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11/1505—202X
北京市地方標準
編號:DB11/1505—202X
京津冀統(tǒng)一備案號:
城市綜合管廊工程設計規(guī)范
Codefordesignofurbanutilitytunnelengineering
(征求意見稿)
2022-XX-XX發(fā)布202X-XX-XX實施
北京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
聯(lián)合發(fā)布
北京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DB11/1505—202X
1總則
1.0.1為適應京津冀城市綜合管廊建設和發(fā)展的需要,提高城市綜
合管廊的建設質量,規(guī)范城市綜合管廊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統(tǒng)一城
市綜合管廊工程主要技術指標,確保城市綜合管廊工程建設做到安
全適用、經濟合理、技術先進、智慧低碳、便于施工和維護,制定
本標準。
1.0.2本規(guī)范適用于京津冀行政區(qū)域內新建、改建和擴建城市綜合
管廊工程的規(guī)劃與設計。
1.0.3綜合管廊工程建設應遵循“規(guī)劃先行、適度超前、經濟集約、
因地制宜、統(tǒng)籌兼顧”的原則,充分發(fā)揮綜合管廊的綜合效益。
1.0.4綜合管廊工程的設計應在不斷總結科研和工程實踐經驗的基
礎上,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
1.0.5綜合管廊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
國家及京津冀三地各自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1
DB11/1505—202X
2術語、符號
2.1術語
2.1.1綜合管廊utilitytunnel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納兩類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線的構筑物及附
屬設施。
2.1.2干線綜合管廊trunkutilitytunnel
用于容納城市主干工程管線,不直接向用戶提供服務的綜合管
廊。
2.1.3干支結合綜合管廊combinedtrunkandbranchutilitytunnel
用于同時容納城市主干和配給工程管線,可兼顧向用戶提供服務
的綜合管廊。
2.1.4支線綜合管廊branchutilitytunnel
用于容納城市配給工程管線,直接向用戶提供服務的綜合管
廊。
2.1.5小型綜合管廊small-scaletunnel
用于容納中低壓電力電纜、通信線纜、給水配水管道、再生水配
水管道等,主要服務末端用戶,其內部空間可不考慮人員正常通行的
要求,不設置常規(guī)電氣、機械通風等附屬設施的管廊。
2.1.6纜線管廊cabletrench
用于容納電力和通信等線纜的小型綜合管廊。
2.1.7城市工程管線urbanengineeringpipeline
城市范圍內為滿足生活、生產需要的給水、雨水、污水、再生水、
天然氣、熱力、供冷、電力、通信、廣播電視、氣力垃圾輸送管道等
市政公用管線,不包含工業(yè)管線。
2.1.8通信線纜communicationcable
用于傳輸信息數據電信號或光信號的各種導線的總稱,包括通信
2
DB11/1505—202X
光纜、通信電纜、廣播電視光纜、廣播電視線纜以及智能弱電系統(tǒng)的
信號傳輸線纜。
2.1.9氣力垃圾輸送管道系統(tǒng)pneumaticgarbagecollectingpipe
system
利用負壓氣流將垃圾抽吸輸送至中央收集站的管道系統(tǒng)。
2.1.10綜合管廊定測線utilitytunnelpositioningline
為便于綜合管廊平面定位設置的其主要結構定位基準線。
2.1.11艙室compartment
由綜合管廊結構本體或防火墻、防火門分隔的用于敷設城市工程
管線的空間。
2.1.12人員出入口entrance
供人員從地面、綜合管廊監(jiān)控中心、地下綜合體等進出綜合管廊
的通道或孔口。
2.1.13人員逃生口safetyexit
供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安全逃生到相鄰防火分區(qū)、相鄰艙室、地面
或其他安全部位的的孔口。
2.1.14吊裝口hoistinghole
用于將各種入廊管線和設備吊入綜合管廊內而在綜合管廊上設
置的孔口。
2.1.15管線分支口junctionforpipeorcable
綜合管廊內部管線與外部直埋管線或溝道相銜接的部位。
2.1.16現(xiàn)澆混凝土綜合管廊cast-in-siteutilitytunnel
采用混凝土現(xiàn)場整體澆筑的綜合管廊結構本體。
2.1.17預制拼裝綜合管廊precastutilitytunnel
在工廠內分節(jié)段澆筑成型,現(xiàn)場采用拼裝工藝施工成為整體的綜
合管廊結構本體。
2.1.18管片結構segmentstructure/segmentallining
利用工廠預制、現(xiàn)場拼裝的管片襯砌隧道的結構形式。
3
DB11/1505—202X
2.1.19標識mark
為便于綜合管廊內部入廊管線分類管理、安全引導、警告警示等
而設置的銘牌或顏色標識。
2.1.20智慧管理系統(tǒng)Intelligentmanagementsystem
對綜合管廊各子系統(tǒng)進行集成,滿足對內管理、對外通信、與城
市工程管線運營公司或管理部門協(xié)調等需求,具有綜合、智慧化處理
能力的系統(tǒng)平臺。
