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中國古代精神文明一、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一)原因:1,經濟:生產力發(fā)展,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迅速發(fā)展。2,政治:周王室衰微,諸侯紛爭,分封制瓦解。3,階級:“士”階層的活躍和受重用。4,思想:私學興起。(二)意義:(1)對后世文化學術的發(fā)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儒家: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道家:哲學基礎;法家:變革精神,成為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2)諸子百家思想共同構筑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3)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三)表現:1、儒家1)孔子(春秋):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A、政治:“仁”和“禮”,為政以德、中庸B、哲學:敬鬼神而遠之——優(yōu)先關注人生C、教育:辦私學、整理典籍、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啟發(fā)誘導、學思結合評價——①“仁者愛人”具有積極性,“克己復禮”具有保守性。②為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礎,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響。2)孟子(戰(zhàn)國):亞圣A“仁政”學說(民貴君輕)B主張人性本善說C重義輕利3)荀子(戰(zhàn)國):戰(zhàn)國時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1)提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唯物)(2)“性惡論”;(后天教育使人由惡變善)(3)禮法并施(4)君舟民水”。2、道家1)老子(春秋):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中國第一個探討宇宙本原(1)道是世界天地萬物的本原(2)辯證法思想(3)倡導“無為而治”(4)向往小國寡民的社會,主張愚民統(tǒng)治,2)莊子(戰(zhàn)國):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上與荀子對立(1)鄙視富貴利祿(2)“齊物”即萬物的本質相同;(3)對人生“逍遙”;(4)天與人不相勝3)黃老之學(從漢高祖到武帝即位約70年的時間):積極無為4)道家學派后來逐漸演變?yōu)榈澜蹋|漢)3、法家思想:韓非子(戰(zhàn)國):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1)法、術、勢相結合,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2)變法革新3)以法治國,法不阿貴4、墨家思想:墨子(戰(zhàn)國):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1)“兼愛”“非攻””2)“尚力”“節(jié)用”“節(jié)葬”3)“尚賢”“尚同”5、兵家思想春秋:孫武《孫子兵法》:提出一整套完整的軍事理論體系,被尊為兵法經典。戰(zhàn)國:孫臏《孫臏兵法》:強調戰(zhàn)爭規(guī)律重視人的作用等.二、儒家思想的發(fā)展演變(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創(chuàng)立:1、代表:孔子、孟子、荀子2、地位:不受重視因為:①客觀:當時社會動亂,缺乏一個實行禮治的強有力的中央政權;②主觀:“克己復禮”的主張體現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它違背了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概括一下中國古代主要思想家的民本思想。(1)孔子:“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刑殺;(2)孟子:“民貴君輕”;(3)荀子:“君舟民水”的觀點;(4)董仲舒:在天人感應學說里,即要求統(tǒng)治者要愛護百姓,如果殘暴,天將降災禍于他。(5)黃宗羲:是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觀點。(二)秦朝:遭受重創(chuàng)(秦始皇焚書坑儒)(三)西漢武帝:確立正統(tǒng):1、背景:①漢武帝即位后進一步開拓發(fā)展大一統(tǒng)事業(yè),②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2、董仲舒:①“天人感應”學說,君權神授,實行仁政②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大一統(tǒng)思想。③三綱五常3、意義:(1)有利于鞏固國家統(tǒng)一和穩(wěn)定社會秩序。(2)使儒學確立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四)魏晉南北朝時期:受到沖擊(儒學自身的缺陷,佛教、道教的興起)(五)宋明時期:理學(儒學從佛教、道教中吸收有益成分,完成了理論化、思辯化的過程)1、程朱理學人物:程顥程頤(北宋)朱熹(南宋):觀點:A“理”是世界的本原,體現社會上是道德倫理,體現人身上是人性B“格物致知”C存天理,滅人欲。2、陸王心學人物:陸九淵(南宋)王守仁(明朝):觀點:陸九淵:A提出“心即是理也”B“發(fā)明本心”------內心反省王守仁:A提出“心即是理也”B提出“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3、評價:1)用“三綱五?!本S系專制統(tǒng)治,壓抑人性,扼殺人生自然欲求。2)重視主觀意志力、崇尚氣節(jié)強調社會責任感等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積極作用。(六)明清時期:遭遇批判,構筑了具有時代特色的儒學體系。