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概論講課課件(第三版楊曉琪)_第1頁
設計概論講課課件(第三版楊曉琪)_第2頁
設計概論講課課件(第三版楊曉琪)_第3頁
設計概論講課課件(第三版楊曉琪)_第4頁
設計概論講課課件(第三版楊曉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設計概論第一章

緒論1.1設計的內涵1.2現代設計的分類1.3設計師“設計”一詞在現代漢語中的普遍使用始于20世紀80年代之后,是英語“design”在現代漢語中的對應譯語?!癲esign”來源于拉丁語“designare”和意大利語“disegno”,意為“制圖、計劃”,與《周禮·考工記》中“設色之工,畫、繢、鍾、筐、幌”中的“設”字一致。《朗文現代英語詞典》對“design”的定義為:“設計,名詞,裝飾圖案;動詞,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鄙鲜鰞蓷l都是有關該詞的名詞和動詞的第一釋義,也是最常用的詞義。但就其對動詞性的釋義(《辭?!芳磽酸屃x)而言,“設計”可被看作人類生物性與社會性最重要的生存行為,其淵源可以上溯至二百多萬年前;而其對名詞性的“設計”所作的界定,則可被視為對造型藝術或設計專業(yè)的一種廣義解釋。1.1設計的內涵在藝術領域,“設計”通常被認為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即在掌握材料和使用對象特性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霸O計”與純藝術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前者具有應用性,必須是“合目的性”的,而后者則只具有欣賞的價值。因此,設計師比藝術家(如畫家、詩人、音樂家等)受到更多的限制,設計師是在科學、材料與使用者所構成的框架中進行創(chuàng)造。1.1設計的內涵通常而言,人們把設計分為功能性設計和非功能性設計兩類。功能性設計主要分為產品設計、平面設計和環(huán)境設計三種類型;非功能性設計指的是用于裝飾的藝術設計,包括從手工藝、攝影到繪畫等各種以審美為目的的設計行為。就我國目前的藝術教育的學科劃分而言,非功能性設計一般被歸入美術專業(yè),功能性設計被歸入設計專業(yè)。對于功能性設計,不同的設計師和理論家曾根據不同的觀點進行過不同的分類,而隨著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設計門類的劃分也更為細致,新的設計門類層出不窮,而且彼此互相交疊。這些新門類、新名稱有較強的現實性,其中很多也具有相當的合理性,但是有一些剛出現不久就被取消或為其他新名詞所取代,有一些則新鮮出爐,未經實踐檢驗,還有一些彼此互相包含。1.2現代設計的分類因此,為了使初學者對設計的分類有更清晰明了的認識,本書沿用近二十年來較為通行的分類方法,即按照設計目的的不同,將設計大致劃分成:為了傳達的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為了使用的設計—產品設計,以及為了居住的設計—環(huán)境設計三大類型。1.2現代設計的分類這種劃分方法實際上是將構成世界的三大要素,即“人—自然—社會”作為基點,以三大要素彼此之間的關系作為設計門類劃分的依據。不可否認,這種劃分在如今這個數碼時代仍有待完善,但總體而言,這是目前最具包容性、合理性和科學性的劃分方式。1.2.1視覺傳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指的是利用視覺符號來進行信息傳達的設計?!耙曈X傳達設計”一詞在20世紀20年代開始使用,其作為專門術語正式形成于20世紀60年代,但是在西方,普遍使用"GraphicDesign”(平面設計)一詞。在中國,視覺傳達設計在過去習慣被稱為商業(yè)美術或者印刷美術設計,當影視等新映像技術被應用于信息傳達領域后,才被改稱為視覺傳達設計。1.2現代設計的分類1.2.1視覺傳達設計在視覺傳達的過程中,視覺符號和傳達是兩個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兩個最核心的概念。1.2現代設計的分類“視覺符號”指的是人類的視知覺器官,即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現事物一定性質的符號。廣義的符號,是利用一定媒介來代表或者指稱某事物的東西。符號既是實現信息儲存和記憶的工具,又是表達思想情感的物質手段。人類的思維和語言交流都離不開符號。符號具有形式表現、信息敘述和傳達的功能,是信息的載體。只有依靠符號的作用,人類才能進行信息的傳遞和相互交流。1.2.1視覺傳達設計所謂“傳達”,是指信息發(fā)送者利用符號向接收者傳遞信息的過程,既可以是個體內的傳達,也可以是個體之間的傳達。1.2現代設計的分類個體之間的傳達常常包含個體內的傳達。個體內的傳達是指對刺激的反射活動。就個體內的視覺傳達而言,眼睛的視網膜接受到來自外界的視覺信息,再傳達給大腦,由大腦做出分析判斷,指令各肢體器官做出相應的動作。作為生物體的人類常常是通過這樣的傳達來進行思考和行動的。1.2.1視覺傳達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在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逐漸形成了不同的設計領域,一般而言,有字體設計、標志設計、插圖設計、版面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環(huán)境平面設計等。近幾十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出現了ASCII藝術、用戶界面交互設計等。1.2現代設計的分類1、字體設計字體設計是種通過設計變化文字形態(tài)而使文字達到傳播信息最理想效果的設計領域。文字設計要符合三個原則,即文字的可識別性、文字的視覺美感、文字設計的個性。1.2.1視覺傳達設計1.2現代設計的分類2、標志設計標志設計也被稱為商標、徽標或Logo設計。標志具有比文字符號更強的視覺信息傳達能力,能起到對企業(yè)或機構的識別和推廣的作用,通過形象的徽標可以讓消費者記住企業(yè)主體和品牌文化。標志設計往往力求信息傳達準確、集中,易于公眾識別、理解和記憶,在表現形式上講究簡潔單純、形象鮮明,同時具有獨特性和醒目性。1.2.1視覺傳達設計1.2現代設計的分類3、插圖設計插圖具有比文字和標志更強烈、更直觀的視覺沖擊力,往往被廣泛運用于廣告、書籍、版面、包裝等設計中。插圖設計必須根據傳達信息、媒介和對象的不同,選擇相應的形式與風格。文學作品中的插圖有很強的故事性,因此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1.2.1視覺傳達設計1.2現代設計的分類4、版面設計版面設計是指運用造型要素和形式原理,將文字、標志、插圖等視覺要素進行組合配置的設計。版面設計要使版面整體的視覺美觀易讀,并往往根據具體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使讀者直接感受到某些要傳達的信息。版面設計主要運用于書籍、報紙、雜志、宣傳冊頁等印刷品的設計中。文字編輯、圖版設計和圖表設計是構成版面設計的三要素。設計時除了要遵循美學規(guī)律,還必須根據傳達內容的實質、媒介特點和傳達對象的不同而做出具體的處理。1.2.1視覺傳達設計1.2現代設計的分類5、廣告設計廣告,顧名思義,廣而告之,是隨著商品的出現而產生的一種古老的視覺傳達設計門類。廣告最早的表現形式是口頭廣告和實物廣告,印刷術催生了印刷廣告,19世紀印刷業(yè)的突飛猛進推動了平面廣告的發(fā)展?,F代電信傳播技術使電臺與影視廣告應運而生。當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更為廣告設計開拓了新的前景。廣告包括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yè)廣告和非營利性質的社會公益廣告。1.2.1視覺傳達設計1.2現代設計的分類6、包裝設計包裝設計是指對制成品的容器及其他包裝的結構和外觀進行的設計,有時也稱為裝潢設計。商業(yè)包裝設計往往以促銷作為主要目的。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包裝與商品已融為一體,商品包裝是品牌理念、產品特性、消費心理的綜合反映,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欲。1.2.1視覺傳達設計1.2現代設計的分類7、環(huán)境平面設計環(huán)境平面設計有時也稱為體驗性平面設計,簡稱EGD。這是一門融合了平面設計、工業(yè)設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等各設計大類設計原則的較新興的視覺傳達設計學科。環(huán)境平面設計師要靈活運用版面、色彩、圖像、形式等各種設計要素,結合環(huán)境導向設計、CI設計、信息設計等的視覺構成,創(chuàng)造一種用于傳達的環(huán)境或空間1.2.1視覺傳達設計1.2現代設計的分類8、ASCII藝術和表情符號ASCII藝術是一種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而出現的視覺傳達設計領域。ASCII是AmericanStandard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碼)的首字母縮寫。ASCII藝術又被稱為文字圖、字符畫。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隨著計算機的普及,這些符號代碼的組合被用來表示各種圖像或進行商業(yè)設計。1.2.1視覺傳達設計1.2現代設計的分類9、用戶界面交互設計用戶界面交互設計(UserIterfareDesign,簡稱UID)是指網站、計算機、機器、移動通信設備、應用軟件等界面的設計。用戶界面交互設計旨在創(chuàng)造出人(即用戶)與物之間最簡單、最迅捷的交互界面,強調用戶至上,以用戶的滿意為目標。用戶界面交互設計是一個復雜的、融合不同學科的設計領域,認知心理學、設計學、語言學等都扮演著重要交網站的出現,以及手機短信的流行,人際傳播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社交網站進行交流。1.2.2產品設計1.2現代設計的分類概念:產品是指人類生產制造的物質財富。它是由一定的物質材料以一定的結構形式結合而成的、具有相應功能的客觀實體。它是人造物,不是自然生成的物質,更不是抽象的精神產品。所謂產品設計,即對產品的造型、結構、功能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設計,以便生產、制造出符合人們需求的、經濟的、美觀的產品。作為人類生物性與社會性的生存方式,產品設計伴隨著“制造工具的人”的產生而出現。也許最初的產品設計是這樣發(fā)生的:人類從大自然中拾取石頭、棍棒等天然物作為生存工具或武器,在一代又一代的實踐中,發(fā)現了某幾種石頭特別實用,于是就開始模仿這些石頭的形狀,打磨其他石頭,這就是人類社會第一件工具的誕生,也是產品設計的開端。1.2.2產品設計1.2現代設計的分類基本要求:產品既是“人為”的又是“為人”的造物。它由人所創(chuàng)造,又為人而存在,旨在為人服務。因此,產品設計必須具備功能性、審美性、經濟性、創(chuàng)造性和適應性。功能性是產品設計的最基本要求,包括產品的性能對消費者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滿足等。審美性要求產品能為使用者帶來愉悅感。因審美標準和趣味取向隨時間、地域、民族而不同,產品設計也要充分考慮具體的時代和文化情境。經濟性有兩層含義,一是要求產品設計師從消費者的利益出發(f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二是指具有環(huán)保意識的產品設計。創(chuàng)造性可以說是設計的靈魂,尤其在產品更新換代極為頻繁的當代社會中,創(chuàng)新和改進產品都必須突出獨創(chuàng)性。適應性指的是產品必須適應由人、物、時間、地點、社會等因素構成的使用環(huán)境的要求,這就要求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能夠結合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對人類生活和行為的研究成果,“在產品將被使用的整體環(huán)境中去構想產品”1.2.2產品設計1.2現代設計的分類分類:產品設計是與生產方式密切相關的設計。根據生產方式的不同,一般把以手工制作為主的產品設計稱為手工藝設計,把以機器批量化生產為前提的產品設計稱為工業(yè)設計。(1)手工藝設計(2)工業(yè)設計1.2.3環(huán)境設計1.2現代設計的分類概念:環(huán)境設計一般被理解為對人類生存空間進行的設計。在這個意義上,環(huán)境設計的歷史源遠流長,在現代以前已經發(fā)展得相當成熟的建筑設計和城市規(guī)劃都可歸入環(huán)境設計中。但是現代的環(huán)境設計觀念是在對工業(yè)化大生產的反思中產生的。(1)城市規(guī)劃。城市規(guī)劃是指對城市環(huán)境的建設發(fā)展進行綜合的規(guī)劃部署。在后現代主義設計環(huán)境下,城市規(guī)劃走向文化傳承、人性化和環(huán)保的價值觀。(2)建筑設計。建筑設計是指對建筑物的結構、空間及造型、功能等方面進行的設計,包括建筑工程設計和建筑藝術設計。建筑是人工環(huán)境的最基本要素,建筑設計是人類用以構建人工環(huán)境的最悠久、最基本的手段。(3)室內設計。室內設計是指對建筑內部空間進行的設計,具體地說,是根掘對象空間的實際情形與使用性質,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藝術處理,創(chuàng)造出功能合理、美觀舒適、符合使用者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室內空間環(huán)境的設計。室內設計不等于室內裝飾,后者僅指對空間圍護表面進行的裝點修飾,屬于室內設計的一個方面。1.2.3環(huán)境設計1.2現代設計的分類(4)景觀設計。景觀設計是一門關于景觀的分析、規(guī)劃布局、設計、改造、管理、保護和恢復的獨立設計學科,涵蓋了一切建筑外部空間的設計,如園林設計,庭院、街道、公園、廣場、道路、綠地等所有生活區(qū)、工商業(yè)區(qū)、娛樂區(qū)等室外空間和一些獨立性室外空間的設計,是與自然環(huán)境聯系最密切的設計門類。1.3.1設計師的歷史演變1.3設計師(1)工匠在手工業(yè)從農業(yè)中分離出來時,出現了專門從事手工藝生產的工匠,并逐漸形成有組織的階層。(2)美術家兼設計師在文藝復興時期,工藝和藝術在觀念上有了區(qū)分,藝術和手工藝出現了割裂情況,使得很多藝術家在設計過程中也需要掌握專業(yè)的設計理論。(3)專業(yè)設計師機器大面積推廣使得產品批量化和標準化和工廠化,這使得掌握專業(yè)設計知識人才的需求劇增。1.3.2設計師的責任1.3設計師設計創(chuàng)造是自覺的。有目的的社會行為,不是設計師的“自我表現"。它應社會的需要而產生,受社會限制,并為社會服務。因此,作為設計創(chuàng)作主體的設計師,應該明確自己的社會職責,自覺地運用設計為社會服務。(1)設計師的社會職責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應需要考慮設計產品的使用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減少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2.為真實世界而設計為真實世界而設計指的是設計要滿足人們的需要而非想要,設計師的工作應當是為需要而設計。設計是綜合性、多元化地解決問題的活動,能夠使那種對材料、生產過程,以及設計品使用的關注與社會責任和政治責任的問題息息相關。第二章

