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義)專題01 先秦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修改版】(原卷版)_第1頁
(講義)專題01 先秦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修改版】(原卷版)_第2頁
(講義)專題01 先秦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修改版】(原卷版)_第3頁
(講義)專題01 先秦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修改版】(原卷版)_第4頁
(講義)專題01 先秦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修改版】(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1先秦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目錄考情分析命題趨勢階段特征網(wǎng)絡構建時空線索梳理預測考點一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起源【夯基·知識梳理】知識點1遠古人類知識點2新石器時代的代表河姆渡、半坡居民知識點3遠古的傳說考向1北京人遺存及發(fā)現(xiàn)意義考向2河姆渡、半坡居民生產、生活狀況考向3人文始祖與禪讓制考點二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夯基·知識梳理】知識點1夏商周的更替知識點2西周的分封制知識點3甲骨文與甲骨文知識點4動蕩的春秋時期知識點5戰(zhàn)國七雄知識點6商鞅變法知識點7造福千秋的都江堰知識點8老子與孔子知識點9百家爭鳴考向1分封制考向2商周文明的代表:甲骨文、青銅器考向3鐵農具、牛耕;考向4王室衰微考向5商鞅變法考向6造福千秋的都江堰考向7春秋時期的思想家:老子、孔子考向8百家爭鳴鏈接中考考點要求課標要求命題趨勢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起源通過了解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等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及其文化遺存,知道中國境內原始社會時期的人類活動;通過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知道中國的原始農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產生;知道考古發(fā)現(xiàn)是了解原始社會的重要依據(jù);通過古代文獻中記述的黃帝、炎帝等神話傳說,了解其中蘊含的歷史信息。命題角度——文明起源/古代農業(yè)/民族認同/華夏族形成。命題點:北京人、原始農耕生活、考古發(fā)現(xiàn)、炎黃的傳說、堯舜禹的禪讓、年代計算;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漢字;通過了解甲骨文、青銅銘文、其他文獻記載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隸制特點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與發(fā)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與思想;通過了解這一時期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關系的變化,初步理解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局面的形成、戰(zhàn)國時期商鞅變法等改革和“百家爭鳴”局面的產生;;通過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命題角度: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人民智慧/文明傳承/生產力變革/社會轉型/社會變革/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命題點:分封制、青銅工藝與甲骨文、鐵農具與牛耕技術、商鞅變法(考查重點)、都江堰、孔子與老子、百家爭鳴(重點考查)。先秦時期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時期。這一時期,國家產生并初步發(fā)展;生產力不斷進步,精耕細作的農耕經濟模式確立;中華文化萌生,奠定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政治方面

原始社會先后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階段。約五六千年前,中國進入部落聯(lián)盟時期。堯、舜、禹時期實行禪讓制,夏朝開創(chuàng)王位世襲制,西周實行分封制;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社會大變革時期。經濟方面

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yè)逐漸產生并發(fā)展,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夏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業(yè)發(fā)達,進入“青銅時代”。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制農具與牛耕的使用和推廣,促進了農業(yè)大發(fā)展。思想文化方面

