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3年福建省泉州五中高考語文適應性試卷(一)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1.(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鳳鳥”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由圖騰信仰的載體,逐漸發(fā)展為祥瑞符號,成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從現(xiàn)有的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早在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鳳鳥形象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湖南西部洪江市高廟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戳印有明顯的鳳鳥紋圖案,且有的鳳鳥翅膀還承載著太陽形象。在稍晚于高廟遺址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中也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圖案,這些形象無疑與原始先民的精神信仰有關。上古圣王在建國、治理的過程中往往會有鳳鳥相伴,《呂氏春秋》載黃帝曾令伶?zhèn)惵牎傍P凰之鳴”來制作音律,成書于春秋時期的《尚書》中載有舜帝時表演《簫韶》樂舞,使得“鳳凰來儀”,并以此來彰顯舜帝的功勞。這些記載中關于鳳鳥翔舞的表達,折射出鳳鳥作為文化原型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古人獨特的信仰體系中,“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往往是作為“鱗蟲之精者”的龍和作為“羽蟲之精者”的鳳。隨著巫性時代的退場,龍崇拜將麟麟與神龜納入自己的體系之中,并逐漸衍生出龍獸崇拜模式,同時鳳崇拜則將現(xiàn)實性的孔雀、白鶴、雄鷹、燕子等瑞鳥納入其中,逐漸構成了鳳鳥崇拜模式。相比較而言,龍獸崇拜因固有的神圣性,使其作用空間主要集中在社會信仰和族緣信仰領域,而鳳鳥崇拜則在神圣性基礎上多了一分世俗性,這為其對藝術領域發(fā)生影響提供了可能。音樂是鳳鳥模式發(fā)生作用的重要領域。由于音樂與詩歌、舞蹈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鳳鳥模式發(fā)揮效能的領域實際上是“樂舞”和“音樂文學”。就樂舞而言,“鳳凰來儀”或“鳥獸率舞”成了基本的敘事邏輯,這最大限度地建構了樂舞的神圣性。就音樂文學而言,鳳凰及以之為首的各種瑞鳥不僅是文學作品反復吟詠的基本母題,而且它們也逐漸演化為各種原型意象,豐富了文學作品的語料庫。先秦時期音樂文學的典型代表是《詩經(jīng)》和《楚辭》,據(jù)考證,《詩經(jīng)》中的鳥類有41種,涉及的詩篇多達79篇;在屈原、宋玉的賦中“鳳”字出現(xiàn)了56次,并且經(jīng)常變名為鸞鳥、朱雀、玄鳥等。鳳鳥體系在文明起源之初便與天地建立了聯(lián)系,扮演起了道德載體的角色。孟子以“鳳凰之于飛鳥”,來比喻君主對民眾的意義。到了漢代,鳳凰與道德的關系獲得了最充分的建構,鳳凰不僅形體被賦予儒家思想的豐富內(nèi)涵,同時更是與君王的功業(yè)相聯(lián)系,《春秋繁露》有言“恩及羽蟲,則鳳凰翔”。隨著文以明道、文以載道等逐漸成為藝術法則,鳳鳥的文化形象也就被固定了下來。鳳鳥體系除具備道德指向之外,自由、適性亦是其應有之義,因此,在石器時代的遺存中除在祭祀中看到的鳳鳥之外,還包括大量“無功利性”鳳鳥體系成員形象?!盎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莊子筆下的鵬鳥使是他自由理想的寄托。隨著道家哲學影響的深入,鳳鳥體系的自由、適性的內(nèi)涵也就逐漸被固定下來,并在藝術領域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因此,在文學中有了相對固定的意象運用。在繪畫中借助鳥類表達自然之趣的作品屢見不鮮,在日常生活中“百鳥朝鳳”“鳳舞九天”等不僅突出了百鳥之王鳳凰的崇高地位,也成為人們集體性的美好愿景。(摘編自韓偉《鳳鳥與中國藝術精神》,有刪改)材料二:鳳凰是中華文明的象征??脊虐l(fā)掘顯示在石器時代就出現(xiàn)了原始鳳鳥形象。商周用來祭祀天地祖先、鬼神的青銅器紋飾精美,鳳紋所占比例較大,構建了鳳凰神異、威嚴的整體形象。歷經(jīng)秦漢、魏晉南北朝,到了唐代,鳳凰形象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春秋戰(zhàn)國時孔子曾被尊為鳳凰,楚莊王則自喻為鳳凰。先秦以鳳喻人的例子寥若晨星,這與鳳是神的觀念有關。魏晉南北朝時品藻人物成風,鳳喻士人在此時逐漸出現(xiàn),到唐時鳳凰絕少用于君王,常常用來統(tǒng)稱群官或賢臣,也指稱具體官員,另外剛及第者、官宦家子弟都可被稱為鳳凰;甚至尋常百姓、道德低下者也可喻為鳳凰。祥瑞觀念在唐朝明顯弱化,見則天下太平的鳳凰卻屢屢出現(xiàn)在唐代人的普通生活中?!盃柗区P炙麟麟肉,焉能一掛與齒牙”“羅囊繡兩鳳凰,玉合雕雙鸂鶒”“蓋覆西施鳳花錦,身作匡床臂為枕”“鳳輦迎風采紫閣,鸞車避日轉彤闈”,可見,唐人吃穿住行一樣也少不了鳳凰。唐詩中的鳳凰離神權越來越遠,生活意味越來越濃,裝飾性越來越強,凡是與鳳凰有一點關系的,或者根本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都冠以“鳳”字加以美化,如鳳釵、鳳髻、鳳燈、鳳爐、鳳鐸?!傍P”字在前組成的雙音節(jié)詞極多,有一部分形成于唐代。日常生活中鳳凰也圍繞著女性,織布繡花時多用到鳳凰圖案,婚姻情愛用鳳凰表達,直至身上衣服圖案都離不開鳳凰。鳳凰女性化、柔美化,是唯美化有力的證據(jù)。唐人追逐華貴的生活,寫詩則講究華麗的文風。鳳凰增添唐詩的形式美,如“交頸文鴛合,和鳴彩鳳連”“鳳儀常欲附,蚊力自知微”用文鴛和彩鳳、鳳儀與蚊力構成對仗;唐詩中用到鳳凰的典故亦多。如“有威者鳳,非梧不棲”。鳳凰世俗化是唯美化的基礎,唯美化加劇了世俗化。(摘編自李虎子《唐詩中鳳凰意象的世俗化和唯美化》,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新石器時代文物上的鳳鳥圖案中,有的鳳鳥翅膀上方承載著太陽的形象,這無疑與原始先民的精神信仰有關。B.在古人的信仰體系中,逐步形成的鳳鳥崇拜模式在神圣性基礎上多了一份世俗性,這為鳳鳥形象影響藝術領域創(chuàng)造了可能。C.唐代鳳鳥文化的世俗化體現(xiàn)在由君王到普通人指代上的徹底轉變;唯美化體現(xiàn)在對生活的美化和唐詩中對形式美的追求上。D.“鳳凰世俗化是唯美化的基礎,唯美化加劇了世俗化”,指出了二者的辯證關系,體現(xiàn)了作者對唐代鳳文化的深層思考。(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尚書》關于舜帝時“鳳凰來儀”的記載,既見證了執(zhí)政者的權威,也表明了鳳凰與樂舞關系的源遠流長。B.在真實反映唐朝人生活的有關影視劇中,觀眾看到居室里掛著“丹鳳朝陽”的畫作,就可想象到屋主的富庶。C.唐代人用鳳凰指代自己或他人,既美化了指代對象,同時也滿足了指代對象的虛榮心,這樣的做法不可取。D.兩則材料都運用了舉例論證,以及引用論證的手法,但二者在論述的思想方向上卻是明顯不同的。(3)唐詩中鳳鳥意象呈現(xiàn)出世俗化和唯美化傾向的原因在于祥瑞觀念被弱化。結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詩句中最能體現(xiàn)弱化嚴重程度的一項是A.鴛鴦殿里參皇后,龍鳳堂前賀至尊。(賈島《上杜駙馬》B.不語亭亭儼薄妝,畫裙雙鳳郁金香。(杜牧《偶呈鄭先輩》C.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圍。崩騰相排拶,龍鳳交橫飛。(韓愈《辛卯年雪》D.皎皎鸞鳳姿,飄飄神仙氣。梅生亦何事,來作南昌尉。(李白《贈瑕丘王少府》)(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開頭一段同中有異,請簡要分析。(5)《南山經(jīng)》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見則天下安寧?!闭埥Y合文本中相關論述,對這段話做簡要分析。(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2.(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飯葉圣陶“現(xiàn)在是上課的時候了!你們的先生呢?”兩間屋子,已經(jīng)上了年紀,向前傾斜,如人佝僂的樣子。門前是通到田岸和村集的泥路。這時候正是中秋的天氣,平遠的田畝里,稻穗和稻葉受微風吹拂,順風偃倒,便成波浪。更遠的村樹構成個大圈環(huán),靜穆且秀美。微微聽得犬吠。這真是詩人的節(jié)令和境地呵!但是住在這里的都不是詩人,屋子里六七個孩子正抱著不可推想的恐怖呢。入秋水漲,他們的田里盛著過量的水,和河水并了家,露出承面的稻只有三四寸高。他們的父母整天愁嘆,或者說,餓死的日子就在眼前了!孩子們相信自己的見識不及父母,餓死就在眼前是千真萬確的了。他們想得異常害怕,不自覺地改變了平常的態(tài)度,靜靜地坐在屋內(nèi),低低講捉蝸蚌的經(jīng)歷,聲音里含著驚驚恐且煩悶的氣息。講了一會,他們又覺得世界上只有蟋蟀了,便起勁了。一個孩子拍著桌子高聲說:“好一頭大蟋蟀!它在玉蜀秦的根旁,這么一把就被我按住了!……”這時,走進來一個人。他隨意看了一看,忽然后頭一皺,目光四注,隨著發(fā)出鄙夷的聲氣問學生們,就是篇首的兩句話。吳先生一手提著方的竹絲籃,籃里盛著雪里英豆腐油瓶等東西,一手提著一條長不到八寸的腌魚,從爛濕的田岸上匆匆走來。