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市南菁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江陰市南菁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江陰市南菁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江陰市南菁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江陰市南菁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陰市南菁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唐詩何以成為經(jīng)典?

從數(shù)量上來看,據(jù)專家估計,唐詩(包含五代詩)存世數(shù)量約53000首,作者約3000人。這組數(shù)字,遠遠超過了從《詩經(jīng)》以來到隋朝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全部詩歌的總和。在作者方面,寫詩幾乎成為當時唐朝全民性的文藝活動,各行各業(yè)都有詩作傳世,甚至不乏無名氏的精彩詩作留了下來。因此,從作者的身份、詩作的數(shù)量和詩人的數(shù)量來看,唐代詩歌都達到了一個極其輝煌的程度,堪稱中國歷史上詩歌的黃金時代。

唐詩之所以成為古代文學的經(jīng)典,主要是因為它的藝術造詣登峰造極。那個偉大的時代不僅誕生了李、杜這樣享有世界聲譽的詩人,而且還涌現(xiàn)出一批卓有成就的名家,比如初唐四杰、王孟、高岑、晚唐的小李杜等。

不僅如此,唐詩的風格非常多樣。既有像杜甫這樣描寫現(xiàn)實的偉大詩人,也有像李白這樣風格比較浪漫的詩人,同時還有一些深受禪宗思想濡染的詩人。而且中國古典詩歌的各種體裁的發(fā)展,在唐代都達到一個全盛時期。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一切好詩,到唐代已經(jīng)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來掌心的齊天大圣,大可不必動手。"我揣摩魯迅先生此話之意,大約是如今的我們?nèi)绻雽懺娛惆l(fā)胸中之意的時候,不妨直接引用一首唐朝詩人的詩即可,不必親自操刀了。

唐詩之所以經(jīng)典,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經(jīng)典是要經(jīng)過長時間檢驗的,而唐詩具有強大的時間穿透性。經(jīng)典在流傳過程之中,會得到不斷的闡釋和接受,會融入很多時代因素,成為作者和讀者的一個公共空間,作者在寫的時候就會留下空白,等著讀者去填充。讀者在讀一首詩的時候,在某一個時間節(jié)點,忽然之間豁然開朗,領悟到詩歌的真諦,那么這時候我們就和作者發(fā)生了共鳴,這就是接受文學傳播過程中的時間穿越性。

《紅樓夢》中有“香菱學詩”片段,黛玉給香菱推薦“詩歌教科書":“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詩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了。”也就是先把王維的詩揣摩透了;“然后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詩”,因為杜甫的七言律詩在盛唐以后是出類拔萃的;“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李白的七絕是黛玉給香菱指定的第三本教科書。黛玉認為,有了這三本“教科書"墊底,再往上追溯讀陶淵明的詩,讀庾信、鮑照的詩,就有基礎了,再過一段時間經(jīng)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香菱就可以成為詩翁了。這一段觀點,不僅是曹雪芹的觀點,也是清代很多作家、學者共同的觀點。所以宋元明清以來,無數(shù)的詩歌讀者,包括專業(yè)讀者和非專業(yè)讀者,他們在進行評論的時候以唐詩為主要評論對象。而他們學寫詩歌,就像練書法時臨帖一樣,也是以唐詩為榜樣。所以唐詩一千多年來,從唐代傳到今天,是一代一代的讀者不斷努力、不斷經(jīng)典化的過程。

(摘編自魏景波《唐詩經(jīng)典的現(xiàn)代價值》)

材料二:

唐詩是中國五七言古今體詩的高峰。

這座高峰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它有多方面的原因。從七世紀初建國到八世紀中葉安史叛亂之前這一百多年,唐帝國的經(jīng)濟一直是上升的。經(jīng)濟的發(fā)展必然導致文化的繁榮。即使在安史之亂后,由于南方的開發(fā)與南北交通保持暢通,經(jīng)濟和文化增長的勢頭也沒有停頓下來。這個社會,正是整個唐代文學藝術的溫床。此其一。其次,由“五胡十六國”極其紛擾混亂的局面到隋唐統(tǒng)一,是一個國內(nèi)各民族由斗爭而融合的過程。國內(nèi)各民族的融合,還加上當時日趨頻繁的國際文化交流,都使得各階級階層的生活變得豐富復雜,為作家們的修養(yǎng)和創(chuàng)作提供了多種多樣的養(yǎng)料和素材。其三,在長期南北分裂以后建立起來的唐帝國,對各種思想,也和對各族文化一樣,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態(tài)度,例如儒釋道三教就是始終并存的。因此,唐人思想比較活潑,言行較少拘束。這就為詩歌創(chuàng)作和流行提供了方便,從而形成了唐詩的群眾性基礎。大家都愛寫詩,愛讀詩。這對于唐詩的發(fā)達,詩人的成長,是不可能不發(fā)生積極作用的。其四,唐帝國為了鞏固其統(tǒng)治,制定和執(zhí)行了通過科舉從庶族地主中選拔人才的制度,以打破高門大族對仕途的壟斷。進士是科舉中最貴重的,而進士的考試以詩賦為主要內(nèi)容。這種決定士子前途的考試和因之而派生的行卷[注]之風,也直接促進了詩歌的創(chuàng)作。最后,就詩歌本身而論,經(jīng)過八代先驅(qū)者的努力,五七言古詩已經(jīng)成熟,律絕詩也基本上跨越了它們的試驗階段,足供唐代詩人自由采用。前輩們積累起來的藝術經(jīng)驗,充分表現(xiàn)了漢語之美的多種樣式,都使得他們易于借鑒昔賢,馳騁才力,發(fā)抒性靈,來擴大詩的反映面,提高詩的表現(xiàn)力。所有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就使得唐詩盛況空前,后難為繼。

(摘編自程千帆《唐詩鑒賞辭典·序言》

[注]應試者將自己平日詩文加以編輯,寫成卷軸,在考試前呈送給有地位者,以求推薦,稱為“行卷"。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在唐朝,寫詩是全民性活動,人人都會寫詩,各行各業(yè)都有詩作傳世,甚至不乏無名氏的詩作流傳于世。