設計簡史2.1從傳統手工藝到現代設計2.2現代運動思潮背景下的設計2.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的設計2.1從傳統手工藝到現代設計1770年左右的工業(yè)革命對現代設計的進程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加速了現代設計的出現,人類也從自然力變化成了機器驅動力,大大加快了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2.1.1現代設計的開端中世世紀晚期,由于資本主義萌芽開始出現,貿易需求開始擴大,商業(yè)機遇也在不斷增加,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成為手工作坊急需解決的問題?,F代設計在此背景下有了很大程度上的進度。2.1.2印刷業(yè)的發(fā)展和視覺傳達設計印刷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為視覺傳達設計的進程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大家通過報紙、期刊等讀物對視覺傳達設計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2.1.3美國制造體系和標準化產品19世紀的美國對日用品的需求伴隨著移民的擴大而增長,而勞動力的缺乏阻礙了對合理化和機械化生產方式的吸收,這種矛盾促使那些拓荒者發(fā)展出既降低勞動力又更為高效率的生產方式一流水線作業(yè)。2.2現代運動思潮背景中的設計2.2.1裝飾風藝術與美國的商業(yè)性設計裝飾風藝術是在現代藝術的審美滲透下產生的,它的出現對美國近現代設計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在美國商業(yè)設計的背景下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2.2.2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現代主義設計的基本主張是追求適合功能的形式,并以這樣的形式本身為美,強調了藝術為生活服務。雖然本身可能存在缺陷,但是現代主義設計所懷有那種為了改善大眾生活和建設和諧社會的理想是值得尊敬的。2.2.3斯堪的納維亞設計斯堪的納維亞設計是真正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去解決設計問題,它的設計不僅有著標準化的生產要求,還有著對傳統的繼承和使用者心理的考慮,這是其他設計風格所不具備的。2.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的設計2.3.1節(jié)制與重建:11945-1960年的設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材料和科技都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在繼承傳統設計思想的同時,對于設計產品的經久耐用和簡約也有了新的需求。2.3.21960年以后的設計近代世界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設計市場為了滿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市場越來越細分化。而合計水平的提高,利用科學技術為工具,強調協同合作的集體主義設計形式被大范圍使用。2.3.3后現代主義思潮下的設計后現代主義設計不同于現代主義的設計思想和設計意念,它是一場旨在反對現代主義強調純理性、功能性的運動,更加注重設計產品的個性和文化內涵。從表面上來看,現代主義設計是嚴肅、崇高的,后現代設計則是輕佻、通俗的??墒菑囊粋€更深的層面來看,兩者都同樣具有時代敏感性,都同樣是對時代問題的積極回應。2.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的設計2.3.1節(jié)制與重建:11945-1960年的設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材料和科技都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在繼承傳統設計思想的同時,對于設計產品的經久耐用和簡約也有了新的需求。2.3.21960年以后的設計近代世界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設計市場為了滿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市場越來越細分化。而合計水平的提高,利用科學技術為工具,強調協同合作的集體主義設計形式被大范圍使用。2.3.3后現代主義思潮下的設計后現代主義設計不同于現代主義的設計思想和設計意念,它是一場旨在反對現代主義強調純理性、功能性的運動,更加注重設計產品的個性和文化內涵。從表面上來看,現代主義設計是嚴肅、崇高的,后現代設計則是輕佻、通俗的??墒菑囊粋€更深的層面來看,兩者都同樣具有時代敏感性,都同樣是對時代問題的積極回應。第三章