他瘦削的面孔紅到頸際,失神的目光時時瞪視他的前路,呼吸異常急促,幾乎是喘息。原來他已得到了消息。一個婦人告訴他:“你須快一點走,管你的那位先生來了,我剛才看他向學堂走去,他的船就停在東柵外?!眳窍壬迷谀莾砷g屋子里當教師,很不是容易的事。第一次去學務委員家里的時候,他坐在客廳下首的一把椅子上,只點著了一邊,上身前俯,保持全身的穩(wěn)定。他的眼睛本是迷蒙的,現(xiàn)在又只顧下注,也許他所處的客廳和對面談話的那個人都沒看清楚。那位學務委員穿著汗衫,斜躺在藤椅子上,右手枕著頭,眼睛斜睨著他。鄙夷的心思忽然來襲學務委員的不知為什么,總覺得吳先生不順眼。他不情愿地說道:“教小孩子不是容易的事呢。”“我本想請一個師范畢業(yè)生,”學務委員表示嚴重的神情說,“現(xiàn)在既有介紹信,我此任用你了?!薄皼]有錯,聽得很清楚,他答應了。”買先生這么想。他心里只覺晃蕩,回答不出什么。他的頭卻自然地向前俯得更低了。“我們辦學的規(guī)矩,非師范畢業(yè)生月薪六元。后天你就可以到校開學去?!眳窍壬饝藥讉€“是”,便退出來,他的新生活從此開始了。一個月后,他遇見一樁不可解的事情:他到學務委員家里領薪,拿到了三塊錢,還有三塊須待十天以后,可是學務委員叫他寫了一張十元的收據(jù)。“何以數(shù)目不符呢?”他這么想。自餒和滿足的心使他不敢開口便問?!拔也皇菐煼渡?!外邊師范生多著呢。六塊錢比較以前處館地優(yōu)裕得多了?!彼桶岩赡盥癫卦谀X子里,帶著三塊錢回去?!安怀蓚€樣子,這時候還不回來!”學務委員喃喃地自語。吳先生已趕了進來,兩手空著,他的東西大概已放在鍋灶旁邊了。他看見學務委員含怒的樣子站在黑板旁邊,簡直不明白自己應當怎樣才是,身體向左右搖了幾搖,俯首地打招呼。學務委員點了一點頭,冷冷地說:“上課的時間早到了,你此刻才!”遮飾是無望了,吳先生只得顫抖而含糊地說老實話:“我去買東西,不料回來得遲了?!薄百I東西!”學務委員的語音很高,“時刻到了,學生都坐在這里了,卻等你買東西?!薄耙院蟛毁I就是了。”吳先生不自主地這么說。學務委員覺得吳先生真是個壞教員,越看越不順眼,因為他不越心于教育,對職備沒有盡責的觀念。但是他想到了為此而來的更重要的事情,也就耐著。他右手支著頭,眉頭微微皺著,卻裝做沒事的樣子說:“你這里太不成個樣子,只有這幾個學生!日內(nèi)省視學快來視察,他見學生這么少,就可以斷定這是個不良的學校。為你的面子計,你得去借十幾個孩子來才行。這本不關我的事,和你關切,所以提起一聲?!眳堑厣簧頍o形的繩索差不多全解除了,覺得寬松了好多;敏感的心代替了恐懼,興奮到不可說的程度。他雖然不明白怎樣去借孩子,但也想不到問了。他只是拱手過胸,喃喻地“承先生指教!承先生指教!”他忽又想起:“這不是個很好的機會么?去個兩回沒遇見,現(xiàn)在他走上門來了?!币环N沖動使他隨口就說,“上月的……”說到這里又覺得不好意思,便縮住了?!笆裁??”學務委員以動捷的語音達么問?!吧显碌摹眳窍壬鸁o可奈何,目光不敢正對學務委員,依舊沒有勇氣說下去。吳先生知道不說也是個不了、只得硬著頭皮說:“請把上月未發(fā)的半份薪金見惠”。他再也不能多說一個字了?!澳銊偛挪皇琴I了吃的東西回來么?怎么還等著?”“家里的人——家里還有三口,我怎能只顧自己己,他們還等著呢?!睂W務委員放下右手,挺直著上半身,上眼皮抬了一抬,表示莊嚴的樣子說:“教員不盡職,照例有相當?shù)膽土P,你今天應當罰俸三分之一!”他從衣袋中摸出一塊錢,隨手向桌上一擲,清亮的聲音引得孩子們同時射出異樣的眼光來。他說,“這是你應得的,拿去吧?!眳窍壬贽q,不但話語說不出,連思路也沒了,桌子上雪白光亮的究竟是一塊大洋呢。他不期然而然地取在手里,手心起冷和硬的感覺。1921年9月24日寫畢(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篇描寫了老屋、稻浪、秀美的村樹和隱約的犬吠,通過與人們生活處境的對比,凸顯了當時殘酷的現(xiàn)實。B.學務委員“穿著汗衫”“斜躺”“右手枕著頭”“斜睨”等細節(jié),都表現(xiàn)了他的官僚習氣和對吳先生的輕視。C.吳先生討薪的時候“縮住了”,面對上級克扣工資時又不好意思開口,這主要體現(xiàn)了他作為知識分子的自尊。D.文末吳先生從欲辯無語的委屈到“究竟是一塊大洋”的自我安慰,再到身心“冷和硬”的絕望,尺幅之內(nèi)見波瀾。(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硯的一項是A.以“飯”為題,雖未正面寫“吃飯”一但孩子對餓死的“恐怖”、吳先生因家人挨餓而硬著頭皮討薪均圍繞“飯”展開。B.孩子們談蟋蟀時,從“驚恐”很快轉為“起勁”,這符合兒童注意力易轉移的特點,同時說明他們對艱難生活的感受不深。C.吳先生趕到教室,以為要被學務委員處理,卻只是被提醒省視學快來視察,提出補發(fā)薪水卻被罰俸,情節(jié)的發(fā)展出人意料。D.吳先生的內(nèi)心期望與現(xiàn)實處境,吳先生與學務委員的形象,都構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小說主旨凸顯,引人深思。(3)在吳先生趕回教室的途中,小說為什么要敘寫他得到教職的過程?(4)茅盾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導言中評價道:“冷靜地語視人生,客觀地,寫實地,描寫著灰色的卑瑣人生的,是葉紹鈞(即葉圣陶)?!闭埥Y合文本,簡要分析你對這一評價的理解。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文本一優(yōu)孟,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楚相孫叔敖知其賢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死,汝必貧困。若往見優(yōu)孟,言‘我孫叔敖之子也’?!本訑?shù)年,其子窮困負薪,見優(yōu)孟。優(yōu)孟曰:“若無遠有所之?!奔礊閷O叔敖衣冠,抵掌談語。歲馀,像孫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別也。莊王置酒,優(yōu)孟前為壽。莊王大驚,以為孫叔敖復生也。欲以為相。優(yōu)孟曰:“請歸與婦計之,三日而為相。”莊王許之。三日后,優(yōu)孟復來。王曰:“婦言謂何?”孟曰:“婦言慎無為,楚相不足為也。如孫叔敖之為楚相,盡忠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貧困負薪以自飲食。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币蚋柙唬骸捌鸲鵀槔?,身貪鄙者馀財,不顧恥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賕枉法,為奸觸大罪,身死而家滅;貪吏安可為也!念為廉吏,奉法守職,竟死不敢為非;廉吏安可為也!楚相孫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窮困負薪而食,不足為也!”于是莊王謝優(yōu)孟,乃召孫叔敖子,封之寢丘四百戶,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絕。此知可以言時矣。(選自《史記?滑稽列傳》,有刪減)文本二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寵,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有厚祿,三危也。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何以知其然也?昔者楚莊王既勝晉于河、雍之間,歸而封孫叔敖,而辭不受。病疽將死,謂其子曰:“吾則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讓肥饒之地,而受沙石之間。有寢丘者,其地確石①之名丑。荊人鬼,越人畿②,人莫之利也?!睂O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饒之地其子辭而不受請有寢之丘。楚國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祿,唯孫叔敖獨存。此所謂損之而益也。(選自《淮南子?人間訓》,有刪減)【注】①確石:堅硬的石頭。②荊人鬼,越人畿:鬼、畿,指迷信鬼神的活動。(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黑色碳素筆在答題卡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上打“√”。孫叔敖A死B王C果D封E其F子G以H肥I饒J之K地L其M子N辭O而P不Q受R請S有T寢U之V丘(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居,意為“居住”,與“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鴻門宴》)中“居”的意思相同。B.無為,意為“不要做”,與“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老子>四章》)中“無為”意思不同。C.知,通“智”,與“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中最后一個“知”字意思相同。D.讓,意為“辭讓、謙讓”,與“為國以禮,其言不讓”(《論語?先進》)中“讓”字的意思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楚相孫叔敖早就知道為自己的后代留后路,但他優(yōu)待優(yōu)孟的初衷不一定為此。B.優(yōu)孟與孫叔敖的兒子見面后,與他交談相處,并把他裝扮成其父孫叔敖的樣子。C.優(yōu)孟假借婦的口吻推辭楚相之位,這種表達技巧類似《赤壁賦》的“主客問答”。D.孫叔敖讓兒子拒絕受封肥饒之地的客觀原因是寢丘貧瘠,楚、越民眾不中意此地。(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貧困負薪以自飲食。