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含答案)2_第1頁
云南省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含答案)2_第2頁
云南省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含答案)2_第3頁
云南省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含答案)2_第4頁
云南省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含答案)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2024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閱卷人一、單選題得分1.雙歧桿菌和乳酸菌是人和動物腸道菌群的重要組成成員,它們能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乳酸菌和雙歧桿菌共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B.擬核是乳酸菌和雙歧桿菌的遺傳控制中心C.乳酸菌代謝產(chǎn)生的CO2可以調節(jié)腸道的pHD.乳酸菌和雙歧桿菌都是寄生在人體的異養(yǎng)菌2.動物細胞培養(yǎng)是動物細胞工程的基礎,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動物血清可避免培養(yǎng)的動物細胞出現(xiàn)貼壁生長B.制備單克隆抗體時,經(jīng)兩兩融合得到的雜交細胞都能無限增殖C.懸浮培養(yǎng)的骨髓瘤細胞可能因細胞密度過大、發(fā)生接觸抑制等因素而分裂受阻D.將從牛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細胞體外培養(yǎng)至減數(shù)分裂Ⅱ中期可與獲能的精子受精3.如圖為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家系圖,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一種病為伴性遺傳,Ⅱ5不攜帶致病基因。甲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為1/625。不考慮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及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Ⅲ1、Ⅲ2、Ⅲ4、Ⅲ5的乙病基因可能來自Ⅰ1B.Ⅱ2減數(shù)分裂可以產(chǎn)生4種基因型的卵細胞C.圖中的甲病患者全都是純合子,乙病患者全都是雜合子D.Ⅲ6與正常女性結婚生一個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為1/4164.科學家根據(jù)化石復原了九尾狐甲魚,九尾狐甲魚長約10厘米,身體除了有甲殼和典型的下歪尾外,尾鰭還具有9個手指狀的分叉,形成一排羽狀的鰭,像9條尾巴,使其能夠成為一個靈活的“游泳者”。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九尾狐甲魚發(fā)生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B.九尾狐甲魚進化過程中發(fā)生的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C.控制尾鰭形狀的基因構成了九尾狐甲魚種群的基因庫D.九尾狐甲魚羽狀尾鰭的形成體現(xiàn)了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5.熱射病,即重癥中暑,是一種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jié)功能失調的致命性疾病,患者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導致核心溫度迅速升高,從而引發(fā)器官功能障礙。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人體溫度過高使所有酶變性失活,溫度降低后即可恢復B.環(huán)境溫度超過40℃時,皮膚主要以汗液蒸發(fā)的方式散熱C.重癥中暑會引起位于大腦皮層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失調D.人體大量出汗后,機體內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將會減少6.捕蠅草每片葉子的頂端長有一個形似貝殼的小夾子,夾子里貯存有香甜的蜜汁,吸引飛蟲、螞蟻等前來吸食。當昆蟲在葉片上來回走動攝取蜜汁時會碰到觸發(fā)毛,“小夾子”就能“感知”到獵物,從而快速關閉將其夾住。當觸發(fā)毛在短時間內被連續(xù)觸碰5次以上時,捕蠅草的葉片腺體便會開始分泌消化液。下列關于捕蠅草的敘述錯誤的是()A.捕蠅草與捕食的飛蟲的組成元素完全相同B.信息在捕蠅草和飛蟲之間的傳遞是雙向的C.捕蠅草在食物鏈中所占據(jù)的營養(yǎng)級可能不止一個D.捕蠅草捕食過程中能量由低營養(yǎng)級流向高營養(yǎng)級閱卷人二、非選擇題得分7.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兩種主要終產(chǎn)物,馬鈴薯下側葉片合成的有機物主要運向塊莖貯藏,紅薯葉片合成的有機物主要運向塊根儲存,下圖1是光合作用產(chǎn)物的形成及運輸示意圖?;卮鹣铝杏嘘P問題:(1)圖1中①②過程進行的場所是。圖1葉肉細胞中有蔗糖合成,說明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單糖是。(2)研究小組對馬鈴薯部分不同葉齡葉片的凈光合速率進行了觀測,結果如圖2所示(注:d是單位“天”)。①據(jù)圖2可知,馬鈴薯不同葉齡葉片的總光合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細胞呼吸速率。