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園林綠化精細化養(yǎng)護管理標準》 報批稿_第1頁
《城市園林綠化精細化養(yǎng)護管理標準》 報批稿_第2頁
《城市園林綠化精細化養(yǎng)護管理標準》 報批稿_第3頁
《城市園林綠化精細化養(yǎng)護管理標準》 報批稿_第4頁
《城市園林綠化精細化養(yǎng)護管理標準》 報批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

DB37/T××××-××J××××-××××

城市園林綠化精細化養(yǎng)護管理標準

Urbanlandscapingrefinedmaintenance

managementstandards

(報批稿)

××××-××-××發(fā)布××××-××-××實施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

聯(lián)合發(fā)布

山東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1總則

1.0.1為進一步提高全省城市園林綠地養(yǎng)護管理水平,鞏固和提升綠化建設成

效,促進養(yǎng)護管理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精細化,制定本標準。

1.0.2本標準適用于城鎮(zhèn)規(guī)劃區(qū)內綠地的養(yǎng)護及管理工作。

1.0.3園林綠化精細化養(yǎng)護管理除應符合本標準外,尚應符合國家和山東省現(xiàn)

行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

1

2術語

2.0.1精細化養(yǎng)護finegreenspacemanagement

精細化養(yǎng)護是建立在常規(guī)養(yǎng)護管理的基礎上,按照標準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

的思路,通過細化分工,細致管理。實現(xiàn)城市綠化養(yǎng)護工作的全方位覆蓋、高效

能管理、合理化成本的城市綠化養(yǎng)護管理行為。

2.0.2生長勢plantvigor

植物生長的強弱程度,泛指植株的生長速度、干皮和莖葉的色澤及質地所表

明的健康程度、植株茁壯程度、分蘗或分枝的繁茂程度等。

2.0.3短截pruningbycuttingback

在樹木一年生枝條上選留方向、位置合適且飽滿的芽后剪去枝條一部分的修

剪方法。

2.0.4返青水wakingupdormantplantbyproperwatering

為促進植物正常發(fā)芽生長,在土壤化凍后、萌芽返青前對植物進行的灌溉。

2.0.5追肥addingfertilizer

植物種植或栽植后,為彌補植物所需各種營養(yǎng)元素的不足而追加施用的肥

料。

2.0.6封凍水deepwateringbeforefreeze

為植物安全越冬,在土壤封凍前對植物進行的灌溉。

2.0.7冠下緣線crowndescenderline

由同一道路中每株行道樹樹冠底部緣線形成的線條。

2.0.8大樹large-sizedtrees

落葉和闊葉常綠喬木符合胸徑在20cm以上,針葉常綠喬木符合株高在6m

以上或者地徑在18cm以上的樹木均屬于大樹。

2

3基本規(guī)定

3.0.1園林綠化養(yǎng)護工作包括植物精細化養(yǎng)護、其他養(yǎng)護措施、智慧養(yǎng)護、綠

地精細化管理四方面。

3.0.2植物精細化養(yǎng)護工作應包括修剪、灌溉與排水、施肥、有害生物防治、

中耕除草、植物防護等。

3.0.3綠地精細化管理工作應包括植物種植調整、綠地清理保潔、附屬設施管

理、景觀水體、廢棄物處置、檔案管理、安全保護等。

3.0.4綠地養(yǎng)護質量,根據(jù)園林綠化精細化養(yǎng)護管理水平,分為一級養(yǎng)護管理、

二級養(yǎng)護管理、三級養(yǎng)護管理。

3.0.5植物精細化養(yǎng)護類別按照喬木、花灌木、花卉、草坪、綠籬、藤本植物、

水生植物、竹類等不同養(yǎng)護種類進行劃分。

3.0.6在養(yǎng)護管理過程中,應根據(jù)植物生物學特性、生長階段、生態(tài)習性、景

觀功能要求及栽植地區(qū)氣候特點等選擇相對應的養(yǎng)護措施。

3

4植物精細化養(yǎng)護

4.1一般規(guī)定

4.1.1植物養(yǎng)護中包括的植物類型分別為喬木、花灌木、花卉、草坪、綠籬、

藤本植物、水生植物、竹類等。

4.1.2各植物類型在養(yǎng)護中涉及的技術措施主要有修剪、灌溉與排水、施肥、

有害生物防治、中耕除草、植物調整與補植、植物防護等。

4.1.3古樹名木的養(yǎng)護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城市古樹名木養(yǎng)護和復壯工程技

術規(guī)范》GB/T51168的有關規(guī)定。

4.2喬木、花灌木

4.2.1喬木修剪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根據(jù)樹木生物學特性、生長階段、生態(tài)習性、景觀功能要求及栽培地區(qū)

氣候特點,選擇適當?shù)臅r期和方法進行修剪;

2修剪樹木前應制定修剪技術方案,包括修剪時間、人員安排、工具準備、

施工進度、枝條處理、現(xiàn)場安全等,做到因地制宜,因樹修剪,因時修剪;

3應遵照先整理,后修剪的程序,先剪除枯死枝、病弱枝,其他枝條再按

照由主枝的基部自內向外逐漸向上的順序進行修剪;

4剪、鋸口應平滑,留芽方位正確,切口應在切口芽的反側一般側呈45°

傾斜;進行枝條短截時,所留剪口芽應能向所需方向生長,剪口位置應在剪口芽

上1cm處;直徑達到2cm及以上的剪鋸口應進行涂抹傷口愈合劑等保護處理;

5修剪工具應定期消毒;

6喬木修剪主要修除徒長枝、病蟲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細弱枝、

傷枝及枯枝和爛頭;

7主干明顯的樹種,應注意保護中央領導干,原中央領導干受損時應及時

更新培養(yǎng)領導干;

8針葉樹應剪除基部影響景觀和安全的垂地枝條,隨樹木生長可根據(jù)需要

逐步適當提高分枝點,闊葉樹的修剪根據(jù)樹形和栽植方式采用相應的修剪方式;

9針葉樹中主軸生長優(yōu)勢的松柏類、杉類等,應保持自然樹形,保護中央

領導枝,只剪除病蟲枝、枯死枝。

10針葉樹疏剪應留1cm~2cm樹枝存留;簇生或輪生枝應先修剪部分枝條,

待修剪枝條剪口愈合后再剪其余部分。

11群植或片植喬木應適時修剪主干下部側生枝,逐步提高分枝點。相同樹

種分枝點的高度應大體一致,林緣樹分枝點應適當?shù)陀诹謨葮淠尽?/p>

12道路兩側喬木樹冠下緣線的高度應保持基本一致,不影響車輛行人通

4

行;

