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陳氏主要支派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9/06/wKhkGWc8PCSAWyt5AAMxKr7JroE470.jpg)
![晉江陳氏主要支派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9/06/wKhkGWc8PCSAWyt5AAMxKr7JroE4702.jpg)
![晉江陳氏主要支派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9/06/wKhkGWc8PCSAWyt5AAMxKr7JroE4703.jpg)
![晉江陳氏主要支派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9/06/wKhkGWc8PCSAWyt5AAMxKr7JroE4704.jpg)
![晉江陳氏主要支派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9/06/wKhkGWc8PCSAWyt5AAMxKr7JroE47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晉江陳氏主要支派一、涵江陳姓涵江陳肇基祖念吾公,諱乾,字坤德,生于1250年,子二,長碧溪,次清溪。碧溪為本支之祖。清溪居地未詳。據(jù)涵江陳府族譜所載,明代文淵閣大學士蔣德璟所書譜序:'余涵江之陳氏是于穎川籍改閩之興郡蒲邑涵頭,至宋狀元參政諱文峰公開科發(fā)甲于鼎甲榮恩。''至元因海寇混雜,退居泉青陽,是乃始祖念吾公隱逸,至碧溪公外岳官是涵江謝天官諱許公之婿,因而遷籍,始又重興復業(yè)焉。'在族譜世系篇中亦云:'晉安諸陳為最繁,諸陳有派別之,涵江之陳派出固始,自唐季閩,世家晉江青陽山,至元延祐年間始遷涵江,遂為涵江破荒始基之祖公。'涵江陳以碧溪為一世祖。碧溪生子四,曰容齋,曰次齋,曰三齋,曰少齋。容齋、次齋傳涵江本里。三齋出祖安溪勃口,少齋出祖柴塔及廈門。二世長房容齋公生子三,曰默齋、曰靜齋、曰曉然。默齋傳本里,靜齋出祖安海,曉然出祖樓下鄉(xiāng)。五世敏齋于明弘治壬子年中亞魁,癸丑年聯(lián)捷進士,任南京兵部郎中,廣東高州知府。六世敏齋生子五,其第五子省軒出祖永春。二世二房次齋公生子一,曰真隱。真隱生子二,曰珍齋、曰安遇公。四世珍齋為二房長之祖,俗稱獺堀房。后獺堀房又一支分居惠安崇武獺堀。五世學乙分居泉州筍江,寂然分居安海六角亭橋頭,喬山傳本里,草堂分居晉江永和茂亭村,七子分居缺塘。六世敬齋生子一,曰質齋。七世質齋生子三:曰直野、曰吝公、曰紫峰(陳琛?)。
涵江陳姓至今已傳二十五世,歷代英才輩出。有陳腆,明代廣東高州、涼州知府教諭;陳?。ㄗ戏澹鞔?、貴州提督學政;陳讓,明代東城監(jiān)察御史;陳舉賢;明代廣東敘浦縣正堂;陳伯英,明代工部主事;陳應春,明代兵部左侍郎;陳龍可,明代戶部郎中、廣東瓊州正堂;陳朝京,明代福協(xié)都督府;陳韓遴,清代刑部尚書前翰林院掌院吏、禮二部左侍郎;陳元捷,清代廣東化州知州;陳元松,清代吏部驗司主事;陳紹芳,清代廣東肥鄉(xiāng)縣正堂;陳大揚,清代廣東龍門協(xié)鎮(zhèn)府恩榮四世;陳進,清乾隆年間選取拔貢第一名;陳施,清代侯選縣正堂;陳元錫,清代乾隆年間二甲進士等。蔣德璟曾為之立匾曰'一門鄒魯'。
