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統(tǒng)編版(2019)高二上學期歷史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考點復習提綱第一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1.分封制的積極影響:①起到了拱衛(wèi)王室的作用,周人的勢力范圍不斷擴大,成為疆域廣大的國家;②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tǒng)治,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統(tǒng)治效果得到加強;③諸侯對下屬層層分封,使西周貴族集團形成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④傳播了周文化,促進了經濟交流和民族融合,推動了西周經濟開發(fā)與社會的發(fā)展。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對以后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的形成有促進作用;2.分封制的消極影響:諸侯享有很大的獨立性,隨著實力的增強,血緣關系的逐漸疏遠,西周后期,王權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壞;形成了貴族內部森嚴的等級制。3.宗法制的影響:①(現(xiàn)實作用)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的穩(wěn)定和團結,防止內部紛爭,鞏固分封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尤其是大宗的地位(世卿世祿制)②(后世)是中國宗法觀念的源頭,對后世影響深遠(弊端)家長制作風、男尊女卑、等級觀念、任人唯親等現(xiàn)象。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與宗法制相輔相成,互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現(xiàn),宗法制是分封制在政治上的表現(xiàn)。禮樂制度是維護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先秦政治制度的特點:①等級森嚴;②以血緣關系為紐帶;③神權與王權相結合,迷信色彩濃厚定性;④具有延續(xù)性和穩(wěn)定;⑤原始民主傳統(tǒng);⑥最高統(tǒng)治者尚未實現(xiàn)權力的高度集中。6.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政治制度:鐵犁牛耕出現(xiàn),生產力發(fā)展,井田制逐步瓦解;貴族分封體制逐漸解體各國政治上的重大變革,使君主權力得到加強??たh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產生7.秦朝皇帝制度的核心:皇權至上、皇位獨尊、皇帝世襲8.三公九卿制度的特點與影響:①三公九卿之間既配合又牽制的狀態(tài),任何人都無法獨攬朝政,軍國大權最終操縱在皇帝一人手中。②以皇權為中心,國與家同治,充分體現(xiàn)出“家國同構”的特點。③三公九卿以“廷議”的方式討論國家軍政要務,供皇帝裁決。④“廷議”可以集思廣益,減少決策失誤,但最終決定權仍掌握在皇帝手中。9.郡縣制的影響:①實現(xiàn)了中央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②有利政治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維護國家統(tǒng)一③是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④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劃時代的變革,對后世影響深遠。10.文書制度的影響: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夠傳送到全國各地;提高行政效率,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為漢承秦制提供條件,具有較高史料價值。11.三省六部制的影響:①三省之間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減少決策失誤,提高行政效率;②完整的相權一分為三,三省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避免了權臣獨攬大權,有利于加強皇權;③標志著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成熟,以后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12.宋朝——二府三司制影響:多設機構,分化事權,相權再度被削弱,皇權再次加強。13.中國古代中央官制演變的特點:皇權不斷強化,相權不斷削弱的趨勢;內朝官向外朝官轉化;宰相職位的設置由實位轉向虛位;宰相權力不斷分化。14.中國古代地方制度演變的特點:①中央集權是推動地方行政層級變化的主因;②分權是地方行政機構改革的基本方法;③沿襲變革是歷代地方行政層級變遷的主線;④下穩(wěn)上動是地方行政層級結構變化的特征。15.中央行政制度的演變特點:①皇權不斷強化,相權不斷削弱,直至被廢除;②內朝官向外朝官轉化;③宰相職位的設置由實位轉向虛位;④權力不斷分化和轉移。16.漢至明清時期政治制度的演變:1.中央行政制度的發(fā)展演變:①兩漢:漢承秦制,實行三公九卿制;漢武帝:設立中朝(中外朝制);光武帝劉秀將尚書臺確立為新的行政中樞;②隋唐: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發(fā)展到一個新階段);③宋朝:二府三司;④元朝:中書??;⑤明朝:廢丞相,權分六部,設內閣;⑥清朝:雍正帝設軍機處(頂峰)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變:①漢初:郡國并行制,漢武帝“推恩令”設刺史監(jiān)察;②東漢晚期:州、郡、縣,形成內輕外重,干弱枝強;③隋代:州、縣二級;④唐代:道、州、縣三級,唐中期形成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⑤宋代:路、州(府)、縣,收其權,分權;⑥元朝:行省制,省、路、府、州、縣多級;⑦明清:省、府、縣三級,設巡撫或總督。17.地方行政制度演變的因素: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吸取前代經驗教訓。政治變動;經濟發(fā)展;國土變遷;氣候因素;自然環(huán)境;社會變革,治國理念。第二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直接民主、人民主權、輪番而治、公民意識、輪番而治、法律至上、權力制約等2.雅典民主的本質:奴隸制民主;民主范圍狹隘性;3.斯巴達寡頭政治的特點:實行分權,具有民主色彩。4.羅馬共和國的特點:①具有濃厚的貴族寡頭特征。②實權掌握在元老院和高級官員手中,公民大會的權力比較小。③混合政體(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5.羅馬帝國的特點:實行獨裁統(tǒng)治6.古代希臘羅馬政體的共同點:形式上都實現(xiàn)了分權;都維護奴隸主利益,維護奴隸制度;公民僅是少數(shù);婦女、外僑和奴隸都沒有資格參與政治。7.中古西歐的特征:①以封君封臣制、莊園農奴制為基本特征;②世俗王權和基督教會的權力長期并立(國王依靠教會支持獲得政權的合法性,教會依靠王權擴展基督教,維護教會權威)8.(1)法國:等級君主制(王權借助等級代表會議實施統(tǒng)治的一種政權形式)三級會議支持國王,反對教皇,確立了國王有權征稅的原則。三級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法國進入等級君主制階段,國王與貴族、教會、市民通過三級會議相互合作,有利于進一步強化皇權。(2)英國:議會君主制(以世襲君主為國家元首,權力受到憲法、議會的限制?!僮h會制君主立憲制)簽署《大憲章》的影響:確立了“王在法下”的歷史傳統(tǒng)。9.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的演變過程:(1)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基礎。(2)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標志著君主立憲制在英國確立。(3)18世紀,逐漸形成責任內閣制,行政權由國王轉移到內閣,國王逐漸“統(tǒng)而不治”;(4)19世紀三次議會改革,工業(yè)資產階級、工人階級、成年男性相繼獲得選舉權,權力不斷下移。1832年議會改革,完善了英國君主立憲制。10.美國總統(tǒng)制共和制:1787年憲法標志著美國共和制的確立①聯(lián)邦制原則:聯(lián)邦政府對外代表國家主權,擁有憲法明確規(guī)定的權利,各州擁有一定的自治權。②三權分立原則:總統(tǒng)是政府首腦,掌握行政權,兼任陸海軍總司令。國會分為眾議院和參議院,擁有立法權和批準稅收的權力。司法權屬于最高法院和國會規(guī)定設立的下級法院。③人民主權原則:(權力來源)總統(tǒng)和議會議員都由民選產生。法國議會制共和制:1875年憲法標志著法國共和制的確立。具有反復性、長期性的特點。美國總統(tǒng)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總統(tǒng)制共和制國家元首國王,實行世襲制,但是統(tǒng)而不治總統(tǒng),由選舉產生,實行任期制,擁有實權政府首腦首相,由議會多數(shù)黨領袖擔任總統(tǒng),由在總統(tǒng)大選中獲勝者擔任內閣(政府)首相負責組織內閣,內閣對議會負責政府官員由總統(tǒng)任命,對總統(tǒng)負責政府首腦與內閣的關系議會通過對政府不信任案時,首相和政府就得辭職,或呈請國王解散議會,重新進行議會選舉議會只有在總統(tǒng)違犯憲法時,才能對總統(tǒng)提出彈劾;議會不能使總統(tǒng)和政府辭職,總統(tǒng)也無權解散議會議會和政府的關系議會對選民負責,首相和政府對議會負責議會與總統(tǒng)都對選民負責,議會和政府是平行關系,二者相互制約相同點(1)都是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都是資產階級專政。(2)都體現(xiàn)了分權制衡的原則。(3)都實行兩黨制和兩院制議會。13.英國、美國、法國政治制度的共同點:都是資本主義政體;都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產物;都是以法律形式確立的政體。第三課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原則:主權在民、平等自由2.《臨時約法》的影響:①積極: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對君主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②局限:存在“因人設法”,有違背立法公正性,總統(tǒng)府和國務院職權不明,無法真正限制袁世凱的權力,雙行政中樞導致政爭不斷、政局動蕩。3.政黨政治的背景: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②《臨時約法》確立責任內閣制;4.