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連市第九中學2025屆高考仿真模擬語文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裝潢簡潔時尚,陳列別出心裁,茶點飲品一應俱全……最近,各地出現(xiàn)了不少個性鮮明的“網紅書店”。但在紛至沓來的顧客中,有不少“到此一游”的“打卡”拍客。有人感嘆:拍照的流量要是能轉化成閱讀的流量就好了。面對掌上閱讀、網絡購物的沖擊,不少實體書店轉變經營思路:有的創(chuàng)新內涵,提供多種知識服務;有的著眼外觀,讓文化空間更別致;有的往上游拓展,定制產品、收購版權;____①與咖啡廳、藝術展、手工坊連接……由單純的圖書賣場變身為兼具教育、展覽、休閑等功能的復合空間,跨界融合的嘗試讓實體書店呈現(xiàn)勃勃生機。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選擇,“網紅書店”就②。時下,“泛閱讀”“云閱讀”重新定義著讀書的界限,一本紙書難以滿足讀者的知識需求。如何把消費的人氣轉化為閱讀的文氣,這是一個新課題。提供可聽可看可觸的知識產品,打造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倡導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書店+”的新興業(yè)態(tài)才有望激發(fā)出“文化+”的精神力量,讓書店點亮文化的角落,潤澤人們的心靈。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A.比擬、比喻、引用B.比擬、比喻、排比C.對偶、排比、比擬D.對偶、排比、引用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提供可感的知識產品,打造閱讀的深入體驗,倡導好的生活方式,讓“書店+’有望激發(fā)出‘文化+’的精神力量?!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4分)3.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綜觀杜甫的全部七絕,可以發(fā)現(xiàn)他創(chuàng)作七絕的情緒狀態(tài)與其他詩體的明顯差別,在于大多數(shù)作于興致較高、心情輕松甚至是歡愉的狀態(tài)中。這一特點目前尚未見研究者論及,卻是考察杜甫七絕“別趣”的重要出發(fā)點。與其情緒狀態(tài)相應,杜甫七絕的抒情基調也多數(shù)是輕松詼諧、幽默風趣的。由以上兩點可以看出,杜甫對于七絕的表現(xiàn)功能有其獨到的認識。盛唐七絕在傳統(tǒng)題材里充分展現(xiàn)了以淺語傾訴深情的特長,使七絕突破南朝初唐七絕含蘊淺狹的藩籬,固然達到了藝術的巔峰。但七絕這種體式的表現(xiàn)潛能尚未充分得到開掘,杜甫發(fā)現(xiàn)了這種詩體還有適宜于表現(xiàn)多種生活情趣的潛力。所以他很少用這種體式來抒發(fā)沉重悲抑的情緒,而是在七絕中呈現(xiàn)了沉郁頓挫的基本風格之外的另一面,讓人更多地從中看到他性情中的放達、幽默和風趣。這種不同于盛唐的趣味追求,應當就是他七絕中的“別趣”所在。而“別趣”的內涵可以從他對外物的體察和對內心的發(fā)掘兩方面來看,二者交融在一起,不能截然區(qū)分。杜甫在體察外物中發(fā)現(xiàn)的“別趣”大多是他在成都和夔州時期對日常生活中多種詩趣的敏銳體悟。大致有三個方面。其一是詩人善于捕捉自然景物和人居環(huán)境中的生機和處處可見的趣味。如《絕句四首》(其一):“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辈坏珜懗隽嗽娙伺c朱阮二人的特殊交情,更藉梅、松與竹、椒合圍,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小天地,突出了草堂與世隔絕的清幽之趣。其二是在人際交往和應酬中的雅興和逸趣。如《從韋二明府續(xù)處覓綿竹》:“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既夸贊韋明府縣齋綿竹的茂盛,又預想將來自己舍前蒼翠竹影在江中倒映的美景。將希望贈竹說成幸“分”蒼翠之色,已十分新穎,“拂”字更寫出竹影在波濤中搖漾的動態(tài),這就使討要竹子一事顯得優(yōu)雅別致。其三是七絕本身文字組合的趣味。有的詩取材本身不一定有趣,但詩人會在詩材的相互聯(lián)系或文字表達、典故使用中發(fā)現(xiàn)趣味性的關系,營造出別樣的效果。如《解悶》(其六):“復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即今耆舊無新語,漫釣槎頭縮頸鳊?!辟潛P孟浩然詩風清新,而今人不知創(chuàng)新,只會模仿。巧妙地將孟浩然句“魚藏縮項鳊”及“果得槎頭鳊”嵌入,加上用“漫釣”比喻“耆舊”漫不知向孟浩然學什么的茫然,寓諷刺于打趣,頗有漫畫效果。上述三類“別趣”固然來自詩人對外部世界中各種有趣現(xiàn)象及其相互關系的敏銳感悟,但也融合了杜甫自己的興趣和情致。而最能體現(xiàn)其善于發(fā)掘內心情緒、突顯詩人自己性情面目的作品,還是《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和《漫興九首》這兩組名作。這兩組詩分別以花事極盛時期以及春去夏來的時節(jié)轉換為背景,突出地表露了詩人惜花惜春的放達顛狂和細膩多情。連一向不認可杜甫七絕的王漁洋在讀了《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后,也不由得贊嘆:“讀七絕,此老是何等風致?!贝_實,這兩組詩里所表現(xiàn)的雅人風致,正是杜甫七絕最獨有的“別趣”。(摘編自葛曉音《杜甫七絕的“別趣”和“異徑”》)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杜甫七絕多作于輕松愉快、興致較高之時,常呈現(xiàn)出他性情中的放達、幽默和風趣。B.杜甫認為七絕適宜于表現(xiàn)多種生活情趣,其七絕的旨趣有別于盛唐時期其他詩人。C.杜甫的七絕創(chuàng)作突破了南朝初唐七絕含蘊淺狹的藩籬,因而達到了藝術的巔峰。D.杜甫既善于捕捉自然景物和人居環(huán)境的趣味,也能夠挖掘文字組合中存在的趣味。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從創(chuàng)作的情緒狀態(tài)研究杜甫七絕的“別趣”,填補杜詩研究空白,具學術價值。B.文章比較了杜甫七絕與盛唐七絕,引出了對杜甫七絕“別趣”內涵的具體論述。C.文章以《解悶》(其六)中化用詩句為例,具體分析詩歌中頗具趣味的藝術效果。D.文章從體察外物和發(fā)掘內心兩方面,重點論證了這兩者在杜甫七絕中的相互交融。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杜甫對詩歌體式的認識超越了同時代的詩人,因此其創(chuàng)作有著與眾不同的審美取向。B.杜甫除七絕以外的大多數(shù)詩歌,風格沉郁頓挫,體現(xiàn)出了他性情中沉重悲抑的一面。C.杜甫在成都和夔州期間,生活安逸,心情愉悅,詩歌創(chuàng)作多抒發(fā)與友人的交游之樂。D.在杜甫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以《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為代表的七絕是認可度最高的作品。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非典中最艱苦的一場遭遇戰(zhàn)就發(fā)生在北京市人民醫(yī)院。從四月五號開始,陸續(xù)有222人感染,包括93名醫(yī)護人員,有將近一半的科室被污染。門診大樓北側的急診科是當時疫情最重的地方。我不明白這家醫(yī)院怎么會有這么多人感染,但我知道應該跟上次拍轉運的那二十九個蓋白布的病人有關系,我得知道這是為什么。沒人要我做這個節(jié)目,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來,能不能播。