甲骨文是漢字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學術思想非?;钴S的時期,各種學說蓬勃興起,百家爭鳴激蕩起思想文化領域的巨大浪潮??键c一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起源知識點1.元謀人(1)地點:云南元謀縣(2)年代:距今約170萬年(3)生產活動:能夠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4)意義/地位: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知識點2.北京人1.發(fā)現(xiàn)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約70萬—20萬年;3.體貌特征:上肢與現(xiàn)代人相似,能夠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4.生產生活狀況: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產工具),采集、狩獵;會使用天然火,會保存火種;5.社會組織:過群居生活,原始社會。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7.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證據(jù):(1)埋藏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遺骸或遺跡經過地質作用變成石頭,稱為“化石”。(2)北京人遺址中的發(fā)現(xiàn),為復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狀況提供了重要證據(jù)。知識點3.山頂洞人1.概況(1)時間:距今約3萬年(2)地點:北京周口龍骨山頂部的洞穴(3)體質特征:模樣和現(xiàn)代人基本相同2.山頂洞人的生產活動:人工取火;采集、狩獵、捕魚和縫制衣服;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愛美意識;集體生活,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知識點4.新石器時代的代表——河姆渡、半坡居民文化遺存時間地域生產工具生活特點半坡居民距今約7000~5000年黃河中游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器等半地穴式房屋、彩繪陶器,種植“粟”,飼養(yǎng)豬、狗;打獵捕魚大汶口文化黃河下游養(yǎng)豬較普遍河姆渡居民長江下游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干欄式房屋、種植“水稻”,掌握養(yǎng)蠶繅絲技術,制造陶器、玉器和樂器;會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龍山文化距今約5000年黃河流域制作“黑陶”胎壁薄如蛋殼,被稱為“蛋殼陶”紅山文化北方遼河上游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現(xiàn)較大規(guī)模的祭壇和神廟良渚遺址長江下游反映了遠古先民豐富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社會組織生活知識點5.原始農業(yè)的發(fā)展1.興起時間:約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2.興起地區(qū):黃河、長江、淮河等流域;3.標志: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yǎng)的出現(xiàn)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發(fā)展;4.意義: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知識點6.遠古的傳說1.炎帝、黃帝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2.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fā)明:①炎帝的貢獻(神農氏):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發(fā)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通商交換。制作樂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歷法知識。②黃帝的貢獻(軒轅氏):建造宮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車,發(fā)明了弓箭和指南車。黃帝的下屬倉頡創(chuàng)造文字,伶?zhèn)愔谱饕袈?,隸首發(fā)明算盤。黃帝的妻子嫘祖擅長紡織并會繅絲。3.堯、舜、禹的禪讓①禪讓制的含義:將部落首領位子傳給賢德之人(民主推選、首領沒有特權)②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有功。體現(xiàn)了刻苦耐勞,堅持不懈,大公無私的精神。1.研究北京人重要的意義:為什么說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對研究古人類進化具有重要意義?提示: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梢园l(fā)現(xiàn)人類的進化規(guī)律,為(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證據(jù)。所以,研究北京人有著重要的意義。2.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欄式房屋,而半坡原始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從中得到什么啟示?提示: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因為南方地區(qū)潮濕溫熱,干欄式房屋既能通風防潮,又可防蛇蟲之害。半坡人生活在黃河流域,氣候干旱寒冷,風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風擋雨,又可以保暖。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能夠與自然協(xié)調發(fā)展,已經能夠適應自然環(huán)境。人類的生產生活必須要順應大自然的規(guī)律,做到因地適宜、科學合理。3.大汶口的墓葬里,為什么有了隨葬品?大汶口時期,農耕經濟有了很大發(fā)展,財富增多,氏族首領憑借權力擁有較多財富,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xiàn)。人死后,私有財產隨葬,企圖繼續(xù)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考向01北京人的遺存、發(fā)現(xiàn)的意義【例1】(2023年湖南邵陽)比較“古猿頭像”“北京人頭部復原像”“現(xiàn)代人頭像”圖片可知,北京人(

“古猿頭像”

“北京人頭部復原像”

“現(xiàn)代人頭像”A仍然保留猿類特征 B.能夠使用磨制石器C.完全具備現(xiàn)代人特征 D.開始了原始農耕生活【變式1-1】北京人遺址為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證據(jù)。依據(jù)北京人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灰燼、燒石和燒骨,還有尖狀器、刮削器、石錘和石砧等,考古學家推斷北京人的基本特征有()①打制石器