民國初年政黨政治名存實亡的原因:(1)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不充分,不具備實行政黨政治的經濟基礎。(2)思想:由于長期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和文化教育水平的落后,加之西方啟蒙思想在中國的傳播有限,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缺乏實施政黨政治的政治文化和心理基礎。(3)階級:民國初年的中國缺乏實施政黨政治的堅實民眾基礎和階級基礎。(4)政權:民國初年的政黨政治缺乏政權的有力支撐。(5)外部:帝國主義列強扶植在華代理人,阻礙中國革命。5.民國初期的政黨政治的特點:北洋軍閥內部的派系紛爭,很快發(fā)展為軍閥混戰(zhàn)、軍閥割據(jù)的局面,政治格局混亂不堪。6.“訓政”時期的實質:違背了孫中山“主權在民”的初衷,就是剝奪人民權利的一黨專政。7.對革命根據(jù)地的建設評價:這是創(chuàng)建人民政權的嘗試,促進了民主意識的覺醒8.“三三制”原則的評價:①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加強了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②保證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還為以后政協(xié)制度的形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9.解放區(qū)的建設的意義:為新中國的政權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10.1949《論人民民主專政》為建立人民共和國奠定了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一)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正式建立。(二)基本政治制度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正式確立。發(fā)展:①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提出了“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的八字方針,進一步確立了社會主義條件下我國多黨合作的基本格局。②改革開放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走上了制度化軌道。③1982年,寫入憲法,走上了制度化軌道。2.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在國家統(tǒng)一領導下,各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3.基層民眾自治制度:依照憲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選舉的成員組成居民(村民)委員會,實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jiān)督(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完善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突出強調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第四課中國歷代變法和改革1.秦國的商鞅變法的目的:實現(xiàn)富國強兵。2.商鞅變法的內容:①經濟:廢除貴族的井田制,開阡陌,授民土地;重農抑商,獎勵耕織;②選官: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頒布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制度;③政治:建立什伍連坐制,建立縣制等;④戶籍:強制分戶,將大家庭分為若干小家庭。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①改革符合地主階級的要求,順應了歷史發(fā)展潮流。(根本)②改革符合秦國的實際情況。③改革措施的連續(xù)有效。④秦孝公的鼎力支持。商鞅變法的意義:積極:①政治:打擊了貴族特權和血緣宗法制度,加強了君主權力,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始產生;②經濟: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激發(fā)了農民積極性,促進了封建經濟發(fā)展,增強了國力;③軍事:使秦國成為政治軍事強國,為秦成就統(tǒng)一霸業(yè)奠定了基礎。消極:刑罰嚴苛,輕罪重罰,壓迫和剝削百姓、阻礙商品經濟發(fā)展等消極影響。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前期:馮太后主持,重點是創(chuàng)建新制度①實行三長制,廢除宗主督護制,設三長,直屬于州郡,負責清理戶口、田畝和征役;②實行俸祿制,官吏俸祿由國家籌集發(fā)放;設官吏考核制度,嚴懲貪污;③實行均田制,國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給農民,農民向政府交納租稅并承擔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后期:孝文帝主持,繼續(xù)進行了改革,采取了遷都洛陽、易服裝、改漢姓、說漢話、通婚姻等改革措施;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義:積極性:①有效地鞏固了北魏政權,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的發(fā)展。②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緩和了民族矛盾。③縮小了南北差距,為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局限性:使鮮卑喪失了作為一個民族的獨立性;失去了尚武精神,削弱了軍事力量。7.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①保守勢力強大,改革觸動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反對;②改革派缺乏凝聚力③宋神宗對改革的態(tài)度不堅決。④改革沒有觸及導致社會危機的根本問題。⑤新法推行過程,用人不當?shù)龋瑩p害農民利益,引起不滿。8.王安石變法的評價:進步性:①一定程度改善了積貧局面,政府財政收入大大增加;促進了北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②積弱局面有所改觀,使北宋國力有所增強。局限性:①用人不當,危害百姓利益;②觸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對;③“強兵”方面,成果甚微。④過于急進,忽視客觀規(guī)律⑤宋神宗的動搖9.張居正改革的作用:①積極:國家財政收入增加,社會矛盾相對緩和,嚴重的封建統(tǒng)治危機得到暫時緩解。萬歷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興”的景象。②局限:他死后,除一條鞭法外,其他改革全部廢止?!久~解釋】一條鞭法: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合并征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簡化了稅制,方便征收稅款,同時使地方官員難于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10.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①封建勢力強大,資產階級力量弱小②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變法的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薄弱③改革沒有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缺乏群眾基礎④列強加緊侵略,缺乏國際環(huán)境⑤改革派的軟弱性,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11.戊戌變法的影響:①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制度。②對封建思想文化進行了抨擊,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③戊戌變法的失敗,證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是行不通的。12.清末新政清末新政失敗的原因:①目的是維護清朝專制統(tǒng)治②民主共和成為社會潮流③統(tǒng)治者缺乏領導能力④改革策略和措施不當⑤統(tǒng)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⑥各種利益集團的反對。13.清末新政與戊戌維新運動的共同點:向西方學習;自上而下的改革;側重于制度改革。14.結合中國古代的變法和改革,分析影響變法和改革成敗的因素:改革是否順應時代與歷史潮流;改革內外環(huán)境是否有利,能否得到統(tǒng)治者的支持;改革措施是否配套全面,行之有效;改革者是否具備堅定的決心和改革的勇氣,具有遠見卓識。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一、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朝代制度途徑標準影響西周世官制世襲(世卿世祿)血緣局限性:重血緣、輕才能春秋戰(zhàn)國舉薦制、軍功爵制舉薦有才能的人為官(客卿制)、通過戰(zhàn)爭獲得軍功才能、軍功廢除貴族世襲特權,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和文化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利于地主階級力量壯大。秦朝“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向官吏學習律令而為官向官吏學習律令①目的:統(tǒng)制輿論,鉗制思想,維護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②實質:摒棄諸子學說,專任法家思想,文化專制③結果: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專制,造成了嚴重的倒退。兩漢察舉制先考察后推舉,分??坪吞乜菩⒘俚胤脚e薦、中央征召,自下而上的選官制度②積極:察舉制是一種比較完備的選官制度,為兩漢政權選拔了大批人才。察舉制度最大限度地將社會上優(yōu)秀人才集中到政府體系中,鞏固統(tǒng)治。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系統(tǒng)完整的選官制度是從兩漢的察舉制度開始的。③局限:東漢后期,察舉制出現(xiàn)嚴重弊端,選官權操縱在世家大族手中,難以選拔真正的人才。④積功勞為官和征辟等也是兩漢官員選拔制度的重要補充,是自上而下的選官方式。