但我不管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個念頭,我必須知道。急診科主任朱繼紅帶我去看了留觀室改成的SARS病房。我只看到幾間普通的病房,遲疑地問他:“你們的清潔區(qū)、污染區(qū)呢?”他指了指地上:“只能在這兒畫一根線?!蔽也荒芟嘈?,問了一句:“那你們怎么區(qū)分清潔區(qū)和污染區(qū)?”朱繼紅沉默了一會兒,慢慢舉起手,在胸口指了一下:“在這兒?!蔽覇枺骸澳銈兛渴裁捶雷o?”他面無表情,說:“我們靠精神防護。”一直到四月二十二日我們來拍攝時,病人才開始轉運到有隔離條件的醫(yī)院。當時病人連輸液的地方都沒有了,只能在空地上輸。他帶著我去看,所有的椅子還在,輸液瓶掛在樹杈上,或者開車過來,掛在車的后視鏡上,椅子不夠了還有小板凳。一個衛(wèi)生系統(tǒng)的官員在這里感染,回家傳給了妻子兒子,想盡辦法只能找到一個醫(yī)院床位,夫婦倆讓兒子住了進去。兩口子發(fā)燒得渾身透濕,站不住,只能顫抖著坐在小板凳上輸液。再后來連板凳都坐不住了。孩子痊愈的時候,父母已經去世。這是二〇〇三年,春夏之交。九年之后,人們還會說我“是進非典病房的記者”,我常覺羞慚。當從頭到腳蓋著白布的病人從我身邊推過的時候,還有媒體的信息是“市民可以不用戴口罩上街”。我只不過隱約感到怪異,僅此而已。我沒有接到指令,這不是我節(jié)目的任務,我覺得轉過頭很快就會忘記——然后我就忘掉了。我做的節(jié)目播出后,有同行說:“你們在制造恐慌。”當時我身邊坐著時任《財經》雜志主編的胡舒立,她說:“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輕慢?!保ㄕ幾孕侣動浾卟耢o傳記集《看見》)材料二:非典報道經歷了從瞞報到高度透明化的歷程,這表明新聞主管部門的管理方式開始發(fā)生變化:從“如何包”轉到了“如何報”,從內容控制轉到了方向調控。在傳統(tǒng)機制下,一些新聞主管部門認為消極信息容易引起公眾不必要的恐慌和社會動蕩,因而媒體在信息流通中實行嚴格的把關制度,側重于“包”不重“報”。中國傳媒對于危機報道的典型做法是在保守的方針下,采取低調而務實的報道模式。應該說這一傳統(tǒng)是在建國之初就形成的。當時中國面臨國內外的險惡局勢和政治、經濟的雙重危機,需要以正面宣傳為主,穩(wěn)定社會秩序,因而實行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封鎖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但其前提是資訊手段的不發(fā)達,信息渠道的單一。這一做法延續(xù)到今天則并不合適:一方面當前政治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公眾的信息需求擴大,對知情權的要求日趨強烈;另一方面通訊技術不斷發(fā)展,使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傳播學認為,流言的流傳程度=事件的重要性x證據(jù)的暖昧性。如果媒體繼續(xù)采取沉默的態(tài)度,既達不到封鎖信息的目的,又缺乏權威的消息。社會輿論主體缺位,必然縱容了流言的傳播而破壞社會穩(wěn)定。從管理學上看,傳統(tǒng)新聞管理側重微觀的內容管理,而非方向性引導,而由于內容管理的龐雜,必然導致信息傳送的滯后,造成輿論主導真空,流言乘虛而入,反而容易引起恐慌。此次“非典”事件前期的搶購風波驗證了這一點。(摘編自俞熙娜、沈愛國學術論文《“非典”事件對新聞改革的影響》)材料三:“非典”時的政府扣押信息、“媒體集體失語”等觀點,與事實不符,是站不住腳的。我國《傳染病防治法》第23條規(guī)定,在暴發(fā)嚴重疫情時,媒體在對外通報前須征得衛(wèi)生部的同意。我們需要強調,記者應當依法報道。由此可見,所謂非典期間“媒體失語”的主要原因,在于作為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衛(wèi)生部門出現(xiàn)了“故障”。事實也的確如此?!吧裣纱蛘?,凡人遭殃?!边@句俚語,可以非常形象地形容2003年3月和4月中上旬中國社會的特殊狀態(tài)。在醫(yī)學界,北京的洪濤院士最先認定“非典型肺炎的病原為衣原體”,而以鐘南山為代表的南方專家卻堅持認為是冠狀病毒。雙方對SARS病原各執(zhí)一詞,莫衷一是。從科學研究角度看,這是非常正常的。然而,從當時SARS迅速蔓延的緊迫形勢看,人民群眾急切地想要知道非典的病原信息。對此,當時的媒體都沒有報道。不是媒體不能報道,也不是什么力量控制媒體不準報道,而是所有人,包括媒體和衛(wèi)生部,都必須等待專家們的最終判斷。由此可見,由于SARS復雜病因引發(fā)的醫(yī)學爭論,才是造成所謂當時“媒體集體失語”的真正原因。2003年4月16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認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是引起SARS的病原體。洪濤院士隨即也改變了原有的觀點。至此,爭論結束。4月20日,國家衛(wèi)生部門開始以一種全新的姿態(tài)面對“非典”疫情。接著,新聞媒體也是以一種全新的姿態(tài)面對急切盼望信息的廣大受眾。(摘編自尹韻公研討會主題發(fā)言稿《對非典時期新聞傳播的再反思》)1.下列對三則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正確的一項是A.B.C.D.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記者柴靜對“媒體失語”的反思與材料三的立場有根本上的差異,柴靜更強調在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新聞記者面向社會民眾的主體責任。B.柴靜調查發(fā)現(xiàn),人民醫(yī)院嚴重的院內感染很可能與該院防疫設施不完善有關。而該期節(jié)目的順利播出,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非典后新聞傳播的改變。C.材料三認為政府和媒體在“集體失語與缺位”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問題產生的真正原因是由SARS復雜病因所引起的醫(yī)學界異乎尋常的爭執(zhí)與矛盾。D.世衛(wèi)組織佐證了鐘南山的觀點,有力推動了政府的部署安排。但材料三為政府和媒體所作的申辯,其實并沒有全面解答柴靜在采訪中暗示的所有問題。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要使我們黨的報刊成為全國安定團結的思想上的中心。報刊、廣播、電視都要促進安定團結?!盉.“在那沒有報紙的政府和沒有政府的報紙之間,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盋.“由于公共危機涉及到公眾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公眾會積極主動地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有關公眾危機的信息?!盌.“通過制度化可以賦予媒體相應的自由并規(guī)定其合法活動的范圍,改善政府不確定、難持續(xù)、不對稱的社會控制?!?.比較分析材料二與材料三在論證特點上的異同。5.面對近期依舊嚴峻的新型冠狀肺炎防治形勢,在新聞傳播方面,我們可以從非典事件中得到哪些經驗教訓?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4、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衛(wèi)靈公之時,將之晉,至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時聞鼓琴聲,問左右,皆對曰“不聞”。乃召師涓曰:“吾聞鼓琴音,問左右,皆不聞。其狀似鬼神,為我聽而寫之?!睅熶冈唬骸爸Z?!币蚨俗伲牰鴮懼?。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習也,請宿習之?!