13路燈、交通信號燈、架空線、變壓設備等附近的喬木枝葉應定期修剪,

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城市道路綠化規(guī)劃與設計規(guī)范》CJJ75-97的有關規(guī)定。

4.2.2花灌木類修剪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主干式花灌木,應保持內高外低、主干明顯,外形自然豐滿;叢生式灌

木,應主干分明,無雜亂分支;單一樹種灌木叢,應保持內高外低或前低后高形

態(tài);多品種的灌木叢,應突出主栽品種,不同品種植物灌叢高度錯落有致,外輪

廓清晰可辨,線條自然流暢;造型的灌木叢,應使外形輪廓清晰,外緣枝葉緊密;

2短截突出灌叢外的徒長枝,應使灌叢保持整齊均衡,下垂枝、病枝、弱

枝、死枝及地表萌生的雜亂蘗枝應及時疏剪;

3栽植多年的叢生灌木應逐年更新衰老枝,疏剪內膛密生枝,培育新枝,

有主干的灌木,每年應交替回縮主枝,控制樹冠,防止樹勢上強下弱;

4花落后形成的殘花、殘果,若無觀賞價值或其他需要的宜盡早剪除;

5觀花、觀果的灌木,修剪除按以上要求或景觀設計要求操作外,還應根

據(jù)開花、坐果習性適時修剪,并注意保護和培養(yǎng)花果枝條;

6春季開花灌木,在冬季修剪時,以整形修剪為主,對于生長健壯枝條進

行短截,應在1/3處~2/3處保留健壯花芽,剪除上部弱枝;

7夏季開花灌木,應以輕剪為主,達到通風透光的目的;冬季修剪應以剪

除殘果,疏剪過密枝,短截開花枝條為主;

8一年可多次開花灌木,應在花落后及時剪去敗花殘果,針對觀果灌木在

花后修剪時,應適當疏果、疏枝;

9多年生枝條開花灌木,應注意培育和保護老枝,剪除干擾樹形并影響通

風透光的過密枝、弱枝、枯枝或病蟲枝,逐步培育新枝更替老枝。

4.2.3喬木、花灌木修剪的安全管理措施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作業(yè)機械應確保保養(yǎng)完好,運行正常;修剪工具應堅固耐用,防止誤傷,

動力修剪工具應有安全防護部件;

2風力超過4級時,不應上高樹修剪作業(yè);

3樹上高空作業(yè)時,作業(yè)工人應佩戴安全帽和防護繩,截除大枝應有專業(yè)

人員指揮操作,沿樹緣線放置安全錐及警示標志;

4上樹梯子應堅固,立地應穩(wěn),單面梯應與樹身捆住,人字梯中腰應用繩

拴好,角度應適當。5級以上大風不應上高樹修剪;

5修剪后的枝條應隨修剪隨清理;設備擺放應整齊,不應影響交通;

6使用直爬梯進行攀登作業(yè),超過2m時應加設安全帶、防護圈等措施;

7在高壓線附近作業(yè),應注意安全,避免觸電,需要時請供電部門配合,

5

定期修剪高壓通道下的植物時,應按照現(xiàn)行國家標準《城市電力規(guī)劃規(guī)范》GB/T

50293的有關規(guī)定控制植物高度;

8使用園林機械符合環(huán)保標準要求。

4.2.4喬木、花灌木灌溉與排水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根據(jù)樹木苗源地地區(qū)氣候特點、土壤性質、植株需水等情況,適時、

適量、以適宜的方式進行灌溉和排水;

2灌溉的水量應稍大于園林植物的日蒸騰量;

3灌溉用水水質應滿足樹木生長發(fā)育需求,不得使用含有融雪劑的積雪補

充土壤水分;

4應采用節(jié)水灌溉設備和措施,并根據(jù)季節(jié)與氣溫調整灌溉量與灌溉時間;

5噴灌或滴灌系統(tǒng)應經常檢查,確保運轉正常,噴灌噴水的有效范圍應與

園林植物的種植范圍一致;

6用水車澆灌樹木時,應接軟管,進行緩流澆灌,保證一次澆足澆透,不

應使用高壓水流,不宜在交通繁忙期進行;

7一天中灌溉的時間應根據(jù)季節(jié)與氣溫決定。夏秋高溫季節(jié),不宜在烈日

當頭的中午噴灌或灑灌,應在10時之前或16時之后進行;

8夏季干燥時,易受日灼的樹種應適當進行葉面和枝干噴霧;

9新植樹木應在連續(xù)5年內充足灌溉,土質保水力差或根系生長緩慢樹種,

可適當延長灌水年限;

10澆水樹堰高度不應低于10cm,樹堰直徑,有鋪裝地塊的以預留池為準,

無鋪裝地塊的,喬木應以不小于樹干胸徑10倍,或樹冠垂直投影的1/2,且不

小于0.8m為準,并保證不跑水、不漏水;

11暴雨后應及時排除樹木根部周圍的積水??刹捎瞄_溝、埋管、打孔等排

水措施及時對綠地和樹池排澇。綠地和樹池內積水不應超過24h;

12冬季應適時澆灌封凍水,并澆足澆透。

4.2.5喬木、花灌木施肥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宜根據(jù)樹木生長需要和土壤肥力情況,合理進行施肥;

2宜使用衛(wèi)生、環(huán)保、長效的肥料,以有機肥料為主,無機肥料為輔;避

免長期在同一地塊使用同一種化學肥料;

3宜根據(jù)樹木種類采用溝施、撒施、環(huán)施、穴施、孔施或葉面噴施等施肥

方式;環(huán)施應在樹冠正投影線外緣,深度和寬度宜為30cm~35cm。溝施、撒施

或穴施均應在施肥后進行一次灌溉。撒施應避免將肥料撒到葉片上;

4每年宜施肥2次~4次,春秋兩季是重點施肥時期,秋季施肥不應晚于

10月份。觀花木本植物應分別在花芽分化前和花后各施肥一次;

6

5根外追肥宜在早上10時之前或傍晚時進行,濃度一般不宜大于3‰。

4.2.6喬木、花灌木有害生物防治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做到安全、經濟、及時、有效;