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中正定品,吏部授官家世、道德、才能→家世①積極:九品中正制將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②局限:隨著門閥勢力的發(fā)展,中正選官只看家世,不注重道德才能,逐漸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隋唐科舉制分科考試,分為制舉和常舉才學(1)積極: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局面,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加強了中央集權。也促進社會階層流動;②推動儒家思想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有益于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③保證了行政人員的來源和文化素養(yǎng),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④對西方文官制度產生深遠影響。(2)消極:①過于側重學問標準,忽視對品德的考察;②促進了官本位社會觀的發(fā)展,“學而優(yōu)則仕”的思想影響深遠;③明清的八股取士,禁錮人們思想,阻礙了科技進步,中國落后世界潮流兩宋科舉制“取士不問家世”才學元朝蒙古傳統(tǒng)、科舉制世襲、軍功、科舉比例小血緣、軍功、才學明清科舉制三級(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考試才學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趨勢演變趨勢:(1)選拔標準:由家世門第演變?yōu)閷W識才能。(2)選拔方式:由世襲舉薦到考試選拔。(3)選拔形式:趨向制度化,形式日益嚴密,體現(xiàn)相對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4)選拔權力:選拔權力從地方收到中央,體現(xiàn)了中央集權加強。二、中國古代的官員考核及監(jiān)察制度時期官員考核監(jiān)察制度秦漢上計制每年歲末,各縣、侯國將一年來的戶口墾田等情況匯集到郡國,再由郡國匯總,制成計簿,上報中央①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監(jiān)察史②漢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刺史級別不高,權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地方)魏晉門閥士族勢力強大,考核大都流于形式。隋唐負責部門:官員考核歸屬尚書省吏部。①隋朝:九品以上官員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員向中央報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縣巡行考察。②唐朝:以品德和才能為標準考核官員,分為九等,依據(jù)考核結果確定官員升降。①中央:御史臺(御史大夫)②地方:唐太宗將全國分為10道監(jiān)察區(qū),派監(jiān)察官巡回監(jiān)察。宋朝制定了嚴格的標準考核官員審官院考核京官,考課院考核地方官。①中央:御史臺(御史大夫),臺諫合一。②地方:劃分路作為監(jiān)察區(qū),還設四監(jiān)司、通判。(臺諫合一,御史擁有了議事權,諫官擁有了監(jiān)察權)元朝①中央:御史臺(御史大夫);②地方:行御史臺,肅政訪廉司。明朝①考滿:是對官員任職期滿的考核??己私Y果是決定官員正常升遷或降、調的依據(jù)。②考察:包括外地官員三年一次的朝覲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點查處官員的貪、酷和不作為。都察院和六科,合稱“科道”,行使監(jiān)察權。明朝:①中央:都察院監(jiān)察御史、六科給事中(特點:品級底,權力大)②地方:御史代皇帝巡安各省。清朝:①中央:六科并入都察院,都察院監(jiān)察百官。②地方: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清朝考課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計,分別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特點①品德和政績并重。②地方官和中央官分開考核③考核日趨嚴格,標準細化,④獎懲結合,考核與懲貪結合⑤考核法規(guī)趨于完善⑥考核機構專業(yè):如宋代審官院、考課院。①為專制皇權服務。監(jiān)察的對象是各級官吏,皇帝是不受任何監(jiān)督的;②監(jiān)察機構獨立,自上而下垂直監(jiān)察;③監(jiān)察官秩卑、位尊、權重;④監(jiān)察方式多樣化。既有常設監(jiān)察機構,又有巡視監(jiān)察。評價①積極: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監(jiān)督作用,提升了官員的良好素養(yǎng),推動了政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會秩序良性發(fā)展。②局限:本質上是維護君主專制,只唯上,不唯實。不能從根本上杜絕官僚隊伍中的腐敗和低效現(xiàn)象。③對后世:對于當今社會建立公正、合理、科學、有效的官員考核制度具有啟示意義①積極: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加強了決策的科學性;有利于澄清吏治,提高官員的素質。②局限:不能從根本上約束皇權;也不能杜絕官僚隊伍的腐敗和低效現(xiàn)象第六課西方的文官制度西方文官制度出現(xiàn)的背景:(1)歷史因素:西方傳統(tǒng)選官制度存在弊端,不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2)經濟因素:工業(yè)革命的推動,國家管理職能拓展。(3)思想因素:啟蒙思想的影響和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們要求平等參與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強烈。(4)外來因素:中國科舉制提供借鑒。2.文官制度首先出現(xiàn)在英國的原因:①政治: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較早建立起民主制度。②思想:啟蒙運動興起于英國。③歷史傳統(tǒng):書面考試在英國最早出現(xiàn)。④經濟:工業(yè)革命在英國最早進行和完成。⑤催化劑:克什米爾戰(zhàn)爭暴露政府諸多問題(直接原因),國人不滿。3.西方文官制度的特點:1.公開考試,擇優(yōu)錄用。2.政治中立,工作隱名。3.職務常任,論功晉升。4.西方文官制度的影響:(1)積極影響:①文官制度規(guī)范了西方國家政府行政部門事務官的選用和管理;②實現(xiàn)了政治和管理的分離③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wěn)定性和持續(xù)性,促進了國家治理水平的提高。①這種制度容易滋生官僚習氣和僵化現(xiàn)象;②文官人數(shù)急劇膨脹,大大增加了國家財政負擔;③文官的層次越來越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工作效率。(3)本質:為資產階級服務。5.西方文官制度改革的趨勢:(1)擴大招考范圍,增加量化考核的標準。(2)調整文官結構,引入競爭機制,提高文官綜合素質。(3)精簡文官層次,加強文官間的交流。(4)改革文官管理方式,日益制度化、民主化,提高行政效率。6.西方文官制度與中國科舉制的異同項目西方文官制度中國科舉制產生時期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產物封建小農經濟的產物產生與近代民主社會產生于封建專制社會權力情況不受國王、內閣控制受國家最高統(tǒng)治者直接干預思想來源受啟蒙思想影響受儒家思想影響考試內容考試內容綜合多樣考試內容趨于單一相同點①公平公正競爭,擇優(yōu)錄?、趪抑匾?,由嚴格法律保障③利于國家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第七課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制度一、晚清選官制度的變革(1840—1912)1.變革背景:①自身弊端:科舉制自身日趨保守,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②思想:西學的傳播,工業(yè)文明的沖擊。③政治:晚清統(tǒng)治危機和民族危機加深。洋務運動的開展,維新變法運動和清末新政的推動;④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和發(fā)展,科舉制不適應經濟的發(fā)展;⑤教育:近代學堂紛紛出現(xiàn),開通民智,普及教育,提高國民素質。2.晚晴選官制度的特點和影響:特點:呈現(xiàn)“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人文與自然科學并舉、帶有濃厚封建主義色彩、注重實用人才培養(yǎng)的特點。意義:①統(tǒng)一全國的學制,學堂選官制度由此正式設立;②促進了新式學堂的創(chuàng)辦和近代科學文化的傳播,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養(yǎng),造就了一批新型知識分子群體。③是一次不徹底的官制近代化運動,沒能徹底改變清季的官場面貌和官員的腐敗作風。3.晚清選官制度變化的特點及影響特點:①學習西方,順應時代潮流;②培養(yǎng)經世致用人才;③改革艱難曲折,改革不徹底,保留封建殘余。影響:進步性:選官制度開始向近代轉型;有助于培養(yǎng)近代人才。局限性:改革不徹底,沒有觸及清政府專制本質。4.科舉制最終被廢除的原因:①西學的不斷傳播,洋務運動的開展,近代新式學堂紛紛出現(xiàn);②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維護清王朝統(tǒng)治的需要;③八股取士日益僵化與近代社會發(fā)展需求脫節(jié)。5.廢除科舉制度的積極影響:①促進了新式教育的發(fā)展??婆e制的廢除使新式學堂得到發(fā)展,學生能夠更多地接觸到近代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實用的新式人才。②推動選官制度的改革。學堂選官、留學畢業(yè)生選官成為清政府官員選拔的主要方式。③動搖了清王朝的統(tǒng)治基礎,間接導致了清朝的滅亡,推動中國社會向近代化邁進。④為新文化運動奠定了社會與思想基礎,推動了新文化的傳播。消極影響:急功近利,欲速不達;新舊雜陳,吏治混亂;權限不清,職責不明5.民國時期文官制度的特點:中西結合;黨派性強;軍治色彩濃厚。6.南京臨時政府時期選拔官員的依據(jù):孫中山的文官考試思想評價:進步性:進一步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礎,對日后民國文官制度建設產生重要作用。局限性:基本停留在紙面上。7.北洋政府的選官制度主要采用考試和甄別兩種方式。(1)評價:進步性:①促進舊人事制度向現(xiàn)代文官制度轉變;②保持行政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8.