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藥物的研究進展【文獻綜述】_第1頁
抗抑郁藥物的研究進展【文獻綜述】_第2頁
抗抑郁藥物的研究進展【文獻綜述】_第3頁
抗抑郁藥物的研究進展【文獻綜述】_第4頁
抗抑郁藥物的研究進展【文獻綜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獻綜述藥學抗抑郁藥物的研究進展[摘要]抑郁癥是一種發(fā)病率高、嚴重危害身心健康的慢性癥。抑郁癥的治療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給予心理治療。近20年來,隨著抑郁癥病因?qū)W研究的進展,逐步確立了藥物治療的主導地位??挂钟舻乃幬锇ɑ瘜W合成藥、植物提取物及中成藥。本文就抗抑郁藥物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關鍵詞]抑郁癥;抗抑郁藥;研究進展TheresearchprogressofantidepressantsAbstract:Depressionisachronicdiseasewhichishighincidenceandseriouslyaffectsthephysicallyandmentallyhealthylife.Therearemanymethodstotreatdepression,andthepreviousmainmethodispsychologicaltreatment.Overthepast20years,withtheresearchprogressofdepressionetiology,pro-gressivelyestablishthedominantpositionofdrugtreatment.Antidepressantdrugsincludechemicals-yntheticdrugs,plantextractsandproprietaryChinesemedicine.Thispaperstudiesofantidepressantsarereviewedinthispaper.Keywords:depression;antidepressants;researchprogress抑郁癥是一種情感性精神障礙,通常表現(xiàn)為長時間情緒低落或悲痛欲絕,對日常生活喪失興趣,精神萎靡不振,食欲減退[1]。目前,中國大約有抑郁癥患者3000萬人,全球范圍內(nèi)有超過5億人正遭受著抑郁癥的折磨[2]。抑郁癥對人們身心健康、家庭和社會的嚴重危害,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抑郁癥的治療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給予心理治療。近20年來,隨著抑郁癥發(fā)病機制研究的進展,逐步確立了藥物治療的主導地位。目前認為,抑郁癥與遺傳、心理、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等因素誘發(fā)中樞去甲腎上腺素(NE)或(和)5-羥色胺(5-HT)、多巴胺(DA)和神經(jīng)肽等神經(jīng)遞質(zhì)含量降低及其受體功能下降有關,近年來還發(fā)現(xiàn)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負反饋失調(diào)[3],谷氨酸傳導障礙[4],神經(jīng)免疫異常[5]等因素有關,新發(fā)病機制的發(fā)現(xiàn)很大促進了新藥的研發(fā)。臨床上治療抑郁癥的藥物產(chǎn)品主要由以下五大類構成。即選擇性的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SSRIs)、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TCAs)、去甲腎上腺素和特定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NaSSAs)、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T)、五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aRI)[6]。目前,許多人又把目光轉(zhuǎn)向植物提取物及中成藥上?,F(xiàn)就抑郁癥的藥物研究現(xiàn)狀和進展做一概述。1常規(guī)抗抑郁藥1.1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和可逆性選擇性單胺氧化酶抑制藥(RIMA)單胺氧化酶抑制劑異丙煙肼是第一個用于治療抑郁癥的藥物,其主要機理是通過抑制MAO活性,減少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的氧化降解,提高神經(jīng)元突觸間隙遞質(zhì)濃度,從而產(chǎn)生抗抑郁作用。