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小說情節(jié)_第1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小說情節(jié)_第2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小說情節(jié)_第3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小說情節(jié)_第4頁
2025屆高考語文復習:小說情節(ji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游課堂導入一

輪情節(jié)小說分析情節(jié)作用,必須從概括情節(jié)內容出發(fā)

小說是文學的一大類別,是一種與詩歌、散文、戲劇并列的敘事性文學體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綜合運用語言藝術的各種表現手法,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具體的環(huán)境描寫,廣泛地、形象生動地反映社會生活。

小說是有一定長度的虛構的故事?!狤M.福斯特《小說面面觀》小說基本概念明內涵什么是情節(jié)敘事性文學作品中以人物為中心的事件演變過程。

文學的第三個要素是情節(jié),即人物之間的聯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關系——某種性格、典型的成長和構成的歷史?!郀柣逗颓嗄曜骷艺勗挕沸≌f三要素與主題關系圖(一)線索與概括1.分

索線索:貫穿整個作品情節(jié)發(fā)展的脈絡,也是結構全文的脈絡。其目的是用來貫穿全文情節(jié),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聯起來,使作品渾然一體,結構完整嚴謹。線索的形式1.以人物為線索線索安排的作用1.結構清晰,跌宕曲折,一波三折,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使情節(jié)集中緊湊完整。(情節(jié)發(fā)展)2.以事物為線索2.可通過線索巧妙安排結構,揭示主題。(主題表現)3.以中心事件為線索4.以空間、時間或人物心理、情感變化為線索3.人物形象也會刻畫得更豐滿、更突出、更鮮明。(人物塑造)線索的分類1.單線型2.雙線型:明暗線、主次線4.兩條線索并行,豐富拓展作品內容。(藝術效果)3.多線型串聯情節(jié),表現主題確定線索并分析作用線索安排作用1.結構清晰,一波三折,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使情節(jié)集中緊湊完整。(情節(jié))2.可通過線索巧妙安排結構,揭示主題。(主題)3.人物經歷更完整,人物形象也會刻畫得更豐滿,更突出,更鮮明。(人物)4.兩條線索并行,豐富拓展作品內容,使情節(jié)更集中緊湊,突出人物形象。(效果)尋找線索關注分析文章的標題各段反復出現的事物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某一人物的見聞感受(2024新高考Ⅱ卷)文本中頻頻出現“一年以后”“現在想來”“他知道這情況時”之類標示時間線索的語句,產生了怎樣的敘述效果?請簡要分析。參考答案:①整體上回溯性地講述故事,本身具有一種歷史縱深感;②具體事件的敘述基本按照時間順序交代,情節(jié)脈絡清楚;③展現出人物的成長歷程,使人物形象更豐滿;④通過敘述時間的跳躍,過去與現在、回憶與現實相交織,將謎團逐一解開,行文跌宕起伏。類型2.情

節(jié)

括明考題暗考題1.結構連貫法:理清小說的結構層次,按小說的敘述順序、情節(jié)發(fā)展中“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的結構脈絡梳理。如:回扣教材《祝?!烦醯紧旀?zhèn)--被賣改嫁--再到魯鎮(zhèn)--寂然死去2.場面連貫法:小說中的場面時人物活動的重要場所,有些小說中一個場面就可以梳理為一個情節(jié)(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酒店遇故交—市場買刀尋仇人—看管草料場—山神廟復仇)3.線索連貫法:線索是串聯小說人物、事件的人、事、物、感情、時間或地點等,勾畫關聯線索的語句。抓住線索,就可以圍繞線索概括出情節(jié)發(fā)展的各個階段內容。(如:《項鏈》的情節(jié)構成:借項鏈—丟項鏈—還項鏈—識項鏈))4.細節(jié)連貫法:圍繞人物活動,深入閱讀文本內容,抓住對情節(jié)推進或人物活動、心理具有表現力的細節(jié),勾畫關鍵詞句,并進行提煉、概括。(如2018.全國3中“先行者的心理變化過程”的分析:心情復雜糾結—孤獨絕望—重燃希望)參考答案:①江上的風景使伍子胥心態(tài)平和寧靜;②想到父親和哥哥被殺的家仇(情節(jié)),他的心又膨脹起來;③漁夫平坦豁達的心境,紓解了伍子胥心中的仇恨,希望自己能從血海深仇中解脫出來。(2022·新高考Ⅰ卷)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緒隨著他在江上的所見所感而逐步生發(fā)展開。請結合文中相關部分簡要分析。