2采用生物防治手段,保護和利用天敵,結合昆蟲的趨光性,利用黑光燈

殺滅有害昆蟲以達到減少蟲害的目的;

3應及時有效地采取物理防治手段,結合修剪技術剪除病蟲枝,并集中燒

毀;

4采用化學防治時,應選擇符合環(huán)保要求的農藥。注意不同藥劑的交替使

用;

5應注意因干旱、澇、冷凍、日灼、風害、缺肥等所致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6應按照農藥操作規(guī)程進行作業(yè),噴灑藥劑時應避開人流活動高峰期,作

業(yè)人員應做好防護措施。

4.2.7喬木、花灌木中耕除草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喬木、花灌木生長期,應經常進行中耕,以不影響根系和損傷樹皮為限,

深度宜5cm~10cm,使表層種植土壤保持疏松,并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氣性;

2干旱時淺鋤,防止水分過多蒸發(fā);水澇時,應適當深鋤,防止土壤板結,

加快土壤水分的蒸發(fā);

3根據(jù)植物的種類及所處的生長階段不同,應采用手工拔除、物理或化學

除草方法進行;

4除雜草應避免植物的根系受到傷害或裸露;

5使用化學方法除雜草時,應根據(jù)所栽培的園林植物和雜草種類的不同,

選擇適當?shù)乃巹?,嚴格按照說明操作。并不應將藥劑飄散到園林植物的葉片和嫩

枝上;

6對喬木、花灌木樹堰的中耕應保證樹堰的完整性和統(tǒng)一性。

4.2.8樹木的調整與補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發(fā)生以下情況應進行調整:

1)因植株過密需要進行移植或間伐;

2)對人或建筑物構筑物構成危險的植株的去除;

3)城鎮(zhèn)建設所必需的樹木移植;

4)自然死亡樹木、枯枝去除;

5)對生長環(huán)境不適或與周圍環(huán)境不協(xié)調的樹木移植與補植。

2補植與改植時,應選用與原有種類一致,且規(guī)格、樹形相近的樹木。

4.2.9喬木、花灌木的防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汛期或臺風來臨前應對淺根性、樹冠龐大、枝葉過密等抗風能力弱的喬

7

木進行加固或修剪,并針對易積水的綠地及時采取防澇措施;

2寒冷天氣,易受低溫侵害的植物應采取搭設風障、主干涂白、纏繞草繩

或無紡布、根基部培設土堆等防寒措施。降雪地區(qū)主要路段可結合防寒設置圍擋,

防止融雪劑危害植物;

3高溫天氣,易受高溫危害的樹木應避免太陽直射,采取遮陰、纏草繩、

地面噴水等降溫措施預防日灼;

4應及時清除對樹木有害的寄生植物及雜草;

5樹體上的孔洞應及時使用具有彈性的環(huán)保材料填充封堵,填充材料的表

面色彩、形狀及質感宜與樹干相近。

4.2.10喬木、花灌木的養(yǎng)護質量等級標準應符合本標準附錄A的規(guī)定。

4.3花卉

4.3.1花卉養(yǎng)護修剪的方法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根據(jù)分枝特性應適時摘心擴大株冠;觀花植株應適時摘除過早發(fā)生的花

蕾或過多的側蕾。葉片過密影響開花結果時應摘去部分老葉和過密葉。花謝后應

及時去除敗花、殘果和枯葉;

2宿根花卉根據(jù)生長習性和用途應適時摘心、除芽。休眠期應及時剪除殘

留的枯枝、枯葉,生長初期應及時剪除多余萌蘗。栽植多年后適時分株栽植;

3球根花卉根據(jù)不同的品種,花后及時清理種球,選擇合適場所進行儲存;

4修剪不宜在雨后立即進行。

4.3.2花卉灌溉與排水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澆水應避免沖刷花朵;淺根性花卉澆水時應避免沖刷植物根系。干燥炎

熱時應及時分時段澆水,寒冷地區(qū)的宿根花卉應注重返青水、封凍水的澆灌時期

和灌水量;

2草花澆水應做到見干即澆。在春季、夏季應避開中午炎熱時間段,宜安

排在清早和傍晚時分進行澆水;

3排水設施應維護完好,并注意及時排澇。

4.3.3花卉施肥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根據(jù)不同植物種類(品種)的生長期和開花期進行適當追肥,通常每

個生活周期內應重點追肥1次~2次;

2追肥宜采用緩釋性的長效肥料,也可采用水肥,必要時進行葉面追肥;

3花卉發(fā)芽展葉后及花后,宜使用氮肥,促進植物枝葉生長;花前使用磷

鉀肥,促進植物成花;開花期不宜施肥,避免落蕾、落花、落果;

4在更換時令草花地栽植時,對土壤宜使用草炭土進行有機質補充,并進

行土壤殺蟲滅菌,保證新植株的正常生長。

8

4.3.4花卉有害生物防治,應符合本標準第4.2.6條的規(guī)定。

4.3.5花卉中耕除草的原則、時期、方法,應符合本標準第4.2.7條規(guī)定。

4.3.6花卉的補植應在生長季及時清理死株,并按原品種、規(guī)格補植,一、二

年生花卉花謝后失去觀賞價值的應及時更換,保證良好的景觀效果。

4.3.7冬季,草本花卉可用覆蓋塑料薄膜、培土等方式進行防護。

4.3.8花卉的養(yǎng)護質量等級標準應符合本標準附錄B的規(guī)定。

4.4草坪

4.4.1草坪修剪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草坪草應保持干爽,正午、陰雨天、病害流行期不宜修剪;

2草坪修剪前應進行場地清理,清除草坪上的石礫、樹枝等雜物,防止損

壞機械刀口,修剪前應對刀片進行消毒;

3每年宜采取疏草、打孔、劃條、刺孔等措施,清除枯草層,打孔后清除

打出的芯土、草根,并及時填營養(yǎng)土或沙粒,加快根系萌發(fā);

4每次修剪高度原則上剪掉的部分不應超過葉片自然高度的1/3,避免過

低修剪傷及生長點,入冬后最后一次修剪也不宜過低,宜保護根部順利過冬;

5同一草坪,應避免多次在同一行列、同一方向修剪;

6適時修剪,防止草坪抽穗,修剪下的草屑應及時清理;

7草坪和其他植物界線應清晰,邊緣部分進行切草邊作業(yè),邊線應順暢,

與植物帶間距不應大于10cm;