B.唐詩成為經(jīng)典,不僅因為其藝術造詣登峰造極,更重要的是詩歌數(shù)量和詩人數(shù)量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

C.唐朝采取兼容并包的態(tài)度,使唐人思想比較活潑,言行較少拘束,有利于詩歌的創(chuàng)作和流行。

D.因為進士是科舉中最貴重的,所以以詩賦為主要考試內(nèi)容的進士考試,直接促進了唐詩的創(chuàng)作繁榮。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代不僅誕生了李白、杜甫這樣的世界級詩人,還出現(xiàn)了初唐四杰、王孟、高岑、小李杜等卓有成就的名家。

B.后世讀者讀唐詩時,只要隨時把帶有時代因素的理解填充進去,就能豁然開朗,與作者發(fā)生跨越時間的共鳴。

C.《紅樓夢》“香菱學詩”中的觀點,代表了曹雪芹和清代很多作家學者的觀點;自宋以來學寫詩,也以唐詩為榜樣。

D.唐詩的繁榮興盛,與經(jīng)濟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同時也得益于當時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融合發(fā)展。

3.下列各項中,不能支持“唐詩的風格非常多樣"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A.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王勃)//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

B.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杜甫)

C.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楊炯)//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D.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fā)。(歐陽修)//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

4.在評價唐詩的成就時,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相近或者相同的觀點?請簡要概括。

5.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直面煩惱,認清孤獨

——史鐵生寫給侄子小水的三封信(其一)

孤獨不好,孤獨意味著自我封閉和滿足。孤獨感卻非壞事,它意味著希望敞開與溝通,是向往他者的動能。以我的經(jīng)驗看,想象力更強、藝術感覺更敏銳的人,青春期的孤獨感尤其會強烈;原因是他對未來有著更豐富的描繪與期待。

記得我在中學期間,孤獨感也很強烈,但自己不知其名,社會與家人也多漠視,便只有忍耐。其實連忍耐也不意識,但確乎是有些惶然的心情無以訴說。但隨著年齡增長,不知自何日始,卻已不再恐慌。很可能是因為,漸漸了解了社會的本來面目,并有了應對經(jīng)驗——但這是次要的,根本是在于逐漸建立起了信念——無論是對自己所做之事,還是對生活本身。

那時我還不像你,對學習有著足夠的興趣,只是被動地完成著功課。所以,課余常就不知該干什么。有時去去閱覽室,胡亂翻翻而已。美術老師倒挺看重我,去了幾回美術組,還得到夸獎,卻不知為什么后來也就不去了。見別人興致勃勃地去了田徑隊、軍樂隊、話劇隊……心中頗有向往,但也不主動參加。申請參加,似乎是件不大好意思的事,但也不愿承認是不好意思,可到底是因為什么也不深問。然而心里的煩惱還在,于是,更多時候便只在清華園里轉(zhuǎn)轉(zhuǎn)。若有幾個同學一塊兒轉(zhuǎn)還好,只是自己時,便覺心中、周圍乃至陰云下或陽光里都是空空落落的,于是很想回家??烧嬉氐郊?,又覺無聊,家人也不懂你,反為家人的無辜又添歉意。其實自己也不弄懂自己,雖終日似有所盼,但具體是什么也不清楚。

現(xiàn)在才懂,那就叫“成長的煩惱”。身體在長大,情感在長大,想象與思考的能力都在長大,但還沒能大到——-比如說像弈棋高手那樣——一眼看出許多步去,所以就會覺得眼前迷茫,心中躁動。就好比一個問題出現(xiàn)了,卻還不能解答;就好像種子發(fā)芽了,但還不知能長成什么樹;或就像剛剛走出家門,不知外界的條條道路都是通向哪兒,以及跟陌生的人群怎樣相處;煩惱就是必然。如果只是棵樹,也就容易,隨遇而安唄。如果壓根是塊石頭,大約也就無從煩惱,宇宙原本就是無邊的寂寞。但是人,尤其還是個注重精神、富于想象的人,在這世間便有了煩惱。人即煩惱——人出現(xiàn)了,才談得上煩惱。

想象力越是豐富、理想越是遠大的人,煩惱必定越要深重。這便證明了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F(xiàn)實注定是殘缺的,理想注定是趨向完美?,F(xiàn)實是常數(shù),理想是變數(shù)。因而,沒有沖突只能意味著沒有理想,沖突越小意味著理想越低、越弱,沖突越強,說明理想越趨豐富、完美。善思考,想象,是你的強項;問題是要擺清楚務虛與務實的位置,尤其要分清楚什么是你想做也能做的,什么是你想做卻沒有條件做的,什么是你不想做但必須得做的。只要處理得當,這——現(xiàn)實與理想的——沖突越強,創(chuàng)造力就越強。

所以,我看你從事藝術或思想方面的工作也許更合適。但不急,自始至終都是一條筆直而無廢步的路是沒有的。路是趟出來的,得敢于去趟。但話說回來,對每一步都認真、努力的人來說,是沒有廢步的,一時看不出作用,積累起來則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有用,甚至有大用。況且,一切學習與思考的目的,并不都是為了可用,更是為了心靈的自我完善。

我能給你的建議只是:直面煩惱,認清孤獨,而不是躲避它、拖延它。內(nèi)心豐富的人,一生都要與之打交道;而對之過多的恐懼,只是青春期的特有現(xiàn)象。就像你,考試之前緊張,一進考場反倒鎮(zhèn)靜下來了。就像亞當、夏娃,剛出伊甸園,恐懼尤甚,一旦上路則別有洞天。要緊的是果敢地邁出第一步,對與錯先都不管,自古就沒有把一切都設計好再開步的事。

記得有位大學問家說過這樣的意思:別想把一切都弄清楚,再去走路;比如路上有很多障礙,將其清理到你能走過去就好,無需全部清除干凈。魯莽者要學會思考,善思者要克服的是猶豫。目的可求完美,舉步之際則勿需周全。就像潘多拉盒子,每一答案都包含更多疑問;走路也如是,一步之后方見更多條路。更多條路,又只能選其一條,又是不可能先把每條都探清后再決定走哪一條。永遠都是這樣,所以過程重于目的。當然,目的不可沒有,但真正的目的在于人自身的完善。而完善,惟可于過程中求得。

