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圖像題06 內能相關圖像(解析版)_第1頁
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圖像題06 內能相關圖像(解析版)_第2頁
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圖像題06 內能相關圖像(解析版)_第3頁
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圖像題06 內能相關圖像(解析版)_第4頁
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圖像題06 內能相關圖像(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圖像題06內能相關圖像1.(2023?宜昌)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量和初溫相同的水和某種液體,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電加熱器對其加熱,每隔一段時間用溫度計分別測量它們的溫度,并畫出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由圖像可知()A.a液體比熱容小 B.b液體是水 C.0~3min內a液體吸收的熱量少 D.升高相同的溫度時,b液體吸收的熱量少【解答】解:ABD、由圖可知,將水和另一種液體都從15℃加熱到35℃,b需要加熱3min,a需要加熱6min,說明b液體吸收的熱量少、a液體吸收的熱量多,則a的吸熱能力強、比熱容大,故a液體是水,故AB錯誤、D正確。C、使用相同的加熱器,在相同的加熱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等,則0~3min內a、b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故C錯誤,故選:D。2.(2023?蘭州)為了比較A、B兩種液體的吸熱能力,小亮用完全相同的加熱裝置對質量分別為100g和400g的A、B兩液體進行加熱,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根據圖像信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A、B兩液體在0~8min內吸收的熱量之比為2:1 B.A、B兩液體的比熱容之比為1:2 C.B液體的吸熱能力比A液體的強 D.A液體比B液體更適合作發(fā)動機的冷卻液【解答】解:A、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在相同時間內,加熱器放出的熱量是相同的,則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是相同的,所以在0~8min內,A、B兩液體吸收的熱量是相同的,故其吸收的熱量之比為1:1,故A錯誤;B、由圖像可知,在0~8min內,A液體溫度升高了ΔtA=40℃﹣20℃=20℃,B液體溫度升高了ΔtB=30℃﹣20℃=10℃,根據c=QcAC、由B知,B液體的比熱容比A液體的比熱容小,所以B液體的吸熱能力比A液體的弱,故C錯誤;D、由于A液體的比熱容比B液體的比熱容大,根據Q=cmΔt,在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時,A液體吸收的熱量比B液體吸收的熱量多,故A液體比B液體更適合作發(fā)動機的冷卻液,故D正確。故選:D。3.(2023?泰安)質量均為0.5kg的水和另一種液體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等,它們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水的比熱容c水=4.2×103J/(kg?℃),c水>c液。下列說法中()①甲物質是水②0~12min乙溫度降低了20℃③0~12min甲放出了8.4×104J的熱量④乙物質的比熱容為2.1×103J/(kg?℃)A.只有①②正確 B.只有②④正確 C.只有①③正確 D.只有①④正確【解答】解:①時間相等時,兩種液體放出的熱量相等,由圖示可以看出,乙液體的溫度降低的快,甲液體溫度降低慢,根據熱量的計算公式Q放=cmΔt可知,在質量相等、初溫相同、放熱也相同的情況下,誰的溫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熱容小,所以,甲液體的比熱容大,所以若甲、乙兩種液體中,一種液體是水,則這種液體一定是甲液體,故①正確;②由圖可知:乙液體的初溫是60℃,放熱12分鐘后乙液體的末溫是20℃,乙溫度降低了40℃,故②錯誤;③讀圖可得,甲在12min內由60℃降低到40℃,降低的溫度是60℃﹣40℃=20℃,甲液體已判斷出是水,所以甲放出的熱量Q放=cmΔt=4.2×103J/(kg?℃)×0.5kg×20℃=4.2×104J,故③錯誤;④由圖知,0~12min水放出的熱量:Q放=c水m水(t水﹣t0)=4.2×103J/(kg?