8草坪修剪應按合理程序進行,遇到有病害的草坪應進行隔離修剪,剪下

的草屑應集中處理。

4.4.2草坪灌溉與排水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高溫干旱季節(jié)每3天~5天早晚各澆1次透水,濕潤根部達10cm~15cm;

其他季節(jié)宜根據(jù)栽植土壤保水性能適時澆灌,保持土壤有一定的濕度,地面不能

有超過1h的積水,雨季應注意排水;

2在冬季應根據(jù)天氣和溫度情況適時澆水;易發(fā)生病害的季節(jié),不宜傍晚

澆水,宜在上午沒有露水時澆;剛修剪完的草坪,不宜立即澆水。

4.4.3草坪施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宜在修剪3天~5天后進行,施肥應均勻,施肥后及時灌水;

2每年4月至8月應重點施肥,必要時可進行根外追肥;

3生長季節(jié)草坪草色澤暗淡、發(fā)黃、老葉枯死時需補充氮肥;葉片發(fā)紅或

呈暗綠色時應補磷肥;植株節(jié)間縮短、葉脈發(fā)黃、老葉枯死時,應補鉀肥;干旱

季節(jié)草坪應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春季、秋季施肥,以氮、鉀肥為主;夏季以

鉀肥為主,少施氮肥。

9

4.4.4化學除草應經小面積試驗后尚可大面積應用。手工拔草或除草應將雜草

連根清除。雜草過多又無法除去時,或草坪已不適應環(huán)境時,應及時更新或重建。

4.4.5使用剪草機(車)、割灌機、打孔機、疏草機等機械前,應按照相應的

規(guī)程操作;大型機械使用過程中,應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圍合與警示。

4.4.6三年生以上草坪應根據(jù)生長狀況適時打孔,應及時清除打出的芯土、草

根,并撒入營養(yǎng)土或沙粒。

4.4.7損壞或死亡的草坪部分應選用與原種類相同的草坪草進行補植。

4.4.8草坪的病害防治應以促壯和預防為主,草坪每次修剪后應噴施一遍殺菌

藥進行病害預防,成坪草坪莖葉噴霧或灌根的首次施藥,宜選擇在春末或夏初。

4.4.9草坪的養(yǎng)護質量等級標準應符合本標準附錄C的規(guī)定。

4.5綠籬

4.5.1綠籬養(yǎng)護修剪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綠籬的修剪應輪廓清晰、線條流暢、基部飽滿,相同品種高度一致,不

同品種錯落有致,側面上下垂直或上窄下寬,每年整形修剪次數(shù)不限,不應有超

過10cm的徒長枝;

2道路交叉口及分車綠化帶中的綠籬修剪高度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城市

道路綠化規(guī)劃與設計規(guī)范》CJJ75-97的規(guī)定;

3生長旺盛的綠籬植物每年整形修剪不少于4次,生長緩慢的綠籬植物每

年整形修剪不少于2次;

4綠籬每次修剪應適當控制高度,同前一次修剪基本保持一致;

5修剪后殘留綠籬面的枝葉應及時清除干凈。

4.5.2灌溉與排水應符合本標準第4.2.4條的規(guī)定。

4.5.3施肥方式、方法應符合本標準第4.2.5條的規(guī)定。

4.5.4有害生物防治應符合本標準第4.2.6條的規(guī)定。

4.5.5綠籬中耕除草的原則、時期、方法,應符合本標準第4.2.7條的規(guī)定。

4.5.6綠籬的調整與補植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對栽植過密導致長勢弱的植株進行移植;

2補植與改植時,應按設計要求,使用同品種、同規(guī)格的苗木;補栽的單

株灌木與已經成形的灌木高度相差不得超過5cm。

4.5.7綠籬的防護應符合本標準第4.2.9條的規(guī)定。

4.5.8綠籬的養(yǎng)護質量等級標準應符合本標準附錄D的規(guī)定。

4.6藤本植物

4.6.1藤本類養(yǎng)護修剪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棚架上的藤本,應及時牽引,疏剪過密枝、干枯枝,使枝條均勻分布架

10

面。沿街棚(籬)架和立交橋上的藤本植物,其下垂藤蔓影響行車安全的應及時

修剪;

2吸附類藤本,應及時剪去未能吸附且下垂的枝條;

3匍匐于地面的藤本植物,應視情況定期翻蔓,清除枯枝,疏除老弱藤蔓;

4鉤刺類藤本,應按灌木修剪方法疏枝,在生長勢衰弱時,應及時回縮修

剪;

5觀花藤本植物,應根據(jù)開花習性適時修剪,并注意保護和培養(yǎng)開花枝條,

花后及時剪除敗花殘果并整形修剪。

4.6.2灌溉與排水應符合本標準第4.2.4條的規(guī)定。

4.6.3藤本植物施肥方式、方法應符合本標準第4.2.5條的規(guī)定。

4.6.4藤本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應符合本標準第4.2.6條的規(guī)定。

4.6.5藤本植物中耕除草的原則、時期、方法,應符合本標準第4.2.7條的規(guī)

定。

4.6.6藤本植物的調整與補植宜選用與原有種類一致,規(guī)格相近的植物。根據(jù)

不同植物的攀緣特點,采取牽引或設置網架等輔助設施使其迅速、均勻地生長。

4.6.7藤本植物的防護應符合本標準第4.2.9條的規(guī)定。

4.6.8藤本植物的養(yǎng)護質量等級標準應符合本標準附錄F的規(guī)定。

4.7水生植物

4.7.1水生植物修剪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生長期階段應及時清除水面以上的枯黃部分,超出設計景觀范圍的植株

及葉片,應及時清理;

2同一水池中混合栽植的,應嚴格控制不同品種的生長空間;及時去除繁

殖過快的種類,保持主栽種優(yōu)勢。

4.7.2水生植物應根據(jù)植物種類及時灌水、排水,并保持合理水位。

4.7.3水生植物施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以有機肥為基肥,點狀埋施于根系周圍淤泥中。生長季應適當追肥,以

復合肥為主,葉面施肥可使用化學肥料;

2盆栽水生植物可在冬季拿出水面,開春前補施一次基肥,新葉長出后再

移入水中;

3觀花水生植物,每年追肥不少于1次,點狀埋施于根系周圍淤泥中。

4.7.4水生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應選用對水生生物和水質影響小的藥劑,水源保