②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何以知其然也?(5)孫叔敖才智過人,從兩則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不凡的智慧?試做簡要分析。(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不睡文天祥頻搔白首強憂煎,細雨青燈思欲顛。南北東西三萬里,古今上下幾千年。只因知事翻成惱,未到放心那得眠。眼不識丁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頻搔白首”是詩人憂心如焚的表現(xiàn)。古人常以“搔首”表達憂思之重,如杜甫的“白頭搔更短”就是這樣。B.頷聯(lián)從時空角度落筆,以“三萬里”“幾千年”呈現(xiàn)詩境之開闊,表現(xiàn)詩人在歷史長河中尋找解決問題的開闊視野,為下聯(lián)的感慨做鋪墊。C.詩人以“不睡”為題,并由這一生活細節(jié)展開想象,心游萬仞,思接千載,最后回到現(xiàn)實,結構嚴謹。D.整首詩語言典雅,語意曠達,意蘊豐富,表現(xiàn)了詩人寬廣的胸襟,與自我的和解。(2)有論者以為尾聯(lián)構思新巧、表意豐富,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請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一文中告誡最高統(tǒng)治者,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修仁政,濟蒼生,他形象地指出“,”深刻地表明人民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必須審慎地對待,千萬不可輕忽。(2)《赤壁賦》中寫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的句子是“,”。(3)《登泰山記》中“,”兩句,作者不言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背負雪,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反射的光像蠟燭一樣照著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7分)6.(7分)閱讀回答問題。我酷愛大地,腳下孕育著崇高、壯麗的大地。大地的胸脯全是我的田野,我的果園與菜畦,時時都可以讓我耕耘,讓我采集和收割。我在溢滿泥香的沃土里收割著稻谷與小麥金黃色的成熟。在花團錦簇的梅樹、杏樹與蘋果樹下收割著飄動的清芬。在書本的深海里收割著躲藏的真理,像紅珊瑚一樣美麗的遠古與今天的文明。在風風雨雨的戰(zhàn)斗路上,();在和朋友互相磋磨的朝朝夕夕中,()。在綠柳輕揚的大路與小路上,();而在那艱難困苦的關山危崖里,()。有時,我還從一個初次見面的孩子那里,收割著對于未來的信念;從一個素不相識的老人那里,收割著火熱的善良;從一個萍水相逢的旅伴那里,收割著山高海深的情誼和永遠也難以忘卻的智慧與勇敢。(1)把下面語句填入文中括號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洽傥沂崭钪軐W和詩②我收割著不屈的理性和韌性③我收割著生活的美滿④我收割著人生的嚴肅A.①④③②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2)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3分)7.(13分)閱讀回答問題。主持人:我們能不能專注于思想,少在那些技術性工作中浪費時間呢?哲學家:你做技術性工作時要是覺得純粹是在浪費時間,那你無法從事學術工作,就像一算棋就感到枯燥的人,絕對不會成為一個專業(yè)棋手。該算的地方你不算,能算清的地方你算不清,恐怕你也很難培養(yǎng)出正確的感覺。超人一等的感覺是隨著訓練一道培養(yǎng)起來的。主持人:①?哲學家:“技術”這個詞也不是壞詞。維特根斯坦經(jīng)常用反感的口吻說到哲學和哲學家,可是同時他的著作幾乎都是以“哲學”命名的。這樣以雙重方式看待哲學,我想不是他們的個人感受,而是哲學本身的性質使然。哲學一端接著我們的基本感受和領會,另一端接著形式化的邏輯框架,生命之謎和邏輯疑難互為表里。主持人:②?哲學家:我想狹義的哲學不是必需的。是否一定要產(chǎn)生哲學這種高級形態(tài)的精神形式?我覺得,那就像一座漂亮的宮殿,印第安人沒有故宮,可是他們照樣生活。高級文化形態(tài),它沒有的時候并不必然有,但一旦有了之后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一個裝飾。每個民族都要關心自己的基本概念的意義,哲學對人類歷史的影響,更是無法估量的。(1)請根據(jù)哲學家的回答,補寫空缺處主持人提出的問題。(2)請用一個條件句,概括哲學家回答第一個問題的觀點。(3)請以主持人的身份,面向青年學生,為上述訪談內(nèi)容,寫一段不少于100字的總結語。四、寫作(60分)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ChatGPT是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坝袉栴}盡管問!”是ChatGPT與用戶聊天的開場白,只要你輸入問題,它就會生成一份“近乎完美”的回答。ChatGPT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梳理問題的解題思路,是一個相當強大的“輔導老師”。??有研究者認為,向機器人提問也是一種學習的方式,但一些學生恰恰不知道“問什么”,尚未建立起真正的“問題意識”。學生如果連“問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就沒法很好地使用“AI”這類工具。??上述材料也能在更廣泛的人生領域給人以啟示。在人工智能浪潮不斷襲來的時代,你如何看待“問題意識”和人生的關系?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年福建省泉州五中高考語文適應性試卷(一)·答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1.(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鳳鳥”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由圖騰信仰的載體,逐漸發(fā)展為祥瑞符號,成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從現(xiàn)有的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早在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鳳鳥形象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湖南西部洪江市高廟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戳印有明顯的鳳鳥紋圖案,且有的鳳鳥翅膀還承載著太陽形象。在稍晚于高廟遺址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中也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圖案,這些形象無疑與原始先民的精神信仰有關。上古圣王在建國、治理的過程中往往會有鳳鳥相伴,《呂氏春秋》載黃帝曾令伶?zhèn)惵牎傍P凰之鳴”來制作音律,成書于春秋時期的《尚書》中載有舜帝時表演《簫韶》樂舞,使得“鳳凰來儀”,并以此來彰顯舜帝的功勞。這些記載中關于鳳鳥翔舞的表達,折射出鳳鳥作為文化原型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古人獨特的信仰體系中,“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往往是作為“鱗蟲之精者”的龍和作為“羽蟲之精者”的鳳。隨著巫性時代的退場,龍崇拜將麟麟與神龜納入自己的體系之中,并逐漸衍生出龍獸崇拜模式,同時鳳崇拜則將現(xiàn)實性的孔雀、白鶴、雄鷹、燕子等瑞鳥納入其中,逐漸構成了鳳鳥崇拜模式。相比較而言,龍獸崇拜因固有的神圣性,使其作用空間主要集中在社會信仰和族緣信仰領域,而鳳鳥崇拜則在神圣性基礎上多了一分世俗性,這為其對藝術領域發(fā)生影響提供了可能。音樂是鳳鳥模式發(fā)生作用的重要領域。由于音樂與詩歌、舞蹈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鳳鳥模式發(fā)揮效能的領域實際上是“樂舞”和“音樂文學”。就樂舞而言,“鳳凰來儀”或“鳥獸率舞”成了基本的敘事邏輯,這最大限度地建構了樂舞的神圣性。就音樂文學而言,鳳凰及以之為首的各種瑞鳥不僅是文學作品反復吟詠的基本母題,而且它們也逐漸演化為各種原型意象,豐富了文學作品的語料庫。先秦時期音樂文學的典型代表是《詩經(jīng)》和《楚辭》,據(jù)考證,《詩經(jīng)》中的鳥類有41種,涉及的詩篇多達79篇;在屈原、宋玉的賦中“鳳”字出現(xiàn)了56次,并且經(jīng)常變名為鸞鳥、朱雀、玄鳥等。鳳鳥體系在文明起源之初便與天地建立了聯(lián)系,扮演起了道德載體的角色。孟子以“鳳凰之于飛鳥”,來比喻君主對民眾的意義。到了漢代,鳳凰與道德的關系獲得了最充分的建構,鳳凰不僅形體被賦予儒家思想的豐富內(nèi)涵,同時更是與君王的功業(yè)相聯(lián)系,《春秋繁露》有言“恩及羽蟲,則鳳凰翔”。隨著文以明道、文以載道等逐漸成為藝術法則,鳳鳥的文化形象也就被固定了下來。鳳鳥體系除具備道德指向之外,自由、適性亦是其應有之義,因此,在石器時代的遺存中除在祭祀中看到的鳳鳥之外,還包括大量“無功利性”鳳鳥體系成員形象。“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莊子筆下的鵬鳥使是他自由理想的寄托。