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三校2025屆物理高一上期末經(jīng)典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三校2025屆物理高一上期末經(jīng)典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三校2025屆物理高一上期末經(jīng)典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三校2025屆物理高一上期末經(jīng)典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三校2025屆物理高一上期末經(jīng)典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三校2025屆物理高一上期末經(jīng)典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nèi),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nèi),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jié)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有的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下列關于質(zhì)點的說法正確的是A.質(zhì)點是真實存在的B.質(zhì)點是一種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模型C.地球的質(zhì)量和體積都很大,所以不能看作質(zhì)點D.在研究跳水運動員的入水姿勢時,可將運動員看成質(zhì)點2、以下哪個物理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A.力 B.質(zhì)量C.速度 D.加速度3、取水平地面為重力勢能零點,一物塊從某一高度水平拋出,在拋出點其重力勢能是動能的3倍,不計空氣阻力,該物塊落地時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A. B.C. D.4、“蹦極”是一項非常刺激的體育運動.某人身系彈性繩自高空P點自由下落,圖中a點是彈性繩的原長位置,c是人所到達的最低點,b是人靜止地懸吊著時的平衡位置,空氣阻力不計,則人從P點落下到最低點c的過程中()A.人從a點開始做減速運動,一直處于失重狀態(tài)B.在ab段繩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處于超重狀態(tài)C.在bc段繩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處于超重狀態(tài)D.在c點,人的速度為零,其加速度也為零5、如圖所示,物體在大小為100N、與水平方向成60°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物體與桌面間的摩擦力大小為A.50N B.50NC.100N D.06、如圖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兩個長方形物塊,F(xiàn)是作用在物塊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體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由此可知,A、B間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μ1和B、C間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μ2有可能是()A., B.,C., D.,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考系來說的B.選取不同的參考系來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jié)果一定是相同的C.研究物體運動,選擇地面做參考系最適宜,因為地面是真正不動的物體D.所謂參考系就是我們假設不動的物體,以它作為參考研究其它物體的運動8、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和m2的兩物塊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m1>m2)。用輕質(zhì)彈簧將兩物塊連接在一起。當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m1上時,兩物塊均以加速度a做勻加速運動,此時彈簧伸長量為x。若用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m2上時,兩物塊均以加速度a'=2a做勻加速運動,此時彈簧伸長量為x'。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F'=2F B.x'<2xC.F'>2F D.x'>2x9、如圖所示,相隔一定距離的兩個相同圓柱體固定在同一水平高度處,一輕繩套在兩圓柱體上,輕繩下端懸掛一重物,繩和圓柱體之間的摩擦忽略不計.現(xiàn)增加輕繩長度,而其他條件保持不變,則()A.輕繩對物體的作用力的合力將變大B.輕繩對物體的作用力的合力將不變C.輕繩的張力將變大D.輕繩的張力將變小10、某一物體在斜面上保持靜止狀態(tà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重力可分解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對斜面的壓力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與斜面對物體的靜摩擦力是平衡力C.物體對斜面壓力與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與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平衡力二、實驗題11、(4分)12、(10分)三、計算題: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13、(9分)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長木板,靜止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個質(zhì)量為m、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以某一水平初速度從左端沖上木板.從物塊沖上木板到物塊和木板達到共同速度的過程中,物塊和木板的v-t圖像分別如圖中的折線acd和bcd所示,g取10m/s2.根據(jù)v-t圖像,求:(1)物塊沖上木板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1,木板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2,達到相同速度后一起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2)物塊相對長木板滑行的距離Δx;(3)物塊質(zhì)量m與長木板質(zhì)量M之比14、(14分)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為6kg的物塊,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塊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然后用兩根繩分別系在物塊的A點和B點,A繩水平,B繩與水平面成37°,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求:(1)逐漸增大B繩的拉力,直到物塊對地面的壓力恰好為零,則此時A繩和B繩的拉力分別是多大?(2)將A繩剪斷,為了使物塊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在不改變B繩方向的情下,B繩的拉力應為多大?(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15、(13分)如圖,一質(zhì)量M=15kg的長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質(zhì)量m=1kg的小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零時刻,木板右端距墻壁的距離為x=4.5m,滑塊和木板具有水平向右的相同初速度v0,1s末木板與墻壁發(fā)生碰撞。若碰撞時間極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變、方向反向,且碰掩前后滑塊速度不變,已知滑塊與木板上表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0.4,木板下表面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1,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運動過程中滑塊始終未離開木板,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初速度大小v0和碰撞前滑塊的加速度大小a;(2)碰撞后,木板和滑塊的加速度大小a1和a2;(3)木板的最小長度。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有的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有選錯的得0分。