此后相繼有很多類似的化合物用于臨床治療,主要有苯乙肼、異丙肼等。經(jīng)長期臨床觀察,這類藥物易于引起肝臟損害、高血壓危象、急性黃色肝萎縮等嚴重的不良反應,是心血管病人和老年患者的禁藥,所以國內(nèi)逐漸停用。80年代一種新型可逆性選擇性MAO2A亞型抑制劑嗎氯貝胺的發(fā)現(xiàn)使MAOIs抗抑郁作用重新得到確認。它克服了經(jīng)典MAOIs抗抑郁藥的肝臟毒性和奶酪效應的致命缺陷,幾乎沒有抗膽堿能副作用,目前為止也沒有對造血功能及心血管功能有毒性作用的報告[7]。本藥經(jīng)肝臟CYP酶代謝,與許多藥物如TCA、丁螺環(huán)酮、卡馬西平、許多降糖藥等有相互作用,需謹慎和其他藥物合用。1.2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TCAs)自20世紀50年代末至今,TCAs抗抑郁作用經(jīng)受了考驗,即使與新型抗抑郁藥相比,它的療效也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TCAs對神經(jīng)遞質(zhì)的選擇性差,所以不良反應多,使得TCAs的使用受到了一些限制。經(jīng)典的TCAs有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慮平等,其作用是通過抑制5-HT和NE再攝取來實現(xiàn)的,尤其是抑制NE的再攝取。其中丙咪嗪有較強的振奮作用,可用于遲滯的抑郁癥;阿米替林和多慮平具有鎮(zhèn)靜和抗焦慮作用,用于激越和焦慮狀的抑郁癥;氯丙咪嗪用于具有強迫癥的抑郁癥。新三環(huán)類美利曲辛(四甲蒽丙胺)有抗抑郁作用,目前主要與抗精神病藥三氟噻噸組合成復合片劑黛力新。一些學者從藥理學及臨床應用中發(fā)現(xiàn)兩藥合用具有協(xié)同作用,能提高療效,同時可減輕大劑量用藥帶來的抗膽堿能作用和錐體外系副作用[8]。該藥起效較快,不良反應少且輕微,不宜長期服用,因可致依賴性。1.3四環(huán)類抗抑郁藥(HCAs)該類藥多為NE再攝取抑制藥,抗抑郁作用與三環(huán)類相當,但有起效快、耐受性好,抗膽堿作用弱、心臟毒性小、還有抗焦慮作用等特點,適用于老年人和心血管患者。目前,投入臨床應用的有馬普替林、米安色林,瑞波西丁。瑞波西汀是第一個完全意義上的NE再攝取抑制劑,通過抑制神經(jīng)元突觸前膜NE再攝取來增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NE功能,對腎上腺素α,組織胺H1,多巴胺D2,毒蕈堿膽堿受體的親和力低。藥理和生理實驗表明,該藥無鎮(zhèn)靜作用,不影響認知功能,可增加快速眼球運動睡眠潛伏期。雖然有關該藥的臨床資料有限,但已有的資料表明瑞波西汀治療抑郁是有效而安全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9]。常見不良反應有口干、失眠、出汗、便秘等。1.4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藥(SSRIs)SSRIs是目前新藥開發(fā)中最多的一類,對52HT再攝取有高選擇性抑制作用,幾乎不影響其他神經(jīng)受體,作用位點相對“單一”,不良反應少,目前已成為全球廣為應用的抗抑郁一線藥物。SRIs的缺點是起效慢,用藥后4~6周才產(chǎn)生明顯效果。目前常用的藥物有氟西汀、舍曲林、帕羅西汀、西酞普蘭和氟伏沙明。氟西汀為二環(huán)類化合物,1988年在美國上市,是第一個SSRI。對強迫癥也有效,國外已批準治療強迫癥。本品不良反應較少,主要有惡心,其他如頭痛、口干、失眠、皮疹等均較輕,發(fā)生率也低,故適用患者長期抗復發(fā)治療和老年抑郁癥的治療[10]。也有報道在治療不典型抑郁癥的療效上,氟西汀不如文拉法新及嗎氯貝胺。另外,氟西汀還可能通過中樞神經(jīng)的作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精神心理狀態(tài),緩解自主癥狀,間接地加速胃排空[11]。舍曲林對5-HT再攝取作用最強,選擇性高,與其他藥相互作用少,可推薦作為老年抑郁癥病人的首選用藥[12]。該藥還增加多巴胺(DA)釋放,較少引起帕金森綜合征、泌乳素增多、疲乏和體重增加。它能改善患者的認知和注意力,用于腦卒中后抑郁癥狀。氟伏沙明是唯一具有單環(huán)結構的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阻斷5-HT回收最弱,通常需較高劑量才(100mg/d以上),是該類藥物中引起性功能障礙最少的[13],也是抑郁性自殺的首選藥物。