②研究小組從馬鈴薯莖頂端的葉片開始向下依次編號為1~7位,對不同位置的葉片含水量進行了測定后發(fā)現(xiàn),第1~6位的葉片含水量均大于第7位葉。這可能與細胞生命歷程中的有關。第1位葉細胞中自由水的含量大于第3位葉,其原因是。8.如圖是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模式圖,其中字母A~E代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①、②代表途徑,其他數(shù)字代表能量的數(shù)值[單位:J/(cm2?a)]?;卮鹣铝袉栴}:(1)圖中B糞便中的能量屬于(填字母)流入分解者的能量。(2)草原不僅能夠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畜產(chǎn)品,還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價值。(3)在食物鏈A→B→C中,能量在B、C之間的傳遞效率是。若C同化的能量一半來源于途徑①,一半來源于途徑②,則C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為J/(cm2?a)。若食物鏈中每個營養(yǎng)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均為20%,C的食物來源一半來自途徑①,一半來自途徑②;消耗等量的A,為使C獲得更多的能量,調整C的食物來源比例,由原來的1:1調整為1:2,則調整后C獲得的能量約是調整前的倍(保留2位小數(shù))。9.類風濕關節(jié)炎(RA)是因免疫炎癥反應過強引起的關節(jié)受損而導致的一種疾病。與免疫炎癥有關的TNF—α等細胞因子有甲、乙兩大類,這兩類細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維持免疫應答的穩(wěn)態(tài)。研究人員為研究RA的發(fā)生與上述兩類細胞因子的關系,分別測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種細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結果如下圖?;卮鹣铝杏嘘P問題:(1)據(jù)圖可知,細胞因子分泌增多會導致RA。圖中抑制免疫炎癥反應的細胞因子是。(2)研究人員欲利用RA病模型大鼠檢測藥物M(可溶于生理鹽水)對RA的治療效果。他們將生理狀態(tài)相同的RA病模型大鼠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處理方案分別為,。在相同的適宜環(huán)境中,給以同樣的飼料進行喂養(yǎng)15天,提取并檢測,若,則證明藥物M對RA有一定治療效果。10.野生型果蠅為灰體,常見的隱性突變體有黃體(aa)、黑體(bb)和黑檀體(ee),其中基因e位于Ⅱ號染色體上??蒲腥藛T利用野生型、黃體、黑體及黑檀體四種純合果蠅品系進行雜交實驗。實驗一:野生型果蠅(♂)與黃體果蠅(♀)雜交,F(xiàn)1中黃體(♂):野生型(♀)=1:1;實驗二:野生型果蠅與黑體果蠅雜交得F1,F(xiàn)1自由交配,F(xiàn)2中野生型:黑體=3:1;實驗三:黑檀體果蠅與黑體果蠅雜交,F(xiàn)1全為野生型,F(xiàn)1相互交配,F(xiàn)2雌雄個體中均為野生型:黑體:黑檀體=3:1:1。不考慮變異及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卮鹣铝袉栴}:(1)實驗一中F1黃體雄果蠅和野生型雌果蠅雜交,F(xiàn)2中黃體果蠅占。(2)由實驗二可知,基因b位于染色體上。由實驗三可知,基因b和基因e位于對同源染色體上,F(xiàn)2只出現(xiàn)三種表型的原因是。(3)已知果蠅的紅眼(R)對白眼(r)為顯性,這對基因在X染色體上;長剛毛與短剛毛(M、m)、長翅與截翅(N、n)各由一對基因控制??蒲腥藛T利用純合紅眼短剛毛長翅雌果蠅與白眼長剛毛截翅雄果蠅作親本雜交得F1,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F2,F(xiàn)2中剛毛長度與翅型的表型及比例為長剛毛長翅:長剛毛截翅:短剛毛長翅:短剛毛截翅=9:3:3:1。①科研人員認為M、m基因不位于X染色體上,判斷依據(jù)是。②若僅考慮翅型和眼色,親本基因型為,F(xiàn)2中白眼截翅果蠅所占的比例是。11.二十碳五烯酸(EPA)能促進體內飽和脂肪酸代謝,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功效。研究人員利用轉基因技術從海洋生物中提取了EPA合成途徑的關鍵基因pfaB,并將其導入酵母菌內,通過酵母菌發(fā)酵生產(chǎn)EPA。圖1和圖2分別是轉基因過程中使用的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質粒?;卮鹣铝袉栴}:(1)為確保目的基因導入酵母菌后能穩(wěn)定復制和表達,需要在圖2質粒中加入(答出三點)等結構才行。若要將pfaB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可采用(填一種)法。(2)據(jù)圖可知,為了使目的基因和質粒定向連接,構建重組質粒時應選擇限制酶對基因pfaB和質粒進行切割。用PCR技術對基因pfaB進行擴增時,要向儀器中加入足量的引物(填圖1中數(shù)字),以保證擴增的正常進行。PCR緩沖液中要添加適量的Mg2+,其目的是。PCR結束后可采用瓊脂糖凝膠電泳對擴增產(chǎn)物進行鑒定,一定pH下,在電場中,DNA分子會向著的電極移動,DNA分子在凝膠中的遷移速率與(填兩種)等因素有關。(3)有人認為將基因pfaB導入大腸桿菌細胞中,無法得到具有相應生理功能的表達產(chǎn)物,其理由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BD、乳酸菌和雙歧桿菌都是寄生在人體的異養(yǎng)菌,屬于原核生物,沒有細胞核,擬核是乳酸菌和雙歧桿菌的遺傳控制中心,二者共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ABD正確;