隨著道家哲學影響的深入,鳳鳥體系的自由、適性的內(nèi)涵也就逐漸被固定下來,并在藝術領域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因此,在文學中有了相對固定的意象運用。在繪畫中借助鳥類表達自然之趣的作品屢見不鮮,在日常生活中“百鳥朝鳳”“鳳舞九天”等不僅突出了百鳥之王鳳凰的崇高地位,也成為人們集體性的美好愿景。(摘編自韓偉《鳳鳥與中國藝術精神》,有刪改)材料二:鳳凰是中華文明的象征??脊虐l(fā)掘顯示在石器時代就出現(xiàn)了原始鳳鳥形象。商周用來祭祀天地祖先、鬼神的青銅器紋飾精美,鳳紋所占比例較大,構建了鳳凰神異、威嚴的整體形象。歷經(jīng)秦漢、魏晉南北朝,到了唐代,鳳凰形象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春秋戰(zhàn)國時孔子曾被尊為鳳凰,楚莊王則自喻為鳳凰。先秦以鳳喻人的例子寥若晨星,這與鳳是神的觀念有關。魏晉南北朝時品藻人物成風,鳳喻士人在此時逐漸出現(xiàn),到唐時鳳凰絕少用于君王,常常用來統(tǒng)稱群官或賢臣,也指稱具體官員,另外剛及第者、官宦家子弟都可被稱為鳳凰;甚至尋常百姓、道德低下者也可喻為鳳凰。祥瑞觀念在唐朝明顯弱化,見則天下太平的鳳凰卻屢屢出現(xiàn)在唐代人的普通生活中。“爾非鳳炙麟麟肉,焉能一掛與齒牙”“羅囊繡兩鳳凰,玉合雕雙鸂鶒”“蓋覆西施鳳花錦,身作匡床臂為枕”“鳳輦迎風采紫閣,鸞車避日轉彤闈”,可見,唐人吃穿住行一樣也少不了鳳凰。唐詩中的鳳凰離神權越來越遠,生活意味越來越濃,裝飾性越來越強,凡是與鳳凰有一點關系的,或者根本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都冠以“鳳”字加以美化,如鳳釵、鳳髻、鳳燈、鳳爐、鳳鐸。“鳳”字在前組成的雙音節(jié)詞極多,有一部分形成于唐代。日常生活中鳳凰也圍繞著女性,織布繡花時多用到鳳凰圖案,婚姻情愛用鳳凰表達,直至身上衣服圖案都離不開鳳凰。鳳凰女性化、柔美化,是唯美化有力的證據(jù)。唐人追逐華貴的生活,寫詩則講究華麗的文風。鳳凰增添唐詩的形式美,如“交頸文鴛合,和鳴彩鳳連”“鳳儀常欲附,蚊力自知微”用文鴛和彩鳳、鳳儀與蚊力構成對仗;唐詩中用到鳳凰的典故亦多。如“有威者鳳,非梧不棲”。鳳凰世俗化是唯美化的基礎,唯美化加劇了世俗化。(摘編自李虎子《唐詩中鳳凰意象的世俗化和唯美化》,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新石器時代文物上的鳳鳥圖案中,有的鳳鳥翅膀上方承載著太陽的形象,這無疑與原始先民的精神信仰有關。B.在古人的信仰體系中,逐步形成的鳳鳥崇拜模式在神圣性基礎上多了一份世俗性,這為鳳鳥形象影響藝術領域創(chuàng)造了可能。C.唐代鳳鳥文化的世俗化體現(xiàn)在由君王到普通人指代上的徹底轉變;唯美化體現(xiàn)在對生活的美化和唐詩中對形式美的追求上。D.“鳳凰世俗化是唯美化的基礎,唯美化加劇了世俗化”,指出了二者的辯證關系,體現(xiàn)了作者對唐代鳳文化的深層思考。(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DA.《尚書》關于舜帝時“鳳凰來儀”的記載,既見證了執(zhí)政者的權威,也表明了鳳凰與樂舞關系的源遠流長。B.在真實反映唐朝人生活的有關影視劇中,觀眾看到居室里掛著“丹鳳朝陽”的畫作,就可想象到屋主的富庶。C.唐代人用鳳凰指代自己或他人,既美化了指代對象,同時也滿足了指代對象的虛榮心,這樣的做法不可取。D.兩則材料都運用了舉例論證,以及引用論證的手法,但二者在論述的思想方向上卻是明顯不同的。(3)唐詩中鳳鳥意象呈現(xiàn)出世俗化和唯美化傾向的原因在于祥瑞觀念被弱化。結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詩句中最能體現(xiàn)弱化嚴重程度的一項是BA.鴛鴦殿里參皇后,龍鳳堂前賀至尊。(賈島《上杜駙馬》B.不語亭亭儼薄妝,畫裙雙鳳郁金香。(杜牧《偶呈鄭先輩》C.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圍。崩騰相排拶,龍鳳交橫飛。(韓愈《辛卯年雪》D.皎皎鸞鳳姿,飄飄神仙氣。梅生亦何事,來作南昌尉。(李白《贈瑕丘王少府》)(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開頭一段同中有異,請簡要分析。(5)《南山經(jīng)》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見則天下安寧?!闭埥Y合文本中相關論述,對這段話做簡要分析?!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材料內(nèi)容,結合相關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說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對相關詩文名句及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材料內(nèi)容,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詩文名句,正確選擇。(4)本題考查學生對相關段落異同的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段落,結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比較和分析。(5)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內(nèi)容及題干要求,結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窘獯稹浚?)C.“由君王到普通人指代上的徹底轉變”錯誤。由原文“到唐時鳳凰絕少用于君王”可知,選項說法過于絕對。故選C。(2)A.“見證了執(zhí)政者的權威”錯誤。由原文“成書于春秋時期的《尚書》中載有舜帝時表演《簫韶》樂舞,使得‘鳳凰來儀’,并以此來彰顯舜帝的功勞”可知,“見證了執(zhí)政者的權威”于文無據(jù)。B.“就可想象到屋主的富庶”錯誤。由原文“在繪畫中借助鳥類表達自然之趣的作品屢見不鮮,在日常生活中‘百鳥朝鳳’‘鳳舞九天’等不僅突出了百鳥之王鳳凰的崇高地位,也成為人們集體性的美好愿景”可知,畫作反映的是屋主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是顯示其富庶。C.“美化了指代對象,同時也滿足了指代對象的虛榮心”錯誤。由原文“到唐時鳳凰絕少用于君王,常常用來統(tǒng)稱群官或賢臣,也指稱具體官員,另外剛及第者、官宦家子弟都可被稱為鳳凰;甚至尋常百姓、道德低下者也可喻為鳳凰”可知,用鳳凰指代自己或他人是當時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D.正確。故選D。(3)A.以“鳳”表示“至尊”的高貴。B.“鳳”指的是平民衣裙上的裝飾,祥瑞觀念的弱化程度最嚴重的。C.以“鳳”表示大自然的偉力,帶有神話崇拜色彩。D.將“鸞鳳”和“神仙”對舉贊美別人。故選B。(4)材料一第一段開頭說到“鳳鳥”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由圖騰信仰的載體,逐漸發(fā)展為祥瑞符號,成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并且從現(xiàn)有的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早在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鳳鳥形象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材料一從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的鳳鳥形象切入。通過這些考古發(fā)現(xiàn)以及記載中關于鳳鳥翔舞的表達,從而提出鳳鳥作為文化原型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這一觀點。所以用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的鳳鳥形象切入是為了引入正題,為文章的主題服務。材料二第一段開頭說到鳳凰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并且從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顯示在石器時代就出現(xiàn)了鳳凰形象,并且到了唐朝鳳凰形象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所以材料一第一段也是從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的鳳鳥形象切入;都是為了引入正題,為文章的主題服務。材料一第一段說到它由圖騰信仰的載體,逐漸發(fā)展為祥瑞符號,成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并且從考古的發(fā)現(xiàn)也可以看出鳳鳥形象作為圖騰的精神意義。材料二第一段說到石器時代出現(xiàn)了原始鳳鳥形象。商周則構建了鳳凰神異、威嚴的整體形象。歷經(jīng)秦漢、魏晉南北朝,到了唐代,鳳凰形象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所以材料二突出鳳鳥形象的變異。(5)由原文“鳳鳥體系在文明起源之初便與天地建立了聯(lián)系,扮演起了道德載體的角色。孟子以‘鳳凰之于飛鳥’,來比喻君主對民眾的意義。到了漢代,鳳凰與道德的關系獲得了最充分的建構,鳳凰不僅形體被賦予儒家思想的豐富內(nèi)涵,同時更是與君王的功業(yè)相聯(lián)系”可知,鳳凰扮演了道德載體的角色,特別是被賦予了儒家思想的豐富內(nèi)涵。