②學會用火

③種植糧食

④飼養(yǎng)家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變式1-2】北京猿人不管是在體形上還是在腦容量方面都更接近現(xiàn)代人。其上肢骨和現(xiàn)代人的接近程度甚于下肢骨,這表明北京猿人的下肢在長期直立行走和輔助性勞動中日趨完善,上肢在長期的勞動中為適應日益復雜的動作而變得十分靈巧。表明猿人到近現(xiàn)代人轉變的關鍵是()A.能夠直立行走 B.形態(tài)樣貌變化C.長期勞動的結果 D.會使用火考向02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產、生活狀況【例2】(2023年湖北武漢)“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參觀河姆渡遺址時說,河姆渡先民開拓了人類稻作文明史,表明浙江余姚是中華文明發(fā)祥地之一。這反映了(

)A.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源地B.手工業(yè)成為當時主要的生產部門C.河姆渡居民開始飼養(yǎng)家禽家畜D.長江中下游是亞洲稻起源地之一【變式2-1】(2023甘肅平涼)大地灣遺址(位于甘肅天水秦安)是我國新石器時代重要的文化遺址之一。該遺址發(fā)掘房址241座,還采集到已碳化的黍和油菜籽。據(jù)此推斷,大地灣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是(

)A.集體群居 B.采集漁獵 C.農耕定居 D.鐵犁牛耕【變式2-2】大約距今四五千年,中華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滿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地處黃河中游的中原地區(qū)是中華文明融合的核心地區(qū)。這反映了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fā)展A.歷史悠久,延續(xù)至今 B.集中在黃河中游的中原地區(qū)C.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 D.具有沖突與融合的雙重趨勢考向03人文始祖與禪讓制【例3】(2023年黑龍江龍東)五六千年前,黃河流域出現(xiàn)的華夏族逐漸發(fā)展成為中華民族的主體。其首領被后人尊奉為“人文初祖”的是(

)A.黃帝和蚩尤 B.炎帝和蚩尤 C.黃帝和炎帝 D.堯、舜、禹【變式3-1】(2023年湖南常德)海內外華人以炎黃子孫自稱。每年,滿懷虔誠與崇敬的中華兒女會以多種形式祭祀炎帝和黃帝。其原因是(