℃)×m水×(60℃﹣40℃),0~12min乙液體放出的熱量:Q放=c乙m乙(60℃﹣20℃),由題知,水和乙液體的質量相同,即m水=m乙4.2×103J/(kg?℃)×m水×(60℃﹣40℃)=c乙m乙(60℃﹣20℃),解得c乙=2.1×103J/(kg?℃),故④正確。故選:D。4.(2023?涼山州)小華在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時,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對質量均為1kg的水和另一種液體同時進行加熱(不考慮熱損失)。已知液體的比熱容小于水的比熱容,通過實驗畫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分析圖像可知:水在5min內吸收的熱量為J,液體的比熱容為J/(kg?℃)。【解答】解:根據Q=cmΔt及圖像可得,水在20min內吸收的熱量為Q=cmΔt=4.2×103J/(kg?℃)×1kg×(50℃﹣20℃)=1.26×105J,則水在5min內吸收的熱量為Q′=14Q=14×根據Q=cmΔt及圖像可得,液體和水在15min內吸收的熱量相同,可得液體的比熱容為c液=QmΔt=故答案為:3.15×104;2.7×103。(多選)5.(2023?濰坊)圖甲所示為一款新型水杯,將沸水倒入杯中,輕搖幾下后,水溫便可降至55℃左右,并能保溫3小時。圖乙為其內部結構圖,杯壁的不銹鋼夾層中有晶體傳熱材料,其在常溫下是固態(tài),會隨著溫度的變化發(fā)生可逆的固液轉換。取0.3kg該晶體材料,對其進行加熱,其溫度與吸收的熱量關系如圖丙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該晶體材料的熔點為55℃ B.在BC段,該晶體材料的內能保持不變 C.在AB段,該晶體材料的分子熱運動變劇烈 D.該晶體材料的比熱容為0.88×103J/(kg?℃)【解答】解:AB、根據圖示可知,晶體在BC段吸收熱量,內能變大,溫度不變,為熔化過程,熔點為50℃,故AB錯誤;C、在AB段,該晶體材料的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變劇烈,故C正確;D、根據Q=cmΔt可知,該物質的比熱容為:c=QmΔt=故選:CD。6.(2023?鞍山)小明為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將A、B兩種液體分別裝入燒杯中,固定在鐵架臺上,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同時加熱,實驗裝置如圖甲、乙所示,實驗時每隔一段時間同時測量并記錄A、B的溫度。(1)組裝器材時應按照(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依次安裝;(2)實驗時,選取相同、初溫相同的A、B兩種不同液體,加熱時液體溫度升高,這是通過方式來增大液體內能的;(3)此實驗通過(選填“液體升高溫度的多少”或“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反映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4)加熱一段時間后,液體B的溫度如圖乙所示,為℃;(5)根據實驗數據小明繪制出的溫度﹣時間圖象如圖丙所示,則液體(選填“A”或“B”)更適合作為家中“暖氣”中輸運能量的介質。【解答】解:(1)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故組裝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依次安裝;(2)根據比較吸熱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質的質量相同,實驗時,選取質量相同、初溫相同的A、B兩種不同液體,加熱時液體溫度升高,這是通過熱傳遞方式來增大液體內能的;(3)根據轉換法,此實驗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反映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4)溫度計分度值為1℃;加熱一段時間后,液體B的溫度如圖乙所示,為33℃;(5)根據繪制出的溫度﹣時間圖象知,升高相同的溫度,B加熱時間長,B的吸熱能力強,比熱容大,根據Q=cmΔt,在質量和降低的溫度相同時,B放熱多,液體B更適合作為家中“暖氣”中輸運能量的介質。故答案為:(1)自下而上;(2)質量;熱傳遞;(3)加熱時間的長短;(4)33;(5)B。7.(2023?鳳陽縣二模)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相等的甲和乙兩種液體加熱(不計熱量損失),如圖是甲和乙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的比熱容與乙的比熱容之比為2:3 B.甲的比熱容與乙的比熱容之比為1:2 C.甲和乙都加熱10分鐘,甲吸收熱量比乙吸收熱量多 D.