護區(qū)內不應使用農藥。

4.7.5易被水中生物破壞的水生植物,宜在栽植區(qū)設置圍網或砌筑栽植池。

4.7.6水生植物的養(yǎng)護質量等級標準應符合本標準附錄G的規(guī)定。

11

4.8竹類

4.8.1竹類的養(yǎng)護修剪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按照去老留幼、去弱留強、去小留大的原則,根據(jù)生長狀況和景觀要

求,在晚秋或冬季進行合理間伐或間移;

2筍期階段應及時去除弱筍和超出景觀范圍的植株;

3衰弱、已死亡和已開花的竹蔸應挖除,挖除后的空隙應及時用富含有機

質的熟土填充,并應及時清除枯死竹竿和枝條,砍除病竹和倒伏竹;

4降雪和臺風活動頻繁地區(qū),過密竹林宜適當鉤梢;

5暴雪后應及時晃掉過密竹梢上的積雪,以防壓斷竹竿;

6同一地塊不同品種的竹子之間應防止根部混繞。

4.8.2竹類灌溉與排水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新栽植竹類植物2年內應保證澆灌,澆灌時應澆足澆透;

2成林竹應澆足返青水、催筍水、拔節(jié)水和孕筍水。雨后應及時排澇,過

于干旱時應適當噴水。

4.8.3竹類施肥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新植竹宜每年3月上中旬、6月上旬各追肥一次,11月中下旬施基肥一

次;

2成林竹宜每年4月份~6月份施肥1次~2次,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

3施肥方式、方法應符合本標準第4.2.5條的規(guī)定。

4.8.4竹類有害生物防治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有害生物防治的原則、方法應符合本標準第4.2.6條的規(guī)定;

2應以控制紅蜘蛛、蚜蟲等為主,掌握蟲情發(fā)展規(guī)律,及時防治;

3竹林應加強撫育管理,保留適當密度,使其通風透光、生長健壯;

4竹林中纏繞雜草應及時清理。

4.8.5竹類植物中耕除草的原則、時期、方法,應符合本標準第4.2.7條的規(guī)

定。

4.8.6竹類植物的養(yǎng)護質量等級標準應符合本標準附錄H的規(guī)定。

12

5其他養(yǎng)護措施

5.1冬季養(yǎng)護

5.1.1植物冬季養(yǎng)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北方地區(qū)每年11月初開始,采取澆封凍水、樹干涂白、根部培土、草繩

或棉氈纏干、覆膜、搭風障等措施,對植物進行冬季防護,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可撤

防護;

2耐寒性稍差的邊緣樹種及珍稀樹種,栽植后1年~3年內,應采取一定

的防寒措施使其逐步適應當?shù)貧夂颉?/p>

5.1.2植物防寒措施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根據(jù)栽植的環(huán)境條件、苗木栽植時期、苗木抗寒能力等,制定各類苗

木具體防寒措施,提前準備防寒物資;

2做防護時應使用草繩或棉氈包裹樹皮,薄膜包裹在外部;

3澆灌封凍水應在日平均氣溫3℃,土壤“夜凍日化”時進行;

4鋪栽及播種較晚的草坪,當冬季表層干土層達到5cm時,應于1月中、

下旬,選溫暖天氣的中午適時補灌水;

5封凍水應灌透,草坪澆灌封凍水后,應加強防護,防止游人及養(yǎng)護人員

隨意踩踏;

6秋植的大規(guī)格苗木及12月中旬栽植的苗木,灌封凍水后樹穴土面略干

時,宜用略大于土球直徑的薄膜覆蓋,然后培土防寒;

7耐寒性差的樹種,應對樹冠噴施防凍保濕劑。

5.1.3搭設風障、防寒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當年栽植較晚的闊葉常綠樹種及耐寒性稍差或邊緣珍稀的樹種,應設防

寒棚越冬;耐寒性稍差及邊緣的樹種栽植后3年內應設風障防寒越冬;

2風障應在迎主風方向三面或四面搭設;

3一般喬木樹種,風障木質立柱直徑為7cm~8cm,長度應根據(jù)植株的高度

確定;

4防寒設施不宜撤除過早,避免發(fā)生倒春寒對植物產生傷害;春季應根據(jù)

樹木抗寒能力和天氣狀況,適時撤除防寒設施。

5.1.4植物冬季病蟲害防治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防治病害應及時清除園林綠地中落葉、雜草,剪除病菌危害的枝條,修

剪后噴施石硫合劑;

2防治以繭越冬蟲類應剪除帶繭枝條,挖除樹基周圍淺土內的蟲繭,消滅

越冬蟲源;

3防治以幼蟲越冬蟲類應刮除樹皮、枝干裂縫內蟲繭,涂白樹干,耕翻土

13

壤,消滅越冬蟲源;

4防治以蛹越冬蟲類應耕翻土壤,清除雜草,人工挖蛹,消滅越冬蟲源。

5防治以卵越冬蟲類應去除病蟲枝,人工刮除粗皮、死皮中的蟲卵,涂白

樹干,消滅越冬蟲源。

5.2大樹養(yǎng)護

5.2.1大樹復壯管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每年松土至少1次,松土時應避免傷及根系。條件允許時可設置施肥溝,

施有機肥和生物肥,改善土壤的結構和透氣性;

2土壤條件差的大樹,應采取換土措施,在樹冠投影范圍內,換土深度不

少于1.5m,換土面積不大于樹冠投影面的1/3;

3排水不良的大樹,應挖排水溝;

4大樹下配植的植被應優(yōu)先選擇有益于土壤改良和大樹生長的地被植物;

5每年噴施葉面肥2次~5次,應根據(jù)不同樹種和營養(yǎng)診斷結果確定肥料

比例,追肥時間宜為陰天、早晨或傍晚;

6采用插瓶、吊袋、加壓施肥或微孔注射的方法進行施肥,應根據(jù)營養(yǎng)診

斷結果制定肥料配方;

7調整土壤PH值,pH值宜為6~7;

8樹洞的處理宜采取鏟去樹洞內外邊緣的腐木,噴薰蒸、觸殺型藥物,用

填充物封補等措施。

5.2.2大樹水分管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大樹的澆灌,應根據(jù)不同樹種制定澆灌方案,并應根據(jù)樹體生長狀態(tài)和

天氣情況進行澆灌;

2干旱季節(jié)澆灌時,應澆足澆透,面積應不小于樹冠投影面積,深度應不

小于60cm;

