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基礎 第4版教案_第1頁
機械設計基礎 第4版教案_第2頁
機械設計基礎 第4版教案_第3頁
機械設計基礎 第4版教案_第4頁
機械設計基礎 第4版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一機械設計基礎概論

1.1機械的概念

機器的特征:1、是一種人為的實物組合;2、各部分形成運動單元,各單元之間具有

確定的相對運動;3、能實現(xiàn)能量的轉換或完成有用的機械功。

當具備上述二個特征的稱為機器,僅具備前兩個特征的稱為機構。

構件:組成各個機械的各個相對運動的實物,是運動的單元體。

零件:機械中不可拆的制造單元,是機械制造中的單元體。

工作過程:活塞下行,進氣閥打開,燃氣被吸入汽缸活塞上行,進氣閥關閉,壓縮燃

氣點火后燃氣燃燒膨脹,推動活塞下行,經(jīng)連桿帶動曲軸輸出轉動活塞上行,排氣閥打開,

排出廢氣

1、機構的分析

(1)機構的結構分析

研究機構的組成原理,即機構組成的一般規(guī)律。

研究機構運動的可能性與確定性的條件。

(2)機構的運動分析

研究在給定原動件運動的條件下,機構各點的機跡、位移、速度、加速度等運動特性。

(3)機構的力分析

研究機構的各構件和運動副中力的計算、摩擦及效率問題。

2、常用機構的設計問題

主要研究: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等的設計理論和設計方法。

3、機械系統(tǒng)運動方案設計

主要研究:如何根據(jù)機器的功能來確定運動方案。

4、機械動力學問題

主要研究:機械系統(tǒng)的真實運動規(guī)律、機械的調速和機構的平衡。

1.2機械零件設計的基本準則及一般設計步驟

一、機械零件設計的基本準則

失效:機械零件由于某種原因喪失正常工作能力。

失效的形式:破壞性失效:斷裂、塑性變形、過度磨損、膠合等

暫時性失效:彈性變形,打滑等

失效原因:由于強度、剛度、耐磨性、振動穩(wěn)定性等不滿足工作要求。

設計準則:

(一)強度:體積強度、表面強度

1、體積強度

體積強度:零件在載荷作用下,如果產(chǎn)生的應力在較大的體積內,則這種應力狀態(tài)下

的零件強度稱為體積強度(簡稱強度)。體積強度不夠,會產(chǎn)生斷裂和過大的塑性變形。

其中:Q、T:零件危險界面的最大的正應力和切應力;

[同、[T]:材料的許用的正應力和切應力;

[S。]、[St]:正應力和切應力的許用安全系數(shù);

dim、dim:極限正應力和極限切應力。

2、表面強度

表面強度:若兩個零件在受載前后由點接觸或線接觸變?yōu)樾”砻娣e接觸,且其表面產(chǎn)

生很大的局部應力(稱為接觸應力).這時零件的強度稱為表面接觸強度(簡稱接觸強度]

表面強度不夠,會發(fā)生表面損傷。

表面強度:表面擠壓強度:面接觸的兩零件,受載后接觸面間產(chǎn)生的擠壓應力。擠壓

應力過大會使零件表面壓潰。

表面接觸強度:點和線接觸的兩零件,受載后零件表面的彈性變形而使點或線變?yōu)槲?/p>

小的接觸面,微小接觸面上的局部應力稱為接觸應力(變應力)。接觸應力過大會產(chǎn)生疲

勞點蝕。

,計算準則:表面擠壓強度:最大擠壓應力不超過材料的許用擠壓應力。

表面接觸強度:最大接觸應力不超過材料的許用接觸應力。

。口4[Qn]=j-]

(二)、剛度

剛度:零件在載荷作用下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

叼同

。三國設計準則:

y、ly]分別為零件的變形量和許用變形量;

0、[0]分別為零件的轉角和許用轉角;

①、[①]分別為零件的扭角和許用扭角。

注意:一般來說滿足剛度要求的零件都滿足強度要求

提高零件整體剛度的原則措施有:

1)適當增加零件的剖面尺寸;

2)合理設計零件的剖面形狀;

3)合理添置加強筋,采用多支點結構;

4)提高零件接觸表面的加工精度或經(jīng)適度跑合,以降低表面粗糙度;

5)適當增大接觸面積,以降低單位壓力等。

(三)、耐磨性

耐磨性:在載荷作月下相對運動的兩零件表面抵抗磨損的能力。

危害:過度磨損會使零件的形狀和尺寸改變,配合間隙增大,精度降低,產(chǎn)生沖擊振

動。

解決措施:限制工作面的單位壓力和相對滑動速度,選擇合適的材料及熱處理方式,

對工作面進行良好的潤滑以及提高零件表面硬度和表面質量。

注意事項:對于效率低、發(fā)熱量大,散熱條件不好的傳動要進行散熱計算。

(四)、振動穩(wěn)定性

振動穩(wěn)定性:避免使零件的固有頻率和強迫振動頻率相等或成整數(shù)倍。

產(chǎn)生原因及危害:當機器中某零件的固有頻率f和周期性強迫振動頻率fp相等或成整

數(shù)倍時,零件振幅就會急劇增大而產(chǎn)生共振,從而使零件工作性能失常,甚至引起破壞。

二、機械零件的疲勞強度

(一)、應力的特點和類型

r二

其中Gmax為最大應力,Omin為最小應力,前為平均應力,一為應力副,1應力循環(huán)特

性。

應力:靜應力:不隨時間變化的應力。(大部分的機械零件的應力狀態(tài))

變應力:隨時間變化的應力。

(二”疲勞斷裂的特征和疲勞曲線

疲勞斷裂:材料在變應力作用下,在一處或多處產(chǎn)生局部永久性累積損傷,經(jīng)過一定循環(huán)

次數(shù)后.產(chǎn)生裂紋或突然發(fā)生斷裂的過程。

特征:(1)、疲勞斷裂分兩個過程:產(chǎn)生裂紋突然斷裂;

(2)、疲勞斷裂的截面為兩個區(qū)域:表面光滑的疲勞發(fā)展區(qū)和表面粗糙的脆

性斷裂區(qū);

(3)、塑性和脆性材料的零件疲勞斷裂均為脆性突然斷裂。

(4)、疲勞強度比同樣材料的屈服點低,疲勞強度的大小與應力循環(huán)特性有關。

疲勞強度:試件經(jīng)過一定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后,不發(fā)生疲勞破壞的最大應力。用uN表示。