而《南山經(jīng)》中記載“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可見鳳凰形體被儒家賦予了德、義、禮、仁、信的思想內(nèi)涵,表明鳳凰扮演著道德載體的角色。由原文“成書于春秋時期的《尚書》中載有舜帝時表演《簫韶》樂舞,使得‘鳳凰來儀’,并以此來彰顯舜帝的功勞”“鳳凰不僅形體被賦予儒家思想的豐富內(nèi)涵,同時更是與君王的功業(yè)相聯(lián)系”可知,把鳳凰和君王的功業(yè)相聯(lián)系,彰顯君王的功勞。而“見則天下安寧”,鳳凰降臨,意味著天下安寧,把鳳凰和君王的功業(yè)相聯(lián)系,彰顯君王的功勞。答案:(1)C(2)D(3)B(4)同:都從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的鳳鳥形象切入;都是為了引入正題,為文章的主題服務。異:材料一突出鳳鳥形象作為圖騰的精神意義;材料二突出鳳鳥形象的變異。(5)鳳凰形體被儒家賦予了德、義、禮、仁、信的思想內(nèi)涵,表明鳳凰扮演著道德載體的角色;“見則天下安寧”,鳳凰降臨,意味著天下安寧,把鳳凰和君王的功業(yè)相聯(lián)系,彰顯君王的功勞。(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2.(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飯葉圣陶“現(xiàn)在是上課的時候了!你們的先生呢?”兩間屋子,已經(jīng)上了年紀,向前傾斜,如人佝僂的樣子。門前是通到田岸和村集的泥路。這時候正是中秋的天氣,平遠的田畝里,稻穗和稻葉受微風吹拂,順風偃倒,便成波浪。更遠的村樹構成個大圈環(huán),靜穆且秀美。微微聽得犬吠。這真是詩人的節(jié)令和境地呵!但是住在這里的都不是詩人,屋子里六七個孩子正抱著不可推想的恐怖呢。入秋水漲,他們的田里盛著過量的水,和河水并了家,露出承面的稻只有三四寸高。他們的父母整天愁嘆,或者說,餓死的日子就在眼前了!孩子們相信自己的見識不及父母,餓死就在眼前是千真萬確的了。他們想得異常害怕,不自覺地改變了平常的態(tài)度,靜靜地坐在屋內(nèi),低低講捉蝸蚌的經(jīng)歷,聲音里含著驚驚恐且煩悶的氣息。講了一會,他們又覺得世界上只有蟋蟀了,便起勁了。一個孩子拍著桌子高聲說:“好一頭大蟋蟀!它在玉蜀秦的根旁,這么一把就被我按住了!……”這時,走進來一個人。他隨意看了一看,忽然后頭一皺,目光四注,隨著發(fā)出鄙夷的聲氣問學生們,就是篇首的兩句話。吳先生一手提著方的竹絲籃,籃里盛著雪里英豆腐油瓶等東西,一手提著一條長不到八寸的腌魚,從爛濕的田岸上匆匆走來。他瘦削的面孔紅到頸際,失神的目光時時瞪視他的前路,呼吸異常急促,幾乎是喘息。原來他已得到了消息。一個婦人告訴他:“你須快一點走,管你的那位先生來了,我剛才看他向學堂走去,他的船就停在東柵外?!眳窍壬迷谀莾砷g屋子里當教師,很不是容易的事。第一次去學務委員家里的時候,他坐在客廳下首的一把椅子上,只點著了一邊,上身前俯,保持全身的穩(wěn)定。他的眼睛本是迷蒙的,現(xiàn)在又只顧下注,也許他所處的客廳和對面談話的那個人都沒看清楚。那位學務委員穿著汗衫,斜躺在藤椅子上,右手枕著頭,眼睛斜睨著他。鄙夷的心思忽然來襲學務委員的不知為什么,總覺得吳先生不順眼。他不情愿地說道:“教小孩子不是容易的事呢?!薄拔冶鞠胝堃粋€師范畢業(yè)生,”學務委員表示嚴重的神情說,“現(xiàn)在既有介紹信,我此任用你了。”“沒有錯,聽得很清楚,他答應了。”買先生這么想。他心里只覺晃蕩,回答不出什么。他的頭卻自然地向前俯得更低了?!拔覀冝k學的規(guī)矩,非師范畢業(yè)生月薪六元。后天你就可以到校開學去?!眳窍壬饝藥讉€“是”,便退出來,他的新生活從此開始了。一個月后,他遇見一樁不可解的事情:他到學務委員家里領薪,拿到了三塊錢,還有三塊須待十天以后,可是學務委員叫他寫了一張十元的收據(jù)。“何以數(shù)目不符呢?”他這么想。自餒和滿足的心使他不敢開口便問。“我不是師范生呵!外邊師范生多著呢。六塊錢比較以前處館地優(yōu)裕得多了?!彼桶岩赡盥癫卦谀X子里,帶著三塊錢回去?!安怀蓚€樣子,這時候還不回來!”學務委員喃喃地自語。吳先生已趕了進來,兩手空著,他的東西大概已放在鍋灶旁邊了。他看見學務委員含怒的樣子站在黑板旁邊,簡直不明白自己應當怎樣才是,身體向左右搖了幾搖,俯首地打招呼。學務委員點了一點頭,冷冷地說:“上課的時間早到了,你此刻才!”遮飾是無望了,吳先生只得顫抖而含糊地說老實話:“我去買東西,不料回來得遲了?!薄百I東西!”學務委員的語音很高,“時刻到了,學生都坐在這里了,卻等你買東西?!薄耙院蟛毁I就是了。”吳先生不自主地這么說。學務委員覺得吳先生真是個壞教員,越看越不順眼,因為他不越心于教育,對職備沒有盡責的觀念。但是他想到了為此而來的更重要的事情,也就耐著。他右手支著頭,眉頭微微皺著,卻裝做沒事的樣子說:“你這里太不成個樣子,只有這幾個學生!日內(nèi)省視學快來視察,他見學生這么少,就可以斷定這是個不良的學校。為你的面子計,你得去借十幾個孩子來才行。這本不關我的事,和你關切,所以提起一聲?!眳堑厣簧頍o形的繩索差不多全解除了,覺得寬松了好多;敏感的心代替了恐懼,興奮到不可說的程度。他雖然不明白怎樣去借孩子,但也想不到問了。他只是拱手過胸,喃喻地“承先生指教!承先生指教!”他忽又想起:“這不是個很好的機會么?去個兩回沒遇見,現(xiàn)在他走上門來了。”一種沖動使他隨口就說,“上月的……”說到這里又覺得不好意思,便縮住了?!笆裁矗俊睂W務委員以動捷的語音達么問。“上月的………”吳先生無可奈何,目光不敢正對學務委員,依舊沒有勇氣說下去。吳先生知道不說也是個不了、只得硬著頭皮說:“請把上月未發(fā)的半份薪金見惠”。他再也不能多說一個字了?!澳銊偛挪皇琴I了吃的東西回來么?怎么還等著?”“家里的人——家里還有三口,我怎能只顧自己己,他們還等著呢。”學務委員放下右手,挺直著上半身,上眼皮抬了一抬,表示莊嚴的樣子說:“教員不盡職,照例有相當?shù)膽土P,你今天應當罰俸三分之一!”他從衣袋中摸出一塊錢,隨手向桌上一擲,清亮的聲音引得孩子們同時射出異樣的眼光來。他說,“這是你應得的,拿去吧。”吳先生欲待申辯,不但話語說不出,連思路也沒了,桌子上雪白光亮的究竟是一塊大洋呢。他不期然而然地取在手里,手心起冷和硬的感覺。1921年9月24日寫畢(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A.小說開篇描寫了老屋、稻浪、秀美的村樹和隱約的犬吠,通過與人們生活處境的對比,凸顯了當時殘酷的現(xiàn)實。B.學務委員“穿著汗衫”“斜躺”“右手枕著頭”“斜睨”等細節(jié),都表現(xiàn)了他的官僚習氣和對吳先生的輕視。C.吳先生討薪的時候“縮住了”,面對上級克扣工資時又不好意思開口,這主要體現(xiàn)了他作為知識分子的自尊。D.文末吳先生從欲辯無語的委屈到“究竟是一塊大洋”的自我安慰,再到身心“冷和硬”的絕望,尺幅之內(nèi)見波瀾。(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硯的一項是CA.以“飯”為題,雖未正面寫“吃飯”一但孩子對餓死的“恐怖”、吳先生因家人挨餓而硬著頭皮討薪均圍繞“飯”展開。B.孩子們談蟋蟀時,從“驚恐”很快轉為“起勁”,這符合兒童注意力易轉移的特點,同時說明他們對艱難生活的感受不深。C.吳先生趕到教室,以為要被學務委員處理,卻只是被提醒省視學快來視察,提出補發(fā)薪水卻被罰俸,情節(jié)的發(fā)展出人意料。D.吳先生的內(nèi)心期望與現(xiàn)實處境,吳先生與學務委員的形象,都構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小說主旨凸顯,引人深思。(3)在吳先生趕回教室的途中,小說為什么要敘寫他得到教職的過程?(4)茅盾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導言中評價道:“冷靜地語視人生,客觀地,寫實地,描寫著灰色的卑瑣人生的,是葉紹鈞(即葉圣陶)?!闭埥Y合文本,簡要分析你對這一評價的理解?!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內(nèi)容的基本能力。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從考查的范圍來看,既涉及全篇,又側重局部。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注手法;最后結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斷。(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藝術特色的基本能力。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從考查的角度來看,既有對主旨的探究,也有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注手法;最后結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斷。(3)本題考查分析故事情節(jié)的作用的基本能力。故事情節(jié),是小說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現(xiàn)人物間關系的一系列事件的發(fā)展過程。小說往往以情節(jié)取勝。情節(jié)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發(fā)展史,其主要作用就是在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性格,從而表現(xiàn)主題思想。(4)本題考查學生探究作品的藝術特色的能力。答題前,先通讀小說,整體理解把握文本內(nèi)容,理清小說故事情節(jié),理解把握人物形象,了解主要寫作手法,領悟小說主旨,明確探究方向?!窘獯稹浚?)C.“這主要體現(xiàn)了他作為知識分子的自尊”錯誤,主要原因是他的性格懦弱,膽小畏縮,比如“目光不敢正對學務委員,依舊沒有勇氣說下去”。(2)C.