)A.他們創(chuàng)造了使用至今的漢字 B.他們帶領人們根治了水患C.他們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國家 D.他們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變式3-2】考古研究發(fā)現(xiàn),中原地區(qū)彩陶向周圍地區(qū)施加影響的年代和達到的區(qū)域,與傳說中教民制作陶器的炎帝所處的部落聯(lián)盟興盛的時間、空間一致。其中可以相互印證的歷史信息是A.彩陶最早出現(xiàn)在中原 B.長江流域文化領先C.先民已掌握制陶技術 D.炎帝鼓勵發(fā)明創(chuàng)造考點二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知識點1、夏商周的更替(夏、商、西周分別是奴隸社會的形成、發(fā)展、鼎盛時期)1.夏朝:1)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設置了政府機構、軍隊、刑法和監(jiān)獄等國家機構,標志著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也標志著原始社會的結束,奴隸社會的開始。)3)啟繼承父位,標志著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2.商朝:盤庚遷殷,殷是今天河南安陽?!?.西周:1)牧野大戰(zhàn):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PK商紂王,周武王勝建立西周?!?)周厲王在位時(公元前841年),與民爭利,引起“國人暴動”,厲王逃亡。知識點2、西周的分封制1.含義: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周代的貴族的等級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2.目的:為穩(wěn)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3.方式:周王根據(jù)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進行分封。4.對象:宗親、功臣。5.特點:層層分封,等級森嚴。6.諸侯權力:周天子授予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允許建立諸侯國,有較大獨立性。7.諸侯義務:需要向周王進納貢物,并服從周王調兵。8.作用:①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wěn)定政局,擴大統(tǒng)治范圍。②維護了西周王朝嚴格的等級制度。知識點3、青銅器的高超工藝1.青銅器的發(fā)展歷程:①原始社會后期,我國就出現(xiàn)了銅器,甘肅齊家文化遺址出土了銅鏡。②商朝以后,青銅器的數(shù)量增多,種類逐漸豐富,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發(fā)展為禮器。2.高超的制作工藝:商朝時期的工匠掌握了銅、錫、鉛的比例,來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采用“泥范鑄造法”鑄造技術。3.青銅器的制作特點:商朝時期的青銅器不僅①種類豐富,數(shù)量眾多,而且工藝高超。到商代后期青銅器鑄造業(yè)不僅②規(guī)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精細。4.青銅器的代表作品: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知識點4、甲骨文1.定義:商周時期刻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2.價值:是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榮首次發(fā)現(xiàn)。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3.記載內容:祭祀、戰(zhàn)爭、農牧業(yè)、管制、刑法、醫(yī)藥、天文歷法等4.造字特點:象形、會意、指事、形聲等,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已具備漢字的基本結構。5.比甲骨文規(guī)范的文字是金文:(商周青銅器上鑄刻的文字,古代視銅為金,所以叫金文,又因為是鑄刻在鐘鼎之上,也叫鐘鼎文、銘文。知識點5、動蕩的春秋時期1.春秋時期的經濟發(fā)展①農業(yè):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出現(xiàn)。②手工業(yè):規(guī)模擴大,青銅業(yè)、冶鐵業(yè)、紡織業(yè)、煮鹽業(yè)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發(fā)展。③商業(yè):出現(xiàn)商品交換市場、金屬貨幣。2.王室衰微①原因:社會動蕩;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周王無力控制諸侯;周王室在財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賴諸侯國的經濟支持。②結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諸侯國勢力崛起。他們競相稱霸,操控政治局面,實際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3.諸侯爭霸①背景:由于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各諸侯國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開爭斗。②經過: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等先后稱霸中原(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齊桓公)③影響:(1)消極影響:給社會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2)積極影響:①加快統(tǒng)一的步伐。②促進大規(guī)模的民族交融。知識點6、戰(zhàn)國七雄1.三家分晉:戰(zhàn)國初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大夫瓜分2.田氏代齊:齊國由大夫田氏取代。3.戰(zhàn)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4.著名戰(zhàn)役:桂陵之戰(zhàn)(圍魏救趙)、馬陵之戰(zhàn)(減灶計)、長平之戰(zhàn)(紙上談兵)。知識點7、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修建者: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2.構成: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網(wǎng)兩大系統(tǒng)工程構成。

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為魚嘴、寶瓶口和飛沙堰三個主體工程。內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3.作用:發(fā)揮出防洪、灌溉、水運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知識點8、商鞅變法1.背景:戰(zhàn)國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2.目的:為適應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化,以求富國強兵,在兼并戰(zhàn)爭中獲勝。3.時間: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4.內容:1)政治:①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

③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

④嚴明法度,禁止私斗。2)經濟:①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②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統(tǒng)一度量衡。

3)軍事: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5.意義:①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②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知識點9、春秋時期的思想家1.老子1)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春秋后期楚國人2)思想觀點:①萬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該順應自然;②世間的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對立的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他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

③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3)學說著作:《道德經》2.孔子和儒家學說(

姓孔名丘,字仲尼)1)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春秋末年魯國人

2)政治上:①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愛人

”。②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張以德治國,愛惜民力,體察民意

。3)教育上:①創(chuàng)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②在教學中,孔子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③發(fā)現(xiàn)和總結出很多教育規(guī)律、教學原則。4)學說著作:《論語》