(有刪改)

6.下列對文章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孤獨感意味著希望敞開與溝通,但也意味著自我封閉和滿足,因此作者一直以來都非常討厭孤獨。

B.伴隨著人的成長,身體、情感、想象與思考的能力都在長大,但還沒能大到一眼看到未來,人可能會產(chǎn)生迷茫與躁動。

C.人即煩惱,對于注重精神、富于想象的人而言,更是如此;人有越是豐富的想象力,煩惱必定越要深重。

D.沒有沖突意味著沒有理想;只要處理得當,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會越來越強,就能消除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

7.下列對文章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那時我還不像你”,作者現(xiàn)身說法,將自己與侄子做對比,將侄子的優(yōu)異成績與“我”的無所事事形成對照。

B.“便覺心中、周圍乃至陰云下或陽光里都是空空落落的"運用心理描寫,真切地表現(xiàn)出“成長的煩惱”。

C.本文語言與人物的身份極為相符,具有親切感,在平實質(zhì)樸的口語化表述中,又寓含精辟入里的人生道理。

D.“好像種子發(fā)芽"運用比喻,“像剛剛走出家門”運用類比,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人面對未知時的迷茫感。

8.面對孤獨,作者的心境經(jīng)歷了哪些變化?請簡要概括。

9.根據(jù)選文,簡要概括史鐵生給了侄子哪些面對煩惱與孤獨的建議。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群而不黨義

魯論《衛(wèi)靈》篇“群而不黨”,集注“和以處眾而不阿比”,君子處眾之道,誠如是矣?!墩撜Z》曰:“詩可以群。"曰:“鳥獸不可與同群?!贝恕叭?之義近公也。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痹唬骸熬硬稽h。"此“黨”之義近私也。公則為和為周,在朝可以收同寅協(xié)恭之美,在野可以釋矜世駭俗之嫌。私則為流為比,有其材則憑城據(jù)社而堪虞,無其遇則逐末隨波而不恤。公私之間、群黨之義判然矣。君子之群而不黨之由于器識學問亦昭然矣。

由是以推,王導縱惡于王敦,蔡邕銘恩于董卓,黨矣而無所為群。賈生羞伍夫絳侯,屈原被讒于靳尚,不黨而亦不能群。所謂群而不黨者,必如諸葛孔明、陸敬輿、范仲淹諸君子,以集思廣益而淵然,以黜邪崇正而毅然,以激濁揚清而靄然,蓋無其量者,不能群群矣。而識不足以自固,則又不能不黨,此其大較也。自此義不明,朝廷無以收群策群力之效,而朋黨之禍遂為世詬病。如唐之牛李、宋之洛蜀朔、明之東林,雖不可以一概論,然小人之所以傾陷正士者,無所不至。而不能以群化黨,使合乎人心之正、天理之公,諸君子亦與有責焉。以為群,則君子與君子宜無不同,何以洛蜀朔之顯分門戶?以為不黨,則聚徒講學,何必以詆譏朝政為能。非器識學問之兼至者,蓋不足以語此矣。

后之君子果以釋黨為心而不以樹黨為事則進而正色立朝退而杜門養(yǎng)晦。其在《禮》曰:“君子敬業(yè)樂群。"此君子之群也。其在《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贝瞬稽h之君子所普為治也。否則意氣未化,而聲氣助之,至欲合群力為君國抗,此則天下之亂也。

(節(jié)選自《趙佩茳集》,有刪改)

10.文中畫框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勾選相應位置。

后之君子A果以釋黨B為心C而D不以樹黨為事E則進F而正色G立朝H退而杜門養(yǎng)晦

11.下列對文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昭,指光明的,與《離騷(節(jié)選)》中“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的“昭”詞義相同。

B.縱,指放縱、任由,與《揚州慢(淮左名都)》中“縱豆蔻詞工"的“縱”詞義不同。

C.邪,用作名詞,與《師說》中“圣益圣,愚益愚"的第一個“愚”字用法相同。

D.王道,指以仁義統(tǒng)治天下的政策,孟子在《齊桓晉文之事》中有對“王道"的相關描述。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文章開頭引經(jīng)據(jù)典,分析“群”“黨"的不同內(nèi)涵,闡明了集體與個人、群與黨之間有明顯的區(qū)別。

B.作者認為,王導、蔡邕黨而不群,賈生、靳尚不黨不群,是因為他們不是器量見識與才學兼?zhèn)涞娜恕?/p>

C.作者認為唐代的牛李黨爭,宋代洛、蜀、朔三黨分立以及明代東林黨等,都存在小人用卑劣的手段構陷排擠正直之士的情況。

D.作者認為像諸葛孔明、陸敬輿、范仲淹等人群而不黨,真正達到了《禮記》和《尚書》中所提出的“君子之群”的境界。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私則為流為比,有其材則憑城據(jù)社而堪虞,無其遇則逐末隨波而不恤。

(2)自此義不明,朝廷無以收群策群力之效,而朋黨之禍遂為世詬病。

14.歷史上的朋黨之禍值得后人警惕,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概括“黨而不群"的危害。

三、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題。

金陵懷古(其四)

王安石

憶昨天兵下蜀江,將軍談笑士爭降。

黃旗已盡年三百,紫氣空收劍一雙。

破堞自生新草木,廢宮誰識舊軒窗。

不須搔首尋遺事,且倒花前白玉缸!