2.2符號
2.2.1材料性能
P
i—混凝土的抗?jié)B等級;
c—混凝土的導熱系數;
i—內表面熱交換系數;
e—外表面熱交換系數;
fpy—預應力筋或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2.2.2作用和作用效果
'地下水位以上、以下的側向壓力標準值;
epk、FFep,,k—
—豎向土壓力標準值;
Fsv,k
?t—壁板的內、外側壁面溫差;
S—作用效應組合設計值;
Gik—第i個永久作用的標準值;
Qjk—第j個可變作用的標準值;
s—回填土的重力密度;
'
s—地下水位以下回填土的有效重度;
M—彎矩設計值;
Mj—預制拼裝綜合管廊節(jié)段橫向拼縫接頭處彎矩設計值;
4
DB11/1505—202X
Mk—預制拼裝綜合管廊節(jié)段橫向拼縫接頭處彎矩標準值;
Mz—預制拼裝綜合管廊節(jié)段整澆部位彎矩設計值;
N—軸向力設計值;
Nj—預制拼裝綜合管廊節(jié)段橫向拼縫接頭處軸力設計值;
Nz—預制拼裝綜合管廊節(jié)段整澆部位軸力設計值。
2.2.3幾何參數
H
s—覆土高度;
h
c—壁板的厚度;
Z—自地面至計算截面處的深度;
Z
w—自地面至地下水位的距離;
A—密封墊溝槽截面面積;
A
0—密封墊截面面積;
A
p—預應力筋或螺栓的截面面積;
h—截面高度;
x—混凝土受壓區(qū)高度;
—預制拼裝綜合管廊拼縫相對轉角。
2.2.4計算系數及其他
K
—回填土的靜止土壓力系數;
0—結構重要性系數;
Gi—第i個永久作用的分項系數;
Qj—第j個可變作用的分項系數;
C
Gi—第i個永久作用的作用效應系數;
C
Qj—第j個可變作用的作用效應系數;
5
DB11/1505—202X
ci—第j個可變作用的組合值系數;
qj—第j個可變作用的準永久值系數;
T
e—綜合管廊外側的土壤計算溫度或相鄰艙室內部的計算溫
度;
T
i—綜合管廊內部的計算溫度;
K—密封墊溝槽截面面積;
1—系數;
—拼縫接頭彎矩影響系數。
6
DB11/1505—202X
3基本規(guī)定
3.0.1綜合管廊應統(tǒng)一規(guī)劃、設計、施工和維護。
3.0.2綜合管廊工程應結合城市集中新建區(qū)建設、舊城改造、道路
新(擴、改)建、軌道交通建設、河道整治等,在城市重要地段或
管線密集區(qū)規(guī)劃建設。
3.0.3城市集中新建區(qū)主要道路下市政管線宜納入綜合管廊,并應
與道路同步建設。城市老(舊)城區(qū)綜合管廊建設宜結合地下空間
開發(fā)、舊城改造、道路改造、軌道交通建設、河道整治、地下主要
管線改造、架空線入地等項目同步進行。
3.0.4綜合管廊規(guī)劃與建設應與地下管線、地下空間、道路交通以
及城市環(huán)境景觀等相關城市基礎設施銜接、協(xié)調。
3.0.5綜合管廊工程設計應包含總體設計、結構設計、附屬設施設
計等,納入綜合管廊的管線應進行專項管線設計。
3.0.6綜合管廊工程應配套建設附屬設施,并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干線、干支結合、支線綜合管廊宜配套建設消防、照明、監(jiān)控
與報警、通風、排水、標識等設施;
2小型綜合管廊宜配套建設自然通風、接地、排水、標識等設施,
并預留后期設置電氣設施的空間條件;
3附屬設施應滿足環(huán)保節(jié)能要求。
3.0.7綜合管廊工程應滿足區(qū)域公共信息安全的相關要求。
3.0.8綜合管廊工程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統(tǒng)進行設計,輔
助施工組織、運行維護等。
3.0.9納入綜合管廊的工程管線設計應符合綜合管廊總體設計及國
家、行業(yè)現(xiàn)行相關管線設計規(guī)范及標準的規(guī)定。
3.0.10干線、干支結合、支線綜合管廊應依據城市地下空間或人
防工程規(guī)劃統(tǒng)籌進行人民防空設計。
7
DB11/1505—202X
4規(guī)劃
4.1一般規(guī)定
4.1.1綜合管廊規(guī)劃應與國土空間規(guī)劃各階段相對應,其規(guī)劃編制
層次宜分為總體規(guī)劃、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綜合實施方案。
4.1.2綜合管廊規(guī)劃應與城市地下空間規(guī)劃、道路規(guī)劃、軌道交通
規(guī)劃及市政工程綜合規(guī)劃相銜接,堅持因地制宜、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籌
建設的原則。
4.1.3綜合管廊規(guī)劃應集約利用地下空間資源,統(tǒng)籌規(guī)劃綜合管廊
內部空間,協(xié)調綜合管廊與其他地上、地下工程的關系。
4.2布局
4.2.1綜合管廊布局應與城市功能分區(qū)、建設用地布局和道路網、
軌道交通網、市政管網規(guī)劃相適應。
4.2.2綜合管廊工程規(guī)劃應結合城市地下管線現(xiàn)狀,在城市道路、
軌道交通、給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氣、熱力、電力、通
信等專項規(guī)劃以及地下管線綜合規(guī)劃的基礎上,確定綜合管廊的布
局。
4.2.3綜合管廊布局應與地下交通、地下商業(yè)開發(fā)、地下車庫、地
下人防設施及其他相關建設項目相協(xié)調,宜同步規(guī)劃、設計,統(tǒng)籌
利用建設條件,各種地面設施及環(huán)境景觀宜統(tǒng)一布局。
4.2.4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宜建設綜合管廊:
1城市集中新建區(qū)、地下空間高強度開發(fā)區(qū)、城市老城更新區(qū)、
有架空線入地需求的路段;
2城市軸線和保障城市重要的政治、安全、交通功能的城市道路、
