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12 《論語》十二章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12 《論語》十二章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12 《論語》十二章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12 《論語》十二章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12 《論語》十二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論語》十二章第2課時第1課時第1課時新課導入《論語》不僅作為一部經(jīng)典,更作為一種精神標識,融入了世代中國人的血脈,隨著時代跳動的脈搏,傳遞著儒家文化的智慧和價值觀念。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論語〉十二章》。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孔子和《論語》??鬃樱ㄇ?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與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并稱“孔孟”,被后世尊為“圣人”。孔子知識淵博,是私人講學之風的開創(chuàng)者,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人物。《論語》共二十篇,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經(jīng)典著作。《論語》以語錄體為主,只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說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huán)境和說話的對象;也有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做的回答;還有敘事體,其中有一點情節(jié),但也以記錄孔子的話為主。我們耳熟能詳?shù)脑S多成語都出自《論語》,如“不恥下問”“溫故知新”“學而不厭”“舉一反三”“見義勇為”“當仁不讓”“盡善盡美”“舍己為人”等。我們今天學習的《〈論語〉十二章》是格言警句的薈萃,大體可以分為“修身”“治學”兩大類。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要完成兩個目標:熟讀成誦,理解文意。我們分三步進行:朗讀,解讀,吟誦。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聽課文朗讀錄音,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朗讀課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罚┳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保ā妒龆罚┳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伞?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釉诖ㄉ显唬骸笆耪?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保ā蹲雍薄罚┳酉脑唬骸安W/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保ā蹲訌垺罚┳杂删氉x,要求:字正腔圓。“字正”就是字音準確,“腔圓”就是發(fā)音飽滿。抑揚頓挫。讀準節(jié)奏,注意語速語調(diào)。(1)通假字①不亦說乎理解重點詞語。疏通文意同“悅”,愉快同“又”,用于整數(shù)和零數(shù)之間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學(2)古今異義①可以為師矣古義:是兩個詞??桑梢?;以,憑借。今義:表示可能,許可。古義:粗糙。今義: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②飯疏食,飲水(3)一詞多義不亦樂乎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人謀而不忠乎可以為師矣(形容詞,快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快樂)(介詞,替)樂為(動詞,做、擔任)(4)詞類活用①學而時習之②吾日三省吾身③溫故而知新④傳不習乎⑤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名詞作狀語,按時)(名詞作狀語,每天)(形容詞用作名詞,“學過的知識”“新的理解和體會”)(動詞用作名詞,老師傳授的知識)(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快樂)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文: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惱怒,不也是君子嗎?②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譯文:只是讀書卻不認真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yún)s不讀書,就會疑惑。理解重點句子。③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譯文: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選取他們的優(yōu)點而學習,如果也有他們的缺點就加以改正。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弊g文:孔子在河邊(感嘆)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⑤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譯文:廣泛學習且能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fā)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孔子說:“學習了,然后按時溫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惱怒,不也是君子嗎?”曾子說:“我每天多次進行自我檢查:替人謀劃事情是否竭盡自己的心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誠信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過了呢?”翻譯全文,貫通文意??