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分層練案(四)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_第1頁
2023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分層練案(四)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_第2頁
2023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分層練案(四)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_第3頁
2023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分層練案(四)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_第4頁
2023屆新高考化學一輪分層練案(四)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輪分層練案(四)物質的組成、性質和分類(基礎課)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1.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石油的裂解和煤的干餾都屬于化學變化B.用熱的純堿溶液能清除灶具上的油污C.工廠的靜電除塵利用了膠體帶電的性質D.用活性炭為糖漿脫色和用臭氧漂白紙漿的原理不同【答案】C石油的裂解是以獲得短鏈不飽和烴為主要目的的石油加工過程,是深度裂化;煤的干餾是煤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強熱分解的過程,均為化學變化,A正確;純堿的水解使溶液呈堿性,且加熱水解程度增大,堿性溶液能促進油脂水解而除去,B正確;靜電除塵利用的是膠體粒子的帶電性,而膠體總體不顯電性,C錯誤;活性炭使糖漿褪色、臭氧漂白紙漿分別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和臭氧的氧化性,原理不同,D正確。2.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化學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大大提高了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下列過程沒有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太陽能分解水制取氫氣B.開采可燃冰獲取燃料C.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供電D.運載“嫦娥四號”的火箭發(fā)射【答案】B水分解產(chǎn)生氫氣和氧氣,有新物質生成,發(fā)生的是化學變化,A不符合題意;從海底開采可燃冰獲取燃料,沒有新物質生成,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B符合題意;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供電,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有新物質生成,發(fā)生的是化學變化,C不符合題意;運載“嫦娥四號”的火箭發(fā)射,化學能轉化為熱能、機械能,發(fā)生的是化學反應,有新物質生成,D不符合題意。3.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和環(huán)境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編織漁網(wǎng)的尼龍繩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B.文房四寶中的硯臺,用石材磨制的過程是化學變化C.絲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它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月餅中的油脂易被氧化,保存時常放入裝有硅膠的透氣袋【答案】C尼龍的成分為合成纖維,是己二酸和己二胺縮聚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而纖維素為多糖,故A錯誤;生成新物質的變化是化學變化,用石材制作硯臺的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絲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確;硅膠具有吸水性,不具有還原性,不能防止食品氧化變質,故D錯誤。4.物質分類的依據(jù)通常有組成和性質。下列物質分類中,只考慮組成的是()A.Na2SO4是鈉鹽、硫酸鹽、正鹽B.HNO3是一元酸、強酸、揮發(fā)性酸C.Mg(OH)2是二元堿、難溶性堿、中強堿D.Al2O3是兩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最高價氧化物【答案】AA項,都是根據(jù)其組成而劃分的;B項,根據(jù)組成分為一元酸,而依據(jù)不同性質可分為強酸和揮發(fā)性酸;C項,難溶性堿、中強堿是根據(jù)其不同性質劃分的;D項,Al2O3依據(jù)不同性質可分別屬于兩性氧化物、最高價氧化物。5.分類法是化學學習中經(jīng)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對一些物質或化學反應的分類以及依據(jù)正確的是()A.H2SO4是酸,因為H2SO4中含有氫元素B.豆?jié){是膠體,因為豆?jié){中的分散質粒子的大小在1~100nm之間C.Na和H2O的反應不是離子反應,因為反應中沒有離子參加D.Na在Cl2中燃燒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沒有得氧或失氧【答案】B酸是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為H+的化合物,A選項錯誤;Na和H2O的反應中,有H2O電離出的H+參加反應,所以是離子反應,C選項錯誤;有電子轉移(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Na在Cl2中燃燒是氧化還原反應,D選項錯誤。6.向含有c(FeCl3)=0.2mol·L-1、c(FeCl2)=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種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質粒子是直徑約為9.3nm的金屬氧化物。