地下空間局促的路段;
8
DB11/1505—202X
3與鐵路、軌道交通及河道交叉處,軌道交通站點,重要公共空
間,廣場等重要節(jié)點處;
4結合軌道交通建設,應統(tǒng)籌市政需求、實施難度、工程造價等
多重因素,因時推進綜合管廊建設,綜合管廊、軌道交通建設應結
合建設時序同步建設。
4.2.5歷史文化街區(qū)宜結合架空線入地、基礎設施改造等建設小型
綜合管廊。
4.3入廊管線及斷面
4.3.1綜合管廊入廊管線應統(tǒng)籌考慮現(xiàn)狀、規(guī)劃、遷改、消隱等因
素,根據經濟狀況和地質、地貌、水文等自然條件,結合安全、技
術、經濟以及維護管理等因素綜合確定。
4.3.2給水、再生水、天然氣、熱力、供冷、電力、通信、廣播電
視、氣力垃圾輸送及其他壓力流管道宜納入綜合管廊,重力流雨水、
污水管道結合具體條件可納入綜合管廊。壓力等級大于1.6Mpa的天
然氣管道、直徑大于1米管徑的管線是否入廊應進行技術經濟比較
后確定。
4.3.3綜合管廊斷面形式應根據其納入管線的種類、規(guī)模、預留空
間及建設方式等確定。
4.3.4綜合管廊斷面應滿足管線安裝、檢修、維護作業(yè)所需要的空
間要求。
4.3.5綜合管廊艙室內管線布置應根據入廊管線的種類、規(guī)模、分
支口條件、周邊用地功能及安全運行要求等確定,艙室內管線布置
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110kV及以上電力電纜,不應與通信電纜同側布置;
2給水管道與熱力管道同側布置時,給水管道宜布置在熱力管
道下方。
9
DB11/1505—202X
4.3.6天然氣管道應在獨立艙室內敷設。
4.3.7含天然氣管道艙室的綜合管廊不應與其他建筑物合建。
4.3.8熱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質時應在獨立艙室內敷設。
4.3.9熱力管道采用熱水介質且艙室內溫度不高于40℃時,可與給
水、再生水、通信線纜、氣力垃圾輸送、壓力污水等管線同艙布置。
4.3.10110kV以下電力電纜可與給水、再生水、通信線纜、氣力垃
圾輸送、壓力污水等同艙布置。
4.3.11當天然氣管道艙室與其他艙室并排布置時,宜設置在最外
側;當天然氣管道艙室與其他艙室上下布置時,宜設置在上部。
4.3.12納入綜合管廊的排水管道應采用分流制;雨水進入綜合管廊
可采用結構本體或管道排水方式。
4.3.13污水進入綜合管廊內應采用管道排水方式;污水管道宜設置
在綜合管廊的底部。
4.4三維控制
4.4.1綜合管廊平面位置應根據周邊用地規(guī)劃、道路橫斷面、地下
管線、地下空間利用情況及施工工法等因素確定,并應降低出地面
設施對道路、景觀等的影響。
4.4.2干線、干支結合綜合管廊宜設置在機動車道、道路綠化帶下。
4.4.3支線綜合管廊、小型綜合管廊宜設置在道路綠化帶、人行道
或非機動車道下。
4.4.4綜合管廊覆土深度應根據地下空間豎向規(guī)劃管控要求、綠化
種植深度、設計凍土深度、現(xiàn)況及規(guī)劃交叉管線控制高程、綜合管
廊各類分支口設置需求、施工工法以及工程地質情況等因素綜合考
慮確定,并符合技術經濟合理性的要求。
4.4.5綜合管廊豎向布置應與重力流管道系統(tǒng)高程統(tǒng)籌協(xié)調,減少
與重力流管道的交叉,符合綜合管廊和管線系統(tǒng)的技術經濟合理性
要求。
10
DB11/1505—202X
4.5附屬及配套設施
4.5.1綜合管廊應規(guī)劃建設監(jiān)控中心,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監(jiān)控中心設置應滿足綜合管廊運行維護、城市管理和應急處置
的需要;
2監(jiān)控中心應結合綜合管廊系統(tǒng)布局進行設置,當城市在不同片
區(qū)(組團)規(guī)劃建設綜合管廊時,宜設立片區(qū)(組團)級、城市級
監(jiān)控中心;
3監(jiān)控中心宜與臨近公共建筑合建,建筑面積應滿足綜合管廊最
終規(guī)模的使用要求。
4.5.2綜合管廊監(jiān)控中心及各類口部應集約、融合設置,數量及規(guī)
模應對景觀和經濟性進行綜合比選。
4.5.3綜合管廊各類口部出地面部分應與同期建設的建(構)筑物
相結合,并可布置在道路設施帶、分隔帶和路側綠化帶內。
11
DB11/1505—202X
5總體設計
5.1一般規(guī)定
5.1.1綜合管廊定測線宜與道路、鐵路、軌道交通、公路中心線等
平行。
5.1.2綜合管廊斷面形式及尺寸應根據容納的管線種類、數量、節(jié)
點等,結合施工方法綜合確定。
5.1.3綜合管廊斷面及節(jié)點設計應預留管道排氣閥、補償器、閥
門等附件及綜合管廊附屬設備安裝、運行、維護作業(yè)所需要的空
間。
5.1.4天然氣管道艙室與周邊建(構)筑物間距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
準《城鎮(zhèn)燃氣設計規(guī)范》GB50028的有關規(guī)定。
5.1.5天然氣管道艙室地面應采用撞擊時不產生火花的材料。
5.1.6含天然氣管道艙室的綜合管廊與其他構筑物合建時,在結
構縫處應設置止水帶及采取其他保證艙室密閉性的措施。
5.1.7綜合管廊頂板處,應設置供管道及附件安裝用的吊鉤、拉環(huán)
或導軌。吊鉤、拉環(huán)相鄰間距應根據荷載要求計算確定,并不宜大
于4m。
5.1.8綜合管廊內支撐或懸吊設施預埋件設置應根據入廊管線工
藝及結構要求設置。
5.1.9綜合管廊的監(jiān)控中心與綜合管廊之間宜設置專用連接通道,
通道的凈尺寸應滿足日常檢修通行的要求,凈高不宜小于2.1m。
5.2斷面設計
5.2.1綜合管廊橫斷設計應結合道路橫斷面、地下管線、軌道交通、
地下空間利用情況和入廊管線工藝要求等布置,并應兼顧周邊景觀
要求。
12
DB11/1505—202X
5.2.2綜合管廊標準斷面形式及尺寸應結合入廊管線規(guī)模、分支節(jié)