該藥無鎮(zhèn)靜或興奮、抗膽堿及抗組胺作用,對單胺氧化酶無影響,血漿t1/2=15h,常規(guī)劑量100mg/d,睡前服用。臨床經(jīng)驗顯示,它能有效治療各種類型的抑郁癥;也有報道認為,它是較好的抗強迫癥藥,并能有效治療社交焦慮癥、驚恐性障礙、軀體變形障礙。另外該藥激動DA神經(jīng)元突觸前膜上5-HT2受體,抑制DA釋放,改善妄想,故對妄想性抑郁也效。帕羅西汀較強抑制5-HT再攝取而發(fā)揮藥效,對膽堿能、組胺或腎上腺素受體的親和力低,無認知功能或精神運動性障礙。該藥特點是起效快、耐受性好,能迅速改善焦慮和失眠,對伴焦慮不寧的抑郁癥患者療效較好,對驚恐障礙和社交焦慮癥療效顯著。對伴有嚴重肝、腎損害或嚴重心臟損害的患者應限定在最低治療量。王年生[14]等利用帕羅西汀合并小劑量曲唑酮對伴有勃起功能障礙(ED)抑郁癥患者進行治療,療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但也有報道[15]在SSRI藥物中,帕羅西汀對性功能的影響最大,且性功能障礙的發(fā)生與劑量有關。帕羅汀不良反應為易出現(xiàn)視力模糊、口干、便秘、疲乏無力、體重增加和性功能障礙等。西酞普蘭對阻滯5-HT再攝取的選擇性較強,對其它神經(jīng)遞質(zhì)及其受體的影響較小,不影響認知和精神運動性行為。尤其適用于軀體疾病伴發(fā)抑郁且需多種藥物合用者,如中風后抑郁。西酞普蘭的血漿t1/2=33h,口服劑量范圍為20~60mg/d。因其在SSRI中對肝臟細胞色素P450酶的影響最小,因此幾乎沒有藥物配伍禁忌。1.5選擇性5-HT及NE再攝取抑制劑(SNRI)文拉法辛是一類新的苯乙胺衍生物,主要藥理機制為通過抑制突觸前膜對5-HT及NE的再攝取的雙重作用,增強中樞5-HT及NE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功能,發(fā)揮抗抑郁作用。研究顯示文拉法辛治療的第2周起效,而SSRIs起效時間為3~4周,提示其抗抑郁起效快[16]。文拉法辛還具有很好的抗焦慮作用,被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廣泛焦慮障礙,其快速有效的抗焦慮作用有助于早期緩解抑郁癥狀,增加患者的依從性。緩釋劑口服吸收好,相對生物利用度在96%~104%,t1/2約為15h,適用于廣泛抑郁癥病人的長期維持治療。度洛西汀作用機制與文拉法辛相似。其抗抑郁、抗焦慮療效確切,顯效時間較快,且對軀體化癥狀(如全身疼痛)改善明顯,不良反應較輕,服用簡便(日服一次),治療依從性高。若使用SSRI類或其他抗抑郁藥8周無效,換用此藥仍有較好療效[17]。1.6腎上腺素能和特異性5-HT能抗抑郁藥(NaSSA)米氮平主要作用機制為增強NE能,5-HT能的神經(jīng)功能及特異性阻滯5-HT2及5-HT3受體,拮抗中樞腎上腺素能神經(jīng)突觸前α2自身受體及異質(zhì)受體,增加5-HT及NE水平。另外其對組胺H1受體也有一定程度的拮抗作用,增強鎮(zhèn)靜作用,故有利于改善抑郁癥患者的睡眠障礙[18]。推薦的起始劑量為15mg·d-1,1次睡前服用,有效劑量為15~45mg·d-1。對于肝病,腎病和老年患者應減少用量。1.7多巴胺重攝取抑制劑(DA)[19]安非他酮抑制神經(jīng)元對DA的再攝取,對5-HT和NE的影響較小。此藥比較安全,幾乎無鎮(zhèn)靜作用和抗膽堿作用,不影響心血管系統(tǒng)和血壓,沒有性功能障礙,但可能導致激越、癲癇、幻覺等精神病癥狀的副作用。適用于對其他抗抑郁藥療效不明顯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在美國已成為抑郁癥治療的主要藥物之一[20]。1.8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NaRI)瑞波西汀是第一個完全意義上的NARI,通過抑制神經(jīng)元突觸前膜NE再攝取,增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NE功能而發(fā)揮抗抑郁作用,對5-HT沒有影響或影響較小。藥理和生理試驗表明,該藥有較弱的抗膽堿活性,對大腦中的其他受體幾乎沒有親和力;無鎮(zhèn)靜作用,不影響認知功能;與酒精無相互作用,可增加快速眼球運動睡眠潛伏期[21]。米安舍林對NE的再攝取有較強的阻滯作用,同時拮抗突觸前α受體,從而增加NE釋放,增強NE系統(tǒng)的功能。除具有抗抑郁作用外,還兼有鎮(zhèn)靜及抗焦慮作用。據(jù)報道,該藥無抗膽堿能副作用,也不產(chǎn)生明顯的心血管系統(tǒng)反應,過量應用相對安全,在監(jiān)測血象的前提下可作為治療老年抑郁癥的一線藥。