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15.下列對兩首詩詞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A.《金陵懷古》首聯(lián)以回顧往事起筆,寫趙宋王者之師的摧枯拉朽之勢,“將軍談笑士爭降”與《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有異曲同工之妙。

B.《金陵懷古》頸聯(lián)筆觸從懷古幽思中回到現(xiàn)實,將眼前殘破的城樓、廢舊的宮殿與新生的草木形成對比,對趙宋王朝的衰敗發(fā)出無限感慨。

C.《桂枝香金陵懷古》開頭三句,寥寥數(shù)語即交代清楚時令、地點、天氣,詞人憑欄遠眺,一片磅礴壯美的秋色映入眼簾。這樣起筆,讓這篇登高懷古之作頓顯不凡氣勢。

D.《桂枝香金陵懷古》“彩舟”“云淡"色彩鮮明,“星河”“鷺起"虛實相生。這兩句不僅把整幅金陵秋景圖展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而且進一步開拓了詩人和讀者的觀察視野。

16.王安石《金陵懷古(其四)》與《桂枝香金陵懷古》同為懷古,分別表達了怎樣的不同情感?抒發(fā)情感的方式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詩詞簡要分析。

四、默寫題

17.補寫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行路難》中借用兩個典故表達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邊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

(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中,直接表露詩人長久貶謫無限辛酸,流露出內(nèi)心的憤懣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從“隔千里兮并明月”演化而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長沙過賈誼宅》詩中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劇命運,以及欲求解脫而不可得的苦悶的詩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商山早行》中觸景生情,把景物描寫與夢境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以抒發(fā)詩人思鄉(xiāng)懷親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商隱的《無題》這首詩中寓情于景,以春光易逝,人力對此無可奈何,渲染離清,極寫傷別沉痛心情和纏綿的相思之苦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行香子》一詞中頗似辛棄疾中“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8)杜甫《春望》中“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與他的《月夜憶舍弟》一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達的意思相近。

(9)《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意說得輕松灑脫,實際上卻是難以擺脫心頭的沉重抑塞。

(10)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表明效忠朝廷的態(tài)度和決心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

(11)情不勝其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忽乎!

五、語言表達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關于《詩經(jīng)》的注釋、注解、翻譯、解讀的作品________,周振甫先生的《〈詩經(jīng)〉譯注》,就是我們古典詩詞愛好者熟知常用的一本。

周振甫先生有不少著作,在學術界頗有聲望,且作為中華書局的老編審,他一生勤苦校書,________,在典籍譯注上也有較大成就。()。《〈詩經(jīng)〉譯注》是他較有代表性的譯注作品,成書于周老晚年。此書2002年由中華書局推出后,至今已重印四次。

《〈詩經(jīng)〉譯注》是《詩經(jīng)》的全譯本,周振甫先生逐一介紹了每一詩句中重要詞語的讀音、釋義。而且,書中每首詩下面都有題解,闡明了詩作的時代背景、詩旨,并給出了鑒賞和翻譯。細讀可以發(fā)現(xiàn),其譯文內(nèi)容在信、達的基礎上力求其雅,還________地以現(xiàn)代民歌譯古代民歌,每句對譯,附有原文,便于讀者比照讀本。在書中,周振甫先生善于采納古今《詩經(jīng)》注家之長,并________。無論是解題還是注釋,他都表述得簡明而精致,還被收入了《十三經(jīng)譯注叢書》,是古典文學愛好者不可不備的基本讀本。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A.恒河沙數(shù)樂此不疲獨樹一幟水乳交融

B.鋪天蓋地津津樂道獨樹一幟融會貫通

C.恒河沙數(shù)樂此不疲獨出心裁融會貫通

D.鋪天蓋地津津樂道獨出心裁水乳交融

1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他譯注的《文心雕龍》《詩品》《洛陽伽藍記》等古籍,為學界廣泛贊譽

B.學界廣泛贊譽他譯注的《文心雕龍》《詩品》《洛陽伽藍記》等古籍

C.《文心雕龍》《詩品》《洛陽伽藍記》等古籍因他譯著,為學界廣泛贊譽

D.他因譯著《文心雕龍》《詩品》《洛陽伽藍記》等古籍,為學界廣泛贊譽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無論是解題還是注釋,他都表述得簡明而精致,這本書還被收入了《十三經(jīng)譯注叢書》,是古典文學愛好者不可不備的基本讀本。

B.無論是解題還是注釋,他都表述得簡明而精當,還被收入了《十三經(jīng)譯注叢書》,是古典文學愛好者不可不備的基本讀本。

C.無論是解題還是注釋,這本書都表述得簡明而精致,還被收入了《十三經(jīng)譯注叢書》,是古典文學愛好者不可不備的基本讀本。

D.無論是解題還是注釋,他都表述得簡明而精當。這本書還被收入了《十三經(jīng)譯注叢書》,是古典文學愛好者不可不備的基本讀本。

六、材料作文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蘇格拉底選擇向生而死,史鐵生選擇向死而生,都是信守于有意義地生活而做出的選擇。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不斷地做選擇。

選擇是什么?你選擇了什么?為什么做出這樣的選擇?

要求:請自選角度,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搬用現(xiàn)代文閱讀的材料;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除詩歌、小說外,文體不限但須明確)

七、基礎知識

22.請選出下列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

A.他的記憶力之強,讓人只能望其項背。

B.他講的故事栩栩如生,引人入勝。

C.他這部作品展現(xiàn)了陜西的原始風光,汁醇味正。

D.他善吹鐵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聲。

23.請給下列文言虛詞義項填上對應選項。

①與

(1)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師說》)()

(2)秦伯說,與鄭人盟。(《燭之武退秦師》)()

(3)沛公曰:“孰與君少長?”(《鴻門宴》)()

A.連詞,連接詞與詞、詞組與詞組,表并列,可譯為“和"跟”“同"或仍作“與”

B.復音虛詞,孰與:表比較、選擇,譯為“跟……比較,哪一個更……"。

C.介詞,表施動者發(fā)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對象,可譯為“和”“跟"等

②因

(1)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疏》)()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

(3)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蘇武傳》)()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

A.趁機,由此,趁此。

B.通過,經(jīng)由。

C.依靠,憑借。

D.介詞,因為,由于。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人人都會寫詩”理解錯誤,依據(jù)材料一原文“寫詩幾乎成為當時唐朝全民性的文藝活動"可知,并不是“人人都會寫詩”,而是“幾乎"人人都會寫詩。