C、乳酸菌無氧呼吸的產(chǎn)物是乳酸,不產(chǎn)生二氧化碳,C錯誤。

故答案為:C。

【分析】原核細胞、真核細胞的比較原核細胞真核細胞主要區(qū)別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遺傳物質都是DNA細胞核無核膜、核仁,遺傳物質DNA分布的區(qū)域稱擬核;無染色體有核膜和核仁;核中DNA與蛋白質結合成染色體細胞器只有核糖體,無其他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高爾基體等復雜的細胞器細胞壁細胞壁不含纖維素,主要成分是糖類和蛋白質形成的肽聚糖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真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質舉例放線菌、藍藻、細菌、衣原體、支原體動物、植物、真菌、原生生物(草履蟲、變形蟲)等增殖方式一般是二分裂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2.【答案】D【解析】【解答】A、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動物血清的目的是為了補充動物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所需的未知營養(yǎng)成分,動物血清并不能避免動物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出現(xiàn)貼壁生長現(xiàn)象,A錯誤;

B、制備單克隆抗體時,兩兩融合的B淋巴細胞不能無限增殖,B錯誤;

C、骨髓瘤細胞是癌細胞,不會出現(xiàn)接觸抑制,C錯誤;

D、體外受精時,采集的卵母細胞需要培養(yǎng)至減數(shù)分裂Ⅱ中期才可與獲能的精子受精,D正確。

故答案為:D。

【分析】1、動物細胞培養(yǎng)過程:取動物組織塊→用機械方法或胰蛋白酶處理分散成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yǎng)液中(原代培養(yǎng))→放入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貼滿瓶壁的細胞用酶分散為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yǎng)液(傳代培養(yǎng))→放入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

2、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先給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發(fā)生免疫反應,之后從小鼠脾臟中獲取已經(jīng)免疫的B淋巴細胞;誘導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利用選擇培養(yǎng)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進行抗體檢測,篩選出能產(chǎn)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即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養(yǎng);最后從培養(yǎng)液或小鼠腹水中獲取單克隆抗體。

3、體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細胞的采集和培養(yǎng)、精子的采集和獲能、受精。(1)卵母細胞的采集和培養(yǎng):①主要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處理使其超數(shù)排卵,然后從輸卵管中沖取卵子,直接與獲能的精子體外受精。②第二種方法:從已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細胞;第三種方法:是直接從活體動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細胞,叫活體采卵。(2)精子的采集和獲能:①收集精子的方法:假陰道法、手握法和電刺激法。②對精子進行獲能處理:包括培養(yǎng)法和化學誘導法。(3)受精:在獲能溶液或專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過程。3.【答案】A【解析】【解答】A、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而乙病為伴X顯性遺傳病,I1的乙病致病基因B可通過Ⅱ2傳遞給Ⅲ1、Ⅲ2,也可通過Ⅱ4傳遞給Ⅲ4、Ⅲ5,A正確;

B、依題意可知,Ⅱ2的基因型可表示為aaaXBxb,只能產(chǎn)生兩種基因型的卵細胞,B錯誤;

C、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患者全是純合子,乙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可能為純合子,也可能為雜合子,C錯誤;