米安色林特別適合伴有心臟病的抑郁癥患者或合并其他藥物治療的抑郁癥患者,也可用于治療原發(fā)性焦慮癥或伴有抑郁癥的焦慮癥[22]。馬普替林是四環(huán)結構,為抑制突觸前膜對NE再攝取的抗抑郁藥。有較強的抗抑郁、中度的抗膽堿及鎮(zhèn)靜安定作用,適用于癥狀明顯的抑郁癥。對單相抑郁效果較好,其次為雙相抑郁、神經(jīng)性抑郁。藥物起效時間比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TAC)快,不良反應較SSRI多,尤其是容易誘發(fā)癲癇,因此對合并有癲癇的抑郁癥患者應慎用。1.9其他非典型抗抑郁藥5-HT拮抗和回收抑制劑(SARI)的奈發(fā)唑酮[23],有抗抑郁和抗焦慮的雙重作用,在改善激越、睡眠障礙、自殺及性功能障礙方面有優(yōu)勢。但由于有較強的鎮(zhèn)靜作用,部分限制了該藥的實用性和患者的依從性,并且有潛在的肝損害的危險。5-HT再吸收促進劑噻奈普汀[24]作用機制為增加大腦皮質(zhì)和海馬神經(jīng)元對5-HT的再吸收。每周1次可維持治療長期抑郁癥發(fā)作患者,對單相、雙相復發(fā)性及重癥抑郁癥均有較好療效,副反應罕見,可能有頭暈、口干、胃腸不適。1.10抗抑郁天然藥物天然植物藥中具有抗抑郁活性的為數(shù)不少。路優(yōu)泰(Neuroston)[25],貫葉連翹(圣.約翰草)的提取物,是國際上第一個用于抗抑郁的天然植物藥,對輕、中度抑郁癥有顯著效果,并可改善失眠和焦慮,不良反應輕,患者能耐受。其浸膏制劑已在德國上市在德國抗輕、中度抑郁癥藥物市場約占50%。貫葉連翹是一個具有清心明目、調(diào)經(jīng)活血、止血生肌、解毒消炎多種功效的藥用植物,屬于藤黃科金絲桃屬類。據(jù)報道,在德國所有的治療抑郁癥藥物中,這一系列藥物占了臨床用藥的40%。經(jīng)過了數(shù)十項科學根據(jù)對照研究表明,貫葉連翹是通過抑制5-羥色胺的回收,抑制單胺氧化酶,作用于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來實現(xiàn)其抗抑郁作用,因此,它的抗抑郁作用是各種藥物有效成分綜合作用的結果。另外柴胡,石莒蒲,銀杏葉,刺五加通過強迫游泳模型或絕望動物抑郁模型也證明有明顯抗抑郁作用。柴胡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干燥根。柴胡皂苷是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通過強迫游泳模型初步研究了柴胡皂苷和氟西汀的抗抑郁作用,發(fā)現(xiàn)4~16mg/kg柴胡皂苷不能縮短小鼠和大鼠強迫游泳不動時間,氟西汀20~40mg/kg也不能縮短小鼠和大鼠強迫游泳不動時間,80mg/kg方有作用,而亞活性濃度的氟西汀加上柴胡皂苷能縮短小鼠和大鼠強迫游泳不動時間,說明柴胡皂苷單用難以起到抗抑郁作用,與氟西汀合用能加強其抗抑郁作用。2抑郁癥增效藥經(jīng)至少兩種不同作用機制的抗抑郁藥足量、足療程治療無效或收效甚微的難治性抑郁癥(TRD)患者通常在原有抗抑郁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一種或多種增效藥物。這種策略可增強抗抑郁藥的療效、縮短起效時間,超過半數(shù)患者可從中受益,不失為一種有價值的選擇。2.1鋰鹽加用鋰鹽是最常見的增效方案。Bschor等[26]對累計838例患者的28項研究進行薈萃分析,結果提示,加用鋰鹽約50%有效,其中20%在第1周內(nèi)顯效??梢娫撀?lián)合方案顯效快療效顯著。雖然鋰鹽的應用也受多尿、煩渴、震顫及甲狀腺功能減退等不良反應限制,但在常規(guī)抗抑郁藥治療無效時,鋰鹽常作為首選增效劑。2.2抗焦慮藥抗焦慮藥丁螺環(huán)酮可通過突觸前膜5-HT1A自身受體脫敏和突觸后5-HT1A或5-HT2下調(diào),增強5-HT能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產(chǎn)生抗抑郁作用。丁螺環(huán)酮應用初期的抗焦慮作用和繼之出現(xiàn)的抗抑郁效應是其作為“增效劑”的基礎[1]。2.3新型抗精神病藥物有研究認為,抑郁癥患者存在中腦邊緣系統(tǒng)多巴胺功能失調(diào)和受體功能低下,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具有對中腦邊緣的選擇性作用,特別是對該區(qū)域的D1或D4受體有作用,同時引起前額葉皮層的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及和/或5-HT2A的拮抗。如奧氮平,利培酮在臨床應用時都顯示抗抑郁藥合用小劑量抗精神藥比單用抗抑郁藥起效快,療效顯著,且沒有明顯增加不良反應[27]。