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重式力標準機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靜重式力標準機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靜重式力標準機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靜重式力標準機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靜重式力標準機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JB/T15045—202X靜重式力標準機技術規(guī)范本文件規(guī)定了靜重式力標準機的技術要求,描述了相應的檢測方法,規(guī)定了檢驗規(guī)則、標志、包裝和隨行技術文件等要求。本文件適用于靜重式力標準機的制造。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611-2022試驗機通用技術要求GB/T5226.1-2019機械電氣安全機械電氣設備第1部分:通用技術條件GB/T36416.1試驗機詞匯第1部分:材料試驗機JB/T6147-2007試驗機包裝、包裝標志、儲運技術要求3術語和定義GB/T36416.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力標準機forcestandardmachine產生標準力值,用于檢定或校準測力儀(或力傳感器)并符合國家計量技術規(guī)定的機器。[來源:GB/T36416.1—2018,4.2,有修改]3.2靜重式力標準機deadweightforcestandardmachineDWM以砝碼的重力作為標準力值,通過適當?shù)臋C械系統(tǒng),按預定順序自動、平穩(wěn)地將標準力值直接施加到被檢定或校準的測力儀(或力傳感器)上的力標準機。[來源:GB/T36416.1-2018,4.3]3.3標準測力儀standardforce-provinginstrument;standarddynamometer用于檢定或校準、比對、傳遞各種標準力值的測力儀。[來源:GB/T36416.1-2018,4.9]3.4力傳感器forcetransducer能感受力并將輸入力轉換成與其成比例的輸出量(通常為電參數(shù))的傳感器。[來源:GB/T36416.1-2018,5.5]4技術要求4.1環(huán)境與工作條件2JB/T15045—202X在下列環(huán)境與工作條件下靜重式力標準機(以下簡稱為靜重機)應能正常工作:a)室溫20℃±5℃;b)相對濕度不大于80%;c)無影響檢驗/校準結果的振動、沖擊、電磁場及其他干擾源;d)周圍環(huán)境清潔,無腐蝕性介質;e)在穩(wěn)固的基礎上正確安裝。4.2一般要求4.2.1靜重機在加卸力的過程中不應有沖擊和顫動。4.2.2靜重機的砝碼不應有砂眼、銹蝕和油污等影響砝碼質量準確度的瑕疵。4.2.3靜重機的電氣控制系統(tǒng)應靈活、可靠,數(shù)據(jù)測量和傳輸、計算、顯示和打印數(shù)據(jù)應準確無誤。4.2.4靜重機的裝配、機械加工件、鑄件及焊接件、液壓設備和氣動設備應分別符合GB/T2611—2007第4章、第5章、第6章、第8章和第9章的規(guī)定。4.2.5靜重機的砝碼加卸應平穩(wěn),不應有沖擊、振動及晃動。加力后,已加砝碼與未加砝碼或機架之間不應有接觸。4.3水平度和同軸度靜重機的機座水平度、壓向工作臺水平度、砝碼托盤水平度和吊掛與砝碼托盤的同軸度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表1水平度和同軸度最大允許值4.4砝碼靜重機砝碼質量的最大允許偏差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表2砝碼質量的最大允許偏差3JB/T15045—202X4.5壓墊的硬度靜重機的上、下壓墊的洛氏硬度應在50HRC~55HRC范圍內。4.6性能特性各級別靜重機示值相對誤差、示值重復性和方位相對誤差等技術性能指標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表3各級別靜重機技術性能指標最大允許值%%%4.7電氣設備靜重機的電氣設備應符合GB/T2611—2022中7.1、7.4和7.5的規(guī)定。4.8安全要求4.8.1電氣安全4.8.1.1靜重機的電氣設備應具備保護人身安全、防止電擊的能力,其電擊防護應符合GB/T5226.1-2019第6章的規(guī)定。4.8.1.2電氣設備保護聯(lián)結電路的連續(xù)性應符合GB/T5226.1-2019中8.2.3的規(guī)定。4.8.1.3電氣設備的絕緣和耐壓性能應符合GB/T5226.1-2019中12.3的規(guī)定。