D、依題意可知,Ⅱ4關于甲病的基因型可表示為1/3AA或2/3Aa,Ⅱ5不攜帶致病基因,因此,Ⅲ6的基因型為Aa的概率為(2/3)x(1/2)=1/3,甲病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為1/625,即aa的基因型頻率為1/625,則a的基因頻率為1/25,A的基因頻率為24/25。則可知人群中基因型為AA的概率為(24/25)x(24/25)、基因型為Aa的概率為2x(1/25)x(24/25),則人群中Aa:AA=1:12,則正常人群中Aa的概率為1/13,Ⅲ6與正常女性結婚患甲病的概率為:(1/13)x(1/3)x(1/4)=1/156。Ⅲ6與正常女性均不攜帶乙病致病基因,所生孩子患乙病的概率為0,因此二者結婚生一個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為1/156,D錯誤。

故答案為:A。

【分析】幾種常見的單基因遺傳病及其特點:

(1)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喝缂t綠色盲、血友病等,其發(fā)病特點: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遺傳,即男患者將致病基因通過女兒傳給他的外孫。

(2)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喝缈咕S生素D性佝僂病,其發(fā)病特點: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傳。

(3)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喝缍嘀?、并指、軟骨發(fā)育不全等,其發(fā)病特點:患者多,多代連續(xù)得病。

(4)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喝绨谆 ⑾忍烀@啞、苯丙酮尿癥等,其發(fā)病特點:患者少,個別代有患者,一般不連續(xù)。

(5)伴Y染色體遺傳:如人類外耳道多毛癥,其特點是:傳男不傳女。4.【答案】C【解析】【解答】A、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A正確;

B、基因突變是可遺傳變異的一種,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B正確;

C、種群的基因庫包含種群中所有個體的所有基因,而不是只包含了控制尾鰭形狀的基因,C錯誤;

D、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九尾狐甲魚羽狀尾鰭使其能夠成為一個靈活的“游泳者”,體現(xiàn)了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D正確。

故答案為:C。

【分析】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chǎn)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5.【答案】B【解析】【解答】A、人體溫度過高會導致酶活性降低,部分酶可能變性失活,溫度降低后也不能恢復活性,A錯誤;

B、環(huán)境溫度超過體溫,皮膚主要以汗液蒸發(fā)的方式散熱,B正確;

C、體溫調節(jié)中樞位于下丘腦,C錯誤;

D、人體大量出汗后,機體內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將會增加,D錯誤。

故答案為:B。

【分析】體溫調節(jié)過程:在寒冷環(huán)境下,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興奮,機體通過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縮,增加產(chǎn)熱量,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增多,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增多,增強細胞代謝等過程維持體溫恒定;在炎熱環(huán)境下,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興奮,機體通過皮膚血管舒張、增加血流量和汗腺分泌增強,來增加散熱,維持體溫恒定。屬于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6.【答案】A【解析】【解答】A、捕蠅草與捕食的飛蟲的組成元素不一定完全相同,A錯誤;

B、依題意可知,捕蠅草的蜜汁能吸引飛蟲,飛蟲的吸食活動也能被捕蠅草感知,說明信息在二者之間的傳遞是雙向的,B正確;

C、捕蠅草可以作為生產(chǎn)者進行光合作用,也可乙吸食花蜜的飛蟲和螞蟻為食,因此,捕蠅草在食物鏈中可能占據(jù)第一和第三等營養(yǎng)級,C正確;

D、捕蠅草捕食過程中實現(xiàn)了能量由低營養(yǎng)級向高營養(yǎng)級的傳遞,D正確。

故答案為:A。

【分析】1、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稱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起點是生產(chǎn)者,因此輸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生產(chǎn)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2、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

(1)個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

(2)種群: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

(3)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能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經(jīng)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3、組成細胞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沒有一種是細胞所特有的,這體現(xiàn)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但是不同生物間的元素含量各不相同。7.【答案】(1)葉綠體基質;葡萄糖和果糖(2)大于;細胞衰老;第1位葉的葉齡小于第3位葉的葉齡,同一生物組織中幼嫩細胞的細胞代謝旺盛,自由水比例更大【解析】【解答】(1)據(jù)圖可知,圖中的①②過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化合物的還原過程,屬于卡爾文循環(huán),卡爾文循環(huán)發(fā)生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形成的,因此圖1葉肉細胞中有蔗糖合成,說明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單糖是葡萄糖和果糖。

(2)①凈光合速率=總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圖2馬鈴薯不同葉齡葉片的凈光合速率大于0,因此說明馬鈴薯不同葉齡葉片的總光合速率大于細胞呼吸速率。