膘`公曰:“可?!币驈退?。明日,報曰:“習矣?!奔慈ブ畷x,見晉平公。平公置酒于施惠之臺。酒酣,靈公曰:“今者來,聞新聲,請奏之?!逼焦唬骸翱??!奔戳顜熶缸鴰煏纾?)旁,援琴鼓之。未終,師曠撫而止之曰:“此亡國之聲也,不可聽?!逼焦唬骸昂蔚莱觯俊睅煏缭唬骸皫熝樱?)所作也。與紂為靡靡之樂,武王伐紂,師延東走,自投濮水之中,故聞此聲必于濮水之上,先聞此聲者國削?!逼焦唬骸肮讶怂谜咭粢玻杆炻勚??!睅熶腹亩K之。平公曰:“音無此最悲乎?”師曠曰:“有。”平公曰:“可得聞乎?”師曠曰:“君德義薄,不可以聽之?!逼焦唬骸肮讶怂谜咭粢玻嘎勚??!睅煏绮坏靡?,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鶴二八集乎廊門;再奏之,延頸而鳴,舒翼而舞。平公大喜,起而為師曠壽。反坐,問曰:“音無此最悲乎?”師曠曰:“有。昔者黃帝以大合鬼神,今君德義薄,不足以聽之,聽之將敗。”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聞之?!睅煏绮坏靡?,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白云從西北起;再奏之,大風至而雨隨之,飛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懼,伏于廊屋之間。晉國大旱,赤地三年。聽者或吉或兇。夫樂不可妄興也。太史公曰:夫上古明王舉樂者,非以娛心自樂,快意恣欲,將欲為治也。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宮動脾而和正圣,商動肺而和正義,角動肝而和正仁,徵動心而和正禮,羽動腎而和正智。故樂所以內輔正心而外異貴賤也;上以事宗廟,下以變化黎庶也。(取材于《史記·樂書》)注釋:(1)師曠:晉國樂師。盲人,善于彈琴,尤善辨音。(2)師延:商紂時樂師。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端坐援琴
援:持,取B.起而為師曠壽
壽:敬酒C.昔者黃帝以大合鬼神
合:使……會聚D.內輔正心而外異貴賤也
異:不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即去之晉,見晉平公師道之不傳也久矣B.與紂為靡靡之樂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C.師曠撫而止之曰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D.下以變化黎庶也余與四人擁火以入3.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至于濮水之上舍到了濮水流域的上等館舍中B.先聞此聲者國削最先聽到這種樂曲的人,他的國家一定衰亡C.援琴而鼓之取過琴彈奏起來D.夫樂不可妄興也可見音樂是不能隨便演奏的4.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濮水“新聲”是亡國之音,在眾人都聽不到的情況下,而讓衛(wèi)靈公首先聽到,這是因為衛(wèi)靈公是一個更懂得欣賞音樂的人。B.師曠鼓琴招來黑鶴翔集,說明音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對于缺少德行的人來說,音樂強大的感染力只能使他們沉湎于聲色享受。C.師曠為晉平公演奏黃帝曾用過的樂曲而使晉國遭受了災禍。由此可見,樂官根據(jù)聽者德行的厚薄來確定演奏什么音樂是正確的。D.從音樂作用的對象上看:人有脾肺肝心腎五臟,樂有宮商角徵羽五聲,五聲分別作用于五臟,就會表現(xiàn)為圣義仁禮智五德。5.孔子認為“政者,正也”,即為政者要行為端正,請結合本文內容概括晉平公不夠“正”的表現(xiàn)。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送天臺僧賈島遠夢歸華頂注,扁舟背岳陽。寒蔬修凈食,夜浪動禪床。雁過孤峰曉,猿啼一樹霜。身心無別念,余習在詩章。(注)華頂:浙江天臺山主峰名。1.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句寫詩人夢到天臺僧一路遠行回到天臺山,照應了題目中的“送”,情真意切。B.第二句追憶了天臺僧當時自岳陽乘船趕來的情景,與首句離別形成對比,更顯傷感。C.頷聯(lián)通過寫天臺僧的飲食和參禪,為讀者塑造了一個嚴格自律、堅持修行的僧人形象。D.尾聯(lián)寫天臺僧心無別念,唯保留了詩章之好,表達了詩人對天臺僧心性淡泊的肯定。2.本詩的第三聯(lián)和“楊柳岸,曉風殘月”均為寫景之句,請從藝術手法和表達效果的角度分析其異同。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1)其聲嗚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蘇軾《赤壁賦》)(2)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歟!(韓愈《師說》)(3)蚓無爪牙之利,____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荀子《勸學》)(4)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實甫《長亭送別》)(5)________________,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閣序并詩》)7、《主持人大賽》是中央電視臺精心打造的一項重大賽事,假如你是參賽選手,請從以下三個任務中選擇一個完成。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手法,150字以內。(1)假如你是《朗讀者》的主持人,本期嘉賓是中國女排總教練一—郎平,她將以“青春”為主題進行朗讀,請你為郎平的出場寫一段主持稿。(2)元宵佳節(jié),作為央視元宵喜樂會的主持人在節(jié)目現(xiàn)場你將與海外華僑直播連線,請寫一段主持稿,引出海外分會場的直播。(3)作為《最美中國人》的主持人,該節(jié)目的其中一位獲獎者一一鐘南山將上臺領獎。請你為這位84歲高齡仍義無反顧趕往武漢防疫第一線的“最美逆行者”寫一段頒獎詞。8、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不僅主要人物形象鮮明,就是次要人物也生動豐滿。請從《吶喊》《邊城》《紅巖》《老人與?!匪牟拷浀渲腥芜x一個次要人物,結合書中的相關內容,寫一段抒情文字。不超過150字。9、衡量一個人是否高貴,雖然有人看重他物質財富的多寡,但重要的還是看他精神境界的高低。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1、1.C2.①原文是排比修辭,語句整飭,富有氣勢;②原文修飾語表述準確周密,具體形象;③原文句子上下語體一致,是書面語,改后的句子有的是口語,語體不一致。3.①有的往下游延伸②有了更多受眾為之駐足【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辨析修辭手法的能力。修辭是為了修飾文字詞句而運用各種表現(xiàn)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要對這些修辭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記于心?!把b潢簡潔時尚,陳列別出心裁”,對偶;“有的創(chuàng)新內涵,提供多種知識服務;有的著眼外觀,讓文化空間更別致;有的往上游拓展,定制產品、收購版權”,排比;“讓書店點亮文化的角落,潤澤人們的心靈”,擬人手法。故選C。2.此題考查比較分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通讀文段,理解文意,重點解讀劃線句子,從句式、結構、語言表達方式等角度分析,比較另一個句子,分出優(yōu)缺點。原文:提供可聽可看可觸的知識產品,打造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倡導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書店+”的新興業(yè)態(tài)才有望激發(fā)出“文化+”的精神力量?!