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統編版中考語文課內文言文《陋室銘》知識點梳理(學生版+解析)_第1頁
2025年統編版中考語文課內文言文《陋室銘》知識點梳理(學生版+解析)_第2頁
2025年統編版中考語文課內文言文《陋室銘》知識點梳理(學生版+解析)_第3頁
2025年統編版中考語文課內文言文《陋室銘》知識點梳理(學生版+解析)_第4頁
2025年統編版中考語文課內文言文《陋室銘》知識點梳理(學生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陋室銘》知識梳理

一、作者作品。

本文選自。作者,字,洛陽人,代、、

被稱為“",世稱O著有。

二、體裁。

本文體裁是“—”,是古代刻在器物之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

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與、、并稱古代議論性四大文

體。

三、內容概說。

《陋室銘》全文可以分為三層:

①開頭到“惟吾德馨”,點明全文主旨,說明“陋室”值得銘頌,不在陋,而在居“陋

室”的人品德高尚。

②從“苔痕之階綠"到''無案牘之勞形”,寫居室環(huán)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達室

主人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

③從“南陽諸葛廬”到“何陋之有”,總結全文,點明“陋室不陋”。

四、朗讀節(jié)奏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之/階綠,

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

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

五、字音字形

德馨()苔痕()鴻儒()案牘()西蜀()

六、詞語匯總。

(一)重點詞語釋義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

2、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斯是陋室。斯:

4、惟吾德馨。德馨:__________—

5、談笑有鴻儒。:鴻儒:

6、往來無白丁。白?。?/p>

7、無絲竹之亂耳。絲竹:___________—

8、無案牘之勞形。案牘:__________—

9、何陋之有?何:

(二)詞類活用

有仙則名。名:

有龍則靈。靈:

惟吾德馨。馨:

苔痕之階綠。之:

草色入簾青。青:_

無絲竹之亂耳。亂:

無案牘之勞形。勞:.

(三)古今異義

(1)無案牘之勞形。形(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

(2)惟吾德馨。馨(古義:;今義:

(3)談笑有鴻儒。鴻(古義: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

(4)無絲竹之亂耳。絲竹(古義:;今義:)

(5)可以調素琴。調(古義: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一詞多義

(1)往來:

往來無白丁

中往來種作

(2)名:

有仙則名

不能名一處也

(五)虛詞用法。

1.之

無絲竹之亂耳__________________

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

2.是

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

當是時__________________

七、特殊句式

倒裝句

何陋之有?應為:“有何陋”。

八、課文翻譯。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靈異了。這(雖)是簡陋的屋

子,只是陋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覺得簡陋)。苔痕碧綠,長到階之;草色青蔥,映入簾中。

談笑中有學識淵博的人,交往中并無沒有學問的人??梢詮椙伲喿x佛經。沒有奏樂的聲

音是耳朵受擾亂,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

子。孔子說:“有什么簡陋呢?”

九、背誦默寫:

1.本文中隱喻陋室有“名”“靈”性質的句子:

2.本文的中心句(統領全文的句子):

3.本文中寫出室外環(huán)境之優(yōu)雅的句子:

4.本文中寫出室中人交往之賢雅的句子:

5.本文中寫出室中事情趣之高雅的句子:

6.本文中體現出作者心靜如水不受干擾的句子:

7.本文中引用典故的句子:

8.本文中強調“陋室不陋”的句子:

9.文中應用虛實結合手法的句子:

中,實寫的部分是:

虛寫的部分是:

10.作者使用類比手法,與名賢自比的句子是:

11.徹底否認“陋室之陋”,起畫龍點睛作用的句子:

十、內容理解:

1.“陋室不陋”體現在哪里?

答:

2.本篇文章立意有什么特點?

答:

3.文章開頭寫“斯是陋室”,結尾又說“何陋之有”,兩者是否矛盾,為什么?

答:

4.文章開頭運用類比有什么作用?

答:

5.文章末尾運用類比有什么作用?

答:

6.分析一下“苔痕之階綠,草色入簾青”中“之”和“入”的表現力。

答:

7.文章結尾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作用?

答:

8.這是一篇駢文,當有許多對偶句,請寫出幾句。

答:

9.這篇文章幾也通篇押韻,請找出韻腳,并說說押的韻。

答:

10.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為什么?

答:

11、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答:

12、賞析語句

(1)“苔痕之階綠,草色入簾青”

(2)“淡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十一、主旨

作者通過描寫,極力形容,表達了作者—

十二、寫作特點。

1、托物言志

2、類比手法

3、多種修辭并用(比喻、擬人、對偶等)。

《陋室銘》知識梳理

一、作者作品。

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被

稱為“詩豪”,世稱劉賓客。著有《劉禹錫集》。

二、了解體裁。

本文體裁是“銘”,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之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

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與說、表、記并稱古代議論性四大文體。

三、內容概說。

《陋室銘》全文可以分為三層:

①開頭到“惟吾德馨”,點明全文主旨,說明“陋室”值得銘頌,不在陋,而在居“陋

室”的人品德高尚。

②從“苔痕之階綠”到“無案牘之勞形”,寫居室環(huán)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達室