涵江陳氏從十五世起諱行是:'義禮傳家淑德長垂奕禩。'字行是:'文章華國徽聲遠播芳洲。'涵江陳氏宗祠楹聯(lián)是:'分譜出莆田歷青陽居涵江相度定基角趾雛麟綿世澤;開科由太守在理學繼忠諫先后濟美簪纓孺鵲衍宗風。'涵江陳本村人口3000余人。
二、社店陳姓社店古時稱'熬里傳芳',始祖欽公,941年由河南光州固始避石晉亂入閩,扶閩王封統(tǒng)制,侍趙宋賜郡守。二世玄公于北宋開寶舉進士,任江西袁州太守。三世甫實,北宋景德舉明經,任廣東惠州通判,厭惡官場腐敗,辭官歸隱于羅裳南麓,開宗社店。甫實生子四:長元珪分居壩頭、坑黃,后子孫肇趾上廳林即杜碑厝;次子元琇居社店;三子元璜徙古塘;四子元瑞徙泉北朋山田邊嶺。社店四世元琇捐建安平鎮(zhèn)內市橋,創(chuàng)建祠堂,籌建草庵。六世真澤獨資裝草庵寺摩尼石佛。十六世詰波幼逃倭難出家,任承天、開元二寺主持,化緣建寺,晚年創(chuàng)建小宗。二十八世榮宗旅居臺灣,返梓目視鄉(xiāng)族分岐教育不振,倡和辦學,親執(zhí)教又籌建校。
杜碑厝七世賡安分支前厝,賡麗分支后厝。前厝一支分右花,再由右花析居前店(500人),又另一支分支臺灣,本處小橋600人左右。杜碑厝祠堂聯(lián)是'唐虞世胄傳鳳陂,松溪儒學授正堂。'杜碑厝陳氏字行:'建永弘堯,肖挺仕朝,其志廷士,宗道昭金,玉文耀圭,章介以方,子孝孫賢,名垂百世,平易為人,乃能克家,聲振行宇,法則是君,昆仲友愛,公元長存,詩書經傳,義定千秋,立式巨川,至正太平,左右乃時,令向中天,情純先代,尚德萬年。'
三、飛錢陳姓晉江屬飛錢派陳汝器之一裔有兩大支派,第一支為肇基安海后庫的宋至統(tǒng)年間知福寧州,歷金華府的公致,第二支為公致之三弟曦文之子有積由仙游入泉。有積之子庚郎,號念七者肇基磁社陶澤,為陶澤一世祖(即大宅)。因兩支均系樂縣正堂樞公之子,故按兄弟順序述之。
(1)樞公子五,長子公致仕歸居安海后庫。公生子一,曰堯則,宋任浙江余姚縣尉,歷知江西吉水,父子均隨陸秀夫和宋主溺海而死。堯則生子二,曰君哲、曰君睿。君哲分支東房,君睿分支西房。五世君哲生子一,曰元麟。六世元麟生子六,長子天錫分東長房,次子未詳,三子天爵分東二房,即溪頭房,四子天壽分龍廈,五子天性分永和侖后,六子天才分沙塘后庫。君睿一支傳至七世生三子,白齋分西房,為竹腳侯安房,父齋分西房二房,名為下店房,純齋分西房三房,名為大街房。三房之支分為三房者,自八世起也,合東西房而言之,總稱六房。徙安海后庫分支的除去東石涼下、永和侖后,羅山后庫外,尚有泉州五堡、金井溜江,安海莊頭、仙游楓亭,還有廣東等省。安海后庫字行自十九世起:'建昭丕顯烈,佑啟永昌猷,積善衍家慶,咸和紹祖庥,孔懷同一本,旌義彌千秋,述遜惟諧孝,復來良有由。'后庫陳人口4000多人(不包括海外)。
(2)樞公三子曦文,宋時三中解元,四子雷煥、五子烈文分支廣東海豐。曦文子有積由仙游入泉,至子庚郎始居陶澤(現(xiàn)稱大宅)。庚郎號念七公,娶蔡氏生子二,長長遴出承蔡宗無傳,次德昇生子五,長均仁無傳,次均正為長房之祖。至八世隱泉居泉城恭厚巷。于嘉靖年間,東二房仙郎生子三,分居內坑山頭、臺州、官田、宮口、太昌、四質等地。