“情節(jié)的發(fā)展出人意料”錯,文中多處鋪墊提示學務委員會克扣吳先生的薪俸。(3)①人物形象方面:結合“第一次去學務委員家里的時候,他坐在客廳下首的一把椅子上,只點著了一邊,上身前俯,保持全身的穩(wěn)定。他的眼睛本是迷蒙的,現(xiàn)在又只顧下注,也許他所處的客廳和對面談話的那個人都沒看清楚。那位學務委員穿著汗衫,斜躺在藤椅子上,右手枕著頭,眼睛斜睨著他。鄙夷的心思忽然來襲學務委員的不知為什么,總覺得吳先生不順眼”可知,能突出吳先生的窮困卑微、軟弱拘謹和學務委員的傲慢鄙夷、虛偽貪委;②情節(jié)發(fā)展方面:結合“我們辦學的規(guī)矩,非師范畢業(yè)生月薪六元。后天你就可以到校開學去”“一個月后,他遇見一樁不可解的事情:他到學務委員家里領薪,拿到了三塊錢,還有三塊須待十天以后,可是學務委員叫他寫了一張十元的收據(jù)”可知,交待了吳先生教職來之不易及薪資狀況,為下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③敘述節(jié)奏方面:結合“吳先生一手提著方的竹絲籃,籃里盛著雪里英豆腐油瓶等東西,一手提著一條長不到八寸的腌魚,從爛濕的田岸上匆匆走來。他瘦削的面孔紅到頸際,失神的目光時時瞪視他的前路,呼吸異常急促,幾乎是喘息”可知,在矛盾沖突緊張激烈之時,插入?yún)窍壬舐毜那楣?jié),使小說敘述節(jié)奏舒緩,行文搖曳多姿。(4)①客觀、冷靜的敘事風格:結合“他這么想。自餒和滿足的心使他不敢開口便問……他就把疑念埋藏在腦子里,帶著三塊錢回去”可知,小說采用第三人稱,對人物的行為和心理都進行客觀直接的敘述。如文中敘述了學務委員與吳先生日常的對話,描寫了吳先生的心理,細膩而真實。②選擇日常生活的小人物與生活瑣事:結合“孩子們相信自己的見識不及父母,餓死就在眼前是千真萬確的了。他們想得異常害怕,不自覺地改變了平常的態(tài)度,靜靜地坐在屋內(nèi),低低講捉蝸蚌的經(jīng)歷,聲音里含著驚驚恐且煩悶的氣息”可知,小說中的鄉(xiāng)村教師、村中兒童等平凡小人物揭示當時社會普遍存在的生存困境,以小見大,委婉含蓄。③展現(xiàn)作者對人性的思考:結合“吳先生已趕了進來,兩手空著,他的東西大概已放在鍋灶旁邊了。他看見學務委員含怒的樣子站在黑板旁邊,簡直不明白自己應當怎樣才是,身體向左右搖了幾搖,俯首地打招呼”“學務委員放下右手,挺直著上半身,上眼皮抬了一抬,表示莊嚴的樣子說……他從衣袋中摸出一塊錢,隨手向桌上一擲,清亮的聲音引得孩子們同時射出異樣的眼光來”可知,小說敘述語言客觀、克制,語調冷靜、平和,沒有明顯的感情傾向、但字里行間隱含著對吳先生和學務委員的同情憐憫、批判諷刺等豐富情感。答案:(1)C(2)C(3)①人物形象方面:能突出吳先生的窮困卑微、軟弱拘謹和學務委員的傲慢鄙夷、虛偽貪委;②情節(jié)發(fā)展方面:交待了吳先生教職來之不易及薪資狀況,為下文的情節(jié)發(fā)展作鋪墊;③敘述節(jié)奏方面:在矛盾沖突緊張激烈之時,插入?yún)窍壬舐毜那楣?jié),使小說敘述節(jié)奏舒緩,行文搖曳多姿。(4)①客觀、冷靜的敘事風格:小說采用第三人稱,對人物的行為和心理都進行客觀直接的敘述。如文中敘述了學務委員與吳先生日常的對話,描寫了吳先生的心理,細膩而真實。②選擇日常生活的小人物與生活瑣事:小說中的鄉(xiāng)村教師、村中兒童等平凡小人物揭示當時社會普遍存在的生存困境,以小見大,委婉含蓄。③展現(xiàn)作者對人性的思考:小說敘述語言客觀、克制,語調冷靜、平和,沒有明顯的感情傾向、但字里行間隱含著對吳先生和學務委員的同情憐憫、批判諷刺等豐富情感。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文本一優(yōu)孟,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楚相孫叔敖知其賢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死,汝必貧困。若往見優(yōu)孟,言‘我孫叔敖之子也’?!本訑?shù)年,其子窮困負薪,見優(yōu)孟。優(yōu)孟曰:“若無遠有所之。”即為孫叔敖衣冠,抵掌談語。歲馀,像孫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別也。莊王置酒,優(yōu)孟前為壽。莊王大驚,以為孫叔敖復生也。欲以為相。優(yōu)孟曰:“請歸與婦計之,三日而為相?!鼻f王許之。三日后,優(yōu)孟復來。王曰:“婦言謂何?”孟曰:“婦言慎無為,楚相不足為也。如孫叔敖之為楚相,盡忠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貧困負薪以自飲食。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币蚋柙唬骸捌鸲鵀槔?,身貪鄙者馀財,不顧恥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賕枉法,為奸觸大罪,身死而家滅;貪吏安可為也!念為廉吏,奉法守職,竟死不敢為非;廉吏安可為也!楚相孫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窮困負薪而食,不足為也!”于是莊王謝優(yōu)孟,乃召孫叔敖子,封之寢丘四百戶,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絕。此知可以言時矣。(選自《史記?滑稽列傳》,有刪減)文本二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寵,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無大功而有厚祿,三危也。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何以知其然也?昔者楚莊王既勝晉于河、雍之間,歸而封孫叔敖,而辭不受。病疽將死,謂其子曰:“吾則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讓肥饒之地,而受沙石之間。有寢丘者,其地確石①之名丑。荊人鬼,越人畿②,人莫之利也?!睂O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饒之地其子辭而不受請有寢之丘。楚國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祿,唯孫叔敖獨存。此所謂損之而益也。(選自《淮南子?人間訓》,有刪減)【注】①確石:堅硬的石頭。②荊人鬼,越人畿:鬼、畿,指迷信鬼神的活動。(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黑色碳素筆在答題卡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上打“√”。孫叔敖A死B王C果D封E其F子G以H肥I饒J之K地L其M子N辭O而P不Q受R請S有T寢U之V丘(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A.居,意為“居住”,與“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鴻門宴》)中“居”的意思相同。B.無為,意為“不要做”,與“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老子>四章》)中“無為”意思不同。C.知,通“智”,與“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中最后一個“知”字意思相同。D.讓,意為“辭讓、謙讓”,與“為國以禮,其言不讓”(《論語?先進》)中“讓”字的意思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BA.楚相孫叔敖早就知道為自己的后代留后路,但他優(yōu)待優(yōu)孟的初衷不一定為此。B.優(yōu)孟與孫叔敖的兒子見面后,與他交談相處,并把他裝扮成其父孫叔敖的樣子。C.優(yōu)孟假借婦的口吻推辭楚相之位,這種表達技巧類似《赤壁賦》的“主客問答”。D.孫叔敖讓兒子拒絕受封肥饒之地的客觀原因是寢丘貧瘠,楚、越民眾不中意此地。(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貧困負薪以自飲食。②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何以知其然也?(5)孫叔敖才智過人,從兩則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不凡的智慧?試做簡要分析?!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題,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2)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文言實詞的能力。解答此題,關鍵在于平時的識記與積累,有時也需要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判斷。(3)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題,注意將選項與原文作細致比較。(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此題,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出來的句子做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5)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篩選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題,首先在文中找到相關內(nèi)容,在仔細理解的基礎上,抓住關鍵信息加以概括?!窘獯稹浚?)句意:孫叔敖死后,國君果然把肥饒之地封給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堅辭不受,請求允許賜給他寢丘之地?!