鬃诱f:“我十五歲時,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時能有所成就(,說話辦事都有把握);四十歲,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歲知道上天的意旨是什么;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七十歲我就可以順從意愿,而不越過法度。”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就)可以憑借(這個)做老師了。”孔子說:“只是讀書卻不認真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yún)s不讀書,就會疑惑?!笨鬃诱f:“顏回的品質(zhì)多么高尚?。∫恢窨痫?,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巷子里,別人都不能忍受那種困苦,顏回卻不改變他自有的快樂。多么高尚啊,顏回!”孔子說:“懂得某種學問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研究這種學問為快樂的人。”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對于我來講就像浮云一樣。”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選取他們的優(yōu)點而學習,如果也有他們的缺點就加以改正?!笨鬃釉诤舆叄ǜ袊@)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孔子說:“一國軍隊,可以改變其主帥;一個人的志向卻是不能改變的?!弊酉恼f:“廣泛學習且能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fā)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同學們,《論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對后世影響深遠。下面,讓我們懷著自豪的心情再一次誦讀本課。熟練背誦本文。布置作業(yè)第2課時復習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理解了本文的大意,今天讓我們繼續(xù)探究這十二章內(nèi)容所蘊含的修身之法和治學之道。整體感知第一章:從學習方法講到個人修養(yǎng),學以致用,體現(xiàn)學習的價值。第二章:強調(diào)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提高自身修養(yǎng)。通讀全文,用自己的話概括每一章論述的問題是什么。第三章:講孔子一生學習和修身的過程,強調(diào)進德修業(yè)要循序漸進。第四章:強調(diào)學習的關(guān)鍵是思考,要“知新”。第五章:闡明“學”與“思”的辯證關(guān)系,強調(diào)“學”與“思”必須結(jié)合起來。第六章:講孔子贊揚顏回,強調(diào)修身要經(jīng)受困苦、貧窮的考驗。第七章:講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第八章:講富貴與仁義之間如何抉擇。第九章:強調(diào)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以端正的態(tài)度,虛心向別人學習。第十章:講對于時間流逝的感慨。第十一章:強調(diào)堅守志向。第十二章:講提升個人修養(yǎng)的方法。探究哲理《〈論語〉十二章》章章精粹,有教我們修身的,有教我們治學的,我們一起來理一理,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批注標示,將文中的哲理句子分類歸納到“治學”“修身”兩類里。治學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修身篇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個人修養(yǎng)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個人修養(yǎng)對于新知與舊知的關(guān)系,孔子認為“溫故”可以“知新”,“溫故而知新”的人可以當老師。這里,孔子強調(diào)的是“知新”,強調(diào)學習的關(guān)鍵是思考。品讀“治學篇”,思考:對于新知與舊知、知識與實踐的關(guān)系,孔子是怎么看的?對于知識與實踐的關(guān)系,孔子認為要“學而時習之”。學了知識要按時去復習,把所學的東西運用到行動上,在實踐中不斷對知識進行鞏固。對于學與思的關(guān)系,孔子認為學習與思考必須結(jié)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迷惑;只一味地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疑惑。對于學與思、學與問的關(guān)系,孔子是怎樣認為的?對于學與問的關(guān)系,孔子主張既學又問,不恥下問,只要他人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長、一得之見,就應該虛心求教。示例一:我最欣賞“溫故而知新”。溫習舊知識,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這需要在溫習的時候有所思考,有所領(lǐng)悟。所以,我們在復習的時候,要獨立思考,從舊知識里獲得新的體會。結(jié)合自身談一談:你最欣賞的“學習之道”是哪一句?它給了你怎樣的啟示?示例二:我最欣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一味空想而不去踏實學習就會疑惑不解。所以,學習和思考要結(jié)合起來,才能深入理解,有所領(lǐng)悟。示例三:我最欣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樂之”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有真知灼見,才能有所成就。所以要提高學習興趣,全神貫注投入學習。示例四:我最欣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個人都有缺點和優(yōu)點,我們要虛心向他人學習,時刻關(guān)注身邊的人與事,從中汲取經(jīng)驗教訓。在“修身篇”里,有孔子及其弟子自述的修身進德之法。我們來品析一下這幾句話的意思。三個階段:十五到四十歲是學習領(lǐng)會階段;五十到六十歲是安心立命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guī)則融合為一的階段??鬃拥倪M德修業(yè)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加強自我反省曾子自我修養(yǎng)的方法是什么?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夏求“仁”的途徑是“博學”“篤志”“切問”“近思”,就是廣泛學習,堅定志向,提出疑惑,思考自我。子夏的求“仁”途徑又是什么呢?博學而篤志,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