設計理論3.1創(chuàng)意基礎理論3.2設計形式美3.3設計形態(tài)學3.4產品語義學3.5設計心理學3.6設計管理3.1創(chuàng)意理論基礎(1)創(chuàng)意的概念創(chuàng)意原意為“創(chuàng)造性、獨創(chuàng)性”,現在理解為“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構思等;提出創(chuàng)新性想法、構思等”,創(chuàng)新應該是順應人類社會發(fā)展甚至是促進人類社會發(fā)展。(2)創(chuàng)意產生的機制①創(chuàng)意動機的快速確立設計師作為設計的主體,一個震撼客戶與受眾的設計創(chuàng)意的誕生并非空穴來風,而是創(chuàng)作動機、創(chuàng)作欲望、相關知識鏈接的組合。當我們面對一個設計課題的時候需要將其以最快的速度在大腦中儲存起來形成創(chuàng)作動機,這是創(chuàng)意產生的先決條件。3.1創(chuàng)意理論基礎②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和創(chuàng)作欲望在相同的環(huán)境、相同的條件、相同的動機下,思維狀態(tài)會對創(chuàng)意的品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會使人思維活躍、敏感,學習興趣大增;消極的思維狀態(tài)會令人畏縮、思維遲鈍,甚至大腦一片空白。③相關知識的搜索與鏈接我們面對的課題可能是概念性的,比如以“容器”為概念進行思維拓展練習;也有可能是具作性的,如給某品牌做一個推廣。我們不可能熟知所有的領域,那么我們在創(chuàng)意之前應該對設計題的專業(yè)性知識、交叉學科知識、實踐經驗等各個方面做詳盡的了解與研究,以解決對課題本身能見度問題,對課題的主旨認識得越透徹、能見度越高,創(chuàng)意產生的途徑就會越寬泛,最佳創(chuàng)意生的可能性也會越大。(3)創(chuàng)意思維的方法3.1創(chuàng)意理論基礎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屬性和內在聯系的概括和間接反映。以新穎獨特的思維活動揭示觀事物本質及內在聯系,并指引人們去獲得對問題的新的解釋,從而產生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的程稱為創(chuàng)意思維,也稱創(chuàng)造性思維。它給人帶來新的具有社會意義的成果,是一個人智力水平高發(fā)展的產物。創(chuàng)意思維與創(chuàng)造性活動相關聯,是多種思維活動的統一。創(chuàng)意思維是每個創(chuàng)意從業(yè)者所必備的基本素質,這里主要介紹以下四種方法。①聯想思維聯想思維是由此物聯想到彼物、由表及里、由因及果的思維過程,通過思路的連接將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聯系起來,產生新理念、新思維。聯想是沒有邊界的自由,其特點是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摒棄任何規(guī)則,天馬行空地展開想象。3.1創(chuàng)意理論基礎②想象思維想象思維是人腦對記憶中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并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過程。想象力是思維和創(chuàng)造的基礎,是思維飛躍的內在動力,它能帶領我們超越以往的視野。想象是將對象深化認識并以此為起點將其升華的一項重要心理機能。豐富的生活積累和廣泛的生活接觸是提高想象力的客觀前提。3.1創(chuàng)意理論基礎③發(fā)散思維發(fā)散思維是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以一個目標為出發(fā)點,不受任何規(guī)則的影響,沿著不同的思維路徑、不同的思維角度、從不同的層面和不同的關系出發(fā)來思考問題。它追求思維的廣闊性,大跨度地進行聯想,以求最大限度地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可行性暫不考慮)。因此其量和質直接決定發(fā)散性思維取得的結果和要達到的目的。發(fā)散思維的方法多種多樣,這里介紹常用的三種方法:腦地圖法、635法、目的發(fā)想法。Ⅰ腦地圖法腦地圖是基于聯想制作出來的一種發(fā)散性思維的圖表,是發(fā)散性思維最典型的思維表達方式。該方法圍繞中心詞語展開,以中心詞為聯想發(fā)散的起點,不斷衍生和擴大詞匯,拓展詞匯不一定和中心詞有很緊密的聯系。3.1創(chuàng)意理論基礎Ⅱ635法635法是一種相對安靜的發(fā)散思維方法,與會者并不相互交談,而是在紙上悄悄地寫上自己的想法。其具體操作是“6個出席人圍繞圓桌而坐”“每個人出3個創(chuàng)意”“5分鐘內寫在專用紙上”。每個參會人都有一張畫好了方格的空白紙,紙上只有研究課題的名稱,即一共有6份表格;在5分鐘內,每個人就這個課題寫出ABC三個創(chuàng)意點,然后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方向傳給旁邊的人,后面的人接到前面的人的想法后,受啟發(fā)得到一個新的想法并寫上去,然后再傳到下一個人手上,如此反復進行6次。那么理論上這種方法在30分鐘內就可以得出108個創(chuàng)意點。Ⅲ目的發(fā)想法目的發(fā)想法是以目的與實現其手段作為思維發(fā)散方式的辦法。是通過明了事物的功能,用目的和手段加以體系化的發(fā)現創(chuàng)意法。目的發(fā)想法的操作是首先要考慮主題的目的;其次考慮達到此目的的手段;然后進一步考慮達到這目的的手段是什么。3.1創(chuàng)意理論基礎④

逆向思維逆向思維是創(chuàng)意思維中的一種重要思維類型。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進行反向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可見,在很多的設計創(chuàng)意中,用逆向思維打破生活中形象的變化規(guī)律,用與常規(guī)背道而馳的思考路徑來解決設計思維的問題,常常會創(chuàng)造出讓人的精神為之一振的視覺形象。逆向思維可以刷新我們陳舊的視角,為創(chuàng)意提供契機。3.1創(chuàng)意理論基礎(4)創(chuàng)意思維的障礙①

從眾心理從眾心理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心理和行為現象,是指人們在思考時常會被現有的流行定勢或常規(guī)的做法所左右。人家都這么認為,我也就這么認為;人家都這么做,我也就這么做。從眾心理的基礎是大眾認可的某些模式,當創(chuàng)意造就了若干個“流行”之后,人們程式化地將“流行”進行不假思索的復制,而忽略了創(chuàng)意的源本。設計并非牽強附會和刻意地迎合,盲目地從眾、人云亦云的設計方式,會使設計陷入沒有自由創(chuàng)意的境地。②

習慣性思維習慣性思維是指人們的思維方式會被一種強勢的思維慣性所牽制而暫時閉合其他意識方向的思維方式。習慣是人的思維定式,它常常左右一個人的思想與行為。習慣性思維是設計思維最大的宿敵,因為習慣性思維會讓我們的視角變得平庸、懶惰。3.1創(chuàng)意理論基礎③

機械化思維機械化思維是一種點對點的思維方式,使人刻板地、程式化地遵循現有的思維模式。固有觀念的存在在機械化思維的世界里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在課堂上表現為有部分學生對老師教授的設計規(guī)律或設計概念被動地接受,在作業(yè)的過程中不是在做創(chuàng)意而是在刻板地做概念或為了規(guī)律而規(guī)律。機械化的處理設計課題,結果會是索然無味,作業(yè)的過程顯得毫無意義。在設計師的思維運作的過程中,任何客觀存在都可以為了精準地表達設計主題而改變。記住,規(guī)則是可以被打破的。④

思維焦點迷失思維焦點迷失是指大腦思維的過程中對核心問題認識不足或缺乏認識的思維狀態(tài)。在創(chuàng)意的過程中人會不自覺地喪失思維的主題目標。事實上,我們在進行任何一項主題設計的時候都必須做到有的放矢,不但要明確目標,還要解決目標主體的能見度問題,對其進行全方位的了解、認識,集合思維的力量對問題的癥結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3.1創(chuàng)意理論基礎⑤

