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物理專題5 物態(tài)變化-壓軸培優(yōu)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1頁
八年級上冊物理專題5 物態(tài)變化-壓軸培優(yōu)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2頁
八年級上冊物理專題5 物態(tài)變化-壓軸培優(yōu)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3頁
八年級上冊物理專題5 物態(tài)變化-壓軸培優(yōu)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4頁
八年級上冊物理專題5 物態(tài)變化-壓軸培優(yōu)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5物態(tài)變化壓軸培優(yōu)專題訓練(原卷版)1.在一個與外界隔熱的容器內,盛有一些0℃的水,如果將容器內的空氣迅速抽去,那么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A.一部分水結成冰,冰和水均為0℃ B.容器內只有0℃的水,水的質量不變 C.容器內只有0℃的水,水的質量減小 D.容器內只有0℃以下的冰,水全部被抽走2.某同學在做萘的熔解[熔化]實驗時,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畫出了如圖所示的曲線。如果記錄和作圖沒有錯誤,則以下判斷中錯誤的是() A.在t1時刻剛停止加熱,t2時刻又開始加熱 B.在t=0的時刻顯示的溫度就是萘的熔點 C.在0~t1的時間內含有萘的放熱過程 D.在t1~t2的時間內萘在不斷地放出熱量3.如圖甲所示是“探究物質的熔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試管內的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該物質是(填“晶體”或“非晶體”).此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讀數(shù)正確的是(填“A”或“B”或“C”).此時的示數(shù)為℃。4.北極地區(qū)是指北極圈以內的地區(qū),該地區(qū)的氣候終年寒冷,據(jù)記載,考察人員在北冰洋極點附近的漂流站上觀測到的最低氣溫是﹣59℃.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該溫度可能是考察人員用(選填“水銀”或“酒精”)溫度計測量出來的;水銀屬于(選填“晶體”或“非晶體”)。(水銀的凝固點為﹣39℃,酒精的凝固點為﹣117℃)5.小麗選擇蜂蠟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態(tài)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是否相同”,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將裝有蜂蠟、海波的試管分別放在盛水的燒杯內加熱,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燈加熱,目的是為了使試管內的物質;(2)將溫度計正確插入蜂蠟和海波中,觀察溫度計示數(shù)時視線A、B、C如圖乙所示,其中正確的是;(3)丙圖是小麗繪制的海波的熔化圖象,圖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過程,此過程中海波(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填“升高”、“降低”或“不變”).第10min海波處于態(tài)(填“固”、“液”或“固液共存”);(4)丁圖是小麗繪制的蜂蠟的熔化圖象,蜂蠟在熔化過程中溫度(填“升高”、“降低”或“不變”),蠟是.(填“晶體”或“非晶體”)6.在探究海波和燭蠟熔化規(guī)律時,小琴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請根據(jù)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解答下列問題。時間/min0123456789101112海波的溫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56燭蠟的溫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59(1)在海波和燭蠟這兩種物質中,屬于晶體的是;該晶體的熔點是℃;(2)當該晶體的溫度為42℃時,它處于態(tài)。(選填“固”或“液”);(3)兩個實驗小組分別選擇了圖甲和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選擇裝置好,這是因為。(4)試管中的固體顆粒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7.如圖所示為甲、乙兩杯水沸騰時的溫度變化與時間的關系圖像,由圖像可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水沸騰時的溫度保持不變 B.此時的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 C.甲、乙兩杯水的沸點相同 D.甲杯水的質量一定比乙杯水的質量大8.下列情況中,水的沸點高于100℃的是()A.低氣壓條件下沸騰的水 B.在燒杯里盛水加熱 C.在高山上用敞口的鍋燒水 D.用高壓鍋燒水9.