2.4其他增效藥其他如甲狀腺素,吲哚洛爾,普拉克索的抗抑研究相對較為充分,臨床應用也相對較為廣泛[28]。3新藥的開發(fā)研究3.1P物質(zhì)多種研究認為神經(jīng)激肽尤其是神經(jīng)激肽P物質(zhì)(SP)與抑郁的發(fā)生有關,SP廣泛分布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與NKI受體結合調(diào)節(jié)情感反應[29]。默克公司于1989年報道了一種有純粹P物質(zhì)拮抗活性的化合物MK,但臨床前景不可觀,已停止研制和開發(fā)。另一種P物質(zhì)拮抗劑CP96345的化合物正在開發(fā)之中,能同時治療抑郁和焦慮,主要阻斷藍斑部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涉及情緒調(diào)節(jié)的區(qū)域)的神經(jīng)活動。3.2CRH受體拮抗劑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釋放激素CRH通過廣泛分布于中樞的CRH1受體的介導而調(diào)節(jié)機體對應激的自主神經(jīng)和情緒行為反應。CRH1受體拮抗劑可緩解CRH分泌增多產(chǎn)生的焦慮和抑郁癥狀。化合物R1-1919的Ⅱ期臨床試驗證明其有效,但由于肝毒性已經(jīng)退出臨床試驗。目前有化合物NBI-34041等正在進行1期臨床[30]。3.3谷氨酸受體拮抗劑刺激性氨基酸神經(jīng)傳導子功能失調(diào)在抑郁癥的病源學和病理生理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谷氨酸離子受體NMDA受體拮抗劑(包括美金剛、拉莫三嗪、氯胺酮)對于TRD治療有效,但尚缺大樣本臨床隨機對照研究。谷氨酸代謝受體mGlu-R受體拮抗劑MPEP,MTEP在強迫游泳和小數(shù)懸尾試驗中也獲得抗抑郁作用[31]。3.4COX22抑制劑大量資料證明抑郁癥的發(fā)生與免疫激活導致細胞因子分泌增多有關。臨床和動物實驗研究結果證明,COX-2抑制劑塞來西布作為輔助治療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抑郁或混合發(fā)作可產(chǎn)生快速抗抑郁藥的效應,其機制包括調(diào)節(jié)Thl/Th2平衡,保護神經(jīng)可塑性等方面[32]。應用抗炎治療將是抑郁癥治療的一個新途徑,但需要臨床大樣本的驗證。此外,COX-2抑制劑與心臟病和中風等副作用有關系,臨床用藥的安全性仍需進一步的研究。3.5褪黑素類似物晝夜生理節(jié)律模式的破壞已被認為是抑郁癥病理生理學中的病原學因素之一,褪黑素是一種內(nèi)源性神經(jīng)激素,參與調(diào)解哺乳動物的晝夜生理節(jié)律。Servier公司開發(fā)的agometatine即為褪黑素的萘生物(電子)等排體類似物,其以萘核取代了吲哚環(huán),使其較褪黑素更具代謝穩(wěn)定性[33]。它是下丘腦褪黑素受體的選擇性及特異性激動劑,同時又兼有弱的52HT受體競爭性拮抗。該藥對所有類型抑郁癥都有效且副作用小。結論抗抑郁藥的發(fā)展為治療抑郁癥提供了更有效的武器,但對于新型抗抑郁藥尚需積累更多的臨床資料,以便在具體應用時選擇最適宜的藥物。對于新型抗抑郁藥的研究,目前主要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1)療效方面:療效更高,作用譜更廣,包括能快速緩解自殺企圖,對焦慮癥狀與焦慮譜系障礙有效,對難治性抑郁及精神病性抑郁有效,改善睡眠障礙。起效時間提前,達到快速起效。(2)不良反應方面:減少抗膽堿作用、心臟毒性、性功能障礙、癲癇發(fā)作、過量中毒、5-HT綜合征、誘發(fā)躁狂和快速循環(huán)、突然停藥的“撤藥綜合征”。(3)藥物相互作用方面:減少藥物相互作用,注意療效與不良反應的疊加和抵消作用。(4)增加在特殊人群中應用的安全性,如老年、兒童、軀體疾病患者等[15]。參考文獻[1]王銀.抑郁癥藥物治療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藥,2010,14(2):234-236.[2]張艷平,仲伯華.5-HT重攝取抑制/5-HT-(1A)受體拮抗雙重作用抗抑郁藥研究進[J].中國新藥雜志,2008,17(160):1381-1384.[3]FlorianH,MarcusI.CentralCRHsystemindepressionandanxietyevidencefromclinicalstudieswithCRH1receptorantagonists[J].EuropeanJournalPharmacol,2008,583(2):350-357.