疲勞曲線:

1、無限壽命區(qū):當NNNO時,試件的疲勞強度不再隨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N的增加而降低,

單元二平面連桿機構

2.1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及自由度

機械一般由若干機構組成,而機構是由兩個以上有確定相對運動的構件組成的。若組

成機構的所有構件都在同一平面中運動,則稱該機構為平面機構。

一、運動副的概念

運動副:兩構件之間直接接觸并能產(chǎn)生一定相當于運動的聯(lián)接。如軸和軸承、活塞與

氣缸、車論與鋼軌,一對嚙合的齒輪。

二、運動副的分類

平面運動副:兩構件只能在同一平面相對運動的運動副。通過點、線、面接觸。

平面運動副分類:按兩構件接觸情況,常分為低副、高副兩大類。

1.低副:兩構件以面接觸而形成的運動副。

分類:轉動副、移動副

轉動副:只允許兩構件作相對轉動,又稱作錢鏈。

a)固定較鏈

b)活動較鏈轉動副

(2)移動副:只允許兩構件作相對移動。

2.高副兩構件以點或線接觸而構成的運動副。

凸輪副:

齒輪副

空間運動副:

球面副螺旋副

三、機構運動簡圖的概念

機構運動簡圖:用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簡單符號和線條代表運動副和構件,并按一定比例

尺表示機構的運動尺寸,繪制出表示機構的簡明圖形。它與原機械具有完全相司運動特性。

機構示意圖:為了表明機械的組成狀況和結構特征,不嚴格按比例繪制的簡圖。

四,平面機構運動筒圖的繪制

機構的組成:

固定件(機架):機構中支承活動構件的構件,任何機構中有且只有一個機構為機架;

原動件:機構中作月有驅動力或已知運動規(guī)律的構件;

從動件:機構中除原動件以外的所以的活動構件。

繪制機構運動簡圖的步驟:

1)分析機構的組成,確定機架、原動件和從動件;

2)由原動件開始,依次分析構件間的相對運動形式,確定運動副的類型利數(shù)目;

3)選擇適當?shù)囊晥D平面和原動件位置,以便清楚地表達各構件見的運動關系,通常

選擇與構件運動平行的平面作為投影面;

4)選擇適當?shù)谋壤?,按照各運動副間的距離和相對位置,以規(guī)定的線條和符號繪

圖。

機構運動簡圖符號

(1)轉動副

構件組成轉動副時,如下圖表示。

(2)移動副

兩構件組成移動副,其導路必須與相對移動方向一致。

1

]——I-二一I—

2

I//;///

FZ7

2

(3).平面高副

兩構件組成平面高副時.,其運動簡圖中應畫出兩構件接觸處的曲線輪廓,對于凸輪、

滾子,習慣劃出其全部輪廓;對于齒輪,常用點劃線劃出其節(jié)圓。

例:繪制下圖顆式破碎機主體機構的運動簡圖

五、平面機構的自由度計算

1、自由度:把構件相對于參考系具有的獨立運動參數(shù)的數(shù)目稱為自由度,作平面運動

的自由構件有三個自由度。

2、約束:當兩構件組成運動副后,它們之間的某些相對運動受到限制,對于相對運

動所加的限制稱為約束。每加一個約束就減少一個自由度。

平面低副:引入兩個約束,保留一個自由度

平面高副:引入一個約束,保留兩個自由度

3、機構自由度計算:機構相對于機架所具有的獨立運動數(shù)目,稱為機構的自由

度。

計算公式:F=3n-2PL-PH

其中:n:在一個機構中除機架以外的所以構件的數(shù)目。

PL:低副數(shù)

PH:用副數(shù)

例題:計算顆式破碎機的自由度。

解:F=3FI-2PL-PH

=3x3-2x4-0

=1

2.2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及應用

平面連桿機構:由若干個構件通過低副聯(lián)接而成的機構,又稱為平面低副機構。

低副機構運動具有可逆性,即不管以哪個構件為機架,以哪些構件做為原動件,各構件的

相對運動規(guī)律是不變的.

一、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

校鏈四桿機構:構件間都是轉動副的,面四桿機構。

機架:固定不動的構件。

連架桿:與機架相連的兩個構件。能繞機架做360。整周轉動的連架桿稱為曲柄。只

能在一定角度內擺動的連架桿稱為搖桿。

連桿:與機架相對的構件。

根據(jù)兩連架桿運動形式的不同,分為:曲柄搖桿機構、雙曲柄機構、雙搖桿機構。

L曲柄搖桿機構:兩連架桿中一個為曲柄而另一個為搖桿的機構。

運動:當以曲柄做為原動件時,可將勻速轉動變成從動件的擺動。如雷達天線的俯仰

角調整機構。或利用連桿的復雜運動實現(xiàn)所需的運動軌跡。如攪拌器機構。

當以搖桿為原動件時,可將往復擺動變成曲柄的整周轉動。

2.雙曲柄機構:兩連架桿均為曲柄的四桿機構。

運動:通常是主動曲柄作勻速轉動,從動曲柄做同向變速運動。如慣性篩機構。

Ofl

當雙曲柄機構的相對兩桿分別相等時,則稱為平行雙曲柄機構或平行四逅形機構。下

圖中a圖為正平行雙曲柄機構,兩曲柄的裝相相反且角速度相等,連桿做平動。B圖為反

平行雙曲柄機構,

正平行雙曲柄機構中,當兩曲柄與機架共線時:在原動件轉向不變、轉速恒定的條件

下,從動曲柄會出現(xiàn)運動不確定現(xiàn)象??梢栽跈C構中添加飛輪或使用兩組相同機構錯位排

列。

2成

3.雙搖桿機構:兩連架桿都是搖桿的機索bin=--V—

SJL11CXz

二、四桿機構的演化形式

滑塊四桿機構:含有移動副的四桿機構。

演化形式:川I柄滑塊機構、導桿機構、搖塊機構和定塊機構。

1.曲柄滑塊機構:鉉鏈四桿機構中,擴大轉動副,使轉動副變成移動副。

據(jù)滑塊往復移動的導路中心線是否通過曲柄轉動中心,曲柄滑塊機構可分為對心曲柄

滑塊機構和偏置曲柄滑塊機構。

對心曲柄滑塊機構偏置曲柄滑塊機構

特點:可以實現(xiàn)轉動和往復移動的變換。

應用:活塞式內燃機、空氣壓縮機、沖床等機械等。

2.導桿機構:

取曲柄滑塊機構的大同構件為機架而獲得的。取構件2為機架,構件3為主動件,若

13>12,導桿1作整周運動,稱為轉動導桿機構:若13<12,導桿1作往復擺列,稱為擺動

導桿機構。_

應用實例:回轉式油泵(轉動導桿機構)牛頭刨床的主體機構(擺動導桿機構)。

3.搖塊機構

取曲柄滑塊機構中的連桿3為機架而得到的。當曲柄2為原動件繞點轉動時,滑塊4

繞機架3上的錢鏈中心擺動,故稱該機構為曲柄搖塊機構或稱為擺動滑塊機構。

應用:各種擺動式原動機和工作機中。擺缸式液壓泵、卡車車箱自動翻轉卸料機構。

4.定塊機構

取曲柄滑塊機構中的滑塊4為機架而得到的。當曲柄2轉動時,導桿1可在固定滑塊

4中往復移動,故該機構稱為移動導桿機構(或定塊機構)。

應用實例:手壓抽水機、抽油泵等。

2.3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一、錢鏈四桿機構存在曲柄的條件

整轉副:在機構中,能使被聯(lián)接的兩個機構相對轉動360。的轉動副。整轉副的存在

是曲柄存在的必要條件。

錢鏈四桿機構的區(qū)別:機構中是否存在曲柄和幾個曲柄。

1、整轉副存在的條件:長度條件

若最短桿與最長桿長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兩桿長度之和,則較鏈四桿機構中必

存在整轉副且最短桿兩端的轉動副為整轉副。

即:Lmax+LminWU+L”時存在整轉副

Lmax+Lmin>U+L”時不存在整轉副

2、曲柄存在的條件:

⑴最短桿與最長桿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兩桿長度之和;

⑵連架桿與機架中必有一為最短桿。

3、錢鏈四桿機構基本類型的判別方法:

(1),若機構滿足桿長之和條件,則

1)、以最短桿的相鄰桿為機架時為曲柄搖桿機構

2)、以最短桿為機架時為雙曲柄機構

3)、以最短桿的對邊為機架時為雙搖桿機構

(2)、若機構不滿足桿長之和條件則只能成為雙搖桿機構

二、平面四桿機構的運動特性

1、平面四桿機構的極位

曲柄搖桿機構、擺動導桿機構和曲柄滑塊機構中,當曲柄為原動件時,從動件往復擺

動或往復移動,存在左、右兩個極限位置,稱為極位。

從動件處于兩個極位時,曲柄對應兩位置所夾的銳角。,稱為極位夾角;兩個極位間

的夾角中,稱為最大擺角。對擺動導桿機構,0=中。

2、急回特性:機構工作件返回行程速度大于工作行程的特性。

工作行程時:V,=C,C2/ri返回行程1寸:V2=C]C2/t2

即V2>V|

行程速比系數(shù)K:為了表示工作件往復運動時的急回程度,用V2和0的比值K來描

述。

V]%_例_180,+0

k-1

(0=180°

V2年2〃246180-0

對心曲柄滑塊機構,無急回特性,偏置式曲柄滑塊機構和擺動導桿機構恒具有急回特

性O

急回特性的作用:四桿機構的急回特性可以節(jié)省空間,提高生產(chǎn)率。

三、平面機構的傳力特性

1.壓力角a和傳動角Y

壓力角:在不計摩擦力、慣性力和重力時,從動件所受的力尸與受力點速度依所夾

的銳角ao

有效分力:Ft=Fcosa

有害分力:Fr=Fsinaa愈小,機構傳動性能愈好。

傳動角:連桿與從動件所夾的銳珀Y。丫=90。y越大,機構的傳動性能越好,設

計時一般應使Ymin240°,對于高速大功率機械應使丫min250°。

最小傳動角的位置:鐵鏈四桿機構在曲柄與機架共線的兩位置出現(xiàn)最小傳動角。

對于曲柄滑塊機構,當主動件為曲柄時,最小傳動角出現(xiàn)在曲柄與機架垂直的位置。

對于擺動導桿機構日于在任何位置時主動曲柄通過滑塊傳給從動桿的力的方向,與從

2、止點位置

止點位置:在從動曲柄與連桿共線的連個位置之一時,出現(xiàn)機構的傳動角g=0,壓力

角戶90的情況,這時連桿對從動曲柄的作用里恰好通過其回轉中心,不能推動曲柄轉動,

機構的這種位置稱為死點位置。

止點位置利弊:

利:工程上利用死點進行工作。

弊;機構有死點,從動件將出現(xiàn)卡死或運動方向不確定現(xiàn)象,對傳動機構不利。

度過止點位置的方法:

增大從動件的質量、利用慣性度過死點位置。如縫紉機的飛輪。

采用機構錯位排列的方法。如火車的車輪。

3、自鎖現(xiàn)象

自鎖: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無論驅動力(或驅動力矩)多大,都不能使原理不動的

機構產(chǎn)生運動的現(xiàn)象。

自鎖區(qū)域的大小的影響因素:摩擦的性質及摩擦因素的大小。

2.4平面四桿機構的運動設計

設計的主要任務:根據(jù)機構的工作要求和設計條件選定機構形式,并確定個構件的尺

寸參數(shù)。

基本問題:

1)、實現(xiàn)給定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如要求從動件按某種速度運動或具有一定的急回特

性,要求滿足某構件占據(jù)幾個預定位置等.