點要求、人員通行、預留空間、水文地質、施工工法等因素經技術
經濟比較后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干線、干支及支線綜合管廊人行通道應滿足人員檢修維護作業(yè)
空間,雙側敷設管線的通道凈寬不宜小于1.0m;單側敷設管線的
通道凈寬不宜小于0.9m;
2小型綜合管廊采用淺埋建設時,單側敷設管線時,通道凈寬不
宜小于0.6m;雙側敷設管線時,通道凈寬不宜小于0.7m。小型綜合
管廊采用深埋建設時,通道凈寬不宜小于0.8m;
3干線、干支結合綜合管廊內部凈高不宜小于2.4m;支線綜合
管廊內部凈高不宜小于2.1m;小型綜合管廊內部凈高不宜小于
1.5m,不宜大于2.1米;
4配備檢修車的綜合管廊檢修通道寬度不宜小于1.4m,并滿足
檢修車正常作業(yè)要求。
5.2.3綜合管廊內管道安裝凈距應滿足管道焊接、附件安裝最小凈
距要求,不宜小于表5.2.3的數值。
圖5.2.3管道安裝凈距
表5.2.3管道安裝凈距(mm)
焊接鋼管、化學管道、
DN鑄鐵管、螺栓連接鋼管
復合材料管道
13
DB11/1505—202X
ab1b2ab1b2
DN<400400400
500500
400≤DN<1000500500
≤<800
1000DN1500600600600600800
≥DN1500700700700700
5.2.4電力電纜支架間距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電纜支架的長度除應滿足敷設電纜及其固定裝置的要求外,還
宜滿足電纜彎曲、水平蛇形和溫度升高所產生的變形量;
2電纜支架的層間垂直距離應滿足敷設電纜及其固定、安置接頭
的要求,同時應滿足電纜縱向蛇形敷設幅寬及溫度升高所產生的變
形量要求;
3電纜支架間的最小凈距以及最上層支架距頂板、最下層支架距
底板的最小凈距,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guī)范》
GB50217的有關規(guī)定。
5.2.5通信線纜橋架間距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綜合布線系統(tǒng)
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311、《光纜進線室設計規(guī)定》YD/T5151及《通
信線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1158的有關規(guī)定。
5.3平面設計
5.3.1綜合管廊平面位置應依據規(guī)劃確定。
5.3.2綜合管廊穿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鐵路、軌道交通、公路、
河道時,宜垂直穿越;受條件限制時可斜向穿越,最小交叉角不宜
小于60°。
5.3.3綜合管廊與相鄰地下構筑物及地下管線的最小水平凈距應滿
足表5.4.3的要求。
5.3.4綜合管廊最小轉彎半徑,應滿足綜合管廊內各種管線的轉彎
半徑和運輸要求,通行檢修車輛的還應滿足檢修車轉彎半徑要求。
14
DB11/1505—202X
5.4縱斷設計
5.4.1綜合管廊縱向坡度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縱向坡度不宜小于0.5%;
2納入電力電纜的其縱向坡度不宜大于30%;
3當縱向坡度超過10%時,應在人員通道部位設置防滑地坪或
臺階;
4考慮通行檢修車輛的其縱向坡度還應考慮檢修車輛通行要求。
5.4.2綜合管廊穿越河道時應選擇在河床穩(wěn)定的河段,最小覆土深
度應滿足河道整治和綜合管廊安全運行的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在I~V級航道下面敷設時,其頂部高程應在遠期規(guī)劃航道
底高程2.0m以下;
2在VI、VII級航道下面敷設時,其頂部高程應在遠期規(guī)劃航
道底高程1.0m以下;
3在其他河道下面敷設時,其頂部高程應在河道底設計高程
1.0m以下。
5.4.3綜合管廊與相鄰地下構筑物及地下管線的最小凈距應根據地
質條件和相鄰構筑物性質確定,且不應小于表5.4.3。
表5.4.3綜合管廊與相鄰地下構筑物及管線的最小凈距(m)
施工方法
明挖施工頂管、盾構施工礦山法施工
相鄰情況
綜合管廊與地下構筑物水平凈距1.0----
綜合管廊與地下構筑物交叉垂直凈距--2.02.0
綜合管廊與地下管線水平凈距1.0----
綜合管廊與地下管線交叉垂直凈距0.51.01.0m
5.4.4綜合管廊覆土深度應根據規(guī)劃豎向管控、管廊外直埋交叉管
線(溝)、管廊節(jié)點、地下軌道交通及通道、地面綠化種植、道路
結構層等因素確定。
15
DB11/1505—202X
5.5節(jié)點設計
5.5.1綜合管廊的每個艙室應設置人員出入口、逃生口、吊裝口、
進風口、排風口、管線分支口等。
5.5.2綜合管廊的人員出入口、逃生口、吊裝口、進風口、排風口
等露出地面的構筑物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滿足城市防內澇要求,并應采取防止地面水倒灌和小動物進
入的措施;
2應避免侵入道路行車限界內,滿足國家現(xiàn)行標準《城市道路工
程設計規(guī)范》CJJ37的相關規(guī)定;
3應避免妨礙車輛路口觀察角度,滿足國家現(xiàn)行標準《城市道路
交叉口設計規(guī)程》CJJ152的相關規(guī)定。
5.5.3綜合管廊的人員出入口、逃生口、吊裝口、通風口宜集約設
置,出地面各類孔口宜布置在綠化隔離帶內,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統(tǒng)籌合并減少出地面孔口數量,自然進風口可與逃生、人員
出入口及吊裝口等合并設置;