②從馬鈴薯莖頂端的葉片開始向下依次編號為1~7位,則1位的葉片是新生的葉片,7位的葉片是成熟衰老的葉片,細胞衰老后自由水減少,因此若發(fā)現(xiàn)第1~6位的葉片含水量均大于第7位葉。這可能與細胞生命歷程中的細胞衰老有關。第1位葉的葉齡小于第3位葉的葉齡,同一生物組織中幼嫩細胞的細胞代謝旺盛,自由水比例更大,因此第1位葉細胞中自由水的含量大于第3位葉。

【分析】1、光合作用過程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光反應發(fā)生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是水光解產(chǎn)生氧氣和NADPH,同時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ATP和NADPH中,暗反應又叫碳反應,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中,分為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還原兩個過程;二氧化碳與五碳化合物結合形成兩個三碳化合物叫二氧化碳固定;三碳化合物還原是三碳化合物被NADPH還原形成糖類等有機物,同時將儲存在ATP、NADPH中的化學能轉移動糖類等有機物中。

2、糖類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重要的單糖,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二糖包括蔗糖、麥芽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纖維素、糖原,蔗糖、麥芽糖、淀粉、纖維素是植物細胞特有的糖類,乳糖、糖原是動物細胞特有的糖類。

3、衰老細胞的特征:(1)細胞內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但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2)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3)細胞色素隨著細胞衰老逐漸累積;(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減慢,新陳代謝減慢。

4、代謝旺盛的細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細胞中結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環(huán)境(高溫、干旱、寒冷等)。生物代謝旺盛,結合水可轉化為自由水,使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例降低,當生物代謝緩慢,自由水可轉換為結合水,使結合水與自由水比例上升。即自由水越多,代謝越旺盛,結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強。8.【答案】(1)A(2)直接價值和間接(3)8%;20;1.29【解析】【解答】(1)根據(jù)雙箭頭和A有指向B和E的箭頭,可知A是生產(chǎn)者,B是初級消費者,C是次級消費者,D是無機環(huán)境,E是分解者。B(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屬于上一營養(yǎng)級的同化量,故B糞便中的能量屬于A(生產(chǎn)者)固定的能量,即圖中B糞便中的能量屬于A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2)草原能夠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畜產(chǎn)品,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草原還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3)能量傳遞效率指的是相鄰的營養(yǎng)級之間同化量的比值,在食物鏈A→B→C中,由B→C的能量傳遞效率是16÷200x100%=8%。若C同化的能量中一半來源①,一半來源②,C同化的能量中來源①的能量為16J/(cm2·a),來源②的能量為16J/(cm2·a),則C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為=同化量-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16+16-12=20J/(cm2·a)。設調整比例前,C獲得的能量為a,則需要A增加的能量

=1/2a÷20%÷20%+1/2a÷20%,設調整比例后,C獲得的能量為b,則需要A增加的能量=1/3a÷20%÷20%+2/3a÷20%,由于調整前后消耗等量的A,因此1/2a÷20%÷20%+1/2a÷20%=1/3b÷20%÷20%+2/3b÷20%則b/a≈1.29,故調整后C獲得的能量約是調整前的1.29倍。

【分析】1、攝入量=同化量+糞便量;

同化量=用于生長、發(fā)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

生長、發(fā)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營養(yǎng)級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能量流動效率=下一營養(yǎng)級的同化量/上一營養(yǎng)級的同化量×100%。

2、生物多樣性的價值:(1)直接價值: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yè)原料等使用意義,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等非實用意義的。(2)間接價值:對生態(tài)系統(tǒng)起重要調節(jié)作用的價值(生態(tài)功能)。(3)潛在價值:目前人類不清楚的價值。

3、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是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和營養(yǎng)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

(1)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chǎn)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生產(chǎn)者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是其他生物物質、能量的來源,主要指綠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費者加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有利于生產(chǎn)者的傳粉或種子的傳播,主要指動物,分解者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歸還無機環(huán)境,指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動物。