南京國民政府的公務員制度:(1)從1929年制定《公務員任用條例》,到1933年頒布《公務員任用法》,標志著公務員制度的建立。(2)特點:中西合璧、古今結合;考試選拔以立法形式確立;確立了孫中山關于文官考試的思想主張;更加開放和平等,允許女子參加考試。2.評價:確立了孫中山關于文官考試的思想,具有一定的進步性,但實施過程漏洞百出,任用親信,腐敗程度加深、拉幫結派現(xiàn)象始終無法禁絕。9.民國時期中國文官制度的特點和確立背景:①特點:中西結合;黨派性強;軍治色彩濃厚②背景:資本主義經濟法發(fā)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確立;孫中山的文官思想的影響;西方文官制度的傳入。10.對比西方文官制度和中國公務員制度角度西方文官制度中國公務員制度范圍多數(shù)國家公務員僅指中央一級,不包含地方不僅包含中央一級,也包括地方各級選用標準注重通才或專才,把業(yè)務知識和能力作為主要條件我國明確提出德才兼?zhèn)涞挠萌藰藴蕛晒俜滞緦嵭小皟晒俜滞尽?,有“政務官”與“事務官”之分沒有“政務官”與“事務官”的劃分,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搞多黨輪流執(zhí)政,各級各類公務員根據(jù)需要可以相互轉任指導原則堅持“政治中立”,要求文官不得參加黨派活動,不得帶有政治傾向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決捍衛(wèi)和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管理體制“與黨派脫鉤”,公務員職務晉升不受政黨干預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黨對干部工作的領導服務對象受雇于政府,一切服從政府需要,為資產階級服務做人民的公仆,為人民服務相同之處:(1)公開考試,擇優(yōu)錄取。(2)對職位進行分類。(3)廣泛使用“考績制”。不同之處:(1)西方實行政治中立,中國堅持黨管干部。(2)西方實行“兩官分途”(分為政務官和事務官兩類),中國二者不分。(3)西方是為資產階級統(tǒng)治服務的,中國堅持服務于民的宗旨。(4)西方文官終身任職,中國公務員有辭退機制。第八課中國古代的法治與教化1.夏商時期,君王及奴隸主可以隨意殘害奴隸。(人殉制)2.“敬天保民”思想:?敬天保民是?西周時期提出的一種統(tǒng)治思想,這一思想強調,統(tǒng)治者應以德治國,尊重?自然規(guī)律,愛護?百姓,順應民心,以維持?天命。敬天保民思想的核心在于統(tǒng)治者應“以德配天”,即認為上天只把統(tǒng)治人間的“天命”交給那些有“德”者。一旦統(tǒng)治者失德,就會失去上天的庇護,新的有德者可以取而代之。敬天保民思想要求統(tǒng)治者不僅要敬畏上天,順應自然規(guī)律,還要愛護百姓,施行仁政,以獲得人民的擁戴。這種思想成為后世?民本思想的思想源頭。?3.戰(zhàn)國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統(tǒng)治者已經使用法律來治理國家。夏朝《禹刑》,商朝《湯刑》,周朝《九刑》)文獻記載表明早期國家已經有了法律(習慣法)。4.子產“鑄刑書”,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成文法。5.先秦時期的德治與法治的特點:夏商周重刑輕德,西周明德慎刑。6.鄭國的子產"鑄刑書"的影響(最早的儒家(德治)與法家(法治)之爭):子產鑄刑書從習慣法到成文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特權,維護了平民的利益;是中國最早的成文法,拉開了中華法系的序幕。7.儒家法家主要思想人性善,主張德治人性惡,主張法治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商鞅和韓非觀點孔子提出,統(tǒng)治者要“為政以德”“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不要過度消耗民力。商鞅在秦國頒布法令,保護新興地主階級的權益。孟子建議統(tǒng)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韓非提倡君主不要談禮義,而要以法、術、勢駕馭臣下;君主賞罰分明,則臣民守法奉令。“以法為教”“以吏為師”。評價積極:主張通過道德禮義教化群眾,重視民生與民意,宣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貴君輕)局限性:儒家思想并不適用于兼并戰(zhàn)爭激烈的戰(zhàn)國時期。仁政于德治思想難以落到實處,無助于國君實現(xiàn)他們的強國抱負。法家思想既能帶來富國強兵的現(xiàn)實利益,又滿足了各國君主專制的愿望。最終促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的建立。儒家的德治思想有積極意義,但法家的法治思想更符合戰(zhàn)國時期各國富國強兵,政令統(tǒng)一的需要。8.儒家法家爭論的焦點在于治國手段:儒家主張道德禮儀教化民眾,法家主張以法治國、富國強兵。法家更符合兼并戰(zhàn)爭激烈的戰(zhàn)國時期各國富國強兵、君主專制的需要。10.法家的“法”“術”“勢”:“法”,指法律、法令;“術”,是君主駕馭臣民,使之服從于統(tǒng)治的手段和策略;“勢”即權勢,主要指君主的統(tǒng)治權力。韓非主張將三者結合起來。11.律令儒家化:是指在中國古代,律令制度逐漸吸收和融合了儒家思想的元素,以親屬之間的尊卑親疏作為量刑的重要原則之一。目的在于維護儒家提倡的三綱五常12.以經注律:在法律條文的解釋和適用過程中,引入儒家經典作為依據(jù)。13.律令并行:秦漢朝廷發(fā)布法律文告,稱“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14.《唐律疏議》的特點:(1)以刑為主,諸法合體。(2)科條簡要,繁簡適中。(3)依禮制律,禮法合一。(4)體例完善,結構嚴謹。15.《唐律疏議》的影響:繼承了漢魏以來法律制定和闡釋的經驗,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最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華法系確立的標志。是禮法結合的典范,此后,歷代王朝大多以此為藍本創(chuàng)制自己的法律。16.《大唐開元禮》的特點:是一部體系龐大、體例嚴謹、內容繁復的禮儀法典,也是秦漢以來封建禮儀制度的集大成。17.程朱理學在南宋后期逐步確立統(tǒng)治地位。18.宋代到明清時期鄉(xiāng)約制度的變化:宋以道德教化為主,明清增加了圣諭的內容;鄉(xiāng)約組織從民間自發(fā)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動設立。19.鄉(xiāng)約制度的積極作用:有利于維護社會秩序,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有利于發(fā)展生產;促進了儒家文化和傳統(tǒng)道德的傳播。20.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特點及評價:皇權高于法律,儒家思想為法律基礎,禮法并用。評價:中華法系實質上是為封建專制統(tǒng)治服務的。利:利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推動文化發(fā)展;弊:維護封建等級制度和束縛人們思想。近代西方的法律與教化1.6世紀,東羅馬帝國的《羅馬民法大全》,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完成,是古羅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2.對《十二銅表法》的評價:進步性: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奠定了羅馬法的基礎;限制了貴族對法律的隨意解釋,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局限性:保留了一些較野蠻的習慣法,實質上維護的是奴隸主貴族的利益。3.羅馬法的發(fā)展歷程:(1)羅馬共和國時期: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共和國頒布《十二銅表法》;(2)羅馬帝國時期:法律制度更加完善;(3)東羅馬帝國時期: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編纂《羅馬民法大全》。4.比較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英美法系大陸法系相同點性質都是資本主義法律體系。指導思想都受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影響。背景都以商品經濟、資產階級統(tǒng)一民族國家、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為基礎。傳統(tǒng)都繼承羅馬法和中古時期的教會法、日耳曼法不同點法律淵源以判例法為主,遵循先例以成文法為主,強調憲法,一般不承認判例立法和司法的關系法官地位突出,可以創(chuàng)立、解釋先例——司法處于絕對中心地位明確立法和司法分工,法官作用不太突出——立法處于絕對中心地位受羅馬法影響程度受羅馬法影響小以羅馬法為基礎主要代表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5.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1)國家權力結構上:堅持權力制衡、三權分立。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議會行使)、行政權(行政機構行使)和司法權(法院行使);(2)法律內容上:注重保護個人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等;(3)司法實踐過程: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建立律師制度和陪審團制度。所有被審判者在判決之前都被視為無罪。6.無罪推定原則的核心意義:保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7.評價近代西方法律制度;西方法律制度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積極性:維護資產階級利益,促進資本主義;加強對司法機關的監(jiān)督,維護法律公正。局限性:①確認了私有財產制度,財產的多少決定著法律地位的高低。②黑人、原住民和婦女還在為享有完全的公民權積極斗爭。8.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最主要的影響:破除了教會的權威,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9.中古時期的基督教的影響:①積極: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②消極:強化了教會對人們的控制,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日常行為。10.近代新教的影響:積極:①適應了原始積累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訴求,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②打擊天主教會的神權統(tǒng)治,有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發(fā)展。