2應與城市環(huán)境景觀協(xié)調,宜進行消隱;
3應避免阻斷綠化隔離帶內其他直埋管線連通;
4各類孔口蓋板應設置在內部使用時易于人力開啟,且在外部使
用時非專業(yè)人員難以開啟的安全裝置。
5.5.4綜合管廊主要人員出入口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間距應按檢修維護距離確定,不宜大于2km;
2應為防災救援提供有利的條件。
5.5.5干線、干支結合、支線型綜合管廊,逃生口、逃生通道間距
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不含天然氣管道、蒸汽介質熱力管道的艙室,應設置逃生口
通向室外、相鄰地下空間、其他艙室或同艙室內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的空間,艙室內逃生口間距不宜大于200m,通向室外地面的逃生口
或逃生通道在地面上的間距不宜大于1000m;
16
DB11/1505—202X
2敷設蒸汽介質熱力管道的艙室,艙室內逃生口間距不應大于
100m,應設置逃生口通向室外、相鄰地下空間、其他艙室或同艙室
內采取事故分隔措施的空間,通向室外地面的逃生口或逃生通道在
地面上的間距不宜大于1000m;
3敷設天然氣管道艙室應獨立設置逃生口,艙室內逃生口間距
不宜大于200m,且應在每個事故通風區(qū)段的兩端設置通向室外地面
的逃生口,直通地面逃生口最大間距不宜大于800m;
4逃生口尺寸不應小于1m×1m,當為圓形時,內徑不應小于
1m;
5逃生通道凈寬不應小于1.1m,凈高不應小于2.1m;
6逃生口處爬梯高度超過4m時,應考慮防墜落措施。
5.5.6明挖工法綜合管廊吊裝口的最大間距不宜超過400m;非開
挖工法吊裝口宜結合工作豎井設置,最大間距不宜超過1000m。吊
裝口凈尺寸應滿足管線、設備、人員進出的最小允許限界要求。
5.5.7綜合管廊出地面風亭風口底部高度應滿足城市防內澇要求,
并應高出周邊地坪不小于0.3m。
5.5.8天然氣管道艙室的排風口與其他艙室排風口、進風口、人員
出入口以及周邊建(構)筑物口部距離不應小于10m。天然氣管道
艙室的各類孔口不得與其他艙室連通,并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
識。
5.5.9當入廊管線以支管廊(或以套管)等形式出線與直埋管線接駁
時,應設置端頭井(或連接井),應盡可能貼近道路紅線(或市政
用地邊界)進行設置,端頭井(或連接井)應隨管廊主體結構同期
建設。
5.6支吊架系統(tǒng)
5.6.1綜合管廊內管道及線纜的支吊架應采用成品支吊架,工廠預
17
DB11/1505—202X
制、現(xiàn)場安裝,避免現(xiàn)場加工。
5.6.2支吊架系統(tǒng)宜與綜合管廊附屬系統(tǒng)線纜統(tǒng)一進行綜合布線設
計,滿足荷載、接地、安全間距等要求。
5.6.3支吊架系統(tǒng)材料應使用不燃材料。
5.6.4支吊架宜采用鋼制,材料不應低于Q235B;采用熱鍍鋅防腐,
鍍鋅層平均厚度不應小于65μm。
5.6.5電(光)纜支架和橋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表面應光滑無毛刺;
2應適應環(huán)境的耐久穩(wěn)固;
3應滿足所需的承載能力;
4應符合工程防火要求。
5.6.6電力電纜支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機械強度應能滿足電纜及其附件荷載、施工作業(yè)時附加荷載、
運行中的動荷載的要求;
2電纜支架支持工作電流大于1500A的交流系統(tǒng)單芯電纜時,
應選用非鐵磁材料。
3電纜支架應與接地裝置可靠連接。
5.6.7通信線纜敷設安裝應按橋架形式設計,并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
準《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311、《光纜進線室設計規(guī)
定》YD/T5151及《通信線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1158的有關規(guī)定。
5.7人民防空防護設計
5.7.1城市綜合管廊人民防空應采取綜合防護措施,確保戰(zhàn)時廊內
工程管線、設施設備的安全。
5.7.2城市綜合管廊人民防空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整體設防,不劃分防護單元;
2利用結構本體排水的艙室,可不納入防護區(qū);
3單獨建設的監(jiān)控中心劃分為一個防護單元。
5.7.3城市綜合管廊的監(jiān)控中心和變配電室設置于地下時,宜設置
18
DB11/1505—202X
在地下工程防護區(qū)內。
5.7.4城市綜合管廊的人員出入口、逃生口、進風口、排風口等出
地面部位,應滿足戰(zhàn)時可封堵的要求;重要位置的城市綜合管廊可
采用平戰(zhàn)結合一體化防護設備設施。
19
DB11/1505—202X
6結構設計
6.1一般規(guī)定
6.1.1綜合管廊的結構設計應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tài)設
計方法,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進行強度計算時,采用分項系數的設
計表達式進行設計。驗算穩(wěn)定性時,采用單一安全系數法。
6.1.2綜合管廊結構應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計算和正常使用極限
狀態(tài)驗算,并應根據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在結構上可能出現(xiàn)的荷載,