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該黑色分散系為膠體,分散系的分散質為Fe2O3B.可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出黑色分散系中的金屬氧化物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飽和FeCl3溶液也可得到該黑色分散系D.形成該黑色分散系時發(fā)生的反應為Fe2++2Fe3++8OH-=Fe3O4(膠體)+4H2O【答案】D三氧化二鐵為紅棕色,而本題中得到的是一種黑色分散系,A錯誤;膠體、溶液都可以透過濾紙,不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B錯誤;向沸水中滴加飽和FeCl3溶液可得到氫氧化鐵膠體,C錯誤;氯化亞鐵、氯化鐵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水和氯化鈉,離子反應方程式為Fe2++2Fe3++8OH-=Fe3O4(膠體)+4H2O,D正確。7.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為一種名為“鈷酞菁”的分子(直徑為1.3×10-9m)恢復了磁性,其結構和性質與人體內的血紅素及植物內的葉綠素非常相似。下列關于“鈷酞菁”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鈷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不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B.“鈷酞菁”分子既能透過濾紙,又能透過半透膜C.“鈷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屬于懸濁液D.“鈷酞菁”分子直徑比Na+的直徑大【答案】D膠體粒子的大小介于1~100nm之間,“鈷酞菁”分子的直徑為1.3nm,所以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屬于膠體,具有膠體的性質,如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等,A錯誤;“鈷酞菁”分子直徑為1.3nm,小于濾紙的縫隙,大于半透膜的縫隙,所以能透過濾紙,但不能透過半透膜,B錯誤;“鈷酞菁”分子的直徑為1.3nm,形成的分散系屬于膠體,C錯誤;“鈷酞菁”分子的直徑為1.3nm,Na+半徑小于1n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為溶液),故“鈷酞菁”分子的直徑比Na+的直徑大,D正確。8.化學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凡含有添加劑的食物對人體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B.“霾塵積聚難見路人”,霧霾所形成的氣溶膠有丁達爾效應C.人體缺乏鐵元素,可以補充硫酸亞鐵,且多多益善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屠呦呦對青蒿素的提取屬于化學變化【答案】B我國把營養(yǎng)強化劑也歸為食品添加劑的范疇,包括對人體有益的某些氨基酸類、鹽類、礦物質類、膳食纖維等,A錯誤;霧霾所形成的氣溶膠屬于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B正確;人體缺乏鐵元素,可以補充硫酸亞鐵,但不是多多益善,因為人體內鐵過量,也會引起各種疾病,C錯誤;對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錯誤。9.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下列化學反應,已知A、B、C中均含有同種元素,則下列對應物質不正確的是()選項A物質B物質C物質D物質ANaOH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CO2BCl2FeCl3FeCl2FeCAlCl3溶液Al(OH)3NaAlO2溶液NaOH溶液DH2SSSO3O2【答案】D若A為NaOH溶液,D為CO2,NaOH可與CO2反應生成Na2CO3,Na2CO3可與H2O和CO2反應生成NaHCO3,NaOH可與NaHCO3反應生成Na2CO3,A正確;若A為Cl2,D為Fe,F(xiàn)e與Cl2反應生成FeCl3,F(xiàn)eCl3與Fe反應生成FeCl2,B正確;若A為AlCl3溶液,D為NaOH溶液,AlCl3可與NaOH反應生成Al(OH)3,Al(OH)3可與NaOH反應生成NaAlO2,AlCl3可與NaAlO2反應生成Al(OH)3,C正確;若A為H2S,D為O2,H2S可與O2反應生成S,S可與O2反應生成SO2,不能生成SO3,D錯誤。10.2020年世界范圍內爆發(fā)新冠肺炎,許多國家采取封城封鎮(zhèn)的措施阻止了冠狀病毒蔓延。新冠病毒主要的傳播方式是經(jīng)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包括手污染)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冠狀病毒對熱敏感,56℃30分鐘、75%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因過氧乙酸能滅活病毒,所以在家每天進行醋熏能殺死家里的新冠肺炎病毒B.在空氣質量檢測中的PM2.5,屬于氣溶膠C.電解食鹽水制取次氯酸鈉噴灑房間能殺死新冠肺炎病毒D.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都屬于有機物【答案】C醋酸為弱酸,不能殺死新冠肺炎病毒,而且會刺激呼吸道黏膜,不宜長期熏醋,故A錯誤;膠體粒子的直徑范圍為1~100nm,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若粒子直徑大于100nm,則不能形成膠體,故B錯誤;次氯酸鈉具有強氧化性,能殺死新冠肺炎病毒,故C正確;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鈉)和漂白粉(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鈣)都屬于無機物,過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都屬于有機物,故D錯誤。二、非選擇題11.