1.背景1)政治:專制統(tǒng)治腐朽,階級矛盾激化;2)經濟:商品經濟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根源);3)階級:市民工商階層的興起,社會風尚發(fā)生巨大變化,人們競相逐利;4)思想:傳統(tǒng)儒學仍居主導地位2、表現:1)李贄的思想:(1)鞭撻程朱理學,否認孔孟學說的權威。(2)宣傳個性自由發(fā)展。提出男女平等。(3)否定“天理”存在,提出萬物源于陰陽二氣。2)、王夫之:鞭撻程朱理學3)、黃宗羲:抨擊君主專制(1)抨擊君主專制。宣稱皇帝是“天下之大害”(2)建立自下而上的監(jiān)督機構—學校(3)人治到法治。(4)工商皆本4)、顧炎武:經世致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呼喚3、共同主張:(1)批判繼承傳統(tǒng)儒學,和宋明理學(2)“經世致用”思想(3)提出“工商皆本”。(4)批判君主專制4、影響:1、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市民工商階層的興起時代的要求:為儒學的發(fā)展變革注入了新的活力2、對君主專制造成強烈的沖擊3、對后世具有重大的啟蒙作用,和深刻的啟迪4)沒有動搖封建統(tǒng)治的理論基礎。(七)洋務派:中體西用(八)戊戌變法:資產階級維新派:借助儒家思想宣傳維新變法表現:康有為:托古改制(把西方政治學說同儒家經史相結合)原因:中國儒家思想影響大;資產階級力量弱??;目的:宣傳維新變法思想,減少變法的阻力。(九)南京臨時政府:規(guī)定學校學校不拜孔子,不讀四書五經。(十)新文化運動:全面否定儒家思想,提出“打倒孔家店”原因:儒家思想是封建統(tǒng)治的理論基礎;資產階級要求實行民主政治;袁世凱尊孔復古;西方啟蒙思想傳入。目的:維護共和制度作用:動搖了傳統(tǒng)禮教的統(tǒng)治地位,解放了思想。(十一)“文革”:批判儒家思想,迎合政治斗爭的需要(十二)改革開放后:對儒家思想逐漸客觀全面評價(十三)儒學走向世界1、伏爾泰高度贊賞中國儒學的原因,指出伏爾泰的認識有何局限?原因:認為儒學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認為儒學可以作為抨擊天主教神學思想和封建等級制度的理論武器。局限:沒有認識到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對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維護,沒有認識到儒學思想與啟蒙思想的本質區(qū)別。2、結合國際國內形勢分析當今儒學得到宏揚的原因。原因:當今世界并不太平,儒家的“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為貴”“和而不同”等主張有利于世界和諧相處;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走向復興,中國國際影響擴大;儒學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豐富,影響大。儒家思想的特點、演變規(guī)律、評價1、特點:①統(tǒng)一性和延續(xù)性:表現在政治上統(tǒng)一、民族的融合與凝聚、文化傳統(tǒng)的承襲。②民本主義:基本內容“天人合一”,表現在尊君重民的“民本”思想。③重群體輕個體,追求社會價值。④重人倫輕自然:注重人倫關系和道德原則,輕視探討自然的奧秘。⑤崇老尚古:以上古的“黃金時代”為價值取向,以恪守宗法理論道德作為最高的人格理想2、演變規(guī)律:①儒家思想不斷吸收其他學派思想以完善自身,滿足統(tǒng)治者維護統(tǒng)治的需要;②不論怎么樣發(fā)展,都是以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為根本出發(fā)點。3、評價:1)有利用社會矛盾的緩和,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及和諧社會的構建,儒學在中國和世界上均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從而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2)維護封建專制的正統(tǒng)思想,其自身的消極影響是明顯的。4、對待儒家思想的態(tài)度:批判地繼承,或吸收其精華,剔除其糟粕三、科技(一)造紙術西漢植物纖維紙12世紀傳入歐洲作用:對人類文明進程有重要影響;有利于文化傳播和發(fā)展;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印刷術唐代雕版印刷術比歐洲早400年13世紀傳入歐洲作用:對人類文明進程有重要影響;有利于文化傳播和發(fā)展;宋代畢生泥活字印刷術木活字、金屬活字火藥唐代制成火藥、用于軍事13、14世紀傳入歐洲作用:改變人類作戰(zhàn)方式;成為歐洲資產階級戰(zhàn)勝封建勢力的重要武器宋元軍事上廣泛使用指南針戰(zhàn)國司南13世紀傳入歐洲作用:為哥倫布發(fā)現美洲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huán)球航行(地理大發(fā)現),提供了技術保證。(二)中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階段性特點:明清(或16世紀)以前,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三)中國古代科技(16世紀以前)高度發(fā)達的原因1.高度集中統(tǒng)一中央政權的支持2.農耕經濟的高度繁榮;3.長期實行開明、開放政策,國內經濟文化交流頻繁4.科技工作者的貢獻5.文明的傳承(四).特點:經驗性和描述性,實用性、與農業(yè)關系密切。。(五)中國科技明清后落后于世界的原因(沒有產生近代科技的原因)①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重農抑商。②腐朽的專制統(tǒng)治。③文化專制政策④閉關”政策⑤思想:重人倫,輕自然的傳統(tǒng)觀念使科技發(fā)展缺乏精神動力。(六)中國四大發(fā)明的外傳,在歐洲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中起了促進作用。1、造紙術、印刷術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fā)展,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2、火藥在歐洲的應用和發(fā)展,使封建統(tǒng)治階級日益衰落;3、指南針的使用,使西歐人開辟了新航路,推動世界市場形成。