疤峁┛陕牽煽纯捎|的知識產品”“打造沉浸式的閱讀體驗”“倡導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組排比句,三個結構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可以用來增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句子搭配方面,“提供……知識產品”“打造……閱讀體驗”“倡導……生活方式”,句子搭配合理,符合書面語表達方式,把“書店+”的新興業(yè)態(tài)的效果和作用表達的很恰如其分。改的句子“提供可感的知識產品,打造閱讀的深入體驗,倡導好的生活方式”,只是追求形式上一樣,內涵缺失,語言空洞,沒有美感,不如原來句子。3.此題考查補寫句子的能力。首先認真閱讀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據(jù)空句的位置來判斷,還可以根據(jù)上下文語境的提示來分析需要補寫的內容。要求語意連貫,邏輯嚴密,還要注意字數(shù)的限制。第一處根據(jù)“有的往上游拓展,定制產品、收購版權”,填入相對的詞語,即“有的往下游延伸”;第二處根據(jù)“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選擇”,填入“網紅書店”的理想效果,即“有了更多受眾為之駐足”。注意字數(shù)要求?!军c睛】這類題目需要學生閱讀全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根據(jù)上下文的內容和句式填寫合適的句子,使之形成一個整體。本題答題時要注意把握語段的中心意思和橫線前后的內容。語段主要介紹的內容是太陽能和風能的互補性,這種互補性體現(xiàn)在時間上。2、1.C2.D3.B【解析】
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此題主要從概念的內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內容較難,答題時首先閱讀題干,在文中找到題干對應的區(qū)位,然后仔細分析。C項,“因而達到了藝術的巔峰”錯誤。結合“杜甫對于七絕的表現(xiàn)功能有其獨到的認識。盛唐七絕在傳統(tǒng)題材里充分展現(xiàn)了以淺語傾訴深情的特長,使七絕突破南朝初唐七絕含蘊淺狹的藩籬,固然達到了藝術的巔峰”分析,前后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選項強加因果。故選C。2.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jù),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jù)。D項,“重點論證了這兩者在杜甫七絕中的相互交融”錯誤。結合“與其情緒狀態(tài)相應,杜甫七絕的抒情基調也多數(shù)是輕松詼諧、幽默風趣的”“而‘別趣’的內涵可以從他對外物的體察和對內心的發(fā)掘兩方面來看,二者交融在一起,不能截然區(qū)分”“‘別趣’固然來自詩人對外部世界中各種有趣現(xiàn)象及其相互關系的敏銳感悟,但也融合了杜甫自己的興趣和情致”等分析,重點論證了杜甫七絕中最獨有的“別趣”。故選D。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此類型,平時應該積累易錯類型及常見問題,比如判斷絕對,時態(tài)有誤,雜糅、遺漏、多余信息,偷換概念等等。A項,“杜甫對詩歌體式的認識超越了同時代的詩人”無中生有,強加因果。原文只是說“杜甫對于七絕的表現(xiàn)功能有其獨到的認識”,有獨到的認識未必就超越了別人,是因為他有獨到的認識,其創(chuàng)作才有著與眾不同的審美取向。C項,“生活安逸,心情愉悅,詩歌創(chuàng)作多抒發(fā)與友人的交游之樂”無中生有,原文只是說“他在成都和夔州時期對日常生活中多種詩趣的敏銳體悟”“其二是在人際交往和應酬中的雅興和逸趣”,并未說他在這兩個地方就生活安逸,也沒有說抒發(fā)與友人交游之樂的詩歌占多數(shù)。D項,“以《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為代表的七絕是認可度最高的作品”刻意拔高。原文說“最能體現(xiàn)其善于發(fā)掘內心情緒、突顯詩人自己性情面目的作品,還是《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和《漫興九首》這兩組名作”,并未說七絕是最高認可度的作品。故選B。3、1.C2.C3.D4.相同點:①都運用了引證法,并都從事實中尋找論據(jù);②都采用總分的論證結構不同點:③亮明觀點之后,材料二先立后駁,材料三先駁后立;④材料二偏重理論性,而材料三更通俗化。5.①及時發(fā)布疫情預警信息;②提升記者面向社會的責任擔當;③新聞主管部門應占據(jù)社會輿論主導地位,加強方向調控;④記者應依法報道?!窘馕觥?.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時要找出文章中與選項對應的區(qū)間,將選項轉述內容與原文內容逐一分析比對確定答案。分析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含義要準確,所涉及內容的因果、前后關系不能顛倒,同時還要注意敘述角度和表達方式的轉換。要注意分辨可能與必然、未然與已然、全稱與特稱。選項的表述能不夸大不能縮小,也不能無中生有。A項,“九年之后采訪朱繼紅的節(jié)目得以播出”錯誤。采訪朱繼紅的節(jié)目是在九年前播放的;B項,第一個框圖內應為“消極消息”;C項,原文有“我們需要強調,記者應當依法報道”一句,因而說“必然導致受到限制”是正確的;D項,群眾對疫情產生的強烈信息渴望與“媒體集體失語”之間沒有關系。故選C。2.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此題主要從概念的內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內容較難,答題時首先閱讀題干,在文中找到題干對應的區(qū)位,然后仔細分析。C項,“始終處于被動地位”錯,在世衛(wèi)組織明確病原之后,政府與媒體迅速行動起來,化被動為主動;“異乎尋?!迸c原文中“從科學研究角度看,這是非常正常的”不符。故選C。3.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把握文章的觀點、論據(jù),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關系。明確材料二的核心觀點是“政府新聞管理部門應不斷適應新的時代形勢,調整管理方式,從內容控制向方向調控轉變”。材料二并不反對政府對新聞媒體的調控,也不單純只強調新聞自由的重要性,排除選項B;也不單單強調政府對新聞媒體內容管控的社會責任,排除選項A;材料二主要針對的主體是政府,而選項C討論的是公眾在公共危機中獲取信息的主動性,與材料二中強調的政府對公民知情權的保障與新媒體的技術特性無關,所以排除選項C。故選D。4.本題主要考查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需要審清題干要求,如本題“比較分析材料二與材料三在論證特點上的異同”,“論證特點”包括從論證方法,論證結構等方面分析。論證結構也就是指議論文的基本結構,結構由“引論、本論、結論”三部分組成。一般的說,引論就是開頭,本論就是主體,結論就是結尾。即開頭必須提論題或論點,主體部分應選用材料并分別論證觀點,結尾歸納總結。常見的有:層進式;對照式(正反對比、相關比較);總分式;并列式等。