大宅十三村陳之字行:'遠大宏謀,士宗孔孟,道達名揚,熙朝師友,華國文章,紹庭美起,永??瞬?,公侯伯牧,奕世傳芳。'分居地是:大宅、太昌、深溝、倒橋、杏田,瑤瓊、新鄉(xiāng)、官田、草山頭,新后坑,祖市,丁厝、古塘頭、內坑灰厝等鄉(xiāng)。大宅宗祠楹聯(lián):'閩海拓邊陶澤藩居千秋以盛世,穎川啟瑞光山奮跡百世傳英烈。'
四、深滬陳姓深滬陳氏始祖陳應愷(1241)淳祐元年進士,據(jù)傳本支系唐初開漳圣王陳元光之弟陳元勳之后裔。傳至應愷,兄弟有二,長應愷因宋季元亂入晉、首居龍湖爐灶,子孫后徙深滬。
深滬一世祖愷公生子四:長富纚為后山之陳姓祖(亦寫霞沙或后沙)。次子富綜分居泉州為涂山街陳之祖。三子富金開基溪西,為溪西陳之祖。四子富緻開基同安縣城,為同安之支祖。
深滬后山陳之字行是:'家聲永紹。蘭茂芳春,明庭獻策,大展經倫。'溪西陳從一世起字行是:'興因才以篤,厥德光世譯,天其必已是,為可取而培,著代應綿遠,亢宗定預知。'溪西以'茂山衍派'為堂號,后沙大部分標'穎川衍派'。后山陳一部分分支金門碧山,后由碧山再回金井上青,另標'碧山衍派',實屬深滬后山派。另金井古垵陳、科任陳、后庫(溜江陳)亦有部分由深滬遷入。
深滬陳氏宗祠,西邊詩句是:'漁火伴寒鐘,海天一色同,銀光鋪碧嶺,情寄謝秋風。'東邊詩句是:'滬江生海日,春夢憶滄桑,潮落雙流匯,風迎一葉航。'其宗祠的楹聯(lián)是:'基開深滬情寄千秋留勝景;派衍穎川恩承百代振人文。''帝裔滋潁域入閩開漳成圣祖;虞風伴川流興泉化滬沐賢孫。'
五、山頭陳姓錢嶼山頭陳氏始祖生于宋咸淳庚午前后。1997年發(fā)現(xiàn)七世祖陳和公墓志銘為大明嘉靖翰林院庶吉士史子光撰書,故知陳和生前亦屬名望之士。集晉江陳氏之譜,據(jù)有關晉江陳氏各支之世系圖,作考證,考其開基祖生于宋季元初。據(jù)族譜載曰:'忠武之孫曰復避元亂遷居泉州。'時晉江亦稱泉州府范圍,但無史實亦難予承接何支。據(jù)昭穆字行推斷,涵江陳與錢嶼陳之關系有可能較他支為親近。
由山頭因避倭亂而遷居的有營邊和古桃園坂,侄輩析居的有南安西籃下莊和杜穩(wěn)村。據(jù)營邊譜載;其一世始祖致政公,嘉靖間倭寇擾亂,兄弟相攜逃難,兄避營邊后卜居,弟避入紫帽山后卜居園坂。致政生子二,長順則生三子,愛經分東西巷,愛久分安海庵前,愛信分田墘;次持則分居高坑,人口946人。苦桃園坂陳氏因族譜遺失、僅知其祖與營邊之祖屬兄弟,其余不知,僅知清代曾有中一舉人,現(xiàn)人口600人左右。西籃下莊一世祖景宣公,(由山頭分支)下莊總人口1000人左右。杜隱村陳人口100多人,無譜可查。凡屬山頭陳派下,字行從十三世起:'昆鐘美玉,遺在莫京,毓際賓用,大猷允升,忠孝傳家、經略信誠,宗德啟哲,孫賢科登。'山頭陳氏祠堂楹聯(lián):'龍脈衍派源流遠,山川毓秀思澤深。'六、仕春陳姓池店仕春陳氏,人口2467人。其一世始祖公輔。至三世惟德諱(副千戶)生子二,曰孟良、季良。四世孟良,諱元善,號敦齋(卒京師、無考);次季良,諱仲善,號蘭齋,據(jù)譜載:'以字行北溪公次子習詩經為南安邑庠生、中永樂乙酉鄉(xiāng)試,以乙科授廣東雷州府學訓導卒于官,其生卒年月俱不可考。'