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溫度,甲吸收熱量較多【解答】解:(1)由圖象可知,吸收熱量相同時(即加熱時間相同),甲的溫度變化為Δt甲=40℃,乙的溫度變化為Δt乙=20℃,由Q吸=cmΔt得c=Q吸mΔt,因Q吸、m均相同,則c甲:c乙=Δt乙(2)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分別對質量相等的甲和乙兩種液體加熱時,在相同的時間10min內電熱器產生的熱量相等,不計熱量損失,則甲、乙吸收的熱量相等,故C錯誤;(3)由圖象可知,甲、乙升高相同的溫度,加熱乙的時間長,則乙吸收的熱量多,故D錯誤。故選:B。8.(2023?鼎城區(qū)二模)某同學用完全相同的裝置加熱等質量的水和食用油,得到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c水=4.2×103J/(kg?℃)]()A.物質A為水 B.0~3min,物質A吸收的熱量比物質B吸收的熱量多 C.食用油的比熱容為2.8×103J/(kg?℃) D.若食用油的質量為50g,2~3min內食用油吸收了2100J的熱量【解答】解:A、由Δt=QB、相同加熱器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同,則加熱3min時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熱量相同,故B錯誤;C、用兩個相同的電熱器給質量相同的物質食用油和水加熱,由圖象可知,水溫度升高到40℃需要3min,食用油溫度升高到40℃需要2min;因為加熱器相同,則物質吸收的熱量和加熱時間成正比,所以,質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溫度需要吸收的熱量關系為:Q水吸=32Q由Q吸=cmΔt得:c=Q則可知c水=32c又因為c水=4.2×103J/(kg?℃),所以c油=23c水=2.8×10D、相同加熱器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同,由圖象可知,2min食用油的溫度升高了40℃﹣20℃=20℃,則2~3min內食用油吸收的熱量:Q油吸=12c油m油Δt=12×故選:C。9.(2023?無錫模擬)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不同液體,裝在相同的容器中,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物質在1min后可能處于固液共存態(tài) B.甲、乙的比熱容之比為2:1 C.升高相同溫度,甲吸收的熱量更少 D.3min后甲的內能保持不變【解答】解:A.乙是液體,對乙液體加熱過程中,不可能出現固液共存態(tài),故A錯誤;B.由圖可知,加熱1min,吸收相同的熱量,甲升高的溫度50℃﹣25℃=25℃,乙升高的溫度75℃﹣25℃=50℃,甲乙的質量相等,由c=QmΔt可知,比熱容和升高的溫度成反比,甲、乙的比熱容之比C.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時,加熱時間相同,吸收的熱量相同,由圖可知,升高相同的溫度,甲加熱的時間較長,甲吸收的熱量較多,故C錯誤;D.3min后甲液體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內能增大,故D錯誤。故選:B。10.(2023?番禺區(qū)校級二模)甲、乙兩保溫杯裝有初溫相同、等質量的同種液體,在恒溫的室內靜置,兩杯液體的溫度﹣時間變化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杯內液體的比熱容等于乙杯內液體 B.甲杯內液體的比熱容小于乙杯內液體 C.0~4h甲杯內液體放出的熱量比乙杯多 D.0~20h乙杯內液體放出的熱量比甲杯多【解答】解:根據題意可知兩杯都是同種液體,所以兩杯液體的比熱容相等,故A正確,B錯誤;如圖,0h兩杯液體的溫度相等,第4h時甲杯液體的溫度是80℃,乙杯液體的溫度是60℃,第20h時兩杯液體的溫度相等,利用Q=cm(t0﹣t)可知0﹣4h乙杯放出的熱量多,0﹣20h兩杯放出的熱量相同,故CD錯誤。故選:A。11.(2023?白云區(qū)二模)如圖1所示,規(guī)格相同的容器裝了相同質量的純凈水和油.用相同實際功率的電加熱器加熱,得到圖2所示的溫度與加熱時間的圖線,若液體吸收的熱量等于電加熱器放出的熱量,且c水>c油,則()A.加熱相同時間,由于甲杯液體升高溫度大,所以甲杯液體吸收熱量多 B.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杯液體吸收相同的熱量 C.甲杯液體是水 D.加熱相同時間,兩杯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解答】解:AD.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相同的時間,放出的熱量相同,若液體吸收的熱量等于電加熱器放出的熱量,則純凈水和油吸收的熱量相同,故A錯誤、D正確;B.升高相同的溫度,加熱時間不同,兩杯液體吸收的熱量不相同,故B錯誤;C.