B.原因分析錯誤。由材料一可知,唐詩成為經(jīng)典是因為“從作者的身份、詩作的數(shù)量和詩人的數(shù)量來看,唐代詩歌都達到了一個極其輝煌的程度”“藝術造詣登峰造極"風格非常多樣”“具有強大的時間穿透性"等因素促成的;另外從材料二來看,“所有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就使得唐詩盛況空前,后難為繼”可知,唐詩成為經(jīng)典,絕非“其藝術造詣登峰造極"和“詩歌數(shù)量和詩人數(shù)量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兩方面促成的。

D.“因為進士是科舉中最貴重的,所以以詩賦為主要考試內(nèi)容的進士考試"理解錯誤。依據(jù)材料二原文“進士是科舉中最貴重的,而進士的考試以詩賦為主要內(nèi)容。這種決定士子前途的考試和因之而派生的行卷之風,也直接促進了詩歌的創(chuàng)作”可知,“進士是科舉中最貴重的"和“以詩賦為主要考試內(nèi)容的進士考試”并不是因果關系。故選C。

2.答案:B

解析:B項,“只要隨時把帶有時代因素的理解填充進去,就能豁然開朗,與作者發(fā)生跨越時間的共鳴"分析錯誤。依據(jù)材料一原文“經(jīng)典在流傳過程之中,會得到不斷的闡釋和接受,會融入很多時代因素,成為作者和讀者的一個公共空間,作者在寫的時候就會留下空白,等著讀者去填充。讀者在讀一首詩的時候,在某一個時間節(jié)點,忽然之間豁然開朗,領悟到詩歌的真諦,那么這時候我們就和作者發(fā)生了共鳴”可知,讀者在讀詩時,要有特定的“時間節(jié)點”,然后才“豁然開朗”,但這并不是說“只要隨時把帶有時代因素的理解填充進去,就能豁然開朗"。

故選B。

3.答案:D

解析:D.由題干要求“不能支持‘唐詩的風格非常多樣’這一觀點”可知,“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fā)"出自宋朝文學家歐陽修的詩作,“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出自宋朝文學家王安石的詩作,用宋朝文學家的詩作不能支持“唐詩的風格非常多樣"這一觀點。

故選D。

4.答案:①寫詩成為全民性文藝活動。

②詩歌題材豐富多樣。

③唐朝詩歌盛況空前。

解析:首先,依據(jù)材料一“在作者方面,寫詩幾乎成為當時唐朝全民性的文藝活動,各行各業(yè)都有詩作傳世,甚至不乏無名氏的精彩詩作留了下來”和材料二“唐人思想比較活潑,言行較少拘束。這就為詩歌創(chuàng)作和流行提供了方便,從而形成了唐詩的群眾性基礎。大家都愛寫詩,愛讀詩。這對于唐詩的發(fā)達,詩人的成長,是不可能不發(fā)生積極作用的"可知,兩則材料都認為唐朝寫詩是全民性的文藝活動。

其次,依據(jù)材料一“唐詩的風格非常多樣。既有像杜甫這樣描寫現(xiàn)實的偉大詩人,也有像李白這樣風格比較浪漫的詩人,同時還有一些深受禪宗思想濡染的詩人。而且中國古典詩歌的各種體裁的發(fā)展,在唐代都達到一個全盛時期”和材料二“國內(nèi)各民族的融合,還加上當時日趨頻繁的國際文化交流,都使得各階級階層的生活變得豐富復雜,為作家們的修養(yǎng)和創(chuàng)作提供了多種多樣的養(yǎng)料和素材"前輩們積累起來的藝術經(jīng)驗,充分表現(xiàn)了漢語之美的多種樣式,都使得他們易于借鑒昔賢,馳騁才力,發(fā)抒性靈,來擴大詩的反映面,提高詩的表現(xiàn)力”可知,兩則材料都認為唐朝詩歌體裁風格多種多樣。

最后,依據(jù)材料一“從作者的身份、詩作的數(shù)量和詩人的數(shù)量來看,唐代詩歌都達到了一個極其輝煌的程度,堪稱中國歷史上詩歌的黃金時代"而他們學寫詩歌,就像練書法時臨帖一樣,也是以唐詩為榜樣”和材料二“所有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就使得唐詩盛況空前,后難為繼"可知,兩則材料都認為唐朝詩歌創(chuàng)作盛況空前。

5.答案:①首先提出問題“唐詩何以成為經(jīng)典”。②然后分別從數(shù)量(詩人、詩作)、藝術造詣登峰造極、風格多樣、具有強大的時間穿透性等四方面進行分析。③最后得出“唐詩的發(fā)展過程就是其不斷經(jīng)典化的過程"的結(jié)論。解析:首先,文章開頭即提出“唐詩何以成為經(jīng)典”的問題,屬于提出問題部分。

其次,又分別從“從作者的身份、詩作的數(shù)量和詩人的數(shù)量來看,唐代詩歌都達到了一個極其輝煌的程度,堪稱中國歷史上詩歌的黃金時代”,即詩人的身份、詩作數(shù)量和詩人數(shù)量;“唐詩之所以成為古代文學的經(jīng)典,主要是因為它的藝術造詣登峰造極”,即藝術造詣方面;“不僅如此,唐詩的風格非常多樣"而且中國古典詩歌的各種體裁的發(fā)展,在唐代都達到一個全盛時期”,即體裁風格多樣;“唐詩之所以經(jīng)典,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經(jīng)典是要經(jīng)過長時間檢驗的,而唐詩具有強大的時間穿透性”,即唐詩具有強大的時間穿透性等四方面來進行分析唐詩成為經(jīng)典的原因。

最后,得出結(jié)論“所以唐詩一千多年來,從唐代傳到今天,是一代一代的讀者不斷努力、不斷經(jīng)典化的過程”,即“唐詩的發(fā)展過程就是其不斷經(jīng)典化的過程"。