(七)為何四大發(fā)明對中國和對西方造成的影響大不相同?中國:封建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阻礙;科舉制度、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等阻礙先進技術發(fā)揮作用;西方: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增長,重商主義,對外擴張等促進了西方科技的進步。四、文藝(一)書法藝術朝代時代風貌(原因)書法名家及作品藝術特色特點魏晉南北朝①社會危機②士人群體形成;③筆墨紙張等文具的改進;王羲之虛玄靈動書法成為自覺的藝術隋唐國家統(tǒng)一繁盛張旭、懷素(草書)狂放不羈達到新的高峰,書法理論日趨成熟,注重規(guī)范法度(顏真卿、柳公權)(楷書)注重規(guī)范法度宋代宋代重文,市民階層興起,社會生活豐富多彩蘇、黃、米、蔡四大家有意無法有意無法明代商品經濟發(fā)展,社會生活豐富,社會平民化、世俗化祝枝山、文徵明強調個性化強調個性化篆刻:明中葉,篆刻才與書法、繪畫一起,成為中國古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二)、繪畫藝術時代畫種繪畫風格時代特征代表人物及其特點新石器時代巖畫自然、生動、質樸、粗獷,又不失浪漫戰(zhàn)國、漢代帛畫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魏晉文人畫凸顯個性社會危機、士人群體形成顧愷之“以形寫神”唐代畫種豐富創(chuàng)制法度,雍容華貴①政治統(tǒng)一②經濟繁榮③各種文化全面輝煌吳道子“吳帶當風”宋、元文人山水畫注重意境宋代重文,文人階層不斷壯大,理學的興起使文人更注重內心的修養(yǎng)。①北宋:國家統(tǒng)一,構圖氣勢宏偉,畫風陽剛豪放。②南宋半壁江山,偏安政治,不思進取,構圖不追求對稱。③元代:南方士人的進取無望,心情壓抑。馬遠、夏圭“殘山剩水”風俗畫描繪市井生活商業(yè)興盛、城市發(fā)展、市民階層隊伍壯大,文化普及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明、清文人畫風格奇特,不拘成法時代變化,社會動蕩,階級和民族矛盾激化,社會黑暗八大山人民間繪畫商業(yè)興盛、城市發(fā)展、文化普及木刻版畫、年畫、壁畫、布貼畫、剪紙畫(三)、文學成就朝代形式時代背景代表人物代表作備注春秋《詩經》1、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的迅速發(fā)展。2、周王室衰微,諸侯紛爭,分封制瓦解。3、“士”階層的活躍和受重用。4、私學興起。5、思想活躍《詩經》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戰(zhàn)國楚辭屈原——《離騷》吸收南方民歌精華,采用楚國方言,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體詩歌。漢賦漢朝政治統(tǒng)一,經濟發(fā)展;司馬相如唐詩①經濟繁榮、國力強盛;②繁榮、開放、多元的文化;③科舉取士制度的確立④李白、杜甫、白居易宋詞①面對天下分裂、戰(zhàn)亂頻仍,一批有識之士希望振奮人心②商業(yè)繁榮、城市發(fā)展,市民階層隊伍壯大;宋代市井生活豐富,娛樂場所需要大量的歌詞。李清照、蘇軾、辛棄疾元散曲a、元朝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漢族文人進取無望;b、社會下層文人對社會的黑暗、人民的悲慘遭遇不滿。馬致遠、張養(yǎng)浩明清小說1)工商業(yè)城鎮(zhèn)和市民階層興起。、2)印刷術不斷完善。3)新興社會群體對文學精神糧食需求的刺激
4)社會上彌漫著拜金逐利的風氣。
5)社會危機、政治黑暗,社會矛盾逐漸加深,使一些文人對現實進行批判①“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②“三言、二拍”:(第一次把商人作為歌頌的對象)③批判現實小說:《紅樓夢》《聊齋志異》《儒林外史》。明清小說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達到新的高峰,成為我國古典文學中熠熠生輝的瑰寶。(四)戲劇階段朝代名稱流行區(qū)域成因特點代表備注起源原始儺春秋戰(zhàn)國唐梨園形成宋南戲南方浙江溫州①宋代商業(yè)繁榮,城市發(fā)展,市民階層隊伍壯大②市民娛樂場所──“瓦舍”出現用多種手段表現出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形成的標志成熟元雜劇北方①元代城市經濟的繁榮和市民階層的壯大②元代知識分子社會地位低下,紛紛將才情宣泄在戲劇創(chuàng)作中。元曲已經將詩詞、歌唱、對白、音樂、舞蹈等多種表演形式結合起來,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配合;象征虛擬動作表意。關漢卿、白樸、馬致遠、吳光祖成熟鼎盛明清昆曲江南昆山文詞典雅華美,寓意深切,發(fā)音吐字講究格律,表演以載歌載舞為主要特色。百戲之祖京劇北京①明清時期的北京成為休閑文化的一大中心,四方藝人薈萃一堂,爭奇斗艷。②清乾隆年間,徽戲劇團四大徽班進京獻藝。(契機)③徽班藝人“博采眾長、兼容并蓄、為我所用”是京劇形成的主要原因1、京劇的藝術特征:1)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2)將唱、念、做、打結合起來,形成一套獨特的藝術體系3)樂器:梅蘭芳國粹專題二近現代中國的精神文明一、近代以來的先進思想(一)19世紀40-50年代地主階級抵抗派:開眼看世界1、林則徐、魏源:《海國圖志》,明確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2、評價:1)積極:開啟近代向西方學習的思想潮流2)消極:限于著書立說,沒有實踐,學習停留在技術層面上。最終目的在于維護清朝統(tǒng)治(二)19世紀60-90年代地主階級洋務派。:“中體西用”1、背景:①西學的傳播,猛烈沖擊著以儒學為核心的傳統(tǒng)文化。②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2、洋務派:主張“中體西用”(維護固有制度和綱常禮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實用科技)頑固派:主張原封不動地維護既有的文化格局,反對“西學為用”3、評價:①沖擊了保守觀念,為西學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②局限于學習西方物質文化的層面;未觸動封建制度.