皩O叔敖死”為主謂結構,主語是“孫叔敖”;“王果封其子……”,“王”是主語。所以應在B處斷句?!稗o而不受”的主語是“其子”,而前一句的主語是“王”,主語不同要斷開,所以應在L處斷句?!稗o而不受”和“請有寢之丘”為“其子”的并列謂語,所以應在R處斷句。(2)A.“意思相同”錯誤。文中“居”的意思是指“經(jīng)過的時間”,可譯為“過了”;后句中“居”指“居住”。意思不同。句意:過了幾年/沛公在崤山以東的時候,對錢財貨物貪戀,喜愛美女。B.文中“無為”的意思是“不要去當楚相”,《<老子>四章》中“無為”指道家的“順應自然,不要有所作為”,因而意思不同。句意:妻子說千萬別做楚相/所以圣人不枉為,因此不失敗。C.兩個“知”的意思均為“智慧”。句意:優(yōu)孟的這種智慧,可以說是正得其宜,抓住了發(fā)揮的時機/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智慧。D.兩句中“讓”的意思都是“辭讓、謙讓”。句意:你必須讓出肥美之地/治國要用禮,可是他(子路)的話毫不謙讓。故選A。(3)B.“并把他裝扮成其父孫叔敖的樣子”錯誤。文中是優(yōu)孟自己裝扮成孫叔敖的模樣。故選B。(4)①“今死”,補充主語;“負薪”,砍柴、打柴、賣柴;“自飲食”,謀生、憑……生活。譯文:現(xiàn)在他(孫叔敖)死了,他的兒子沒有立錐之地,貧困到要靠砍柴謀生。②第一個“損”,減損、減少;第二個“益”,增加;“而”,卻、反而;“何以”,怎么。譯文:因此事物中有的損減了卻反而使它增加(得益),有的增加了卻反而使它減少(受損),怎么知道是這樣的呢?(5)依據(jù)文本一“楚相孫叔敖知其賢人也,善待之”可概括為:善識人,早年能發(fā)現(xiàn)樂人優(yōu)孟的賢能并善待他;依據(jù)“孫叔敖之為楚相,盡忠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可概括為:善治國,輔佐楚王稱霸。依據(jù)“吾則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讓肥饒之地,而受沙石之間。有寢丘者,其地確石之名丑。荊人鬼,越人畿,人莫之利也”可概括為:有遠見(知韜晦、謙讓),囑咐兒子請求貧瘠的封地,以保有長久的蔭蔽。答案:(1)BLR(2)A(3)B(4)①現(xiàn)在他(孫叔敖)死了,他的兒子沒有立錐之地,貧困到要靠砍柴謀生。②因此事物中有的損減了卻反而使它增加(得益),有的增加了卻反而使它減少(受損),怎么知道是這樣的呢?(5)①善識人,早年能發(fā)現(xiàn)樂人優(yōu)孟的賢能并善待他;②善治國,輔佐楚王稱霸;③有遠見(知韜晦、謙讓),囑咐兒子請求貧瘠的封地,以保有長久的蔭蔽。參考譯文:文本一優(yōu)孟原是楚國的歌舞藝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辯才,時常用說笑方式勸誡(楚王)。楚國宰相孫叔敖知道優(yōu)孟是位賢人,待他很好。(孫叔敖)患病臨終前,叮囑他的兒子說:“我死后,你生活一定很貧困。那時,你就去拜見優(yōu)孟,說“我是孫叔敖的兒子?!边^了幾年,孫叔敖的兒子(果然)十分貧困,靠賣柴為生,后來見到優(yōu)孟。優(yōu)孟說:“你不要到遠處去?!庇谑?,他就立即縫制了孫叔敖(往日穿戴)的衣服帽子穿戴起來,模仿孫叔敖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過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孫叔敖,連楚莊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來。楚莊王設置酒宴,優(yōu)孟上前為莊王敬酒祝福。莊王大吃一驚,以為孫叔敖又復活了,想要讓他做楚相。優(yōu)孟說:“請允許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來就任楚相?!鼻f王答應了他。三日后,優(yōu)孟又來見莊王。莊王問:“你妻子怎么說的?”優(yōu)孟說:“妻子說千萬別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像孫叔敖那樣地做楚相,忠正廉潔地治理楚國,楚王才得以稱霸。如今死了,他的兒子竟無立錐之地,貧困到要靠打柴謀生。如果要像孫叔敖那樣做楚相,還不如自殺?!苯又溃骸俺鐾庾龉伲陨碡澸E卑鄙的,積有余財,不顧廉恥。自己死后家室雖然富足,但又恐懼貪贓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殺,家室也遭誅滅。貪官哪能做呢?想要做個清官,遵紀守法,忠于職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唉,清官又哪能做呢?像楚相孫叔敖,一生堅持廉潔的操守,現(xiàn)在妻兒老小卻貧困到靠打柴為生。清官實在不值得做啊!”于是,莊王向優(yōu)孟表示了歉意,當即召見孫叔敖的兒子,把寢丘這個四百戶之邑封給他,以供祭祀孫叔敖之用。自此之后,十世沒有斷絕。優(yōu)孟的這種智慧,可以說是正得其宜,抓住了發(fā)揮的時機。文本二天下有三件危險的事情:缺少德性而多寵愛,一危;才能低下而官位高,二危;身無大功而俸祿豐厚,三危。因此事物中有的損減了卻反而使它增加,有的增加了卻反而使它減少,怎么知道是這樣的呢?從前楚莊王已經(jīng)在河、雍之間戰(zhàn)勝了晉國,回國以后準備封賞孫叔敖,他推辭而不愿接受。孫叔敖得了惡瘡,將要死去,對他的兒子說:“我就要死了,國君必然要封你。你必須讓出肥美之地,而接受沙丘亂石那樣的荒地。(楚、越之間)有個叫寢丘的,那里石硬地瘠,而且名聲不好。楚國人信鬼,越國人信吉祥,兩國沒有人認為這個地方對他們有利。”孫叔敖死后,國君果然把肥饒之地封給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堅辭不受,請求允許賜給他寢丘之地。楚國的習俗,功臣兩代之后便要收回爵祿,只有孫叔敖的封地獨存。這就是所說的減損了而反使它增加。(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不睡文天祥頻搔白首強憂煎,細雨青燈思欲顛。南北東西三萬里,古今上下幾千年。只因知事翻成惱,未到放心那得眠。眼不識丁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AA.“頻搔白首”是詩人憂心如焚的表現(xiàn)。古人常以“搔首”表達憂思之重,如杜甫的“白頭搔更短”就是這樣。B.頷聯(lián)從時空角度落筆,以“三萬里”“幾千年”呈現(xiàn)詩境之開闊,表現(xiàn)詩人在歷史長河中尋找解決問題的開闊視野,為下聯(lián)的感慨做鋪墊。C.詩人以“不睡”為題,并由這一生活細節(jié)展開想象,心游萬仞,思接千載,最后回到現(xiàn)實,結構嚴謹。D.整首詩語言典雅,語意曠達,意蘊豐富,表現(xiàn)了詩人寬廣的胸襟,與自我的和解。(2)有論者以為尾聯(lián)構思新巧、表意豐富,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請簡要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答題時要全面理解詩歌,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相關詩句的賞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詩句,根據(jù)題干的提示,結合具體內(nèi)容進行賞析。【解答】(1)A.正確。B.“表現(xiàn)詩人在歷史長河中尋找解決問題的開闊視野”錯誤,結合下文“只因知事翻成惱,未到放心那得眠”的語境可知,應為表現(xiàn)詩人憂思之深廣。C.“并由這一生活細節(jié)展開想象”錯誤?!邦l搔白首強憂煎,細雨青燈思欲顛。南北東西三萬里,古今上下幾千年”,詩人寫自己在雨夜難以入眠,獨守青燈憂思國事,并聯(lián)想到廣闊的歷史時空。并未由“不睡”展開想象。D.“與自我的和解”錯誤。由“只因知事翻成惱,未到放心那得眠。眼不識丁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可知,詩人徹夜難眠,并未“與自我的和解”。故選A。(2)前三聯(lián)直接寫自己,首聯(lián)“頻搔白首強憂煎,細雨青燈思欲顛”,寫雨夜無眠,青燈下白頭人因憂思國事而內(nèi)心飽受煎熬;頷聯(lián)“南北東西三萬里,古今上下幾千年”,寫詩人展開闊大的歷史時空的聯(lián)想;頸聯(lián)“只因知事翻成惱,未到放心那得眠”,寫自己因關心國家時政而心有煩惱而不能安然入眠,寫出不睡的原因。尾聯(lián)“眼不識丁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宕開一筆,以寫正陶然入睡的馬前卒來烘托不能安睡自己,筆法靈活,曲折有致,增強了藝術表現(xiàn)力:①“眼不識丁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以馬前卒眼不識丁而能陶然酣睡與自己因“知事”而不睡形成鮮明的對比,意在突出了詩人系心國事的強憂,體現(xiàn)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②“隔床鼾鼻正陶然”寫馬前卒甜美酣睡的狀態(tài),烘托自己的憂國愁思。表面上有羨慕馬前卒酣睡之意,實質是寫詩人憂思無可傾訴、無人理解之恨,暗示了他的孤獨寂寞,意蘊更加豐富。答案:(1)A(2)前三聯(lián)直接寫自己,尾聯(lián)宕開一筆:①以馬前卒眼不識丁而能陶然酣睡與自己因“知事”而不睡對比,突出了詩人系心國事的強憂。②表面上有羨慕馬前卒酣睡之意,實質是寫詩人憂思無可傾訴、無人理解之恨,暗示了他的孤獨寂寞,意蘊更加豐富。(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一文中告誡最高統(tǒng)治者,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修仁政,濟蒼生,他形象地指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深刻地表明人民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必須審慎地對待,千萬不可輕忽。