6.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A.“孤獨感……但也意味著自我封閉和滿足”錯誤,偷換概念,文中說的是“孤獨意味著自我封閉和滿足”,而非“孤獨感”?!白髡咭恢币詠矶挤浅S憛捁陋?也曲解文意,根據(jù)后文表述可知,作者并不是一直都很討厭孤獨。C.“人有越是豐富的想象力,煩惱必定越要深重”以偏概全,原文表述是“想象力越是豐富、理想越是遠大的人,煩惱必定越要深重"。D.“就能消除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無中生有,原文只說“只要處理得當,這——現(xiàn)實與理想的——沖突越強,創(chuàng)造力就越強”,并沒有說這樣可以消除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故選B。

7.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文章藝術特色的能力。A.“侄子的優(yōu)異成績”理解有誤,侄子對學習有足夠的興趣不等于成績優(yōu)異。故選A。

8.答案:①中學期間,作者面對強烈且不知其名孤獨感,選擇默默忍耐,總感到內(nèi)心空虛;②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了解到社會的本來面目以及有了應對經(jīng)驗后,面對孤獨便不再恐慌,甚至逐漸建立起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生活的信念;③到現(xiàn)在,作者可以直面煩惱,認清孤獨。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心理變化的能力。根據(jù)“記得我在中學期間,孤獨感也很強烈,但自己不知其名,社會與家人也多漠視,便只有忍耐。其實連忍耐也不意識,但確乎是有些惶然的心情無以訴說"可見,①中學期間,作者面對強烈且不知其名的孤獨感,選擇默默忍耐,總感到內(nèi)心空虛。根據(jù)“隨著年齡增長,不知自何日始,卻已不再恐慌。很可能是因為,漸漸了解了社會的本來面目,并有了應對經(jīng)驗——但這是次要的,根本是在于逐漸建立起了信念——無論是對自己所做之事,還是對生活本身”可見,②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了解到社會的本來面目以及有了應對經(jīng)驗后,面對孤獨便不再恐慌,甚至逐漸建立起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生活的信念。根據(jù)“我能給你的建議只是:直面煩惱,認清孤獨,而不是躲避它、拖延它"可見,③現(xiàn)在,作者可以直面煩惱,認清孤獨。

9.答案:①處理好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②直面煩惱,認清孤獨,而不是躲避它、拖延它;③果敢地邁出第一步,每走一步都認真、努力:目的可求完美,舉步之際則勿需周全;④過程重于目的,但不可沒有目的,認識到真正的目的在于心靈的自我完善,在過程中求得完善。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從“只要處理得當,這——現(xiàn)實與理想的——沖突越強,創(chuàng)造力就越強”可見,①處理好理想與現(xiàn)實的沖突。從“我能給你的建議只是:直面煩惱,認清孤獨,而不是躲避它、拖延它"可見,②直面煩惱,認清孤獨,而不是躲避它、拖延它。從“路是趟出來的,得敢于去趟。但話說回來,對每一步都認真、努力的人來說,是沒有廢步的”“要緊的是果敢地邁出第一步,對與錯先都不管,自古就沒有把一切都設計好再開步的事"目的可求完美,舉步之際則勿需周全”可見,③果敢地邁出第一步,每走一步都認真、努力:目的可求完美,舉步之際則勿需周全。從“不可能先把每條都探清后再決定走哪一條。永遠都是這樣,所以過程重于目的。當然,目的不可沒有,但真正的目的在于人自身的完善。而完善,惟可于過程中求得"可見,④過程重于目的,但不可沒有目的,認識到真正的目的在于心靈的自我完善,在過程中求得完善。

10.答案:CEH

解析:句意:后世君子如果把放下黨爭作為本心,而不把建立私黨作為要事,那么一旦入朝為官就會神色嚴肅地立于朝堂,一旦離開朝堂為民就會閉門謝客韜光養(yǎng)晦。

“后之君子”為主語,“果以釋黨為心"與“不以樹黨為事”句子結(jié)構一致,分別作“后之君子"的謂語,“而”為連詞,表并列,故在“為心"和“為事”后斷開,即C和E處;

“退而杜門養(yǎng)晦"與“進而正色立朝”結(jié)構一致,在“退"前斷開,即H處。

故選CEH。

11.答案:A

解析:A.錯誤。顯然/光明純潔。句意:君子合群共處而不結(jié)黨結(jié)派源自于他們的器量見識學問是很顯然的了。/唯獨我光明純潔的品質(zhì)還沒有虧損。

B.正確。放縱,任由/縱然。句意:王導縱容王敦行惡。/縱然杜牧的文采再好。

C.正確。兩者都為形容詞作名詞。奸邪之人/愚人。句意:因為斥退奸邪之人,崇尚正直而形成堅毅剛強的性格。/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D.正確。故選A。

12.答案:B

解析:B.“靳尚不黨不群”錯,由原文“王導縱惡于王敦,蔡邕銘恩于董卓,黨矣而無所為群。賈生羞伍夫絳侯,屈原被讒于靳尚,不黨而亦不能群"可知,王導、蔡邕二人是黨而不群,而賈生和屈原則是不黨不群,至于靳尚則無明確定論。故選B。

13.答案:(1)(強調(diào))個人就是放縱無度,就是依附勾結(jié),有才能的人就拉幫結(jié)社讓人憂慮,沒有機遇的人就追求不重要之物、隨波逐流而毫無顧忌。

(2)自從這個道理不彰明之后,朝廷沒有辦法收到聚攏眾人、共同策劃、一起出力的成效,于是結(jié)黨營私導致的災難就被后世批評指責。

解析:(1)“為比”,依附勾結(jié);“堪虞”,讓人憂慮;“逐末”,追求不重要之物;“恤”,顧忌。

(2)“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為”,被;“詬病”,批評指責。

參考譯文:

群而不黨義

魯論語《衛(wèi)靈公》篇“群而不黨”,注釋為“和氣地和眾人相處,不偏袒勾結(jié)”,君子和眾人相處的原則,確實像這樣啊?!墩撜Z》中說:“詩可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也說:“(人)不可以和鳥獸同群相處?!边@里“群"的意思是傾向于集體的。孔子說:“人的過錯,各自取決于他所屬的類別。”孔子說:“君子不拉幫結(jié)派。"這里“黨”的意思是傾向于個人的。(強調(diào))集體就是和睦和諧,就是公正團結(jié),在朝廷可以借此收獲恭謹事君、合作辦事的美政,在民間可以借此消解使世人驚駭?shù)南釉埂?強調(diào))個人就是放縱無度,就是依附勾結(jié),有才能的人就拉幫結(jié)社讓人憂慮,沒有機遇的人就追求不重要之物、隨波逐流而毫無顧忌。集體個人之間、群和黨的意義就顯然(不同)了。君子合群共處而不結(jié)黨結(jié)派源自他們的器量見識學問是很顯然的了。

由這我們可以推論出,王導縱容王敦行惡,蔡邕對董卓的恩情銘刻于心,這是結(jié)黨營私而不是君子的合群啊。賈誼把和武夫絳侯周勃同朝為官當作恥辱,屈原遭靳尚的讒言所害,他們不結(jié)黨營私也不合群。人們所說的真正的合群但不結(jié)黨營私的人,一定要像諸葛孔明、陸敬輿、范仲淹諸位君子一樣,因為集合群眾的思想,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而達到精深廣博的境界,因為斥退奸邪之人,崇尚正直而形成堅毅剛強的性格,因為去除污濁,發(fā)揚清正而和氣友善,如果沒有他們這樣的器量的人,就不能夠團結(jié)群體。然而才學見識不足以使自己堅實穩(wěn)固,又不得不和人結(jié)成黨派,這就是大致的情況。自從這個道理不彰明之后,朝廷沒有辦法收到聚攏眾人、共同策劃、一起出力的成效,于是結(jié)黨營私導致的災難就被后世批評指責。像唐末的牛李黨爭,宋代的洛、蜀、朔三個黨派,明朝的東林黨人,雖然不能夠一概而論,但是卑劣小人用來傾力構陷正直之士的手段,沒有什么不用的。然而不能用合群相處化解結(jié)黨之禍,使他們的行為能夠符合人心的公正、天理的公道,那么諸位君子也負有責任啊。如果認為君子應該合群相處,那么君子與君子之間就應該沒有什么不同,那為什么洛、蜀、朔三黨要明顯地區(qū)分派別?如果認為君子不應該結(jié)黨營私,那么聚集弟子講授學習,又為什么一定以詆毀譏諷朝政來顯示自己的能力本事。不是器量見識與才學兼?zhèn)涞娜?,大概是不值得對他們說這些的。

后世君子如果把放下黨爭作為本心,而不把建立私黨作為要事,那么一旦入朝為官就會神色嚴肅地立于朝堂,一旦離開朝堂為民就會閉門謝客韜光養(yǎng)晦,那就是《禮記》中所說的:“君子專心學習,樂于和同群之人相處。"這才是君子之群。那就是《尚書》中所說的:“沒有偏愛,沒有結(jié)黨,王道浩蕩無私?!边@就是不結(jié)黨營私的君子的普遍做法。如果不這樣,那么偏激的情緒還沒化解,又有聲勢助長它,以至于想要聚集眾人的力量和君主朝廷對抗,這就是天下大亂啊。

14.答案:①傾力迫害正直之士,使人心之正、天理之公淪喪;②利用黨派的力量與朝廷對抗,棄國家利益于不顧,導致天下大亂。

解析:“黨而不群"的意思是,結(jié)黨營私而不能和氣地和眾人相處。題干要求概括“黨而不群”的危害。

①文章第二段,以“唐之牛李、宋之洛蜀朔、明之東林"的事例,指出“然小人之所以傾陷正士者,無所不至。而不能以群化黨,使合乎人心之正、天理之公,諸君子亦與有責焉”,可知傾力迫害正直之士,使人心之正、天理之公淪喪;

②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否則意氣未化,而聲氣助之,至欲合群力為君國抗,此則天下之亂也”,可知“黨而不群”之人可以利用黨派的力量與朝廷對抗,棄國家利益于不顧,導致天下大亂。

15.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B.“對趙宋王朝的衰敗發(fā)出無限感慨"理解錯誤。此處的“破堞”和“廢宮"都是前朝敵國的,并非指趙宋王朝的衰敗。詩人用對比手法只是更加突出其衰敗,以此來警醒趙宋王朝的當政者。C.“一片磅礴壯美的秋色映入眼簾”錯,詞人憑欄遠眺,一片明凈肅殺的秋色映入眼簾,氣勢不凡。D.“虛實相生"錯?!疤搶嵪嗌卞e,“星河鷺起”,白鷺好像在銀河里飛舞,“云淡”“鷺起"應為動靜相生。故選A。

16.答案:①《金陵懷古(其四)》表達歷史更替具有必然性,無須傷感和惆悵的達觀之情。尾聯(lián)直抒胸臆,寫到用不著為歷史搔首惆悵,還是開懷暢飲這美酒吧,隱含著詩人對歷史興亡的獨特感受。②《桂枝香金陵懷古》表達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感嘆和對北宋統(tǒng)治者的告誡。下片借古諷今,化用典故,表達出對六朝競逐奢靡而相繼滅亡的悲嘆之情,同時提醒北宋統(tǒng)治者要奮起變革,才可避免重蹈覆轍。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在理解兩首詞內(nèi)容,抓住傳情達意的字詞句比較抒發(fā)情感和抒情方式的不同。(1)《金陵懷古(其四)》尾聯(lián)“不須搔首尋遺事,且倒花前白玉缸”,是說用不著為這些舊事搔首惆悵,還是開懷暢飲這玉杯中的美酒吧。尾聯(lián)直抒胸臆,寫到用不著為歷史搔首惆悵,還是開懷暢飲這美酒吧,隱含著詩人對歷史興亡的獨特感受,隱含著詩人對歷史興衰的獨特感受:千百年來,歷史朝代的興亡更替具有必然性,人們對此無能為力,也無需為此傷感惆悵。表達了作者認為歷史更替具有必然性,無須傷感惆悵的達觀之情。(2)《桂枝香金陵懷古》,此詞通過對金陵景物的贊美和歷史興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對當時朝政的擔憂和對國家政治大事的關心和對北宋統(tǒng)治者的告誡。上闋寫登臨金陵故都之所見?!俺谓?翠峰”“征帆"斜陽”“酒旗"西風”“云淡"鷺起”,依次勾勒水、陸、空的雄渾場面,境界蒼涼。下闋寫在金陵之所想?!胺比A競逐"涵蓋千古興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華表面掩蓋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六朝舊事"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接連化用典故,“千古憑高"是直接抒情,憑吊古跡,追述往事,抒對前代吊古、懷古不滿之情。下闕今昔對比,時空交錯,虛實相生,表達出對六朝競逐奢靡,而相繼滅亡的悲嘆之情,同時提醒北宋統(tǒng)治者要奮起變革,才可避免重蹈覆轍。