(三)早期維新思想(19世紀60年代資產階級)1、原因:1)資本主義產生和發(fā)展2)中法戰(zhàn)爭的結局暴露出洋務運動種種弊端。3)西學在中國的進一步傳播。2、代表人物:3、思想:4、評價:對中國人學習西方政治制度起到了啟蒙作用。只是提出改革主張,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也沒有付諸實踐。(四)維新思想(19世紀90年代資產階級維新派):1、背景:(1)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民族資產階級形成(2)西學在中國的進一步傳播(3)甲午戰(zhàn)后民族危機加重2、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3、共同主張:①變法圖存;②興民權、設議院、君主立憲制;③發(fā)展資本主義經濟4、實踐:與頑固派論戰(zhàn)、戊戌變法5、歷史作用:①維新思潮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②最大功績是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嚴復分別是怎樣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的?康有為:①在廣州設萬木草堂,聚眾講學;②宣傳變法的特點:把西學中的政治學說與儒家經史相融合;④著作:《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康有為為什么要借助儒家外衣?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梁啟超:積極宣傳民權思想,用進化論闡述君主立憲取代君主專制的必然性。譚嗣同:①是沖決綱常禮教網羅的維新勇士;②批判專制君權、宗法等級制度;③倡導男女平等。嚴復:①是系統(tǒng)地將西方文化介紹到中國的第一人;②提出“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用”的主張③借用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原理闡明中國要“變法”的道理。(五)20世紀初(1905年)資產階級革命派:民主共和(六)1915—1915:資產階級激進派:新文化運動(民主科學)1、背景:①經濟基礎——“一戰(zhàn)”期間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②階級基礎——資產階級隊伍壯大,強烈要求實現民主政治③思想基礎——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入④直接原因——袁世凱為復辟造輿論,掀起復古尊孔逆流2、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3、活動基地:北京大學主要陣地:《新青年》4、主要內容:①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迷信;(德先生”“賽先生”)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③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④十月革命后,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5、新文化運動的歷史影響1)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xù)。2)打擊了專制主義,動搖了傳統(tǒng)禮教的思想統(tǒng)治地位;3)是一場偉大的思想啟蒙和文化革新運動;4)加速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fā)生。5)文化平民化6)局限性:①脫離廣大群眾;②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著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片面性。(七)20世紀初:孫中山的三民主義1、三民主義背景:①19世紀末,中國半殖半封程度加深,民族危機加?、谠S多仁人志士提出的各種救國主張先后失敗③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④孫中山上書改革碰壁,走上了用暴力推翻清朝反動統(tǒng)治的道路內容:“民族主義”即反對民族壓迫,反對滿洲貴族對中國的專制統(tǒng)治;(民族革命)“民權主義”即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政治革命)“民生主義”即解決以土地為中心的財富重心分配問題,平均地權。(社會革命)核心:民權主義實踐:指導了辛亥革命;指導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評價: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發(fā)展。沒有明確提出反帝要求,也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這就決定了資產階級革命派不可能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2、新三民主義背景:①孫中山的多次挫折②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孫中山看到了希望③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④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改組國民黨,確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孫中山重新解釋三民主義。內容: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與舊三民主義最大區(qū)別是:明確的反帝要求)核心:“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作用:①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合作和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治基礎。