2)、實現(xiàn)給定的運動軌跡。

設計方法:

圖解法、實驗法:亙觀、簡明,但精度較低,可滿足一般設計要求。

解析法:精確度高,適用于計算機計算。

一、用圖解法設計四桿機構

1、按給定的行程速比系數(shù)K設計四桿機構

設計具有急回特性的四桿機構,一般是根據(jù)實際運動要求選定行程速比系數(shù)K的數(shù)

值,然后根據(jù)機構極位的幾何特點,結合其他輔助條件進行設計。具有急回特性的四桿機

構有曲柄搖桿機構,偏置滑塊機構和擺動導桿機構等。

已知條件:行程速比系數(shù)K搖桿長度ICD、最大擺角小。

設計步驟:

1)、按用K-l1go,計算出極位夾角0:

K+1

2)、任取固定較鏈中心D的位置,選取適當?shù)拈L度比例尺山,根據(jù)已知搖桿長度ICD

和擺角巾,作出搖桿的兩個極限位置CQ和C2D。

3)、聯(lián)接Ci、C2兩點,做C|M_LC]C2,/C|C2N=90°-0,直線C】M與C?N交于P點,

ZCiPC2=0。

4)、以PC2為直徑作輔助圓。在該圓周上任取一點A,聯(lián)接AC1AC2,則NGAC2二

0O

5)、量出AC2、AG的長度1ACJAC2。由此可求得曲柄和連桿的長度:

6)、機架的長度IAD可直接量得,再按比例尺打計算即可得出實際長度。

由于A為輔助圓上任選的一點,所以有無窮多的解,當給定一些其他輔助條件,如機

架長度、最小傳動角等,則有唯一解。

同理可設計出滿足給定形成速比系數(shù)K值的偏置曲柄滑塊機構、擺動導桿機構等。

2、按連桿的預定位置設計四桿機構

(1)按連桿的三個預定位置設計四桿機構

已知:連桿BC長度及三個位置(BCi,B2c2,B3c3)

設計步驟:

1)、選取比例尺d,按預定位置畫出BiCi,B2c2,B3c3;

2)、聯(lián)接B|B2、B2B3、C1C2和C2c3,并分別作B1B2的中垂線也2、B2B3的中垂線b23、

CIC2的中垂線C|2、C2C3的中垂線C23,b|2與b23的交點即為

圓心A,C|2與C23的交點即為圓心D。

3)、以A、D作為兩固定較鏈中心。聯(lián)接ABiGD,則AB1C1D即為所要設計的四桿

機構,各桿長度按比例尺計算即可得出。

(2)、按連桿的兩人預定位置設計四桿機構

二、用實驗法(圖譜法)設計四桿機構

連桿曲線(定義):四桿機構運動時,連桿作為平面復雜運動,對其上面任意一點都

能描繪出一條封閉曲線,這種曲線稱為連桿曲線。

原理:連桿曲線的形狀隨點在連桿上的位置和構件的相對長度的不同而不同。

方法與步驟:借用已編成冊的連桿曲線圖譜,根據(jù)預定運動軌跡從圖譜中選則形狀相

近的曲線,同時查得機構各桿尺寸及描述桿在連桿上的位置,再用縮放儀求出圖譜曲線與

所需軌跡曲線的縮放倍數(shù),

即可求得四桿機構的結構及運動尺寸。

三、用解析法設計四桿機構

設計方法:建立方程式,根據(jù)以知參數(shù)對方程求解。

已知:連桿AB和CD的三組對應位置

要求:確定各構件的長度a、b、c、d

步驟:建立坐標系xAy,和分別為AB和CD的初始角。

討論與交流

教材中本單元的練習題。

單元三凸輪及間歇運動機構

3.1凸輪機構

一、凸輪機構的應用和特點

1.應用

凸輪機構由凸輪1、從動件2、機架3二個基本構件及鎖合裝置組成。是一種高副機

構。其中凸輪是一個具有曲線輪廓或凹槽的構件,通常作連續(xù)等速轉動,從動件則在凸輪

輪廓的控制下按預定的運動規(guī)律作往復移動或擺動。

2.特點

優(yōu)點:只要適當?shù)卦O計凸輪輪廓曲線,即可使從動件實現(xiàn)各種預期的運動規(guī)律。結構

簡單、緊湊,工作可靠,應用廣泛。

缺點:由于凸輪與從動件間為高副接觸,易于磨損,因而凸輪機構多用與傳遞動力不

大的自動機械、儀表、控制機構及調節(jié)機構中。

二、凸輪機構的分類

根據(jù)凸輪及從動件的形狀和運動形式的不同,凸輪機構的分類方法有以下四種:

1.按凸輪的形狀分類

(1)盤形凸輪:如圖所示,這種凸輪是一個具有變化向徑盤形構件,當他繞固定軸

轉動時,可推動從動件在垂直與凸輪軸的平面內運動。

(2)移動凸輪:如圖所示,當盤狀凸輪的徑向尺寸為無窮大時,則凸輪相當于作直

線移動,稱作移動凸輪。當移動凸輪做直線往復運動時,將推動推桿在同一平面內作上下

的往復運動。有時,也可以將凸輪固定,而使推桿相對于凸輪移動(如仿型車削);

(3)圓柱凸輪:如圖所示,這種凸輪是在圓柱端面上作出曲線輪廓或在圓柱面上開

出曲線凹槽。當其轉動時,可使從動件在與圓柱凸輪軸線平行的平面內運動。這種凸輪可

以看成是將凸輪卷繞在圓柱上形成的。

由于前兩類凸輪運動平面與從動件運動平面平行,故稱平面凸輪,后一種我們就稱為

空間凸輪。

2.按從動件的形狀分類

根據(jù)從動件與凸輪接觸處結構形式的不同,從動件可分為三類:

(1)尖頂從動件:這種從動件結構簡單,但尖頂易于磨損(接觸應力很高),故只適

用于傳力不大的低速凸輪機構中。

(2)滾子推桿從動件:由于滾子與凸輪間為滾動摩擦,所以不易磨損,可以實現(xiàn)較

大動力的傳遞,應用最為廣泛。

(3)平底推桿從動件:這種從動件與凸輪間的作用力方向不變,受力平穩(wěn)。而且在

高速情況下,凸輪與平底間易形成油膜而減小摩擦與磨損。其缺點是:不能與具有內凹輪

廓的凸輪配對使用;而且,也不能與移動凸輪和圓柱凸輪配對使用。

3.按推桿的運動形式分類

(1)直動推桿:作往復直線移動的推桿稱為直動推桿。若直動推桿的尖頂或滾子中

心的軌跡通過凸輪的軸心,則稱為對心直動推桿,否則稱為偏置直動推桿;推桿尖頂或滾

子中心軌跡與凸輪軸心間的距離e,稱作偏距。(如上圖的a、b、c^d、e)

(2)搜動推桿:作往復擺動的推桿成為搜動推桿。(如上圖的f、g、h)