現成品的束縛優(yōu)設計而言,現成品給了我們兩種選擇:一種是給了我們一個肩膀,讓富有創(chuàng)意的人踏著它繼續(xù)前行;另一種是給了我們一個絆腳石,使我們對于已經存在的東西不知該怎么去改進。當現成品成為絆腳石的時候,它會讓思想者的大腦變得愚鈍、窒息和依賴,那么在這個時候就需要轉換思維的角度,可以嘗試著對現成品從簡化、添加、變異、改良、更換用途、體量、色彩、大小、材質等各個方面去改變現存的形式,從人們熟知的形象中創(chuàng)造視覺奇跡。3.2設計形式美無論哪種設計門類,其受眾都是人。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個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由于所處的經濟地位、文化素質、思想習俗、生活理想、價值觀念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審美追求。然而單從形式條件來評價某一事物或某一造型設計時,卻可以發(fā)現在大多數人中間存在著一種相通的共識,這種共識是從人類社會的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而來的,它的依據就是客觀存在的形式美法則。(1)形式美的概念形式美是自然、社會和藝術中各種感性形式因素(色彩、線條、形體、聲音等)的有規(guī)律地組合所顯現出來的審美特性。它是指構成事物的物質材料的自然屬性(色彩、形狀、線條、聲音等)及其組合規(guī)律(如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與韻律等)所呈現出來的審美特性。3.2設計形式美(2)形式美法則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這種規(guī)律是客觀存在的,人們只能深刻地認識它和靈活地運用它,誰也無法創(chuàng)造它或消滅它。形式美的規(guī)律是人在長期審美活動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各種既相區(qū)別又有聯系的形式美法則,它們隨同形式美的發(fā)展而有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①

對稱與均衡作為一種體現了事物各部分間組合關系的最普遍法則,對稱有兩種形式:線對稱和點對稱。前者是以一條線為中軸,左右或上下兩側均等;后者則以一個點為中心,不同圖形按一定角度在點的周圍旋轉排列,形成放射狀的對稱圖形。均衡是對稱的變體,即處于中軸線兩側的形體并不完全等同,只是大小、虛實、輕重、粗細、分量大體相當。3.2設計形式美②

比例與尺度比例是部分與部分或部分與全體之間的數量關系,是比“對稱”更為詳密的比率概念。人作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生活活動中一直運用著比例關系,并以人體自身的尺度為中心,根據自身活動方便總結出各種尺度標準,其體現于衣食住行的器皿和工具的形制之中,成為人體工程學的重容。③

節(jié)奏與韻律生活中充滿著節(jié)奏,如大海的潮起潮落、山脈的層疊起伏、四季的規(guī)律變化,自然界中無不展現美妙的節(jié)奏關系,體現總體的和諧。音樂的美感是由音符、旋律進行的規(guī)律性運動,產生強弱不同的節(jié)奏與旋律。這種聽覺的節(jié)奏也常常被運用于藝術設計中,設計中的節(jié)奏,是指形態(tài)有規(guī)律地重復與變化。3.3設計形態(tài)美設計形態(tài)是傳遞設計信息的第一要素,它的存在使設計的質量、組織、內涵等內在因素表現為設計的外在表象因素。所以說設計形態(tài)的研究在設計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是每一個設計者都必須重視的問題。(1)形態(tài)的概念形態(tài)既是設計的外在表現形式,同時也是設計內涵的體現形式,它是設計的內涵和外延,是交流設計師和使用者之間的一種思想語言。3.3設計形態(tài)美(2)形態(tài)的分類在產品設計中,通常將產品的形態(tài)分為兩大類:即概念形態(tài)和現實形態(tài)。其中現實形態(tài)可以分為自然形態(tài)和人工形態(tài),這是與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相關的。為了能更好地說明和研究形態(tài),我們可以將客觀世界分為兩大類:-是未經人類涉足的純樣的自然世界,在這個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形態(tài)我們稱之為自然形態(tài),其來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足非自然的卻又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的客觀世界一第二自然或者人工世界,在這里的形態(tài)我們稱之為人工形態(tài),泛指我們周圍一切的人造形態(tài)。(3)形態(tài)的構成要素設計形態(tài)主要是通過形、色、質、態(tài)四個方面對使用者產生視覺上的影響,并給使用者以美的感受。①

形——設計的空間形態(tài)3.3設計形態(tài)美形是表現設計主題的一個重要方面,任何-個設計都必須依附一定的形才能表現在使用者面前。形主要通過尺寸、形狀、比例以及層次關系對使用者產生心理影響,從而使使用者產生擁有感、滿足感、成就感等,同時不同的設計形態(tài)之間相互作用還能營造出-定的環(huán)境氛圍,令使用者產生緊張、愉悅、舒暢等不同的心理情緒。3.3設計形態(tài)美②色——情感與文化的視覺傳達色是指設計的色彩外觀,它的設計直觀作用于人的視覺,能夠強烈地影響人的書視覺感受和心理令使用者產生緊張、愉悅、舒暢等不同的心理情緒,這是由于人對色彩的感覺最直觀、最強烈、印象也最深刻。不同的色彩及其組合會帶給使用者不同的感受,如紅色熱烈、藍色寧靜、紫色神秘、綠色希望、白色純潔等,不同的色彩能夠表達出不同的情感而使設計具有不同的視覺特征。而在產品設計中,人們常常會通過不同的色彩來對不同的功能進行區(qū)分,以此來暗示使用者該產品的使用方式和引起使用者的注意。③質——材料的質感和肌理質是指材料表面的質感與肌理,是材料通過其表面特征帶給使用者以視覺或者觸覺感受以及心理聯想和象征意義,這是與使用者之前的經歷或使用經驗相關的。如在手工工具中的把手部分增加細密的紋理會使得摩擦力增大,從而使操作更省力;如果使用者有類似的經歷,那么當他使用一件新式的手工工具時,根據以往的經驗,當他看到有細密紋理的部分就知道這里是用來抓或者握的。3.3設計形態(tài)美④態(tài)——設計內涵的情態(tài)表現形、色、質是一個設計得以存在的物質基礎,那么“態(tài)”則是形、色、質三者相互交融、相互作用而達到的意境層面的心理感受。它反映的是隱藏在設計外觀表象背后的設計內涵和精神。它通常是無形的,但卻又能被使用者真實地感受到,是使用者在使用的過程中,通過聯想與想象而感受到的滿足或者愉悅等方面的情緒與心理作用。3.3設計形態(tài)美(4)

形態(tài)與人①形態(tài)與使用者之間的關系更高水平的形態(tài)設計可以讓使用者帶來更好的感受和提高生活品質,并給設計產品帶來更高的附加價值。因此使用者不斷提高的審美能力,促使著設計者不斷訓練來提高自己對美德形態(tài)的認知能力。②形態(tài)與設計者之間的關系作為設計者,除了可以感受到形態(tài)的美之外,還要有較好的形態(tài)塑造能力。形態(tài)對于設計者來說,就是設計者表達自己思想的工具。設計者必須要脫離原始的造物水平,用專業(yè)的眼光和水準,將那些來自抽象的、零碎的、復雜的、不完整的關于美的經驗和感受,進行歸納整理,進而創(chuàng)造出符合需要的美的形態(tài)。3.3設計形態(tài)美(4)

形態(tài)與人①形態(tài)與使用者之間的關系更高水平的形態(tài)設計可以讓使用者帶來更好的感受和提高生活品質,并給設計產品帶來更高的附加價值。因此使用者不斷提高的審美能力,促使著設計者不斷訓練來提高自己對美德形態(tài)的認知能力。②形態(tài)與設計者之間的關系作為設計者,除了可以感受到形態(tài)的美之外,還要有較好的形態(tài)塑造能力。形態(tài)對于設計者來說,就是設計者表達自己思想的工具。設計者必須要脫離原始的造物水平,用專業(yè)的眼光和水準,將那些來自抽象的、零碎的、復雜的、不完整的關于美的經驗和感受,進行歸納整理,進而創(chuàng)造出符合需要的美的形態(tài)。3.3設計形態(tài)美(5)