③傳播和發(fā)展人文主義,進一步解放人民思想,促進教育文化事業(yè)發(fā)展。消極:①仍然堅持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束縛人們的行為,麻醉人們的思想;②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沖突,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③一些對教義持有不同意見的人被斥為“異端”,遭到迫害。第十課當代中國的法治與精神文明建設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1.社會主義法制的初創(chuàng)時期(20世紀50年代)性質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國家實施的體現(xiàn)廣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表現(xiàn)①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②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相關法律意義確立了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2.破壞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社會主義法制遭到嚴重破壞。3.重建與完善時期(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1)改革開放后,中共中央強調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保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權。(2)1982年,我國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中國的法治建設進入新的發(fā)展時期。4.全面依法治國時期(20世紀90年代至2010年)(1)中共十五大報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將以往的“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改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1999年和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先后將“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法治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3)到2010年底,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5.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時期(中共十八大以來)(1)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2)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時期內容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全社會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政治氛圍,關心集體、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行動準則,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新型人際關系極大激發(fā)了全國人民的熱情和干勁,使共和國政權進一步鞏固;推動經濟建設熱潮改革開放新時期“五講四美三熱愛”、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①提出:2006年,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zhàn)略任務。②形成:中共十八大進一步提煉、概括,形成簡明扼要、便于傳播和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①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②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③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第十一課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1.秦朝是我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歷史的開始。2.漢朝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出擊匈奴漢初采取和親政策。漢武帝時期,派衛(wèi)青、霍去病三次出擊匈奴,取得大勝;89年,竇憲出擊北匈奴西通西域西漢設置“河西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設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在東北設護烏桓校尉。屯戍政策在邊疆推行屯戍政策,與當?shù)孛褡骞餐_發(fā)邊疆3.唐朝中央機構尚書省的禮部及鴻臚寺地方機構疆管理機構主要是大都護府、都督府、羈縻州,都督府都督、羈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領擔任,由大都護府直接管轄,上統(tǒng)于中央政府。(因俗而治)西北:設安西、北庭都護府;北方:設安北、單于都護府,東北:設安東都護府,南方:設安南都護府。民族交融邊疆、內地各民族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大交融局面①西北:西北邊疆各族稱唐太宗為“天可汗”;②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和親),唐蕃之間多次會盟(患難相恤,暴掠不作)。③南詔:加封南詔諸王,南詔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學習。④東北:玄宗封靺鞨族首領大祚榮為“渤??ね酢保▋苑猓荼狈剑盒趦苑饣丶v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冊封)4.元朝:完成了全國的統(tǒng)一;一方面“行漢法”,另一方面對不同民族實行了明顯的差別對待政策。邊疆管理:①西藏:實行有效的行政管理;設宣政院,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事和藏族事務。②云南、東北等地:設行省,征發(fā)賦役;③臺灣:設澎湖巡檢司,是中央政權最早管理臺、澎的行政機構。④西域:設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等管理軍政事務。5.清朝:設立理藩院。對蒙古通過滿蒙聯(lián)姻、軍事斗爭等手段,鞏固了北部、西北邊疆對西藏冊封五世達賴與五世班禪為“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區(qū)設西寧辦事大臣、駐藏辦事大臣對西南地區(qū)沿襲土司制度,后來逐漸進行“改土歸流”,選派有任期的流官進行管理6.中國古代政府處理民族關系的方法、意義1.方法:(1)戰(zhàn)爭;(2)和平:①發(fā)展邊境貿易,如宋代榷場、明代馬市;②和親,會盟,冊封;③設立相應管理機構,如漢代西域都護府;④修筑長城或移民戍邊;因俗而治2.意義:①加強對邊疆的管理,開發(fā)邊疆;②促進內地與邊疆的經濟、文化交流;③推動民族交融,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④對后世處理民族關系提供借鑒;8.中國古代對外交往的特點——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由開放走向閉關中國古代對外政策,總體上以開放為主,但到了明清時期,逐步走向閉關自守變化的原因: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tǒng)治地位(根本)、外國侵略勢力的影響等路線由以陸路為主轉向以海路為主秦漢時期,對外交往的主要路線是絲綢之路(雖有海上絲綢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對外交通發(fā)達,海陸并舉;宋元時期,主要是海路為主變化原因:經濟重心逐步南移;北方戰(zhàn)亂頻繁,南方相對安定;造船技術、航海技術的進步;等等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進行秦漢時期,陶瓷和絲織品傳到西方,同時佛教傳入中國;唐朝時中國和日本、新羅、印度的交往交流主要以經濟文化為主;宋代對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貿易為主,同時中國科技外傳;明清時期從海外引進大量農作物交往形式以和平為主從漢朝的陸上絲綢之路到唐、宋、元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都是以經濟文化交流為主的和平交往封建社會后期出現(xiàn)侵略與反侵略斗爭戚繼光抗擊倭寇;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帝組織雅克薩之戰(zhàn)抗擊沙俄第十二課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fā)展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1.專制王權國家產生的背景(1)政治:15世紀前后,西歐國家的封建割據(jù)勢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權得到加強。(2)思想:宗教改革運動,沉重打擊了教會勢力,強化了各國的世俗權力,國家和民族認同觀念日益顯現(xiàn)。(3)經濟:歐洲資本主義萌芽和城市的發(fā)展,需要強大王權的保護。2.特征:①國王即國家。②國家的版圖常常因為國王的婚姻或繼承關系發(fā)生改變。3.民族國家產生的背景:16—19世紀,從專制王權國家發(fā)展為民族國家(1)政治:①西歐各國王權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強推動民族國家的產生;②資產階級興起,反對教會和貴族特權,要求分享政治權利。(2)經濟:歐洲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3)思想:①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戰(zhàn)爭,不僅傳播了自由平等思想,還促進了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②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傳播民主觀念,解放思想。