4.按凸輪與推桿保持高副接觸的方法(鎖合)分類

我們知道,凸輪機構是通過凸輪的轉動而帶動推桿(從動件)運動的。我們要采用一

定的方式、手段使從動件和凸輪保持始終接觸,從動件才能隨凸輪轉動完成預定的運動規(guī)

律。常用的方法有兩類:

1)力鎖合:在這類凸輪機構中,主要利用重力、彈簧力或其它外力使推桿與凸輪始

終保持接觸,如前述氣門凸輪機構。

2)幾何鎖合:也叫形鎖合,在這類凸輪機構中,是依靠凸輪和從動件推桿的特殊幾

何形狀來保持兩者的接觸。

將不同類型的凸輪和推桿組合起來,我們可以得到各種不同的凸輪機構。

凸輪機構設計的基本任務:根據(jù)工作要求選定合適的凸輪機構的型式及從動件的運動

規(guī)律,并合理地確定基圓等基本尺寸,然后根據(jù)選定的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設計出凸輪應具

有的凸輪輪廓曲線。其中,根據(jù)工作要求選定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乃是凸輪輪廓設計的前

提。

三、凸輪機構的工作過程

1.凸輪機構的基本名詞術語

⑴基圓、基圓半徑一以凸輪輪廓最小向徑「min為半徑所作的圓稱為凸輪的基圓,%訕

稱為基圓半徑。如圖所示。

⑵從動件推程、升程、推程運動角——從動件在凸輪輪廓的作用下由距凸輪軸心最近

位置被推到距凸輪軸心最遠位置的過程稱為從動件的推程,在推程中從動件所走過的距離

稱為從動件的行程h,推程對應的凸輪轉角3t稱為推程運動角,如圖所示。

⑶遠停程角一從動件在距凸輪軸心最遠位置處靜止不動所對應的凸輪轉角/稱為

遠停程角。

⑷回程、回程運動角——從動件在凸輪輪廓的作用下由距凸輪軸心最遠位置回到距凸

輪軸心最近位置的過程稱為從動件的回程,回中凸輪轉過的角度通稱為回程運動角,如圖

所示。

⑸近停程角——從動件在距凸輪軸心最近位置處靜止不動所對應的凸輪轉角a'稱

為近停程角。

凸輪機構的運動過程

四、從動件的常用運動規(guī)律

1、等速運動規(guī)律:是指從動件在推程或回程的運動速度為常數(shù)的運動規(guī)律。凸輪以

等角速度轉動,從動件在推程中的行程為h。從動件作等速運動規(guī)律的運動線組如圖所示。

其位移曲線為斜直線,速度曲線為平直線,加速度曲線為零線。

由圖可見,從動件在推程始末兩點、處,速度有突變,瞬時加速度理論上為無窮大,

因而產(chǎn)生理論上亦為無窮大的慣性力。而實際上,由于構件材料的彈性變形,加速度和慣

性力不至于達到無窮大,但仍會對機構造成強烈的沖擊,這種沖擊稱為“剛性沖擊''或"硬

沖因此,單獨采用這種運動規(guī)律時,只能用于凸輪轉速很低以及輕載的場合。

2、等加速等減速運動規(guī)律:是指從動件在一個行程中,前半行程作等加速運動,后半

行程作等減速運動的運動規(guī)律。

運動線圖如圖所示。其位移曲線為兩段光滑相連開口相反的拋物線,速度曲線為斜直

線,加速度曲線為平直線。作圖方法如圖所示。

3、簡諧運動規(guī)律(余弦加速度運動規(guī)律):是指從動件加速度按余弦規(guī)律變化的運動

規(guī)律。這種運動規(guī)律的運動線圖如圖所示。其位移曲線為簡諧曲線,故又稱為簡諧運動規(guī)

律,速度曲線為正弦曲線,加速度曲線為余弦曲線。

五、圖解法的原理

對于滾子從動件,則滾子中心可看作是從動件的尖頂,其運動軌跡就是凸輪的理論輪

廓曲線,凸輪的實際輪廓曲線是與理論輪廓曲線相距滾子半徑rr的一條等距曲線。

L對心式尖頂從動件

已知凸輪的基圓半徑「0,角速度3和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設計該凸輪輪廓曲線。

設計步驟:

①選比例尺山作基圜ro。

②反向等分各運動角。原則是:陡密緩疏。

③確定反轉后,從動件尖頂在各等份點的位置。

④將各尖頂點連接成一條光滑曲線。

2、滾子從動件

己知凸輪的基圓半徑ro,角速度3和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設計該凸輪輪廓曲線。

設計步驟:

①選比例尺d作基圓ro。

②反向等分各運動角。原則是:陡密緩疏。

③確定反轉后,從動件尖頂在各等份點的位置。

④將各尖頂點連接成一條光滑曲線。

⑤作各位置滾子圓的內(外)包絡線。

3、平底從動件

已知凸輪的基圓半徑「0,角速度3和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設計該凸輪輪廓曲線。

設計步驟:

①選比例尺U1作基圓r0o

②反向等分各運動角。原則是:陡密緩疏。

③確定反轉后,從動件平底直線在各等份點的位置。

④作平底直線族的內包絡線。

4、偏置式尖頂從動件

已知凸輪的基圓半徑如角速度3和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和偏心距e,設計該凸輪輪廓

曲線。

設計步驟:

①選比例尺打作基如ro;

②反向等分各運動角;

③確定反轉后,從動件尖頂在各等份點的位置;

④將各尖頂點連接成一條光滑曲線。

三、擺動從動件盤形凸輪輪廓設計

已知凸輪的基圓半徑ro,角速度3,擺桿長度1以及擺桿回轉中心與凸輪回轉中心的

距離d,擺桿角位移方程,設計該凸輪輪廓曲線。

3.2棘輪機構

一、棘輪機構的工作原理和類型

1、棘輪機構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機構組成:它主要有搖桿、棘爪、棘輪、制動爪和機架組成。彈簧使制動爪和棘輪