形態(tài)與文化從遠古時代人類有意識的制造第一件工具開始,人類所有的造物活動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文化行為?,F代設計與遠古的制物造器相比較,其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設計活動不再僅僅是個人行為,也不再只是為了滿足少數人的需求,而是為了滿足社會需求而進行的。相較于遠古時代人類造物的單純目的,現代設計的目的更為宏大,因此文化層次需求也就成為設計的要素之一?,F代設計所針對的用戶是一群人,因此設計品就必須具備為大眾所能接受的共性要素。但不同的地域、氣候養(yǎng)育了不同的文化,每種文化都有屬于自己的特征。如龍在東方的神話中是王者的象征、人類的祖先,炎黃子孫自稱為龍的傳人,而在西方的傳說中,龍則是邪惡的代表。因此在進行設計時,設計者必須要注意到這種文化差異。設計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行為,它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不僅是物質文化,還包括精神文化,以及物質與精神產生的綜合體。對文化及其差異性加以把握,才能對形態(tài)設計中的深層次問題更好地理解與表現。3.4產品語義學產品語義學就是研究產品造型的語言,研究人造物體在使用環(huán)境中的象征特征,并將其知識應用于工業(yè)設計。這不僅是指物理性、生理性的功能,還包括心理、社會、文化等被稱為象征環(huán)境的各方面元素。(1)產品語義學的誕生和發(fā)展語文的原意是語言的意義,而語義學則為研究語言意義的學科。設計界將研究語言的構想運用到產品設計上,便有了產品語義學的說法。產品語義學并非研究產品本身的符號性質,而是希望通過人類文化中的其他符號,使產品具有更多的內涵。產品語義學是在符號學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產品的外部形態(tài)實際上就是一系列視覺符號的傳達,產品形態(tài)設計的實質也就是對各種造型符號進行編碼,綜合產品的形態(tài)、色彩、肌理等視覺要素,表達產品的實際功能,說明產品的特征。3.4產品語義學(1)產品語義學的主要內容設計任何產品,首先都要明確設計所針對的適用人群,并根據情況建立合理的用戶模型。利用產品語義學設計時也同樣如此,首先要建立用戶語義模型,它主要包含使用者對產品的操作使用經驗知識以及對這些詞語含義的理解。完善的用戶語義模型是設計師的主要依據,它使設計作品能夠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并準確表達自身的含義。①

從使用者的角度認識產品語義學產品語義表達應該符合人感官對形狀含義的經驗;產品語義表達應該提供方向含義;產品語義表達應當提供狀態(tài)的含義;產品語義表達必須讓使用者能夠理解其操作的反饋信息是什么意思;產品語義表達必須為使用者提示如何使用。3.4產品語義學②從設計師的角度執(zhí)行產品語義學。產品的功能應當不言自明;產品的語義設計應當讓使用者能夠自教自學;產品語義應當適應使用者。(3)產品語義學的目的產品語義學提出來新的設計思想,它有兩個目的。①使產品和機器適應人的視覺理解和操作過程②針對微電子產品出現的新特點而改變傳統設計觀念(4)語境與語義產品本身的語義是由產品的各個構件相互關聯產生的,從而具有其特定的含義。產品語義的傳達也受到它所在的語境的影響。就好像同樣一句話,由于語境的不同,其意義也發(fā)生改變一樣,產品的語義傳達也會因其所在環(huán)境而有所改變。語境的研究也起源于語義學。3.5設計心理學(1)設計心理學的概念設計心理學是設計專業(yè)的一門理論課,是設計者必須要掌握的學科,它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把人們的心理狀態(tài),尤其是人們對于需求的心理,通過意識作用于設計的一門學問。它同時研究人們在設計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心態(tài),以及設計對社會及對社會個體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并將其反過來再作用于設計,使設計更能夠反映和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2)設計心理學的研究內容①感覺知覺②心理原型③消費行為④文化心理3.5設計心理學(3)設計心理學的研究方法①觀察法②訪談法③問卷法④實驗法⑤案例研究法⑥抽樣調查法⑦投射法⑧心理描述法3.6設計管理(1)設計管理的概念由于設計與管理分別是兩個不同的基礎學科,它們各自都有一個可界定的定義。但是,當“計”與“管理”兩個概念組合到一起的時候,就會從不同的角度產生不同的理解??梢允菍υO計適行管理,也可以是對管理進行設計;可以是對產品的具體設計工作進行管理,也可以是對從企業(yè)經營角度的設計進行管理。然而,設計管理已經發(fā)展為一門新的學科,有其特定的內容和規(guī)律。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設計管理作為企業(yè)提高競爭力的利器,正越來越受到企業(yè)界、設計界與經濟界的重視。但對于設計管理的定義卻因人而異,因為在不同的企業(yè)或組織,設計管理起到不同的作用,同時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2)設計管理的興起和發(fā)展①

設計管理興起的背景在很多情況下,當設計師擔任項目負責人時,由于他們大都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識和有效管理的技能,從管理人員的角度去考慮設計的目的,因此常常消耗不少無效的資源,同時也3.6設計管理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huán)境。但如果將此任務交給毫無設計經驗的管理人員,情況又恰恰相反:由于他們缺乏設計方面的知識背景,總是從機械或會計等專業(yè)的角度去分析市場需求,過于注重利益,把好的設計簡單地定義為銷售得好的設計,對設計方案不能準確判斷,往往阻礙了設計項目的順利進行。

設計管理的發(fā)展歷程設計管理起源于20世紀初,是當時的一門新興學科,最早有意識地從事設計管理的開拓者是現代設計先驅者之一的彼得

·貝倫斯。彼得

·貝倫斯設計管理實踐的企業(yè)是德國AEG公司,使得AEG企業(yè)展示出一個完整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yè)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在20世紀三十年代,設計已經成為了企業(yè)間的競爭手段,為了提高自己企業(yè)的整體形象,設計管理也慢慢成為了企業(yè)的手段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設計管理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直到1975年,美國成立了設計管理協會DMI,設計管理被更多的人認識到。3.6設計管理③

設計管理的我國的發(fā)展總體來說,我國大部分企業(yè)的設計意識較為薄弱或膚淺。到目前為止,我國只有少數的大企業(yè)擁有自己的設計部門,而絕大多數企業(yè)缺乏相應的設計組織,在設計的投入、重視程度等方面遠遠不如技術部門。重技術、輕設計,仍然是我國企業(yè)的通病。(3)設計管理的作用①

設計管理能幫助企業(yè)產生好設計設計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寬廣,設計活動越來越復雜,設計群體越來越龐大,都是現代企業(yè)所面臨產品設計方面的現狀。新材料、新技術以及先進的加工方法在設計中的不斷應用,必須依靠設計師、工程師、市場人員和其他相關專家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各類人員共同參與設計這樣一個群體活動,并要在此期間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與作用,使設計達到最佳的效果,設計管理因此就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②

設計管理能保障企業(yè)達到設計目標3.6設計管理設計管理能對企業(yè)的設計資源進行有效的調控和規(guī)劃,并以此來保障企業(yè)不同設計目標的實現,包括產品品質目標的實現、產品市場目標的實現和產品設計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運用設計管理,對產品執(zhí)行設計的時候進行整體規(guī)劃,統一設計和生產標準,可以使產品的形象得以協調統一,品質得到加強。沒有設計管理對設計程序的監(jiān)控,企業(yè)容易忽略產品開發(fā)前的調查活動,導致對產品的開發(fā)缺乏計劃性和科學性,造成積壓和損失,達不到預期的市場目標。③設計管理能推動企業(yè)走向成功之路事實證明,設計管理在企業(yè)中的有效實施能幫助企業(yè)走向成功,像索尼、三星、飛利浦、西門子等產品已經家喻戶曉。但是我國能夠進入500強的企業(yè)鳳毛麟角,原因是設計與設計管理滯后。主要表現為:缺乏設計意識,缺乏對設計的真正理解,缺乏規(guī)范的設計執(zhí)行過程。大多數國內企業(yè)對新產品設計開發(fā)意識薄弱,資金投入不足,部分企業(yè)不是利用產品的自身為用戶創(chuàng)造價值,而是仍在選擇以低價格來形成市場上的優(yōu)勢。對產品和企業(yè)的過度包裝和對產品造型的虛假設計體現了其濫用設計、不理解設計真正內涵的實質。第四章

設計程序4.1設計程序的概念4.2問題概念化4.3概念視覺化4.4設計商品化4.1設計程序的概念每一個設計過程都是一種創(chuàng)造過程,但藝術上的創(chuàng)造不等同于設計。藝術家創(chuàng)作一件作品,無論是否有限定的題材,更多的表現的是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創(chuàng)作風格,而設計師的工作并非如此。首先,設計作品必須滿足消費者的某種需求,可能是生理使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追求上的;對于企業(yè),可能是品牌戰(zhàn)略上的,也可能是商業(yè)操作上的。其次,設計作品往往是面向大眾的。不管工業(yè)產品、電影海報還是酒店裝潢,最終都要接受人民大眾的評審。4.2問題概念化(1)項目立項項目立項這個步驟被稱為“接受項目,制訂計劃”,即建立設計項目并制訂整個設計活動的時間計劃。設計項目的建立(即問題的提出)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設計師在生活中主動發(fā)現問題;另一種是設計師接受他人要求的設計任務,從而產生需要設計師解決的問題。(2)調查分析現今消費者的差異性和復雜性導致了市場的多樣化,難以預測。因此,相對于建立在定量讓基礎上,使用統計學方法,借助于計算機完成的市場學領域的研究工具而言,以少量樣本作為調對象,直接觀察、感受和理解消費者的行為、反應,與消費者做深入交流的定性調查方式逐定量調查以數量上的統計來得出大眾的趨向綜合偏重于某選項或問題的分析研究定性調查漸受到關注。設計行業(yè)的調研內容多種多樣,簡要說明以下五種。4.2問題概念化設計行業(yè)的調研內容多種多樣,簡要說明以下五種。①