(二)情節(jié)技巧情節(jié)結構手法安排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過程中運用的技巧。懸念、照應、伏筆、對比、襯托、鋪墊、線索、抑揚、突轉、以……話題引入等常見①全文:一波三折(搖擺、延遲)、線索②開頭:懸念式/倒敘式/寫景式/故事式/以……話題引入等③結尾:歐·亨利式、悲劇式、喜劇式、戛然而止式、以景作結式、首尾呼應式等④中間:懸念、伏筆、鋪墊、照應、暗示、誤會、突轉、對比、抑揚等詩化小說/散文化小說:沒有完整的情節(jié)以及矛盾沖突,淡化人物形象,注重意境的營造以及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狀態(tài)和特有情緒的展示。懸念指在小說的敘述中先設置一個謎面,藏起謎底,在適當的時候再予以點破,使讀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滿足。懸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讀者,引人入勝。抑揚對寫作對象或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然后陡然一轉,出乎讀者所料,從而使文勢曲折多變,使文章產生峰回路轉、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強作品的可讀性。情節(jié)安排技巧——波瀾對比把兩種對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對比的作用一般是表現人物或突出主題。襯托指通過描繪某一人(事物)來表現另一人(事物)的藝術手法,它分為正襯和反襯兩種。襯托可以使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題更鮮明。誤會誤會法主要形式:①正反誤會。即本來是好人好事,誤會為壞人壞事。②一般誤會。對生活中的某人某事產生誤會,由此產生故事情節(jié)。③互相誤會。即甲誤會了乙,乙誤會了甲。①引起讀者閱讀興趣。②使文章情節(jié)富有戲劇性,波瀾起伏。③凸顯人物形象,服務于文章主題。

托物言志、象征使表達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豐富文章的內涵,富有哲理,給人以啟迪。如《老人與?!分械暮O笳魅松睦щy和挫折,象征人生的搏斗場。老人象征勇于面對、永遠不服輸的硬漢精神。以小見大就是通過小事情、小細節(jié)來揭示重大主題的寫作手法。反復1.營造某種氛圍,推動(延宕)情節(jié)發(fā)展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多次寫到風雪。2.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人物愛好、追求,烘托人物心情和心理如《祝?!分蟹磸蛯懰v述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3.暗示、深化主題,影射象征如《裝在套子里的人》反復寫別里科夫的“套子”。4.突出時代氣氛,展示地方特色;或者引起讀者關注如《邊城》中多次寫湘西風情以突顯地域特色。情節(jié)安排技巧——嚴謹手法內涵及作用鋪墊也稱鋪敘襯墊,即為了突出后面的主要人物或事物而在前面先鋪敘另外的人物、事物、事件或環(huán)境。運用鋪墊手法可以蓄積氣勢,突出文章主旨。手法內涵及作用伏筆(草蛇灰線)指作者對將要在作品中出現的人物或事件,預先做的提示或暗示。伏筆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應,結構更嚴謹,情節(jié)發(fā)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照應即對前文內容或伏筆的呼應。照應能使情節(jié)連貫,脈絡清晰,結構緊湊。(三)情節(jié)作用真題示例審題方向(1)(2020·全國卷Ⅰ)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將文學作品同冰山類比,他說:“冰山在海面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北拘≌f正是只描寫了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請據此簡要說明本小說的情節(jié)安排及其效果。(2)(2019·全國卷Ⅲ)兩個乘客為什么沉默?小說為什么首尾均有這一細節(jié)?請結合全文分析。(《到梨花屯去》)(3)(2017·全國卷Ⅰ)小說以一個沒有謎底的“美好的謎”結尾,這樣處理有怎樣的藝術效果?請結合作品進行分析。(《天囂》)(4)(2017·山東卷)本文以“我”與特吉的沖突開篇,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七岔犄角的公鹿》)(1)題干中有“情節(jié)(情景、段、開頭、結尾)”“作用”“意義”“效果”等字樣。(2)題干中往往有“分析”“說明”等作答動詞和“作用”“效果”等表答題方向的名詞。小說作用類題目(情節(jié)作用、人物作用、環(huán)境作用)都可以從情節(jié)、環(huán)境、人物、主題等四方面考慮,另外可以加入讀者的感受。即:這三類作用類題目,除了考慮其對本身的作用外,都要考慮其他三方面,還有讀者的感受,這就是“4循環(huán)+1讀者”模式。答題時,可將這5個方面歸攏到結構上的作用(情節(jié))和內容上的作用(人物、環(huán)境、主題、讀者感受)兩個層面逐條作答。4循環(huán)+1讀者”模式答題思路【四循環(huán)+讀者】情節(jié)線索;使情節(jié)完整(起伏);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為后面的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或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照應前文;承上啟下等。人物交代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現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畫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充實等。環(huán)境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使環(huán)境更具典型性主題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讀者設置懸念,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吸引讀者注意力,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引發(fā)讀者思考等。(一)標題的作用類型一以時間、地點、環(huán)境為題,往往具有點明時間地點、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渲染氣氛的作用。類型二以物件(物象)為題,往往具有作為線索貫穿全文、概括故事情節(jié)、揭示主題、隱含多重含義、寄托作者情感等作用。類型三以形象特征為題,具有鋪展情節(jié)、照應細節(jié)、對比諷刺、強化效果等作用。(物/人+形象特征)《背影》《裝在套子里的人》1、鋪展情節(jié)。2、突出形象。3、揭示主題情節(jié)作用(二)開頭的類型及作用一般開頭設疑開頭作用主要是引出下文,做鋪墊,造成懸念,并引起讀者閱讀興趣和思考(側重結構);或者交代故事的基本要素(時間、地點、人物),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說主題。(側重內容)寫景開頭作用主要是交代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背景),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感情基調。(三)中間情節(jié)的作用①考慮某個情節(jié)與前后情節(jié)及整體情節(jié)完整的關系的關系;②考慮情節(jié)與主題的關系;③考慮情節(jié)與人物性格及其發(fā)展的關系。(四)結尾方式及作用方式作用契訶夫式結局①突轉,使整篇小說情節(jié)波瀾起伏;②與前文照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③突出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復雜性;④突出文章主旨。悲劇結局①從主題上看,深化主題,增強現實批判意義;②從人物上看,使人物形象更真實完整;③給人強烈震撼,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喜劇結局①從表達效果上看,小說的喜劇結局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耐人尋味;②從閱讀者的情感體驗上看,符合人們閱讀的心理預期,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給人以欣慰、愉悅之感;③從主題上看,這樣的結局凸顯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眾對審美的追求。留白結局耐人尋味,留下了“空白”讓讀者想象,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以景作結的結局①從結構看,照應標題,首尾呼應。②從情節(jié)看,暗示情節(jié)發(fā)展、故事結局。③從人物看,烘托人物。④從主題看,升華主題。⑤從讀者看,言有盡而意無窮,留給讀者以無限想象空間。方面作用情節(jié)方面方便情節(jié)逐層展開,使文章脈絡清晰。或具有延宕效果,制造懸念?;蜾秩揪o張(詩意)的氛圍。人物方面突出人物不同的心理或情感,便于逐層深入地表現人物心理或性格特點,多角度、立體地塑造人物形象。主題方面便于充分表現主題,突出、深化主題。補充:反復出現的情節(jié)的作用(特殊)參考答案: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②具有延宕效果,遲遲不講下文,引發(fā)聽眾的好奇與追問。(2021·新高考I卷《石門陣》)王木匠講石門陣時,多處使用反復手法,這種講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1)營造某種氛圍,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2)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人物愛好、追求,烘托人物心情和心理。如《祝?!分蟹磸蛯懰v述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就突出了她思念兒子又希望引人同情的幾近崩潰的精神狀態(tài)。(3)暗示、深化主題,影射象征。如《裝在套子里的人》反復寫別里科夫的“套子”。(4)突出時代氣氛,展示地方特色;或者引起讀者關注。如《邊城》中多次寫湘西風情以突顯地域特色。補充:典型細節(jié)作用(重點)①板凳作為普通家常用品,與父親的形象、身份及街頭下棋場景相符,寫出了日常生活氣息,凸顯了父親親和、自然、淡泊、隨性的個性特征;②“我”背著板凳跟父親去下棋的情形,既是兒子又像徒弟,包含著“我”對父親又敬又愛的情感;③雪夜學棋之后背著兩個板凳出去,暗示著“我”正式成為一個真正的棋手,也暗示“我”在棋藝方面得到了父親的認可,為后續(xù)父親讓“我”和“眼鏡”對弈做好了鋪墊。(2020全國新高考Ⅱ卷)16.本文多次提到“板凳”,這是富有意味的細節(jié)。請分析這里“板凳”的用意。