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分別進行荷載組合,并應
取各自最不利的荷載效應組合進行包絡設計。
6.1.3綜合管廊工程的結構設計使用年限應為100年。
6.1.4綜合管廊結構應進行抗震設計,并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有關
規(guī)定。
6.1.5干線、干支混合、支線型綜合管廊主體結構承載力應滿足不
低于人防工程“甲類6級”荷載設計。
6.1.6熱力管道進入綜合管廊時,結構設計應考慮熱力管道支架處
管道推力產生的荷載以及廊內溫度對結構的影響。
6.1.7綜合管廊結構應進行耐久性設計。當地下水或土壤有腐蝕性
時,其結構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工業(yè)建筑防腐蝕設計標準》
GB/T50046的有關規(guī)定。
6.1.8綜合管廊的結構安全等級應為一級,結構中各類構件的安全
等級宜與整個結構的安全等級相同;風亭、出入口等部位結構構件
安全等級可進行調整,但不應低于二級。
6.1.9綜合管廊應進行防水設計,防水設計應執(zhí)行現(xiàn)行國家標準《地
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GB50108的相關規(guī)定,防水等級標準應不低
于二級。綜合管廊的變形縫、施工縫和預制構件接縫等部位應加強
防水和防火措施。
20
DB11/1505—202X
6.1.10當綜合管廊的底板位于歷史最高水位以下時,應驗算結構的
抗浮穩(wěn)定性。驗算時不應計入廊管線和設備的自重,其他各項作用
均取標準值;當不計地層側摩阻力時,抗浮穩(wěn)定性抗力系數應不小
于1.1;當計取地層側摩阻力時,抗浮穩(wěn)定性抗力系數不應小于1.15。
6.1.11預制綜合管廊縱向節(jié)段的長度應根據節(jié)段吊裝、運輸等施工
過程的限制條件綜合確定。其結構構件的截面強度計算、裂縫控制
驗算和撓度驗算,應根據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6.1.12綜合管廊結構的地基計算(如承載力、變形、穩(wěn)定等),應
按現(xiàn)行地方標準及現(xiàn)行國家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6.2材料
6.2.1綜合管廊的主體結構宜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6.2.2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比、最低強度等級、最大水膠比和單方
混凝土的膠凝材料最小用量等應符合結構耐久性的規(guī)定,并滿足抗
裂、抗?jié)B、抗凍和抗侵蝕的要求。一般環(huán)境條件下的混凝土設計強
度不應低于表6.2.2的規(guī)定。
表6.2.2一般環(huán)境條件下混凝土的最低設計強度等級
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C35
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C35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C40
明挖法作為永久結構的地下連續(xù)墻和灌注樁C35
作為臨時結構的地下連續(xù)墻和灌注樁C25
基坑支護噴射混凝土C20
墊層混凝土C20
盾構法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管片C50
21
DB11/1505—202X
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C35
噴射混凝土襯砌C25
礦山法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襯砌C35
頂進法預制鋼筋混凝土結構C35
6.2.3綜合管廊地下部分應采用自防水混凝土,設計抗?jié)B等級應符
合表6.2.3的規(guī)定。
表6.2.3防水混凝土設計抗?jié)B等級
管廊埋置深度H(m)設計抗?jié)B等級
H<10P6
10≤H<20P8
20≤H<30P10
H≥30P12
6.2.4噴射混凝土應采用濕噴混凝土。
6.2.5用于防水混凝土的砂、石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
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52的有關規(guī)定。
6.2.6暴露在大氣中的混凝土結構,抗凍等級不低于F200。
6.2.7用于拌制混凝土的水,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用水標
準》JGJ63的有關規(guī)定。
6.2.8混凝土可根據工程抗裂需要摻入合成纖維或鋼纖維,纖維的
品種及摻量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無相關規(guī)定時應通過
實驗確定。
6.2.9鋼筋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
光圓鋼筋》GB1499.1、《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
GB1499.2和《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的有關規(guī)定。