②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發(fā)展。(八)1917年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時間:十月革命后2、背景:(1)新文化運動深入,五四運動的推動。(2)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3)李大釗等知識分子的研究和介紹3、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1)李大釗①1918年發(fā)表《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和《庶民的勝利》《法俄革命之比較觀>②1919年發(fā)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2)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4、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影響①許多人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成為馬克思主義者②推動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展(九)20世紀(1924--1976)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fā)展1、萌芽:國民革命時期(1925~1927年)(1)著作:《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2)思想:闡明無產階級領導權思想、農民問題的重要地位,無產階級領導農民斗爭的極端重要性。2、初步形成:國共對峙時期(1927~1936年)(1)著作:《井崗山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存在》(2)內容: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3、成熟: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37~1945年)(1)著作:1940年1月《新民主主義論》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發(fā)展和成熟。(2)思想:系統(tǒng)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理論。4、確立為指導思想: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確認毛澤東思想為中共的指導思想。5、毛澤東思想的再發(fā)展(1946~1976年)
(1)著作:《論人民民主專政》《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2)思想:①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②社會主義改造中的贖買政策③《論十大關系》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④中共八大關于社會主要矛盾、主要任務的論述⑤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論述
6、特點:①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實踐相結合②集體智慧的結晶③實事求是7、影響:指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鄧小平理論1)背景:①80年代以來,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的主題;②鄧小平總結我國和國際社會主義事業(y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③把馬克思主義與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相結合;④繼承發(fā)展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2)過程:(1)醞釀: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1978年5月(2)開端:十一屆三中全會:放棄“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實事求是;(歷史性轉折)(3)初步形成:1987年10月“十三大(正式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并加以系統(tǒng)概括的會議,也是標志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會議)(4)深化(90年代):①南方談話:②中共“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③正式確立:中共“十五大”: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3)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4)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指明了方向。5)實踐意義:指導了改革開放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武器。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1)時間:2000年,江澤民首次完整概括。2)內容:(1)中共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2)中共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3)中共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回答的問題: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4)評價:是新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導思想。