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結合“非典報道經歷了從瞞報到高度透明化的歷程,這表明新聞主管部門的管理方式開始發(fā)生變化”“中國傳媒對于危機報道的典型做法是在保守的方針下,采取低調而務實的報道模式”“一方面當前政治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公眾的信息需求擴大,對知情權的要求日趨強烈;另一方面通訊技術不斷發(fā)展,使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由此可見,所謂非典期間‘媒體失語’的主要原因,在于作為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衛(wèi)生部門出現(xiàn)了‘故障’”“事實也的確如此”“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等分析,都采用總分的論證結構,運用了引證法,從事實中尋找論據(jù)。結合“非典報道經歷了從瞞報到高度透明化的歷程,這表明新聞主管部門的管理方式開始發(fā)生變化”“中國傳媒對于危機報道的典型做法是在保守的方針下,采取低調而務實的報道模式”“這一做法延續(xù)到今天則并不合適”等分析,材料二先立后駁,偏重理論。結合“與事實不符,是站不住腳的”“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當時的媒體都沒有報道。不是媒體不能報道,也不是什么力量控制媒體不準報道,而是所有人,包括媒體和衛(wèi)生部,都必須等待專家們的最終判斷。由此可見,由于SARS復雜病因引發(fā)的醫(yī)……的真正原因”“至此,爭論結束”等分析,材料三先駁后立,更通俗化。5.本題主要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本題答案來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現(xiàn)有材料是尋找解決實際問題的依據(jù),但現(xiàn)有材料的原句絕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讀懂多文本的內涵、聯(lián)系社會生活現(xiàn)實而解決實際問題的高層次能力。結合“還有媒體的信息是‘市民可以不用戴口罩上街’。我只不過隱約感到怪異,僅此而已”“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輕慢”分析,需要及時發(fā)布疫情預警信息。結合“沒人要我做這個節(jié)目,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來,能不能播。但我不管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個念頭,我必須知道”等分析,提升記者面向社會的責任擔當。結合“非典報道經歷了從瞞報到高度透明化的歷程,這表明新聞主管部門的管理方式開始發(fā)生變化:從‘如何包’轉到了‘如何報’,從內容控制轉到了方向調控”“這一做法延續(xù)到今天則并不合適:一方面當前政治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公眾的信息需求擴大,對知情權的要求日趨強烈;另一方面通訊技術不斷發(fā)展,使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傳播學認為,流言的流傳程度=事件的重要性x證據(jù)的暖昧性。如果媒體繼續(xù)采取沉默的態(tài)度,既達不到封鎖信息的目的,又缺乏權威的消息。社會輿論主體缺位,必然縱容了流言的傳播而破壞社會穩(wěn)定”等分析,新聞主管部門應占據(jù)社會輿論主導地位,加強方向調控。結合“‘非典’時的政府扣押信息、‘媒體集體失語’等觀點,與事實不符,是站不住腳的”“在暴發(fā)嚴重疫情時,媒體在對外通報前須征得衛(wèi)生部的同意。我們需要強調,記者應當依法報道。由此可見,所謂非典期間‘媒體失語’的主要原因,在于作為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衛(wèi)生部門出現(xiàn)了‘故障’”等分析,記者應依法報道。【點睛】做選擇題,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還要用好“比對法”。就是把選項內容與原文有關內容認真、仔細地比較、對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錯誤項,反之則為正確項。那么,要比對哪些內容呢?比對詞語,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對原句作了改裝、重組,即主要采取了“刪”(刪除原文的狀語、定語、補語,改變原意)、“漏”(只強調問題的一個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斷章取義)、“改”(改換詞語,曲解文意)、“湊”(胡亂拼湊、東拉西扯、無中生有、隨意組合信息)等方式設誤。要看看選項在對原句改造過程中,刪去了哪些詞,改了哪些詞,添了哪些詞,它們是否與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選項中的下面這些詞語最值得我們優(yōu)先比對:指代詞(如“它”“其”等),比對它是否有偷換概念之嫌;范圍詞(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擴大或縮小外延現(xiàn)象;程度詞、時間詞(如“或許”“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經”“將來”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與必然、已然與未然,說法絕對等。比對關系,(句間、分句間的邏輯關系),看這種關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對句間關系,則要求考生不只是單純地篩選信息,更應在篩選的基礎上關注信息間的聯(lián)系。4、1.D2.C3.A4.A5.①晉平公多次聲言“寡人所好者音也”,而不聽臣言,固執(zhí)己見,獨斷專行。②明知濮水“新聲”是亡國之音,晉平公仍然要把它聽完,追求個人欲望的滿足,置國家利益于不顧。③不懂得音樂教化人心的精神實質,只是耽于聲色享受?!窘馕觥?/p>
1.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平時廣博積累文言實詞的意思,注重和現(xiàn)代漢語的比較;其次審清題干要求,看是選擇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千萬別答非所問;然后逐項檢查驗證,一定要結合句子來判斷,有的還要擴展到原文,若遇到生僻詞語,可以借助排除法。D項,“內輔正心而外異貴賤也”,“異”,動詞“區(qū)分”,而非“不同”。故選D。2.本題考查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考生需熟練掌握常見虛詞的用法,同時還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推斷,注意有些虛詞有時也用作實詞。最重要的是加強課內外閱讀,培養(yǎng)在語境中推斷的能力。A項,不同:第一個“之”,動詞,到,前往;第二個“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不譯。B項,不同:第一個“為”,動詞,“制作”“譜寫”;第二個“為”,介詞,表被動,譯為“被”。C項,相同:均為表修飾關系的連詞,可以譯為“著”。D項,不同:第一個“以”,介詞,用;第二個“以”,修飾關系的連詞,可以譯為“著”故選C。3.此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A項,“至于濮水之上舍”,意思是“到濮水上游住宿處”,可見選項中對“上”理解有誤,并非“上等”故選A。4.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此題首先要提取信息,然后加以篩選整合。對照選項內容,判明信息的指向,靈活理解、智慧辨析,一定要耐心細致逐字逐句推敲充分借助語境,即上下文。本題選項信息涉及對文章重點句子的理解以及內容、情感的把握能力。