4.8.2機械安全靜重機的砝碼托盤達到極限位置時,限位安全裝置應立即動作,使其停止移動。4.9外觀質量靜重機的外觀質量應符合GB/T2611—2022第10章的規(guī)定。4.10噪音靜重機工作時的噪聲不應超過70dB(A計權網絡)。4JB/T15045—202X5檢驗方法5.1檢驗條件靜重機應在4.1規(guī)定條件下進行檢驗。在檢驗過程中,室內的溫度波動不應超過1℃。5.2檢驗用器具檢驗用的主要標準儀器、量具和檢具如下:a)滿足表4要求的標準測力儀一組;b)M2等級標準砝碼;c)洛氏硬度計;d)用于檢測力標準機砝碼的天平或質量比較儀及相應的標準砝碼一套;e)保護聯(lián)結電路連續(xù)性測試儀;f)絕緣電阻測試儀;g)耐電壓測試儀;h)2級聲級計;i)分度值為0.02mm/m的水平儀;j)卡尺等通用量具;k)鉛錘一套。表4檢驗用標準測力儀要求5.3一般要求的檢查5.3.1對4.2.1和4.2.2規(guī)定的要求通過目測進行檢查,并滿足4.2.1和4.2.2要求。5.3.2對4.2.3、4.2.4和4.2.5規(guī)定的要求,應在靜重機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通過實際操作和/或目測進行檢查,并滿足4.2.3~4.2.5要求。5.4水平度和同軸度的檢測5.4.1機座水平度的檢測將水平儀放置在靜重機機座基準平面上,在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上檢測靜重機機座的水平度。檢測結果應滿足表1的要求。5.4.2壓向工作臺水平度的檢測將水平儀放置在靜重機壓向工作臺中央,分別檢測工作臺兩個相互垂直方向的水平度。檢測結果應滿足表1的要求。5.4.3砝碼托盤水平度的檢測當靜重機的砝碼托盤處于上、下極限位置時,用水平儀在砝碼托盤上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測量砝碼托盤的水平度。測量結果應滿足表1的要求。5.4.4吊掛與砝碼托盤同軸度的檢測5JB/T15045—202X當靜重機的砝碼托盤處于上、下極限位置時,用鉛錘測量吊掛與托盤的同軸度。測量結果應滿足表1的要求。5.5砝碼質量的檢測5.5.1靜重機各級砝碼質量按公式(1)計算:式中:m——砝碼質量,單位為千克(kg);F——砝碼產生的力,單位為牛頓(N);g——靜重機安裝地點的重力加速度,單位為m/s2;Pa——空氣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Pw——砝碼材料的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5.5.2靜重機砝碼質量使用天平或質量比較儀進行檢測。檢測時,先選擇合適準確度級別及其測量范圍的儀器分別稱量靜重機的各級砝碼質量,每個砝碼質量稱量三次。砝碼質量偏差按公式(2)計算,檢測結果應滿足4.4的要求。式中:δm——砝碼質量偏差,以百分數(shù)表示;-——每個砝碼質量三次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單位為千克(kgMn——砝碼質量的標稱值,單位為千克(kg)。5.6壓墊硬度的檢測使用洛氏硬度計檢測靜重機上、下壓墊的洛氏硬度(HRC),結果應滿足4.5的要求。5.7性能特性的檢測5.7.1總則5.7.1.1檢驗前,不調整靜重機的力值,將標準測力儀與待檢靜重機放置在同一室內足夠長時間,以使標準測力儀的溫度與靜重機的溫度一致。建議放置時間不短于8h。5.7.1.2檢測點一般不少于8個,盡量均勻選取,檢測點包括其測量范圍的下限值和上限值。靜重機各量程段的初級力取該量程額定力值的10%。5.7.1.3當靜重機對標準測力儀施加的力值達至每一檢測點時,標準測力儀的穩(wěn)定時間與其檢定時一致(一般為30s),然后讀取并記錄力的示值。標準測力儀回零時間不應少于30s。5.7.1.4檢測方法,采用如下任一方法。通常,宜優(yōu)先選用5.7.1.4a)進行檢測:a)以靜重機為準,施加靜重機力指示裝置指示的力,記錄標準測力儀指示的力;b)以標準測力儀為準,施加標準測力儀指示的力,記錄靜重機指示的力。5.7.1.5檢測前,正確選用和安裝標準測力儀。操作檢測按照5.7.2進行,各項性能指標的評估按照5.8進行計算,計算結果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5.7.2檢測方法按照以下步驟進行:a)在標準測力儀初始安裝位置0o方位上,先對標準測力儀進行不分級預加載兩次,每次加載至靜重機測量范圍的最大力(或各量程段的上限值),然后卸載。第三次預加載,應逐級加載(見5.7.1.2),直至最大力后卸載,然后進行下面的檢測。b)在0o方位上,按力值遞增順序逐點進行檢測。力在每個檢測點應保持一定時間(一般為30s然后讀數(shù)并記錄。在0o方位,重復本檢測3次。6JB/T15045—202Xc)將標準測力儀從0O方位轉至120O方位上,對標準測力儀進行不分級預加載一次,然后按遞增順序進行檢測,僅檢測一次。