3大樹周圍地被、綠籬、草坪等植物澆水作業(yè)時,不宜對大樹進行重復澆

灌;

4在氣溫過高、日照強烈、空氣濕度小、蒸騰強度大、塵埃嚴重時,應采

用葉面噴霧。

5.2.3大樹施肥管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施肥應以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施肥方法應根據(jù)樹

木實際生長環(huán)境和生長狀況確定;

2每年組織1次~3次土壤施肥;

3早春或秋后土壤施肥時,應根據(jù)樹種、樹木生長勢、土壤狀況確定施肥

量。

14

5.3立體綠化

5.3.1立體綠化形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墻面綠化包括建筑物構筑物墻面綠化,內廊、屋檐、女兒墻綠化和圍墻

等形式;

2棚架綠化包括景觀廊架、罩棚等形式;

3坡面、臺地綠化包括大自然的懸崖峭壁綠化、土坡巖面綠化和城市道路

兩旁坡地、堤岸、橋梁護坡等形式;

4城市屋頂綠化應符合現(xiàn)行地方標準《屋頂綠化規(guī)范》DB11/T281的相關

規(guī)定。

5.3.2立體綠化養(yǎng)護管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栽植后應及時澆水;新植和近期移植的各種攀緣植物,應連續(xù)澆水,至

植株不灌水能正常生長為止;

2立體綠化植物生長期應松土保墑,土壤持水量宜保持在65%~70%;

3在土壤保水力差或天氣干旱季節(jié),應適當增加攀緣植物澆水次數(shù)和澆水

量;

4新植苗木發(fā)芽后應做好植株生長的引導工作,從植株栽后至植株本身能

獨立沿依附物攀緣為止;

5新栽苗在栽植后2年內應根據(jù)其長勢進行追肥;

6長勢較差、恢復較慢的新栽苗或要促使快長的植物可采用根外追肥;

7修剪宜在冬季休眠期進行,其他生長季補充修剪,栽植2年以上的植株

應對上部枝葉進行疏枝,并適當疏剪下部枝葉,墻面、花架等攀緣植物應經常進

行修剪;

8中耕除草應在夏季、秋季整個雜草生長季節(jié)內進行,以早除為宜,除草

應徹底除凈綠地中的雜草,并及時處理,在中耕除草時不應傷及植物根系;

9防治各種不同的病蟲害,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無公害藥劑或高效低毒的

化學藥劑;

10宜采用生物防治;

11合理修剪,剪除病死枝,疏剪過密枝。

15

6智慧養(yǎng)護

6.1智慧養(yǎng)護平臺管理

6.1.1智慧養(yǎng)護平臺建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智能化設備覆蓋率應不小于管理或服務區(qū)域(建設、養(yǎng)護)面積的70%,

園林養(yǎng)護施工工藝節(jié)點應用比例應不小于70%;

2配備攝像頭、衛(wèi)星定位、水土傳感器、氣象傳感器、智能灌溉系統(tǒng)及無

人機監(jiān)測設備等設施及系統(tǒng),應符合相關國家現(xiàn)行強制性標準的規(guī)定;

3智慧園林平臺總體架構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信息技術云計算平臺即服

務(PaaS)參考架構》GB/T35301的有關規(guī)定。

6.1.2智慧園林平臺系統(tǒng)運行軟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適合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各類型手機及APP等軟件運行環(huán)境的要求;

2電腦操作系統(tǒng)、各類型手機軟件及APP等軟件運行應符合相關國家現(xiàn)行

強制性標準的規(guī)定。

6.1.3智能化日常養(yǎng)護管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園林綠化養(yǎng)護宜以管理區(qū)域為基本單位,對養(yǎng)護隊伍、養(yǎng)護對象、養(yǎng)護

項目、養(yǎng)護計劃、養(yǎng)護記錄、養(yǎng)護效果等實行數(shù)據(jù)管理;

2養(yǎng)護現(xiàn)場管理人員、施工隊伍、機械設備、材料出入、病蟲害防治等所

有養(yǎng)護施工行為及實際數(shù)據(jù),宜納入智慧平臺管理;

3智慧平臺上宜展示養(yǎng)護施工行為。

6.2智慧養(yǎng)護應用管理

6.2.1無人機動態(tài)監(jiān)管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使用無人機進行監(jiān)測,應嚴格按照國家無人機管理相關規(guī)定,確定飛行

作業(yè)的時間及空域;

2無人機飛行高度應大于150m,圖像分辨率應大于1920像素×1456,空

間分辨率應大于0.04m,光譜分辨率應大于3nm;

3無人機監(jiān)控作業(yè)時,應輸入清晰的單波段圖像,格式應為EVI或GNDVI;

6.2.2智能灌溉系統(tǒng)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養(yǎng)護現(xiàn)場宜安裝傳感器即時采集數(shù)據(jù);

2結合現(xiàn)有灌溉與排水系統(tǒng),在具備條件區(qū)域宜配套安裝水、土壤傳感器

設備系統(tǒng)及智能灌溉設備系統(tǒng);

3通過土壤傳感器結合現(xiàn)場目測,為雨后積水及時排澇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

6.2.3病蟲害智慧防治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用誘捕器、測報燈、土壤氣象傳感器等手段,對養(yǎng)護區(qū)域的病蟲害發(fā)

生環(huán)境和數(shù)據(jù)進行監(jiān)測;

16

2按照病蟲害爆發(fā)環(huán)境條件數(shù)據(jù),按設定標準模型,平臺依據(jù)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做

