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運動章節(jié)復習題練習_第1頁
機械運動章節(jié)復習題練習_第2頁
機械運動章節(jié)復習題練習_第3頁
機械運動章節(jié)復習題練習_第4頁
機械運動章節(jié)復習題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械運動章節(jié)復習

一、選擇題(共11題)

1、圖畫中題有李白《早發(fā)白帝城》詩句,詩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A.朝辭白帝彩云間B.千里江陵一日還C.兩岸猿聲啼不住D.輕舟已過萬重山

2、一輛汽車以30m/s的速度從A地開往B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20m/s。則汽車

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A.24m/sB.25m/sC.26m/sD.50m/s

3、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甲、乙的路程之比為4:3,運動時間之比為2:3,甲、

乙的速度之比是()

A.2:1B.8:9C.9:8D.1:2

4、甲、乙兩物體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之比為2:1,路程之比為2:3,則

甲、乙兩物體所用的時間之比為()

A.4:9B.3:4C.3:1D.1:3

5、2019年5月4日,海爾?2019青島馬拉松比賽從“五四廣場”鳴槍開跑。馬拉松

比賽全程約42km,一位男選手前半程的成績是01:20:00,全程成績是03:30:

00。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他后半程平均速度比全程平均速度大

B.他前半程平均速度比后半程平均速度大

C.他全程的平均速應大約是12m/s

D.他起跑后lh通過的路程一定是12km

6、如圖是某物體運動的s-t圖像,則圖中能與之相對應的v-t圖像是

7、用高速頻閃照相機拍攝正在做直線運動的甲、乙兩小球,得到一張頻閃照片,如圖所示,

若每詞曝光的時間間隔為0.1s,則甲球通過AB段路程與乙球通過CD段路程的過程中,

其平均速度大小關系是()

A.v甲乙B.v甲>v乙C.v甲Vv乙D.無法判斷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四次測量的數據分別為2.35cm、

2.36cm、2.36cm、2.57cm,則測量結果應記為()

A.2.41cmB.2.357cmC.2.35cmD.2.36cm

9、下列圖象中,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B.0rC.D.

10、機場周圍不介許有鳥類飛行,以免機毀人亡,這是因為()

A.以地面為參照物,鳥的速度很大

B.以機場內步行的人為參照物,鳥的速度很大

C.以停在機場的飛機為參照物,鳥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飛行的飛機為參照物,鳥的速度很大

11、某火車站并列??恐?、乙兩列火車,甲車上的乘客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所在的列車向東運動

了,關于兩列火車運動情況的說法可能的是

A.甲車不動,乙車向東B.甲車不動,乙車向四

C.甲車向西,乙車不動D.甲車向西,乙車向東

二、填空題(共6題)

1、小明在探究速度的變化時,拍攝了兩個小球運動過程的頻閃照片,如圖所示,閃光時間

間隔為1s,圖上數字為閃光時刻編號,小球A和B在從1到6這段時間間隔內的平均

速度/A_____『B;(選填“>”、“二”或“<”)。

12)4567

A???????

BL人中」十,1」}「|一1||m

?■■■■■■-111.

2)434

2、物理上常用“頻閃照相”來研究物體的運動。如圖甲,a、b是小亮兩次跑步時,照

相機記錄的頻閃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時間間隔一定,由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中記錄的時間內,(選填"a”或"b”)圖反映他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如圖乙是跑步者用隨身攜帶的手機APP軟件記錄的“配速”(配速定義:通過每公里

路程所需要的時間)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則:在和£3三個時刻中,運動得最快

的時刻是o

3、如圖所示,M、N兩個物體均做勻速直線運動,其s-t圖象如圖所示,兩者從同一地

點出發(fā),N物體先出發(fā)90m,M物體始終追N物體,則經過s能夠追上.

4、在右圖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塊的長度為

,0i2342.

5、如圖甲所示,秒表的讀數為—s如圖乙所示,物體的長度為—cm.

6、給下列長度補上合適的單位(用符號表示)

⑴一本書的厚度為8;(2)一位學生的身高為160

⑶雙人課桌的長度是120:(4)圓珠筆芯塑料管的直徑是3:

⑸乒乓球的直徑約是40;(6)教室門的寬度是0.95o

三、實驗,探究題(共2題)

1、如圖12所示是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實驗。

(1)該實驗原理是;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和;

(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選填“較大”或“較小”),原因

是:

(3)實驗時觀察到,小車沿斜面頂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運動是(選填“勻速”或

“變速”)直線運動;

(4)實驗中測得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為\八,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

度為丫3。那么,V1、V?、V3的大小關系是O

(5)實驗中若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的平均速度偏。(選填

“大”或“小”)

2、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

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1A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

(數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

(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進行速度計算的.

(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坡的坡度較—(填“大”或“小”).

(3)請根據圖中信息回答SAB二cm,VAB=m/s.

(4)由實驗看出,小車在下滑過程中是在做—運動.(填“勻速”或“變速”)

四、計算題(共4題)

1、列長200米的火車,以20m/s的速度通過600米長的大橋。

(1)火車要全部通過大橋需要多長時間?

(2)火車要全部在大橋上行駛需要多長時間?

(3)火車司機通過大橋需要多長時間?

2、下表是簡化的2018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橋G101次列車時刻表

到站時

站名出發(fā)時間里程/km

北京南06:4306:430

濟南西08:3708:41406

曲阜東09:1309:15535

(DG101次列車從北京南至曲阜東的平均速度為多少km/h?

(2)運行途中列車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完全通過長度為1600m的一座橋梁,求這列

火車的長度是多少?