6.2.10用于連接預制節(jié)段的螺栓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結構設計
標準》GB50017的有關規(guī)定。
6.2.11鋼筋混凝土管片間的連接緊固件的連接形式及其機械性能
22
DB11/1505—202X
等級,應滿足構造和結構受力要求,且表面應進行防腐處理。
6.2.12纖維增強塑料筋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結構工程用纖維增強
復合材料筋》GB/T26743的有關規(guī)定。
6.2.13預埋鋼板宜采用Q235鋼、Q355鋼,其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
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及《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
的要求;受力預埋件的錨筋應采用HRB400或HRB300鋼筋,不應
采用冷加工鋼筋。
6.2.14注漿材料應采用對地下環(huán)境無污染及后期收縮小的材料。
6.2.15彈性橡膠密封墊的主要物理性能應符合表6.2.15的規(guī)定。
表6.2.15彈性橡膠密封墊材料物理性能
指標
序號項目
氯丁橡膠三元乙丙橡膠
1硬度(邵氏),度45±5~65±555±5~70±5
2伸長率(%)≥350≥330
3拉伸強度(MPa)≥10.5≥9.5
硬度變化值
≥+8≥+6
(邵氏)
熱空
扯伸強度變化
4氣老(70℃96h)≥-20≥-15
率(%)
化
扯斷伸長率變
≥-30≥-30
化率(%)
5壓縮永久變形(70℃24h)(%)≤35≤28
6防霉等級達到或優(yōu)于2級
注:以上指標均為成品切片測試的數據,若只能以膠料制成試樣測試,則其伸長率、
拉伸強度的性能數據應達到本規(guī)定的120%。
6.2.16遇水膨脹橡膠密封墊,其主要物理性能應符合表6.2.16。
表6.2.16遇水膨脹橡膠密封墊材料物理性能
指標
序號項目
PZ-150PZ-250PZ-450PZ-600
1硬度(邵氏A),度*42±742±745±748±7
23
DB11/1505—202X
2拉伸強度(MPa)≥3.5≥3.5≥3.5≥3
3扯斷伸長率(%)≥450≥450≥350≥350
4體積膨脹倍率(%)≥150≥250≥400≥600
拉伸強度(MPa)≥3≥3≥2≥2
反復
扯斷伸長率(%)≥350≥350≥250≥250
5浸水
試驗體積膨脹倍率
≥150≥250≥500≥500
(%)
6低溫彎折-20℃2h無裂紋無裂紋無裂紋無裂紋
7防霉等級達到或優(yōu)于2級
注:1*硬度為推薦項目;
2成品切片測試應達到標準的80%;
3接頭部位的拉伸強度不低于上表標準性能的50%。
6.2.17變形縫材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1橡膠止水帶的技術性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高分子防水材
料第二部分止水帶》GB18173.2的有關規(guī)定;
2金屬止水帶的化學成分和物理力學性能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
《銅合金帶材》GB/T2059或《不銹鋼冷軋鋼板和鋼帶》GB/T3280
的有關規(guī)定,厚度不宜小于3.0mm,拉伸強度不應小于205MPa,銅
止水帶的斷裂伸長率不應小于20%,不銹鋼止水帶的斷裂伸長率不
應小于35%;
3填縫材料應采用具有適應變形功能的板材;
4嵌縫材料應采用聚硫密封膠、聚氨酯密封膠或遇水膨脹橡膠
條,其技術性能應分別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聚硫建筑密封膠》JC/T
483、《聚氨酯建筑密封膠》JC/T482和現(xiàn)行國家標準《高分子防水
材料第三部分遇水膨脹橡膠》GB18173.3的有關規(guī)定。
6.3結構上的作用
6.3.1綜合管廊結構上的作用,按性質可分為永久作用、可變作用
和偶然作用及地震作用。
1永久作用應包括:結構和永久設備的自重、內部管道及其輸
24
DB11/1505—202X
送介質的自重、土的豎向壓力和側向壓力、地基的不均勻沉降等。
2可變作用應包括:管廊內部活荷載、地面車輛荷載、地面堆
積荷載、地面車輛荷載或地面堆積荷載引起的側向土壓力、吊車及
吊鉤荷載、地下水的壓力(側壓力、浮托力)、結構構件的溫、濕
度變化作用,地上結構的雪荷載、風荷載。
3偶然作用包括:人防荷載、火災、爆炸、撞擊等。
6.3.2結構設計時,對不同的作用應采用不同的代表值。永久作用
應采用標準值作為代表值;對可變作用,應根據設計要求采用標準
值、組合值或準永久值作為代表值。
6.3.3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或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按標準組合設計
時,對可變作用應按規(guī)定的作用組合采用其標準值或組合值作為代
表值??勺冏饔玫慕M合值,應為可變作用的標準值乘以其組合值系
數。
6.3.4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按準永久組合設計時,對可變作用應采用
準永久值作為代表值??勺冏饔玫臏视谰弥?,應為可變作用的標準
值乘以其準永久值系數。
6.3.5永久作用標準值:
1結構主體及內部管線自重可按結構構件及管線設計尺寸計算
確定。常用材料的自重可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
GB50009的規(guī)定采用;永久性設備的自重標準值可按該設備的實際
自重或樣本提供的數據采用;