出提前預警,指導防控。

17

7綠地精細化管理

7.1植物種植調整

7.1.1植物種植調整方案應充分考慮立地條件,選擇以鄉(xiāng)土植物為核心的多樣

性植物品種創(chuàng)建適宜的植物群落。

7.1.2養(yǎng)護管理過程中的植物調整應符合園林綠化主管部門相關要求。

7.1.3綠地內植物栽植超過一定年限,存在植物長勢衰弱、植株過密、種植結

構不合理等情況,應進行適當調整。

7.1.4養(yǎng)護管理過程中的植物造景提升應滿足城市綠地性質和功能的要求,并

應滿足人的使用需求。

7.1.5養(yǎng)護造景提升應通過養(yǎng)護過程中的觀察和調研,采用調整植物的季相和

色相等方式,完善及豐富植物視覺景觀效果。

7.2綠地清理保潔

7.2.1綠化生產垃圾重點地區(qū)路段宜做到隨產隨清,其他地區(qū)和路段宜做到日

產日清,垃圾箱每日傾倒。

7.2.2綠地整潔,無磚石瓦塊和塑料袋等廢棄物,無影響景觀的雜物、干枯枝

葉、樹掛、涂鴉等,并做到經常保潔。

7.2.3綠地范圍內無堆物堆料、搭棚設攤、圈欄等影響樹木養(yǎng)護管理和生長的

現(xiàn)象。

7.2.4收集的垃圾雜物和枯枝落葉應及時清運,不應現(xiàn)場焚燒。

7.2.5應及時清理各種與綠地無關的張貼物或設施。

7.2.6針對具有觀賞性植物落葉,確定清掃時間,保證主干道路干凈整潔。

7.3附屬設施管理

7.3.1綠地范圍內欄桿、桌椅、垃圾箱、井蓋、標識牌、健身器材、雕塑小品

等園林設施應完整、安全。

7.3.2綠地內各種標識牌應規(guī)范、齊全。

7.3.3噴灌系統(tǒng)無損壞,噴頭處有保護措施,設施設備無漏油、漏水、漏電現(xiàn)

象;設施設備物見本色,設施設備上不存在缺漆現(xiàn)象。

7.3.4設施設備應定期進行檢修保養(yǎng)。

7.3.5每月應對消防設施做全面安全檢查,并認真填寫消防安全檢查記錄,詳

細記錄各種消防器材的有效時間,結合年檢進行保養(yǎng)更新。

7.3.6園林綠地中的建筑和構筑物的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1園林綠地中的建筑和構筑物,應保持外觀整潔,構件和各項設施完好無

損;

2室內陳設應合理,并保持清潔、完好;

18

3園林綠地中的建筑和構筑物,應消除結構、裝修和設施的安全隱患。

7.3.7道路和鋪裝廣場的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1鋪裝面、側石、臺階、斜坡等應保持平整,無積水;

2應保持鋪裝面清潔、防滑,無障礙設施完好;

3損壞部分應及時修補,消除安全隱患。

7.3.8假山、疊石的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1假山、疊石應保證完整、穩(wěn)固、安全,不適于攀爬的疊石應配備醒目提

示標志和防護設備;

2假山四周及石縫不應有影響安全和景觀的雜草、雜物。

7.3.9娛樂健身設施應明確使用要求、操作規(guī)程,并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大型

游樂設施安全規(guī)范》GB8408的規(guī)定。

7.3.10給水、排水設施的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保持管道暢通,無污染;

2外露的窨井、進水口、給水口、噴灌等設施應保持清潔、完整無損,冬

季應采取防凍裂保護措施;

3防汛、消防等設備應保持完好、有效。

7.3.11強弱電、照明、音響、監(jiān)控等設備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1設備設施應定期檢測,并保持常年完整、運轉正常;

2設施應保持清潔、有足夠照度,無帶電裸露部分;

3各類管線設施應保持完整、安全,太陽能設施應確保完整,運行正常;

4安全警示標志應確保位于明顯位置。

7.3.12園凳、園椅的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1園凳、園椅應保持外觀整潔美觀,坐靠舒適、穩(wěn)固,無損壞;

2維修與油漆未干時,應有明顯標志。

7.3.13垃圾桶外觀應保持整潔完整,無污垢陳漬;箱內無沉積垃圾,無異味、

無蚊蠅滋生。

7.3.14牌示應外觀整潔,構件完整,指示清晰明顯,破損的牌示應及時修補或

更換。

7.3.15廣播及監(jiān)控設施、雨水收集設施應外觀整潔,設施通暢、完整無損,運

行正常。

7.4景觀水體

7.4.1本標準中景觀水體的水質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

環(huán)境用水水質》GB/T18921的規(guī)定。

7.4.2水景設施應完好、水位正常、水體水面清潔。

19

7.4.3景觀水體中植物錯落有致,及時清除雜草,保證水生植物生長旺盛。

7.4.4駁岸、池壁,池底應安全穩(wěn)固,無缺損,無滲漏、整潔美觀。

7.4.5安全提示標志應明顯,位置合理。

7.4.6水景設施噴泉、瀑布、水系循環(huán)、排灌設施等應安全完好,定期維護,

正常運作。

7.5廢棄物處置

7.5.1城市園林綠化所產生的廢棄物,應集中收集處理。

7.5.2收集點應設置在廢棄物資源量大、相對集中的場所內。

7.5.3廢棄物進入收集點前,應進行分類。

7.5.4園林綠化廢棄物單獨收集后應運送至指定收集點,不可混入有毒有害垃

圾、其他來源垃圾及園林耗材。

7.5.5感染病蟲害及含有檢疫對象的廢棄物,應單獨收集處理。

7.5.6廢棄物經過處理后應作為城市園林綠化資源化利用。

7.6檔案管理

7.6.1養(yǎng)護單位應建立養(yǎng)護檔案,管理制度全面,綠化養(yǎng)護方案及養(yǎng)護技術措

施完善,管理得當。

7.6.2日常養(yǎng)護、設備運行及病蟲害防治等各項工作記錄應齊全,真實有效。

7.6.3綠地、樹木等的變更情況應及時入檔。

7.7安全保護

7.7.1養(yǎng)護范圍內出現(xiàn)破壞綠地的行為應及時上報。

7.7.2附屬設施、園林植物應隨時排查安全隱患。

7.7.3極端災害性天氣,應提前做好應急預案。

20

附錄A喬木、花灌木養(yǎng)護質量等級

表A喬木、花灌木養(yǎng)護質量等級

序級別

項目

號一級二級三級

(1)樹林、樹叢群落(1)樹林、樹叢具有

(1)樹林、樹叢群落

結構基本合理,林冠線基本完整的外貌,有

結構合理,植株疏密得

和林緣線基本完整;一定的群落結構;

當,層次分明,林冠線

(2)孤植樹樹形基本(2)孤植樹樹形基本

和林緣線清晰飽滿;

完美,樹冠2/3飽滿;完美,樹冠1/3飽滿;

1整體效果(2)孤植樹樹形完美,

(3)行道樹樹冠基本(3)行道樹無死樹,

樹冠飽滿;