(4)語言:對民族語言的重視強化了民族認同,促進了民族國家的形成。①英國:13世紀,以倫敦方言為基礎形成的英語就出現(xiàn)在英國官方文件中。②法國:16世紀,法國國王簽署敕令,規(guī)定法國的法律文件必須用以巴黎方言為主形成的法語撰寫。4.民族國家產生的表現(xiàn):①個人對國家的忠誠越來越超過對國王和宗教的忠誠。(由個人認同轉變?yōu)閲夜餐w的認同)②各國紛紛鼓勵和組織對愛國人士的崇拜,出現(xiàn)了國旗、國歌和各種國家節(jié)日。5.民族國家產生的特征:①民族:由單一民族或多個民族組成;②政治上:主權獨立,有明確的國家邊界、統(tǒng)一市場(國家主權)③文化上:人民有共同的歷史、語言、價值觀或體制(民族認同)6.民族國家產生的影響:①思想:國家在人民的意識中越來越重要。②政治:沖擊了中世紀神權一統(tǒng)的局面,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創(chuàng)造了條件。③經濟: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④國際關系:民族國家成為歐洲政治的基礎,啟動了現(xiàn)代世界和國際關系形成的進程。7.國際法的形成與發(fā)展:①基礎:1625年格勞秀斯出版《戰(zhàn)爭與和平法》提出君主應該制定條約并接受約束,確定了國際法的主體是主權國家,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②形成:1648年,交戰(zhàn)各方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了歐洲的混戰(zhàn)局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內容:①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領土、主權與獨立等原則②開創(chuàng)了用國際會議和通過談判達成協(xié)議的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結束國際戰(zhàn)爭的先例;③確認了締約國必須遵守條約、各締約國可以對違約國集體制裁的國際法基本原則。③擴大:1815年,形成以大國協(xié)調、歐洲均勢為特征的維也納體系,應用范圍擴大。(特征:大國協(xié)調、歐洲均勢)(3)評價:①作用:外交制度進一步發(fā)展(規(guī)定大使、特使、常駐公使、代辦四等級的外交人員銜級),國際法的應用范圍也逐漸從歐洲擴大到美洲、亞洲等其他許多地方;各國之間還簽訂了許多國際公約,制定了一系列戰(zhàn)爭法規(guī),試圖和平解決國際爭端。②局限:大國強權政治的色彩;損害中小國家的利益;導致沖突禍患。在國際法應用中實行雙重標準,經常違反國際法,導致國際沖突不斷,最終引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8.戰(zhàn)勝國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由主權國家參加的政治性國際組織——國際聯(lián)盟。局限:國際聯(lián)盟被英國和法國控制,美國始終不是國聯(lián)成員,蘇聯(lián)加入很晚,國聯(lián)缺乏普遍性和權威性;它規(guī)定了形成決議的“全體一致”原則,使之難以履行制止戰(zhàn)爭、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責任?!斗菓?zhàn)公約》:是一個具有進步意義的國際條約,旨在廢棄戰(zhàn)爭作為國家政策的工具,該公約?廢棄戰(zhàn)爭作為國家政策的工具,?促進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然而,《非戰(zhàn)公約》也存在局限性,?缺乏具體責任和制裁措施,公約沒有明確規(guī)定對違約國的具體責任和制裁措施,導致對制止侵略戰(zhàn)爭的發(fā)生未能起到實際作用。?公約未涉及裁軍等關鍵問題,使得公約的執(zhí)行和實施面臨困難。9.1945年6月,50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聯(lián)合國憲章》,成立聯(lián)合國。內容:憲章確定了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制裁侵略的機制,并賦予安理會制裁的權力;確定了“大國一致”原則,集體安全體制進一步完善。10.評價國際法積極:對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局限性:一些大國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國際條約,甚至不經聯(lián)合國授權就進行制裁或發(fā)動戰(zhàn)爭,嚴重威脅著世界和平。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1.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建立背景1.歷史淵源:中國是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多元一體格局。2.現(xiàn)實原因:舊中國少數(shù)民族幾乎完全被排除在國家政治生活之外,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對落后。3.黨的重視:逐步提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民族區(qū)域自治,作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4.歷代經驗: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民族問題,并注重總結歷史經驗。2.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成為我國第一個省一級的自治區(qū)195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區(qū)成立。3.1984年,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標志著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納入法治軌道。4.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確把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確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5.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特點:①國家統(tǒng)一領導和地方民族自治權是密切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②不是單純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與區(qū)域因素的結合,是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的結合。6.民族自治區(qū)與特別行政區(qū)的異同:民族自治區(qū)特別行政區(qū)相同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行政區(qū)域,都需接受中國共產黨的統(tǒng)一領導。不同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區(qū)香港、澳門社會制度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原因民族問題歷史遺留問題權力一定的自治權高度自治權7.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和側重點基本原則側重點民族平等在各方面地位平等民族團結民族關系融洽各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過程中補弱當代中國的外交1.20世紀50年代的時代背景,開創(chuàng)獨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必要性國內率先發(fā)展起來,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國際率先發(fā)展起來,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現(xiàn)實情況: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權進一步鞏固,經濟基礎薄弱,綜合國力不強,新生政權需要外援支持。歷史淵源: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世界格局:美蘇冷戰(zhàn),兩極格局逐漸形成。大國態(tài)度:①美國等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威脅,外交上不承認。②蘇聯(lián)對新中國大量援助。新興國家:廣大亞非拉國家走上獨立自主的道路2.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針:“一邊倒”“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另起爐灶”。政策解決的問題內容影響“另起爐灶”國民政府的外交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舊的外交關系,要在新的基礎上經過談判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外交關系改變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國際交往中實現(xiàn)獨立自主“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有步驟地徹底地摧毀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控制權,不承認國民黨時代的一切賣國條約。新中國外交的任務: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肅清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和影響有利于鞏固新中國的獨立與主權“一邊倒”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和世界和平民主陣營一邊不致處于孤立地位3.1954年6月,中國倡導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國際關系準則。這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超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tài)的界限。4.萬隆會議:1955年,中國提出“求同存異”方針,為進一步開展同亞非各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創(chuàng)造了條件,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進展。5.