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1)裝置圖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該錯誤是:;除了圖中的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用到的測量工具是。(2)在燒杯上放置一個帶孔的紙板,加蓋紙板的作用是。(3)圖乙是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shù),此時水的溫度是℃。(4)如表是在實驗中不同時刻的溫度記錄,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記錯了一個實驗數(shù)據(jù),他認為錯誤的數(shù)據(jù)是95℃,判斷的依據(jù)是。時間/min…6789101112溫度/℃…96979898959898實驗現(xiàn)象水未沸騰水未沸騰水未沸騰水沸騰水沸騰水沸騰水沸騰水沸騰(5)同組的小南和小蘋用相同的裝置做了實驗,繪制如圖丙所示的圖線。他們實驗時的大氣壓(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造成小南和小蘋的圖線不重合的原因是她們所用的水的不同。10.小華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的沸騰特點。(1)安裝實驗器材時,如圖甲,應按照(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請指出圖甲中的操作錯誤:。(2)實驗中,小華觀察到水在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的上升情況不同,如圖乙a,b所示。表示沸騰時氣泡上升情況的是圖。(3)為了說明水的沸騰過程是否需要吸熱,應,觀察水是否沸騰。(4)小華完成了實驗,并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并作出了如丙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他發(fā)現(xiàn)溫度計示數(shù)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填字母)。A.整個過程酒精燈火焰忽大忽小,放熱不均勻B.開始加熱時有紙蓋減少了熱量的損失C.開始要加熱石棉網和燒杯,后來水溫較高時散熱變快11.小明同學在4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圖甲所示的實驗探究,得出水蒸發(fā)快慢與水的溫度、水的表面積和水面上方空氣流動有關。(1)通過A、D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fā)快慢與有關。(2)通過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fā)快慢與水的溫度有關。(3)在相同的自然環(huán)境下,小凡同學在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上質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圖乙),并控制使他們的相同。結果發(fā)現(xiàn)b圖中酒精先蒸發(fā)完,于是可以得出結論: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液體蒸發(fā)的快慢還與有關。(4)我們知道液體蒸發(fā)時要吸熱,請你舉一個應用蒸發(fā)吸熱的事例:。12.有一句民間說法叫做“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所謂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齊著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現(xiàn)了一層小水珠,請簡要說明這一句民間說法的科學道理。13.“雙減”之后,荊州市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活動。某學校開辦了“廚藝”興趣班,學生煮菜后提起鍋蓋,發(fā)現(xiàn)水從鍋蓋上流下,鍋蓋上的水經歷的物態(tài)變化是()A.先升華后凝華 B.先凝固后汽化 C.先熔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液化14.生活中我們??吹健鞍讱狻保铝杏嘘P“白氣”形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夏天從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圍冒“白氣”,這是冰棍凝華成的水蒸氣 B.文藝演出時舞臺上經常釋放“白氣”,這是干冰升華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冬天水燒開后壺嘴處噴出“白氣”,這是壺嘴噴出的水蒸氣 D.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經常出現(xiàn)“白氣”,這是河水蒸發(fā)出的水蒸氣15.回顧探究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實驗,將下列實驗報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寫完整過程步驟如圖,相同的環(huán)境下,在兩塊鐵片上各滴上一滴等量的酒精,將其中一滴攤開,過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的那滴酒精先變干了。(填“攤開”或“未攤開”)方法上述過程中滴等量的酒精,運用的是法。