(2022新高考1卷)9.漁夫拒劍是一段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漁夫是一位義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劍之后,更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慮而自盡。本文將漁夫改寫為一個普通漁人,這一改寫帶來了怎樣的文學效果?談談你的理解。(6分)參考答案:①把漁夫改為無意施恩的普通人,更顯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主題)②借漁夫來書寫一個散淡處世的境界,與伍子胥的世界構成對比;(人物)③放棄描述驚險的外部沖突,轉向探究人物的內心沖突;(情節(jié))④使故事的傳奇色彩有所減弱,而現實寓意則有所增強。(文體特征)(2020·全國卷Ⅰ)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將文學作品同冰山類比,他說:“冰山在海面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北拘≌f正是只描寫了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請據此簡要說明本小說的情節(jié)安排及其效果。參考答案:①小說的情節(jié)是兩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棧的逗留,這只是小說“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②通過小說已有的情節(jié)安排,可以推測出其背后隱藏著更為豐富的內容(想象空間),尤其是兩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③這種情節(jié)安排使小說大量留白,引人遐思(效果)?!?019年·全國Ⅲ卷·《到梨花屯去》】兩個乘客為什么沉默?小說為什么首尾均有這一細節(jié)?請結合全文分析。(6分)分析角度具體解析內容對人物趕車老人的話使老趙、謝主任產生觸動,人物形象真實。對主題老人話里的深意,觸動了老趙、謝主任,為什么會觸動?揭示主旨——社會的變化。對讀者小說在開頭提示“回過頭來看一看,興許才有一點故事的意味”,結尾又說“不知為什么”,都指引讀者去思考這個看似平淡的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意味。結構首尾都寫到兩個乘客的沉默,情節(jié)結構上呼應。分析角度具體解析內容角度對人物

對主題

對讀者

結構角度

【2019年·全國Ⅲ卷·《到梨花屯去》】兩個乘客為什么沉默?小說為什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