屬于翻譯、提取、篩選、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此類題型,考生通讀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據(jù)題目要求對選項信息加以判斷。A項,“這是因為衛(wèi)靈公是一個更懂得欣賞音樂的人”錯誤。原因推斷沒有根據(jù),文中只是說他喜歡音樂而已。故選A。5.本題考查篩選文章信息的能力。本題考查理解文本內容的能力,要做好此題首先要提取信息,然后加以篩選整合。要依據(jù)題干要求,判明信息的指向,帶著問題,去理解、辨析。一定要注意結合語境,即上下文。題干為:孔子認為“政者,正也”,即為政者要行為端正,請結合本文內容概括晉平公不夠“正”的表現(xiàn)。從開頭段里可見固執(zhí)己見、任性獨斷、無所忌憚:“未終,師曠撫而止之曰:“此亡國之聲也,不可聽?!逼焦唬骸昂蔚莱觯俊睅煏缭唬骸皫熝铀饕?。與紂為靡靡之樂,武王伐紂,師延東走,自投濮水之中,故聞此聲必于濮水之上,先聞此聲者國削?!逼焦唬骸肮讶怂谜咭粢玻杆炻勚?。”師涓鼓而終之。從正文主體部分第二中可見只是耽于聲色沉溺于享受不可自拔:平公曰:“音無此最悲乎?”師曠曰:“有?!逼焦唬骸翱傻寐労酰俊睅煏缭唬骸熬铝x薄,不可以聽之。”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聞之。”師曠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鶴二八集乎廊門;再奏之,延頸而鳴,舒翼而舞。從第三段可見欲望不止玩樂喪志:平公大喜,起而為師曠壽。反坐,問曰:“音無此最悲乎?”師曠曰:“有。昔者黃帝以大合鬼神,今君德義薄,不足以聽之,聽之將敗?!逼焦唬骸肮讶死弦?,所好者音也,愿遂聞之?!睅煏绮坏靡?,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白云從西北起;再奏之,大風至而雨隨之,飛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懼,伏于廊屋之間。晉國大旱,赤地三年。從結尾兩段可見不懂得實行仁政、音樂教化人心的精神實質,更不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聽者或吉或兇。夫樂不可妄興也。太史公曰:夫上古明王舉樂者,非以娛心自樂,快意恣欲,將欲為治也。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宮動脾而和正圣,商動肺而和正義,角動肝而和正仁,徵動心而和正禮,羽動腎而和正智。故樂所以內輔正心而外異貴賤也;上以事宗廟,下以變化黎庶也。?!军c睛】解答概括歸納文章內容這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參考譯文:在衛(wèi)靈公的時候,他要去晉國,到濮水上游住宿處。半夜時聽到彈琴的聲音,詢問身旁的侍從,都回答說“沒有聽到”。于是就找來師涓說“我聽到彈琴的聲音,詢問侍從,都說沒有聽到。這種情形好像鬼神(在彈奏),替我仔細聽并記下來。”師涓說“好的。”于是就端正地做好,手撫在琴上,一面仔細聽,一面寫下來。第二天,回報衛(wèi)靈公說:“我記下了這首曲子,但是(還)沒有練習,請允許我多留一晚練習這首曲子?!毙l(wèi)靈公就答應了下來,再住一晚。第二天師涓說“我練熟了。”這才離開濮水去晉國,朝見晉平公。晉平公在惠施臺擺了一桌酒為衛(wèi)靈公接風。酒喝到痛快的時候,衛(wèi)靈公說:“我這趟來,聽到一支新曲子,請讓我的樂工為你演奏它?!睍x平公說“行”。就叫師涓坐在師曠的旁邊,拿了一把琴演奏起來。還沒彈完,師曠就按住琴弦阻止他說:“這是亡國之音,不可演奏下去了?!睍x平公說:“怎么這么說話呢?有什么道理嗎?”師曠說:“這是師延譜寫的曲子,是為昏庸霸道的紂王譜寫的靡靡之音。武王伐紂的時候,師延朝東逃跑,自投濮水自殺而死。所以,你這支曲子一定是在濮水河上聽到的,先聽到這支曲子的,國家就要被削弱?!睍x平公說:“我平生所好就是一個音樂,希望讓我遂愿聽完吧?!边@樣師涓才把它演奏完畢。平公道:“這是我聽到過的最動人的曲子了,還有比這更動人的嗎?”師曠說:“有?!逼焦f:“能讓我們聽一聽嗎?”師曠說:“必須修德行義深厚的才能聽此曲,您還不能聽?!逼焦f:“寡人喜好的只有聽曲子一件事,但愿能聽到它?!睅煏绮坏靡?,取琴彈奏起來,奏第一遍,有十數(shù)只玄鶴飛集堂下廊門之前;第二遍,這些玄鶴伸長脖子,呦呦鳴叫起來,還舒展翅膀,隨琴聲跳起舞來。平公大喜,起身為師曠祝酒?;厣砺渥?,問道:“再沒有比這更動人的曲子了嗎?”師曠道:“有。過去黃帝合祭鬼神時奏的曲子比這更動人,只是您德義太薄,不配聽罷了,聽了將有敗亡之禍。”平公說:“寡人這一大把年紀了,還在乎敗亡嗎?我喜好的只有聽曲,但愿能夠聽到它。”師曠沒有辦法,取琴彈奏起來。奏了一遍,有白云從西北天際出現(xiàn);又奏一遍,大風夾著暴雨,撲天蓋地而至,直刮得廊瓦橫飛,左右人都驚慌奔走。平公害怕起來,伏身躲在廊屋之間。晉國于是大旱三年,寸草不生。聽樂曲或遇吉或遇兇,樂曲是不能隨意演奏的。太史公說:上古時的賢明帝王奏樂,不是為了自己心中快樂歡娛,恣情肆欲,快意于一時。政治教化都是從音樂做起的,音正行為自正。所以,音樂是用來激動血脈,交流精神,調和端正人心的。宮聲可以激動脾臟并調和端正心性使其圣,商聲可以激動肺臟并調和端正心性使其義,角聲可以激動肝臟并調和端正心性使其仁,徵聲可以激動心臟并調和端正心性使其禮,羽聲可以激動腎臟并調和端正心性使其智。所以說樂對內用來輔助正派的心性,而對外用來區(qū)分貴賤;對上用來奉事宗廟,對下用來改變黎民百姓的品性風貌。5、1.B2.相同:兩詩都運用了想象的手法來虛寫,哀景襯哀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詩人都通過想象對離別后景物的描寫,來表達云天離別后的心情,讓這種孤寂之情,更顯得孤寂。不同:柳永表達的是自己離別后的情景,本詩表達的是朋友僧人一路上孤寂的云天情景,描寫友人的孤寂清修的形象,實際反襯出自己?!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本提要求選出“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B項,“自岳陽乘船趕來的情景”錯誤,“遠夢歸華頂,扁舟背岳陽”中的“扁舟”“背岳陽”點明了天臺僧人的離去,即乘坐扁舟朝著背離岳陽的方向駛去,此處即交代出了詩人與天臺僧送別的地點。故選B。2.本體考查學生鑒賞品味詩歌語言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首先要審清楚題干的要求,如本題“本詩的第三聯(lián)和‘楊柳岸,曉風殘月’均為寫景之句,請從藝術手法和表達效果的角度分析其異同”,答題時,從藝術手法和表達效果兩個角度,賞析異同,注意結合詩句本身分析。本詩頸聯(lián)“雁過孤峰曉,猿啼一樹霜”想象僧人這一路之中大雁相伴,孤峰相隨,更有猿啼之聲在耳畔縈繞?!把恪薄霸程洹薄肮路濉薄八卑Ь耙r哀情,融情于景,一個“孤”字,一個“霜”進一步升華了僧人孤寒清寂的形象。“楊柳岸,曉風殘月”也是想象別后自己眼前之景,用景寫情。“柳”、“留”諧音,寫難留的離情;曉風凄冷,寫別后的寒心;殘月破碎,寫此后難圓之意。這幾句景語,將離人凄楚惆悵、孤獨憂傷的感情,表現(xiàn)得十分充分、真切。【點睛】賞析語句分兩種題型:一是定向賞析型,題干規(guī)定好了鑒賞角度,如從虛實結合角度賞析該句;二是綜合賞析型,未規(guī)定賞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選擇角度,如“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某……”。這就可以從描寫的角度、修辭的角度、抒情方式的角度、遣詞造句的角度等方面賞析。答題的時候,可以先分析詩句的意思,看詩句是寫景還是抒情,寫景是寫了什么景,突出景物什么特點,景物是實實在在的,還是詩人想象的,由此可以考慮是否使用虛實結合或相襯;是動態(tài)的畫面,還是靜態(tài)的場景,由此可以考慮動靜結合或相襯;景是樂還是哀,情是喜還是悲,由此可以考慮是借景抒情還是以樂景襯哀情;有沒有使用什么修辭,一般考慮比喻、比擬、借代和夸張;句式如何,是否對仗;有無動詞、形容詞、副詞,這些詞語在表達情感方面有無明顯的表現(xiàn)力,等等。