2明挖綜合管廊上的豎向土壓力,其標準值應按下式計算:
HF
sv,ssk(6.3.5-1)
F
式中:sv,k—豎向土壓力(kN/m2);
s—回填土的重力密度(kN/m3),可按18
kN/m3采用;
H
s—綜合管廊頂板上的覆土高度(m)。
3明挖綜合管廊上的側向土壓力,應按靜止土壓力計算,其標準
25
DB11/1505—202X
值應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圖6.3.5);
地面
Z
w
Z
Fep,k
地下水位
管廊
圖6.3.5側壁上的土壓力分布圖
1)對埋設在地下水位以上的管廊
ZKF
ep,ks(6.3.5-2)
2)對埋設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管廊
'ZZZKF)(
ep,kswsw(6.3.5-3)
F
式中:ep,k—側向土壓力標準值(kN/m2)
K
—靜止土壓力系數,應根據土的抗剪強度確
定。當缺乏試驗數據時,采用放坡或土釘墻時可
取0.5,采用護坡樁時,可取0.33;
'
s—地下水位以下回填土的有效重度(kN/m3),
一般可取10kN/m3;
Z—自地面至計算截面處的深度(m);
Zw—自地面至地下水位的距離距離(m)。
4礦山法及盾構法施工的綜合管廊豎向土壓力,宜根據所處工程
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和覆土厚度,并結合土體卸載拱作用的影響確
定。使用階段水平土壓力宜按靜止土壓力計算;
26
DB11/1505—202X
5礦山法的初期支護承擔施工期間的全部荷載;二次襯砌承擔
使用階段的全部荷載;
6入廊管道內水重度標準值,可按10kN/m3采用;
7垃圾氣力輸送管道中的垃圾重度標準值,可按5kN/m3采用;
8建設場地地基土有顯著變化段的綜合管廊結構,應計算地基不
均勻沉降的影響,其沉降量及沉降差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
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確定。
6.3.6可變作用標準值:
1綜合管廊內部活荷載標準值及其準永久值系數,應按表
采用;
表綜合管廊樓面活荷載標準值及其準永久值系數q
q
序號部位活荷載標準值(kN/m2)準永久值系數
1操作平臺2.00.5
2樓梯或走道板2.00.4
3操作平臺、樓梯的欄桿水平向1.0kN/m0.0
注:對設有檢修車的綜合管廊,車道范圍內的集水坑蓋板及走道板等構件,尚應根據
運行條件確定檢修車輛荷載。
2地面堆積荷載標準值可取10kN/m2,其準永久值系數q可取
0.5;
3地面車輛荷載標準值可根據輪壓按35°角擴散確定,車輪的
布置及輪壓的大小應按國家現(xiàn)行標準《城市橋梁設計規(guī)范》CJJ11中
城市-A級的相關規(guī)定確定,其準永久值系數q可取0.5;
4地面車輛荷載或地面堆積荷載引起的側向土壓力標準值應為地
面車輛荷載或地面堆積荷載的標準值乘以土的側壓力系數;
5地面車輛荷載和地面堆積荷載不應同時考慮,應取其作用效應
27
DB11/1505—202X
較大者;
6吊裝口的吊車荷載應按工程實際情況采用;出地面構(建)筑
物的雪荷載、風荷載的標準值及其準永久值系數,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
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的有關規(guī)定采用;
7綜合管廊的浮托力、側壁的水壓力,均應按靜水壓力計算;地
下水對結構的浮托力標準值應按最高水位確定;
8綜合管廊壁面溫差標準值,可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
hc
tcTT)(
11hei
c
cic(6.3.6-1)
式中:?t—壁板的內、外側壁面溫差(℃);
hc—壁板的厚度(m);
λc—混凝土的導熱系數(W/m·K);
βi—內表面熱交換系數(W/m2·K);
βe—外表面熱交換系數(W/m2·K);
Ti—管廊內部的計算溫度(℃);
Te—管廊外側的土壤計算溫度或相鄰艙室內部的計算溫度(℃)。
表混凝土的熱工系數
系數名稱系數值適用條件
混凝土線膨脹系數(1/℃)1×10-5_
內側表面與室內空氣接觸,外
導熱系數2.0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停車位建設項目可行性報告
- 大學生讀書心得筆記
- 租房合同范本集錦15篇
- 啟動儀式領導講話稿(集合15篇)
- 手機銷售辭職報告15篇
- 關于小學個人教師述職報告十篇
- 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 房地產銷售個人工作總結(匯編15篇)
- 幼兒園班主任辭職報告錦集7篇
- 新媒體營銷(第三版) 課件 項目二 新媒體營銷定位與策劃
- 銀行市場份額提升方案
- 鎮(zhèn)海煉化線上測評試題
- 2024寧夏高級電工證考試題庫電工理論考試試題(全國通用)
- 浙江省溫州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試題(含答案)
- 2023年客訴工程師年度總結及下一年計劃
- 廣東省佛山市2022-2023學年三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
- 網絡運維從入門到精通29個實踐項目詳解
- 2024屆黃岡市啟黃中學中考試題猜想數學試卷含解析
- 揚州育才小學2023-2024一年級上冊數學期末復習卷(一)及答案
- 04某污水處理廠630kW柔性支架光伏發(fā)電項目建議書
- 山中初唐王勃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