(也先大舉進犯,王振挾持皇帝親征。于謙和兵部尚書鄺墊極力勸諫,不聽。鄺墊跟隨皇帝管理軍隊,留于謙主持兵部的工作)"可知,當王振挾持皇帝親征時,于謙極力反對,反對不成后一心為國家處理政務;
根據(jù)“及駕陷土木,京師大震,眾莫知所為。郕王監(jiān)國,命群臣議戰(zhàn)守。侍講徐珵言星象有變,當南遷。謙厲聲曰:‘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師大為震驚,大家都不知道該怎么辦。郵王代理國政,命令群臣討論作戰(zhàn)和防守的方略。侍講徐理說應當遷都南京。于謙厲聲說:“主張南遷的,該殺。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旦搖動則國家大計完了,難道沒有看見宋朝南渡的情況嗎!”)可知,外敵入侵時,他反對國都南遷,誓死衛(wèi)國,以社稷安危為己任,認為南遷會放棄國家的根本,導致國家滅亡。
于謙在皇帝被外族俘虜時,力主堅守京城,不輕言南遷,他臨危不懼的堅定態(tài)度,為穩(wěn)定時局發(fā)揮了重大作用,表現(xiàn)出他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對人民的深切關懷之情。于謙的這種精神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當心系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注國家安危)"的具體體現(xiàn),因此,他具有【甲】文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品質和政治抱負。
【點睛】參考譯文:
【甲】: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浮動的光像跳動的金子,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者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當心系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注國家安危。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寫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正統(tǒng)十四年秋天,也先大舉進犯,王振挾持皇帝親征。于謙和兵部尚書鄺埜極力勸諫,不聽。鄺埜跟隨皇帝管理軍隊,留于謙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師大為震驚,大家都不知道該怎么辦。郕王代理國政,命令群臣討論作戰(zhàn)和防守的方略。侍講徐珵說應當遷都南京。于謙厲聲說:“主張南遷的,該殺。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旦搖動則國家大計完了,難道沒有看見宋朝南渡的情況嗎!”郕王肯定了他的說法,防守的決策就這樣定下來了。
九、(23-24九年級上·甘肅平涼·期中)閱讀下面的兩篇文言文,回答問題。
【一】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矅,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二】
滕子京負①大才,為眾忌嫉。自慶帥謫巴陵,憤郁頗見辭色。文正與之同年,友善,愛其才,恐后貽②禍。然滕豪邁自負,罕受人言。正(文正)患無隙以規(guī)之,子京忽以書抵文正,求《岳陽樓記》。故記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逼湟馍w有在矣。
(選自范公偁《過庭錄》,有刪改)
【注】①負:憑仗。②貽:造成,招致。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至若春和景明___(2)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3)自慶帥謫巴陵___(4)正患無隙以規(guī)之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憤郁頗見辭色。
3.(一)文中體現(xiàn)范仲淹政治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文中表現(xiàn)范仲淹對滕子京態(tài)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從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們能獲得哪些啟示?
【答案】1.日光探求貶官勸誡、規(guī)勸2.(1)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
(2)(他的)悲憤郁悶之情常常表現(xiàn)在言語和神態(tài)上。3.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友善,愛其才4.①我們要憂國憂民(吃苦在前,享樂在后);②做人要有寬闊的胸襟;③對朋友要真誠幫助;④要善于接受他人意見;⑤做人要謙虛。
【導語】這兩篇文章通過范仲淹所寫的《岳陽樓記》和范公偁所記的故事,展示了古代士大夫對治國理想和個人修養(yǎng)的追求?!疽弧课那鞍氩糠置枋隽俗匀痪跋蠛筒煌木常蟀氩糠痔岢隽恕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倡導淡泊名利、憂國憂民的精神?!径课耐ㄟ^范仲淹對滕子京的關愛及規(guī)勸,體現(xiàn)了朋友間的真摯情誼和大義凜然的品格。
1.本題考查重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詞語解釋時要注意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字等現(xiàn)象。
(1)句意: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景:日光。
(2)句意: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
(3)句意:從開始的慶陽被貶到巴陵。謫:貶官。
(4)句意:范仲淹擔心沒有機會來規(guī)勸他。規(guī):勸誡、規(guī)勸。
2.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注意重點詞的解釋:
(1)以,因為;物,外物,指環(huán)境或客觀情況。
(2)見,表現(xiàn);辭,言辭;色,臉。
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甲】文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句,意思是: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就憂愁,在天下人享福之后才享福。體現(xiàn)出一種胸懷天下,心系人民疾苦,人民才可以安居樂業(yè),國才可以長治久安的政治態(tài)度。
【乙】文中“友善,愛其才,恐后貽禍"一句,可知,兩人關系很好,范仲淹很愛惜滕子京的才華,為他擔心;體現(xiàn)了范仲淹對滕子京的態(tài)度。
4.本題考查道理啟示。
開放性試題,解答時圍繞文段內容作答,合理即可。
例如,從【甲】文中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我們可得到啟示:我們要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精神;要有憂國憂民意識或做人要有寬闊的胸懷。