答題步驟:解釋該句的含意、表達的情感;指出它在煉字、詞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達技巧方面的特點;根據(jù)該句在全詩中的位置分析其對全詩所起的結構作用;點出其對表達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6、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筋骨之強下飲黃泉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相遮蔽閑云潭影日悠悠檻外長江空自流【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寫分為兩大類,一是給出語境的理解性默寫,二是給出上句寫下句的直接默寫。此類試題解答時,默寫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義分不開,學生應借助字義來識別字形。本題要求直接填寫上下句,作答時注意重點字的寫法。比如“慕、訴、筋、疏、做、靄、蔽、潭、檻”等字?!军c睛】此類試題解答時,要看清要求,答題時從最有把握的題做起;要看清出處,根據(jù)出處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語句。確定語句后,默寫要注意易錯字、生僻字及語氣詞的寫法,學生記憶時應該結合詩句的意思。7、(1)我們把時針撥回洛杉磯奧運會女排摘金的場景:“勝利了!勝利了!是夢嗎?這是夢嗎?我只感覺我們場上六個隊員是那么默契,那只球那么聽話,任我們隨心所欲,站在球場的中國隊告訴人們,她們無所畏懼?!痹诿篮玫那啻耗耆A,一群姑娘們在她們教練的帶領下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拼搏,這就是本期嘉賓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歡迎郎指導圍繞“青春”與我們交流。(2)歡迎大家收看《元宵喜樂會》,相信大家都還沉浸在過年團圓的喜慶里,賞花燈,吃湯圓,看晚會,其樂融融。但有一個特殊的人群,像蒲公英一樣散落在世界各地,無緣與親人團聚。他們就是生活在海外的華僑們。今天我們就在這檔節(jié)目中,為他們實現(xiàn)和家人團圓的夢想。接下來,我們把畫面交給世界各地的海外華僑,聽聽他們的心聲。(3)他兩鬢斑白,滿臉皺紋,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們。在抗擊“非典”和新型冠狀病毒期間,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災區(qū),帶領醫(yī)護人員,與病毒做抗爭,與死神爭分奪秒,毫不客氣地在他的鐮刀下?lián)屪咭粋€個生命。他就是鐘南山院士,他是為中國請命之人,是載入中國史冊之人,他所做的一切值得我們肅然起敬!【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微寫作的能力。寫好微寫作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考慮:①為什么要寫作,即寫作目的;②寫給誰或寫給誰看,即寫作對象;③用什么形式來承載表達的內容;④語言表達。根據(jù)寫作目的、寫作對象所需要的得體的語言。微寫作的語言要求準確、簡明、合理、得體。做這類試題要指導學生學會分析題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題者意圖,當然考試時這類題型以主觀題為主,在備考時還應多練習、多積累。(1)此題要求寫一份主持稿,要有互動性內容,引出郎平。有針對性介紹郎平的事跡,點明朗讀主題“青春”,語言要連貫得體,表達準確,注意至少運用兩種修辭。(2)本題要求寫一段主持稿,首先要求語體色彩要口語化,主持元宵晚會要有喜慶色彩,有“元宵節(jié)”元素。另外,“引出海外分會場的直播”可見,要求有互動性內容,引出連線方。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手法,推薦排比、對偶、比喻等手法,語言表達連貫準確,注意字數(shù)限制。(3)完成此題要掌握頒獎詞的寫作特點,廣泛閱讀積累。掌握鐘南山的生平事跡,要扣住鐘南山的身份,根據(jù)作品內容揭示鐘南山最突出的價值,語言上使用短句整句,注重音節(jié)協(xié)調,有文采,至少運用兩種修辭手法,整體表達連貫準確、自然流暢。8、《邊城》:翠翠身世可憐,但她卻樂觀向上.其父母因為不是正經夫婦,所以注定了以悲劇了此一生.翠翠的父親為了維護軍人的尊嚴而自刎,其母也因“愿得一心人,自首不相離”的誓言而殉情,留下了稚幼的翠翠和“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老船夫,祖孫倆從此相依為命,守著青山綠水與一葉扁舟、一條黃狗愉快度日.貧困卻也悠游自在,渡人過河卻不收取一分錢財,有時也會獻上自己的茶水和草藥,當真是安貧樂道,活的如神仙般自在.翠翠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和山頭黃麋一樣,從不想到殘忍的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窘馕觥?/p>
本題考查學生微寫作的能力,也是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解答微寫作,關鍵在于如下幾點:一是注意審題,有幾問,有無修辭、句式、字數(shù)、表達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二是注意語言要簡潔,觀點要明確,注意直接入題,不必鋪陳;三是力求結構完整,運用如下的結構方式,如前后照應式、篇末點題式、總分總式等;四是注意表達方式的運用,受文體的限制,一篇文章總以某種表達方式為主,同時兼用其他表達方式;五是注意時空的局限性,不能任意發(fā)揮和聯(lián)想;六是主題要觀點成熟健康,即不偏激不牢騷,符合主流思想意識;七是寫作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體現(xiàn)個性特點。就本題而言,考生需要對《吶喊》《邊城》《紅巖》《老人與?!匪牟拷浀溆兴私?,如書中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如這些人物的人生經歷,人物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然后選出自己最熟悉的一個次要人物,思考與之相關的情節(jié),分析這一情節(jié)中展現(xiàn)出的人物特點,最后對此做出評價。如《邊城》里的主要人物是翠翠,次要人物有翠翠的媽媽和爸爸,如船總順順,如《老人與?!分兄饕宋锸抢先?,次要人物有孩子,明確了人物之后還要思考相關的情節(jié),如老人捕捉馬林魚,與鯊魚搏斗,如翠翠與祖父相依為命,等等;明確人物,分析情節(jié)之后,還要思考人物的表現(xiàn),彰顯出的精神或者生活態(tài)度,并且做出恰當?shù)脑u價。9、高貴的人格當我們向別人承諾某件事時,常常會說:“我用我的人格擔保?!庇纱丝梢?,人格是十分高貴的,那么,什么樣的人格才算高貴的人格呢?高貴的人格是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泊,是一種不陡峭的高度。你既不必把自己裝扮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高潔隱士,擺在櫥窗里孤芳自賞;亦不必把自己描畫成一個無所不能的救世英雄,架在高空中孤傲飛翔。你只須從容地、淡泊地、安靜地穿著你的一襲白衣,穩(wěn)穩(wěn)站立在天地之間。任世人濁醉,你依舊清醒;任滄海桑田,你始終如初。不畏風的吹蝕,不懼雨的洗刷。你只須擷一朵菊花,隨她起舞,輕盈無瑕,樸素淡雅。高貴的人格是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是一種無須隱匿的坦蕩。一如毛澤東轉戰(zhàn)陜北,拄一根柳木棍子,在胡宗南大軍鼻子下走來走去的那種從容;一如周恩來日理萬機,面對內擠外壓,卻無怨無悔的那種大度;一如彭德懷在廬山,一人獨諫萬言,拍案力爭的那種骨氣。