(2)《赤壁賦》中寫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的句子是“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3)《登泰山記》中“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兩句,作者不言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背負雪,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反射的光像蠟燭一樣照著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識記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解答】故答案為:(1)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重點字:覆、慎)(2)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重點字:挾、遨)(3)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重點字:燭)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7分)6.(7分)閱讀回答問題。我酷愛大地,腳下孕育著崇高、壯麗的大地。大地的胸脯全是我的田野,我的果園與菜畦,時時都可以讓我耕耘,讓我采集和收割。我在溢滿泥香的沃土里收割著稻谷與小麥金黃色的成熟。在花團錦簇的梅樹、杏樹與蘋果樹下收割著飄動的清芬。在書本的深海里收割著躲藏的真理,像紅珊瑚一樣美麗的遠古與今天的文明。在風風雨雨的戰(zhàn)斗路上,();在和朋友互相磋磨的朝朝夕夕中,()。在綠柳輕揚的大路與小路上,();而在那艱難困苦的關山危崖里,()。有時,我還從一個初次見面的孩子那里,收割著對于未來的信念;從一個素不相識的老人那里,收割著火熱的善良;從一個萍水相逢的旅伴那里,收割著山高海深的情誼和永遠也難以忘卻的智慧與勇敢。(1)把下面語句填入文中括號處,最恰當?shù)囊豁検荄①我收割著哲學和詩②我收割著不屈的理性和韌性③我收割著生活的美滿④我收割著人生的嚴肅A.①④③②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2)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句子銜接排序的能力。解答時,要了解句間關系,再判斷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的能力。解答時,要明確句子的修辭手法,再結合語境分析其表達效果?!窘獯稹浚?)所謂“收割”就是收獲。“風風雨雨的戰(zhàn)斗路”對應“人生的嚴肅”,“和朋友互相磋磨的朝朝夕夕”對應“生活的美滿”,“綠柳輕揚的大路與小路”對應“哲學和詩”,“艱難困苦的關山危崖”對應“不屈的理性和韌性”。故選D。(2)“在書本的深海里收割著躲藏的真理,像紅珊瑚一樣美麗的遠古與今天的文明”“書本的深?!边\用比喻,本體是“書本”,喻體是“深?!?,深海廣博又深邃,表現(xiàn)了書本知識與真理的博大與深邃;“像紅珊瑚一樣美麗的遠古與今天的文明”,本體是“遠古和今天的文明”,喻體是“紅珊瑚”,紅珊瑚具有美麗的顏色,又經(jīng)歷漫長的時間的繁衍,表現(xiàn)了文明的美麗、歷史的悠久?!笆崭钪悴氐恼胬怼边\用比擬,“收割”把真理當作稻谷來寫,收割稻谷就是在收獲真理,表現(xiàn)了真理的芬芳;“躲藏”把真理當作人來寫,“躲藏的真理”體現(xiàn)出真理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特點;“美麗的遠古與今天的文明”,運用比擬,“美麗”把歷史與文明人格化,表現(xiàn)了歷史與文明的燦爛輝煌。答案:(1)D(2)比喻、比擬。比喻,把書本比喻深海,表現(xiàn)了書本知識與真理的博大與深邃;把遠古和今天的文明比喻為紅珊瑚,表現(xiàn)了文明的美麗、歷史的悠久。比擬,把真理擬作收割的稻谷,表現(xiàn)了真理的芬芳;把真理擬作人,表現(xiàn)真理的不易被發(fā)現(xiàn);“美麗”表現(xiàn)了歷史與文明的燦爛輝煌。(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3分)7.(13分)閱讀回答問題。主持人:我們能不能專注于思想,少在那些技術性工作中浪費時間呢?哲學家:你做技術性工作時要是覺得純粹是在浪費時間,那你無法從事學術工作,就像一算棋就感到枯燥的人,絕對不會成為一個專業(yè)棋手。該算的地方你不算,能算清的地方你算不清,恐怕你也很難培養(yǎng)出正確的感覺。超人一等的感覺是隨著訓練一道培養(yǎng)起來的。主持人:①?哲學家:“技術”這個詞也不是壞詞。維特根斯坦經(jīng)常用反感的口吻說到哲學和哲學家,可是同時他的著作幾乎都是以“哲學”命名的。這樣以雙重方式看待哲學,我想不是他們的個人感受,而是哲學本身的性質使然。哲學一端接著我們的基本感受和領會,另一端接著形式化的邏輯框架,生命之謎和邏輯疑難互為表里。主持人:②?哲學家:我想狹義的哲學不是必需的。是否一定要產(chǎn)生哲學這種高級形態(tài)的精神形式?我覺得,那就像一座漂亮的宮殿,印第安人沒有故宮,可是他們照樣生活。高級文化形態(tài),它沒有的時候并不必然有,但一旦有了之后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一個裝飾。每個民族都要關心自己的基本概念的意義,哲學對人類歷史的影響,更是無法估量的。(1)請根據(jù)哲學家的回答,補寫空缺處主持人提出的問題。(2)請用一個條件句,概括哲學家回答第一個問題的觀點。(3)請以主持人的身份,面向青年學生,為上述訪談內(nèi)容,寫一段不少于100字的總結語?!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句子補寫的能力。解答時,先把握文段語脈,定位句子關系;然后根據(jù)上下語境,進行合理推導。(2)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壓縮語段的能力。解答時,要篩選信息,再進行答案要點概括。(3)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解答時,要了解語段內(nèi)容,再結合題目要求寫作。【解答】(1)第一空,由后文的回答“‘技術’這個詞也不是壞詞……哲學一端接著我們的基本感受和領會……”可知,此處的問題是探究哲學的屬性,即“哲學是一門技術,還是一種生命感受(內(nèi)在生命)”。第二空,由后文的回答“我想狹義的哲學不是必需的。是否一定要產(chǎn)生哲學這種高級形態(tài)的精神形式?”以及“印第安人沒有故宮,可是他們照樣生活。高級文化形態(tài),它沒有的時候并不必然有”可知,此處的問題是討論哲學是否有存在的價值,即“一個偉大的民族可以沒有哲學嗎”。(2)由主持人的提問“我們能不能專注于思想,少在那些技術性工作中浪費時間呢?”和哲學家回答第一個問題的觀點“你做技術性工作時要是覺得純粹是在浪費時間,那你無法從事學術工作”可得出:我們需要長時間的技術訓練,這樣才會更好地從事學術工作。要求用一個條件句來表達,即“只有經(jīng)過長時間的技術訓練,才能更好地從事學術工作(更好地專注于思想)”。(3)此處要求寫總結語,之前的問答圍繞“哲學”展開,主要說了三層意思,一是對于技術性工作,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訓練,才能專注于思想,有所收獲;二是“哲學”的屬性,“一端接著我們的基本感受和領會,另一端接著形式化的邏輯框架,生命之謎和邏輯疑難互為表里”;三是哲學的意義,“個民族都要關心自己的基本概念的意義,哲學對人類歷史的影響,更是無法估量的”。此處要求以主持人的身份,面向青年學生,為上述訪談內(nèi)容寫一段總結語??晒膭钋嗄暾J識哲學的性質和價值、意義,認識到學習技術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鼓勵青年要勇敢學習哲學等技術性內(nèi)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別墅石材裝修合同范本
- 凍庫合同范本
- 交通疏解合同范本
- 業(yè)務咨詢合同范本
- epc工程總承包合同范例
- 住房包工合同范本
- 上海職工公寓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干掛屋面瓦產(chǎn)品研發(fā)與市場拓展合同
- 冷庫安裝報價合同范本
- 微信小程序定制合同范本
- 風車的原理小班課件
- 物業(yè)保潔員勞動競賽理論知識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國家職業(yè)技術技能標準 4-07-07-01 洗衣師 勞社廳發(fā)20081號
- 六年級數(shù)學競賽試題及答案(六套)
- 七年級下學期數(shù)學開學第一課課件
- 臨床診療指南-口腔醫(yī)學分冊
-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4》要點解讀
- 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第一章 電和磁整章思維導圖
- 重慶建設-花籃拉桿式懸挑腳手架工藝標準(試行)
- 動物疫病傳染病防控培訓制度
- DL-T-5115-2016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接縫止水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