市場細分和定位②

品牌研究③

競爭對手調查④

趨勢研究⑤

用戶研究(3)設計定位設計定位就是在設計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業(yè)主的商業(yè)策略,總結出項目將要達到的設計目標與實現該目標過程中所受到的指標限制。設計定位的表達相對自由,往往采用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表達方式。根據設計項目的不同,用理性的數字或具有邏輯性的語言來描述設計目標和指標限制,同時可以運用感性的文字配以圖片、視頻或音樂來對設計效果或造型要素進行描繪。無論采用什么方式,設計定位的描述都是以生動并有說服力的語言來對整個設計項目的奮斗目標進行確定,從而為之后的設計展開工作明確方法和方向。4.3概念視覺化有了明確的設計定位,設計師就要利用自己專業(yè)的技術將文字定義的設計問題以可視化的方式表達出來,這些表達方式可以是二維的設計草圖、設計預想圖、設計效果圖,也可以是三維的設計模型,還可以是采用可視的、整合了聲音和圖像的二維或三維動畫的方式。(1)設計草圖設計草圖是設計工作開展的核心,它是設計師以手繪的方式將腦中的構想表達于平面上的一種手段。設計草圖構思的過程就是把那些在腦中閃現的、模糊的、尚不具體的形象加以確定和具體化的過程。設計草圖根據表達的內容可以分為四類:

①設計概念草圖

解釋性草圖

③結構草圖

④效果式草圖

4.3概念視覺化(2)設計效果圖方案評審會議優(yōu)選出的方案經過重新調整后要進行深入設計,在這時產品形態(tài)就要以尺寸為依據,在設計基本定型后,要將其做成較為正式的設計效果圖。效果圖是設計師與非專業(yè)人員溝通的最好媒介,對決策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效果圖長期以來受到專業(yè)設計界與設計教育界的重視,它是設計師完整地表達設計思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衡量設計師水平的最直接的依據。近些年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fā)展,計算機效果圖較多一些,但從藝術效果上看,其遠遠不如手繪效果圖生動。由于手繪效果圖要求設計師有深厚的專業(yè)功底,因此這也成為很多設計公司招聘人才的重要考核項目之一。4.3概念視覺化(3)設計模型當設計師提交或演示了設計效果圖后,設計項目即開始進入實質性的制作階段。為了更好地模擬出設計的真實效果,很多設計領域都會有模型或樣板的制作環(huán)節(jié),這一步驟是在設計的基本樣式確定下來后進行。為了進行技術可行性分析,設計師要制作一個仿真模型,以便考察設計的最終效果是否符合預期目標。4.4設計商品化確定了最優(yōu)的設計方案后,開發(fā)團隊就要盡快將設計成果轉化為商品或成品,使設計成果在短時間內投放市場,獲得利潤。設計商品化階段需要制造工程師、設計師、市場營銷人員共同協作,這一階段制造工程師承擔了較多的責任,但設計師需要對制造過程全程跟蹤,控制及確保最后的成品與設計目標一致。(1)工程優(yōu)化工程優(yōu)化是在對之前視覺化提出的一個或多個設計成果方案合理評估后,進行工程制圖或模具打板,優(yōu)化并制作出適合大批量生產的模具,并制定好生產所需的材料和文件的過程。(2)生產投放設計成品要批量生產,僅有工程圖紙是遠遠不夠的,此階段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完成,如材料的功準備、模具的制造、試模的生產、生產線的調試、問題的修正等。第五章

設計材料5.1生活與材料5.2材料的分類5.3材料的審美屬性5.4材料的加工工藝5.5材料與環(huán)境保護5.6材料在設計中的作用5.1生活與材料材料,是指人類用來制作有用物品的一切物質。例如,石塊、沙子、木材、陶瓷、金屬、玻璃、塑料、橡膠、紙張、纖維、半導體、超導體、復合材料等。自古以來,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都離不開材料,材料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和人類文明的載體,也是生產力水平提高的標志。材料發(fā)展的歷史就是人類文明史的記錄。(1)石頭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天然材料石材的種類繁多,有常見的石頭,還有各種大理石、花崗石、玉石、寶石等。石材的用途極為廣泛,其不僅是造物的材料,還是重要的藝術創(chuàng)作材料。從四大文明古國到今天世界各地的石雕石刻都是人類不朽的藝術作品。雖然現代人類已經不用石材制造普通工具,但石材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和裝飾材料。5.1生活與材料(2)陶器的發(fā)明與進展在距今八九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啟了陶器制作的歷史。它是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創(chuàng)造,因為陶器是人類最早利用自然界的原料制造而成。(3)青銅與鐵器青銅是人類歷史上又一偉大的發(fā)明,它是紅銅和錫或鉛的合金,堪稱金屬冶煉史上最早的合金。純銅非常軟,極易變形、磨損,而它同其他金屬混合冶煉成為合金之后,提高了韌性和硬度,特別是銅與錫的合金,其是青銅材料的代表品種,具有易鑄造、耐腐蝕、耐磨耗等優(yōu)點。5.1生活與材料(4)塑料——人工合成材料的典范塑料是一種人工合成制造的高分子材料,與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統稱為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的發(fā)明是人類智慧攀緣新高度的體現。(5)方心未艾的新材料20世紀下半葉逐漸形成的以新材料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開發(fā)技術的新技術群,促使材料科學的飛速發(fā)展,許多新產品的問世都受惠于材料技術的進步。例如,中國國家大劇院的建造5.2材料的分類材料和人類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而且材料家族的品種繁多,還在不斷增加,在這個龐大的材料家族里要想充分了解材料性能,掌握材料的應用范疇,必須先對材料的分類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關于材料的分類并沒有一個唯一的標準,根據應用目的和工作領域的不同,材料的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不同的分類方法有助于從業(yè)人員從多個角度全方位認識材料。這里僅從設計師的視角介紹三種常見的分類方法。(1)按材料的使用性能分類按材料的使用性能分類,可為結構材料與功能材料兩種。結構材料用于制造各種造型結構,是以強度、硬度、剛度、韌性等力學性能作為特征的材料。功能材料主要用于完成某種特殊功能,是以聲、光、電、磁、熱等物理性能為特征的材料,如液晶材料用于顯示。5.2材料的分類(2)按材料的物質結構分類按材料的物質結構分類,大致可分為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復合材料四類,每一類又分為若干小類。①

金屬材料金屬材料因其優(yōu)越的力學性能、優(yōu)良的工藝性能以及獨特的外觀審美特性,可通過鑄造、壓軋、切削、焊接等多種工藝被加工成各種形狀而享有“材料之王”之稱。金屬材料一般分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特種金屬三類。5.2材料的分類②

有機高分子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是由碳、氫、氧、氮、硅、硫等元素組成的分子量較大的有機化合物,常用的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在幾百到幾百萬之間,巨大的分子量使這類材料具有一定的強度和韌性,以及良好的成形性。Ⅰ.常用的塑料材料Ⅱ.纖維材料Ⅲ.橡膠材料Ⅳ.木竹藤草Ⅴ.紙材5.2材料的分類③

無機非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是除了有機高分子材料和金屬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統稱,其種類繁多,性能各異,應用十分廣泛。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陶瓷、玻璃,電器設備中的半導體材料,電視顯像管中的熒光粉,磁帶和磁性陶瓷使用的磁性材料,醫(yī)療中使用的人造牙齒,建筑用的水泥、石材、黏土等都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④復合材料復合材料是20世紀下半葉人類在材料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它是用原有的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等幾類不同材料通過復合工藝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各種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長補短,產生協同效應,使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優(yōu)于原組成材料,克服了單一材料的缺陷,擴大了材料的應用范圍。5.3材料的審美屬性材料特性在宏觀上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材料的技術屬性,包括材料的組成元素、分子結構、物理性能、化學性能、機械力學性能、生產工藝、加工方法等,材料的技術特性直接決定了材料的基本用途;另一方面是指材料的審美屬性,其是材料的各種外在形式給人的感官印象及心理導向的特性。(1)材料的功能美所謂材料的功能美,是指材料帶給人的適用、方便舒適的特性,也稱為宜人性。設計師只有了解材料的功能美,才能在設計中做到因材施用。材料的功能美由兩個方面構成,一方面是與材料的技術屬性有直接聯系;另一方面,在材料的選用上也凝聚著設計師個人的經驗、習慣和情感。5.3材料的審美屬性(2)材料的感官美材料的審美屬性的另一個方面,是材料的外在形式通過刺激人的感官而帶給人的心理感受。材料的外在美感包括視覺美感、觸覺美感、聽覺美感和嗅覺美感。材料外在的色澤、透明度、光滑度、表面紋理、軟硬感、溫涼感、清脆的碰撞聲、自然的氣味等都會引起人的情感、情緒的微妙感知。①