“求同存異”方針:就是要超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為了共同的利益加強團結與合作。6.新中國外交的特點:①平等性。②革命性。③結盟性。④過渡性:從革命型外交(強調意識形態(tài))向國家型外交(強調國家利益)過渡。7.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外交的背景:①國際:外部形勢嚴峻(美國支持蔣介石威脅我國東南沿海安全,中蘇關系破裂)②國內:進行“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外交受階級斗爭思維影響。8.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外交訴求:維護國防安全,沖破封鎖9.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外交政策:“兩個拳頭打人”;兩個中間地帶(亞非拉、歐洲)戰(zhàn)略遠交。(打倒美帝國主義,打倒蘇聯(lián)修正主義)10.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外交的外交成就:①中國給予了亞非拉國家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贏得了友誼和信任,也贏得了良好的國際聲譽。②出現(xiàn)了以與亞非民族獨立國家建交為基本特點的建交高潮。③中國逐步沖破西方國家的封鎖。1964年,中法建交,實現(xiàn)了中國同西方大國關系的突破。11.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面臨形勢打開外交新局面:國內形勢國際形勢安全威脅:中蘇邊境沖突給中國帶來安全威脅。國力情況: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原子彈和氫彈試爆成功,國際地位提高。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出現(xiàn),廣大亞非拉國家支持大國實力:①美國深陷越南戰(zhàn)爭,國力下降,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粮裨L華釋放和解信號。②蘇聯(lián)對新中國大量援助。新興國家:廣大亞非拉國家走上獨立自主的道路12.外交訴求:提高國際地位。13.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政策:“一條線”“一大片”“一條線”:同一緯度的中、日、美、歐團結起來;“一大片”:團結亞非拉地區(qū)14.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成就:①自1970年起,中國先后同意大利、奧地利、比利時、希臘、聯(lián)邦德國等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中英、中荷關系也升格為大使級。②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③1972年,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④中國迎來建交高潮,到1976年,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達到111個。15.20世紀70年中美關系正?;脑颍?0年代外交背景):①國際:歐洲經濟的發(fā)展和日本經濟的崛起,美蘇兩極格局受沖擊,世界出現(xiàn)多極化趨勢;②美國:經濟滯漲,深陷越戰(zhàn),霸權衰落;美蘇爭霸中,蘇攻美守;孤立中國的政策失??;③國內: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國際地位提高;中蘇關系惡化,應對蘇聯(lián)威脅的需要;有利于解決臺灣問題。16.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年)的背景:①國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的外交政策朝著為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的方向進行重大調整。②國際:根據(jù)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提出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17.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年)的外交訴求:為改革開放謀求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18.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年)的外交政策:遵循和平理念,開展全方位外交。19.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年)的成就:(1)大國關系: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989年,中蘇兩國實現(xiàn)國家關系正?;#?)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務:鞏固與發(fā)展周邊關系①解決了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國的邊界問題。②1997年12月,中國與東盟首腦非正式會晤,即“10+1”領導人會議機制正式建立。③中國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鮮、韓國、越南、蒙古等國的關系也取得新進展。20.進入21世紀:①大國關系:中國積極致力于與世界各大國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②與發(fā)展中國家合作: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論壇,2003年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③中國積極推動區(qū)域和國際合作:發(fā)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博鱉亞洲論壇,推動二十國集團成為國際經濟治理主要平臺,與俄羅斯、印度、巴西一起創(chuàng)立“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為新興市場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對話與合作提供重要平臺。④積極參與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認真履行有關職責,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2.中共十八大以來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成就:(1)中共十八大以來:①大國關系:推動構建總體穩(wěn)定、均衡發(fā)展的大國關系框架,妥善處理分歧,與俄羅斯、法國、德國、英國等世界主要國家的關系穩(wěn)步發(fā)展②周邊國家: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外交方針,推出多種新機制和新舉措,深化同日本、韓國、東盟各國等周邊國家的關系③非洲國家:提出“真實親誠”理念,加強與非洲國家之間的團結合作。(2)中共十九大以來:①外交理論創(chuàng)新:中共十九大針對來自外部環(huán)境的嚴峻挑戰(zhàn),提出要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fā)展。②中國積極推進構建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中國領導人進行了一系列頻繁密集的外交活動,包括與俄羅斯、美國等大國領導人進行會晤,出訪越南、老撾等周邊國家,以及出席亞大經合組織會議、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等重大多邊國際性會議。多項推進中外增進互信、擴大合作的新文件、新舉措也相繼出臺。中國不斷擴大同各國利益的交匯點,謀求共同發(fā)展。③提出中國方案:a.作為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一貫倡導、支持并踐行多邊主義,大力支持聯(lián)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核心作用。在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問題等重大國際和地區(qū)問題上,中國積極探索解決辦法,維護正義和世界穩(wěn)定。b.中國積極促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與完善,推動氣候變化《巴黎協(xié)定》生效。c.中國倡議和推動的“一帶一路”建設,成為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各方普遍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d.中國通過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等主場外交,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進程,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發(fā)展貢獻中國智慧。④外交布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23.影響國家外交政策的因素(1)根本原因:國家和民族利益,國家政權是國家利益的代表者,外交政策制定的首要目的和出發(fā)點是維護國家利益。(2)上層建筑即國家政權的性質,特別是階級屬性(意識形態(tài));(3)國際地位和國家實力;(4)國際形勢的變化。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1.漢朝:從地方鑄幣到中央鑄幣(五銖錢)2.唐朝:(命名)從錢幣重量到“通寶”“元寶”3.宋朝:從金屬貨幣到紙幣(交子)4.北宋出現(xiàn)紙幣的原因:①北宋商品經濟繁榮發(fā)展(根本原因)②銅錢流通量不足,鐵錢攜帶不便。③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fā)展。5.元朝:單一流通貨幣——紙幣,稱為“鈔”(寶鈔)崩潰:元末濫發(fā)紙幣,導致惡性膨脹,財政崩潰。6.明清:白銀貨幣化①明初:銅錢、紙幣并行。②明朝中期起:白銀逐漸成為基本支付手段。③清朝:承認白銀的法定貨幣地位,與銅錢兼用。7.明朝中后期,白銀成為主要貨幣的原因及影響原因:①根因:農業(yè)商品化程度提高以及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商品經濟的發(fā)展);②賦稅改革的推動,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③紙幣容易偽造和貶值。④新航路開辟后,外國白銀大量涌入中國;(2)影響:①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與繁榮;②打破了政府的貨幣壟斷權;③對進口白銀的依賴影響政局穩(wěn)定;④推動明朝由實物財政向貨幣化財政轉型。