1、B【解析】A.質(zhì)點是忽略了物體的形狀和大小,把物體看成一個具有質(zhì)量的點,這是為了研究問題方便而建立的理想化模型,實際不存在,所以A錯誤B.質(zhì)點是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zhì)量的點.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影響可忽略不計時,可以把物體當作質(zhì)點,所以B正確;C.地球的質(zhì)量和體積都很大,但研究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時,可以把地球看成質(zhì)點,故C錯誤;D.在研究跳水運動員的入水姿勢時,要看運動員的動作和姿態(tài),不能看出質(zhì)點,故D錯誤2、B【解析】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體的質(zhì)量,與其他的因素無關【詳解】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與其他的因素無關,所以B正確,其他選項都不對.故選B【點睛】本題就是看對慣性概念的理解,慣性就是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慣性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體的質(zhì)量3、C【解析】設拋出時物體的初速度為v0,高度為h,物塊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v,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α。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得據(jù)題有聯(lián)立解得v=2v0則cosα=可得故選C。4、C【解析】ABC.在Pa段繩還沒有被拉長,人做自由落體運動,所以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在ab段繩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受到的合力向下,有向下的加速度,處于失重狀態(tài);在bc段繩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受到的合力向上,有向上的加速度,處于超重狀態(tài),故A、B錯誤,C正確;D.在c點,繩的形變量最大,繩的拉力最大,人受到的合力向上,有向上的加速度,處于超重狀態(tài),故D錯誤;故選擇:C。5、A【解析】對物體受力分析,受拉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如圖所示:物體勻速運動,受力平衡,物體受拉力、重力、支持力和滑動摩擦力四個力作用,根據(jù)平衡條件,有:Fcosθ-f=0,故摩擦力大小為f=Fcos60°=50N,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6、CD【解析】先以A為研究對象,A做勻速運動,合力為零,由平衡條件分析可知,A不受摩擦力,否則水平方向上A合力不為零,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知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可能為零,也可能不為零;再以整體為研究對象,由平衡條件分析可知,地面對B一定有摩擦力,則B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一定不為零。故選CD。7、AD【解析】A.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著,絕對靜止的物體是沒有的,我們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都是相對于某個物體而言的,絕對靜止的物體是不存在的,故A正確;B.對于同一個物體,若選擇不同的物體作參照物來研究它的運動情況,得到的結(jié)論可能是不同的,故B錯誤;C.地球也處于運動中,故C錯誤;D.所謂參考系就是我們假設不動的物體,以它作為參考研究其它物體的運動,不事先選擇參照物就無法判定物體是否在運動,故D正確8、AD【解析】AC.以兩個物體整體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m1+m2)a①F′=2(m1+m2)a②可得F′=2FA正確,C錯誤;BD.當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在m1上時,由①得以m2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若用水平向左力F'作用在m2上時,由②得以m1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可得因為m1>m2B錯誤,D正確。故選AD。9、BD【解析】圓柱體相當于定滑輪,不省力,繩子上各處張力大小相等,左右兩根繩對重物的合力與物體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力的合成法可知,即可知繩越長,作用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越小.以重物和繩子整體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情況,由平衡條件分析圓柱體對繩子的作用力變化解:AB、對重物受力分析可知,左右兩根繩對重物的合力與物體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輕繩對物體的作用力的合力不變,所以A錯誤,B正確;CD、以重物和繩子整體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情況:重力、圓柱體A對繩子的作用力FA,圓柱體B對繩子的作用力FB,根據(jù)對稱性可知,F(xiàn)A=FB,由平衡條件可得2FAcosα=G,α是圓柱體對繩子的作用力與豎直方向夾角,G是物體的重力.繩越長時,α越小,cosα越大,則FA越小所以繩越長時,輕繩的張力將變小,所以C錯誤,D正確故選BD【點評】本題考查力的合成和平衡條件,要抓住繩子的彈力對稱性進行分析判斷.注意關于滑輪的問題,跨在滑輪上的繩子兩側(cè)的拉力大小相等10、BD【解析】A.重力可分解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分力,不能說成壓力。故A錯誤。BD.物體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靜摩擦力,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與斜面對物體的靜摩擦力是平衡力,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與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平衡力,故BD正確。C.物體對斜面的壓力與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C錯誤。故選BD。二、實驗題11、12、三、計算題: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13、(1)1.5m/s2;1.0m/s2;0.5m/s2(2)20m(3)3:2【解析】(1)根據(jù)圖像,物塊沖上木板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1=m/s2=1.5m/s2木板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2=m/s2=1.0m/s2達到相同速度后一起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m/s2=0.5m/s2(2)由v—t圖像知,△acb面積為木塊在木板上相對滑行的距離:△x=×10×4=20m(3)物塊沖上木板勻減速運動時:μ1mg=ma1木板加速時:μ1mg-μ2(M+m)g=Ma2速度相同后一起勻減速運動,對整體μ2(M+m)g=(M+m)a解得:14、(1)80N,100N;(2)27.3N【解析】(1)以物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如圖: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有FA=mg/tanθ=80NFB=mg/sinθ=100N(2)A繩剪斷后,以物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如下圖:水平方向f=FBcosθ①豎直方向FBsinθ+N=mg②f=μN③得FBcosθ=μ(mg-FBsinθ)聯(lián)立解得:FB=27.3N④15、(1),;(2);(3).【解析】(1)碰撞前假設滑塊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勻減速運動,設滑塊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勻減速運動的加速度為a,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a=1m/s2對滑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ma=1N<=4N所以假設成立根據(jù)運動學公式解得v0=5m/s(2)碰撞后木板向左勻減速運動,滑塊向右勻減速運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