材料的光澤美感色澤是人們對物品的第一觀感,有色彩和光澤構成,由于色彩可以是人為的,所以這里主要介紹材料的光澤美感。Ⅰ.石材的光澤美感Ⅱ.玻璃材料的光澤美感Ⅲ.金屬材料的光澤美感Ⅳ.紡織材料的光澤美感Ⅴ.塑料的光澤美感5.3材料的審美屬性②材料的肌理美感材料給人的視覺美感除了光澤美之外還有材料的肌理美。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組織和紋理,反映材料表面的形象特征,肌理與材料的質感有密切聯系,所以有時人們會將“肌理”與“質感”相提并論。③

材料的形狀美感材料的形狀美感,來自不同形狀自身的幾何美感和不同形狀材料的造型美感。線狀材料、板狀材料和塊狀材料對產品的造型有決定性的影響。各種形狀的材料不僅可以構造不同的表面肌理和紋路,還可以構造新的結構秩序,其在滿足產品功能性的同時,也增加產品的藝術魅力和情感色彩。5.4材料的加工工藝任何材料要制成產品,都要經過一定的加工過程,這個加工過程需要各種設備和多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有具體的方法。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加工工藝,相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工藝流程也會得到不同的產品。加工工藝的種類繁多且十分復雜,以下以金屬、塑料、木材為例,簡要介紹一般的加工工藝,便于加深對材料加工工藝的理解。(1)材料的成型加工工藝材料成型的方式有多種,可以是整體成型,也可以是部件成型。整體成型一般是將原形態(tài)的原料,通過注塑、吹塑、壓制或鑄造、鍛壓等方法做出產品坯件。部件成型一般是用型材做出產品部件,然后通過黏結、焊接、緊固、縫制等工藝把部件連成一體。①

金屬材料的成型工藝

Ⅰ.鑄造成型工藝Ⅱ.壓力成型工藝

Ⅲ.切削加工工藝Ⅳ.激光快速成型工藝

5.4材料的加工工藝②

塑料的成型工藝塑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隨環(huán)境溫度變化而產生形態(tài)轉化的特點,分別是玻璃態(tài)、高彈態(tài)、黏流態(tài)。玻璃態(tài)就是常溫下塑料的固態(tài)形態(tài);高彈態(tài)是當溫度升高到某一個范圍時,塑料顯現出類似橡膠一樣的彈性形態(tài),此時受較小的外力就可發(fā)生較大的形變,外力除去后形變可完全恢復;外界溫度繼續(xù)升高時,塑料就會呈現為黏度很高的液體形態(tài),叫作黏流態(tài)。塑料的加工工藝正是利用了這種形態(tài)變化特性,大部分的加工工藝都是在玻璃態(tài)和黏流態(tài)進行的,所以從原理上講,與金屬加工工藝有相似之處。塑料的成型工藝一般分為以下四種:Ⅰ.注塑成型工藝Ⅱ.擠出成型工藝Ⅲ.吹塑成型工藝Ⅳ.滾塑成型工藝5.4材料的加工工藝③

木材的成型工藝木材除了用于建筑、家具、工具等實用領域,還廣泛用于藝術創(chuàng)作,如木雕、木刻等。木材的成型工藝方法多樣,主要有鋸割、刨削、鑿削、銑削、車削等方法。鋸割是木材成型加工必需的工藝,即按照設計尺寸將尺寸較大的木料進行開板、截斷、分解等;刨削是在鋸割的基礎上去除少量、余量材料,獲得平整表面與準確尺寸;鑿削主要是在木質構件上開榫孔,以備部件之間相互連接;銑削主要是在木料表面加工凹凸平臺或弧面;車削主要加工回轉體類構件,如樓梯扶手的立柱、各種工具的手柄等。(2)材料的連接加工工藝大部分產品是由許多零部件組成的。有的是為了滿足加工和功能之需,有的則是為了達到一定的視覺審美效果。材料的連接,可以是同質材料,也可以是異質材料,其是材料綜合運用能力的體現。因此,材料的連接工藝是設計師必須掌握的知識。5.4材料的加工工藝①

金屬材料的連接工藝Ⅰ.金屬材料的可拆連接通常采用鉸鏈連接或螺紋連接Ⅱ.金屬材料的不可拆連接主要采用焊接工藝Ⅲ.鉚接工藝既可形成可拆連接也可形成不可拆連接②

塑料的連接工藝Ⅰ.粘接工藝Ⅱ.鉚接工藝Ⅲ.扣接工藝Ⅳ.焊接工藝③

木材的連接工藝金屬、塑料的連接工藝有很多也可用于木材構件之間,如粘接、螺紋連接、鉚接等。而在木材連接工藝中,還有一種獨特的工藝——榫接。榫接是我國傳統的建筑和家具常用的技巧,是先民智慧的結晶。它不需一針一釘,完全依靠材質本身的特性——木材的摩擦特性將榫頭插入榫眼或榫槽,就能使結構體牢固接合。5.4材料的加工工藝④

其他連接工藝對于織物、皮革、薄膜等材料,利用針和線進行縫合是傳統的連接工藝,此外還可以用拉鏈、綁帶、扣等方式連接。(3)材料的表面處理工藝材料的表面處理工藝帶給材料的變化是驚人的,人們常說的“以假亂真”的材料效果,往往是通過表面處理工藝實現的。材料的表面處理包括拋光、噴色、印刷、電鍍、蝕刻、鏤花、貼合等工藝。表面處理可以提高產品表面的耐蝕性和耐磨性,達到防銹、抗損傷、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的目的,還具有美化產品外觀以及增加產品的特殊功能等作用,其是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的重要手段。①

金屬材料的表面處理工藝Ⅰ.表面拋光Ⅱ.表面蝕刻

Ⅲ.表面改質

5.4材料的加工工藝②

塑料的表面處理工藝Ⅰ.鍍飾工藝Ⅱ.涂飾工藝Ⅲ.壓花工藝Ⅳ.咬花工藝③

木材的表面處理工藝木材的表面處理工藝也很多,與金屬材料、塑料的表面處理工藝也很相似,其主要有打磨拋光、涂覆、雕刻、鑲嵌等方式。漆器是將涂覆、雕刻、鑲嵌、打磨融為一體的高級木器表面處理工藝。④

其他表面處理工藝印刷工藝是在平面上處理視覺信息的古老技術,即在材料表面印制平面圖案或文字,幾乎可以應用在任何材質上,其可以看作最為普及的表面處理工藝。Ⅰ.絲網印刷Ⅱ.移印工藝Ⅲ.燙印工藝Ⅳ.凹凸印刷5.5材料與環(huán)境保護20世紀70年代前后,由于資源過度消耗和環(huán)境污染,美國設計理論家維克多·帕帕尼克提出了設計中的資源和環(huán)境問題,指出設計應該認真對待有限的地球資源問題,并為保護地球環(huán)境服務。此后設計界形成了“環(huán)境友好設計”的概念,逐步建立了綠色設計理論,強調要重視維護造物與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關系。(1)

環(huán)保意識覺醒長期以來,人類在材料的提取、制備、生產,以及制品的使用與廢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資源和能源,并排放出廢氣、廢水和廢渣,造成能源的過度損耗和環(huán)境的污染。特別是白色污染、電子垃圾污染和汽車尾氣排放已經成為危及人類生存的公害。(2)綠色設計理念綠色設計不僅是一種技術層面的考慮,還是一種觀念上的變革。要求設計師以產品的環(huán)境屬性為核心,利用產品生命周期評價技術,將產品設計方法中分段的局部設計方法統一為一個整體,注重考慮產品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維護性、可循環(huán)利用性等功能性目標,以達到整體最優(yōu)化設計。5.5材料與環(huán)境保護①