(2)營養(yǎng)結構是指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9.【答案】(1)TNF-α和IL-6;IL-4和IL-10(2)注射適量溶于生理鹽水的藥物M;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各組大鼠血清中TNF-α等四種細胞因子的含量;實驗組TNF-α和IL-6細胞因子的含量低于對照組或實驗組IL-4和IL-10細胞因子的含量高于對照組【解析】【解答】(1)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是因免疫炎癥反應引起的關節(jié)受損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屬于自身免疫病;題圖實驗結果顯示,健康人的TNF-a和IL-6含量較低,IL-4和IL-10的含量較高,而RA患者剛好相反,說明TNF-a和IL-6分泌增多會導致RA,而IL-4和IL-10具有抑制免疫炎癥反應作用。

(2)本實驗的目的是探究藥物M(可溶于生理鹽水)對RA的治療效果,因此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使用藥物M處理,因變量是相關細胞因子含量的變化,實驗需要遵循單一變量和對照性原則。實驗組注射適量溶于生理鹽水的藥物M,對照組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兩組使用的材料均為RA大鼠。然后在相同且適宜的環(huán)境中進行喂養(yǎng),給以同樣的飼料進行喂養(yǎng)15天,檢測各組大鼠血清中各組大鼠血清中TNF-a等四種細胞因子的含量;若結果為實驗組TNF-a和IL-6細胞因子的含量低于對照組或實驗組IL-4和IL-10細胞因子的含量高于對照組,表明藥物M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

【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舉例:風濕性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10.【答案】(1)1/2(2)常染色體或X;兩(或2);基因型為bbee的果蠅會死亡(3)如果M、m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親本果蠅基因型為XmXm與XMY,雜交后得F1,F(xiàn)1雌雄果蠅自由交配的后代為長剛毛:短剛毛=1:1,不等于3:1,與題干敘述不符;XNRXNR×XnrY或NNXRXR×nnXrY;1/4或1/16【解析】【解答】(1)①實驗一:野生型(♂)與黃體(♀)雜交,F(xiàn)1中黃體(♂):野生型(♀)=1:1,說明該性狀表現(xiàn)與性別有關,親本的基因型可表示為XaXa、XAY,則F1黃體雄果蠅的基因型可表示為XaY,其與F1野生型雌果蠅XAxa雜交,F(xiàn)2中黃體果蠅占1/2。

(2)實驗二:野生型與黑體雜交得F1,F(xiàn)1自由交配,F(xiàn)2中野生型:黑體=3:1,則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實驗三中黑檀體(BBee)與黑體(bbEE)雜交,F(xiàn)1全為野生型,F(xiàn)1相互交配,F(xiàn)2中野生型:黑體:黑檀體=3:1:1=9:3:3,據(jù)此可知基因b和基因e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F(xiàn)2只出現(xiàn)三種表型的原因是基因型為bbee的果蠅死亡。

(3)已知果蠅的紅眼(R)對白眼(r)為顯性,這對基因在X染色體上;長剛毛與短剛毛(M、m)、長翅與截翅(N、n)各由一對基因控制??蒲腥藛T利用純合紅眼短剛毛長翅雌果蠅與白眼長剛毛截翅雄果蠅作親本雜交得F1,F(xiàn)1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得F2,F(xiàn)2中剛毛長度與翅型的表型及比例為長剛毛長翅:長剛毛截翅:短剛毛長翅:短剛毛截翅=9:3:3:1。該比例說明M/m、N/n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遺傳時符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①如果M、m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親本果蠅基因型為XmXm與XMy,雜交后得F1,F(xiàn)1雌雄果蠅自由交配的后代為長剛毛:短剛毛=1:1,與事實中出現(xiàn)的3:1不符,因此,科研人員認為M、m基因不位于X染色體上。

②由于沒有統(tǒng)計F2中各種性狀的性別表現(xiàn),因而不能確定N/n所在的位置,即該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因此,若僅考慮翅型和眼色,親本基因型為XNRXNRxXnrY或NNXRXRxnnXrY,則F1的基因型為XNRXnr、XNRY或NnXRXr、NnXRY,則F2中白眼截翅果蠅(XnrY或nnXrY)所占的比例是1/2×1/2=1/4或1/4×1/4=1/16。

【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中,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遺傳給后代,同時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若遺傳時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則一定遵循分離定律,則每對等位基因的遺傳一定遵循分離定律,因此可以將自由組合問題轉化成分離定律問題進行解決。11.【答案】(1)復制原點、啟動子、終止子;農桿菌轉化或花粉管通道(2)BamHⅠ和HindⅢ;4和5;激活(耐高溫的)DNA聚合酶;與它所帶電荷相反;凝膠的濃度、DNA分子的大小和構象(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