[4]ChakiS,OkuboT,SekighchiY.Nonmonoaminebasedapproachforthetreatmentofdepressionandanxietydisorders[J].RecentPatentsonCNSDrugDiscovery,2006,1(1):1–27[5]RothermundtM,AroltV,FenkerJ,etal.Differentimmunepattersinmelancholicandnonmelancholicmajordepression[J].EurArchPsychiatryClinNeurosci,2001,251(1):90-97.[6]劉鵬,張虹,李榆梅.抗抑郁藥的發(fā)展趨勢[J].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3(4)1674-1078.[7]劉偉.新型抗抑郁藥物治療抑郁癥的用藥選擇[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7,14(11):1427-1428.[8]賴志君,盧夢婕.黛力新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J].西部醫(yī)學,2006,18(6):780-781.[9]WongEH,Sonders,AmaraSG,etal.Reboxetine:Apharmacologicallypotent,selective,andspecificnorepinephrinereuptakeinhibitor[J].BiolPsychiatry,2000,47(25):818-829[10]繩丹.新型抗抑郁藥的特點與臨床評價[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5,8(6):28-29.[11]WuCY,ChouLT,ChenHp,etal.Effectoffluoxetineonsymptomsandgastricdysrhythmiainpatientswithfunctionaldyspepsia[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3,50(49):278-279.[12]韓振杰.抗抑郁藥的臨床應用評價和展望[J].中國處方藥,2002,4(2):62-64.[13]FavaM,RankinM.SexualfunctioningandSSRIs[J].JClinPsychiatry,2002,63(S5):13-16.[14]王年生,李榮琴,陳宏,等.帕羅西汀合并小劑量曲唑酮治療伴勃起功能障礙抑郁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06,32(1):39-40.[15]鄒萬芹.新型抗抑郁藥的臨床應用及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08,19(14):1105-1107.[16]SilvestonvePH,EntsuahR,HackettD.TwoitemsontheHamiltonDepressionratingreuptakeinhibitorswiththecombinedserotonin/norepinephrinereuptakeinhibitor,venlafaxine[J].IntClinPsychopharmacol,2002,17(6):273-280.[17]FavaM.Newapproachestothetreatmentofrefractorydepression[J].JClinPsychiatry,2000,61(15):26-33.[18]Benkerto,Mullerm,SzegedIA.Anoverviewoftheclinicalefficacyofmirtazapine[J].HumPsychopharmacol,2002,17(5):23-26.[19]王歡,王月華.安非他酮與文拉法新治療抑郁癥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14(6):645-646.[20]陳玲.抗抑郁藥藥理學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07,3(10):61-62.[21]朱宇歡.新型抗抑郁藥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10(7):669-670.[22]趙靜.抗抑郁藥的應用進展[J].中國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08,7(8):54-55[23]張園.抑郁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