(由其弟子整理而成)5)影響:孔子的學說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規(guī)范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也具有深遠影響。知識點10、百家爭鳴1.背景:戰(zhàn)國時期,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崩潰,新的社會制度逐步確立。此時的學術思想領域非?;钴S,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各陳其說,史稱“諸子百家”。2.戰(zhàn)國時期的主要思想派別、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時期學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張戰(zhàn)國儒家孟子《孟子》“仁政”;民貴君輕;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zhàn)爭荀子《荀子》“禮治”,明確尊卑等級以維系社會秩序墨家墨子《墨子》“兼愛”,“非攻”;選賢任能;提倡節(jié)儉道家莊子《莊子》治國要順應自然和民心;人生應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獨立的人格。法家韓非子《韓非子》以法治國,樹立君主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3.影響: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fā)展的高峰。1.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給我們的教訓?提示:夏、商、西周的滅亡都是因為出現(xiàn)了(暴君),他們的(殘暴)統(tǒng)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暴政導致亡國,統(tǒng)治者要勤政愛民。2、甲骨文有何地位?其發(fā)掘的意義?我國有文字可靠的歷史從哪朝開始?提示:①我國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古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②有助于我們研究商代的(歷史)和中國(漢字)發(fā)展的歷程。③(商朝)。3.禪讓制、世襲制、分封制之比較制度內容影響禪讓制原始社會將聯(lián)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民主推選,首領沒有特權世襲制禹死后,啟繼承父位,世襲制(血緣關系)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家天下”分封制周王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鞏固了統(tǒng)治,確立了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4.鐵農具和牛耕是在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有何重大意義?(鐵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現(xiàn)給當時農業(yè)生產帶來了怎樣變化?)提示:(春秋后期)出現(xiàn)的鐵農具和牛耕;(牛耕:最遲春秋末年使用,戰(zhàn)國推廣。鐵農具:春秋出現(xiàn),戰(zhàn)國推廣。)意義:促進了農業(yè)上的(精耕細作),并為開發(fā)(山林)、擴大(耕地)創(chuàng)造了條件;是春秋時期(農業(yè)生產力)水平提高的標志。(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5.齊桓公為什么能夠成為春秋第一霸?提示:齊國擁有(魚鹽)之利,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fā)展(生產);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天子,攘四夷”為旗號,公元前651年通過(葵丘會盟)成為首霸,先后九合諸侯。6.春秋爭霸戰(zhàn)爭的影響?(利①②弊①②)利:①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的疆域不斷擴展,有利于國家走向(統(tǒng)一);②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民族交融)。弊:①給社會和人民帶來巨大災難;②破壞植被和自然環(huán)境。7.商鞅變法成功原因:①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從歷史發(fā)展角度看,商鞅變法代表了新興的(地主階級)的利益,要求推翻奴隸主貴族的統(tǒng)治,發(fā)展封建經濟。②商鞅提出合乎秦國(國情),順應民意(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的改革措施,且執(zhí)行起來又非常堅決。③從外部因素看,商鞅變法有(秦孝公)的堅決支持。④商鞅個人具有頑強的品質,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8.“百家爭鳴”的影響有哪些?提示:促進了學術和思想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fā)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枷?1分封制【例1】(2023年黑龍江齊齊哈爾)西周初期,周王朝為穩(wěn)定政治形勢,鞏固疆土,以保證對地方的控制,擴大統(tǒng)治范圍,確立的社會等級制度是(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科舉制【變式1-1】“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边@首《中國》激起了無數(shù)人的愛國熱情,在中國歷史上,將國和家融為一體的制度是(

)A.科舉制 B.郡縣制 C.行省制 D.分封制【變式1-2】觀察西周分封制示意圖(下圖),發(fā)現(xiàn)周天子把洛邑與宋作為兩個支點,諸侯國由南北兩面向東張開,如兩臂合抱殷宋于肘腋之間。據(jù)此可知,周初分封有利于(

)A.擴大統(tǒng)治疆域 B.拱衛(wèi)天子安全C.促進民族交融 D.傳播禮樂文明考向02商周文明的代表:甲骨文、青銅器【例2-1】(2023年廣西)目前已出土的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包括禮器、樂器、兵器、貨幣、裝飾藝術品等。由此可知,該時期的青銅器(

)A.數(shù)量眾多 B.種類豐富 C.工藝高超 D.分布廣泛【例2-2】(2023年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貝,商朝時期的一些文字都含“貝”字(如下表)。據(jù)此判斷,貝在商朝應該是(