減量化原則減量化原則就是盡量節(jié)省自然資源的耗費和減少環(huán)境污染,要求用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來達到既定的生產目的或消費目的,從而在經濟活動的源頭注意節(jié)約資源和減少污染。②

重復使用原則重復使用原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求產品和包裝容器能夠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而不是只能用一次,以抵制當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濫;二是產品的可拆卸性設計,具有良好的可拆卸性是產品維護性好、零件材料可回收、可再生的重要保證,才能達到節(jié)省成本、減少污染、保護環(huán)境的目的。③

可回收可再生原則可回收可再生原則是值社會生產和生活消費過程中生產出來的物品,在已經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價值后,經過回收和加工處理后,能重新變成可再利用的資源,由此形成“自然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整體社會循環(huán),完成循環(huán)經濟的物質閉環(huán)運動。5.5材料與環(huán)境保護(3)綠色材料標準綠色產品設計技術的研究是當前設計學科研究的熱點。綠色設計既要考慮產品設計時原材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又要考慮報廢產品時盡可能有利于回收,即使不能回收,也要考慮處理過程中對環(huán)境的影響。要盡量選用低能耗、少污染、無毒無腐蝕性的材料,以減少材料對環(huán)境的破壞作用和潛在威脅,因此,綠色材料是綠色產品設計的基礎。①材料生產過程中的節(jié)能和低排放②材料使產品輕量化③材料的生物降解性④綠色材料不能損害人類健康5.6材料在設計中的作用(3)材料技術的進步推動設計進步材料在設計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從古到今材技術的進步都能推動設計的進步。新材料的發(fā)展會極大地拓展工業(yè)設計的創(chuàng)新空間,設計師對于材料的認識、了

解和應用都是設計能力的一部分。了解各種常用材料的加工工藝技術,在產品設計中選擇適當的材料進行設計,關注新材料、新工藝的發(fā)展趨勢,這是未來設計師的必修課。5.6材料在設計中的作用在設計的三大要素即造型、色彩、材料中,初學者往往比較重視造型和色彩要素,而在實際設計中,三者的重要性是等同的,而且是具有互補作用。(1)材料是產品造型設計所依賴的物質基礎對于設計師而言,材料并不是一種無生命的物質。材料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材料是有個性、有生氣的,它可以傳遞設計師的思想,優(yōu)秀的設計師善于用合適的材料來表達設計意圖。(2)材料再設計是產品設計的一個組成部分材料再設計的方法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方法是對材料進行各種表面處理工藝,形成各種紋樣或凹凸肌理,改變材料表面光線的反射形式,以產生特殊的視覺或功能效果。第二種方法是對材料進行各種表面處理工藝,形成各種紋樣或凹凸肌理,改變材料表面光線的反射形式,以產生特殊的視覺或功能效果。第三種方法是要巧妙地搭配材料。第六章

設計軟件6.1計算機設計基礎6.2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工作方式6.3常用設計軟件簡介6.1計算機設計基礎(1)色彩對于設計師而言,材料并不是一種無生命的物質。材料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材料是有個性、有生氣的,它可以傳遞設計師的思想,優(yōu)秀的設計師善于用合適的材料來表達設計意圖。①RGB(三原色光模式)三原色光模式又稱RGB顏色模式,它是將紅色(Red)、綠色(Green)、藍色(Blue)三原色的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相加,以產生多種多樣的色光。②CMYK(印刷四分色模型)印刷四分色模式又稱CMYK顏色模式,它是彩色印刷時采用的一種套色模式,是利用色料的三原色:青色(Cyan)、品紅Y色(Magenta)、黃色(

Yllow),加上作為定位套版色(Key)的黑色油墨,互相混合疊加形成的印刷色彩。6.1計算機設計基礎③色彩空間的應用計算機的RGB顯示器使用發(fā)光物混合紅色、綠色、藍色的色調以顯示彩色圖片;

CMYK打印機則使用吸收光線的青色、品紅色和黃色油墨,配合抖動、半色調或其他的視覺技術用以混合顏色。(2)位圖與矢量圖①位圖位圖也被稱為光柵圖,它是用像素陣列構成的圖片。位圖的主要特征是放大時能看到如馬賽克效果的像素點。位圖質量取決于分辨率,像素數量越多,分辨率越高,但位圖不能在不損失畫質的情況下任意增大分辨率。6.1計算機設計基礎②

矢量圖矢量圖也被稱為向量圖,它是利用點、直線、曲線、多邊形等基于數學方程式的幾何圖形來顯示的計算機圖形。矢量圖的主要特征是無論放大或縮小多少倍,都不會產生馬賽克,圖片質量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③

位圖與矢量圖的運用位圖處理簡單快速,對設備要求不高,適合處理相片或相片級圖片。矢量圖顯示時需要進行大量運算,對設備要求較高,適合版式、標志、汽車等需要對細節(jié)隨時放大縮小觀察的設計。(3)常用單位①

像素的來源像素是圖像顯示的基本單位,由英語單詞pixel的簡寫pix和代表元素的英語單詞element的簡寫el組合而成。中文的像素是“圖像元素”的意思。當放大一張位圖時,我們能看到位圖是由許許多多正方形方塊所構成的,每一個方塊被稱為一個像素。6.1計算機設計基礎②

DPI和PPI的對比DPI(點/英寸,DPerInch)和PPI有時被混淆使用,但它們具體的含義完全不同。對于打印設備來說,DPI指的是打印機的墨點密度,而PPI是屏幕上的分辨率。③

其他設備的使用由像素和色彩所構成的數字化圖像未必能與屏幕像素一一對應,這取決于計算機如何顯示圖像。對于液晶顯示器來說,使用顯示器標注的原始分辨率能夠產生最精細的圖像。在原始的分辨率下,當圖像像素與屏幕點對點的狀態(tài)時,能查看到圖像的真實效果。但如果在此基礎上放大或縮小,需要分別利用插值或刪除像素的方法去顯示,無論哪種方法都會導致圖像的顯示精度下降。6.1計算機設計基礎(4)常用圖片格式①

無損壓縮和有損壓縮無損壓縮是對文件本身的壓縮,與其他數據文件的壓縮一樣,其是對文件的數據存儲方式進行優(yōu)化,采用特殊算法表示重復的數據信息,文件可以完全還原,不會影響文件的內容,對于數碼圖像而言,也就不會使圖像細節(jié)有任何損失。有損壓縮是對圖像本身的改變,在保存圖像時保留了較多的亮度信息,而將色相和色純度的信息和周圍的像素進行合并,合并的比例不同,壓縮的程度也就不同。由于信息量減少了,壓縮比很高,圖像質量也會相應下降②

位圖格式Ⅰ.JPEGⅡ.GIFⅢ.PNGⅣ.TIFFⅤ.BMPⅥ.RAW6.1計算機設計基礎③

矢量格式SVG(ScalableVectorGraphics,可縮放矢量圖形)是基于可擴展標記語言(XML),用于描述二維矢量圖形的一種圖形格式。SVG由W3C制定,它是一個開放標準。Ⅰ.AIⅡ.PDFⅢ.SWF④

A4紙張的大小為了便于統一,國際標準組織在德國標準化學會1922年制定的DIN476的基礎上,重新制定了ISO216。在所有的紙張尺寸中,最常用的便是A4紙,因為A4紙的銷量最大,其是辦公室最常用的打印或復印用紙,A4紙的尺寸為210mmx297mm,6.2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工作方式(1)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定義我們在設計過程中使用的計算機,包括使用的軟件和硬件,都與我們在設計過程中使用的計算機,包括使用的軟件和硬件,都與計算機輔助設計息息相關。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是用來提高設計師的生產力、提高設計質量、改善文檔交流和為制造商建立數據庫的有效方法。(2)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發(fā)展①

起源“計算機圖形”一詞,是在1960年由波音公司的平面設計師威廉·菲特所提出。現代計算機圖形的前身,是源自20世紀上半葉的電氣工程、電子學和電視業(yè)的發(fā)展。②20世紀60年代天和汽車集團、洛克希德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和斯佩里,蘭德公司等眾多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運用計算機圖形。IBM

迅速做出反應,銷售首臺大量供應的圖形計算機——IBM

2250圖形終端。6.2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工作方式(3)計算機輔助設計常用術語三維計算機圖形是指以執(zhí)行計算和渲染為二維圖像為目的,儲存在計算機中用三維幾何數據展示的圖像。此圖像可存儲供以后觀看或實時顯示。三維計算機圖形在線框模型狀態(tài)用矢量圖形顯示和在最終渲染用位圖顯示。在計算機圖形軟件里,二維和三維之間的區(qū)別有時十分模糊,二維應用程序可能會使用三維技術以實現光照等效果,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