d)完成后,將標準測力儀從120O方位轉至240O方位,按照5.7.2中的c)操作方法進行預加載和檢測,僅檢測一次。測。0O位置按照5.7.2的a)和b)進行檢測。其余位置,檢測前均應對標準測力儀預加載一次,加至最大力后卸除,然后按照遞增順序逐點進行檢測一次。5.8性能特性的評估5.8.1以靜重機示值為準進行檢測時,按照如下方法評估示值相對誤差、示值重復性誤差和方位相對誤差:a)示值相對誤差的評估:示值相對誤差按公式(3)計算:式中:δ——示值相對誤差;Fi——檢測時,靜重機力指示裝置指示的第i級力的力值;——檢測過程中,檢測第i級力時,標準測力儀指示在0°方位上第一次檢測的讀數(shù)與其他方位(120°和240°)讀數(shù)的算術平均值。b)示值重復性的評估:示值重復性按公式(4)計算:式中:R——示值重復性;Fi,0max、Fi,0min、-,——檢測中,在0°方位檢測第i級力時,三次檢測的標準測力儀指示的最大值、最小值和算術平均值。c)方位相對誤差的評估:方位相對誤差按公式(5)計算:式中:Ep——方位相對誤差;Fi,φmax、Fi,φmin、-,φ-——檢測中,檢測第i級力時,取標準測力儀在0°方位第一次的測量值與在其他方位(120°和240°)測量值:分別為三個數(shù)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和算術平均值。5.8.2以標準測力儀示值為準進行力值控制時,方法計算如下:a)示值相對誤差的評估:示值相對誤差按公式(6)計算:式中:7JB/T15045—202Xδ——示值相對誤差;i——檢測時,標準測力儀指示的第i級力的示值;——檢測過程中,檢測第i級力時,靜重機力指示裝置在0°方位的第一次檢測的讀數(shù)與其他方位(120°和240°)讀數(shù)的算術平均值。b)示值重復性的評估:示值重復性按公式(7)計算:式中:R——示值重復性;Gi,0max、Gi,0min、-,——檢測中,在0°方位檢測第i級力時,三次檢測的靜重機力指示裝置示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和算術平均值。c)方位相對誤差的評估:方位相對誤差按公式(8)計算:式中:EP——方位相對誤差;Gi,φmax、Gi,φmin、-,φ-——檢測中,檢測第i級力時,取靜重機力指示裝置在0°方位第一次的測量值與在其他方位(120°和240°)測量值:分別為三個數(shù)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和算術平均值。5.9電氣設備的檢查電氣設備應使用絕緣電阻測試儀和耐電壓測試儀進行測量、試驗或觀測檢查,檢查結果應滿足4.7的要求。5.10安全要求的檢測5.10.1電氣安全性能的檢測5.10.1.1靜重機對電擊的防護能力應按照GB/T5226.1-2019第6章的要求通過實際觀測檢查。5.10.1.2靜重機電氣設備保護聯(lián)結電路的連續(xù)性,應使用保護聯(lián)結電路連續(xù)性測試儀,按照GB/T5226.1-2019中18.2.2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應滿足4.8.1.2的要求。5.10.1.3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應使用絕緣電阻測試儀,按照GB/T5226.1-2019中18.3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檢測。電氣設備的耐壓性能,應使用耐電壓測試儀,按照GB/T5226.1-2019中18.4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均應滿足4.8.1.3的要求。5.10.2加力限載裝置或報警裝置有效性的檢測在靜重機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操作靜重機使砝碼托盤運行到其極限位置,靜重機的限位安全裝置應起作用,使靜重機自動停機。檢測結果應滿足4.8.2的要求。5.11外觀質量的檢查通過使用卡尺測量和/或目測檢查靜重機的外觀質量。檢查結果應滿足4.9的要求。5.12噪聲的檢測5.12.1靜重機噪聲使用5.2h)規(guī)定的聲級計檢測。檢測時,啟動靜重機,當靜重機達到最大試驗力80%時,將聲級計的傳聲器面向聲源水平放置,距靜重機1.0m,距地面高度為1.5m,繞靜重機四周測量不應少于6點,取各測量點測得的最大值Ni,max,按照5.12.2對其進行處理,處理后的結果為靜重機的噪聲η,應符合4.10的規(guī)定。8JB/T15045—202X5.12.2測量靜重機噪聲前,應先測量背景(環(huán)境)噪聲。靜重機工作時測量的最大噪聲Ni,max與背景噪聲Nb的差值?N取整數(shù),若差值?N小于3dB(A),則測量結果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