仕春陳氏至今已傳22世,宗祠楹聯(lián):'仕門世祿家聲舊;春第蔚榮氣象新。'仕春陳氏字輩:'君惟原廷,時堯舜爾、甫子而念,水木是敦,典則可法、祖訓必遵、克承統(tǒng)緒,垂裕后昆。'由仕春分支的有:浙江溫州、臺州、寧波、晉江池店華州、普角,以及泉州之沉州、富美、南門。臺灣、新加坡、越南、印尼、香港、澳門。(注:仕春之陳,來之南安梅溪,但梅溪之陳,亦出之晉江。)
七、陳埭陳姓陳江(四境)陳姓,尊靈源公為一世祖,諱源,字維濬,宋隱居不仕,首由泉州元妙觀角遷錦亭鄉(xiāng)(石獅象畔),生子二,長宗惠、次宗舉。宗惠字功曹,元處士,生子三,長仕榮,開族陳江(四境),次仕通住錦亭,三仕直住錦亭鄉(xiāng)。宗舉子孫分居永春、祥芝、安海西畬。仕榮,字仲華,生子長保,明禮部冠帶榮身,生子五:長拱奇分居仙游,后又分居泉州西門外玉塔,次子子義、三子獻興分支菌邊,四子子溪分住安海(未詳),五子隱然(陳江之祖)。五世隱然公生子五,分支五房,長房居住大坪,二房居住下埕,三房分居后村,四房未詳,五房住上埕。六世祖生子五,第五子鳳詔。七世鳳詔生子三,長成貴傳本支,次分支惠安東門外,三子傳至勳叔分泉城。八世成貴生明新,明新生老叔。老叔生子三,長分安海二房,次報叔居陳江三房,三漢叔分御殿頭。十世亦為生子三:長亥(邑庠生),次子鳴符(本支),三子印叔(以軍功議七品德彪)。十五世孫陳慶鏞為清代道光壬辰恩科進士,中憲大夫,掌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署理吏科給事中、翰林院庶吉士,欽命辦理福建全省團練,奉旨賞戴花翎,前工科給事中。陳江大宗字行:'名揚邦國、際朝學士,德重春山,盛世元魁。'
除上述分支外,由陳江分支的有安海黃墩(其地二支陳,另一支屬涵口)、烏亭、橋頭、洋內,內坑湖內;泉州新門后街、西街裴巷、聚寶街、水門巷、山后,曾林、坑頭。浦內后分石獅,祥芝東店、后頭、洋內,西濱南殿、高坑和后曾及岸兜,南安豐州。八、永和諸陳姓
1、永和古厝陳姓,系南院太傅陳邕派。陳邕十七世孫參伍公因元季寇亂官剿七寶陳宅,故參伍公于洪武三年由陳宅徙居古厝,為古厝陳氏一世祖。二世失名未詳,三世源濬(外甥入承),四世震楮生盈然(四兄弟居二)。盈然生四子,長欽平生四二房,四二房分長二、長三房。盈然次子欽端(傳小后厝祖);三子欽表分杭州;四子欽石分支東九份。古厝從十世起字行是:堯殿延墀,錫世榜輝,基鎮(zhèn)潢麓,烈增鏡清,材熾埌鑿,深樸榮型,桂煌倍錦,添棟煥堂,鐘泰桓燦,里銘康梓。
2、永和大菌邊頂陳姓,人口約2000人,其一世祖建朔,號長保,字肇基,元季明初,因逢元戰(zhàn)亂由錦亭遷入大菌邊。建朔生子三:長未詳、次榮溝、三子獻興。建朔次子榮溝傳頂下涂樓、后頭房、搭兜房;三子獻興傳后門房。至五世麗峰傳東厝房,太峰傳梁厝。十三世起諱行:士農工商伯仲簪纓,振起孫曾科甲聯(lián)登,克光祖烈詔謀攸啟,后昆昌熾。字行: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昭穆攸敘紹承家聲,復志字譯繩其德銘、謨遠旺興。另大菌邊下陳和新菌邊二村計1000人左右,本支由涵江陳遷霞村,再由霞村而遷至本處,標'穎川'為燈號。
3、永和侖后分頂下陳姓,頂陳人口600人,據(jù)說由塘市遷入本處(待考)。字行是:'盛世長逢,賢材著美,甲第傳芳,祈求獎祉,文章永煥,丕振家聲,前承祖武,后賜孫謀。'祠聯(lián):'淳耀家聲繩祖武,厚修碩德貽孫謀。'據(jù)此聯(lián)推理,其祖應是淳厚公。名賢有:奉馴大夫委知府陳方山。嘉慶36名舉人陳贊芝。侖后下陳系安海后庫'飛錢派'分支。