8.南京國民政府的法幣改革:(1)原因: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2)目的:減少白銀外流,抵抗經濟侵略,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為抗戰(zhàn)奠定物質基礎。(3)貨幣政策:1935年,發(fā)行法幣,禁止銀元流通,將白銀收歸國有。(4)結果: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法幣急速貶值,最終徹底崩潰。9.國民政府1935年幣制改革的影響(1)積極:①改變中國幣制混亂的局面;②遏制白銀外流,穩(wěn)定金融市場;③有利于緩解經濟危機的影響;④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⑤為抗戰(zhàn)奠定物質基礎;(2)消極:①強化了官僚資本的壟斷地位;②為戰(zhàn)爭大量發(fā)行法幣,掠奪財富,造成了經濟衰退和金融混亂。③也給了帝國主義控制中國貨幣權制造了機會。10.南京國民政府的幣制改革:1948年開始發(fā)行金圓券,貶值速度更快,各地拒用。1949年發(fā)行銀圓券。11.解放戰(zhàn)爭時期解放區(qū):華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在河北石家莊成立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統(tǒng)一發(fā)行人民幣。12.中國貨幣的發(fā)展趨勢:①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演變②由雜亂形狀向統(tǒng)一形狀演變③由多元貨幣向統(tǒng)一貨幣演變④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演變⑤由文書重量向文書吉語(通寶、元寶)演變⑥由金屬貨幣向紙幣演變⑦白銀貨幣化13.金本位制——以英鎊為中心的國家貨幣體系(1816—1929年)1.建立:(1)原因:①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不斷擴大,國際間的貨幣結算日益復雜。②英國實力強大。(2)建立:1816年,英國率先制定法案,實行金本位制。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先后采用。(3)特點:①以英鎊為中心,以金幣或黃金在國際間流通為主。②各國的金幣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幣幣值穩(wěn)定。③“雙自由”:人們可以根據(jù)規(guī)定自由鑄造金幣,金幣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貶值。(4)影響:促進資本主義生產和世界經濟的發(fā)展。2.崩潰:(1)過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逐漸瓦解;1929—1933年經濟危機爆發(fā)后徹底崩潰。(2)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使得歐洲實力下降。②受1929—1933年經濟危機影響,各國轉嫁危機,實現(xiàn)貨幣貶值與關稅戰(zhàn),禁止黃金出口。(3)影響:①資本主義時間貨幣失去了統(tǒng)一的標準和基礎;②英國、法國和美國分別構建了以英鎊、法郎和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集團,各自為政。14.布雷頓森林體系——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1944—1971年)(1)“雙掛鉤一固定”:黃金—美元—各國貨幣(固定匯率)(2)建立金融機構:1945年成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短期貸款)和世界銀行(長期貸款)總部華盛頓投票權認繳資金=投票權,美國擁有最大投票權15.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影響:①積極: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際貿易,穩(wěn)定了國際金融;②消極:美國實際等同于黃金,為美國推行世界霸權提供了有利條件。16.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1)原因:①美國深陷越戰(zhàn)泥潭,出現(xiàn)經濟危機(“滯脹”現(xiàn)象)。②美蘇爭霸中處于守勢;資本主義國家“三足鼎立”(美日歐)(2)注意:布雷頓森林體系是階段性的國際貨幣體系;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永久性的金融機構。17.牙買加體系:固定匯率被浮動匯率取代。18.牙買加體系的特點:①黃金非貨幣化:黃金不再是各國貨幣的平價基礎,也不能用于官方之間的國際清算;②儲備貨幣多元化:美元依然是國際貿易結算和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但除美元外,英鎊、歐元、日元、人民幣等都可以充當國際儲備貨幣;③匯率制度多樣化:各國可以自行確定采用有限浮動、靈活浮動和獨立浮動等匯率制度。第十六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1.先秦時期的賦稅制度西周:貢賦制,夏商周時期的分封制時,封國實際上還是附屬地,周天子權利最大,他們就要通過上貢的形式繳稅。包括土地分配、糧食生產、實物稅、地租與勞役等等內容。2.春秋時期:隨著鐵犁牛耕出現(xiàn),井田制瓦解。齊國“相地而衰征”,根據(jù)土地多少和好壞征收賦稅。魯國在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無論公私田,按畝收稅。這些做法是中國土地稅的開端,客觀上承認了土地所有制。3.秦朝時期:田賦稅率極高,史稱“收泰半之賦”,也就是要繳納田地產量的三分之二作為田賦。向人民征收極重的口賦。4.漢朝:田稅:漢初統(tǒng)治者采取“與民休息”的政策,田賦稅率大大降低。漢高祖實行十五稅一的稅率,到漢景帝的時候改為三十稅一。5.徭役:秦朝男子17歲起役,后來漢昭帝改為23歲起役。(2)役期、任務:種類役期任務更卒法定服務期限是一個月服役地點是在本郡或本縣,承擔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宮室、陵寢,以及運輸糧食等繁重勞動。正卒一般是兩年到郡國和京城服兵役戍卒一般是一年到邊塞吞戍6.隋朝:租調制(北魏開始實行,隋沿用)、廢除了前代許多苛捐雜稅,征收租調,派發(fā)力役。1.基礎:均田制2.內容:①租:田賦,土地上的產出②調:繳納定量的絹和布③役:成年男子承擔一定的徭役。7.唐前期:租庸調制(1)基礎:國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2)征收對象:21-59歲之間的成年男子(3)內容:以庸代役:租、調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即繳納一定的絹或布來替代徭役。(4)作用:以庸代役保證了農民有充分的生產時間,政府的賦稅收入也有了保障。8.唐中后期:兩稅法(1)背景: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導致均田制遭到破壞。(2)實施:780年唐朝政府廢除租庸調,改行兩稅法(3)內容:①量出為入:以國家財政支出確定賦稅總額,然后將總額分解到各地;②按田畝征收地稅,按人丁、資產征收戶稅;③分夏、秋兩次征收。(4)評價:①積極:兩稅法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了國家的財政收入;改變了自戰(zhàn)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②局限:未能遏制土地兼并,唐朝后期土地兼并越來越嚴重。農民負擔更加沉重,社會矛盾加劇。9.北宋中期:募役法(1)原因:宋朝除了征收類似唐朝的庸一樣的代役金外,還經常再派發(fā)各種徭役。(2)做法: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繳納免役錢、助役錢,官府募人代役。10.元朝:沿襲唐朝的租庸調與兩稅法,分別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在北方征丁稅、地稅,在南方征夏稅、秋糧;元朝在稅糧外又有前朝沒有過的“科差”(官府向民戶征收財物或派勞役,強化人身控制),按戶之上下征收絲和銀兩。11.明朝:從兩稅法、“金花銀”到“一條鞭法”12.明朝后期:張居正改革“一條鞭法”(1)原因: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與白銀流通量的增加。(2)內容:一條鞭法實行賦役合并、一概折銀,即不但賦稅折銀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擔,折成銀兩,統(tǒng)一征收。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從稅銀中拿出一部分統(tǒng)一雇人。(3)意義:①一條鞭法是中國賦役制度上的重大變革,終結了兩稅法。②賦役合并使賦役負擔更加均衡,使封建政府對百姓的人身束縛進一步減弱。③一概折銀促進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13.清朝:(1)康熙帝規(guī)定以1711年的丁銀作為定額,不再增加,稱“滋生人丁,永不加賦”。(2)雍正年間:將丁銀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戲劇與影視表演作業(yè)指導書
- 智能家電維修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
- 知識產權服務合作協(xié)議
- 農業(yè)產業(yè)化合作協(xié)議
- 餐飲連鎖品牌合作合同
- 三國演義人物評析諸葛亮的智慧與擔當
- 網(wǎng)絡游戲開發(fā)授權協(xié)議
- 互聯(lián)網(wǎng)+政務服務平臺建設運營協(xié)議
- 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電商市場趨勢分析與預測方案
- 2025年荊州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庫
- 四川新農村建設農房設計方案圖集川東南部分
- 2024年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小高考生物、地理、歷史、政治試卷及答案(綜合版)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
- 重慶市永川區(qū)城鄉(xiāng)總體規(guī)劃
- 擋風玻璃自動涂膠方案
- 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考博真題
- IEC60335-1(中文)
- 對于申請增加辦公用房請示
- 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tǒng)空中交通管理辦法
- 姓名代碼查詢
- 四層電梯控制系統(tǒng)設計-(共38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