甲杯液體和乙杯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由圖2可知,甲杯液體升高的溫度多,由c=QmΔt可知,甲杯液體的比熱容小,已知c水>c故選:D。12.(2023?云龍區(qū)一模)如圖所示,規(guī)格相同的甲、乙兩容器中分別裝有3kg和2kg的純凈水,并用不同加熱器加熱,不計熱損失,得到如圖丙所示的水溫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圖,已知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丙圖知,甲杯中水的比熱容小于乙 B.甲、乙兩杯中的加熱器每分鐘放出的熱量之比為9:4 C.加熱相同的時間,甲、乙兩杯水升高的溫度之比2:3 D.加熱相同時間時,兩杯水將吸收相等的熱量【解答】解:A、水的比熱容與質量無關,故甲乙中水的比熱容相同;B、由圖丙的甲圖線可知,加熱2min時,甲容器中水升高的溫度:Δt=40℃﹣20℃=20℃;由圖象還可知,水的溫度變化隨時間的增加而均勻升高,所以,加熱1min時,甲容器中水升高的溫度:Δt′=12Δt此時甲容器中的水每分鐘吸收熱量:Q吸1=cm1Δt=4.2×103J/(kg?℃)×3kg×10℃=1.26×105J;由圖丙可知,水的溫度從20℃升高到40℃時,乙的加熱時間為3min;此時乙容器中的水吸收熱量:Q乙吸=cm2Δt=4.2×103J/(kg?℃)×2kg×(40℃﹣20℃)=1.68×105J,乙容器中的水每分鐘吸收熱量為:Q吸2=13×Q乙吸=13由于忽略散熱損失,所以兩加熱器每分鐘放出的熱量與水每分鐘吸收的熱量相同,則:加熱器每分鐘放出的熱量之比為:Q甲放:Q乙放=1.26×105J:5.6×104J=9:4,故B正確。C、甲每分鐘升高10℃;乙的加熱時間為3min升高20℃;故每分鐘升高203每分鐘升高的溫度之比為:10℃:203D、此時甲容器中的水每分鐘吸收熱量:Q吸1=1.26×105J;乙容器中的水每分鐘吸收熱量為:Q吸2=5.6×104J;加熱相同時間時,每分鐘吸收的熱量不等,故相同時間兩杯水吸收的熱量不等。故D錯誤。故選:B。13.(2023?武進區(qū)校級模擬)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的過程中,水和煤油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關于這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煤油的溫度高于水的溫度,所以煤油的比熱容大 B.20min后水的溫度不變的過程中將不再吸收熱量 C.煤油的溫度升高的較快,說明煤油比熱容比水比熱容小 D.8min時間內煤油吸收的熱量比水吸收的熱量多【解答】解:A、比熱容的大小與溫度無關,故A錯誤;B、20min后,水已經沸騰,水沸騰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故B錯誤;C、通電相同時間,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相同,煤油升高的溫度比水快,說明水的吸熱能力更強,煤油的比熱容比水小,故C正確;D、相同時間內,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同,故D錯誤。故選:C。14.(2023?太康縣一模)如圖所示,相同質量的銅塊和鉛塊吸收熱量與其溫度變化的圖象。從圖象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吸收相同的熱量后銅塊的溫度是鉛塊的三倍 B.升高到相同的溫度后銅塊內能是鉛塊的三倍 C.質量相同時銅的比熱容才是鉛比熱容的三倍 D.固體狀態(tài)時,銅的比熱容是鉛比熱容的三倍【解答】解: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鉛塊,由圖象可得當鉛吸收的熱量Q吸=4J時,Δt=6℃,則鉛的比熱容:c鉛=Q銅吸收的熱量Q吸=8J時,Δt=4℃,則鉛的比熱容:c銅=Q則c鉛:c銅=1:3;A、相同質量的銅塊和鉛塊,吸收相同的熱量,根據Δt=QB、相同質量的銅塊和鉛塊,升高到相同的溫度,不知道初始溫度,無法判斷吸收的熱量的多少,內能無法判斷,故B錯誤;C、固體的銅的比熱容是鉛的3倍,與質量無關,故C錯誤;D、固體狀態(tài)時,銅的比熱容是鉛比熱容的三倍,故D正確;故選:D。15.(2023?金壇區(qū)二模)用相同的酒精燈分別對a、b兩種液體加熱(如圖甲),根據測得的數據分別描繪出這兩種液體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在相同的時間內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不計液體熱量散失,分別用ma、mb、ca、cb表示a、b兩種液體的質量和比熱容,則結合圖中信息做出的下列推斷正確的是()A.若ma=mb,則ca>cb B.若ma=mb,則ca<cb C.若ca=cb,則ma=mb D.若ca=cb,則ma>mb【解答】解:由題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等;由乙圖可知,在相同的時間內a升高溫度的較大;A、若ma=mb,吸收相同的熱量,a的溫度升高幅度大,由c=QmΔt可知,a的比熱容較小,b的比熱容較大,即ca<cC、若ca=cb,吸收相同的熱量,a的溫度升高幅度大,由m=QcΔt可知,a的質量較小,b的質量較大,即ma<m故選:B。