八、磁灶蘇垵陳姓蘇垵陳始祖三郎公,于宋季由泉州東湖分支,系五代泉州平海節(jié)度使陳洪進之后裔,居長尾垵山取名蘇垵。二世十郎公,三世十七郎公,四世念一公、五世念七公,六世念八公、七世三十郎,八世卅二郎,九世賜進士出身文林郎興公,號坦齋,十世德浦宣教,十一世碩軒,十二世素翁。素翁生五子,其四子曰子仁、曰慎齋、曰誠齋、曰訥齋,分別分支梅溪曲灶、銀坑、碧湖、溝邊等地。另有一支分支福清。蘇垵祠堂,楹聯(lián)曰:'一水朝祠盤玉帶,群山掩里踞金獅。'字行從廿一世起:'材燿坦欽澤、標燻培錦清,樹增銳澡,楣燦塏鐘漣,桂炳坤镕潤,椿煌圳鑄源,根烽推銓溢,樸煥境銀添。'現(xiàn)人口2614人。祠堂樹匾九塊,四塊進士匾分別是元九世興,號坦齋,廣東雷州府遂溪縣尹。十四世勉蓭明廣東濂州合浦儒學,前韶州府曲江司訓。清順治辛卯翰林院欽點編修陳采。清乾隆壬戌科授邵武府正堂陳善,號彰亭。'武魁'和'驍騎將軍'是明崇禎兵部車駕司提督陳道炳。'明經司鐸'是陳燿明。十、金井諸陳姓
1、金井洋霞陳姓。洋霞始祖谷徵公,于明洪武庚午年(1390)由漳州浮宮白水營徙居,至今612年。谷徵生子三,長子宗禮號一郎,次子宗熟號二郎,三子宗根號三郎,按長幼次序分為長二三房。長房又一支居溜江溪尾,現(xiàn)衍人口1300人。字行:'文章華國詩禮傳家',新編續(xù)'期繩祖武,繼起孫賢,虔讀經書,聯(lián)登科甲,啟迪前光,敦誠孝友,忠厚承訓,蘭桂厥昌。'祠堂楹聯(lián):'由漳入泉德澤紹貽數(shù)十年俎豆;自宋迄清孫曾繁衍千百世馨香。'燈號'俊美傳芳。'
2、金井圍頭陳姓。圍頭分三陳;五祧內由漳州桃花山分居。關爺房由陳斗臺從上青分居于明萬歷年間。西山份由陳振西于明萬歷年間徙居。現(xiàn)三陳合建一宗祠于環(huán)村路北。統(tǒng)一字行:'吾祖至圣亙古仰尊孝道垂范甄陶維鈞,格致誠正漸摩詔恩宣哲篤竟永福后昆。'祠堂聯(lián):'重華遺圣家聲遠;潁水綿延世譯長。'三陳總人口600多人。”十一、分布全市各鎮(zhèn)的陳姓
分布全市各鎮(zhèn)的陳姓還有:陳埭鎮(zhèn):仙石前后陳,前陳由泉州東海文興四發(fā)亭分居,后陳由泉州東海圓前分支。字行:'秉文啟子于,嘉伯仲怡和,世必光榮臺,昇卿尹輔弼,君侯建勳成、節(jié)用昭孫謀。'尚有宮口、浯埭、坊腳、江頭、赤西、橫坂等村。居青陽鎮(zhèn)有:梅青、霞行、三光天、嶺山、巖下、洪宅垵、溪邊。金井鎮(zhèn):溜澳、古垵(一世祖真賜公于明中葉由溜澳分支),石圳。尚有南埕、埕邊、山頭(由泉州打錫巷分西塔,由西塔徙山頭及臺灣)。池店鎮(zhèn):清濛,大洲、霞福、赤塘、錢頭、霞美、東山、冷水井。內坑鎮(zhèn):白垵、深圳、湖內、加塘、洋內、立厝、后溪村。羅山鎮(zhèn)有:前沿、梧林(由石獅蚶江赤湖山兜六秀公支分)梧垵、蘇前。永和鎮(zhèn)有:力爭、岐山。龍湖鎮(zhèn)有:埔錦、溪后。東石鎮(zhèn)有:湖頭、路東等。紫帽鎮(zhèn)有:湖盤、塘頭、浯垵。安海西畬陳姓、西濱躍進村等等。歡迎廣大陳氏宗親留言或來電補充遺漏的地方!