17.答案:(1)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2)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5)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7)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

(8)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9)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10)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1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12)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13)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有:“嬋娟”“鳧"飏”“弊"。

18.答案:C

解析:第一空,恒河沙數(shù):形容數(shù)量極多,像恒河里的沙子一樣。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到處都是。語段中說的是關于注釋、注解、翻譯、解讀《詩經(jīng)》的作品很多,并沒有“聲勢大,來勢猛”之意,使用“恒河沙數(shù)"更合適。

第二空,樂此不疲:因喜歡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津津樂道:很感興趣地談論。語段中說的是周振甫十分熱愛編審工作并沉浸其中,應用“樂此不?!?。

第三空,獨出心裁:原指詩文的構思有獨到的地方,后來指想出來的辦法與眾不同。獨樹一幟:單獨樹立起一面旗幟,指自成一家。語段中形容的是“以現(xiàn)代民歌譯古代民歌"這一與眾不同的做法,應用“獨出心裁”。

第四空,融會貫通:參考并綜合多方面的知識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徹的領悟。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形容關系非常融洽或結(jié)合十分緊密。語段中說的是吸收融合各家之長,應用“融會貫通"。故選C。

19.答案:A

解析:括號前的內(nèi)容提到了周振甫的譯注成就,括號內(nèi)的內(nèi)容應是對這一成就的具體介紹。根據(jù)陳述對象一致的原則,補寫的語句應該用“他”承接上文,由此排除B、C兩項。

根據(jù)整個文段的意思可知,“為學界廣泛贊譽"應是“古籍”,所以補寫語句的主語用“古籍"最合適,這樣就可以直接引出后面的《〈詩經(jīng)〉譯注》,語句銜接更緊密,而D項的主語是“他”。故選A。

20.答案:D

解析:畫橫線的句子存在兩處語?。壕渥有问缴系闹髡Z是“他”,但從意思上看,“被收入”和“是……基本讀本"的主語應為《〈詩經(jīng)〉譯注》這本書,主語被暗換,應在“還被收入”前添加主語;“表述"和“精致”不搭配,應將“精致"改為“精準”“精當"之類的詞語。

A.“表述得簡明而精致”沒有修改,應將“精致"改為“精準”“精當"之類的詞語。

B.“還被收入”前沒有添加主語,應在“還被收入"前加上主語“這本書”。

C.“他"改為“這本書”,主語暗換雖不存在,但“表述得簡明而精致"依然沒有修改,應將“精致”改為“精準"精當”之類的詞語。故選D。

21.答案:

堅定選擇,矢志不渝

在人生岔路口上,我們面臨許多選擇,恰如蘇格拉底選擇向生而死,史鐵生選擇向死而生。面對選擇,我們常常會糾結(jié)。之所以糾結(jié),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明確的人生方向,以致于迷失自我。要想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就必須正確選擇前進的方向,并不忘初心矢志不渝。

作家馬里奧·普佐說:“偉大的人不是生下來就偉大,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顯示其偉大。"古來有多少偉人,他們不是循著常人走的方向走下去,而是選擇在荊棘叢生的山坡上用血和汗鑄成一條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令行高舉,才華出眾,終因君王昏庸,佞臣當?shù)?,他寧愿選擇抱石投入汨羅江也不向敵國低頭;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選擇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寧可歸隱也不愿留在黑暗的官場;詩仙李白選擇一生不愿為功名利祿束縛,斗酒詩百篇,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這些人飽讀詩書,才華卓著,他們沒有按常人的方向,讀書但為求功名,而用自己的選擇,堅定了自己的志向,成就了偉大。

一個人有高遠的信念固然重要,但關鍵還需要舵來掌握前進的方向。班超放棄了書齋,選擇了馳騁沙場,為國家立下萬世不朽之功勛,在茫茫西域中將自己的身影定格為一座豐碑,從此便留下投筆從戎的佳話。樊錦詩選擇了敦煌的方向,選擇了在風云變幻的世界中堅守自己人生的信念,這位敦煌的女兒,把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事業(yè),成就了人生的輝煌。他們選對了自己的方向,把握住了自己命運的舵,從而將自己生命的船擺渡到了成功的彼岸。只有備上人生的方向盤,才能沖出風沙彌漫、煙霧籠罩,去贏得燦爛星光、滿天朝霞。

若說選擇是奮斗的“原點”,堅守就如同“半徑”,唯有二者兼?zhèn)?,才能畫好事業(yè)之圓、人生之圓。現(xiàn)實中,很多人一開始也擁有高遠的目標、美好的愿景,最終卻沒有抵達目的地。究其原因,要么是走得太遠、忘記了為什么出發(fā),逐漸偏離了正常的軌道;要么是耐不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寂寞,抵不住“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誘惑,不愿花時間和精力去鑿一口深井,自然也就難以品嘗到成功的甘泉。事實證明,做任何事情都是始于初心、成于堅守,守得住、行得穩(wěn),才能積蓄力量、厚積薄發(fā)。所以,有選擇,更要有堅守。

請記?。褐挥蟹较蛘_,堅守選擇,人的一生才會顯示出無限的價值和綻放耀眼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