16.(2023?虎林市校級二模)兩個相同的容器內分別盛有質量和初溫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用相同規(guī)格的電加熱器同時加熱,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液體的比熱容小于乙液體的比熱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兩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C.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大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 D.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升高的溫度比乙液體升高的溫度多,說明甲液體吸熱能力強【解答】解:A、從圖像可知,給質量和初溫相同的甲、乙兩種液體加熱時,用相同規(guī)格的電加熱器加熱相等時間時,甲上升的溫度高,根據比熱容公式可知,甲的比熱容小,故A正確。B、如果升高相同的溫度,因為乙的比熱容大,故乙吸收的熱量更多,故B錯誤;C、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吸收的熱量等于乙液體吸收的熱量,故C錯誤;D、加熱相同的時間,甲液體升高的溫度比乙液體升高的溫度多,說明甲液體吸熱能力弱,故D錯誤。故選:A。17.(2023?天橋區(qū)一模)同學們通過地理課的學習知道了,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地區(qū)各月份平均氣溫變化小,而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地區(qū)各月份平均氣溫變化較大。如圖所示。從物理的角度分析。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與砂石相比較,海水具有()A.較大的內能,相同條件下,水溫變化較大 B.較小的內能,相同條件下,水溫變化較小 C.較小比熱容,相阿條件下,水溫變化較大 D.較大比熱容,相同條件下,水溫變化較小【解答】解:沿海地區(qū)水多,內陸地區(qū)水少、沙石多;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砂石的比熱容小,白天,相同質量的水和沙石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區(qū)晝夜的溫差小,所以沿海城市的晝夜溫差較小,各月份平均氣溫變化也小;而內陸城市的晝夜溫差較大,各月份平均氣溫變化也較大。故D正確。故選:D。18.(2023?無棣縣模擬)如圖所示,用規(guī)格相同的加熱器分別給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液體加熱,不計熱損失,丙所示的液體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液體比乙液體的比熱容比大 B.甲、乙兩杯中的加熱器每分鐘放出的熱量之比為2:3 C.加熱相同的時間,甲、乙兩種液體升高的溫度之比2:3 D.將甲、乙兩種液體從20℃均加熱至60℃(沒有達到沸點)所需要的時間之比仍為2:3【解答】解:A、由圖丙可知,將甲、乙兩種液體從20℃加熱至40℃時,甲用時2min,乙用時3min,由于加熱器相同,則甲乙所吸收的熱量之比為:Q甲根據Q=cmΔt可得:c甲所以甲的比熱容比乙小,故A錯誤;B、用規(guī)格相同的加熱器加熱,意味著在相同時間內加熱器放出的熱量相同,甲、乙兩杯中的加熱器每分鐘放出的熱量之比應為1:1,故B錯誤;C、加熱相同的時間,即吸收的熱量相同,則溫度變化量為:ΔtD、將甲、乙兩種液體從20℃均加熱至60℃(沒有達到沸點),即溫度變化相同,質量相同,所需要吸收的熱量之比為:Q甲而兩個加熱器是相同的,吸收熱量多少與時間成正比,所以t甲故選:D。19.(2023?新都區(qū)二模)在標準大氣壓下用相同的加熱器加熱質量均為500g,初溫相同的水和某種物質,它們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物質的沸點一定是80℃ B.0~4min,乙物質的比熱容為2.8×103J/(kg?℃) C.0~4min,乙吸收的熱量大于甲吸收的熱量 D.8~10min,甲吸收的熱量為1.68×105J【解答】解:A、由題意和圖像可知,用相同的加熱器對水和某種物質進行加熱,在標準氣壓下甲的沸點是100℃,所以甲是水,而乙是另外一種物質,且乙物質在4~10min內溫度保持80℃不變,因乙物質可能是固態(tài),也可能是液態(tài),所以,可能是乙物質的熔點為80℃,也可能是乙物質的沸點為80℃,故A錯誤;B、在標準氣壓下,甲的沸點是100℃,所以甲是水,0~4min,水吸收的熱量為:Q水=cmΔt=4.2×103J/(kg?