結論上述實驗表明:相同條件下,液體的越大,液體蒸發(fā)得越快。16.如圖表明:由于發(fā)生了現(xiàn)象,他看不清熱鍋內的食物,物質在發(fā)生此現(xiàn)象時要熱量。17.從冰箱里取出一瓶冷凍的冰紅茶,過一會兒發(fā)現(xiàn)瓶子全身“冒汗”,這是由于瓶子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發(fā)生了現(xiàn)象;若不小心將冰紅茶灑了一些在地面上,過一段時間地面變干,這是因為地面上的冰紅茶發(fā)生了現(xiàn)象。18.“燉湯”因味道好而深受人們喜愛?!盁鯗本褪前褱虾退糜跓踔褍龋鵁踔褎t浸在大鍋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與鍋底隔離,如圖所示。長時間加熱,大鍋內的水不斷減少,但盅內的湯幾乎沒有減少,美味的“燉湯”就這樣“燉成”。(已知:湯的沸點與水的沸點相同)(1)鍋蓋與鍋的縫隙間冒出大量“白氣”,這是現(xiàn)象(填物態(tài)變化)。(2)請解釋加熱時為什么大鍋內的水會不斷減少,但盅內的湯幾乎沒有減少,原因是:。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氣體的臨界溫度所有的氣體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種氣體都有一特定的溫度,在這個溫度以上,無論怎樣壓縮,氣體都不會液化,這個溫度叫臨界溫度。臨界溫度是物質以液態(tài)形式出現(xiàn)的最高溫度,各種物質的臨界溫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溫,如水是374℃,酒精是243℃,因此在常溫下它們通常以液態(tài)出現(xiàn);有的底于常溫,如氧是﹣119℃,氫是﹣240℃,所以我們時常認為它們是氣態(tài)的。(1)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和。(2)用物態(tài)變化的方法分離空氣中的氦氣,填充在食物包裝袋里可使食物保質期更長,在常溫下(選填“能”或“不能”)完成分離。(3)氧氣的沸點是﹣183℃,氮氣的沸點是﹣196℃,氦氣的沸點是﹣269℃,采用液化空氣提取這些氣體。當溫度升高時,液化空氣汽化,首先分離出來的是。(4)如圖是某種物質在不同壓力和溫度下的狀態(tài)圖。圖中實線上下分別表示該物質處的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高于熔點時都為氣態(tài)B、只有高于臨界溫度時才是氣態(tài)C、溫度在熔點與臨界溫度之間時,實線上方為氣態(tài)D、溫度在熔點與臨界溫度之間時,實線下方為氣態(tài)。20.為了驗證裝在試管里的固態(tài)碘受熱升華,甲同學直接將試管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如圖甲所示;乙同學將試管浸入熱水槽中,如圖乙所示,兩試管都會出現(xiàn)碘蒸氣。已知:碘的熔點是114℃、沸點是184℃;水的沸點是100℃,酒精燈火焰溫度約為400℃.下列說法正確的()A.固態(tài)碘受熱后,碘的內能增加,碘分子熱運動減慢 B.碘升華是從液態(tài)變氣態(tài) C.給碘加熱的過程利用了熱傳遞 D.更合理反映碘升華的是實驗甲21.如圖是加熱固體碘的實驗。在加熱過程中,我們會看見杯內產生紫色的氣體,這是因為固體碘吸熱發(fā)生了(填物態(tài)變化)。停止加熱待冷卻后,在干凈的玻璃片上出現(xiàn)了黑色顆粒,這是因為氣態(tài)碘又發(fā)生了(填物態(tài)變化)的原因,生活中(選填“露”、“冰”或“霜”)的形成與這一物態(tài)變化相同。22.某同學在探究物態(tài)變化的實驗中。(1)如圖所示,將碘錘放入熱水中,觀察到碘錘中固態(tài)碘逐漸消失,紫色的碘蒸氣充滿碘錘,此過程固態(tài)碘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2)在上述實驗中,小明同學猜想:固態(tài)碘可能是先變成液體,再變成氣體,因為速度太快,液態(tài)碘出現(xiàn)的時間太短,因而沒有觀察到,為驗證猜想,他查詢了一些資料:通常情況下,碘的熔點是113.5℃,碘的沸點是184.4℃,水的沸點是100℃.請你根據(jù)上述資料分析說明小明的猜想為什么錯誤:(3)小明在燒杯中放入適量的溫水,然后放入一小塊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此時觀察到水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同時水面有大量白霧。水中氣泡的主要成分是由,水面上大量的白霧的主要成分是,(以上兩空均選填“二氧化碳”、“水蒸氣”或“小水珠”),白霧是由(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形成的。23.如圖所示,是用于探究“碘的升華與凝華”的裝置,關于碘錘加熱方式,一是將碘錘放在熱水中,二是用酒精燈加熱,由于碘的熔點是112℃,所以選擇(將碘錘放在熱水中/用酒精燈加熱)方案較好,另一種方案容易出現(xiàn)現(xiàn)象。在碘錘的上方放少許冷水,其目的是利于碘(放/吸)熱發(fā)生(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24.有霜的季節(jié),農作物常被凍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遭到霜凍,實際上,農作物不是因為霜而受凍的,0℃以下的低氣溫才是真正的兇手。當空氣干燥時,即使溫度降低到﹣20℃~﹣10℃,也不會出現(xiàn)霜,但此時農作物早就被凍壞了,農民們稱這種情況為“黑霜”。(1)霜是由直接變?yōu)樾”纬?/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