)甲骨文對應漢字貝買貫寶A.貨幣 B.禮器 C.食器 D.酒具【變式2-1】2021年3月20日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遺址新發(fā)現(xiàn)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現(xiàn)已出土金面具殘片、巨青銅面具、青銅神樹、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下面是和三星堆同時代各地出土的青銅文物,這說明①中國歷史底蘊深厚②各民族多元一體③文化多樣和諧④形式單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變式2-2】《甲骨文編》收錄“家”的甲骨文字形約二十種,其上半部分由房屋之形構成,表明為居住之地;下半部分的抽象寫法也多為一身一耳兩足(如下圖),在古代能夠處于“房屋”之下的動物主要為六畜之中的豬、馬、牛、羊、狗五種。據(jù)此可推知(

)A.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馴化“六畜”的國家B.“家”觀念的形成與農耕生活緊密相關C.甲骨文是體系完整的文字D.中國農耕文明具有獨特性考向03鐵農具、牛耕;【例3】(2023年河南)考古發(fā)現(xiàn)的戰(zhàn)國中后期的鐵器,出土范圍遍及秦、齊、燕、楚等七國境內,器類包括農具、手工業(yè)工具、兵器和雜器。這表明當時鐵器(

)A.象征貴族身份 B.制作工藝精良C.實行官營專賣 D.得到廣泛使用【變式3-1】觀察下圖,通過比較最能說明A.建筑技術的進步 B.戰(zhàn)爭武器的改進C.生產力不斷進步 D.冶鑄工藝的提高【變式3-2】(2023年北京)戰(zhàn)國時期,鐵制工具的使用進一步推廣,使大量荒地得到開墾。開墾者繳納賦稅,田地所有權就可以得到國家承認,新興地主階級逐漸壯大。同時,鐵制工具在開挖河渠中的使用成就了大型水利工程。以上材料說明(

)A.生產工具的進步推動社會發(fā)展B.鐵制工具完全取代了木石工具C.各國變法帶來生產工具的改進D.水利工程為國家統(tǒng)一創(chuàng)造條件考向04王室衰微【例4】(2023年廣東)《管子·地圖》載:“凡兵主者,必先審知地圖”?!秾O子兵法·地形篇》載:“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據(jù)此可知,當時地理知識的運用適應了(

)A.水利興修 B.諸侯征戰(zhàn) C.儒學興起 D.私學發(fā)展【變式4-1】關于春秋的爭霸戰(zhàn)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爭霸的背景是周王室日漸衰微

②目的是為了維護周天子的威信③爭霸的實質是要獲取更大、更多的政治權力和經濟資源④爭霸戰(zhàn)爭具有兩面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變式4-2】按照西周的規(guī)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諸侯只可用七鼎。但到了春秋時期,鄭莊公卻享用九鼎,其他諸侯更是競相仿效。這說明(

)A.諸侯國眾多 B.諸侯兼并弱小 C.周王室衰微 D.周王室中興考向05商鞅變法【例5】(2023年遼寧錦州)商鞅變法的內容中,能夠直接提高秦國軍隊戰(zhàn)斗力的措施是(

)A.鼓勵耕織 B.獎勵軍功 C.確立縣制 D.廢除井田制【變式5-1】如下圖所示,下圖為商鞅變法時縣及其以下地方組織結構示意圖。這表明商鞅變法A.簡化了地方管理機構 B.瓦解了分封制度C.加強了地方統(tǒng)治 D.完善了中央集權【變式5-2】《史記》記載,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舊的貴族誣告商鞅“謀反”,商鞅慘遭車裂。主要因為商鞅變法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商鞅變法內容中,最能觸動舊貴族利益的是(

)A.國家承認土地私有 B.允許土地自由買賣C.根據(jù)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縣制考向06都江堰【例6】(2023年湖南株洲)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既免除了岷江泛濫的水災,又便利了航運和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這一工程是(