從【乙】文中“友善,愛其才,恐后貽禍”“正(文正)患無隙以規(guī)之,子京忽以書抵文正,求《岳陽樓記》。故記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其意蓋有在矣"可知:范仲淹非常愛惜滕子京這位人才,為之擔心,借寫文章的機會來規(guī)勸朋友。得到啟示:對朋友要真誠幫助;
從滕子京“豪邁自負,罕受人言”,但后來卻聽從了范仲淹的勸告來說,可得到啟示:要善于接受他人意見或做人要謙虛。
從“文正與之同年,友善,愛其才,恐后貽禍。豪邁自負,罕受人言"正(文正)患無隙以規(guī)之,子京忽以書抵文正,求《岳陽樓記》”可知,滕子京為人自負豪邁,不聽他人建議,范文正與他友情很深,借《岳陽樓記》來勸說他。由此可見,我們?yōu)槿艘t虛低調。
【點睛】參考譯文:
【甲】: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吹著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應當心系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能忘記關注國家安危。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乙】:滕子京很有才華,遭到許多人的嫉妒,從開始的慶陽被貶到巴陵,他的悲憤郁悶之情常常表現(xiàn)在文章中和臉上。范仲淹和他同年考中進士,兩人關系很好,也很愛惜他的才華,害怕以后他遭到迫害。但是滕子京很豪邁自負,很少聽人勸。范仲淹擔心沒有機會來規(guī)勸他,滕子京忽然寫信給范仲淹,請他寫一篇《岳陽樓記》。所以文中寫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的意思大概就在于想規(guī)勸好友了。
十、(23-24九年級上·廣東深圳·期中)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昨游江上,見修竹數(shù)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聲,有茶煙飄揚而出,心竊樂之。次日過訪其家,靜坐久之。從竹縫中向外而窺,見青山江帆,葦洲耕犁,有二小兒戲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師畫意,懸掛于竹枝竹葉間也。由外望內,是一種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種境地。予以為,學者誠能八面玲瓏①,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豈獨畫乎。
(節(jié)選自鄭燮《游江》)
【注】①八面玲瓏: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這里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賞。
1.【解其字】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峰回路轉___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心竊樂之___④學者誠能八面玲瓏
2.【斷其句】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豈獨畫乎
3.【譯其文】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次日過訪其家,靜坐久之。
4.【悟情理】山水風光,寄情寓理?!炯住俊疽摇績晌慕枭剿鞅磉_了怎樣的情感?請聯(lián)系文段談談。
【答案】1.回:曲折,回環(huán)意:意趣,情趣樂:以……為樂(感到快樂;把……當作快樂的事)確實:果真;實在2.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豈獨畫乎3.(1)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于心間,寄托在酒上。(2)第二天,我拜訪了這戶人家,靜靜地坐了很久。4.甲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體現(xiàn)作者對自然山水的熱愛之情,“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表達作者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豁達情懷。(能結合文章內容,說出情感得1分)乙文中,“直是山水大師畫意,懸掛于竹枝竹葉間也"表達作者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從“予以為,學者誠能八面玲瓏,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豈獨畫乎”同時也從眼前的山水悟出一個哲理:作畫、寫文章乃至做學問都應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或欣賞。
【導語】這兩篇文言文都借助山水風光來表達作者內在的情感和思考。《醉翁亭記》通過描述滁州瑯琊山的美景,抒發(fā)了歐陽修與民同樂的心情和對自然景色的喜愛。《游江》描寫了鄭燮在江上竹林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多角度的欣賞,表達對自然美景的陶醉以及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感悟。兩者都通過山水寄托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體現(xiàn)了古人對自然的崇尚和對生活的熱愛。
1.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1)句意為:山勢回環(huán),道路彎轉?;兀呵郏丨h(huán)。
(2)句意為:山勢回環(huán),道路彎轉。意:意趣,情趣。
(3)句意為:心底暗暗為之高興。樂:以……為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城市建設授權委托書范例
- 2024年澳大利亞教案:第四節(jié)的挑戰(zhàn)與機遇
- 關于國防教育的論文
- 2024海濱小城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論壇
- 2024年教育創(chuàng)新:《拿來主義》課件教學新視角
- 歷史的軌跡:2024年汽車產業(yè)變革詳解
- 2024屆新疆阿克蘇市農一師中學高考臨考沖刺化學試卷含解析
- 音樂與教學的完美結合:《童心是小鳥》課件
- 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管道與制暖項目江蘇省選拔賽評分表
- 2024年音樂課堂:《上學歌》教案設計
- 24秋國家開放大學《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
- “以德育心,以心育德”
- 牽一只蝸牛去散步 (2)
- 附表一pc吊裝令
- 水稻栽培技術指導方案
- 地下室回頂方案(地下室頂板加固)
- 物資管理系統(tǒng)使用手冊
- 最新八年級外研版英語下冊課文與翻譯(共20頁)
- 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實踐研究
- 制漿洗漂詳細過程工藝
- 吉林省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計劃表(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