這些表現(xiàn)都遠遠超出他們所為之事的意義,而特別爆發(fā)出一種人格的沖擊力和輻射力,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高貴的人格是一種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并時時散發(fā)出一種攝人心魄的魅力。它比西斜的紅日噴薄出的最后一片血色還瑰麗,比出谷的黃鶯唱出的第一個音符還悅耳。那是荊軻明知赴死,卻不違一諾的誠信;是司馬遷雖身負大辱,卻仍為民族修史記事的堅韌;是岳飛為奸臣所逼,卻仍盡忠報國的忠誠;是布魯諾寧愿被教會處以火刑,也不改捍衛(wèi)科學真理的無畏;是馬克思一生被多國資產階級政府驅逐,卻不放棄偉大理想的執(zhí)著。整個中國史,不,整個世界史,都是由這種前進、無畏、創(chuàng)新的高貴人格締造而成的!這種種仰之彌高的人格,洗盡了鉛華雕飾,濾去了清漣妖媚,寓清新脫俗于身,而不失質樸平易于心。它是質樸的、親近的,它能讓一個人暢游世間,返璞歸真。它是明亮的、坦蕩的,它能引領一個時代,燭照一個民族。朋友,當我們以一襲白衣衣被天下,點綴出最燦爛紛繁的花,當我們和著江畔偶得的清風,吟一曲心魂的《離騷》,我們便可以堅定而自信地對別人說:“我用我的人格擔保!”【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一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應先辨清材料的表達方式,是敘事類、說明類、說理類,還是描寫類;然后針對不同類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進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這是一則說理類材料作文,考生需圍繞材料發(fā)散引申,然后找到最佳的立意方向。【審題】首先分析材料,“衡量一個人是否高貴,雖然有人看重他物質財富的多寡,但重要的還是看他精神境界的高低”,前一句“衡量一個人是否高貴”是提問,而后兩句是衡量的標準,也是闡述高貴在這句話的含義,由“雖然有人看重他物質財富的多寡,但重要的還是看他精神境界的高低”可知,精神境界的高低就是不同的人對道德倫理因果認識的程度,因為人與人之間最值得比的,是道德修養(yǎng)。材料雖然沒有否定“高貴”與“物質財富”的關系,但根據(jù)最后一句可知,本次作文的重點應是談“高貴”與“精神境界”。接著要分析文體,本次作為沒有限定文題,考試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寫作,但文體一定要清晰。參考立意:精神境界的高低是衡量一個人是否高貴的標準;堅守高貴的靈魂,做一個大寫的人;生命的高貴;行文構思:首先擬一個隱含或者直接點明觀點的題目,比如“高貴的人格”。然后開篇以“什么樣的人格才算高貴的人格呢”開篇,引發(fā)讀者思考。正文圍繞“高貴的人格是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泊,是一種不陡峭的高度”“高貴的人格是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是一種無須隱匿的坦蕩”“高貴的人格是一種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并時時散發(fā)出一種攝人心魄的魅力”三個方面論證何為高貴的人格。結尾部分以“我用我的人格擔?!焙魬_頭,首尾圓和。素材1.你也許有些不解。從小便在“我很重要”的呼喊聲中成長,習慣了抖動著思想,張揚著個性,習慣了鮮衣怒馬紅刀的年少輕狂,為何要放低姿態(tài),去俯身聞身邊的花香?那就請放慢腳步,且聽我與你細說。你可知謙謙如玉的君子的姿態(tài)嗎?君子的高貴,在于他們總是俯下身子,伸出手,笑問這世間是否需要幫助。俯身的一剎那,君子那溫潤如玉的素養(yǎng)便如清泉般流出,令這世間,馨香流淌。的頭顱也許是你豪邁意氣的標志,但腳下你不曾留心的石塊也許會絆住你的腳,漂浮的思想若沒了根系,不肯低頭俯身,便會感到空虛與渺茫。俯身,也許生命的風景就在路旁,待你去發(fā)現(xiàn)。你可聽說過,弘一法師圓寂之時再三叮囑弟子在身體旁放置一碗清水,只為使嗅味而上的蟻蟲在焚燒之里能有個安身之所。人人景仰的弘一法師將姿態(tài)放低,放在塵埃里,注意到了世界的蟻蟲,如此的低姿態(tài),令人何等動容!他俯身在淤泥里開出的花,潔白、碩大、綴成一片,點亮了他人生的風景,鋪排出了他生命的意境,渺遠而奇絕、凜然而熱切。我注意到你目光中的驚訝與首肯了。你為弘一法師的低姿態(tài)而動容。那么,再聽我說一說。你可知道中國畫史上最著名的畫、書、印“三絕”的齊白石亦是一位低姿態(tài)的謙謙君子。文人相輕是同行的通病,而他卻永懷謙卑之心,以低姿態(tài)視已。張大千辦畫展時,他第一個去捧場,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畫家,以詩明志,“我愿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如此低姿態(tài),令人佩服,令人感動,更令人肅然起敬。大師的風范并不在于他強勢的外表與斐然的成績,而在于他成熟的外表下,是否有一顆飽滿充盈的種子,圓潤晶瑩,能夠在人間深處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生根發(fā)芽,開出飽滿的花來,驕傲地綻放著人生全部的光榮與信仰,繁榮與夢想。你的眼神中開始有了神采。你的腦海中勾勒著一代畫師的形象,我聽見心中在說,放低姿態(tài),俯下身,也是一種高貴,一種高雅。是的,你受到了震動,你內心的波瀾透過目光傳到我心底,但,我還有話要與你說。溫總理在下飛機后對一對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民辦學校圖書資源采購與借閱服務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無線通信塔架建設施工合同
- 2025年臍橙果肥國際市場拓展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二手房買賣合同稅務籌劃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承包經營權租賃管理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組織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天然青貯飼料原料采購與倉儲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代理授權合同(含保密條款)
- 二零二五年度水塘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修復工程合同
- 二零二五版鋁單板裝飾材料采購合同4篇
- 2024年社區(qū)警務規(guī)范考試題庫
- 2024年食用牛脂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匯編(一):現(xiàn)代文閱讀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國戶外音箱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GB/T 30306-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濾芯
- 家務分工與責任保證書
- 消防安全隱患等級
- 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和甲烷)走航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 華為員工股權激勵方案
-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大單元教學設計
- 《保單檢視專題》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