5)地位確立: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上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3、科學發(fā)展觀1)提出: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2)內容第一要義:發(fā)展核心:以人為本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xù)根本方法:統(tǒng)籌兼顧(城鄉(xiāng)、區(qū)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國內發(fā)展和對外開放3)進一步闡述:黨的“十七大”4)評價:對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綠色”GDP”的理念深入人心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區(qū)別解決的問題思想精髓重大作用毛澤東思想革命任務是什么怎樣進行革命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鄧小平理論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引領中國邁向小康社會1、“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的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巨變,產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1)三次歷史性巨變分別是什么?三個偉人是誰?(2)三位偉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點?(3)三位偉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答:(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開放。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2)與時俱進、理論創(chuàng)新(3)共同道路:是救國、建國、強國的道路,是振興中華,振興國家的道路。二、新中國的科技、教育和文藝一、科技:1、兩彈一星
成就:1)1964.10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打破了美國和蘇聯的核壟斷,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由此跨入核國家行列。2)1967.6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中國研制核武器的特點:以最少的研制經費,創(chuàng)造了最快的速度。
3)1970.4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1號”發(fā)射成功重量超過蘇美等國的第一顆衛(wèi)星。
意義:打破了美蘇等國的核壟斷,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之列。維護了我國的安全,為社會主義建設創(chuàng)造了一個安定的環(huán)境。2、“東方魔稻”: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個雜交水稻品種““南優(yōu)2號””。
意義: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還在世界各地推廣。
3、“銀河”系列計算機4、“神舟”號飛船總結:一、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⑴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改革開放)為我國科技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前提。⑵人民政府重視科技工作,制定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⑷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貢獻。⑸新中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為其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儲備。2、重大歷史作用⑴加強了中國的國防力量,提高了國際地位。⑵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發(fā)展、綜合國力的提高。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振奮了民族精神。二、教育:國運興衰,系于教育(一)掃盲教育1、1950年,召開全國工農教育會議,在全國開展掃盲教育;2、1982年,把掃盲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3、2001年,實現了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戰(zhàn)略目標。摘掉了世界頭號“文盲大國”的帽子。(二)義務教育1、目的:普及青少年教育、掃除文盲、提高人口素質、培養(yǎng)合格公民。2、措施:①1986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國的基礎教育進入一個新階段;②1995年,提出“科教興國”戰(zhàn)略,表明黨和政府已經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地位;③針對貧困地區(qū)失學兒童,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發(fā)起“希望工程”;3、成果:2001年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聯合國評價:“在一個占世界人口1/5的發(fā)展中國家做到這一點,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壯舉,它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三)高等教育1、發(fā)展歷程①建國初,參照蘇聯模式,忽視中國實際情況。