3、汽車在出廠前要進行測試。某次測試中,先讓汽車在模擬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駛

500s,緊接著在模擬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駛100s。

求:(1)該汽車在模擬山路上行駛的總路程;

(2)汽車在這次整個測試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4、甲乙兩地的距離是900km,一列火車從甲地早上7:30出發(fā)開往乙地,途中??苛藥讉€車

站,在當日16:30到達乙地。列車行駛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度為400m的橋梁,

列車全部通過橋梁的時間是25s。求:

(1)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時?

(2)火車的長度是多少米?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

【詳解】

A.“朝辭白帝彩云間”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確定時間,所以沒法估計速度,故A不符

合題意;

B.“千里江陵一日還”,既能知道路程也能確定時間,所以可以估計速度,故B符合題

意;

C.“兩岸猿聲啼不住”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確定時間,所以沒法估計速度,故C不符

合題意;

D.“輕舟己過萬重山”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確定時間,所以沒法估計速度,故D不符

合題意。

故選Bo

2、A

【詳解】

設兩地的路程是s,汽車往返的平均速度

2s2s2s

V=------=----------=-------------------

4+4三+2s+s

vi%30m/s20m/s=24m/s

故選Ao

3、A

【詳解】

由題知

s*s乙=4:3%:Z乙=2:3

V=-

由2可得甲、乙的速度之比

上與2,x3=2:l

v乙s乙432

故選Ao

4、D

【詳解】

s

V=—

由速度公式2可知

4一$1X"2_S1%_21_1

h匕s2s2yl323

故選Do

5、B

【詳解】

后半程的時間為

te=t-t前=03:30:00-01:20:00=2hl0min=7800s

前半程的時間為

t前二01:20:00=lh20min=4800s

全程的時間為

t=03:30:00=3h30min=12600s

AC.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s_42000m

v=t12600s23.33m/s

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為

1x42000m

空=2________

v后=%7800s^2.69m/s

所以后半程平均速度比全程平均速度小,故AC錯誤;

s

BD.由于前半程的時間小于后半程的時間,根據v=7可知前半程平均速度比后半程平均速

度大,由于他做變速運動,所以不能確定他起跑后lh通過的路程,故B正確,D錯誤。

故選Bo

6、B

【分析】

本題考查解讀s—圖像和圖像的能力。

【詳解】

A.該圖像與速度軸平行,即時間不變化,而速度是不同的,A不符合題意;

B.該圖像為勻速直線運動,故B符合題意;

C.該圖像表示的是勻減速直線運動,C不符合題意;

D.該圖像表示的是勻加速直線運動,D不符合題意°

7、B

【詳解】

由題圖知,甲球通過AB段的時間.=0-3s,乙球通過CD段的時間[乙=0-4s,s.>sg,

S甲

曳豆包X2%X絲>1

吃二t乙二S乙.二Sg0.3s,即叫“乙,故B符合題意.

8、D

9、A

10、D

11、B

二、填空題

1、二

【詳解】

一S

由圖可知,小球A和B在從1到6這段時間間隔內運動的距離相等,時間相等,由“一7

可知,平均速度也相等,故選填二。

2、b,2

【詳解】

(1)設曝光時間間隔口由圖甲知,通過的距離s相同,a圖他所用時間為5位,b圖

s

他所用時間為3AZ,由可知,b圖反映他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配速是指跑每公里路程所用的時間,此數值越小,表示運動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越少,

s

根據7知,運動越快。由圖乙可知,才2時刻的配速值最小,其運動速度最快。

3、9

【詳解】

由ST圖象可以看出,當時間t=ls時,

M物體通過的路程s?=20m,N物體通過的路程SN二10四,

s

由V—£得,

M物體的速度:

%20m

vIs=20m/s,

N物體的速度:

SN10m

vs=£=Is=10m/s,

N物體先出發(fā)的路程:S!=90m,

設M物體追上N物體經過的時間為t2,

M物體通過的路程:

s27Mt2=20m/sXt2,

N物體通過的路程:

s'1=vNt2=10m/sXt2,

由題意知,s2-s'i=s?,

即:

=

20m/sXt2-10m/sXt290m,

解得:

t2=9s.

4-.1-.0.1cm3.15cm

5、337.5;2.50.

6、(l)mm(2)cm(3)cm(4)mm(5)mm(6)m

三、實驗,探究題

1、(1)v=s/t刻度尺秒表(2)較小斜坡坡度越大,小車運動到底端所用

時間越短,越不易計時(3)變速(4)V3>V.>V2(5)大

2、【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s

【分析】(1)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二三;

(2)若要計時方便,應使所用的時間長些;

s

(3)讀出AB段的長度和對應的運動時間,用公式計算各段的平均速度速度;

(4)讀出BC段的長度和對應的運動時間,用公式v二t計算各段的平均速度速度,根據修

和V2比較出速度大小,判斷出是勻速還是變速直線運動.

【解答】解:

SS

(1)“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V二三;故根據公式\,二三進行速度計算.

(2)若要計時方便,應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車在斜面上通過的時間更長.

(3)由圖知:AB段的距離是Si=10.0dm-6.0dmm=4.OdnF40cll1=0.4m,所用時間為3=15:35:

22-15:35:20=2s,

―L0.4m

所以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為VLJ=2s=0.2m/s;

(4)由圖知,小車通過BC走的路程S2=6.0dm-L0dmm=5.0din=0.5in,t2=15:35:23-15:

35:22=ls,

0?51n

t

在BC段的平均速度速度:v2=2=Is=0.5m/s;

由以上的計算可以看出v】Wv2,則小車在下滑過程速度越來越大,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

s

故答案為:(1)V二三;(2)??;(3)40;0.2;(4)變速.

【點評】本題考查“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一定學會讀出路程和時間,按平均速度的

s

定義代入懺工求出平均速度.

四、計算題

1、(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