完整,規(guī)格基本整齊,缺株應小于8%,樹冠

(3)行道樹樹冠完整,

無死樹,缺株應小于基本統(tǒng)一,樹干基本

規(guī)格整齊、一致,缺株

5%,樹冠基本完整統(tǒng)挺直

應小于3%,樹干挺直

一,樹干基本挺直

枝葉生長茂盛,觀花、植株長勢基本正常,

枝葉生長正常,觀花、

觀果樹種正常開花結觀花、觀果樹種基本

2生長勢觀果樹種正常開花結

果,彩色樹種季相特征正常開花結果,無大

果,無大型枯枝

明顯,無枯枝型枯枝

(1)暴雨后24小時

(1)暴雨后2小時內(1)暴雨后10小時內

內無積水;

無積水;無積水;

3排灌(2)植株失水或積水

(2)植株不得出現(xiàn)失(2)植株不宜出現(xiàn)失

現(xiàn)象1日~2日內消

水萎蔫和瀝澇現(xiàn)象水萎蔫和瀝澇現(xiàn)象

(1)基本無有害生物(1)無明顯的有害生(1)無嚴重有害生物

危害狀;物危害狀;危害狀;

有害生物

4(2)枝葉受害率應小(2)枝葉受害率應?。?)枝葉受害率應小

防治

于8%,樹干受害率應小于10%,樹干受害率應于15%,樹干受害率

于5%小于8%應小于10%

補植完成

5時間(適宜應小于3日應小于7日應小于20日

季節(jié))

21

附錄B花卉養(yǎng)護質量等級

表B花卉養(yǎng)護質量等級

級別

項目

號一級二級三級

(1)缺株倒伏的花苗(1)缺株倒伏的花苗(1)缺株倒伏的花苗

應小于3%;應小于7%;應小于10%;

1整體效果

(2)基本無枯枝、殘(2)枯枝、殘花量應(2)枯枝、殘花量應

花小于5%小于8%

2花期同品種花期基本一致同品種花期基本一致同品種花期基本一致

(1)植株生長健壯;(1)植株生長基本?。?)植株生長勢一般;

(2)莖干粗壯,基部壯;(2)莖干粗壯,基部

分枝強健,蓬徑飽滿;(2)莖干粗壯,基部分枝強健,蓬徑基本飽

3生長勢

(3)花形美觀,花色分枝強健,蓬徑基本飽滿;

鮮艷,株高一致滿;(3)株高基本一致

(3)株高一致

(1)排水流暢,暴雨(1)排水良好,暴雨(1)排水基本良好,

后1小時無積水;后4小時無積水;暴雨后6小時無積水;

4排灌(2)植株不得出現(xiàn)失(2)植株不宜出現(xiàn)失(2)植株不宜出現(xiàn)失

水萎蔫現(xiàn)象水萎蔫和瀝澇現(xiàn)象水萎蔫現(xiàn)象

(1)基本無有害生物(1)無明顯有害生物(1)無嚴重有害生物

有害生物危害狀;危害狀;危害狀;

5

防治(2)植株受害率應?。?)植株受害率應?。?)植株受害率應小

于5%于8%于10%

雜草覆蓋

6應小于2%應小于5%應小于10%

補植完成

7時間(適宜應小于3日應小于7日應小于10日

季節(jié))

22

附錄C草坪養(yǎng)護質量等級

表C草坪養(yǎng)護質量等級

序等級

號項目

一級二級三級

(1)成坪高度應符合(1)成坪高度應符合(1)成坪高度應符合

《主要花卉產品等級-《主要花卉產品等級-《主要花卉產品等級-

第7部分:草坪》(GB/T第7部分:草坪》(GB/T第7部分:草坪》(GB/T

18247.7)中開放型綠地18247.7)中開放型綠地18247.7)中開放型綠地

整體

1草坪一級要求,平坦整草坪二級要求,基本平草坪三級要求;

效果

潔;整;(2)修剪后基本無殘留

(2)修剪后無殘留草(2)修剪后基本無殘留草屑,剪口基本無明顯

屑,剪口無焦枯、撕裂草屑,剪口無明顯撕裂撕裂現(xiàn)象

現(xiàn)象現(xiàn)象

2生長勢生長茂盛生長良好生長基本良好

(1)暴雨后2小時無積(1)暴雨后10小時無(1)暴雨后24小時無

水;積水;積水;

3排灌

(2)草坪無失水萎蔫現(xiàn)(2)草坪基本無失水萎(2)草坪小范圍存在失

象蔫現(xiàn)象水萎蔫現(xiàn)象

(1)無明顯有害生物危(1)無嚴重有害生物危

(1)基本無有害生物危

害狀;害狀;

有害生害狀;

4(2)受害率應小于15%;(2)受害率應小于20%;

物防治(2)受害率應小于10%;

(3)基本無影響景觀雜(3)無明顯影響景觀雜

(3)無影響景觀雜草

草草

5覆蓋率應大于95%應大于90%應大于85%

邊緣界線清晰,交錯面邊緣界線比較清晰,交邊緣界線模糊,交錯面

6切邊

積應小于3%錯面積應小于6%積應小于10%

補植完

成時間

7應小于3日應小于7日應小于20日

(適宜

季節(jié))

23

附錄D綠籬養(yǎng)護質量等級

表D綠籬養(yǎng)護質量等級

序等級

項目

號一級二級三級

(1)生長旺盛,枝葉健(1)長勢一般,無明

(1)生長旺盛,無枯枝

壯,無枯枝枯葉,無缺顯缺苗死苗;

枯葉,基本無缺苗死苗;

苗死苗;(2)每平方米綠籬缺

1整體效果(2)綠籬基本無缺株,

(2)綠籬無缺株,修剪株應小于5%,修剪面

修剪面平整飽滿,直線處

面平整飽滿,直線處平直線處平直,曲線處

平直,曲線處弧度圓潤

直,曲線處弧度圓潤弧度效果一般

2生長勢生長茂盛生長良好生長基本良好

(1)暴雨后24小時

(1)暴雨后2小時內無(1)暴雨后10小時內無

內無積水;

積水;積水;

3排灌(2)植株失水或積水

(2)植株未出現(xiàn)失水萎(2)植株基本無失水萎

現(xiàn)象1日~2日內消

蔫和瀝澇現(xiàn)象蔫和瀝澇現(xiàn)象

(1)基本無有害生物危(1)無明顯的有害生物(1)無嚴重有害生物

害狀;危害狀;危害狀;

4有害生物防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