保持接觸。

工作過程:搖桿逆時針擺動——棘爪插入齒槽——棘輪轉過角度——制動爪劃過齒

背,搖桿順時針擺動一棘爪劃過脊背——制動爪組織棘輪作順時針轉動——棘輪

靜止不動,此當搖桿作連續(xù)的往復擺動時,棘輪將作單向間歇轉動。

2、棘輪機構的類型

分類:齒式棘輪機構、摩擦式棘輪機構

齒式棘輪機構:內嚙合、外嚙合

鋸齒型、矩形齒。

二、棘輪轉角大小的調節(jié)方法

1、改變曲柄長度:改變曲柄長度,可改變搖桿的最大擺角的大小、從而調節(jié)棘輪轉角。

2、用覆蓋罩調節(jié)轉角:在搖桿擺角中不變的前提下,轉動覆蓋罩遮擋部分棘輪,可調節(jié)

棘輪轉角的大小。

3、用雙動棘爪調節(jié)機構轉角。

三、齒式棘輪機構的特點及應用

優(yōu)點: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工作可靠,棘輪每次轉動的轉角等于棘輪齒矩角的整數(shù)倍,

廣泛用于各類機械中。

缺點:工作時沖擊較大,棘爪在齒背上滑國時會發(fā)出噪聲。適用與低速、輕載和棘輪轉

角不大的場合。

1、間歇進給式輸送:牛頭刨床進給機構,澆鑄式流水進給裝置。

2、超越運動與超越離合器:自行車飛輪。

四、摩擦式棘輪機構

摩擦式棘輪機構是依靠主動棘爪與無齒棘輪之間的摩擦力來推動棘輪轉動的,所以摩擦

力要足夠大。

3.3槽輪機構

一、槽輪機構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分類:外槽輪機構、內槽輪機構。

內嚙合棘輪機構外嚙合棘輪機構空間棘輪機構

組成:主動撥盤、從動槽輪和機架。

工作原理:撥盤以等角速度叫作連續(xù)回轉,槽輪作間歇運動。當撥盤上的圓柱銷沒有進

入槽輪的徑向槽時,槽輪的內凹鎖止弧面被拔盤上的外凸鎖止弧面卡住,槽輪靜止不動。

當圓柱銷進入槽輪的徑向槽時,鎖止弧面被松開,則圓柱銷驅動槽輪轉動。當撥盤上的

圓柱銷離開徑向槽時,下一個鎖止弧面又被卡住,槽輪又靜止不動。由此將主動件的連

續(xù)轉動轉換為從動槽輪的間歇轉動。

二、槽輪機構的特點和應用

優(yōu)點: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傳動平穩(wěn)性好,能準確控制槽輪轉動的角度。

缺點:槽輪的轉角大小不能調整,且在槽輪轉動的始、末位置存在沖擊。

應用:一般應用與轉速較低,要求間歇地轉動一定角度的分度裝置中。

3.4不完全齒輪機構和凸輪式間歇運動機構

不完全齒輪機構是由漸開線齒輪機構演變而成的間歇運動機構。屬于間歇運動機構。

一、工作原理

它與普通漸開線齒輪機構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該機構中的主動輪僅有一個或幾個齒。

當主動輪I的有齒部分與從動輪輪齒結合時,推動從動輪2轉動;當主動輪1的有

齒部分與從動輪脫離嚙合時,從動輪停歇不動。因此,當主動輪連續(xù)轉動時,從動輪獲

得時動時停的間歇運動。為防止從動齒輪反過來帶動主動齒輪轉動,應設置鎖止弧。

二、特點及應用

優(yōu)點: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傳遞力大,從動輪轉動和停歇的次數(shù)、時間、轉角大

小等的變化范圍較大。

缺點:工藝友雜,從動輪的開始和結束的瞬時,會造成較大沖擊。

應用:低速、輕載。如多工位自動、半自動機械中用作工作臺的間歇轉位機構,以

及某些間歇進給機構、計數(shù)機構等。

討論與交流

教材中本單元的練習題。

單元四帶傳動及鏈傳動

4.1帶傳動的組成、類型、特點及其應用

一、帶傳動的組成

帶傳動一般是由主動輪、從動輪緊套在兩輪上的傳動帶及機架組成。

帶的傳動過程:

原動機轉動驅動主動輪主動輪轉動帶與輪的摩擦從動輪轉動

二、帶傳動的主要類型

從傳動方式來看,主要可以分為兩種:1)摩擦型帶傳動;2)嚙合型帶傳動。

摩擦型帶傳動通常由主動輪、從動輪和張緊在兩輪上的環(huán)形傳動帶組成,由于帶已

被張緊,傳動帶在靜止時已受到預拉力的作用,帶與帶輪之間的接觸面間產(chǎn)生了正壓力。

當主動輪轉動時,依靠帶與帶輪接觸面之間的摩擦力,拖動傳動帶進而驅動從動輪轉動,

實現(xiàn)傳動。

嚙合型帶傳動由同步帶傳動,它是由主動同步帶輪、從動同步帶輪和套在兩輪上的

環(huán)形同步帶組成。

摩擦型帶傳動又可以分為:

‘平帶:工作面為內表面彎曲應力小。

V帶:工作面梯形的兩側面,傳動功率比平帶大

,多楔帶:工作面是楔開副端的側面,具有上殖個優(yōu)點。

圓形帶:牽引力小,多用于儀表和家電中。

V帶傳動的傳動能刀較大,在傳動比較大時、要求結構緊湊的場合應用較多,是帶

傳動的主要類型。

若平帶和V帶受到同樣的壓緊力帶與帶輪接觸面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也同為f,平

帶與帶輪接觸面上的摩擦力為:

Ff=2FNf=-^—=F^fv

而V帶與帶輪接觸面上的摩擦力為:'sin(°/2)

式中:人為當量摩擦系數(shù)。

普通V帶的楔角為40。,因次可以估算得人=(3.63?3.07)人也就是說,在同樣

得條件下,平帶V帶在接觸面上所受得正壓力不同,V帶傳動產(chǎn)生的摩擦力比平帶大的

多。所以一般機械中多采用V帶。

多楔帶傳動兼有平昔和V帶傳動的特點,主要用于傳遞大功率、結構要求緊湊的場

合。

圓帶傳動的傳動能刀較小,一般用于輕型和小型機械。

嚙合型傳動帶又稱為同步帶,其特點如下:

優(yōu)點:傳動比恒定,結構緊湊,帶速可達40m/s,i可達10,傳遞功率可達200Kw,

效率高,約為〃=0.98,

缺點:結構復雜,價格高,對制造和安裝要求高。

三、帶傳動的特點和應用

特點:傳動平穩(wěn),噪聲小,可緩沖吸振,有過載保護,可遠距離傳動,結構簡單,制造、安裝

和維護方便,但傳動比不準確,效率較低,壽命較短,旦對軸的壓力大,不適合用于高溫、易

爆及有腐蝕性介質的場合。

應用:摩擦帶傳動適用于傳動平穩(wěn)、傳動比要求不很嚴格及傳動中心、矩較大的場

合。常應用于傳動比不要求準確、功率尸<100kW

v=5-25m/s>傳動比*5以及有過我保護的場合。

嚙合帶傳動的同步帶傳動能保證準確的傳動比,其適應的速度范圍廣(v〈50m/s),

傳動比大(iW12),傳動效率高(n=0.98-0.99)o結構緊湊

4.2帶傳動的受力分析和應力分析

一、帶傳動的受力分析

帶必須以一定的初拉力后張緊在帶輪上。

帶傳動時,緊邊和松邊的拉力差形成有效拉力凡以傳動動力和運動。

有效圓周力久=片_乙

在帶傳動過程中,有效圓周力不能超過帶與輪面間F摩擦力綜合的極限值否則帶傳

動會發(fā)生打滑,導致傳動失效。

在帶即將打滑的臨界緊邊拉力和松邊拉力的關系符合歐拉公式:

平帶:凡b

V帶傳磊有效圓面力Fe的大小為:

表明,帶所傳遞的圓周力歹與下列因素有關:初拉力后,摩擦因數(shù)人包角

二、帶傳動的應力分析

通過分析可知,帶傳動時、帶中存在著三種應力:

由拉力產(chǎn)生的拉應刀S:

緊邊拉應力:

松邊拉應力:bi=F\/A

由離心力產(chǎn)生的粵繆應力沿2/A

由1席贏以鑫嬴.首生4底曲應力6bb

三種筋共而自0飆癱變應力條件下工作,故帶易產(chǎn)生疲勞破壞。皮帶中的

應力最大值為A2=2EhuI〃/2

max=%+,c+6bbi

最大應力出現(xiàn)點:緊邊進入主動輪的初始接觸點。

為保證帶有足夠的疲勞壽命,應使帶中的最大應力,毋小于等于帶材料的許用應力

Mo即:*〕ax=%+猿+5bbW[s]

4.3帶傳動的彈性滑動及其傳動比

帶傳動的彈性滑動和傳動比

由于帶的彈性變形而引起帶在輪面上滑動的現(xiàn)象,稱為彈性滑動。

帶傳動時,帶與輪面之間存在著彈性滑動,這使得從動帶輪的圓周速度也總是低于主

動帶輪的圓周速度w。e相對于VI的降低率稱為帶傳動的滑動率e:

從動輪的轉速為:〃儲.為dd2

L

n2=--^(1一£)i=—=-----------———

帶傳動的傳動比為:42%4”(1-£)

£隨載荷變化而變化。因是變量,故帶傳動的傳動比不準確。其值大小為

0.01-0.02,非精確計算時可以忽略其影響。彈性滑動是帶傳動所不可避免的特性,不同于

打滑失效。

Vj—v_71dMi—7idn1ddiKLi

222—1----------

da\ri\

v}ml、nx

4.4普通V帶傳動的失效形式與計算準則

一、帶傳動的失效形式

帶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

打滑:由于過載,芍在帶輪上打滑而不能正常傳動。

帶的疲勞破壞:帶在變應力狀態(tài)下工作,當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達到一定

值時,帶發(fā)生疲勞破壞,如撕裂、脫層和拉斷

二、帶傳動的設計準則

帶傳動的設計準則:

(1)、保證帶傳動不打滑;

(2)、帶在一定時限內具有足夠的疲勞強度和使用壽命,不發(fā)生疲勞破壞。

不打滑:pFv

帶的疲勞強度:%+M+%bW[s]1000

帶傳遞的功率:1(1]

F:最大的有效圓周力(Fcmax);Femax—1一=CT?A1一

v:帶速(m/s),v=ddini/(60x1000)o

帶傳動的基本額定功率Pl:當載荷平穩(wěn)、傳動比i=1和特定帶長、抗拉體材質為化

纖的條件下,求得各種卷號單根V帶所能傳遞的功率。「1、

修正公式為:[p]=(R+AP)KaK

尸件單根V帶在實際工作條件下可傳遞的額定功率(kW);Pl為單根V帶所能傳遞

的基本額定功率(kW);為iWl時單根V帶的額定功率的增量(kW),Ku為包角

修正因數(shù),K為帶長修正因數(shù)。

4.5V帶傳動的張緊、安裝和維護

一、帶傳動的張緊

張緊的目的:

1)根據(jù)帶的摩擦傳動原理,帶必須在預張緊后才能正常工作:

2)運轉一定時間后,帶會松弛,為了保證帶傳動的能力,必須重新張緊,才能正常

工作。

常見的張緊裝置有定期張緊裝置、自動張緊裝置、張緊輪張緊裝置。

張緊輪一般應放在松邊的內側,使帶只受單向彎曲。同時張緊輪應盡量靠近大輪,

以免過分影響在小帶輪上的包角。張緊輪的輪槽尺寸與帶輪的相同。

二、帶傳動的安裝和維護

1.平行軸傳動時,各帶輪的軸線必須保持規(guī)定的平行度

2.安裝皮帶時,應通過調整中心距使皮帶張緊,嚴禁強行撬入和撬出,以免損傷皮

帶。

3.不同廠家的V帶和新舊不同的V帶,不能同組使用。

4.按規(guī)定的張緊力張緊(測定方法如右圖)

5.加防護罩以保護安全,防酸、堿、油及不在60°以上的環(huán)境下工作。

6.定期對V帶進行檢查,以便及時調整中心矩和更換V帶。

4.6鏈傳動的組成、類型、特點及應用

一、鏈傳動的組成

組成:主動鏈輪、從動鏈輪、鏈條和機架。

工作原理:鏈傳動是依靠鏈輪輪齒與鏈節(jié)的嚙合來傳遞運動和動力。

二、鏈傳動的類型

按用途分:

用于起重機械和運輸機械:傳動鏈,起重鏈

用于一般機械傳動:牽引鏈:滾子鏈,套筒鏈,齒形鏈,成形鏈。

三、鏈傳動的特點和應用

特點:

1、與帶傳動相比,鏈傳動能保持準確的平均傳動比,徑向壓軸力小,適于低速情況

下工作。

2、與齒輪傳動相比,鏈傳動安裝精度要求較低,成本低廉,可遠距離傳動。

3、鏈傳動的主要缺點是不能保持恒定的瞬時傳動比。

4、鏈傳動主要用在要求工作可靠、轉速不高,且兩軸相距較遠,以

及其它不宜采用齒輪傳動的場合。

應用:

適用于兩軸線平行且距離較遠(aW8m)、瞬時傳動比無嚴格要求及工作環(huán)境

惡劣的場合,應用與農(nóng)業(yè)、采礦、冶金、石油化工及運輸機械中。

傳遞功率可達3600kW,常用lOOkW及以下;鏈速v可達30?40m/s,常用vW

15m/s;傳動比最大可達15,一般*6:沖動效率n=0.91?0.97。

4.7鏈傳動的運動不均勻性

1、鏈傳動的速度分析

鏈的平均速度為:

鏈傳動的平均傳動比為:._叢_至

鏈條較鏈A點的前進分速度:"一工一7Q4①TQ

上下運動分速度:.:

2、鏈傳動的運動不均勻性V=V'Sm/?-Sin^

由上述分析可知,鏈傳動中,鏈條的前進速度和上下抖動速度是周期

性變化的,鏈輪的節(jié)距越大,齒數(shù)越少,鏈速的變化就越大。當主動鏈輪勻速轉動

時,從動鏈輪的角速度以及鏈傳動的瞬時傳動比

都是周期性變化的,因此鏈傳動不宜用于對運動精度有較高要求的場合。鏈傳動的

不均勻性的特征,是由于圍繞在鏈輪上的鏈條形成了正多邊形這一特點所造成的,故稱

為鏈傳動的多邊形效應。其運動規(guī)律為:鏈條忽上忽下,忽快忽慢。

4.8滾子鏈傳動的結構和標準

一、滾子鏈的結構和標準

1、結構

滾子鏈是由滾子、套筒、銷軸、內鏈板和外鏈板組成;

內鏈板與套筒之間、外鏈板與銷軸之間為過盈聯(lián)接;

滾子與套筒之間、套筒與銷軸之間均為間隙配合。

滾子鏈有單排鏈、雙排鏈、多排鏈。多排鏈的承載能力與排數(shù)成正比,但由于精度

的影響,各排的載荷不易均勻,故排數(shù)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4排。

2、標準

滾子能的標記為:

鋅號排數(shù)整鏈鋅w數(shù)標準編號

例如:08A-1X88GB1243.1-83

表示:A系列、節(jié)距12.7mm、單排、88節(jié)的滾子鏈。

二、滾子鏈和鏈輪

主要參數(shù):齒數(shù)Z、節(jié)距〃和分度圓直徑d°

鏈輪的要求:

1、保證鏈條能平穩(wěn)而順利的進入和退出嚙合;

2、受力均勻,不易脫璉;

3、便于加工。

齒形:三圓弧一直線。

sin-

Z

鏈輪結構:

鏈輪的結構如.上圖。鏈輪的直徑小時通常制成實心式,直徑較大時制成孔板式,直

徑很大時,制成組合式。

鏈輪輪齒應有足夠的接觸強度和耐磨性,常用材料為中碳鋼,不重要場合則用Q235

等鋼,高速重載時采用合金鋼,低速時大鏈輪可采用鑄鐵。由于小鏈輪的嚙合次數(shù)多,

小鏈輪的材料應優(yōu)于大鏈輪,并進行熱處理。

4.9滾子鏈傳動的失效形式與設計準則

一、滾子鏈傳動的失效形式

失效形式有:鏈板疲勞破壞;滾子、套筒沖擊疲勞破壞;錢鏈磨損;錢鏈膠合;鏈

條靜力拉斷。

二、滾子鏈的設計準則

設計準則:中、高速鏈傳動(鏈速v20.6m/s),按功率曲線圖設計;

低速鏈傳動(v<0.6m/s),按鏈的靜強度設計。

對于一般鏈輪v^0.6m/s的鏈傳動,主要失效形式為鏈條疲勞或沖擊疲勞破壞,故

設計計算通常以疲勞強度為主并綜合考慮其他失效形式的影響。

討論與交流

教材中本單元的練習題。

單元五齒輪傳動

5.1齒輪傳動的特點、應用與分類

1、優(yōu)點:

(1)、使用的圓周速度,功率范圍廣(圓周速度能達到300m/s,功率可達到105kW);

(2)、傳動比準確(單級傳動比能達到或更大);

(3)、機械效率高;

(4)、工作可靠,壽命長;

(5)、可實現(xiàn)空間任意兩軸間任意軸間的運動和動力傳遞;

(6)、結構緊湊。

2、缺點:

(1)、制造、安裝精度要求高,因而成本高;

(2)、低精度齒輪傳動時噪聲和振動較大;

(3)、不宜做遠距離傳動。

3、分類:

按齒線輪廓曲線分:

■漸開線齒輪(應用最廣)

"擺線齒輪

按工作條件分:

[開式齒輪

閉式齒輪

5.2漸開線的形成原理和基本性質

??、漸開線的形成和基本性質

1、漸開線的形成:

如圖所示,當直線NK沿一圓作純滾動時,直線上任意一點K的軌跡稱為該圓的漸

開線。該圓稱為漸開線的基圓,半徑用rb表示,直線NK稱為漸開線的發(fā)生線。

2、性質:

(1)、發(fā)生線在基圓上滾過的長度等于基圓上被滾過的弧長,

即NK=NA;

(2)、發(fā)生線NK是漸開線在任意點K的法線;

(3)、漸開線齒廓上任意點的法線與該點的速度方向所夾的銳角。k稱為該點的壓

力角,rk越大,Qk越大。反之越小,基圓上的壓力角等于零。

分類名稱特點90應用

網(wǎng)街輪抬向相反.匏曲q軸戰(zhàn)平行?工作M

無“內力

外事會直

?合度較小.傳動平■件較差?承?俺力發(fā)

悔礴住的匏

傳動

,用于速度較低的傳動.尤其運用于受,

箱的怏檔恒電

平街

96

行柱網(wǎng)內輪找向相同

內噌合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