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汽車尾氣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車排氣管上安裝“催化轉換器”便可以使汽車的尾氣轉換成無毒氣體。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如圖為氣體轉換的微觀過程。請你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A、B、C三種物質可以歸為一類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將C歸為化合物,將D歸為單質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圖示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瘜W變化過程中消耗的A物質和生成的C物質的質量比為________。(4)從微觀的角度去描述你獲得的關于化學變化的有關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條即可)。解析:根據(jù)題意及圖示可知,A為NO、B為CO、C為CO2、D為N2。然后結合題意解答即可?!敬鸢浮?1)都含有氧原子(2)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而氮氣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3)2NO+2COeq\o(=,\s\up7(催化劑),\s\do5(△))2CO2+N215∶22(4)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量都沒有發(fā)生改變(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2.對于數(shù)以千萬計的化學物質和為數(shù)眾多的化學反應,分類法的作用幾乎是無可代替的。Ⅰ.現(xiàn)有以下物質:①H2O②Cu③BaCO3④Fe(OH)3膠體⑤酒精⑥CO2⑦稀硫酸(1)以上物質中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電解質的是________。(2)向④中逐滴滴加⑦,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雖然分類的方法不同,但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和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關系。(3)下圖為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和置換反應三者之間的關系,其中表示離子反應的是________(填字母)。(4)有同學認為所有酸堿中和反應均可表示為H++OH-=H2O。請舉個例子反駁上述觀點(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Ⅰ.(1)由多種物質組成的是混合物,④⑦是混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為電解質,①③為電解質;②Cu是金屬單質,不屬于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⑤酒精和⑥CO2都是化合物,二者都屬于非電解質;故屬于混合物的是④⑦;屬于電解質的是①③。(2)電解質溶液能使膠體發(fā)生聚沉,故向氫氧化鐵膠體中加入稀硫酸能發(fā)生膠體聚沉產(chǎn)生氫氧化鐵紅褐色沉淀;繼續(xù)滴加稀硫酸,則氫氧化鐵沉淀會與硫酸發(fā)生酸堿中和反應生成可溶性的Fe2(SO4)3而使沉淀溶解,得到黃色溶液,故反應現(xiàn)象是先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黃色溶液。Ⅱ.(3)所有的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系是被包含和包含的關系,所以A是氧化還原反應,B是置換反應,所以C是離子反應。(4)離子反應H++OH-=H2O表示強酸、強堿混合生成可溶性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水的反應,若是弱酸、弱堿發(fā)生中和反應,或者酸堿中和反應生成的鹽是難溶性的沉淀,則不能用此離子方程式來表示,例如H2SO4、Ba(OH)2發(fā)生的中和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2OH-+2H++SOeq\o\al(2-,4)=BaSO4↓+2H2O。【答案】(1)④⑦①③(2)先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黃色溶液(3)C(4)Ba2++2OH-+2H++SOeq\o\al(2-,4)=BaSO4↓+2H2O13.以下是依據(jù)一定的分類標準,對某些物質與水反應的情況進行分類的分類圖。請根據(jù)你所學的知識,按要求填空:(1)上述第一級分類標準(分成A、B組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組中物質除了Cl2外,還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3)D組中的氨水呈弱堿性,用電離方程式表示其呈弱堿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Al3+制備Al(OH)3最好不選擇D組中的NaOH溶液,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據(jù)兩組物質與水反應的特點可知,第一級分類標準是依據(jù)物質與水是否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2)NO2與水反應時,H2O既不作氧化劑也不作還原劑,所以F組中物質除了Cl2外,還有NO2。(3)D組中的氨水呈弱堿性,原因是NH3·H2O電離生成OH-,電離方程式為NH3·H2ONHeq\o\al(+,4)+OH-。(4)由Al3+制備Al(OH)3最好不選擇NaOH溶液的原因是過量的NaOH會溶解生成的Al(OH)3沉淀?!敬鸢浮?1)是否與H2O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2)NO2(3)NH3·H2ONHeq\o\al(+,4)+OH-(4)過量的NaOH溶液會溶解生成的Al(OH)3沉淀14.生活和生產(chǎn)中常用到膠體的性質。(1)做實驗時,手指不慎被玻璃劃破,可從急救箱中取氯化鐵溶液應急止血,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