主人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

③從“南陽諸葛廬”到“何陋之有”,總結全文,點明“陋室不陋”。

四、朗讀節(jié)奏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之/階綠,

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

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焙温校俊?/p>

五、字音字形

德馨(xin)苔痕(tdi)鴻儒(ru)案牘(血)西蜀(shti)

六、詞語匯總。

(一)重點詞語釋義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出名,有名。

2、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靈:靈驗

3、斯是陋室。斯:這。

4、惟吾德馨。德馨:品德高尚。馨,香氣。

5、談笑有鴻儒。:鴻儒:博學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

6、往來無白丁。白?。浩矫?。指沒有功名的人。

7、無絲竹之亂耳。絲竹:這里指奏樂的聲音。舌L:使……亂。

8、無案牘之勞形。案牘:指官府的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

9、何陋之有?何:什么。

(二)詞類活用

有仙則名。名:名詞作動詞,出名。

有龍則靈。靈:名詞作動詞,成為靈異。

惟吾德馨。馨:名詞活用為動詞,這里指(品德)高尚。

苔痕之階綠。之:名詞作動詞,長之。

草色入簾青。青:名詞作狀語,使……變青。

無絲竹之亂耳。亂:名詞作動詞,使……擾亂。

無案牘之勞形。勞:名詞作動詞,使……勞累。

(三)古今異義

(1)無案牘之勞形。形(古義:身體;今義:樣子)

(2)惟吾德馨。馨(古義:德行美好;今義:芳香.)

(3)談笑有鴻儒。鴻(古義:大,淵博;今義:鴻雁,書信.)

(4)無絲竹之亂耳。絲竹(古義:琴瑟簫笛等管弦樂器,這里指世俗的音樂;

今義:絲綢和竹子)

(5)可以調素琴。調(古義:彈奏;今義:調解)

(四)一詞多義

(1)往來:

往來無白?。ū硎窘煌娜耍?/p>

中往來種作(表示來來往往的人)

(2)名:

有仙則名(出名)

不能名一處也(名詞作動詞,說出)

(五)虛詞用法。

1.之

無絲竹之亂耳(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何陋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

2.是

斯是陋室(判斷詞,是)

當是時(這個、那個)

七、特殊句式

倒裝句

何陋之有?應為:“有何陋”。

八、課文翻譯。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靈異了。這(雖)是簡陋的屋

子,只是陋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覺得簡陋)。苔痕碧綠,長到階之;草色青蔥,映入簾中。

談笑中有學識淵博的人,交往中并無沒有學問的人。可以彈琴,閱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

音是耳朵受擾亂,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

子。孔子說:“有什么簡陋呢?”

九、背誦默寫:

1.本文中隱喻陋室有“名”“靈”性質的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本文的中心句(統領全文的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本文中寫出室外環(huán)境之優(yōu)雅的句子:

苔痕之階綠,草色入簾青。

4.本文中寫出室中人交往之賢雅的句子: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本文中寫出室中事情趣之高雅的句子: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6.本文中體現出作者心靜如水不受干擾的句子: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7.本文中引用典故的句子: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8.本文中強調“陋室不陋”的句子:

孔子云:“何陋之有?”

9.文中應用虛實結合手法的句子: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中,實寫的部分是: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虛寫的部分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10.作者使用類比手法,與名賢自比的句子是: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11.徹底否認“陋室之陋”,起畫龍點睛作用的句子:

孔子云:“何陋之有?”

十、內容理解:

1.“陋室不陋”體現在哪里?

答:體現在室外環(huán)境之幽雅,室中人交往之賢雅,室中事情趣之高雅。

2.本篇文章立意有什么特點?

答:本文緊緊扣住“陋室不陋”的立意,表達出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

懷。

3.文章開頭寫“斯是陋室”,結尾又說“何陋之有”,兩者是否矛盾,為什么?

答:“陋”是指房屋的形陋,“不陋”中的“陋”是鄙俗,只要室主人品德高尚,房屋就

不簡陋,緊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這雖是簡陋的屋子,只是室主人品德高尚

就不覺得簡陋。

4.文章開頭運用類比有什么作用?

答:運用類比的手法,意在說明山之名不在高而在仙,水之靈不在深而在龍,室的“陋”

不在它是否豪華富貴,而在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自然點名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德

馨”。

5.文章末尾運用類比有什么作用?

答:運用類比的手法,將歷史之諸葛亮和揚子云的居室與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們居住

的也是陋室,卻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揚天下,只要“我”繼續(xù)修身養(yǎng)性,“我”的陋室也將

被后人稱道,我本人也會和他們一樣被后人敬仰。

6.分析一下“苔痕之階綠,草色入簾青”中“之”和“入”的表現力。

答:“之”寫出了苔辭從臺階之爬到陋室,仿佛要聽主人在說什么;“入”寫出了青草仿

佛在窗口窺視主人在做什么。運用擬人的手法,把苔辭、青草寫活了,有靈性令人忘卻陋

室的簡陋,感受到春意盎然、生機勃勃,表達了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之情。

7.文章結尾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作用?

答:有什么簡陋的呢?話里含有“君子居之”的意思,強調了“陋室不陋”,表達了室主

人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