靈源陳氏簡介:靈源公為一世祖,諱源,字維濬,宋隱居不仕,祖居泉州元妙觀角(現(xiàn)道教圣地——福建泉州玄妙觀),后遷到石獅象畔錦亭鄉(xiāng)(現(xiàn)石獅市蚶江鎮(zhèn)錦亭村),生子二,長宗惠、次宗舉。泉州玄妙觀道教宮觀。在福建省泉州市城內東部。始建于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初名白云廟;唐神龍元年(705)改稱中興觀,不久又改稱龍興觀;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易名天慶觀;元元貞元年(1295)改名玄妙觀。明清兩代曾設道紀司于此,管理泉州道教事務。此觀規(guī)模宏大,占地二千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門、三清殿、玉皇殿及左右配殿與回廓等。是泉州歷史上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陳埭陳氏簡介:尊靈源公為一世祖,諱源,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創(chuàng)新辦公園區(qū)草坪設計與生態(tài)友好合同
- 三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指南
- 家具購銷合同協(xié)議書
- 知識產權與法務管理作業(yè)指導書
- 儀器儀表與自動化設備行業(yè)作業(yè)指導書
- 游戲策劃設計作業(yè)指導書
- 醫(yī)美股份轉讓協(xié)議合同
- 藕塘承包合同樣本
- 地質勘察合同付款條件
- 2025年雅安貨車叢業(yè)資格證考試題
- 服裝廠安全生產培訓
-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 2025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五 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2.筆算減法 第1課時 筆算減法課件2024-2025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
- 2025江蘇太倉水務集團招聘18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學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語寒假作業(yè)(五)
- Q∕GDW 12118.3-2021 人工智能平臺架構及技術要求 第3部分:樣本庫格式
- 客戶的分級管理培訓(共60頁).ppt
- 廣東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轉學轉出申請表(樣本)
- 如何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生產經理
- 國經貿企[1996]895號(城鎮(zhèn)集體所有制企業(yè)、單位清產核資產權界定暫行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