②1958年,實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為核心。③文革十年,高等教育遭到嚴重破壞,大學停止招生。④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⑤80年代后,高等教育迅速發(fā)展,高校建立起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制度。三、文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前提:在社會主義憲法范圍內;百花齊放:文學藝術自由發(fā)展;百家爭鳴:科學研究自由爭論。(一)“雙百”方針的提出1、背景①經濟: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②政治: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了變化,如何調動知識分子的積極性;2、方針的制定①1956年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②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確定實行。(二)遭遇曲折1、1957年反右派斗爭的擴大化,雙百方針受到嚴重干擾和損害;2、文革十年,雙百方針受到嚴重破壞;3、原因:由于“左”傾錯誤,將學術問題政治化。(三)文藝的春天1、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重新落實“雙百”方針,科技文化領域迸發(fā)勃勃生機。世界精神文明一、人文主義思想的產生和發(fā)展(一)產生:古希臘哲學(前5世紀)1、原因:①工商業(yè)發(fā)展,②希臘民主政治高度發(fā)展,③人才: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提高;2、內涵:①提倡懷疑精神,反對迷信,強調人的價值、人的決定作用;3、表現:(1)智者學派普羅塔哥拉:人是萬物的尺度,世間沒有客觀的評判標準和永和的真理;(2)蘇格拉底――哲學成為人的學問①認識你自己②知識就是美德,強調知識的作用,知德合一;(二)復興:文藝復興(14--17世紀)1、興起原因:(1)經濟(根本):意大利最早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2)政治:新生資產階級成長要求掃除封建障礙(3)文化:意大利較多的保留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4)直接原因:教會和神學禁錮了人們的思想;(5)導火線:黑死病在歐洲流行,促使人們反省。2、方式:利用古典文化原因:資本主義萌芽,資產階級力量小,沒有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天主教會力量強大。)3、實質: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和文化的運動4、社會思潮:人文主義5、發(fā)展歷程:意大利—西歐各國發(fā)展到西歐的原因: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新航路開辟。6、代表人物:(前三杰、后三杰,莎士比亞)代表作品內容或特點地位薄伽丘《十日談》人文主義;抨擊教會,歌頌現實;發(fā)展個性,提倡平等前三杰之一:薄伽丘、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義之父”達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將解剖法、透視法和明暗轉移法運用于繪畫;用寫實筆觸提示人性善惡一掃中世紀呆板拘謹的宗教氣息,揭開世界美術史光輝的一頁米開朗琪羅《大衛(wèi)》《摩西》以力量見長,精湛的技巧雕刻出令人震撼的英雄主義氣概拉斐爾《西斯廷圣母》筆下的圣母溫柔美麗,洋溢著母性慈愛的光輝畫圣、后三杰之一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人文主義文藝復興時期文學最高成就,對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fā)展有深遠影響7、文藝復興重要意義1)解放了思想,對宗教改革運動起了推動作用。2)適應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要,為近代自然科學和各種學術的發(fā)展清除思想障礙。3)后來對人文主義的過分推崇,造成了個人私欲膨脹、泛濫和社會混亂。(四)宗教改革(16世紀的歐洲)1、歷史背景:1)文藝復興宣揚人文主義,起了思想解放作用2)西歐資本主義發(fā)展(根因)3)天主教會的墮落和殘暴激化社會矛盾4)出售贖罪券——導火線2、概況:首先興起于德國,再擴散到歐洲。3、性質:資產階級反對天主教會的思想改革運動4、過程(1)馬丁·路德改革①因信稱義;信仰得救②發(fā)表《五十九條論綱》,要求公開辯論贖罪券問題。③創(chuàng)立“廉價教會”——路德新教(2)加爾文改革:先定論,5、意義:用人文主義宗教觀挑戰(zhàn)以教皇權威;解放人們的思想,推動歐洲社會向近代邁進。(五)成熟:啟蒙運動(17-18世紀)1、背景:①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②天主教會和封建專制阻礙資本主義發(fā)展。③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們思想。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2、中心:法國(資本主義發(fā)達,封建制度腐朽)3、核心思想:理性主義4、實質: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5、啟蒙運動高潮:(興起于英國,高潮在法國,后影響到全世界)1)孟德斯鳩(大資產階級的代表)(1)代表作:《論法的精神》(2)主張:三權分立學說;評價:否定專制;成為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實踐:美國《1787年憲法》(首次)法國1791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伏爾泰(大資產階級):觀點:①“天賦人權”,自由平等。