℃)×0.5kg×40℃=8.4×104J,所以乙在0~4min內吸收的熱量也是8.4×104J,則乙的比熱容:c=Q乙mΔtC、0~4min,乙吸收的熱量等于甲吸收的熱量,故C錯誤;D、加熱4min,水吸收的熱量為8.4×104J,故加熱2min,水吸收的熱量為4.2×104J,故D錯誤。故選:B。20.(2023?鳳慶縣模擬)某實驗小組利用酒精燈對500g冰均勻加熱,他們每隔相同時間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觀察物質的狀態(tài)。如圖是他們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的“溫度﹣時間”圖像,已知c水=4.2×103J/(kg?℃),由圖象可知()A.水升溫比冰慢,說明水的比熱容比冰小 B.冰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內能不變 C.冰在融化前內能增加了4.2×104J D.在CD段,水吸收的熱量是4.2×104J【解答】解:A、由題知,利用酒精燈對冰均勻加熱,即在相同時間內冰和水吸收熱量相同,由圖可知,冰在前5min內溫度升高了20℃,水在后10min內升高了20℃,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熱多;吸收相同的熱量,水溫度變化慢,由Q=cmΔt可知,水的比熱容比冰的比熱容大,故A錯誤;B、冰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保持不變,故B錯誤;C、由圖可知水和冰上升相同的溫度,加熱時間是冰的2倍,所以水的比熱容是冰的2倍,即冰的比熱容是2.1×103J/(kg?℃),冰的質量為500g=0.5kg,熔化前冰增加的內能:ΔE=Q冰吸=c冰m(t﹣t0)=2.1×103J/(kg?℃)×0.5kg×20℃=2.1×104J,故C錯誤;D、冰熔化前后,質量不變,在CD段溫度變化Δt=20℃﹣0℃=20℃,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Δt=4.2×103J/(kg?℃)×0.5kg×20℃=4.2×104J,故D正確;故選:D。21.(2023?張家港市校級模擬)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天然氣給10kg的水加熱,同時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加熱過程中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線,若在6min內完全燃燒了0.12kg的天然氣(每分鐘放熱相同)。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天然氣的熱值為5×107J/kg。(1)完全燃燒0.12kg天然氣釋放的熱量為多少?(2)“2~4min”水吸收的熱量為多少?(3)在燒水過程中,“0~2min”、“2~4min”、“4~6min”哪個時間段熱效率最高?最高熱效率為多少?【解答】解:(1)燃燒天然氣的質量m天然氣=0.12kg,天然氣的熱值q天然氣=5×107J/kg,天然氣完全燃燒產生的熱量:Q放=m天然氣q天然氣=0.12kg×5×107J/kg=0.6×107J;(2)水的質量m水=10kg,2~4min,水溫度升高度數Δt=70℃﹣50℃=20℃,水吸收的熱量:Q吸=cm水Δt=4.2×103J/(kg?℃)×10kg×20℃=8.4×105J;(3)由圖可知,隨著水溫的不斷升高,溫度變化越來越慢,故0~2min時間內,在吸收熱量相同的情況下,升高的溫度最高,熱效率最大;0~2min內,水溫度升高度數Δt′=50℃﹣20℃=30℃,水吸收的熱量:Q吸′=cm水Δt′=4.2×103J/(kg?℃)×10kg×30℃=1.26×106J,0~2min內,天然氣釋放的熱量Q放′=13Q放=13×燒水時的熱效率:η=Q吸'22.(2022?儀征市一模)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地鐵儀征即將進入地鐵時代。乘坐地鐵需文明出行、確保安全。地鐵站的站臺上標有黃色警戒線;乘客應留意車廂內紅、綠色的線路指示燈。手持式安檢儀用于檢測乘客是否攜帶違禁金屬物品,工作人員能根據安檢儀發(fā)出低沉或尖銳的警報聲,判斷金屬物品的大??;手持式安檢儀的電池容量為2×103mA?h,額定電壓為9V,額定功率為0.36W,電池容量指放電電流與放電總時間的乘積,當剩余電量減為電池容量的10%時,安檢儀不能正常工作。圖甲為另一種安檢儀的原理模型,固定的矩形虛線區(qū)域內存在方向豎直向上的磁場,寬度為0.6m,邊長0.2m的正方形金屬線圈abcd放在水平傳送帶上,可隨傳送帶一起以速度v勻速運動。線圈進、出磁場過程中會產生電流,從而線圈會受到大小隨線圈速度增大而增大、方向水平的磁場力作用,因此線圈與傳送帶間也存在摩擦力;運動過程中線圈整體處于磁場中時,線圈中無電流產生。在線圈與傳送帶間無相對滑動時,傳送帶克服線圈摩擦力做功的功率P與對應的速度v的數據如表。v/(m?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