)A.長城 B.大運河 C.都江堰 D.靈渠【變式6-1】(2022·湖南張家界·中考真題)它集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于一體,充分發(fā)揮防洪、灌溉、水運等多方面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2200多年來,一直發(fā)揮著巨大作用,這在世界水利史上絕無僅有。該水利工程是(

)A.靈渠 B.都江堰 C.大運河 D.三峽工程【變式6-2】《灌陽竹枝詞》詩:“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開時涌岸邊。喜看榪槎頻撤處,歡聲雷動說耕田?!边@首詩贊美了都江堰(

)A.有利于東北平原的灌溉 B.消除了岷江水患C.有利于農業(yè)生產 D.有利于發(fā)展旅游事業(yè)考向07春秋時期的思想家:老子、孔子【例7】(2023年湖北鄂州)戰(zhàn)國時代,諸子百家異?;钴S,極富創(chuàng)造力,被公認為中國思想文化史上輝煌燦爛的時代。有一學派認為:“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痹搶W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變式7-1】老子認為“民不畏威,則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孟子主張君主“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由此可知,兩者都()A.認同德主刑輔 B.代表平民利益C.具有辯證意識 D.主張順應民意【變式7-2】為了落實“雙減”政策,切實減輕學生負擔,安徽某校要求作業(yè)設計要體現(xiàn)個性化特征。這一舉措和下列孔子的哪一主張相一致(

)A.“仁者愛人” B.創(chuàng)辦私學C.因材施教 D.以德治國考向08百家爭鳴【例8】(2023年四川雅安)《荀子》雖師法仲尼(孔子),但它也主張法治;《韓非子》熔法、術、勢于一爐,同時也吸收了老子的思想。這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學派之間思想(

)A.互相排斥 B.相互融合 C.趨于一致 D.獨立發(fā)展【變式8-1】某老師在歷史課上向學生展示了關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思想學派的思維導圖(下圖)。從中可以看出(

)A.各學派以血緣關系為紐帶 B.各思想學派之間等級森嚴C.各學派之間相互學習借鑒 D.諸子百家均出自同一師門【變式8-2】戰(zhàn)國時期,孟子認為“無禮義,則上下亂”,韓非子認為“義者,君臣上下之事”。他們所說“義”的實質是()A.中央集權政治的準則 B.衡量道德修養(yǎng)的標準C.統(tǒng)治階層的行為規(guī)范 D.維護等級秩序的工具1.(2023年江蘇連云港)一位導游在介紹某遺址時提到的關鍵詞有:約70萬—20萬年、保存火種、打制粗糙石器。該遺址可能是(

)A.元謀人遺址B.北京人遺址C.山頂洞人遺址 D.河姆渡人遺址2.(2023年貴族銅仁)下圖是根據(jù)遠古人類考古遺址繪制的復原畫。至今,我國西南地區(qū)一些少數(shù)民族還在采用這種古老的建筑形式。修建這種房屋的遠古居民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3.(2023年廣東)距今約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遺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時期的良渚文化遺址權貴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鉞、漆器、象牙器等。這說明,當時(

)A.原始農業(yè)形成 B.社會分化出現(xiàn) C.禪讓制度盛行 D.中央集權確立4.(2023年湖南張家界)傳說圖中供奉的人物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還制作陶器,發(fā)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物品。該人物是(

)A.黃帝 B.炎帝 C.大禹 D.蚩尤5.(2023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边@兩段話反映的是(

)A.夏朝的“家天下” B.西周的分封制C.秦朝的郡縣制 D.西漢的“大一統(tǒng)”6.(2023年重慶A卷)據(jù)古文獻記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時候,都把本族來源與黃帝族系聯(lián)系起來,自認為是黃帝的后裔。這表明(

)A.夏、商、周均秉承“無為而治”理念 B.夏、商、周的祭祀活動十分頻繁C.推崇“君權神授”是先秦政治特點 D.中華民族同宗共祖意識源遠流長7.(2023年廣東深圳)博物館參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