②實行開明君主制(君主立憲)3)盧梭(小資產階級的代表)(1)著作:《社會契約論》(2)主張:①天賦人權,自由平等②人民主權,民主共和③社會契約論④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6、啟蒙運動的影響:①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②豐富了人文精神的內涵(反對封建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理性王國);③為資產階級革命做了輿論準備,為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比較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時間14---16世紀16世紀上17---18世紀中心意大利德意志法國批判教會神學觀念羅馬天主教會中世紀的封建神權、王權、特權形式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宗教異端,挑戰(zhàn)教皇權威公開批判核心人文主義因信稱義理性主義領域文學、藝術宗教宗哲經科文美等多方面影響文藝成就、思想解放、自然科學、促進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新教派、宗教民族化、促進資本主義發(fā)展思想解放、促進科技革命動員、影響世界二、近代以來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一)原因1、生產力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2、人文主義和理性主義的興起解放了人們的思想3、資產階級力量壯大和代議制政體確立4、科學家們的個人天賦和不懈努力5、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二、表現:(一)16世紀:哥白尼:提出“太陽中心說”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基礎。(二)17世紀:1、伽利略:(1)貢獻:①證明了日心說:1610年發(fā)現了木星的四顆衛(wèi)星②開創(chuàng)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并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2)地位:被譽為“近代科學之父”(3)影響:為牛頓經典力學的創(chuàng)立奠定了基礎。2、牛頓的經典力學牛頓的經典力學影響(1)為經典物理學和天文學奠定了基礎,標著人類科學時代的開始。(自然科學角度)(2)牛頓力學和熱學引發(fā)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生產力和社會發(fā)展角度)(3)為啟蒙思想和唯物主義哲學奠基礎(哲學角度)(三)19世紀中期:生物學——達爾文與進化論1、代表作:《物種起源》《人類的起源》2、主要觀點:《物種起源》:生物進化理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類的起源》:人類是由古猿進化來得。3、影響:從根本上推翻了長期通知生物學的神創(chuàng)論思想。(四)20世紀初:現代科學革命1、相對論的創(chuàng)立2、量子論的創(chuàng)立與發(fā)展(五)科技革命1、進入蒸汽時代——瓦特和蒸汽機(18世紀后期)新式蒸汽機廣泛應用的影響:A、解決了工業(yè)革命的動力問題;B、為工業(yè)和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鋪平了道路。C、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使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2、進入電氣時代---愛迪生與電的應用()電的發(fā)明:①理論基礎:1831年,英國法拉第發(fā)現“電磁感應現象”;②產生:1867德國西門子發(fā)明發(fā)電機、1870年比利時格拉姆發(fā)明了電動機。電的應用:“發(fā)明大王”愛迪生,一生的發(fā)明有1000多項,發(fā)明和改進了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意義:①極大推動了工業(yè)生產的發(fā)展,人類進入“電氣時代”;②推動社會變革和文明進步;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3、進入信息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中)1)電腦與網絡經過:1946年誕生于美國;1969出現因特網,90年代發(fā)展為全球信息網。影響:①使人類進入“信息時代”;②引起了人們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主題班會課件:憤怒情緒的調控
- 《用法律保護自己》課件
- 《OGNL與標簽庫》課件
- 教育局聘任小學校長協議書(2篇)
- 2024年版財產分割協議:離婚雙方適用2篇
- 2024年度塔吊司機承包勞務合作協議書3篇
- 2024年版標準化建筑工程協議范本版
- 2025年陽泉道路運輸從業(yè)人員資格考試內容有哪些
- 2025年拉薩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保過版
- 《頜面神經痛》課件
- 財務會計試卷及答案
- 契訶夫《苦惱》課件
- 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項目監(jiān)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 公路施工路基、橋梁施工臺賬模板
- 2022年湖南省自然科學獎提名公示
- 新高考數學全國卷1第20題說題課件
-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 單位內發(fā)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案件的報告制度
- 國企組建基金方案
- 幼兒園一日活動保教工作標準細則
- 貨架安裝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